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聘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應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我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心。我明白教師的苦與累、平凡與無私。我們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肩頭沉甸甸的責任。但我無悔于自己的選擇!我深深愛著教師這一行,用我的汗水,用我的智慧,用我這顆跳動的火熱的心!面對著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我揣摩著、嘗試著,與他們真誠的交流著,讓我們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我有較為扎實的實踐知識: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不忘學習,勤鉆研,善思考,多研究,重反思,敢挑戰,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由此堅信我對生活英語組組長的教學工作是完全能夠勝任的。
三、我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并在實踐中也積累一些經驗。我深知生活英語組組長教育工作在幼兒成長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在實踐中也悟出一些方法和策略。也深知作為生活英語組組長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樣的準則。我踏實工作,關愛幼那么怎樣才能當好一個班主任呢?經過多年的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細心關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師對學生的愛源于母愛,勝于母愛。它是放射著人性光芒的理性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這種理性的愛,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激發他們前進。
2: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成為集體的主人
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堅持班級崗位責任制原則,不管是什么活動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為他們創造各種機會。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為他們創造機會。讓學生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成長,在“思索”中創新。
3、尊重學生,形成了彼此的理解、尊重、關愛
我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都是平等的人,你們有受尊重的權利,有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我要求你們做到的,我一定做到?!毖猿霰匦校艜箤W生信服。真正從對方角度去考慮才會贏得學生的理解和愛。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學生也不例外,我們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獲得學生對我們的尊重、理解和關愛。
當畢業的學生升入初中后,還在作文中提到我對他們的教育,對他們人生的影響,有好多我所教過的學生,初中畢業后的節假日來我家跟我交流思想,我更加堅信:學生,是我最好的榮譽證書。我總在想:沒有學生的生活,還會有更多的快樂嗎?選擇了教師,縱使自己失去了很多,但畢竟會擁有滿園春色的愉悅,投桃報李時的慰藉,而這正是我人生所需要的。我有我所摯愛的學生,為此付出的一切我無怨無悔。
我所具有的優勢是明顯的,最重要的是我虛心好學,刻苦用功,在過去的__年里,我已經完全熟悉了小學數學教材,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廣泛好評,也深受學生的歡迎。在同齡人中,我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顆熱忱的心,對學生深深的關愛之心,對工作的熱愛之情,對老教師的敬愛之意,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愛戴我們的領導,愛護我的學生,熱愛我的工作,敬愛我們的老教師。正是我對學生的愛,得到了他們的喜愛;正是我對領導和教師們的敬愛,才得到大家對我無私的幫助和大力的支持,使我受益良多,借此機會,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謝意;正是我對工作的熱愛,才會不計較地付出,不惜代價地投入,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有此長足的進步;我的愛是發自內心的,這種心態使我開心、快樂,也得到了積極的反饋,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將使我更奮力前行,全力以赴,做得更好!各位評委,如果我競聘成功,我會做好本職工作,發揚自己的優點,愛崗敬業、愛生、努力作到:
1、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早日使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2、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關注全體,關注差異,教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教他們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激勵學生大膽的實踐,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資源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
3、積極做好班主任工作,促進班級建設及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避免把貧困生和后進生推向社會,把教學和思想教育融為一體,爭做一名優秀教師
篇2
1、要把專家當成孩子來教。不要想著是專家在聽課,就任意拔高授課內容。要明確您所面對的是您所教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
2、授課時即使您很緊張,也不要過多的說狀態不好,請大家原諒。
3、如果在您的試講過程中專家很嚴肅的打斷您,說明專家有些不耐煩了。下面您的授課就要注意互動性,調動氣氛。
4、如果答辯后,專家留下您單獨談話,恭喜您,您被錄取的幾率上升為90%.
以上是我對教師求職的一點感受,希望對各位準備應聘的師范類畢業生有所幫助。
一、妝容,服飾
要知道您應聘的是教師這個行業,您以后要教書育人。所以一定要注意您的儀表。
1、化淡妝,而不易濃妝艷抹。劉海不要遮住眼睛,更不易燙發,染發。盡量做到清清爽爽。
2、服飾要符合職業特點。教術科,您就要穿正裝,男士別忘了打領帶。教體育您則要穿運動服。
3、妝容,服飾還要符合所教授學生的年齡層次。教授小學和教授高中,妝容和服飾絕對不一樣。
總之,女教師要給人感覺即典雅,又平易近人。男教師要給人感覺挺拔而充滿陽剛之氣。
二、進入試講地點
1、如果沒有人領您進入試講地點,那么您進去要先敲門。等專家說請進時,再輕輕推門進入。
注意,從門口到講臺這一段路也是專家在觀察您的時候。所以您走路一定要挺拔,給人精神抖擻的第一印象。有些應聘者進門時,臂彎里夾著課本,彎腰駝背,沒有一點老師的風度。給專家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好。
2、如果有人領您進入試講地點,也要有禮貌。進門先打招呼。例如,各位專家好等。
三、自我介紹
即使招聘流程里沒有這一項,自己也要主動爭取。這樣可以讓專家對你的優點和性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自我介紹就緊扣八個字:突出自我,張揚個性。要充滿自信并充分表現對自己所教授科目的熱愛之情。
四、試講
2、普通話
一定要用普通話。如果您一開口就是鄉土話,那么您在這時已經被PASS了。因為普通話是教師的基本功。普通話要標準,咬字清晰。(特別是對于語文科目)
3、音量
音量要大。不要認為自己對著的是幾名專家。要把他們想象成一個大班的孩子。況且,專家們聽了一天的課,已經昏昏欲睡了,您的音量要足以把他們震醒。
4、音調
語調要抑揚頓挫。要有重音,輕音,拖音,有節奏性。不要有口頭禪。例如:是吧,對吧等。
5、語速
語速不能太快。有些應聘者可能太緊張,一上臺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飛快的講。好像趕任務一樣。結果一堂課下來,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些什么,專家們也沒聽明白什么。所以語速要盡量慢一點,也可以緩和一下緊張的心情。
6、儀態
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雙手可隨意放在身體的兩側。也可放在講臺上。腿不要亂抖動。目光要時而環視講臺之下,與學生或專家又眼神的交流。
7、板書
粉筆字也是教師的基本功,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可以為老師增彩不少。除了字要公整之外板書的布局也要掌握好。不要全擠在一邊,到左右的學生。
8、多媒體的應用
熟練操作多媒體。注意講課,板書和操作課件的銜接。否則會給人講課中斷的感覺。
多媒體不能濫用。它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所以不能越俎代庖。
也不能亂用。不要把多媒體做的花里胡哨。因為您不是在做動畫片,而是在授課。課件花哨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
9、課件課件的選擇。
選擇教授的內容既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自己嘴熟悉的),又要有代表性(課的部分)。讓孩子有興趣,也要讓專家有興趣。
課件的制作。制作要有特色。適當穿插漫畫,照片,圖表,還要注意孛脛音樂的應用。
10、授課
授課要注意啟發性。多提問,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自由討論。
授課要有感情,有邏輯。說話要化繁為簡,生動活潑。面部表情不要太緊張,要面帶微笑。
11、說課
授課完畢,下一環節就是說課。
如果專家沒有要求你下面進行說課,也可自己主動要求。以讓專家對你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說課不一定按照固有的程序。因為經過前面的授課,專家已經對您的素質有一個大致的定位。這時,說課可以盡量加入你自己對本課獨特的理解,或是對您所教授科目的理解。讓專家認為您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12、答辯
篇3
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七單元第一節學習燃燒的條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劇中的“冷火”魔術片段,在播放完視頻之后教師及時追問學生“手帕是可燃物,片中的手帕為什么沒有被點燃呢?”學生會帶著好奇心提出各種假設和答案,此時教師在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其他實例和其他相應的實驗來驗證學生提出的假設,最后揭示出手帕沒有被點燃的本質是由于水的汽化和水蒸氣的升溫消耗了大量的熱量,從而使手帕的表面溫度升的并不高,沒有達到著火點,所以手帕沒有點燃。從而使學生明白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達到物體的著火點。利用電影片段很好的創設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情境,最終師生共同通過現象揭示出本質,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另外,在教學結束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趣味實驗或者化學小魔術來作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引子”,不僅能夠契合課堂教學的目的,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相關內容的學習中去。例如對于中學教材中提到的“可燃冰”的性質的介紹和學習。教師就能夠利用電影中的片段去引導學生自己閱讀和理解相應的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將其與我省實際的資源相結合,使學生在掌握相應的化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珍惜自然資源的態度和價值觀。
二、檢驗真偽,還原事實
(一)硅的化學性質。
2012年的春晚上相聲《奮斗》中有個段子曹云金說小時候想當化學家,老師上課問:“硅和水反應能生成什么物質?”他答“王八湯”。這個段子是利用了“硅”和“龜”同音,制造了笑點。這就涉及到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的學習。教師可以在第三章學習完后利用課堂最后的時間為學生播放這段視頻,既能輕松愉快的結束教學又能為學生對下堂課學習硅的性質做好預習準備。觀看視頻之后,教師應及時提問學生“主人公的說法正確嗎?”學生會回答“不正確。”教師繼續追問“那你們認為硅和水能反應嗎,會生成什么物質呢?硅又具有哪些性質呢?”學生由于未接觸相關知識,會出現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應給予學生相應的預習學案,要求學生通過課外查閱資料自行完成。這樣不僅能驗證視頻中觀點的真偽還能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王水”的威力。
電影《黃金大劫案》的部分是男主角和救國會的成員為阻止關東軍運送8噸的黃金與意大利人交換軍火,發生了一場混戰。為了不讓日本人得到黃金,男主角開了一鐵罐車的“王水”將保存在金庫中的黃金全部溶解。該情節曾受到部分觀眾的質疑:認為“王水”很不穩定,要現用現配,怎么可能用油罐車裝王水而車體不被溶化呢?這個疑問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產生幫助。“王水”是濃鹽酸和濃硝酸按體積比3:1混合形成的溶液,教師在講授化學必修一中的氯的相關知識和硝酸的知識時都會有提到。在教學開始前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這段視頻,并對學生提出同樣的質疑,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問題去看,播放結束后大家就會踴躍的提出自己的觀點。此時教師應該繼續追問,“為什么片中的車體沒有溶解?”學生會回答“影片中的濃鹽酸和濃硝酸是分開放置的,運輸過程中并未混合。”從而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明白了王水必須是現用現配的;教師繼續提問“王水在溶解黃金時為什么周圍的人會捂住口鼻?”學生會聯想到王水的組成從而猜測王水很不穩定,會釋放大量氯氣。這樣也說明了電影的不準確性,忽視了氯氣的毒性對人的損害,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回憶和聯想也能更好地掌握王水的有關性質。
三、生活中的化學
(一)鎂光燈。
在很多清末的影片例如《太極2》等經常會出現利用鎂光燈拍照的場景。鎂的相關知識出現在九年級化學中,可以說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點。教師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用鎂光燈的影視片段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視頻中學生可以發現鎂粉燃燒的光亮十分刺眼,會讓人不自覺的閉眼睛。而照相機上又會有很濃的“白煙”產生。在觀看視頻時教師就可以適時的提問學生“為什么鎂光燈會產生大量白煙?”學生可以通過相互討論,提出各自的假設,進而教師再去進行演示實驗,講解其中的知識使學生能更好更快的理解掌握鎂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發出刺眼的光等性質,教師通過講解還讓學生明白鎂光燈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體會到化學知識對人類生活的有益的一面。
(二)化學武器。
2014年,約翰尼•德普主演了一部科幻電影《超驗駭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片中極端分子為了達到目的,使用含有釙的有毒子彈,進行暗殺。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是高中化學必修二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化學的基礎性知識。釙元素是一種放射性的不常用元素,由于它屬于氧族元素一類,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氧族元素性質的時候作為課外知識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因為是課本上沒有而生活中不常見的知識,學生一定會產生好奇心,教師應該與此同時及時向學生提問和介紹釙的性質和危害。如“大家認為電影情節是真的嗎,釙的毒性真的這么強大嗎?”在學生展開討論時,教師適時地補充生活中的實例:
1.2006年俄羅斯前特工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在英國倫敦神秘死亡事件。
2.巴勒斯坦前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YasserArafat)可能死于高劑量放射性的釙中毒。從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釙的毒性和對人的危害。上述兩個案例的使用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認識化學世界的奇妙多彩,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學會辯證的看待物。
四、結語
篇4
首先就是要在試講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把要講的內容的相關背景等知識了解到位,并把課的內容和這些背景結合起來,主要是注意如何讓背景知識在吸引人的同時把人引導到課本的內容上來。
其次就是出發前的準備,面試前的形象準備一定要做好,要著裝得體,不要穿著太前衛,畢竟教師這個職位還是要講究矜持的。
掌握面試禮儀全攻略,在見到面試官時要表現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囂張,給人留下穩重的印象。
試講時要首先把自己的試講材料分發給各位考官。
講課時的音量特別重要,而且要有板書,然后就是注意設計的跟學生互動的環節。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所以板書就是你的教課大綱,是有始有終的,最后別忘了布置作業。
試講完成以后還會有提問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如何安排你所教的課程的,教學側重點應該在哪里,如果學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你該如何等等。
應聘學校應注意三點:
1、讓自己的簡歷學術氣濃一些。
企業看重應用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而學校更看重你的學業成就,包括學習成績、項目經驗、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
2、盡量爭取試講的機會
試講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教學潛能。試講講的好,可以彌補其它方面的不足。
具體來講,面試成功的三大技巧如下:
A 內容
有的學校指定試講的內容,有的學校則不指定內容。當不指定內容時,一定要根據應聘學校的水平來選擇難易適中的試講內容。千萬不要以為講的內容越難越好,因為招聘方并不是要看你對所講的內容掌握有多好,而是看你是否具備做老師的潛質。
B 口頭表達要注意聲音洪亮,語速適中,抑揚頓挫。要注意與臺下學生的交流,講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C 形象
著裝要正式、莊重,給人一副為人師表的感覺。
3、做好心理準備和長遠職業生涯規劃
求職定位:
篇5
一、加強學習,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教師的魅力、語言是最關鍵的載體。在教學中語言是否準確簡潔、生活幽默、靈活機動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聽課效果。富有激情的語言,才能廣泛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課堂上產生一種強烈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使學生聽課的精神高度集中,才能教有所學。同時,教學作為一種動態過程,在課堂上會出現許多備課時無法預料的問題,只有具備靈活機動的語言,才能應付自如。因此,作為教師要經常學習,看報,學教育教學理論,才能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講課藝術,以精彩的語言吸引學生。一個學識淵博、業務精湛的教師就像一塊磁性很強的磁石,能通過自己的學識修養,吸引不少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佩服他,喜歡他,于是對他有一種積極的期待,隨時準備傾聽他的講解,聆聽他的教誨。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反之,教師如果知識貧乏,不加強學習,孤陋寡聞,授課說話、講解雜亂無章,就不可能吸引學生主導課堂。因此教育家康內爾告誡世人:“現代社會非學不可、非善學不可、非終身學習不可”。
二、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就是他的品德修養,他平時在學生心目中留下的一言一行。教師人格高尚、完善就對學生有感染力、輻射力,教學效果就一定良好。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才能使學生崇拜他。從而達到聽其言、信其語、效其行。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思品課教師,更要注重自己的人格培養,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學生受到教師人格的潛移默化。
三、充分利用時事政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改變了以往傳統古板,單調的教學模式,開始向靈活多變有趣的方向邁進。如何實施有效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容回避的問題。而關心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既是思品課的教學任務,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在講授綜合國力時,我及時講到遼寧號航母的下海起航,不亞于60年代“兩彈一星”在國際舞臺的影響,“神九升天”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更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在講國家時,緊連“中日”爭端。從歷史到近代講了自古是我國的領土。為什么成了現在的局面。我講了日本竊取“”的過程。從而,增強了學生對“國家”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放下架子,走進學生是新時期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下教師要在平等對待學生,要用愛心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要用信任去填補師生之間的心理鴻溝。在教學中,師生平等對待,坦誠交流,彼此互信,將自己的愛心和真誠化作無聲細語,用精神的甘露洗滌學生精神上心靈上的塵埃,教育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習輔導是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的最有效手段。通過自習輔導,了解學生所學、所需、所難、走進學生,打開學生心靈的門扇,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以達到高效課堂。
篇6
【關鍵詞】影視作品大學英語教學作用
一、影視作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發音
據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做基本的閱讀工作,那么當其語言學習進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停止;但是如果以語音訓練作為入手點,學生的語言學習就會產生持續性的進展。這是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是靠視覺來加深印象的,而視覺對我們的印象影響并不大。但是,語音訓練可利用音頻加深學生聽覺印象,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由此可見,學好英語發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利用影視作品資源開展教學不僅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掌握正確的英語發音,為其后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可有效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其實,從另一角度來看,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文化學習的過程。由于中西方國家在政治歷史、民族文化各方面差異較大,所以,中國學生理解西方材料時就顯得略為吃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可從多個方面幫助學生了解、認識西方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英語知識,理解英語材料。
(三)可有效提升學生聽力、口語表達能力
據調查發現,將學生置身于某種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可有效加快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理想的外語環境對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有著重要意義?,F階段下,英語課堂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場所,自然語言環境相對匱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影視作品開展教學可為學生提供一個天然的語言環境,以圖片、音頻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視覺、聽覺形成有效刺激。同時,英文電影中多種多樣的生活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聽力材料,長期應用此種方式開展教學,可有效提升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影視作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能否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對于最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必須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做好課前準備、課中講解、課后討論工作,充分發揮影視資源的實際作用,全面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影視作品開展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做好英文影片的選擇工作,這是上好一節英語課的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語言教學規律以及電影這一特殊文化的特征,在應用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首先,在教學主題方面,應當結合本節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影片,這樣不僅可有效實現學生已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記憶。其次,在內容選擇方面,教師應當充分考慮當前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難度適中、積極向上的英文電影。比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勇敢的心》為教學資料。這是一部以14世紀末在蘇格蘭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改編的愛國主義影片,在影片中表現了主人公華雷士無私、忠誠的美德,通過該影片的觀看不僅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還可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念,讓他們以正確視角來看待西方文化。在語言運用方面,教師應當盡可能的選取一些語言應用規范的影視作品,要觀察當前作品中是否包含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英語詞匯、句式,如較為經典的英美電影《羅馬假日》《愛情故事》等語速都較為適中。語音清晰,適合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大學生使用。在這些影片觀看完成后,教師應當選取難度稍高又能反映美國社會的經典影片來幫助學生理解美國的文化知識,學習美式發音,如《金色池塘》《普通人》,等等。
(二)課中教學階段
整個播放過程是教師講解,學生理解文化知識,掌握英語技能的過程。在電影播放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當前播放內容適當插入一些與影片相關的時代背景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電影事件發生背景,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影片內容,認識詞匯、句式的全新用法。比如,英美電影中有很多電影都是以反法西斯戰爭作為題材的,如《英倫情人》,等等。在觀看這類影片前,應當讓學生自主了解一些反法西斯戰爭的相關知識,為后續的影片觀賞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選取一些以宗教統治為主題的電影,如《巴黎圣母院》無情的解開了宗教虛偽的面具以及其對人民群眾的迫害。顯然,在該類影片觀賞中,學生掌握一定宗教知識對于其理解影片大意是極為有利的。除此之外,在影片觀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選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比如,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聽力能力,教師可以定時聽寫電影片段,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意識到快速讀音中的略讀現象,總結略讀規律,并引導學生將略讀規律應用至以后的英語學習中;再如,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生對整個影片的內容大致了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或者較為感興趣的片段進行模仿,讓班級學生自由結組完成角色扮演,在扮演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臺詞揣摩人物心理活動,熟讀甚至背誦臺詞。這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習方式,真正讓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活”了起來,將英語課堂變成了實踐課堂。同時,還有一些學生喜歡為電影人物配音,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開設配音環節來活躍當前課堂氣氛。關閉電影聲音,讓學生作為配音,這不僅會訓練學生語音、語流,而且還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多種地地道道的英語表達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充實了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生參與課堂興趣。
篇7
一、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以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傳統觀念“教師是鐵飯碗”,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教師就出現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職業倦怠現象。隨著社會地不斷高速發展,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的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教師作為社會人才的培養者,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那就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質,改變傳統觀念,改變職業倦怠現象,使自己永遠成為追求上進者。
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使人獲取不同層面的知識,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人,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提高。作為教師,要想在專業成長之路上,不斷追求上進,這就更需要教師平時多讀一些教育理論的書籍,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學養,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并且在教學中運用自己蓄積理論來指導實踐。這樣,在書文化的滋養中,教師的專業會不斷地健康成長著,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永恒的上進者。
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社會日新月異,高科技不斷發展進步,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人才輩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在這樣的社會里,就需要教師培養出人才的水平不斷提高。只有教師不斷地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達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境界。
教育不是一潭死水。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中這一桶水哪里來的?就需要教師多讀書,從書的海洋中,不斷汲取水分,不僅這水分永遠在日光的照射下蒸發而不枯竭,并且需要源遠流長。源頭有取之不竭的活水,永遠保持清澈。這樣,在書的海洋中遨游,教師的專業會迅速快樂地成長起來,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知識的傳授者。
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每位教師的教書生涯幾十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這漫長的文化之路中,也會布滿荊棘,要想順利輝煌地走完這一程,就需要我們拿起知識的武器,一路劈荊斬棘。多讀書,讓書的芬芳來陪伴我們一路成長。
篇8
A、考題要你交“白卷”時
某公園園林處要招聘一名管理員,考題是:給每位應聘者一粒鮮花的種子,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其開出鮮艷的花朵來。一個月以后,便陸陸續續有人捧著開著鮮花的花盆前來交卷了。只有一位考生交了白卷:他不能讓種子開出鮮花。偏偏這位交“白卷”的考生笑到了最后。原來,發給每位應聘者的種子都是煮熟了的,根本開不出花來。
在應聘考試中,如遇到自己的知識盲點,不妨交交“白卷”,做顆“誠實的種子”,或許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B、考題涉及商業機密時
一家外資企業招聘技術人員,筆試的題目是這樣的:您所工作過的單位經營成功的訣竅是什么?技術秘密是什么?這道題并不難,不少考生一揮而就。一位考生想到此題涉及商業機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無可奉告”四個字,交了“白卷”。結果交“白卷”的他卻被錄取了,因為這家外資企業青睞的就是這種能保守企業商業機密的人。
記住,要想在職場中立足,恪守職業道德、保守商業機密至關重要。即使有時要付出放棄職位的代價,也要堅持這一原則。
C、考題不切實際時
某大型服裝公司,開出百萬元年薪招聘駐滬辦事處的總經理,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前來應聘。面試時,公司給每位應聘者發了一張卷子,卷子上有這樣幾個題目:1、如何打開上海的服裝市場,實現年盈利500萬元?2、如何因人而異使用人才等等。主考官在閱卷時,看著答得滿滿的卷子不時搖頭。突然,一張卷子吸引了他的目光:試卷沒有答題,而是在空白處寫上了這樣一句話:不熟悉貴公司的實際情況,不能聯系實際作答,答得再好也是紙上談兵。主考官覺得言之有理,于是圈定此人參加下一輪復試。
在應聘考試中,不能不懂裝懂;抓住考題中的缺陷,“王顧左右而言它”,這樣往往能出奇制勝。
D、考題侮辱人格時
一日資企業招聘員工,主考官對前來應聘的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地賞了兩記耳光,被打者還要彎腰并高叫“哈依”;一青年對這種侮辱人格的做法非常氣憤,在挨耳光之后,當即也給了主考官兩記耳光,隨后拂手而去。主考官忙派人叫住他:“你被錄取了。”其余挨打不還手者均遭淘汰。
當招聘單位用侮辱人格的方法進行考試時,不管其待遇如何,都應預以反擊,以維護自己人格的尊嚴。
篇9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影視作品 應用方法
英語電影源于生活、內容豐富、語言地道,作為英語教學的輔助手段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影視作品,要根據不同教學目的和對象,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增強學生參與性,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影視作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和作用
1.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電影題材豐富,語言鮮活,畫面生動,加之情節性強,趣味性濃,大牌明星的精美演繹,使學生們興致高昂,迫不及待地觀看,觀后意猶未盡地熱烈討論,然后急切地期盼著下次觀摩。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了出來,學習動機顯著增強,學習效率自然大幅升高。
2.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實語料。
出于接受能力的考慮,教材編者常對原文進行或多或少的刪改,甚至專門為學生量身編寫。同時,為了降低難度,教材的錄音部分都是依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專門放慢速度后以最為標準的語音錄制下來的。這樣一來,語言的鮮活性喪失,語音僵硬,語調平淡,豐富的語音變體被隔離,語言中蘊含的感情也消失殆盡。學生理解雖然會較容易,但語言輸入的真實性無疑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如此一來,在現實生活的交流中,學生們容易生搬硬套,給人矯揉造作的感覺,語言輸出也就顯得死板和笨拙。
3.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筆者一直認為,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學習文字符號,更重要的是學習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厚的文化精髓。西方影視作品是西方國家其民族社會生活和文化風貌的集中體現,它直觀、生動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以直觀詳實的方式為觀眾提供了英語國家的歷史、社會、地理、經濟、政治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融于引人入勝的場景之中,相比文字解釋更直觀且更易于理解,能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觀看影片時,只要善加引導,學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豐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二、課堂實施設計
就目前國內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而言,西方影視作品的利用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主題式片段播放和欣賞式整片播放。
主題式片段播放時間跨度小,選題靈活,處理方法簡單,與課堂融合度高,因此被廣大教師普遍采用。其課堂實施階段一般分為主題引入、片段播放、學生討論、片段講解、學生反饋幾個環節。整個實施過程依據片段難度不同,時間進程也不盡相同,但為保證正常課堂內容的教學,其總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如上文提到的Beautiful Mind這一影片的片段,在進行課文講解前,作為話題引入,筆者先問學生:“Do you think sci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your life?Why or why not?”在學生們思考片刻后,隨即引入片段:“Let’s watch a video clip and then answer it.”播放結束后,筆者先就影片背景內容做簡單的介紹,如人物、所講理論的原型,然后以問題“Do you understand his point? Do you like the way he explains the theory?”啟發學生討論,之后播放片段并中間停頓,講解個別語言難點并糾正學生對理論的誤解,最后提問學生觀看此片段的感受。
欣賞時整片播放因時間跨度大,少有教師高頻采用,通常只在學期中播放一到兩次。但因其內容連貫性強,故事情節完整,語言及文化信息輸入立體豐富,學生共鳴感高,觀后印象深刻,學習效果優于片段式播放。一些院校已經充分意識到其優越性所在,甚至開設了專門的電影英語課程。常態播放也好,偶爾為之也好,就其課堂實施過程而言,一般分為觀前預熱、觀時任務、觀后作業幾個步驟。在一堂影視課開始前,教師應提前將此次觀摩內容告知學生,并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如背景知識的了解,部分語言點的學習等,以保證學生在觀賞時已具備相應的信息處理能力。課堂開始時,教師應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然后布置觀賞過程中的任務,讓學生們帶著任務觀摩。根據任務的不同,教師可在觀看過程中暫停播放,進行任務,也可在整片播放結束后再進行。具體而言,語言類任務適合觀摩中及時進行,如對白聽寫、臺詞翻譯、預測性配音等。文化類任務則可以在觀摩后進行,以免影片播放頻頻打斷,影響其連續性,降低觀賞樂趣,使學生反感,適得其反。觀賞結束后,根據課堂時間,教師應安排適當的主題討論、情節復述等任務,并布置觀后作業,如觀后感等,保證知識點的輸入得到復習和鞏固,被學生吸收,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
三、教師角色和作用
與傳統的“黑板粉筆一張嘴”式的教學不同,當代英語教學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主導”轉變為教師“引導”的模式,影片觀賞教學更是如此。在整個觀賞過程中,教師的參與度越低,學生的欣賞滿足感越強,但就語言學習而言,教師要保證一定的參與度,適當講解語言點,組織學生討論,做練習,并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和更正等。因此,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角色是多樣化的,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篇10
[關鍵詞]英語 素質教育 優化教學
一、引言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主體,外語教育是全民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英語學習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重要保證。所以,英語教學以實施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師的重要任務。若要實施英語素質教育,實施優化教學法是重要途徑。
二、英語優化教學實施方法
1.培養學生興趣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建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嚴整的教學論體系,他第一次明確論述了“教育性教學”理念,把興趣概念引入教學論,指出教學必須培養“多方面興趣”為任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教授Denim Jeans (Book II Unit 15 Popular youth culture )一課中,我告訴學生 We were not allowed to wear denim jeans when we were at school,他們感到詫異,問為什么。因此,就非常想了解culture的變化。再比如,在A good career choice (Unit 16 Football)中,涉及到星探以及球星的培養,提到了世界球星馬拉多納。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他們愿意去學。當然,興趣的培養應持之以恒,教師不僅需要備教材和學生,而且要補充與課文有關生活當中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授課時注重思路的講解,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讓學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2.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
首先,學生應端正態度。在賽場上,競爭者之間把對方看作 opponent(對手,敵人)還是associate(合作者)會導致一個人采取不同的行為。如果看作前者,選手可能會作出完全不同于正常行為的做法。比如,在比賽中,對于對手的有意識的或不合規定的阻擋,就故意地用球使勁打對方,或故意倒下進行阻擋,而在場外,他們都是好朋友,這反映了不同的動機會有不同的態度。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學生認為英語不重要,持無所謂的態度,那他就沒有動力,也沒有興趣。那么,教師的教學法再好也無濟于事。
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是成功之母。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功”,讓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重視對 “邊緣生”的培養,對他們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和他們交朋友,鼓勵他們,幫他們制定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渴望更大的成功。比如,有的同學英語的功課欠了“債”,非常著急,有的甚至放棄。我就鼓勵他們要依照規律循序漸進地加以提高。具體做法如下:將從初中到高中的書上的詞組,常用的詞組,重要的句型,重點的詞的搭配用法等作一系統的整理,尤其是動詞,形容詞的用法。這項工作的工作量比較大,但不要怕難,因為它是提英語能力包括應試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時,用他們已經做過的練習進行檢驗,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即便是錯誤的想法,也給學生一個說明理由的機會,找出閃光點,使他們在不斷糾正錯誤中獲得新知,提高思維創造能力。比如,我讓學生翻譯“我突然想起……”學生紛紛作答:Suddenly I think… I happened to think … It occurred to me that…An idea came to me that…其中,有的句子我一時也沒有想到,充分體現創新思維正是課堂創新教育所需要的。
同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就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指導,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記單詞費勁,我就讓他們借鑒哈佛女孩劉亦婷的經驗:漢字有偏旁部首,英語單詞也有“偏旁部首”,這就是英語單詞的詞根,前綴和后綴,如果善于利用它們,背單詞的確能省不少力氣。如act這個詞根,名詞后綴-ing(含義為“事物”)可與之構成名詞acting(表演),名詞后綴-ion(表示“抽象事物”)可與之構成名詞action(行動),形容詞后綴-ive(…的),可與之構成形容詞active(活躍的),名詞后綴-or(人)可與之構成名詞actor(男演員)。此外,還有activity(能動性),actress(女演員),actual(實際的),actually(實際上)……等它們都是許多常見詞。再如,president(總統,校長),就是前綴pre-(前面)?詞根sid(坐)?后綴-ent(人)構成的,形象地顯示出這位“坐在前面的人”地位既高又特殊。再看computer這個詞,它是由前綴com-(加強)?詞根put(計算)?后綴-er(……機,人)構成的,很簡潔地表述了電腦能強化運算功能的特征。也可以通過找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來增加詞匯量。比如,有關“評估,評價”的詞有rate,evaluate,estimate,asses,judge,value,score,opinion等等;表示“美麗,漂亮”的有beautiful,pretty, handsome,lovely,fine,等等。通過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反反復復,使得單詞的再現率提高,遵循了艾賓豪斯遺忘規律,鞏固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但是,教師不要凡事都包辦,不要當保姆,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歸納,切忌給學生太多的“幫助”。比如,幫他們訂正每一個答案,糾正他們的每一個錯誤,讓他們覺得必須完美,這實際上不利于學生的自己發展。
3.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堂上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所以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十分重要。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創造和諧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盡量多揚少抑,激活學生學習動機,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快樂地學習,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必須要有合作意識,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應高高在上,唯我獨尊,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學生不再是迫從者,雙方應彼此信任和尊重,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從而達到共享,以實現教學相長。學生也應配合老師把常規做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與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共同營造一個書香四溢的教室文化。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給他們展現才能的機會。比如,讓學生上臺表演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看誰的英語更熟練。表演對話,誰更流利,也可以分組背單詞,進行比拼。比如,我讓學生找出表示“奉獻”詞,他們就會說出“devotion,dedication,contribution”,等等;表“喜愛”的詞,他們的回答就有“love, like, prefer, be fond of, be into, be devoted to,be crazy about, be keen on”等。再比如,“忍受”一詞,他們能準備出 bear, put up with, stand, to lerate, suffer from, sustain, endure abide,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次合作,互相補充,積極思考認真準備,激發了學習興趣,做到溫故而知新。有競爭,就會發現不足,就產生向上動力,因為學生都有表現欲望,都有集體榮譽感,他們知道,只有努力才有機會,只有拼搏才能成功。這樣,就形成了趕、幫、超的學習氛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合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
傳統教學媒體(教科書、模型、黑板、圖標等)和現代教學媒體(教學設備、音像教材等)都是為實現同一教學目標服務的,它們相輔相成,相互結合。如果能夠合理利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對知識的感知,實現信息傳遞的多渠道化,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促進有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它也是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的工具。因為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信息輸入,各種教學媒體所呈現的大量教學信息能讓學生在板書與討論的過程中有一個消化過程,使其能在引起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中有意義地接受知識。
5.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活動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我國學者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一位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边@都說明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它可以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教師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可以激活教師教學智慧,提高教師教學技能,促進其有效教學;使教師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同時,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注重師生間的合作與對話,有利于形成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它來源于實踐,提升理論,達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具體地說,教師通過課前反思可以優化教學設計,“補牢”于未“亡羊”之時。課中反思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它最直接服務于教學,需要教師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應變力。課后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發展,教師要善于總結教學中出現的語言知識、教學技巧、教學常識、教學思路等。反思教學中出現的不良教學習慣、教學用語及語言錯誤,及時糾正并盡力克服,不斷完善自己,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論
總之,教師通過優化教學時間,增大課堂的信息量,增加學生活動密度,提高了課堂實效,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情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學會技能,更學會做人、做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