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范文

時間:2023-03-21 02:11: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篇1

蝸牛與蛞蝓同屬軟體動物,然而蝸牛卻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蝸牛這個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嗎?嘻嘻,其實很簡單,因為蝸牛的頭上生著一對觸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蝸牛”。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捉蝸牛來玩,甚至和別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蝸牛跑得快??墒俏乙恢备械狡婀郑簽槭裁次伵E肋^的地方有一條沿線?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觀察蝸牛,把蝸牛翻過身,甚至把蝸牛取出殼外。我就這樣癡迷的觀察了整整一個多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得到了結果。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蝸牛頭上的觸角頂端有一對眼睛,但在強光下看不遠,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見遠一點的東西。所以它總是在黃昏和夜間出來活動。蝸牛的身體很軟弱,爬行時從足腺中不斷分泌出一種滑膩膩的粘液,以減輕足部與路面的摩擦,這樣有利于加快足部的移動。這種粘液于空氣接觸干燥后,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所以蝸牛爬過的地,總留著一條亮晶晶的痕跡。

發現了蝸牛秘密讓我感到很開心,因為從中讓我知道:只要對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從中發現很多秘密。

篇2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么不親自去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采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么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干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么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只蝸牛面前,只見那只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吧??墒堑降啄膶κ茄劬?,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再拿來一片同樣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只蝸牛面前,由于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的功能。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并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評】

篇3

我對此頗為淡漠,可是聽筒里外公的聲音卻越來越興奮:“你知道我怎么發現這窩雞蛋的嗎?早上起來,我照例去屋子旁邊的樹林里閑逛……”他興致勃勃的敘述被我扼殺在起始狀態,我知道如果不適時止住他的話題,他能沒完沒了地在電話里講個幾小時。

在掛掉電話的一瞬間,他顯然還意猶未盡,聽筒里隱隱傳來“這事太妙了,我居然發現了一窩雞蛋……”的聲音。我能想象他此時滿臉笑容,露出潔白假牙的樣子。

其實,我的外公是個可愛的老頭,外婆老是說他長不大,像個小孩兒。小時候,我住在他家。有一天我睡得正酣,外公突然叫醒我:“快起來看,我發現了一只大蝸牛?!蔽宜坌殊?,但聽到他的叫喊后一骨碌起床了。那確實是一只大蝸牛,足足有酒杯口那么大。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蝸牛,驚喜得整個人都要飛起來。外公就更加激動了,他在村里奔走相告,村里人很快都圍了過來。外公像個導游,自鳴得意地向村人介紹自己發現蝸牛的經歷。

我很快忘記了這件事,但外公臉上的興奮卻足足持續了兩三天。幾天過后,他還會在吃飯時聊起那只蝸牛。

外公是個容易快樂、容易滿足的人。諸如一朵花開了,一棵樹發芽了,竹林里長出一株筍了,哪棵樹上壘了一個鳥窩了,都會讓他高興一陣子。

無獨有偶,我同事也是這樣的人。有一次,她在電梯上遇到一位朋友,朋友給了她一個紅彤彤的蘋果。她接過蘋果,臉上樂開了花。她步履輕盈地走進辦公室招呼我們:“我朋友真好,給了我一個這么紅的蘋果。”說著她拿出抽屜里的水果刀,把蘋果切成了四份,給我們每人發了一份,還不忘說一句:“好心情大家一起分享?!?/p>

過了一會兒,我登上QQ,看到了她剛更新的個性簽名:與朋友在電梯里相遇,她給了我一個紅紅的蘋果,我與同事們分享了,一天的好心情就這樣開始了。

她是個喜歡碎碎念的人,每天都會跟我們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幸福。買菜時,菜農便宜了她兩毛錢;周末逛街時買了套新衣服;兒子在班里的名次又進了兩名;老公洗了一次碗;散步時碰到了久違的老朋友……

篇4

回到家,我在媽媽新買來的白菜上找到了一只蝸牛。我取過一片塑料,把蝸牛放在上面準備做實驗。

當我端著鹽走向蝸牛的時候,蝸牛似乎知道自己要面臨一場災難,迅速地把頭縮進自己的殼里。我靜靜地在一旁等著,就這樣大約過了4分鐘,蝸牛又探出頭來。只見它東張張,西望望,好像并未發現敵情,于是便大膽地伸出頭來。說時遲,那時快,我趁這個機會,飛快地將一勺鹽撒在了蝸牛身上。只見蝸牛立刻發生了異狀,身體扭曲、變軟,慢慢地開始溶化??吹剿峭纯嗟那榫?,我真不忍心,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還是又撒了一勺鹽在它身上。慢慢的,蝸牛一動也不動了,再看看蝸牛身邊的鹽,被潤濕了一大片。看來蝸牛真的能化成水啊!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很是吃驚。

第二天科學課上,科學老師問:“怎么樣,蝸?;伤藛?”我大聲的回答:“化了?!庇型瑢W講:“我在《喜羊羊與灰太狼》里看到一集動畫片,也講了蝸牛不能碰到鹽,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后來,還是老師幫我們解開了謎團。原來,蝸牛表面(除了殼)有一層黏液,這有利于蝸牛的運動和皮膚輔助呼吸。當被撒上鹽后,蝸牛運動和呼吸能力降低。同時,蝸牛身上的水分從鹽分低的體內滲透到鹽分高的體外。這樣,蝸牛賴以生存的黏液被鹽大量吸干,蝸牛迅速脫水,細胞缺水,最終死亡。所以,更準確地說,水不是蝸牛遇鹽后變化出來的,而是被鹽“吸”出來的。

那蝸牛會完全化成水嗎?當然不會!當蝸牛身上的水分被鹽吸得差不多后,蝸牛的身體會萎縮,但并不會完全消失。

科學真奇妙!那蝸牛遇到糖、味精、醋、香油等會發生什么情況呢?有興趣的話,你也試試看吧!

蠟燭怎么變少了?

錢科亦

蠟燭在燃燒時會流下蠟油,蠟油干了后又會凝固成蠟。以前,我錯誤地認為,蠟燭點燃熔化,蠟油遇冷凝固,就像水遇冷結冰,冰遇熱化水一樣,蠟燭本身不會有任何損失。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原來我的想法是錯誤的。

前幾天,我買了幾支裝在漂亮玻璃杯中的蠟燭。我點著了其中一支,過了5分鐘后我把它吹滅,突然發現蠟燭上蠟油好像少了許多。少的油哪去了?一個個問號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蠟燭外有容器,熔化的蠟油應該不會流走的,難道容器下方有孔洞?我把裝蠟燭的玻璃杯翻過來仔仔細細地看個遍,也沒有發現任何縫隙。

我轉念又想,是不是固體蠟燭中有氣泡等空間呢?說不定是生產廠商生產蠟燭時偷工減料了呢。為此,我想辦法把蠟燭從玻璃杯中拿出,并攔腰切開,可我并沒有在蠟燭中發現氣泡、空洞等??磥?,我的猜想又落空了。難道少了的蠟油是被傳說中的外星人“吸”走了?

我正在遐想時,爸爸走了過來,看我一臉的迷惑,便問道:“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難題了?”于是,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爸爸認真地聽我講完,笑著說:“小傻瓜,蠟燭之所以會燃燒,是因為蠟燭是由石蠟做成的。它的化學成分是可燃的。你將來上化學課時,老師會具體教你?,F在簡單告訴你,蠟油與酒精一樣,燃燒后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減少的那部分蠟,就是被燃燒掉了。那些只熔化了但還沒來得及燃燒的蠟油,在遇到冷的情況下,才會凝固成蠟?!?/p>

爸爸還告訴我,因為蠟在常溫下呈固態,稍微加熱即可熔化,而且蠟還有不溶于水的特點,所以,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好助手呢。例如,某些中藥丸,就是用蠟油密封,避免藥丸與空氣接觸,防止它變質。

后來,我又經過多次實驗,發現燃燒的時間越長,蠟油少得越多。蠟油的溫度還很高,如果將燃著的蠟燭上的蠟油滴到手上,還會被燙傷。如果用手去碰觸蠟油,片刻工夫后,蠟就會在手中結一層“皮”。

瞧,生活中的科學多有趣啊!

火柴火柴慢慢燒

唐馨

放假時,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農村老家。在那里煮飯時常常要用到火柴。有一次,我覺得好玩,就去幫大人們燒火。可是,我用掉了好多根火柴,也沒有把柴火點燃。因為火柴剛擦著不久,火柴棒就燒完了。“唉!如果火柴棒再長點,或者火柴燃燒得再慢些就好了?!蔽也唤匀蛔哉Z。

媽媽看到我笨手笨腳的,一直在邊上偷笑。等看我真的點不著了,才把火柴拿過去,說:“你的方法不對。瞧我的,我就能使火柴燃燒的時間變長?!?/p>

只見媽媽一手拿著火柴盒,一手拿著火柴,輕輕地一擦,紅紅的小火苗就出現在火柴棒的頂端。媽媽輕輕地捏著火柴,就像捏著一個小小的火炬。不一會,柴火就燒著了。

除了媽媽手法熟練外,我真的感覺到這根火柴燃燒的時間長了一些??蓞^別在哪里呢?為什么會這樣?

后來,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發現了我和媽媽操作中的不同:媽媽點著火柴后,火柴頭是朝上的,這時火苗不大,但燃燒的時間比較長:而我點著火柴后,喜歡把火柴頭朝下拿,這樣火焰相對大一些,但不一會火柴棒就燒完了。

后來,經過多方查找,我終于知道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在火柴燃燒的時候,產生的氣體比空氣輕,所以火苗總是向上的。當我們把火柴頭朝下時,火苗很快就會把后面的火柴棒點燃。當把火柴頭朝上的時候,向上的火苗點燃下面火柴棒相對困難些,火柴燃燒的速度也就自然慢了下來。

知道了這個秘密,我便能更好地使用火柴了。

夢話消聲器

篇5

關鍵詞:美術活動;幼兒;語言;發展

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于各個領域。而藝術領域的美術教育是學前兒童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引導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特殊的藝術形式。美術活動是一種有形、有色、有情節的藝術活動,是幼兒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表達對世界的認識的另一種“語言”。在美術活動中,幼兒常常把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以不同的美術形式表現出來,因此,語言和美術活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队變簣@指導綱要》中也指出:互相滲透的各領域教育是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藝術活動中同樣蘊涵語言教育的價值,“讓藝術作品說話”也是培養幼兒語言的重要方式。那么,在美術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呢?我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引導幼兒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一起討論和交流對美的感受。如在開展主題意愿畫《春天的秘密》活動前,我就帶領幼兒來到戶外,投進大自然的懷抱,去發現春天里花、草、樹等植物的變化,去尋找蝸牛、螞蟻、小鳥、蝴蝶等動物的軌跡,去觀察田地里的人們都在忙碌著什么。觀察活動結束后,我組織幼兒進行談話。并以啟發式的提問帶給幼兒思考:“春天來了,春天的秘密很多,你發現了春天的哪些秘密?!痹捯魟偮洌變壕推咦彀松嗟赜懻撈饋?,并紛紛用語言進行描述。陳君垚說:“楊樹上的毛毛蟲掉下來,落在了草地上?!眲⑴c非說:“我家窗臺上草娃娃長出頭發啦?!绷_立言說:“我看見農民伯伯在播種?!蓖跤制秸f:“春天的太陽暖洋洋的,我們可以去放風箏咯?!痹谶@樣的談話活動中,幼兒毫無顧忌、盡情地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著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以“春天的秘密”為題,進行主題意愿畫,讓孩子把觀賞到的大自然美景用圖畫表示出來,既提高了幼兒表現美的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引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主創作,并用語言來講述自己的創作過程。幼兒通過觀察、體驗,已經有了濃厚的創作欲望,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用語言來表述。在巡回輔導幼兒的時候,我積極地和每一位幼兒交流,與他們談論自己的作品,給每個幼兒說話的機會,如在泥工“小雞的一家”活動中,我啟發幼兒說說想捏出怎樣的小雞。孩子們就一邊動手一邊和老師及同伴交流:“我捏的小雞有圓圓的身體、尖尖的嘴巴?!?“我的小雞在大樹下捉蟲吃,雞媽媽在花園里散步。”“我的小雞躺子在窩里睡懶覺”……孩子們紛紛用語言描述自己作品的獨特之處,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用豐富的語言大膽講述作品內容。在幼兒自由創作后,我會給每個孩子互相介紹自己作品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作品的內容,運用豐富的語言結合自己的想象講述出來。如在繪畫《我眼里的夏天》活動中,有的孩子說:“夏天來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在我的身上,真熱呀?!庇械暮⒆诱f:“聽,知了在樹上唱歌?!边€有的孩子說:“小魚在池塘里游來游去,青蛙跳在了荷葉上?!痹谶@樣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孩子們敢于表達、樂于表達,提高了語言的完整性及連貫性。

四、引導幼兒欣賞多種多樣的美術作品,并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

《指南》解讀中提出,在具體的欣賞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幼兒自主的感知、想象與感受。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所見到的物品,鼓勵并尊重幼兒用語言的、身體動作的、表情的方式表達,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耐心傾聽并給予積極的回應。

(一)欣賞名畫作品時,引導幼兒用語言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如讓幼兒欣賞徐悲鴻的馬,韓林的狗,凡高的向日葵等這類作品,感慨名畫所體現的神韻,驚嘆油畫所表現的色彩,各類絕美的作品,無不給人以美感。一次名畫欣賞時,我選擇了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星空》,它以簡單的色彩,通過點線來構圖,抽象地表現了夜晚星空的神秘,充分調動了孩子們想象的空間和表現的欲望。首先,在一段舒緩的音樂聲中,我引導幼兒想象夜晚天空的景象,并用語言來表達。一個孩子閉上了眼睛,靜靜地說:“晚上,花兒睡了,小草睡了,星星眨著眼睛?!绷硪粋€孩子說:“月亮婆婆出來了,我們踩著月光去捉迷藏。”還有的孩子說:“夜晚的天空靜靜的,我聽見蟋蟀在唱歌?!痹谟變合胂笈c表達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從點、顏色、線等方面來欣賞畫家的作品《星空》,并啟發幼兒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熊一心說:“在一個美麗的夜晚,星星們在快樂地跳舞?!敝x逸軒說:“月亮姐姐靜靜地欣賞著星星們的舞蹈?!毙旌迫徽f:“我看見一個大哥哥高高地舉起雙手,他在干什么呢?”旁邊的睿?;卮鹫f:“他看著滿天的星星,是在和星星說悄悄話吧?!痹谶@樣自由、輕快、無拘無束的談話中。幼兒盡情的表達著自己的感受,形成了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氛圍,促進了幼兒語言的發展。

(二)欣賞幼兒的作品時,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對作品的美感體驗。在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喜愛的美術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幼兒自己和同伴創作的作品,這類作品的作畫技能與技巧稍顯粗劣,但卻想象豐富,富有創造力,充滿了童真、童趣。如,在《紅紅的新年》的主題環境下,一群孩子圍在一起,指點著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并興奮地談論著:“看,這張畫里的小朋友在掛燈籠吔,紅的、黃的、彩色的,真漂亮?!薄斑?,小動物在草地上放氣球,他們也在過新年嗎?”“呀,他們在放鞭炮,一串、兩串、三串……誰畫的呀?”“快來看,小伙伴們在院子里捉迷藏,這是琪琪,這是,這張畫是我畫的。”“這些窗花是我剪的,你們覺得可愛嗎?”就這樣,孩子們滔滔不絕地分享著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體驗著成功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