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分類范文

時間:2023-03-25 14:3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歌分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詩歌分類

篇1

關鍵詞:唐代;詩歌;詩人;商業;廣告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朝代,以其包容的政治姿態、繁榮的經濟開創了中國鼎盛朝代的新氣象?;谔拼洕目涨鞍l展,為人文藝術的迅速發展構建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在詩、書、畫等各領域涌現了大批名家。尤其是唐詩名家開創了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吸引了當時以及后來眾多的敬仰者和研究者對其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但縱觀這些理論研究,筆者發現,前人對唐詩的研究視角多聚焦于詩歌的美學、文學及政治層面,而較少有學者從學科融合的角度尤其從藝術設計的層面來深入研究唐代詩歌的廣告現象。本文即創新的從此角度出發,對唐詩①中存在的大量廣告進行梳理和分析,以期為唐詩的研究以及現代廣告的創新設計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一、唐代詩歌中廣告現象盛行的背景研究

1.唐代政治思想的開放性及經濟的繁榮為詩歌廣告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唐代的統治者在國家政治大統一、經濟繁榮的全新氣象下,以一種開放包容的政治姿態吸引和接收著當時世界各民族宗教文化、習俗的影響,形成了開放、多種思想文化并存的國際政治文化局面。這種多元文化并存、政治思想的自由開放必然會為當時文人藝術家創新意識的發展及自由創作提供必要契機;兼之商業經濟的快速繁榮也為詩歌廣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2.唐代士商關系的改變和重組為詩歌廣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首先,隨著重農輕商觀念的逐漸瓦解,唐代商人這一群體逐漸發展壯大,唐詩中關注商人的作品也日漸增多。唐代是士商關系發生變化的重要時期,尤其在中唐以后,出現了大量描寫商人的詩作,商人已從前代文學中的“龍套”,一躍而成為唐代文學中的“配角”,個別時候還成了“主角”。②充分表明商人這一社會群體已真正進入詩人視野,開始成為詩人關注和描繪的對象之一。其次,唐代詩人商業意識逐步加強,在詩人關注商人這一群體的過程中,也慢慢受到商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商人不知不覺成為詩人的日常行為參照系,激發了詩人的商業潛能,詩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出良好的廣告意識、交換意識,出現不少巧妙的商業行為。詩人在商人行為的參照和啟發下,不斷向商業靠攏。③詩人的商業意識集中體現在詩歌中廣告意識的加強以及詩人自我推銷廣告意識的增加。如出現了具有典型廣告促銷特點的詩作,唐代不少詩人還善于利用各種巧妙的商業手段來推銷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3.唐代商業廣告形式的多樣性為詩歌廣告的發展開辟了創新的土壤。唐代長安商品市場體系迅速發育,由最早的坊市制發展到各種新興的集市,大量商鋪應運而生,各行業商業競爭日漸激烈。商家們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獲得更大的利潤,競相采取各種豐富的、獨特的商業廣告及促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促進消費者購買。唐代的市場上出現了諸如楹聯廣告、旗幟廣告、銘文廣告、商標廣告、叫賣廣告、器皿廣告、人員促銷(當壚女子、酒妓)、免費品嘗等眾多的廣告形式和促銷手段及行為,這些豐富多彩的廣告宣傳形式和促銷手段為詩歌廣告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創新的土壤。

二、唐代詩歌廣告的分類研究

唐代詩人們身處大唐盛世,個性獨立、勇于創新,分別從不同層面向社會大眾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創造了內容豐富的詩歌廣告文化。1.人物廣告詩人物廣告詩的描寫對象上有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這些詩歌對人物的肖像、語言、行為、心理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描繪。雖然這些詩歌大多通過言此人物而表它意,但其中有些詩作對所描繪的人物進行了巧妙的廣告宣傳,于無形中提高了所描繪對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些詩作甚至達到了很好的廣告推銷目的。杜甫詩作《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將一位畫藝超群的畫馬大師全方位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有一段具有典型自我推銷的介紹:“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碧拼€有兩個群體備受詩人關注,一是商人,另一群體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劉禹錫《賈客詞》、張籍《賈客樂》、姚合《莊居野行》、元稹《估客樂》、高僧拾得《銀星釘秤衡》,李白、杜甫、白居易、楊凌、劉言史等詩人的詩作都對商人群體的生活狀態做了全面的廣告宣傳和報道。崔涯描繪的詩作是人物廣告詩的代表之一,《云溪友議》記載,詩人崔涯:“每題一詩于肆,無不誦之于衢路。譽之則車馬繼來;毀之則杯盤失措?!雹艽扪臑槔疃硕怂鞯摹冻袄疃硕恕肥且皇拙哂械湫屯其N目的的廣告詩,僅僅一首短詩使李端端的生意由門前寂靜可羅雀戲劇性地轉變為車水馬龍,可見崔涯詩的廣告效果是非常不錯的。2.山水廣告詩唐代有大量山水名詩,是詩人對山水、城市的真實寫照,不僅抒發個人情感、展示獨特風貌,且已成為該地著名城市文化名片及設計巧妙的廣告佳作,流傳至今。江西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留下了四千多首膾炙人口的篇章,尤以唐代詩作為最。詩人李白五次游歷廬山,創作了十四首關于廬山的名作,《望廬山瀑布》是其中之冠,通過夸張、新奇的藝術手法將廬山豐富多彩、雄偉瑰麗的形象推廣到世人面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造就了廬山另一處名勝———花徑;唐代其他著名詩人如元稹、孟浩然、張九齡、徐凝、張繼、孫魴等也寄情于景,對廬山進行了三維一體的藝術刻畫。正是有了這些具有強烈廣告推銷特點的詩作流傳至今,廬山才能成功打造成為世界聞名的文化名山之一。其他諸如蘇州、黃鶴樓、岳陽樓、鄱陽湖、三峽等著名山水、城市都有不少詩人們的詩詞,這些詩篇無一不成為該地最好的廣告名片,更為這些地方譽滿天下起到了很好的廣告推介作用,并成為老幼皆知的經典佳作而經久流傳。3.物品廣告詩(1)酒旗。唐代酒樓眾多,商家為了招攬生意,開始有意識地利用不同的招牌來吸引消費者,尤以懸掛在醒目之處的帶有不同商家特色的酒旗為最。因此,酒旗廣告在唐代非常盛行,在唐詩中也有大量記載酒旗的詩作。如白居易《杭州望春》《楊柳枝詞八首》(之四)、皮日休的《酒中十詠•酒旗》中描繪的是“青旗”;韋應物的《酒肆行》寫了“銀題彩幟”;杜牧《入茶山下題水口草市絕句》《江南春》以及皮日休的《酒中十詠•酒旗》則刻畫了酒旗作用和傳播的內容。其他詩人如李商隱、劉禹錫、陸龜蒙、李紳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對酒旗的描述,酒旗詩作是深度呈現當時唐代商業經濟及社會習俗的廣告詩作。(2)酒。酒不離詩在唐代成為文人騷客們創作時常見之景。李白研究專家葛景春教授曾發表文章“李白與唐代酒文化”。文中指出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的飲酒詩多達百分之三十幾,白居易的飲酒詩也在三分之一以上。⑤這一統計說明酒在唐詩中的重要性,有些飲酒詩甚至已成為該品牌酒暢銷千年的廣告佳作。王翰《涼州詞》中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賦予了葡萄美酒豪氣沖天的壯美畫面,猶如美國著名品牌萬寶路所塑造的豪氣牛仔、壯麗風光的經典場景;李白《客中行》前兩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對蘭陵美酒色、香、味、質地進行了生動的描繪;米春因杜甫《撥悶(一作贈嚴二別駕)》詩中“聞道云安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而揚名四海;新豐酒因王維的《少年行四首》暢銷;梨花春也由白居易一詩《杭州春望》而聲名遠揚。杜牧的《清明》由于杏花村地址的不確定性,讓眾多城市加入了杏花村酒冠名權的爭奪大戰,由此可見著名詩人創作的酒廣告詩作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和商業價值。(3)瓷器。由于唐朝制瓷技術的提高,無論瓷器的品種還是造型式樣等都有了質的飛越,全國各地瓷窯興起,逐漸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與瓷器有關的詩作也日漸增多。如陸龜蒙《秘色越器》一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成為越窯瓷器最佳代言廣告;杜甫的《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一詩用簡潔、精煉的詩句推銷了四川大邑白瓷。蕭湘先生在《試論唐代瓷器上的廣告文化》一文中介紹了眾多瓷器廣告,其中代表作即為一件長沙窯青釉詩詞壺,上撰刻一首五言廣告詩“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⑥這是一首推銷瓷器、刺激消費者購買且具有強烈廣告特點的廣告詩。4.商家廣告詩唐詩中有不少關于商家的廣告詩,大多描繪了商家的經營范圍和經營特點。如王績《題酒店壁》“昨夜瓶始盡,今朝甕即開。夢中占夢罷,還向酒家來”;《過酒家五首》之一“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黃金銷未盡,只為酒家貧”;之五“有客須教飲,無錢可別沽。來時長道貰,慚愧酒家胡”,是兩首典型的酒肆題壁詩。唐代酒肆為了招攬生意,開始有意識地考慮到名人效應以及消費者推崇名人的從眾心理,于店內專門設置一些刷白的墻壁或詩板供詩人在飲酒作樂詩興大發時題詩。這些酒家題壁詩大多是詩人們即興創作,有些具有明顯的主觀廣告意識,有些雖沒有,但仍有很好的廣告宣傳效果。眾多著名詩人題詩于店內,名人效應無形中成為商家最有力的廣告宣傳,給商家帶來高利益。李白《金陵酒肆留別》、元稹《雪后宿同軌店,上法護寺鐘樓望月》、羅隱《江邊有寄》等詩都有對商家的藝術宣傳。

三、唐代詩歌廣告的特點研究

篇2

普通介紹信一般不帶存根,正中寫 "介紹信"。內容包括: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門期,并注上有效日期,介紹信《介紹信格式寫法及范文》。

專用介紹信共有兩聯,一聯是存根,另一聯是介紹信的本文。兩聯正中有間縫,同時編有號碼。

介紹信分類

介紹信一般有書信式和填表式兩種。

篇3

江蘇省灌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省灌南縣 222500

【摘 要】近些年學校事務中毒事件頻頻發生,其危害程度不亞于傳染性疾病的傳播,由此可以看出,學校的公共衛生條件值得社會和家長的關注,一旦發生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不僅對孩子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穩定以及學校的教學秩序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因此,學校食品的衛生安全問題需要社會及家庭的高度重視并且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測和密切的關注。本文就各類學校食物中毒事件進行細致的分析,對學生中毒發生的特點及原因進行探討,希望對預防和控制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提供一定的科學防控依據。

關鍵詞 學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近年來, 學校食物中毒事件頻頻發生,中毒人數、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對學生的健康、生命安全及生活學習環境均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有幾百種的疾病能通過食物進行傳播和傳染,給人造成不適感,嚴重的會危機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食物中毒事件已經成為公共衛生問題的首要問題值得我們的深思和關注。為了更好的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找到食物中毒發生的規律和特點,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本文對全國各類食物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和特點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希望學校的衛生管理部門跟進分析結果進行有效的監測,減少和杜絕中毒事件的發生,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安心的學習空間。

1 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及特點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潛伏期短,時間非常集中,爆發性較強,而且具有不可控制性特點。臨床上表現為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癥狀,嚴重者可因脫水,休克,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千萬不能驚慌失措,應冷靜的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導致學校食物中毒事件頻頻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學校食堂從務人員從未經過專業的衛生健康檢查及相應的衛生安全防御培訓,只是為了生計,從事的制作經營活動;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學校食堂設施有限,經營的業戶為了賺錢更多的利潤,也不愿意在設備上過多的進行投入,這就導致熟食和生的食物未進行區分,造成細菌滋生嚴重;由于認識程度低,單純的認為學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與外界聯系較少,針對用餐餐具的使用上為進行過專業嚴格的消毒,這也是中毒事件頻發的根源;食物制作間從業人員自我衛生防護意識較差,地面臟水橫流和蚊蒼蠅橫飛。這些都是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 年,通過對食物中毒事件進行監測得出一定的數據,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160起,中毒5657 人,其中死亡110 人。與2013年同期數據相比,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增加5.3%、1.8% 和0.9%。報告食物中毒較大事件74 起,中毒842 人,死亡110 人;報告一般事件86 起,中毒4815 人??梢姅盗恐辔:χ?。

2 食物中毒事件種類介紹

在學校食物中毒中,微生物和植物類中毒事件比較常見,造成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其次就是化學污染食物中毒事件。下面就這幾種中毒種類產生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

2.1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微生物類引起的食物中毒查明病原的事件中, 每年比較炎熱的夏季比較頻發,大概集中在7、8、9 月份。微生物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溫度過高,微生物有了良好的繁殖溫度,加上炎熱天氣,食物存儲時間短容易變質,這也是食物受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食物受到污染后就會產生大量的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胞桿菌、變形桿菌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這些都是引起食物中毒罪魁禍首。因此,必須加強和防控微生物對于食物的污染,保證食物的安全。

2.2 植物類及化學污染類中毒事件

植物類中毒事件產主要以未煮熟的四季豆、毒蘑菇和發芽的馬鈴薯及未煮熟的豆漿為主要引起因素;化學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性問題主要有分藥物殘留和環境污染。為了保證果蔬產量農戶都會噴灑大量的農藥,而在食堂工作人員將蔬菜采買回來后,由于種類多,體積大,在清洗上很大達到合格,造成農藥殘留問題比較嚴重,這些是導致中毒的主要原因;而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比較直接的原因,現在河水污染嚴重,導致河流中的魚受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的污染,使人體吸收過多的有害元素,當達到身體承受范圍以外就會造成身體中毒。

3 預防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措施

通過對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強烈建議社會學校及家長加強對學校食堂安全衛生的高度重視,要做好食堂內環境保持,對食物的加工過程要符合相應部門的管理和規定。同時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從業素質培訓工作,培養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強化操作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學校也要加強食堂設施的投入,同樣要建立并健全食堂的衛生管理制度,針對不符合規定的進行嚴厲的懲治,同時要加強監督和管理,針對出現問題的環節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將問題從萌芽階段進行制止,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有效的監測和管理可以在發生中毒事件時可以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查明原因,并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減少人員及財產的損失。這不僅保障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樣對于為何社會的穩定,保障學校教學秩序的有序進行都是有直接關系的。

參考文獻

篇4

模糊C均值聚類(FCM)算法是一種有效的無監督圖像分割方法,適用于任意分類數,不需要預知圖像特征,但其聚類效果直接受待分類樣本噪聲和分類初始條件的影響。因此,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彩色圖像分割的分裂式KЬ值聚類(FKM)算法,該算法首先使用中值濾波對分類樣本去噪,然后使用一種分裂聚類法對圖像樣本進行預分類,得到一組樣本集初始劃分,最后以這組劃分為起點,使用基于概率距離的KЬ值聚類對圖像分割進行迭代優化。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可以避免FCM的誤分類,諸如陷于中心死區、中心重疊和局部極小值,而且提高了分割速度。

ス丶詞:

圖像分割;分裂式KЬ值;模糊C均值;聚類;無監督

ブ型擠擲嗪牛 TP391.41

文獻標志碼:A

英文標題

Image segmentation by fissive KИmean clustering method

び⑽淖髡咼

ZHANG Jian, SONG Gang

び⑽牡刂(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英文摘要

)

Abstract:

Fuzzy CMeans (FCM)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an efficient unsupervised segmentation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any classification number without the need to predict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but its clustering result has direct impact from sample noise component and the set of initial conditions. Therefore, a Fissive KИMeans(FKM)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was proposed, which firstly denoised the sample data using median filtering, then preclassified the image samples according to a fissive clustering method to get an initial partition of sample set, finally iteratively optimized segmentation using KИmeans clustering based on the rule of probability distance from the initial part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avoid the misclassification of FCM such as dead center, center overlapping and local minima, and accelerate the segmentation speed.

英文關鍵詞

Key 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Fissive KИMeans (FKM);Fuzzy CMeans (FCM); clustering; unsupervised

0 引言

圖像分割是指依據灰度、彩色、空間紋理、幾何形狀等特征把圖像劃分成若干個互不相交的區域,使得這些特征在同一區域內,表現出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在不同區域間表現出明顯的不同[1]。分割圖像是圖像分析的關鍵步驟,分割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最終圖像分析質量和對象識別結果。盡管已經提出了很多用于圖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的方法,但由于圖像種類多樣和復雜程度不同,設計一種通用和有效的分割算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目前圖像分割方法主要有閾值法、區域提取法、聚類法和邊沿檢測法[2]4類,本文所提出的圖像分割方法是一種聚類法。

聚類法是圖像分割中較為實用的方法,它首先根據一定的規則將像素灰度等特征映射到幾個區域的特征空間里,然后根據像素在特征空間的位置判定其所屬的區域,并進行歸類分割。通過聚類分割,在同一區域類的像素要比區域間的像素更相似。聚類法有硬聚類和模糊聚類兩個分支。經典的KЬ值聚類是一種硬聚類方法,而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3]是一種模糊聚類的方法。在KЬ值聚類中,每個樣本只屬于一類,每次更新每個類別的中心只與該類別的樣本有關;而在FCM中,每個樣本同時屬于多類,每次更新每個類別的中心要計算所有類的所有樣本,從而對同一幅圖像的分割,FCM的計算量一般要比KЬ值聚類大[4]。但是FCM實現了一種軟分割,可以抵抗由于圖像亮度不均勻造成的分割錯誤。由于這兩種經典聚類方法都存在對圖像噪聲敏感,沒有考慮圖像的空間特性,而且分割的結果有效性直接與初始類均值的選擇有關[5]的缺點,本文為克服上述缺點,引出一種分裂式KЬ值聚類(Fissive KИMeans, FKM)算法,以減小樣本噪聲和分類初始條件的影響。

1 圖像分割框架

為了減少因圖像噪聲造成的分割錯誤,可以使用平滑濾波來消減噪聲,但是,平滑處理也會損失圖像細節信息,諸如圖像邊緣或邊沿[6]。本文考慮使用中值濾波的方法來去除噪聲和圖像亮度的不均勻性,中值濾波法可以很好地保留圖像的邊沿信息同時去除噪聲。KЬ值聚類算法是在樣本各類具有同分布方差的前提下進行的迭代優化,而且優化也是建立在具有一組正確的初始類均值上的。如果以上前提不滿足,KЬ值聚類的最終分割結果會陷于局部最優和誤分割。本文提出一種類初始均值篩選方法,該方法是一種分裂聚類法,可以在預期時間內完成篩選,而且產生的篩選值分布盡量分散,以利于建立KЬ值聚類的分割條件。同時,以概率距離作為重新劃分的基礎,這樣,聚類分割就可以適用于樣本分布方差不同的情況。以下是FKM圖像分割的步驟:

1)對圖像進行中值濾波去噪和加強各區域低頻分量;

2)對圖像進行分裂聚類預分割;

3)將預分割圖像的劃分作為KЬ值聚類的初始劃分;

4)對預分割圖像進行KЬ值聚類分割;

5)返回最后的聚類分割圖像作為圖像的分割結果。

2 圖像空間特征度量

彩色圖像分割后形成一組區域,區域間的色度差異較大而區域內色度相近,因此找到各區域的代表色,就可以依色度分布將圖像劃分為區域,所以可以選取像素顏色作為分類的樣本。圖像像素的顏色由R、G、B3個分量組成,取樣本特征向量f=[R,G,B]T,R、G、B分別為彩色圖像各像素在RGB空間的顏色分量,以下給出對顏色空間聚類的一組參量定義。

樣本間距離度量定義為:

d(f1,f2)=f1-f2=(R1-R2)2+(G1-G2)2+(B1-B2)2(1)

其中:兩個樣本f1=[R1,G1,B1]T, f2=[R2,G2,B2]T。

類內均值ui和方差σ2i 定義為:

ui=1ni∑fj∈Cifj (2)

σ2i= 1ni ∑fj ∈Ci d(fj ,ui )(3)

其中ni為Ci類的樣本總數。И

а本點fk與第i類Ci的歐氏距離度量定義為:

Dist(fk,Ci)=d(fk,ui)(4)

其中ui為Ci類的類內均值。

樣本點fk與第i類Ci的概率距離度量定義為:

DistPr(fk ,Ci ) = d(fk ,ui )/σ2i (5)

其中ui為Ci類的類內均值;

兩次劃分的距離定義為:

ε=∑Ki=1(d(u1i,u2i)+|σ2i1-σ2i2|)(6)

其中:uji為第j種劃分的第i類Cji的類內均值;σ2ji為第i種劃分的第j類Cj的類內方差。

┑2期

張健等:基于分裂式K均值聚類的圖像分割方法

┆撲慊應用 ┑31卷

3 圖像去噪和類初始均值估計

3.1 中值濾波

由于KЬ值聚類法沒有利用圖像的區域特征且易受噪聲樣本的影響,所以對于圖像中的顆粒噪聲只會以其色度來分類而不會濾除。通過中值濾波一方面可以既消減噪聲又保留圖像邊沿信息;另一方面使得濾波后每個樣本成為一個鄰域的代表樣本。中值濾波定義為:

f(x,y)=middle(σ)

σ={im(i,j)|i∈[x-w,x+w];j∈[y-w,y+w]}(7)

其中:middle()為取集合中元素的中間值;Е椅圖像以(x,y)坐標為中心,邊長為2w+1的方塊的像素集合; f(x,y)為濾波后坐標(x,y)處的像素值;im(i,j)為原圖像坐標(i,j)處的像素值。

3.2 分裂聚類

待劃分樣本的類均值分布反應了各類的分布,若兩個類均值相近,則表明這兩類分布有重疊部分。通過使用盡量分散的類均值,可以期望得到一組類間分散的分割區域。分裂聚類可以有效地分離類均值,每次重新劃分,將最低樣本歸屬度的樣本分離為一個新類的樣本,這樣可以使由于新劃分造成的誤分類最小。在樣本集各類同為方差相同的高斯分布時, fi∈Ck的概率密度正比于exp(-Dist(fk,Ci)),從而Dist(fk,Ci)為最大的fk是需要分裂的樣本。

其算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置樣本集S={fi|i∈[1,N]}的初始類別數k=1,隨機抽取1個樣本fi作為C1類均值u1的初始估計;

2)遍歷k類集合Ci(i∈[1,k]),找到k類中離各類中心ui最遠點fm=┆argmaxfj∈Ci(i∈[1,k])(d(fj,ui)),增加一個均值向量uk+1=fm, 樣本集類數k=k+1;

3) 對樣本集的N個樣本fj逐一依照各自最近的均值Ci,i=┆argmink(Dist(fj,Ck))進行k類劃分Sk={Ci|i∈[1,k]};

4) 依據樣本集劃分Sk,重新計算k類均值ui;

5)若k

6) 返回最后一次的樣本集劃分SK作為對樣本集S的K類劃分。И

4 KЬ值聚類

若圖像分割的各類服從高斯分布N(ui,σ2i), 則fi∈Ck的概率密度正比于exp(-DistPr(fk,Ci)),同時若樣本屬于各類的先驗概率相同,則由貝葉斯決策理論可知,樣本fi∈Ck的后驗概率也正比于exp(-DistPr(fk,Ci)),從而以樣本最大后驗概率歸屬來劃分,可以使分割方法適用于高斯型樣本集的不同分布方差集。本文改進的K均值聚類使用基于概率距離的度量方法,不斷更新各類分布參數直到不再改變。И

其具體算法步驟如下:

1)給定樣本集S={fi|i∈[1,N]}的K類初始劃分Ci和變動系數δ;

2)對樣本集的N個樣本fj逐一依照各自最近的類Ci(i=┆argmink(DistPr(fj,Ck)))進行K類劃分SK={Ci|i∈[1,K]};

3)依據樣本集劃分SK,重新計算K類樣本均值和方差ui、σi;

4)若樣本集劃分SK有變動,即ε>δ,使用式6),就轉2),否則繼續;

5)返回最后一次的樣本集劃分SK作為對樣本集S的K類劃分。И

5 實驗結果與分析

下面,通過5組圖像的分割實驗來驗證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實驗環境為Matlab 7.0編程環境。測試圖像如┩1~4所示。由于FCM對每個樣本使用模糊歸屬度,這樣得到的分類中心要比KЬ值聚類的更準確,從而最終的分割區域也要比KЬ值聚類的平滑,所以對比使用FKM和FCM聚類兩種情況下的分割效果。圖像分割的性能主要由兩方面決定:錯誤分割的比例和分割所用時間。由于FCM和FKM的時間復雜度都可以表示為O(ndcT),其中n為樣本數,d為樣本特征維數,c為分類數,T為聚類所需迭代次數,n等于圖像的像素個數,d等于3,所以造成FCM和FKM方法計算時間差異的主要參數就是聚類迭代次數T,因此表1統計了兩種聚類方法迭代次數的比較。И

圖片

表格(有表名)

表1 FCM方法與FKM方法的迭代次數和分割時間比較

圖像名分類數

迭代次數

FCMFKM

總分割時間/s

FCMFKM

moonlight314926.3211.83

geometry5171030.2112.45

coin27421.537.78

grain4271535.6716.75

就各組圖像的分割結果做出如下分析:

1)在圖1和圖2中,FCM方法對原圖像都存在嚴重的誤分割:moonlight圖中的月亮被判為背景,geometry圖中的三角形與環形被判為一體,說明分割結果陷于中心重疊;而FKM方法則準確地分辨了圖1和圖2中的各個對象。

2)在圖3和圖4中,要求對有噪圖像進行分割。從coin圖的分割結果,可以明顯看出FCM方法無法抵抗噪聲,也沒有利用區域特征來分割,從而誤分割比例明顯大于FKM方法的分割效果。FCM使用收斂后的聚類中心對樣本歸屬去模糊,從而實現圖像分割,但是由于樣本沒有包含圖像的局部區域信息,以致coin圖中的噪聲依靠顏色相近被誤分類。FKM在分割前使用中值濾波,一方面去除噪聲;另一方面,增強了區域低頻分量,這有利于降低誤分割。在grain圖中,由于疊加的噪聲,FCM方法沒有將稻谷田判為一類,并且上方的藍天和白云也混為一類,而FKM方法則給出了grain圖的理想四塊區域的分割。在這兩幅圖中,FKM的誤分割率是明顯低于FCM方法的。

3)由于分裂聚類預分割的迭代次數等于分類數,從表1可見,預分割所占分割總時間近似為3/9,5/9,2/4,4/15,每幅圖的預分割時間比例都大于1/4,FKM的平均迭代次數和平均分割時間都要小于FCM方法,尤其在多類分割時,FKM比FCM方法收斂地更快,從以上4幅圖的分割結果來看,FKM的平均誤分割率是遠小于FCM方法的,這說明預分割所提取的有效類初始分布參數為進一步分割建立了正確的方向。同時由于在KЬ值聚類中使用概率距離度量樣本歸屬度,使得新分割方法適用于以上4幅不同圖像結構的圖。

6 結語

本文FKM算法通過使用中值濾波對圖像去噪和融合樣本鄰域信息,再用分裂聚類對圖像預分類,最后通過基于概率距的KЬ值聚類進行圖像優化分類。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可以減小噪聲樣本對分割結果的影響,避免陷入中心死區和中心重疊以及局部極小值問題。同時,通過使用適應度分裂聚類的預分割提高了分割準確性和分割速度;基于概率距的KЬ值聚類也使分割方法可以適應更多不同類型的圖像,但是如何進一步利用圖像的區域特征,使該方法可以適用于各種紋理圖像是下一步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げ慰嘉南:

[1]CHENG H D, JIANG X H. SUN H, et al.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advances and prospects[J]. Pattern Recognition, 2001,34 (12) : 2259-2281.ぃ2]

何俊,葛紅,王玉峰.圖像分割算法研究綜述[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12):58-61.

ぃ3]

ISA N A M,SALAMAH SA,NGAH UK,Adaptive fuzzy moving Kmean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image segment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2009,55(4):2145-2146.

ぃ4]

丁震山,胡鐘山,楊靜宇,等. FCM 算法用于灰度圖象分割的研究[J]. 電子學報,1997,25(5):39-43.

ぃ5]

KIM T, BEZDEK JC, HATHAWAY R J. Optimality tests for the fixed points of the fuzzy cmeans algorithms[J]. Pattern Recognition,1988,21(6):651-663.

篇5

事業單位作為向全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載體和平臺,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業單位發展中的問題不但影響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效率,也嚴重地制約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已全面展開,但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還面臨不少問題。

一、主要問題

當前,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事業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與市場經濟不能并軌的問題,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及人民群眾對提供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需要,同時也制約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具體表現為:

(一)管理體制不順,監管制約不力。一方面由于事業單位部門所有、條塊分割的管理結構,導致在機構設置、編制配備出現不盡合理的地方。有些事業單位因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職責任務、工作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職能萎縮,編制閑置,一定程度上存在機構龐雜、人員臃腫、人浮于事等現象。另一方面職能加強、任務增加部門的用編需求得不到調劑,特別是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等重點領域編制資源得不到動態調整,使得編制資源不能全面發揮其應有作用,阻礙了社會事業的發展。這些問題根源在于編制管理法津法規體系不盡完善。雖然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機構編制管理方面的條例和法規,但具體到事業單位機構設置、人員編制配備方面還是缺乏嚴格的控制措施。有些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核定無操作標準和依據,只是根據當前的工作情況所謂的“量體裁衣”,致使主管部門要求設立事業單位編制核定時上下聯系、左右攀比;有些事業單位設立以達標為要挾,以審批資金為“誘餌”,造成機構設置重復、職能交叉。不但增加財政負擔,而且容易出現推委、扯皮現象。

(二)缺乏法人資格,阻礙自身發展。部分事業單位不具備獨立的事業單位法人的資格,其任務由行政主管部門下達,辦公地點不明確,人員混用,財務不分,行政機關人員兼任事業單位法人。這樣的事業單位不能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只能靠財政“吃飯”、政府“喂奶”、主管部門“輸血”生存。致使事業單位服務功能弱化、萎縮,不同程度地阻礙了事業單位根據自己的特點,按照社會需要和市場經濟規律尋求自身發展的步伐。

(三)政事、事企不分,工作效率不高。一是有些事業單位享受著事業單位的待遇,卻從事著與政府部門一致的行政管理事務,甚至還擁有比一般政府部門更大的行政權力。一些并非法定承擔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執行著由主管部門直接或間接轉移過來的行政職能。二是有的事業單位本身擁有執法權力,全部或者大部分受國家財政資金的供養,卻仍然從事經營活動,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三有些事業單位占用著國家資源,享受著財政扶持,卻未充分有效地提供相應服務,積極公正地履行應盡職責。

(四)事業單位撤并難度大。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于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部分事業單位將面臨著撤并,人員編制核銷、核減和安置。對應該撤銷或整合的事業單位,很少有主管部門或事業單位自己主動提出進行撤銷整合,而是以上級部門批資金、上項目等為理由,要求保持現有事業單位,或者一味強調本部門本單位的困難,反對撤銷整合所屬事業單位,加大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難度。

(五)改革配套政策遲遲不能啟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涉及事業單位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改革過程中沒有養老保險、人員分流安置等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社會保障,必然會影響社會穩定大局,致使改革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財政管理、轉企改制等配套政策遲遲未能出臺,成為制約改革順利推進的瓶頸。

二、思考與建議

(一)調整規范機構設置,搞好清理整合。根據縣級事業單位不同的類型、性質、運行機制以及發展趨勢,按照事業單位清理規范的要求,進一步搞好清理整合。一是堅決撤銷。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一部分事業單位,有的職能萎縮甚至消失,已經無所作為;有的運轉艱難,既無社會效益,也無經濟效益;有的依靠財政撥款養人,終日無所事事;有的名存實亡,長期無人員、無資產、不運作。對這此事業單位予以撤銷,其人員按政策進行妥善分流和安置。二是合理合并。有些事業單位規模過小,有的職能相近或交叉。對這類單位應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予以合并。三是調整布局。對條塊分割、重復設置的事業單位,應統籌兼顧,科學調整布局,裁長補短,優勢互補,優化人力、財力、資產等資源配置。通過清理整合,逐步界定和規范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機構名稱、人員編制和經費形式。

(二)全力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根據國家和省市對事業單位的有關分類標準,本著先易后難、分期分批、逐步推進的原則,對清理規范后的所屬事業單位進行科學分類。行政類事業單位,依法調整界定職能任務,整合精簡機構編制,嚴格規范管理。公益類事業單位,優化布局結構,完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舉辦單位主體的多元化。此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辦法,主要是政策引導、依法監督、搞好服務,重點管好其領導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監管其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經營類事業單位,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借鑒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辦法,搞好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改企轉制,使其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進一步增強自我發展的活力。

(三)賦予事業單位獨立的法人地位。國務院《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未取得《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的,不得以事業單位名義開展活動。近年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工作雖然得以全面推進,但其 他配套政策法規滯后,事業單位仍處于主管部門的附屬地位,與市場接軌的“準入證”作用也沒能充分發揮,制約了事業單位的市場化進程。許多事業單位習慣于按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辦事,對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主動參與的少,不愿意面向社會尋求生存空間,造成事業單位社會化服務功能的缺位。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

(四)徹底解決合力不強的問題。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政府職能部門、政府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這三者雖然都主張進行事業單位改革,但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并不一致。一般來說機構編制、人社、財政等政府職能部門主要是加強規范化管理,盡量控制或減少財政供養人員。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則往往是站在事業發展,同時也站在維護本位利益的立場上盡量保留和發展一些事業單位,在改革中常常充當事業單位的代言人和事業單位改革的協調者等角色。事業單位自身則希望通過改革在既得利益不變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增加財政供給,同時又能獲得自。這三者難以形成合力。所以只有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黨委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果斷決策,才能在事業單位改革形成合力。

(五)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改革必須注意維護社會的穩定和促進社會的和諧,不能給社會帶來新的不穩定和不和諧因素,尤其不能象以往改革那樣把“富余人員”推向社會。因此,需解決四個問題:一是根據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二是要解決好改革前后新老退休人員待遇的平穩過渡問題;三是進一步完善工作人員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和銜接辦法,切實解決人員身份轉換以及醫療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保障問題;四是要解決好人員分流安置問題,認真研究以單位、行業為基礎的,多層次、多種形式的人員安置政策,對達到一定年齡或工作年限的職工,研究較為寬松的提前退休政策。

篇6

【關鍵詞】事業單位 養老保險 分類改革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試點正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開展,試點的主要內容包括:養老保險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退休待遇與繳費相聯系,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等。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認為,事業單位的科學分類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前提。沒有對事業單位的科學分類作為前提,要搞好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難以想象的,所以我們必須先討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問題。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分類

我國當前幾種主要的分類方法。第一,屬性分類法。就是按照事業單位的行業屬性進行分類,是我國事業單位傳統的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既不能夠明確事業單位的特征也難以體現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利于對事業單位進行規范的引導和管理。

第二,經費來源分類法。即按照經費來源標準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把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不同類型。這種分類方法,是目前我們在機構編制日常管理活動中運用得最廣的一種,有其合理性,但其缺陷在于忽視了事業單位公益性、福利性、經營性、服務性等職能上的差異,不能合理界定事業單位的職能范圍,不利于各類事業單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三,職能分類法。即按照職能標準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公益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國家交辦的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的職能;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是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受政府委托承擔特定行政職能的機構;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是指公共性不強或者不具有公共性特點的機構。

由于事業單位分類在我國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紛繁復雜,使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指導和管理難以進行,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以急需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對事業單位進行重新分類,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

事業單位分類的標準。從本質上看,事業單位應該定位為公共服務機構,“公益性”是其核心,通過提供公共服務來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對其分類改革應根據它所履行的職能及服務的屬性來劃分。這樣分類既能符合“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改革方向,也能適應了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的要求,有助于促進其社會化,提高其對公眾服務的水平,提高國家財政支出效率,促進公益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①所以第三種分類方法,即職能分類法比較可取,這種分類法也是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適應范圍最廣的一種分類法。

各地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初步嘗試。2008年8月,中央編辦印發《關于事業單位分類試點的意見》,確定在山西、浙江、廣東、上海、重慶5個省市進行試點。該5省市在調研之后,依《意見》要求相繼開展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試點工作。而在他們之前,我國其他省市就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及管理模式已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北京市海淀區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依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大膽嘗試剝離行業管理部門直接管理所屬事業單位的職責,集中精力履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探索由專門機構整合事業單位存量資源、管理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制度和模式,成立了政府特設機構――公共服務委員會,代表政府行使公共服務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

西安市在改革中,主要是將事業單位按行業和系統進行分類,對所涉及的一百多個事業單位進行了分類改革。對人員超編的事業單位進行精簡,對公共服務功能已經萎縮的事業單位直接撤銷,對職能有交叉的事業單位進行合并,對條件已經成熟的事業單位,立即進行轉制,最后建立起既能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又能符合事業單位自身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自我約束制度。

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過后,我國終于勾畫出了事業單位改革的清晰脈絡。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目標是:“甩掉兩頭、留下中間(中堅)”。即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但對于保留的這一部分組織的性質和運行機制,仍沒有形成清晰的共識。②

當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首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還涉及到了事業單位與其主管部門在價值和利益上的分配,這就使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從一開始就必然要面臨更深層次的矛盾和沖突。所以我們在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統領,把建立與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相適應的現代事業單位制度作為根本出發點,以科學分類的原則,嚴格而細致地對事業單位做出類別界定。

其次,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改革重心也從人人受益過渡到對整體利益的保護上來了。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困難、阻力必然會越來越大,動力會顯得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創造一個全社會改革的環境,營造一種全民改革的氛圍,以改革的舉措來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公益服務,構建我國和諧的公共服務體系。

最后,改革的實踐過程,我們應該穩步推進、穩妥實施。改革過程絕對不能有“甩包袱”的思想,搞簡單的“一刀切”。必須在勇敢改革前提下,做適當變通,對一些重點的有關改革前途的問題,作過渡性的處理,以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促進經濟的發展,保持社會穩定,達到改革的和諧協調、同步推進。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分類改革的建議

事業單位改革的目標并不僅僅是將事業單位這個部門從總體上進行削減、分化,而應該著眼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把分類改革與構建現代化的公共服務體系相結合。從我國對事業單位的定義可知,事業單位應該是政府組織的,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的生產部門,是政府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一種具體方式。所以更應把事業單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大框架下進行討論。

關于公共服務,美國經濟學家埃利諾?奧斯特羅姆認為,“在公共服務產業中出現了三方,即提供方,主要負責公共事物的規劃、融資、安排生產、管理、監督的一方;生產方,是為適應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產公共服務,并將服務按照數量和質量要求輸送給用戶的一方;受益方,就是直接受益的用戶群體?!雹垡勒者@種理論,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生產者是完全可以分開的,我們可以依需要對各種主體進行組合,完全扭轉公共服務只能由政府公共部門親自生產的錯誤觀念,為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和市場化提供了理論依據。現實中主要是政府部門和非營利部門在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其中政府部門是以強制稅收為基礎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而非營利部門則是完全依賴自覺自愿,要靠利用社會資源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而供應公共服務的生產方,既可以是政府直屬的企業或者事業單位,也可以是私人企業或者非營利性機構,還可以是這些組織的合作機構。④以上分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結論,就是事業單位的存在事實上只是代表了一種公共服務生產的方式,即公共服務由政府提供,又由政府直接組織生產。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就是要改變或者減少這種生產方式的存在,即在不減少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政府直接組織生產的行為。

如果我們從全局來考慮公共服務體系,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當前較為現實的目標應該是,由政府來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而讓政府部門直接生產公共服務的方式逐漸減少,逐漸把生產公共服務的任務交給非營利部門和企業,從總體上構建政府部門、非營利部門、企業三種生產主體的多元競爭局面。從長遠來看,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使政府完全退出公共服務的生產者行列,讓企業成為主要的生產者,增強非營利部門的生產能力,對不同性質的生產主體進行區別對待,分類管理。

在明確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前提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分類改革就變得水到渠成了,非營利部門、企業套用現成的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回歸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套用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學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期成果,項目編號:09YJC820023)

注釋

①潘娟:《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問題研究――以通化市為例》,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②劉彥偉:“今日話題:事業單位改革改什么”,騰訊網評論頻道,2011年4月11日,view.news.省略/zt2011/sydw/index.htm/2011-04-20。

篇7

關鍵詞:結構形式;震害形式;震害分析;抗震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frequent earthquak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data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ummarizes the typical earthquake damage of different structure form of architecture.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earthquake damage.

Key words: structure; earthquake damage; damage analysis; a seismic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318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引言

自從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以來,全球陸續發生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樹地震等大地震,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損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地震是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一種自然災害,地震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它的主要特點是:突發并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損失,而且會引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如山體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造成進一步的破壞[1]。

1.各類結構形式的震害

根據四川地震主要災區所調查的建筑震害資料[2]顯示,由于建筑的結構類別、建造年代、地震區估計烈度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建筑的破壞形式和破壞程度表現各異。砌體-木屋架房屋材料使用較少,結構布置隨意且建設年代久,易發生屋面破壞和局部倒塌。根據我國國情,磚混結構在震區普遍存在,一些重要的住宅、教學樓、辦公樓、小型廠房均采用該種結構形式,由于結構使用時間較長和建設時期設計和施工方面的不完善等原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震害,包括主體結構倒塌、嚴重破壞和輕微、中等破壞??蚣?砌體混合結構形式多變化,因此該結構體系大多較為混亂,震害現象多為底部框架變形破壞或上部砌體結構破壞??蚣芙Y構的震害主要發生在圍護結構和填充墻的非主體結構構件破壞,主體結構震害較輕,但該種震害雖未造成結構的整體垮塌等嚴重破壞但仍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框架剪力墻結構在震中顯示了強大的抗震性能,其具有較大的抗側移剛度和承載能力,非結構構件的損傷也較輕。文中還提到,由于此次框架剪力墻結構房屋未受到較大的地震作用,其抗震性能未得到充分體現。對于輕鋼結構屋面或鋼桁架拱,因自重輕、強度大,抗震能力較強,震害也較輕,破壞主要發生在圍護結構。圖1~圖4給出了不同結構形式較為典型的震害形式。

圖1 砌體-木屋架房屋震害形式 圖2 磚混結構房屋震害形式

圖3 框架-磚混結構房屋震害形式 圖4 框架結構房屋震害形式

2.不同結構形式震害的分析與建議

通過對各類結構形式建筑的震害情況統計(見表1)表明[2],從因破壞程度嚴重應立即拆除或停止使用所占的比例來看,不同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按照下列順序依次增加:砌體結構框架-砌體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鋼結構。因此,本文針對震害較為嚴重、結構形式普遍存在的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形式進行分析。

表1 按照結構形式不同進行的建筑震害統計

2.1砌體結構震害分析

砌體結構呈現脆性破壞,整體性差,與其他結構形式相比其抗震性能相對較差。在歷次大地震中,未經過合理抗震設計的砌體房屋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由于建造時間久,很多砌體房屋的平面布置、結構形式和抗震構造措施并不滿足目前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因此在震中破壞最為嚴重,出現大面積的倒塌。

一些砌體結構雖未造成大面積倒塌破壞,但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房屋位于震中心,地震烈度太高,遠遠高于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但基本上能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準抗震設防目標。我國規范采用的各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是以重現期為50年確定具有一定概率的最大地震,該法不一定能真實反映當地的地震烈度,所以實際烈度往往比規范規定的設防烈度要大,甚至大很多。二是建設時間長,未按照最新抗震規范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因為未采取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結構往往整體性能較差,或者抗震防線較為單一,造成局部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導致結構發生嚴重破壞。在此得出,抗震構造措施在結構抗震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結構設計或現有建筑加固中的抗震措施應嚴格滿足我國規范規定,對于抗震措施設置的合理性還需要進一步調查驗證。

對于地震中發生輕微到中度損傷的建筑,仍然有必要了解建筑的設計、施工情況,可為科學評價我國抗震規范的內容合理性提供依據。

在震中,一些結構因為建筑設計不規則、施工問題、使用功能變更等造成局部構件、部位發生破壞。該種破壞雖然在地震發生中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對建筑的繼續使用帶來巨大的隱患,因此這種局部破壞仍應受到重視??拐鹨幏吨校瑢Y構平面不規則做了嚴格的規定,由于結構平面不規則,導致扭轉效應產生局部破壞。樓梯間是建筑重要的豎向聯系通道,是地震火災發生時人群逃生疏散的唯一通道,故樓梯的破壞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拐鹨幏侗?.3.1[3]中明確規定,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斜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均應設置構造柱??拐鹨幏?.3.8條中還規定了樓梯間墻體配筋、大梁搭接長度、屋頂構造柱延伸位置等抗震構造要求。世界上地震多發的一些國家,比如日本,對一些重要的建筑設置室外備用樓梯,具有獨立的支撐體系,突然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可發揮逃生和救援作用。砌體結構中的混凝土構件多為預制構件,這無疑降低了施工工期,但降低了結構整體性,對預制構件的加工質量應有嚴格要求。否則,往往發生因澆筑不密實,在震中構件產生裂縫。

除了結構主體的整體破壞和局部破壞外,圍護結構、附屬設備等非結構構件的倒塌和墜落仍然會造成致命傷害,故對于非結構構件與主體結構之間的可靠連接必須得到保證。

2.2框架結構震害分析

在汶川地震中,大部分框架結構建筑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但對于該種結構表現出的一些震害仍然值得關注和研究,對震后建筑結構的研究來考察我國抗震規范內容的科學性。

針對建筑平面不規則所采取的設置防震縫的抗震構造,由于防震縫寬度不夠,導致相鄰結構之間發生碰撞而產生震害??拐鹨幏吨幸幎朔勒鹂p的寬度要求,高層規范中規定了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盡量不設防震縫。這就要求為使建筑具有較高的抗震性能,應避免以為追求建筑形體美觀而建造體型復雜的結構。對于防震縫間的填充物應采用柔性材料,不影響防震縫作用的發揮。

在結構設計中,結構豎向剛度一般僅考慮柱的剛度,而不考慮填充墻的貢獻,而在實際承受地震作用時,填充墻與梁柱連接也貢獻出一部分剛度作用。當填充墻在豎向和平面布置不均勻時,即產生了豎向剛度不均勻和水平剛度不均勻,剛度較小的樓層即形成薄弱層,極易發生震害。這就要求在結構設計中合理考慮填充墻的剛度貢獻,或者在構造措施上降低填充墻對主體結構的作用。

抗震規范中“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的設計理念在地震發生時并未得到實現??蚣芰旱恼鸷^輕,梁兩端、節點區附近發生豎向裂縫或斜裂縫。由于柱端節點處承受彎矩、剪力、軸力的共同作用,內力較大,注定周圍發生水平裂縫、斜裂縫或交叉裂縫??拐鹨幏兑幎斯濣c核芯區設計承載力和箍筋配置要求,由于施工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往往該處混凝土強度不足,箍筋配置不能滿足抗震構造要求。柱底主要發生傾斜,鋼筋外露,水平裂縫和斜裂縫,混凝土剝落,主要是由于該柱所在的層為薄弱層導致柱底發生了塑性鉸破壞。

3結論

(1)不同結構形式的抗震設計和構造措施,在地震中都接受了現實的考驗。結構的多道抗震防線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尚需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2)應重視樓梯、填充墻對抗震的重要影響,彌補現有結構設計中存在的不足。

(3)結構施工質量的保證是正確實現結構設計的關鍵,對于施工質量應受到高度重視,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品質,只有嚴格按照規范設計施工,才能是抗震理念在地震發生時得到正確體現。

(4)針對抵御地震災害對結構采取的抗震措施,是提高了結構的安全儲備,相應的也提高了工程造價,對于現在較為新興的隔震減震措施也應受到重視,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勇, 黃潤秋, 周榮軍, 等. 汶川 8.0 級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進展[J]. 四川大學學報: 工程科學版, 2009, 41(3): 7-19.

篇8

關鍵詞:聚類分析;層級聚類;各省區市;國內生產總值

一、引言

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同時指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因此,分析各個省區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三次產業及財政、人口等指標的相關性,在分析中對促進產業之間和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本文根據《2009年全國統計年鑒》的相關資料,采用生產總值、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及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人口總量、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進行聚類分析,給全國各個省區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客觀的分類。通過對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得出生產總值與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相關系數分別是0.736、0.991和0.966,生產總值與人口數量的相關系數為0.777,與財政收入的相關系數為0.919,與財政支出的相關系數為0.935。從相關系數上來看,與生產總值強相關的變量有二、三產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其他的顯示出弱相關。因此,對我國各個省區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分類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分類。

二、從國內生產總值角度分析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當GDP的增長數字處于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于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于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了衰退時期。

圖1和圖2表明,廣東、山東和江蘇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內其他省區市相比遙遙領先。從國內生產總值角度分析,若把全國各省區市分為五類,則第一類包括:廣東;第二類包括:江蘇、山東;第三類包括:河北、浙江、河南;第四類包括:天津、山西、內蒙古、江西、吉林、廣西、海南、重慶、云南、貴州、寧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第五類包括:北京、遼寧、黑龍江、上海、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

若分為四類,則第一類包括:廣東、山東、江蘇;第二類包括:河北、浙江、河南;第三類包括:天津、山西、內蒙古、江西、吉林、廣西、海南、重慶、云南、貴州、寧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第四類包括:北京、遼寧、黑龍江、上海、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從圖1和圖2分析得出:從總量上比較,僅能得出單純的總量指標,并不能反映出經濟內在結構。

三、從各產業增加值角度分析

一般來說,最有說服力來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了。但是,國內生產總值也有其自身的缺點,比如無法衡量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無法衡量人們因為愛好不同,同一件商品產生的效用不同等等。同時,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的多少密切相關,比如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遠比瑞士多,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卻遠不如瑞士,其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也遠遠落后于瑞士。因此,在對全國各省區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類的時候,不僅從總體生產總值的角度分析,也應從產業分析等其他的角度分類。經濟的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最著名的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該定律認為:經濟的發展是從低到高的,主要體現在就業人數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然后向第三產業轉移;第一產業產值比例逐漸下降,第二、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上升。因此,在分析經濟發展水平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三次產業的產值及其所占的比例。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經濟越發達,第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高,第一產業的比重越低。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江蘇、山東和廣東在產業結構中占有較大優勢。從各產業結構角度分析,若把全國各省區市分為五類,則第一類包括:廣東;第二類包括:山東和江蘇;第三類包括:河北、上海、浙江、河南;第五類僅包括北京,第四類包括其余各省區市。若分為四類,則第一類包括:江蘇、廣東和山東;第二類包括:上海、浙江、河北、河南;第四類僅包括北京,第三類包括其余各省區市。

四、結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廣東、江蘇和山東無論從經濟總量角度還是從經濟結構角度,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其次是其它處于東南沿海的省區市,最后是地處西部的省區市??傮w看來,東部經濟優于西部經濟。這與我國上世紀優先發展西部和農業支持工業的政策有莫大關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建議: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和東部省區市要支持西部省區的發展;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強調科技創新,以此來促進產業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改善;支持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與建設,以城帶鄉,以工哺農,促進農業發展,作為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編委會.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薛薇.基于SPSS的數據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篇9

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藝術類各專業??夹g科考試已全部結束,現將各專業合格分數線公布如下: 專業名稱及專業性質

生源省份

??汲煽兒细窬€

音樂學(師范)

除陜西外的其他省份

147

表演(音樂表演方向)(非師范)

87

音樂學(音樂文化學方向)(非師范)

60

舞蹈學(非師范)

60

廣播電視編導(非師范)

92

播音與主持藝術(非師范)

68

美術類:含美術學(師范)、藝術設計(非師范)、繪畫(非師范)

廣東

147

廣西

148

河北

151

河南

146

湖北

146

湖南

149

江蘇

147

內蒙古

147

山東

151

山西

150

浙江

147

江西

147

篇10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方案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中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代社會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職高專英語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高職高專畢業生的英語能力遠未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內容及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雖然,一直以來各類院校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多嘗試,但是要有所突破我們仍需努力。

因為高職高專近多年的連續擴招,造成多樣化專業、差異化生源的現狀。大學英語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并不是把該學科內容簡單的拼湊和堆砌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在課程設置上打破課程界限,可以大膽地過濾、還原和重構教學內容,并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分專業教學。

二、教學改革方案

1.教學改革設計理念

以《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及“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應用為目的,以知識為主線,以職業為背景,將普遍職場技能培養與其所需語言學習相融合,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真正體現職業性與應用性,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綜合職業素質,最終實現提高職業能力素養的目標。

2.教學改革方案

(1)多方調研,根據學生崗位需求和學生實際水平設計課程

根據我院多樣化的專業、差異化生源的實際現狀,在向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和我院各專業師生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堅持以學生喜歡和有發展前景為價值取向,過濾、還原、重構教學內容。實行分類分層分專業指導教學。

分類:根據各系學生的總體水平以及對英語的需求分為兩個類別。

A類:經管系、有機系、印刷系為一個類別,選用高職英語A類教材以及教學要求,進行較高層次的基礎層和拓展層的教學。

B類:其他系為一個類別,選用高職英語B類教材以及教學要求,進行較低層次的基礎層和拓展層的教學。

分層:知識分層教學,分為基礎層和拓展層兩個層次的教學內容。

基礎層:學生必需的基礎綜合英語知識(分為基礎層A和基礎層B)。

拓展層:各專業課所需的專業英語術語(最常用的50個詞匯、術語)、英語故事/職場英語(參考《新職業英語》基礎篇)、影視賞析(參考歐美經典影視作品)等;以基礎層教學為主,拓展層教學滲透到基礎層教學的全過程。

分專業:在基礎層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水平、各專業的具體情況以及需求,給不同的專業教授相關的不同專業的基本專業英語詞匯等所需內容。

如圖所示:

(2)設計任務――過濾還原重構教學內容――設計課堂――設計考評

①設計任務,還原真實生活場景

以多媒體等形式再現真實生活場景,提出任務。

②過濾教學內容

選擇日常交際話題(如介紹、問候等),一般涉外活動話題(如迎送、安排日程與活動、安排住宿等)以及經典美文的背誦,經典影視臺詞等實用實效內容,作為教學內容。

③設計課堂,重構教學內容

將英語知識教學內容和英語能力教學內容都融入專項活動中,減少語法理論講解,突出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和實踐教學教學風格,并且課內教學可以向課外延續,進行第二課堂教學和活動。

④考核內容的實用性

根據所學內容特點,增加聽力、口語測試,并且分別在期末考試成績中占一定比例。

(3)采用“基礎英語部分”教學為主,“拓展部分”教學和“活動部分”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

通過課堂教學、課堂活動、實景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常用專業詞匯和語言運用能力。

(4)教學與活動、比賽相結合

在教學活動之余,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文化周才藝展示、英語廣播員選拔與輔導、省級口語比賽培訓與選拔、英語聽力測試等活動,意在娛樂學生,以活動促教學,以比賽促教學。

(5)進行必修、選修相結合的課程安排

一年必修課完成高職英語的第1、2冊的教學任務,系統教授語言基礎知識,培養語言基本技能;一年必修課的過程中或者第三學期(周四或者周六下午等公休時間),開設專升本、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四級考試等選修課,滿足部分學生對英語繼續提高的個性要求。

(6)設計考評

三、教學改革實踐

第一階段:開展調查研究,完成新的教學大綱(大綱分基本內容和拓展內容兩部分)。

第二階段:根據新大綱、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集體備課,組織教師編寫新授課教案。

第三階段:按照改革方案組織教學,學期末進行學生問卷調查和考試試卷分析,總結教改成效,完善課程改革方案。

第四階段:繼續按照改革方案組織教學,學年末組織學生問卷和考試試卷分析,進一步總結教改成效,對課程建設與改革結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