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工作課件范文
時間:2023-08-18 17:49: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術室護理工作課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根據醫院的工作目標和發展思路,結合護理部20xx年部署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和計劃,特制定20xx年護理工作計劃如下:
1、加強病區護理管理,在我院護理部的領導下以創二甲醫院護理要求為目標,保障護理安全,為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同時積極配合護理部加快專科人才的培養,并做好我科護士的量化和績效考核工作,加強增收節支,創造護理經濟價值。
2、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為病人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3、將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監督到位,并有監督檢查記錄。
4、加強重危病人的管理,把重危病人作為科室晨會及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對病人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做出評估,達成共識,引起各班的重視。
5、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實習護士、輪轉護士及新入科護士等,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使學生明確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督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重視現階段護理文書存在問題,避免不規范的書寫,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既要體現綜合護理問題記錄,又要體現專科護理的特殊性,使護理文件標準化和規范化。
7、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8、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每月組織病人召開工休座談會,加強護患溝通,提高病人滿意度,避免護理糾紛。
9、加強管床護士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轉歸、生活需求、用藥后的效果及反應等,護患溝通能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護理部工作計劃10、定期與不定期護理質量檢查,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充分發揮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的作用,每周進行質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不斷修改完善各種護理質量標準,并組織學習,按標準實施各項護理工作。
11、護士長定期與不定期進行質量檢查,不足之處進行原因分析并及時整改,強化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每月對質控小組檢查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12、嚴格落實三基三嚴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按護士規范化培訓及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實施方案抓好護士的三基及??萍寄苡柧毰c考核工作,重點加強對新入院護士、聘用護士、低年資護士的考核,加強??萍寄艿呐嘤?,強化她們的學習意識。
具體措施:
1)、組織學習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護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見病中醫護理常規并組織學習,完成中醫自學筆記一萬字。
3)、制定中醫業務學習計劃,中醫技能操作計劃,基礎理論和技能操作計劃,并準備好課件,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并進行考核,記錄成績。
4)、護理查房時提問護士,內容為中醫護理常規,基礎理論知識、??评碚撝R、院內感染知識等。
5)、利用科晨會提問醫院護理核心制度及常見病中醫護理常規,使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并認真落實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6)、每周進行中醫護理質量進行自查,內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護理文件的書寫,護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總結并持續改進。
7)、每月舉行一次中醫護理查房,指導做好危重病人的中醫護理,提高護士的業務能力。
8)、經常復習護理緊急風險預案知識并進行模擬演練,提高護士應急能力。
9)、熟練掌握急救器材及儀器的使用,加強急救設施的常規檢查意識,平時加強對性能及安全性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的完好。
13、抓好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對進入的每一批實習同學,都要給予科室的崗前培訓,并制定實習生帶教計劃,予以??浦R講課,進行??评碚摵筒僮骺己?,護理體溫單的繪制及護理記錄的書寫,合格后方可離科。帶教老師必須認真帶教,注意言傳身教的影響。
14、加強護理員,清潔工的管理,抓好病區清潔衛生工作,保持病房干凈,廁所無臭。
總之,我們要在醫院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扎實工作,以創二甲為目標,使各項護理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以便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護理工作計劃范文二
20xx年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是在20xx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內涵,以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為主題,以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為契機,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在總結上一年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特制定 20xx年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計劃。
1、修訂各種制度、標準
繼續完善修訂各項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疾病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及標準。繼續完善修訂質量檢查標準與方法,完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與督查制度,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嚴格落實《護士條例》,嚴格執行護士執業準入制度,單獨上崗護士有執業證并注冊。
2、全面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
嚴格落實三基三嚴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按護 士規范化培訓及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實施方案抓好護士的三基及專科技能訓練與考核工作,重點加強對新入院護士、聘用護士、低年資護士的考核,加強專科技能的培訓,強化她們的學習意識。
具體措施:
1)、組織學習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護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見病中醫護理常規并組織學習。
3)、制定中醫業務學習計劃,中醫技能操作計劃,基礎理論和技能操作計劃,并準備好課件,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并進行考核,記錄成績。
4)、護理查房時提問護士,內容為中醫護理常規,基礎理論知識、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
5)、利用科晨會提問醫院護理核心制度及常見病中醫護理常規,使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并認真落實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6)、每周進行中醫護理質量進行自查,內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護理文件的書寫,護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總結并持續改進。
7)、每月舉行一次中醫護理查房,指導做好危重病人的中醫護理,提高護士的業務能力。
8)、經常復習護理緊急風險預案知識并進行模擬演練,提高護士應急能力。
9)、熟練掌握急救器材及儀器的使用,加強急救設施的常規檢 查意識,平時加強對性能及安全性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的完好。
3、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分層管
理,體現能級對應。明確崗位職責,小組內不同層級護士能力互補,滿足患者的需求,護士之間相互合作,低年資護士在高年資護士的指導下工作。每個護士分管一定數量的患者,每名患者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提供全程全面整體護理服務,履行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職責,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責任護士不在班時交由本組其他護士分管,保證同一組病人護理的延續性。常態情況下,護士在病房或病人身邊,把工作站前移到病房,配置流動治療車,車上有病人需要的護理用具,減少來回走動時間,定時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認真執行床邊交接班。
4、加強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1)、加強病人重點環節的管理,如病人轉運、交接、圧瘡等,建立并完善護理流程及管理評價程序。抓住護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護理查房等關鍵環節,加強護理管理確保目標實現。
2)、加強護理安全監控管理,每月組織科室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排查及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的原因分析討論,分析發生的原因,應吸取的教訓,提出防范措施與改進措施。
3)、加強科室管理。每周對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歷文書書寫、分級護理、消毒隔離、中醫護理等進行檢查,每月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開會討論,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并實施。
5、夯實基礎護理
切實做好基礎護理,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保持病床整潔、無異味、無污跡,物品擺設整齊規范,輸液滴數與醫囑相符,勤巡視輸液病人,善于觀察病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滿足住院患者的基礎護理和基本生活照顧需要,增加晨晚間護理時段的護理人員,主動幫助患者進食、飲水、服藥、翻身、拍背等,實行關愛式的基本生活照顧,切實讓患者體會到優質服務。
6、落實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貫穿患者入院、出院的全過程,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講述疾病相關知識,教會患者適合的康復訓練,讓健康教育落到實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
7、開展滿意度調查,促進優質護理服務持續改進
大力開展滿意度調查,每月召開護患溝通會,并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以了解優質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以及患者對服務的感受,對患者提出的有待改進的方面科室及時進行分析整改,使薄弱環節得以及時糾正,以促進優質護理服務持續改進。
護理工作計劃范文三
手術室工作涉及的知識面廣,技術操作性強,要求手術室護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熟悉的操作技能。手術室的醫護合作是處于手術時緊張,焦慮的應激狀態下跨科室的醫護合作,手術室護士要做到準確而默契的與醫生配合,不但要求護士應有對此種特殊合作關系的經驗,而且要熟悉醫生的工作習慣,且手術室護理工作專業性強,技術更新快,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我要加強常規手術器械準備和配合,我在術前準備常規器械時,要善于觀察,配合手術時注意總結和記錄醫生在手術中對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力求掌握一些特殊器械的具體使用方法。我制定了適合本手術室特點的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早會、報紙、網絡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積極擁護醫院以及手術室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嚴格以一名優秀護士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以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的滿意度為標準,牢固樹立團隊合作精神。
二、工作態度方面
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我要做到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流程,遵守醫院、科室的規章制度,時刻注意保持消毒無菌觀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應付突發事件。樹立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團結同事,以工作為中心。堅持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積極協作,打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 , 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和完成。
三、專業技能方面
在工作中能積極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熟練掌握護理急救技術,搶救程序及搶救藥械的使用。日常做到嚴格查對,嚴謹細致,杜絕細小差錯事故的發生,在保質保量完成手術過程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新業務的開展。
篇2
1 熟悉手術室的環境
手術室是醫院的重中之地,絕大多數實習生都是第一次進入手術室,在他們的印象中手術室是比較恐怖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所以熟悉手術室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手術室和以前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很多醫院手術室都是現代化潔凈化層流手術室,手術室間分為百級、千級、萬級,讓實習生理解層流手術室的概念,并掌握潔凈手術室下如何著裝、一次和二次更鞋,由手術室帶教老師實地進行示范指導,介紹手術室的無菌物品間、手術室一次性物品存放間、刷洗器械間及手術室內走廊、外走廊等,實地熟悉環境,做到對手術室環境總體的認識后逐漸熟悉手術室流程及環境布局。
2 圍手術期實習生學習的重點知識
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是患者住院的一個特殊時期,手術對于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這時期患者都很緊張恐懼,所以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對于手術室護士來說非常重要,要想做好這個時期護理需要掌握很多的醫學知識,對于實習生來說在很短的時間學習這么多知識是比較吃力的,把重點需要掌握的進行指導。
2.1 手術前期 重點需要實習生掌握術前訪視內容,術前訪視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有助于縮短患者和我們之間的距離,當患者來到手術室時候就不會太緊張,患者心理上戰勝自己是手術成功的第一步。實習生還要掌握手術禁食、禁水時間。
2.2 手術期間 手術期間患者的核查,的擺放、電刀、吸引器等最基礎的儀器設備使用是實習生掌握的重點。做好手術期間清醒患者的心理護理,確保手術的成功。
2.3 手術后期 成功的手術后需要手術室護士送去溫暖的探視,讓手術患者在手術全過程中覺得我們都在關注他們。這也是實習生掌握的重點。
3 針對不同的??疲嗈D帶教
目前手術室正在實行??谱o士,對實習生也實行??茙Ы獭嵙暽鷣淼绞中g室后統一由帶教老師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后,就被分到專科組進行??浦R的學習,比如分到外科腔鏡組、泌尿科電切手術組、骨科手術組等,掌握不同??频膶W習內容。在這種新的帶教模式下實習生能學習每個??剖中g的配合方法,并能學習每位??茙Ы汤蠋煹慕虒W方式,擴大了學習的視野。對掌握手術室全面知識是一個提高。
4 帶教老師加強與實習生的溝通,促進學習的興趣
以前很多實習生反映帶教老師多么厲害,實習生就是給老師干活的,讓做什么就做什么。針對實習生的目前狀況,很多實習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很少做家務,所以實習過程中動手能力不強,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帶教老師對待他們就得像家長對待孩子一樣,每做一項操作都要做到細心、耐心、認真去教他們,做到放手不放眼,多與他們溝通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困難都要予以幫助,講明手術室實習的重要性,由于很多實習生對老師有好感,所有都比較愿意學習手術室知識,也對手術室的實習產生了興趣,和以往相比我院手術室帶教取得了很大成績。
5 手術室課件的制作,老師和學生共同提高
篇3
[關鍵詞]學生;護理;手術室護理;護理實驗教學;模擬實驗;合作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12(b)-107-02
手術室基本技能操作是外科學和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要求上既有其特性又有共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長期以來,由于專業不同、實驗室設備相對欠缺、教學管理模式及教學理念等限制,該類實驗教學多是以各專業的學生分別單項進行示教一練習一考核的實驗教學方法為主,忽略了學生綜合動手能力,特別是團隊合作能力的技能,學生在接觸臨床實習后很難快速適應臨床工作。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是實驗教學的關鍵。我校于2007年開始創建省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打破學科界限組實驗室,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圍繞手術室工作的培養目標,采用醫護合作式模擬實驗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本校正在學習《外科學》的臨床醫學本科生和正在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護理專業本科生為教學對象。
1.2 方法
1.2.1 外科護理學教研室和外科學教研室的老師共同討論制定合作式實驗教學計劃。兩個教研室的老師集體備課,統一認識,制定出合作式實驗教學計劃,特別是合作完成部分,在實踐技能操作要求上各有不同,根據專業要求合理安排實驗課的比例和內容。
1.2.2 制定合理的考核評定標準。實驗考核成績滿分為100分,其中80分為技能操作,20分為學生實驗過程。
1.2.3 實驗室的資源配置。①模擬手術室。包括更衣間、洗手間、模擬手術室、器械敷料室、麻醉后復蘇室等。②有網絡的多媒體教室??晒┎シ攀中g室技能操作的CAI課件及錄像等輔助實驗教學資料。③開放性實驗教學網絡資源。實驗中心有專門的網站,上課前老師將網站和需瀏覽的資料提供給學生,要求學生要上課前和練習過程中自行在中心網站上瀏覽輔助實驗教學錄像和老師實驗教學幻燈片。④“雙師型”教師隊伍。由學校專職老師和臨床帶教老師共同組建一支穩定的“雙師型”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1.2.4 醫護合作式模擬實驗教學法在手術室技能操作實驗教學過程中分為4個階段進行。①第1階段:課前預習階段。老師在上課前1~2周將操作要求和評分標準發給學生,并將網上資源通知學生,學生提前預習。②第2階段:教師角色扮演示教。每組學生20人(臨床醫學專業10人、護理專業10人)。由3名教師(外科學、外科護理學和實驗教師各1名)分別扮演手術醫生、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共同完成手術室基本操作及配合的全部程序。內容包括手術室環境的布局、手術人員的自身準備、打開無菌包、外科洗手、穿手術衣、戴手套等(以上為醫護相同項目),鋪無菌手術巾、清點器械、術中配合及術后處理(以上為合作項目)等。③第3階段: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性學習和練習。安排每4名學生(醫、護學生各2名)為一組,進行手術室基本護理技術操作訓練,同專業學生之間互換角色。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不同病例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討論設計實驗過程,醫、護專業學生設計側重點要求不同,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表達、觀察能力、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在此階段通過老師考評和學生互評給出學生實驗過程參與成績。④第4階段:技能操作實驗考核階段。4名學生為一組(醫、護學生各2名),教師根據學生專業隨機指定扮演各種角色??己藘热莅ㄖb、手術室環境講解打開無菌包手術人員外科洗手、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共同清點器械/手術區消毒鋪巾無菌器械臺的管理、手術過程中的配合特殊器械辨認術后處理等。綜合考評學生單項技能操作、合作意識和應變能力等。
2 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92.1%學生認為跨專業合作式手術室技能操作的訓練能提高其臨床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88.0%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認為跨專業合作式手術室技能操作訓練使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能夠較快適應手術室護理工作。100.0%學乍認為開放式的網絡資源和開放實驗室對學習技能操作非常有用。30.0%的學生認為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有待改進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 討論
3.1 現行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現行的護理實踐教學體系中,實驗課時少;實驗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特別是護理實驗多為單項技能訓練,以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多年來一直沿用示教一練習一考核的教學方法,幾乎沒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更沒有跨專業的合作性實驗,而外科大類技能操作有許多是需要合作完成的。但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得到這方面的訓練。實驗考核評定標準基本上以技術操作為重點。著重操作程序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動作的規范性和精確性,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3.2 護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優勢
篇4
一、分析護理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構建以任務為引領的課程體系
(一)護理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1]
由于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護理領域分工越來越細,崗位也越來越多。根據近幾年的調研,我們把護理專業歸并為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兩大職業崗位群,每個崗位群又有若干具體崗位。通過與一線護理專家一起反復分析各護理崗位具體工作內容,歸納出各個護理崗位主要的崗位任務,對護士完成這些任務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分析(見表1)。
(二)護理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規格的確定
根據以上職業能力需求,護理專業所培養的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規格如下。
1.知識規格:①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如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知識,護理倫理與法規、護理禮儀、人際溝通知識等。②掌握必要的基礎醫學知識和基本理論。③掌握整體護理、常用護理和各??谱o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④了解護理理論與技術的新進展。
2.能力規格:①具備良好溝通的能力、與人協作的能力;具備計算機和英語應用能力;具有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具備規范完成常用護理技術操作的能力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能力;具有對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情觀察能力,應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初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③具有??谱o理方向發展基礎。
3.素質規格:①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②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③具有公平競爭的意識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三)構建護理專業以崗位任務為引領的課程體系[2]
依照臨床護理崗位、社區護理崗位對護士知識、能力、素質的需求,結合臨床分科特點,考慮崗位任務之間的關聯性、相似性,構建護理專業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引領的課程體系。
首先,滿足學生作為“社會人”的通識能力培養,開設素質領域課程。主要包括:思政課、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職業生涯設計等課程。同時,滿足護理崗位對護士的專業人文素質需求,開設護士基本素養課程。
第二,培養學生作為“職業人”(護士)的(職業)通用能力,開設基礎領域課程。包括: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機能、異常人體機能、生物化學、免疫與病原生物、護用藥理課程,使學生具備護理崗位應有的專業理論知識。
第三,培養學生作為“崗位人”(護理)的特定能力(??谱o理能力),開設專業領域課程。包括:常用護理技術、健康評估課程,培養所有護理崗位應具備的最基本操作和檢查能力。開設內科護理技術、外科護理技術、婦產科護理技術、兒科護理技術、急危重癥護理、心理與精神護理、五官科護理技術、中醫護理技術、社區護理等,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在此基礎上,根據臨床??苹o理發展需要,開設拓展領域課程。主要開設重癥監護、手術室護理和康復護理三個??苹较虻恼n程(見圖1)。
二、以護理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改革護理專業課程內容
(一)重視學生文化素養與基本職業素質培養,改革素質領域課程內容
根據護理崗位對護士文化素養與基本職業素質的需要,改革《大學語文》課程內容,突出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以具有強健的體魄、能指導服務對象促進健康為依據,改革《大學體育》課程,以形體訓練、養生保健為主要教學內容,發揚和傳承中華傳統體育文化。以培養護理崗位需用的案例統計分析能力為主,選取《高等數學》課程內容。以護理文化、護理禮儀與溝通、護理倫理為基本內容,以臨床工作中的醫療官司、法律糾紛事件為載體,融入護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選取《護士基本素養》課程內容,在強化學生對護理文化的學習,訓練學生規范的護理禮儀與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學會保護患者和自我保護,提高法律素養。
(二)突出護士職業通用能力培養,改革基礎領域課程內容
以項目為載體,組織基礎領域課程教學內容,使基礎課程更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如《正常人體結構》課程,在基礎解剖內容的基礎上,系統設計注射技術與各種穿刺的體表定位、引流臥位解剖、插管與急救技巧等學習項目,把解剖學理論和護理操作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對《異常人體機能》課程,以各大系統疾病病變為載體,設計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淋巴造血系統疾病、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學習項目,突出疾病的發展與轉歸,提高學生認識疾病、分析病情的能力。
(三)強化護理崗位特定能力培養,改革專業領域課程內容
對于專業領域課程,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注重以下幾點:一是涵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二是融入衛生部頒布的各種護理行業標準,如《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優質護理工程實施細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三是基于護理崗位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以下列舉2門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的選取加以說明。《常用護理技術》培養學生能運用護理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從事各護理崗位基礎護理工作的能力。我們根據患者從入院、治療到出院的全過程,將基礎護理活動整合為入院護理、生活護理、用藥護理、專項護理、出院護理5個典型工作任務,在每個任務中又有30個具體的學習項目。這22個項目培養學生完成所有基礎護理工作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秲瓤谱o理技術》培養學生勝任內科護理崗位工作的能力。結合醫院內科分科情況,對內科護理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進行分析,將《內科護理技術》整合為8大項目,即:呼吸內科病人護理、心血管內科病人護理、消化內科病人護理、神經內科病人護理、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病人護理、風濕性疾病病人護理、血液疾病護理、腎內科疾病病人護理,在每個項目中選擇最常見的30個工作任務作為學習任務。這30個任務培養學生完成內科護理崗位工作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四)滿足??谱o理發展需求,設計??苹较蛘n程
以衛生部《??谱o士培訓大綱》為依據,結合襄陽市??谱o理資源,選取與設計《重癥監護技術》、《手術室護理技術》、《康復護理技術》等??苹较蛘n程內容,為學生發展??品较虻於ɑA。
三、依據護理工作情境,仿真與真實結合,構建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按照真實或仿真的情境,通過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習實踐,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真實性、開放性、深刻性、持久性”的特點。[3]我院護理專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情境教學。
(一)建設仿真環境,設計能力訓練項目,創設職業情境
按照“仿真醫院”模式建設7600m2的校內護理實訓中心。護理實訓中心內建有仿真急救室、監護室、手術室、產房,以及內、外、婦、兒科病房等,室內設施按照醫院真實環境配置。同時,我們組織護理專職教師與臨床一線專家共同編寫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教材。這些教材以“能力核心,任務引領”為編寫理念,導入案例創設職業情境,[4]設計各種能力訓練項目。如在《急危重癥護理》課程中“心搏驟停的急救”項目中,設計綜合模擬人(ECS)處于心搏驟停的狀態,讓學生組成搶救小組,利用實訓室內真實的醫療設備進行搶救。[5]一名學生負責指揮,一名學生實施胸外心臟按壓,一名學生使用呼吸囊進行人工呼吸,一名學生進行心臟電除顫,一名學生建立靜脈通道。小組成員間要有效合作,當搶救有效時,模擬人會出現血壓回升、心電圖轉正常,出現“復活”狀態;當搶救不成功時,模擬人會“死亡”。這種在高度仿真的職業環境的綜合訓練項目,讓學生在踴躍參與的角色扮演中體驗職業情境,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二)多種媒體共用,再現職業情境
課程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畫面、聲音的展示,再現各種真實的護理工作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們購置了多種護理教學光盤,針對每個學習任務制作了圖、文、聲、影并茂的教學課件,還制作了虛擬訓練動畫軟件。多媒體再現的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彌補臨床見習之不足,同時還可讓學生反復觀看與訓練。
篇5
摘要:目的:探討自制??埔曨l在耳鼻喉科低年資護士??婆嘤栔械膽眯Ч7椒ǎ哼x擇2012年1月~2013年6月耳鼻喉科工作一年內的護士22名作為觀察組(包括新調入和輪轉護士),采用自制專科視頻輔助傳統教學培訓;選擇2010年10月~2011年12月護士20名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培訓,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培訓后的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護士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制專科視頻輔助傳統培訓是有效的??平虒W創新,可有效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评碚摵蛯?萍寄?,提高護理??普J同感和綜合教學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自制??埔曨l;低年資護士;??婆嘤?/p>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63
耳鼻咽喉科學為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耳鼻咽喉科學的教學一直是臨床醫學教學中的難點學科[1],耳鼻喉科自2010年10月開科以來,新入科低年資護士如何迅速掌握??浦R和技能、適應工作需求尤其重要,2012年1月前我科采用傳統的培訓模式,自2012年1月后,我科采取了自制??埔曨l輔助傳統培訓模式,經過1年多的實踐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0月~2013年6月耳鼻喉科??乒ぷ?年內的護士42名(包括新調入和輪轉護士)為研究對象,學歷均為大專以上,年齡20~26歲。均已取得護士資格證書。將2010年10月~2011年12月20名護士作為對照組,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22名護士作為觀察組,兩組人員年齡、學歷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方法,觀察組采用自制??埔曨l輔助傳統培訓,具體方法如下:
1.2.1自制??埔曨l科室護士長和1名精通信息技術的護士經科主任和護理部的批準,去門診錄制外耳道沖洗等治療,錄制前庭功能和聽性腦干反應測聽等??茩z查、去內鏡中心錄制鼻內鏡、喉鏡等??茩z查,同時選擇耳鼻喉各亞專科代表性病種如鼻息肉、鼓膜穿孔、聲帶息肉、扁桃體肥大等,深入手術室拍攝手術的全過程,包括入室、擺、麻醉誘導及插管、手術,手術后麻醉復蘇等。視頻片段制作后,進行加工處理,配以文字圖片和音樂,按耳科、鼻科、咽喉科、頭頸科病種及專科檢查等歸類存入科室教學資源庫備用。共用30學時。
1.2.2??埔曨l輔助培訓每位低年資護士在主管護師的一對一指導下選定一個??撇》N制作課件集中培訓,除傳統地講解??萍膊〉牟∫?、癥狀、治療和護理外,要求重點結合專科視頻培訓,具體要求結合臨床實際病例的體征、專科檢查,手術視頻培訓。要求結合查閱電子文獻,結合該病種治療和護理的新進展,講課時要求主講者現場提問,全員參與解答和討論,護士長補充,共同學習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學習滲出性中耳炎時,通過鼓膜切開加鼓膜置管術的手術視頻培訓,護士直觀地了解了耳顯微鏡等專科器械,認識了鼓膜和T管,大致了解耳科麻醉和手術的步驟,討論了手術后T管可能脫落或鼓膜再次粘連的原因,深刻理解了患者出院后要定時隨診檢查T 管是否在位及引流是否通暢。護士還拓展掌握純音聽閾測試和聲導抗??茩z查結果的判讀。課件制作時要求選擇合適的字體和背景,避免動畫、跳躍、卡通動物,防止分散注意力,影響教學的嚴肅性[2]。
1.3評價方法每期培訓后進行考試,內容包括??平馄?、專科器械、??萍膊?、??萍本群蛯W科發展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合格。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3.1自制專科視頻輔助教學的必要性由于耳鼻喉科解剖部位隱蔽,形象化要求高,傳統教學讓學生難以建立各種解剖結構的立體定位[3],同時臨床教學存在患者病種隨機性強的問題,教師為學生準備典型的范例較難,各典型病種手術時,學生在手術室觀摩,由于空間的影響及無菌技術的要求,很難以保證每1位學生都能熟悉手術過程,深入理解圍手術期護理的重點和要點[4]。許多新入科護士無??乒ぷ鹘洑v,同時大多學生在醫學院校學習耳鼻喉科學不夠重視,??浦R掌握程度較差。
3.2提高了低年資護士??评碚摵图寄芡ㄟ^自制??埔曨l輔助培訓,護士的??破餍?、??茩z查、??萍膊〉葘?评碚摽己顺煽冇辛嗣黠@的提高,掌握了喉哽阻、套管滑脫、頭頸部大出血等??萍本燃寄?,有效地完成了垂體瘤、下咽癌等大手術護理,成功地搶救了鼾癥、鼻咽纖維血管瘤術后大出血患者。同時,通過自制??埔曨l輔助培訓,護士自評多媒體制作、資料檢索、教學及健康教育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3.3??平馄实呐嘤柺堑湍曩Y護士的培訓難點??平馄曙@微,部位隱蔽,新入科護士既往無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感官認識,通過自制??埔曨l教學短時間內難以全面掌握。我科結合南區耳鼻喉科學術交流的平臺,低年資護士30余人次先后參加顳骨解剖、鼻內鏡學習班,CO2激光手術演示會等學習,同時聘請耳鼻喉各專業組主任醫師每月授課反復學習,護士??浦R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總之,低年資護士??乒ぷ鲿r間短,不知曉各亞??瓢l展和國內外護理新技術,不能與時俱進自我加壓更新知識,無護理??苹囊庾R。自制專科視頻,一定程度上開拓了??埔曇?,提高了低年資護士專科認同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麗.耳鼻咽喉臨床教學改革[J].臨床耳鼻咽喉科學雜志,2005,19(17):815-816.
[2]徐維廉,譚靜瀾.積極推進與恰當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29(2):96-97.
[3]侯玉凡,郭穎,李憲華,等.耳鼻咽喉科學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4):19-21.
[4]呂艷麗.多媒體技術在外科護理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8,21(5):444-445.
篇6
方法 按時間分段法抽取5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按照全麻手術預防壓瘡護理,觀察組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于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分值施予不同的分級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壓瘡發生率和壓瘡程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壓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壓瘡程度較對照組輕,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可以有效預防術中壓瘡的發生及減輕壓瘡程度。
【關鍵詞】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全麻;壓瘡;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2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 assessment scale o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Methods 50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ime segment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to prevent pressure so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ssessed with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before surgery.Different grading nursing wa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and the incidence and the degree of pressure ulcers after surger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egree of it was lighter,so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Conclusion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and alleviate the pressure ulcer degree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Key words】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general anesthesia;pressure ulcer;preventive care
全麻手術時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強迫、知覺喪失等原因導致壓瘡的風險大大增加。有資料報道,手術時間>2.5 h是壓瘡發生的高危因素,時間>4 h,每延長30 min壓瘡的危險性增加33%左右[1]。因此,壓瘡評估是預防全麻術中發生壓瘡的關鍵。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是錢維明等[2]學者于2013年專門針對手術患者設計的科學的手術室壓瘡評價工具。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壓瘡危險評估中,尚無對全麻手術患者的針對性量表,為預防全麻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發生,我院手術室于2016年1月起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全麻手術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并采取積極護理措施進行預防,取得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按時間分段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的5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09例,女191例;年齡28~82歲,平均(52.24±8.50)歲;體重47~85 kg,平均(61.00±11.50)kg;手術時間3~9 h,平均(5.25±2.16)h;手術范圍: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入選標準:手術均為仰臥位,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擇期手術,術前皮膚完整,預計手術時間≥2.5 h(手術時間的計算方法為從麻醉醫生開始麻醉至切口縫合完畢截止),住院期間首次手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皮膚有破損、有壓瘡、患有影響觀察的皮膚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疾病的患者。將2015年6月至12月的2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6年1月至7月的25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手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全麻手術預防壓瘡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內容包括:合理安置手術、合理使用墊、保護受壓部位的皮膚、規范操作避免損傷患者皮膚、加強術中受壓部位的皮膚觀察等。觀察組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于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分值施予不同的分級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全麻術中患者壓瘡危險因素的評估和培訓
1.2.1.1 評估
采用錢維明等[2]編制的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作為評估工具,該量表包含患者因素、手術因素和麻醉因素3個維度,分年齡、體重指數、活動能力、手術、手術預計時間、失血量、術中施加外力、麻醉方式、受壓點皮膚類型、神經感覺障礙等10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實際權重分別賦0~8分,分值越高發生壓瘡的風險越高;總分≥12分為危險,≥16分為高度危險,≥20分為極度高危[3]。
1.2.1.2 培訓
為使評估量表得到正確的使用,2015年5月護士長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通過課件、視頻、模擬訓練等方法學習量表應用的目的和意義,使用方法、測評的準確度及注意事項,以及各??剖中g擺放原則、要點、流程和注意事項,各種擺放的配套用具和皮膚保護器的使用等,進行為期1個月的培訓,并通過考核確認全體護理人員均熟練正確掌握后方正式啟用。
1.2.2 手g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應用及預防護理措施
1.2.2.1 術前壓瘡危險因素評估
術前1 d由巡回護士到病房行術前訪視時,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患者全身進行綜合性評估,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體型、身高,危險部位的皮膚類型,食欲、飲食狀況,運動能力,組織營養狀況,神經感覺障礙,藥物治療和手術時間等,向主管醫生詳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現病史、手術方式、預計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施加外力等因素。
1.2.2.2 預防護理措施
根據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測評的分值結果予以不同級別的預防護理措施。①分值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72 h內壓瘡發生率和壓瘡程度?;颊咝g后回房時、術后24 h、術后72 h由手術室護士到病房與病區責任護士按照壓瘡判定標準共同對患者的皮膚進行評判,若術后72 h內出現Ⅰ級、Ⅱ級、Ⅲ級中的任意一級皮膚狀況為發生壓瘡。壓瘡判定標準采用2007年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工作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薦的最新分期標準基礎上,參照手術急性壓瘡的分期辦法將患者皮膚情況分為4個等級。①正常: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完整,無壓紅;②Ⅰ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即刻出現壓之不褪色的紅斑,但3 d內消退;③Ⅱ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出現壓之不褪色的紅斑,但3 d后仍未消退;④Ⅲ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出現水泡或破損,或術后3 d內之前被列入Ⅱ級壓瘡的皮膚損害加重,出現破損或潰瘍的則重新納入到Ⅲ級壓瘡[5]。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分組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壓瘡發生率
觀察組術后72 h內壓瘡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壓瘡程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72 h內發生Ⅰ級、Ⅱ級、Ⅲ級壓瘡的患者例數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3.1 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可確定全麻術中患者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手術是壓瘡發生的多原因之一,手術過程中發生的皮膚損傷稱為術中壓瘡,研究報道,術中壓瘡可能發生于術后幾小時內,但是大多數發生在術后1~3 d,其發生率為3.7%~27.2%[6~7]。術中壓瘡的發生主要與手術室特異性包括手術、手術時間、手術類型、血流動力學改變、術中用藥、手術床墊及其填充物、術中皮膚潮濕等密切相關,此外患者的年齡、體型、營養狀況、伴發疾病等內源性因素,術中受壓部位皮膚的摩擦力、壓力和剪切力等外源因素都對術中壓瘡的發生產生影響。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參照Braden和Waterlow量表的基礎上,結合了臨床實踐篩選出患者最易發生手g壓瘡的相關危險因素,并通過專家咨詢及德爾菲法進一步驗證確立,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信度0.886,Cronbach,s 系數0.812),克服了既往手術室護理人員使用普通量表或僅憑借經驗評估手術壓瘡的風險,具有準確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特點,是手術室壓瘡護理科學的評價工具[2~3],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的術前壓瘡評估,可確定全麻術中患者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3.2 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應用效果
壓瘡是嚴重的并發癥,手術患者是壓瘡發生的高危人群,有效的預防措施可降低其發生率[8]。林菊英提出[9],除不允許翻身的特殊病人外,一律不得發生壓瘡,帶壓瘡入院者不準擴大,壓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壓瘡的預見性護理是預防壓瘡的關鍵,本研究我們術前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護理人員通過評分結果預測壓瘡發生的危險性、程度及高危因素,從而能提前采取針對性、預見性、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預防壓瘡的發生,減少了壓瘡預防護理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最終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從本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術后壓瘡發生率為4.00%,低于文獻報道的手術患者4.7%~66.0%壓瘡發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14.80%,且觀察組術后發生Ⅰ級、Ⅱ級、Ⅲ級壓瘡的患者例數均少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將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可以有效預防術中壓瘡的發生及減輕壓瘡程度。
參 考 文 獻
[1] 陳曉唯,向承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83-1185.
[2] 錢維明,黃立峰,項海燕,等.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8):24-27.
[3] 王英麗,張圣潔,蒲 霞,等.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骨科后路手術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7):905-909.
[4] 魏 革,胡 玲,祝發梅.手術患者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78-580.
[5] 張云鳳,宋思賢,梁亮芳.醫用高分子凝膠墊在側臥位手術中預防急性壓瘡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0):49-50.
[6] Schultz A.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in surgical patients[J].AORN J,2005,81(5):986-1006.
[7] 魏彥姝,路 潛,張海燕,等.成人術中壓瘡危險因素分階段評估框架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8):541-543.
[8] 高菊玲,胡翠蓮,李雯婷,等.品管圈活動降低手術患者急性壓瘡發生率[J].護理學雜志,2015,30(12):44-45.
[9] 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122.
篇7
【關鍵詞】臨床護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02-02
一、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護理人員編制不足
護理人員的嚴重短缺是我們現今各個學校和醫院存在的普遍問題,我們的許多護理帶教老師因此要完成醫院的許多工作,這就導致了我們的許多帶教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帶教,往往都是實習護理人員自學或者跟著帶著教師看,這就給護理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問題。
(二)臨床護理帶教教師無經過專業的培訓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我們的護理也進行了變革。這就要求我們現在培養出來的臨床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和多樣的能力,以滿足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但是,現今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臨床幫帶教師存在素質并不是好高現象,并且在我們的臨床護理學校并沒有對我們這些臨床護理帶教老師進行專業性的培養,因此他們缺乏相對實用和符合學生接受的現代教育手段,不夠靈活多樣,不會因材施教。
(三)護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不夠,不重視基礎護理
由于我們的護生大多數都是中學畢業后進入衛校學習,同時他們是由于學習較差等原因而沒有進入高中學習選擇了衛校。所以我們的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同時他們對護理這方面的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是十分重視。另外,由于現今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沒有經過各方面的鍛煉。沒有吃苦的精神,因此他們喜歡張揚個性,紀律性較差這也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現今我們國家畢業學生較多,就業壓力較大,許多的學生認為學習過后不能找到工作,特別是許多的醫院需要大專以上學歷,所以我們的護生自己感覺前程渺茫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護生理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現今我們的護生具有本科、??啤⒅袑W歷等各個層次,特別是以我們的中專生為主,因此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護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護生整天素質較高,有些護生的整天素質較低。特別是我們的有些本科生普遍存在優越感。由于護生的水平不一樣這就給我們的臨床護理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二、改進臨床護理教學的措施
(一)提高臨床護理帶教教師的整體素質
臨床帶教教師素質的提高關系到今后護生的培養水平,因此加強帶教老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十分重要。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帶教教師參加自考、網絡學習等方式通過自身來提高素質。同時,我們的學院醫院等單位也應該積極的組織相關的帶教教師參加各種培訓,通過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對于我們的臨床護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教師和護生能夠根據教學制度進行臨床教學和學習。筆者認為我們的臨床教學制度的完善我們可以專門由我們的一位護理部的專職副主任來進行負責。并根據學?;蛘哚t院的實際情況組建一些專門的隊伍,實時的對我們的臨床護理教學制定相關的帶教計劃和學習計劃以及某個學年或者學期的教學目標,使我們的臨床護理教學有目標可循。除此之外,我們建立的這個護理隊伍還要實時對我們的帶教情況和臨床護理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看是否合格。
(二)采取“一對一”、“分層次”帶教
為增強帶教教師的帶教意識,使帶教教師能夠從道德修養、知識水平、業務技能及溝通技巧等方面整體對學生進行帶教,我院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模式。針對護生不同的學歷層次制訂教學計劃,選擇帶教教師,因材施教,中專生由護師以上資格的老師帶教,大專及本科生必須由大專及以上學歷,具有主管護師職稱的老師帶教。對中專生側重于基礎理論、基礎護理操作的帶教,大專及本科生側重于??谱o理、護理教育、護理科研、護理管理的帶教。每次護理教學查房由一名本科或大專生負責收集病人資料,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其他同學補充,另外,要求每一名大專及本科生至少均進行理論授課一次,帶教老師指導其制作課件,中專生參加聽課,既激發了大專及本科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中專生的理論知識水平。
(三)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端正學習態度
一是我們的醫院護理部門應該對我們進入醫院的實習護理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培訓,讓他們充分的認識他們進入醫院實習的目的和必須所學的知識。同時,還對我們的醫院的情況以及規章制度做一個簡要的介紹。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多我們的臨床護理工作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介紹其特點、學習內容以及職業道德等,使我們的實習護理人員提前進入狀態。
二是我們的帶教教師要時常的與我們的護生進行溝通,充分的了解我們護生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積極的為我們的護生提供好的建議和好的學習方法,同時對我們的護生多進行鼓勵,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糾正他們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避免我們的實習護生受到心理方面的影響,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三是在實習期間我們的醫院可以專門制定一個時間對我們這周的護生實習情況進行通報,讓他們在討論中進行提高。實對我們學生的思想及實習的情況進行各方面的分析,我們的帶教教師還應該參與到我們實習討論中來,促進護生臨床實習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蓉.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08(22)
[2]韓利榮.新形勢下護生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卷.2009(04)
[3]陳君.醫學生臨床實習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7(10)
[4]崔文芳.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26)
篇8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 說課 護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12
說課是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手段,是教師針對某一觀點或具體課題,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重點考察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開發、設計與實施能力,其對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的出臺,說課已經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廣泛開展起來,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課程定位與目標
1.1 課程性質與定位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培養護理專業人才的重要課程之一。涵蓋了外科護理領域的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和整體護理思想。課程內容的學習必須借助各種模擬實踐操作訓練和臨床實踐,學生通過學習與實踐,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成為護理對象服務的專業實踐能力。本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業人才,使學生樹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現代護理理念,能運用科學的護理程序方法,對外科各系統疾病病人實施整體護理,為護理對象提供減輕痛苦、促進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務。
1.2 課程目標
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課程組經多次討論,認真分析護理崗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本課程特點,確定本課程目標為:①知識目標:學生熟悉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概念、發病機理、治療原則;能對外科常見病、多發病正確評估;能熟練掌握外科常見病的護理要點及并發癥的預防護理和健康教育。②能力目標:學生能熟練進行圍手術期及各項外科護理技術操作;能制定詳細的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圍手術病人的整體護理計劃。③素質目標:學生熱愛護理專業,具有愛傷意識,具有與服務對象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課程設計
2.1 教學理念
本課程根據專業培養目標,以教師、學生為雙主體,以護理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任務引領為課程設計基礎,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多種教學手段并用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
2.2 教學思路
以職業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護理工作過程為依據,按照臨床一線護理崗位工作任務將教學內容分為19個項目任務,每一項目任務又分為若干具體任務,每一個任務的組織與編排以整體護理為核心,以護理程序為框架,按照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問題、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健康教育等6個方面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三個需要”的基本原則,努力體現以社會、專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其綜合職業能力。
2.3 教學內容
2.3.1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具體教學內容嚴格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結合臨床實際和護士執業考試大綱,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和補充,并以護理真實工作過程與工作任務為依據,突出以護理職業任務為項目導向,基于工作過程組織實踐性教學,注重教中做、做中學,并將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真正凸顯“教、學、做”一體化的職教特質。本課程于第3學期開設,總學時11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時數為80學時,實訓34學時,每周6學時。
2.3.2 課程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確定本課程重點為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措施;難點為綜合技能的應用。解決辦法:①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案例導入、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練習,利用聲像結合的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投放系統等手段輔助教學,并充分利用留言、教師信箱等增強師生互動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的技能。②充分利用校內實驗室、校外實訓基地、臨床見習等加強實踐訓練,強調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3 教學條件
3.1 教材
本課程選用教材為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鄔賢斌主編的《外科護理學》全國醫學院校高職高專系列教材,該教材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充分體現整體護理理念和護理程序的工作要求。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應用了多版本、多層次教材作為參考教材。
3.2 學情分析
本專業的學生為三年制高職高專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較豐富,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好,已經完成了公共文化課、系統的醫學基礎知識等課程的學習,但學生總體的動手能力較弱。
3.3 教學團隊
課程組擁有一支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學隊伍。共有教師15人,其中專職教師11人,兼職教師4人;碩士研究生3人,大學本科12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4人;從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上看,基本形成梯隊建設,具有中長期建設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本課程組專職和兼職教師均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高校教師資格證,具有“雙師”資格。
3.4 理論教學資源
我校配備有先進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課題組的教師們將教、學、做一體化的組織形式融合于多媒體教學中,制作出一套具有護理職業特色的優質課件。我校圖書館藏書豐富,已建成高速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了與校園網互聯,大大方便了師生查閱資料。為便于學生對《外科護理》課程的學習,以校園網為依托,建立《外科護理》專題教學網站,為學生提供教學文件、在線視頻、在線學習等,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創造條件。
3.5 實踐教學資源
我校建有醫護技能實訓中心,內設多個護理仿真實訓室和模擬手術室,配備有可進行專科護理訓練的實訓器材、可供仿真訓練的多功能模型及綜合訓練模擬系統。仿真實訓課開出率達98%,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還擁有2所附屬醫院,3所教學醫院和62個校外實習基地,完全能滿足本專業學生臨床實習需要。
4 教學組織與實施
4.1 教學方法與手段
4.1.1 理論教學
采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及輔助網絡教學等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改變以往的單純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運用案例教學法學習 “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的護理”這一內容時,按5個步驟進行,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在課堂上給出案例,并提出相關問題,再由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解答,最后由教師進行點撥。再如學習“結腸造口患者的護理”時,運用了角色扮演及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首先提出任務:請對結腸造口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再由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分角色扮演護士和患者,由護士對患者進行結腸造口知識的宣教,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
4.1.2 實踐教學
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模擬臨床情景教學。利用模擬病房、模擬病人開展情景劇,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在臨床見習和畢業實習階段,采用課堂與醫院一體化教學。學生學習完一個單元外科疾病后到醫院進行疾病的床旁教學、教學查房等活動;畢業實習時到外科病房實習8周。
4.2 課程考核
建立以綜合素質為核心的能力評價體系,考核方法采用筆試、技能考試、臨床實踐等多種形式;考試課程采取教考分離,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采用百分制,理論占有60%,包括課堂參與情況20%,階段測驗20%,期末測驗60%;實踐占有30%,包括實驗課儀表、儀容5%,操作的規范性、正確性、熟練性75%,人文關懷10%,實驗報告10%;平時表現占有10%,包括學習態度50%,平時作業完成情況50%。
5 教學效果
課程組除了得到了校內督導、同行教師、學生的一致好評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也得到了較高的社會評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6 課程特色與創新
①根據課程性質,改革外科護理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外科護理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外科護理教學模式,以外科護理崗位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以“培養能力”為總體目標,以“工學結合”為宗旨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教學中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操作技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②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用以教師、學生為雙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實踐證明,說課作為當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教學研究工作的新形式,不僅為教學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理論及實踐水平,成為推動教師職業發展的動力 [2]。
參考文獻:
[1]方凱,張昌宋.“說課”――提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手段[J].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綜合版),2009,(1):25,28.
篇9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各級醫療機構對護士職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是我國護士培養的主力軍,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未來護士職業素質的高低。總的來說,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質量較好,為國家培養了大量護理人才,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分析并加以解決這些問題,對提高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質量很有必要。
1當前高職院校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個別教師素質不高
我國高職院校絕大多數護理專業教師十分敬業,具備較強的授課能力和較高的素質,但也有個別教師素質不高,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1.1.1責任心不強
護理教學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需要對教學內容非常熟悉,加上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招生形勢較好,所以教師承擔著較重的教學任務。個別教師將教學任務視為負擔,備課不認真,應付性帶教,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沒有真正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還有個別教師將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小幫手,只讓學生干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如接液體、測量生命體征、鋪床等,久而久之,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喪失學習興趣。
1.1.2護理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不足
有些教師曾是醫院臨床護理骨干,經驗豐富,操作技術嫻熟,但理論知識不足,不知如何對學生施教。如婦科腫瘤病人使用的紫杉醇,液體通常用玻璃瓶配制,不是用塑料瓶,而有些教師只是告訴學生要這樣做,但為什么要這樣做卻忽略不講,這就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模糊不清[1]。
1.2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常常是整堂課“填鴨式”地灌輸書本知識,沒有使用多種工具和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也沒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效率。
1.3教學資源不多、質量不高
很多教師準備的教學資源不足,且已有教學資源質量不高。有些教師表達能力強,又有敬業精神,只是因為缺乏高質量的護理學教學資源,導致授課質量不高。
1.4缺乏國際視野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護理教學普遍缺乏國際視野,對發達國家的護理教學缺少跟蹤和研究,不能系統地引進和學習這些國家在護理教學方面的先進技術與方法。
2提高教師素質
2.1加強責任心教育
高職院校護理院(系)領導要加強教師責任心教育,促使教師愛崗敬業,認真備課,將提高教學質量置于重要地位,大力表彰教學水平高的教師,號召其他教師向他們學習。此外,還應將教學質量與教師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年度評優掛鉤。
2.2加強教師培養
為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高職院校護理院(系)應制定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教師培訓計劃,鼓勵優秀教師為新教師和普通教師作授課知識講座,傳授教學方法;組織教研室集體備課,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師資培訓班等。
2.3加強教師交流
高職院校護理院(系)還應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如定期組織教師開座談會,交流教學經驗,提出解決教學中問題的方法等。舉辦講課比賽是另一種教師交流的方法,同時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能調動廣大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積極性,使教師通過比賽提高實際教學能力。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應根據課程實際情況,對不同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講授法主要用于護理理論、模式等的講解,重點講述不同疾病病人的特點及常用護理措施,有利于在短時間內系統傳授較多的知識。演示法用于儀器的使用與保養、護理操作技術教學等,這些內容只通過語言描述很難理解和掌握,教師現場演示一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經常演示的儀器有CPR機、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器、洗胃機、輸液泵等。模擬法常用于護理練習,如急救模擬、心臟復蘇模擬、洗胃模擬等。練習心臟復蘇時用模擬人演練;練習洗胃時,打開洗胃機,連接好各管路模擬病人洗胃。練習時,教師要仔細講解儀器操作要領,鼓勵學生動手練習,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逐漸熟練掌握常用儀器的操作方法[2]。
4采用新的教學方法
新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補充,若運用得當,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將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所學知識更加全面。
4.1問題—誘導—歸納教學法
問題—誘導—歸納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采用提出問題—啟發誘導—歸納總結的方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如在講解婦產科護理流產內容時,教師提問如何鑒別各類型流產,在問題的驅動和教師的誘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體系。該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變被動“灌輸”式為主動“汲取”式,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激發了自主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而解決方法的探索可以激發學生創造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4.2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是指通過對事件發生的環境和過程的模擬或虛擬再現,讓受教育者理解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正常分娩,因分娩過程抽象復雜,學生難以理解,歷來是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法,利用產房中的分娩機轉、分娩接生等模型模擬正常分娩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骨盆測量、孕婦四步觸診等實驗項目,則可采用角色扮演法,經教師講解與演示后,由兩組學生分別充當護士和孕婦進行練習。情景模擬教學法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成為教學主體[3]。
4.3多媒體教學法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在護理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相對于傳統的板書教學,多媒體教學突破了視覺限制,集圖像、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形象生動、直觀清晰,而且信息量大、傳授效率高,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如講解“正常分娩婦女的護理”時,僅靠口頭講解、模型演示,學生難以理解;通過觀看具有動畫效果的分娩機制及真實分娩過程的視頻,原本抽象復雜的內容變得形象直觀,不僅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理解深刻。另外,借助多媒體播放典型疾病視頻,還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彌補學生臨床見習機會有限、接觸病人較少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4指導和安排學生在線自主學習
在線自主學習是數字環境下新出現的學習方法,該方法有很多優點,如學習時間和內容學生可自由控制,有助于其進行個性化學習。有的在線學習資源質量非常好,學生可反復自學,直到完全掌握。學生在線自主學習可與教師課堂教學相結合,教師課堂上可以就內容、方法和進度對學生在線自主學習作安排指導,使學生在線自主學習有的放矢。
5加強護理教學信息資源建設
信息資源建設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護理教學信息資源是護理專業教學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高職院校護理院(系)應加強教學信息資源建設,全體教師共享,增加護理教學信息資源數量,提高護理教學信息資源質量。護理教學信息資源建設包括網絡課程庫、精品課程庫、專業信息庫、特色專題庫、專業試卷庫、專業圖片庫、專業視頻庫、專業動畫庫、專業文獻庫等;其中網絡課程庫建設是重點,網絡課程庫應以各學習情景為單元,每個單元涵蓋章節內容和習題,課程資料有教學課件、實訓技能流程錄像、授課錄像等[4]。
6學習國外優秀的護理教學方法
一些發達國家的護理院校在護理教學方法上有很多亮點,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保健護理系,是新加坡著名的全日制護士職前教育和在職培訓基地,其護理教學值得我們學習。
6.1盡早接觸臨床
該校護理專業學生從入學第一年就開始接觸護理實踐,課堂教學與護理實踐同步進行,每門課程理論部分學習結束后,根據課程目標安排學生在模擬醫院完成相應的護理實驗,然后去醫院進行護理實踐,由淺入深,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知識的連貫性。對于學生而言,在學完某些課程后即到醫院相應崗位進行護理實踐,不僅及時強化了所學理論知識、提高了護理技能、促進了自我成長,而且通過盡早接觸臨床環境,對所要從事的職業加深了整體認識,較好地實現了從學校到醫院、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
6.2先進的教學設備
該校保健護理系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其模擬病房、急救室、手術室和產房等,就像是設備完善的醫院。高仿真模擬病人可以發出聲音與學生對話,還可以表現出癥狀和體征,如顱內壓增高時模擬病人的瞳孔會擴大,缺氧狀態下嘴唇會發紺[5]。
6.3獨特的護理模擬考核
考核時,指導教師設置不同的臨床情境,模擬病人會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一組學生以護士身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判斷并給予相應處理。通過特殊處理的墻面,教師和其他學生能在室外觀看考試操作,而學生看不到教師,沒有心理壓力。操作結束后,教師和全體學生一起看回放錄像,逐一分析學生各個環節的處理,每個學生再對自己問題識別、處理、溝通協調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由于學生在學校已經像在醫院實際環境中那樣處理過臨床問題,其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得到提高,動手能力強,所以畢業后能很快適應醫院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韓葉芬.婦科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3(9):589-590.
[2]張麗麗.護理教學中急診帶教的方法與體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146-148.
[3]王芬.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應對執業考試改革的新舉措[J].中國醫藥指南,2013(10):273-274.
[4]朱葵陽,蘇銀利.高職高專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