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24 17:03: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河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黃河詩句

篇1

2、“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崩畎住顿浥崾摹?/p>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篇2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晚渡黃河--- 駱賓王

千里尋歸路,

一葦亂平源。

通波連馬頰,

迸水急龍門。

照日榮光凈,

驚風瑞浪翻。

棹唱臨風斷,

樵謳入聽喧。

岸迥秋霞落,

潭深夕霧繁。

誰堪逝川上,

日暮不歸魂

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撥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浪淘沙---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 河---薛能(唐)

何處發昆侖,連乾復浸坤。波渾經雁塞,聲振自龍門。

岸裂新沖勢,灘馀舊落痕。橫溝通海上,遠色盡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標四瀆尊。灣中秋景樹,闊外夕陽村。

沫亂知魚呴,槎來見鳥蹲。飛沙當白日,凝霧接黃昏。

潤可資農畝,清能表帝恩。雨吟堪極目,風度想驚魂。

篇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1997)92號文《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為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結合本工程的具體情況,雙方達成如下協議,共同遵守。

一、概況 1、甲方裝飾住房系合法居住。 乙方為本市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并經市建委有關部門審定具有民用裝飾《資質證書》的企業法人。 2、裝飾施工地點:__區(縣)___路___弄(村)___號__樓___室。 3、住房結構:_____房型____房___廳___套,施工面積___平方米。 4、裝飾施工內容:詳見附件一《裝飾施工內容表》。 5、承包方式:_____(包工包料、清包工、部分承包)。 6、總價款:¥____元,大寫(人民幣):_____ 其中: 材 料 費:______,人工費:______ 管 理 費:______,設計費:______ 垃圾清運費:______,稅金(3.41%):____ 其 他 費 用:______ 經雙方認可,變更施工內容,變更部分的工程款按實另計。 7、工期:自___年___月___日開工,至___年___月___日竣工,工期___天。

二、關于材料供應的約定: 1、甲方提供的材料: 2、乙方提供的材料:

三、關于工程質量及驗收的約定: 1、本工程執行dbj08-62-97《住宅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規程》、db31/t30-1999《住宅裝飾裝修驗收標準》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其它地方標準、質量評定驗收標準。 2、本工程由___方設計施工方案。 3、甲方提供的材料、設備質量不合格而影響工程質量,其返工費用由甲方承擔,工期順延。 4、由于乙方原因造成質量事故,其返工費用由乙方承擔,工期不變。 5、在施工過程中,甲方提出設計修改意見及增減工程項目時須提前與乙方聯系,在簽訂《工程項目變更單》(詳見附件見)后,方能進行該項目的施工,由此影響竣工日期甲、乙雙方商定。凡甲方私自與工人商定更改施工內容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甲方自負,給乙方造成損失的,甲方應予賠償。 6、工程驗收。

四、有關安全生產和防火約定:

五、關于工程價款及結算的約定: 1、工程款付款方式列下表: 2、工程結算: 3、工程保修期

六、其它事項 1、甲方工作: 2、乙方工作:

七、違約責任:

八、糾紛處理方式:

九、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十、其它約定:

十一、本合同一式_____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附件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

甲方(簽章): 乙方(簽章):

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

住 址: 地 址:

電 話: 電 話:

郵 編: 郵 編: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篇4

1、電視劇《蝸牛與黃鸝鳥》將于2020年06月21日起在湖南衛視上映播出,湖南衛視每周日至周五更新兩集,周六更新一集

2、蝸牛與黃鸝鳥》是由劉俊杰執導,林允、張新成領銜主演,寧桓宇、寧理、方圓主演的青春勵志劇。

3、該劇講述了傲嬌嚴肅的鋼琴王子李臻言和脫線迷糊的鋼琴怪才方小萵相遇后,克服恐懼并勇敢追逐夢想,為了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勵志愛情故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翻譯:老朋友在黃鶴樓向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前往揚州,孤帆的影子越來越來遠,慢慢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到長江水流滾滾好像自天邊而來。

篇6

原文:

《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朝代:明    作者:程嘉燧

蓮花峰腰三丈雪,飛鳥無聲人跡絕。

山僧冒寒晨出山,觸踏層冰跗圻裂。

遠來問疾剛一笑,寒缸結花如吐屑。

紙窗竹屋歲聿除,駒隙光陰催電掣。

故人游山恨不俱,愁我無緣上巀嶪。

八十衰翁老亡力,賈勇扳躋強得得。

前推后挽賴炤師,擐肘牽裾抱腰襋。

穿崛渡壑捫確犖,十步回頭五步息。

忽然坐我天門間,自怪憑空生羽翼。

此時日下千崖赤,相去牛鳴望喝石。

崖松龍拿互相引,林石人形如欲沫。

庵前矮垣齊及肩,道上清泉才沒蹠。

仰頭天都五千仞,俯瞰蓮溝十萬尺。

瞳瞳檐松樹羽蓋,冪冪楓林排畫壁。

廿年茅齋落夢境,方丈香廚共禪席。

床下地爐火長活,龕里燈明磬方寂。

八月山寒苦風雨,有客夜投同軟語。

山芋煨來手自剝,秋芽焙出還親煮。

篇7

原文:

《皆山西爽二亭》朝代:宋    作者:姚東

華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風光自吐吞。

閒數炊煙分聚落,坐收奇觀入壺尊。

篇8

[關鍵詞] 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5595(2014)01-0029-06

城市群是指在空間上相鄰、經濟上相互聯系的不同城市及其腹地組成的經濟空間單元或區域城市體系。促進城市群的發展也成為現階段中國城鎮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黃河三角洲地區有著不少在地緣上相近的城市,促進它們的集群化發展成為影響黃河三角洲乃至山東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一、城市群發展的一般理論

城市群是區域經濟綜合發展和城市演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獨特的地域空間組織形式,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標志和產物。有學者認為,21世紀參與國際競爭和分工的基本單位既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城市群。建設一個強大的城市群,將成為本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贏得激烈的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1]

國外對城市群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 年代的歐美,這一時期是西方國家城市群體化現象大規模出現、城市化進程迅速發展的時期。1957年,戈特曼(J. Gettemen)有關美國東北部地區大都市帶(megalopolis)的論著出版,在地理學界和城市規劃學界掀起了對城市群研究的熱潮。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國外對城市群的研究逐步從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擴展到拉美、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研究內容逐步轉向對人口、產業等城市群發展的影響要素的研究,強調區域協調機制的研究,注重探索全球化、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城市群的新變化與新模式。

國內對城市群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 年代,其概念來源于國外的 “megalopolis”、“metropolitan area”等術語。1983年,于洪俊、寧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論》中用“巨大都市帶”的譯名向國內介紹了戈特曼的相關理論[2]。1992年,姚士謀撰寫的著作《中國的城市群》,第一次以動態機制、變化規律、發展趨勢等為主題,將城市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學者對城市群的研究進入時期,研究成果不斷豐富,研究內容也從城市群的概念、內涵、形成機制等基礎理論研究層面,逐步擴展到發展模式、空間布局及發展對策等應用研究方面。

(一)城市群的形成機制

城市群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城市群是如何產生的,城市群的形成機制是什么。因此,形成機制一直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學術界從不同的視角對城市群的形成機制進行了研究。城市經濟學認為城市的集聚力來源于本地化的外部規模經濟,分散力則源于“地租”的集聚不經濟,而空間距離對最終產品的交易無影響,城市群的形成有賴于地方政府或利潤最大化的發展者。新經濟地理學以報酬遞增、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和路徑依賴為核心概念,采用一系列微觀經濟學數學模型,分析城市體系結構形成的過程,將城市群的形成看作是一個自組織的過程。中心地理論的城市區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廠商的報酬遞增。[3] 內生增長理論學派將知識和技術看作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內生動力。布瑞茲(Brezis)和克魯格曼認為,邊干邊學和地方化知識是集聚力的來源,新技術的獲得必將導致新城市的產生和仍然使用老技術城市的衰落。[4]

(二)城市群的積聚與擴散

積聚和擴散是城市群發展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積聚主要體現在城市和產業兩個方面。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區域中心(城市)以其積聚經濟優勢和比較利益,促使區域內物質、能量、人口、資金的積聚,并且通過乘數效應不斷增強內聚力。而向外擴散的輻射力也隨著內聚力的增強而增強。在這種積聚和擴散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中心城市規模得以擴大;另一方面,中心城市與周圍城鎮的聯系得以加強,導致宏觀城市區域向城市群階段過渡,中心城市向都市區過渡。在以區域為基礎的農村城鎮化和以城市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城鎮化綜合推動下,區域內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城市群。[5]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城市正處于中心積聚階段,城市群地域結構的演化具有普遍的規律性。

(三)城市群的空間結構及其演變

空間結構理論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理論,它包括多方面的內容體系:

1.增長極理論

這一理論是區域開發中不均衡理論的一個典型,強調通過發展中心來帶動區域。從城市群的空間布局看,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強度出現在一個或幾個增長點上,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2.“核心―邊緣”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一個互不關聯、孤立發展的區域可以演變成彼此聯系、發展不平衡,又由極不平衡發展變為相互關聯的平衡發展的區域系統。區域內的中心城市作為“核心”,可以向周邊(邊緣)擴散,帶動邊緣發展。

3.“點―軸”發展理論

該理論認為,城市作為一定區域的中心,是發展的重點,但點是通過基礎設施串聯起來的,基礎設施通常呈線狀布局,如交通、動力、水源供應線等。連接各發展重點的線狀地帶就成為發展的優先地帶,成為“發展軸”。

4.梯度推移理論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客觀上形成一種技術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間推移。首先由高梯度地區引進、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然后逐步向處于二、三級梯度的地區推移。城市梯度轉移主要是通過多層次城市系統擴展開來的。各地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異決定了轉移的方向和速度。

二、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狀況

依據2009年11月國務院批復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的地域范圍包括東營和濱州兩市全部以及與其相毗鄰且自然條件相似的濰坊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德州樂陵市、慶云縣,淄博高青縣和煙臺萊州市,共包括6個地市的19個縣(市、區)。本文所指的黃河三角洲以此范圍為限。在規劃實施之前,黃河三角洲區域的城鎮化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底,城鎮化率僅為46%。近年來,在“黃藍兩區”戰略的推動下,黃河三角洲區域內的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2011年城鎮化水平與山東省平均水平基本相當,達到了50%以上;預計到2015年,黃河三角洲城鎮化水平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達到55%左右。在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同時,黃河三角洲城市的集群化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

目前,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內,共有大小城鎮137個。城鎮人口規模差距較大,超過50萬的大城市有2個,其中東營市(含河口區)61.7萬人,濱州市55.2萬人。20萬~50萬人的中等城市有3個,分別是壽光市42.7萬人,鄒平縣37萬人,萊州市23萬人。10萬~20萬人的小城市有4個,分別是昌邑市15.6萬人,樂陵市13.5萬人,博興縣12.8萬人,廣饒縣11.6萬人。其他縣(區)的人口大多在5萬~10萬之間。[6]從人口規??梢钥闯?,規模大小與行政級別的高低呈正相關性。因此,目前黃河三角洲地區依據行政級別和城市規模構成了一個以東營和濱州雙核支撐的城市群體。這一群體從發展規模上看,形成了一個階梯式的四級結構體系(見表1)。東營、濱州作為地級城市雙核互動,互為犄角,在整個城市群建設中處于核心地位,城鎮人口較多,城市設施完善,城市功能較強,是區域內的中心城市。壽光、萊州、樂陵、廣饒、鄒平五市(縣)分別是3個縣級市和2個全國百強縣,人口規模較大,是區內五大地級市的代表城市,從地域空間上看,分列區域內的東西南北,在黃河三角洲城市群中起著門戶城市的作用。其他的縣級城市是黃河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骨干城市,在城鎮化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黃河三角洲城鎮化的重點是縣域城鎮化,因此,縣域城市將是城鎮化發展的重點。每個縣級城市(區)都由多個鄉鎮組成,它們是各個縣域城市的衛星城鎮,起著眾星捧月的作用。其中包括12個重點鎮和19個中心鎮,在鄉鎮建設中處于重要地位。這四級城市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城市群體系網。

從城市群空間演化的進程上看,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發展體現了當前的一些階段性特征。一方面,發展勢頭良好。城市空間結構開始實現由簡單到較為復雜的轉變,城市之間的聯系受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影響開始由松散變得較為密切,城市之間的經濟、文化、社會聯系日益頻繁,一體化發展的意識在逐步增強;城鎮化戰略開始由重視量向質、量并重的方向轉變,城市規模在逐步加大,城鎮功能在逐步增強,城鎮體系在逐步完善。另一方面,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發展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是城市功能更多體現在集聚上,而擴散力度不足,城市的中心帶動作用不夠明顯;二是城鎮規模較小,城市的規模效應和收益遞增趨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城市群體系受到行政管理區劃的限制,整體性發展格局沒有完全形成,仍然存在各自為戰、自守城門的現象;四是城鎮化擴展的方式仍然以圈層擴展和軸向擴展為主,網絡化擴展較少。從總體上看,黃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發展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發展的空間巨大,發展潛力較好,發展前景廣闊。

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的未來發展格局

從規模與功能上看,城市群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近鄰城市群、相鄰城市群、大城市群。近鄰城市群是距離最近的城市的集群,一般處于城市群的初級階段,城市數較少,地理范圍、功能范圍都較小,在中國,一般是由單個省轄市(地級市)和若干縣級市及鎮構成,是省內市(縣)范圍的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區域內經濟增長的中心。[7]從黃河三角洲區域的實際來看,其城市群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方向應屬于近鄰城市群。各個城市在地緣上相近、功能上相似、發展水平上相當,有較強的共性。未來作為一個城市群來研究和建設意義非同一般。從城市群三大構成要素看,未來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的“群核”是東營和濱州兩大城市,它們作為未來黃河三角洲發展中心城市的地位會逐步鞏固,人口規模會逐步擴大,城市化水平會逐步提升,城市發展特色也會逐步明顯?!叭杭笔钦谛纬珊桶l展的系統的城鎮化體系和若干特色的產業集群,特別是與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相適應的頗具特色的高效生態產業體系和海洋產業體系,將成為該地區城鎮化的主要產業支撐。“群網”是黃河三角洲地區逐步成熟的區域市場、日益發達的信息網絡、更加便捷的交通網絡。從空間位置上看,黃河三角洲的區位優勢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會更加明顯。黃河三角洲地區作為連接山東省會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遼東半島城市群的主要銜接地帶,其地位和作用會更加重要,城市群發展的機遇會更加廣闊。黃河三角洲城市群作為近鄰城市群的作用也會越發明顯,并逐步向相鄰城市群和大城市群邁進。

從城市群空間發展模式上看,城市群分為極核型、走廊型、多極型和復合型等多種方式。黃河三角洲是以黃河的沖擊平原為基礎而形成的,既有孕育出的中心城市,也有沖擊成的扇形區域,從空間分布上看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黃河三角洲城市群未來發展模式應屬于“雙極多走廊”復合發展模式(見圖1)?!半p極”毫無疑問是東營、濱州兩大地級市,二者相距僅50公里,周邊有利津、墾利、博興等近鄰城市,可以形成一個雙極型的城市群體。 圍繞兩大核心,有三條城市走廊帶。其中第一條是以“德―龍―煙”鐵路為軸形成的。這條正在建設中的鐵路橫貫惠民、陽信、無棣、濱城、東營、利津、墾利、濰北新城、萊州等多個城市(縣),以鐵路干線為主軸,形成了一條較長的鐵路沿線城鎮發展帶。既帶動了城市群的發展,也拓寬了經濟腹地范圍,增強了城市的輻射力與吸引力。第二條城鎮走廊帶是以濱州市正在規劃中的惠(民)陽(信)無(棣)城市走廊為基礎,加上德州市的樂陵與慶云而形成的西部城鎮走廊地帶。這一走廊地帶銜接了濱州與德州,既可以充分利用相鄰地市的資源優勢互補,又可以作為統一的城鎮發展地帶,推動兩市的城鎮化步伐。第三條城鎮走廊帶是以鄒平、高青、博興、廣饒、壽光等城市(縣)為節點而形成的南部城市發展地帶。這一走廊地帶連結了四個地級市,而這幾個縣市大都是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強縣、強市,自身城鎮化發展基礎較好,但城市之間聯系又相對較弱。因此,發展該城市走廊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戰略

(一)發揮集聚和擴散效應,實施中心極化戰略

根據增長極理論,在城市群形成的初期,空間增長以不同強度出現在一個或幾個增長點和增長極上,表現為極化效應,這是集聚的過程。在城市群形成的中后期,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帶動整個區域的空間增長,這是擴散的過程。[8]從總體上看,當前黃河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還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集聚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因此,今后黃河三角洲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發揮城市集聚功能,實施中心極化戰略。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做強東營、濱州兩大中心城市,發揮其在整個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空間集聚效應。目前,兩大城市從人口上看都已突破50萬,但城市集聚作用發揮得還不夠明顯,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還不強,城市規模經濟還需進一步擴展。二是以縣城為中心積極推進縣域城鎮化。從總體上看,黃河三角洲區域縣域城鎮人口規模較小,19個縣市區的平均城區人口為19.4萬人。因此,縣域城鎮化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實施中心極化戰略的重點,是整個區域城市群建設的重中之重。為此,要積極推進縣域城鎮化,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縣級中心城市,推動區域內城市群建設,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三是以鄉鎮駐地為中心,建設一批中心鄉鎮。鄉鎮是與農村聯系最為密切的地方,也是推進城鎮化的前沿。從總體上看,黃河三角洲地區的鄉鎮駐地的城鎮化建設較為緩慢,呈現不平衡性,因此,要重點抓好12個重點鎮和19個中心鎮的建設,擴大城鎮規模,增加城鎮人口。集聚和擴散效應是相互的,盡管當前一段時期集聚是主要方向,但在發揮集聚效應的同時,還應積極地進行雙向互動,發揮城鎮的擴散效應,讓城市功能更多地擴展到周圍的鄉村,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帶動城鄉經濟發展。

(二)推動產業集群化,實施產城互動戰略

構建區域城市群,產業支撐是關鍵,產業集群化是城市集群化的基礎。要推動黃河三角洲的城市集群化,必須有雄厚的產業集群作支撐。經過多年的發展,黃河三角洲地區已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也具備了發展產業集群的重要條件。為此,黃河三角洲各個城市之間既要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合理分工,又要看到共同的產業銜接點,加強互利合作。從縱向上看,要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石油化工、鹽化工、紡織與服裝、裝備制造、農產品深加工、高新技術、旅游等產業集群,使各個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增加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從橫向上看,要整合各城市的相關資源,加大產業間的橫向聯系,協調各個城市在產業集群發展上的功能和作用,進行廣泛的分工協作,推動產業與城市的融合發展??傊?,要發揮黃河三角洲地區土地、海域、石油、環境等資源豐富的優勢,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為主線,按照生態經濟和海洋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大力促進產業融合與協作,形成特色突出、優勢互補、分工合理、互利共贏的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實現產業化與城鎮化的互動,以城鎮化帶動產業化,以產業化促進城鎮化。

(三)堅持走生態城鎮化道路,實施生態優先戰略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突出特征和優勢是良好的生態,因此,其城市群建設必須高揚生態化的旗幟,積極推行高效生態型城鎮發展模式。生態型城鎮化的主要任務是在城鎮化建設的同時降低對生態的影響,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探索開發與保護、經濟與環境、資源與生態、城市與產業有機統一的發展新模式。為此,要以生態建設為重點,轉變城市發展觀念,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以這些新型經濟形式推動生態型城鎮建設,以城市生態、濕地生態、農田生態、建筑生態為主體,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為紐帶,構建一個景觀優美、生態優良、內涵豐富、功能完善、宜居宜業、效益持久的生態網絡體系,打造“碧水、綠地、藍天”的生態型城市群格局。

(四)堅持創新驅動,實施科技興城戰略

技術創新及其擴散不僅是塑造城市形態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城市群空間結構成長的主要動力。黃河三角洲城市群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一方面,要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城鎮化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通過科技創新優化城市群空間結構,實現城市群的和諧發展??萍紕撔聦τ邳S河三角洲地區城市集群化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幾何式增長,關鍵在科技水平的提高。就黃河三角洲地區來說,要重點進行交通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生物科技、環保技術、建筑技術等方面的創新。交通發達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條件,交通技術的創新可以解決當前黃河三角洲交通運輸上的難題,比如東營、濱州在空間位置上相隔僅50公里,但二者之間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濱州、東營與濟南之間缺少一條直達的高速公路。樂陵、慶云、陽信等縣的交通線路也相對落后。鄒平、博興、高青與廣饒之間的道路聯系也不夠暢通。信息網絡技術可以在無形之中拉近城市的距離,更容易推動城市群的形成。因此,未來要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整體構建一體化的信息網絡體系,以信息和網絡一體化推動城鎮一體化。在積極開發傳統技術的同時,還要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加快對重大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發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高新技術產品,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城市的凝聚功能。結合黃河三角洲的實際和生態化的要求,可以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醫藥技術、新型裝備制造技術、新能源技術、海產品深加工技術等等。

(五)完善體制機制,實施制度創新戰略

黃河三角洲區域在過去較長的時期內處于欠發達地區,整體開發進度較慢,各種制度建設特別是城市管理和生態制度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這應該成為該地區今后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要按照現代城市建設的要求,積極構建完善的城市群制度體系,為黃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基礎。具體來說,黃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發展中要積極完善城市規劃制度、城市運營體制、土地利用制度、財政金融制度、失地農民補償制度、生態保護制度、節能減排制度、城市聯動發展機制等制度體系。通過制度設計,規范城市發展行為,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促進城市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在城市環境保護等方面,應加大制度規范的力度,推動城市群的綠色發展、生態發展。一方面,在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排放上應采取嚴格措施,限制石油、電解鋁、造紙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鼓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支持企業圍繞節能減排加快技術改造,引導企業在技術的選擇上采用高效率的技術;另一方面,應引導居民低碳消費、綠色消費,規范城市居民的消費行為。

(六)加強分工合作,實施城際聯動戰略

分工與協作是推動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動力。從宏觀上看,與城市群相聯系的分工主要是空間地域分工。一般來說,空間勞動分工的演進促進了地區專業化生產,從而使不同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產生相互需求,促進城市間的商品、信息、技術的交換與交流,推動城市群的發展。[9]黃河三角洲是由六大地級市的全部或部分區域構成的,從行政管理上看是各自為政,影響了區域內城市群的健康發展。

從與城市生活有關的各個方面看,城市之間的聯系相對較少。為此,在黃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發展中要加強分工合作,實現內外互動發展。從內部看,要根據區域內城鎮的實際,六大地級市之間要進行合理的分工與協作,特別是作為兩大主體的東營、濱州,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加強合作,實現城市功能的互補與優化,促進城市資源的高效利用。從外部看,要積極做好黃河三角洲城鎮與京津冀城市圈、山東半島城市圈、省會城市圈的銜接,互利共贏,實現區域內外的城際互動。

從發展層次上看,要結合各個城鎮的發展實際,促進大中城市和小城鎮的合理分工,堅持走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道路,杜絕千城一面的現象出現。積極支持中心城市和門戶城市發展,不斷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推動東營、濱州等城市向高端化、服務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發揮集聚和擴散的雙重效應,帶動其他城鎮的發展。同時要支持縣域城市和小城鎮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邁進,促進大中城市和小城鎮的合理分工、錯位競爭,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 陳群元.城市群協調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2] 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313-315.

[3] 趙勇.國外城市群形成機制研究述評[J].城市問題,2009(8):88-92.

[4] FUJITA M, KRUGMAN P,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214-226.

[5] 顧朝林.城市群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1(5):771-783.

[6] 顧朝林,楊煥彩.黃河三角洲發展規劃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122.

[7] 程必定.城市群的空間構成要素及其功能培育[J].科學發展,2011(10):34-43.

篇9

獲獎名單

一等獎(5名)

葉珂鑫《油漆工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6)班(指導老師:林 卓)

童雨露《油布傘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8)班(指導老師:陳慧新)

呂 倩《歲月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4)班(指導老師:葉宛清)

沈杭靜《故事的生命力》 黃巖實驗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葉宛清)

陳 倩《我們的新舊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周雪萍)

二等獎(10名)

鄭伊萌《不必言的大愛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班(指導老師:陳 爽)

張銘潔《故事里的我》 黃巖實驗中學八(7)班(指導老師:陳 虹)

蔣曉艷《花季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5)班(指導老師:張銀芳)

谷 逸《女孩的親情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6)班(指導老師:陳子通)

王余安《品茗故事,傳承文化》 黃巖城關中學八(12)班(指導老師:鄭 婷)

張星茹《父親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盧芝萍)

洪起磊《水滴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4)班(指導老師:周 冠)

黃藝星《光陰的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8)班(指導老師:蔡玲宏)

陶禹皓《我的“輝煌”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鄭 寅)

黃馨怡《曾經錯過的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9)班(指導老師:張玲飛)

三等獎(15名)

林 諾《故事人生》 黃巖實驗中學八(8)班(指導老師:陳 虹)

沈靈含《友誼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9)班(指導老師:羅曉葉)

王語縈《我與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陳 爽)

陳嘉依《他們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2)班(指導老師:夏蓉蓉)

鄭心瑞《畫一個繽紛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7)班(指導老師:陳慧新)

鄭欣雨《成長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9)班(指導老師:林 旭)

蔡敏怡《一枚硬幣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張丹丹)

蔡雨欣《說故事的人是故事里的人》

黃巖城關中學八(10)班(指導老師:林 旭)

王玲群《她與老人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5)班(指導老師:林 卓)

孫 靜《梔子花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盧芝萍)

戴佳盈《逐夢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1)班(指導老師:盧芝萍)

葉含琪《故事時光》 黃巖東浦中學八(8)班(指導老師:蔡玲宏)

柳 瑤《舊故?事暖》 黃巖東浦中學八(5)班(指導老師:張玲飛)

蔡羽茜《她的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9)班(指導老師:張玲飛)

張萌盧悅《早到的精靈,述說冬天的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7)班(指導老師:蔡玲宏)

優秀獎(24名)

楊瓊姿《光陰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2)班(指導老師:夏蓉蓉)

徐 瑩《小小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8)班(指導老師:陳 虹)

羅泠嘉《成長在最美的故事里》 黃巖實驗中學八(5)班(指導老師:張銀芳)

楊 玫《彩虹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陳 爽)

俞格致《那片草原上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1)班(指導老師:夏蓉蓉)

楊心蕾《老房子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葉宛清)

金 櫻《悲傷與被傷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6)班(指導老師:張銀芳)

顏歆窈《人的一生便是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0)班(指導老師:羅曉葉)

陳宇燁《劍的故事》 黃巖實驗中學八(10)班(指導老師:羅曉葉)

王紫瑩《小朵的夢想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11)班(指導老師:鄭 婷)

林佳媚《故事中的中華》 黃巖城關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胡 晨)

池雅欣《鷹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4)班(指導老師:張丹丹)

厲詩琪《一個戰士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5)班(指導老師:陳子通)

馮頌雅《我與梅花的故事》 黃巖城關中學八(1)班(指導老師:胡 晨)

高夢婷《需要!需要秋風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盧芝萍)

徐勝楠《時光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1)班(指導老師:盧芝萍)

陳詩蘭《小家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周 冠)

鄭芯楠《鄉野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6)班(指導老師:林 卓)

應雨萌《地震中的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周 冠)

馮可怡《友情故事》 黃巖西城中學八(3)班(指導老師:周 冠)

黃韋嘉《故事星球》 黃巖東浦中學八(4)班(指導老師:葉麗婉)

孫藝菲《故事新編》 黃巖東浦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鄭 寅)

方佳妮《風的故事》 黃巖東浦中學八(2)班(指導老師:鄭 寅)

篇10

(訊)云計算領域投資中有太多真實的謊言,需要我們建立理性的分析邏輯:現實投資世界是大量的謊言當中包含著極少量真實。全局來看,投資真的與買彩票類似,中獎概率極低,不僅僅是中國A股,其實美股也是如賭場一般,很難輕易實現可觀的投資盈利。我們從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出發,是可以提高勝率,分清楚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謊言,而后積極參與到謊言破滅之前的階段,堅定持有真實部分。我們希望能夠梳理云計算和大數據行業發展邏輯,整理行業內技術、市場等各方面問題,從最簡單的邏輯出發,找尋投資價值。

橫看成嶺側成峰,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兩面:大數據指數式增長,逐步形成海量規模。為了應對海量增長,我們需要存儲,處理這些數據,從這個角度而言,就是云計算;數據處理的結果有現實意義,被廣泛應用,從做這個角度而言,就是大數據應用,因此,云計算和大數據是一體兩面的表達,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云計算=PC+網絡,多層次服務相對應:云計算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IAAS--PAAS—SAAS。PC分為三個層面:硬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云計算的三個層面就是PC的三個層面加上網絡。所謂IAAS就是網絡硬件,所謂PAAS就是網絡操作系統,所謂SAAS就是網絡應用軟件。本質上,云計算就是一臺放大到極致的網絡電腦。

理性分析,建立云計算和大數據行業投資邏輯:云計算和大數據行業一直被投資人所關注,行業投資核心問題大概有以下幾類。1.公司投資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景判斷;2.公司投資云計算、大數據領域后的價值判斷3. IAAS、PAAS和SAAS投資機會;4. IAAS與PAAS、SAAS相比較的市場機會;5.關于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的安全和前景;6.關于云計算領域內小而美的公司成長空間。我們將從真實還是虛幻,短期還是長期兩個方面進行細致分析,建立投資邏輯。

風險提示:行業估值高的風險,資本運作的風險。(來源:東吳證券 文/徐力;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