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零基礎教學范文

時間:2023-08-25 17:2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工智能零基礎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工智能零基礎教學

篇1

關鍵詞:中醫藥 信息化 現代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R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232-01

21世紀是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的時代,目前計算機作為一項高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學習、工作以及娛樂的各個生活相關的領域,將社會的各個層次和角落都與人們聯系起來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1]。但由于中醫在當代仍屬于相對小眾的一門學科,由于傳統的特點導致計算機在中醫方面如臨床、教學等方面的應用相對較少,這使中醫在社會的普及速度相對于其他學科較慢,所以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需要依靠計算機網絡信息。

1 信息技術增加了現代中醫的診療手段

2005年,聯世公司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多位知名臨床專家,綜合運用模糊數學、系統工程、管理科學、思維科學、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遵循中醫傳統理念,歷時8年開發研制的聯世智能化中醫診斷管理系統,對中醫內、婦、兒、皮、男科等2400多種證型進行辨證,根據辨證結果出具相應可靠的臨床處方,全面提高臨床診療結果[2]。完整的中醫理論借助現代科學技術使中醫診療更加先進化、數字化、精確化、智能化。將中醫四診信息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化信號,進一步實現其量化研究并對四診信息進行精確測量。建立可視化、多信息融合的四診合參多模態識別的臟腑經絡辨識系統,并提出干預建議,形成有中醫藥特色診療的健康、亞健康、疾病狀態評估干預平臺[3]。而現代優秀的中醫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更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化產品精確的輔助診斷,所以信息技術增加了現代中醫的診療手段、弘揚了國粹、提升了中醫藥水平,更好的造福于社會。

2 中醫教學信息化形象生動的繼承并傳播了中醫

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化輔助教學已成為高等醫學教育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軟件,將文字、聲視頻、圖片、動畫交替演示,使深奧的抽象中醫理論知識直觀化,枯燥、呆板、乏味的教學過程也變得生動、活潑,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突破了中醫傳統教學、自學的諸多弊端。四大經典學習軟件,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貴要略》、《溫病學》計算機技術相融合,建立經典條文數據庫,開發成一個輕松自學、觀點交流、自我測評的平臺軟件,從而保證軟件下載免費,提高使用率。而且,該軟件面向廣大人群,既包含零基礎的愛好者,又吸引廣大醫學者,可行性極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醫經典亦各成一派,百家爭鳴,雖然極大的豐富了中醫的內容,提升了中醫的境界,但亦給學習中醫增加了難度。所以的四大經典學習軟件,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條理清晰,循序漸進,使零基礎者開闊視野,了解中醫經典,更使醫學者事半功倍,獲益匪淺。這不僅是一項創新,更是將中醫理論全面化深刻化的里程碑。收集整理臨床上較常見的病例、病案,將其制作成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通過醫院網絡教學系統實時觀看手術、專家會診和急診搶救過程等,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能力[4]。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實現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更大量的知識,豐富了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將感知的信息直觀的展示也是讓學生早臨床、早實踐的表現。

3 科研環境的虛擬化促進了中醫藥的創新發展

在日趨成熟的信息通信技術的支持下,科研組織可以根據創新的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將跨越地域的科研人員聯合起來組成臨時的研發團隊―虛擬科研團隊[5]。

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中醫虛擬的科研環境,使中醫藥資源更好的利用和共享,突破了傳統設備、信息、經費、人力的局限和和形式,克服了地域和時間的障礙,降低了科研創新成本、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并能更好的適應全球信息迅速變化環境,推動中醫藥的創新和發展。

4 文獻古籍數字化使中醫經典得到了保護和有效的利用

中醫藥古籍是具有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實用價值、學術價值等多重性質的不可再生文化資源,中醫古籍是數千年來用來傳播中醫知識的載體,也是現代中醫繼承和創新發展的基礎,但是由于年底久遠、自然災害、人為因素等原因使大多數珍貴的古籍已成孤本或瀕臨絕本。古籍數字化,就是利用計算機等數字化技術將古籍進行掃描、文字識別與轉換或錄入,并使之結構化,建立古籍數據庫,其目的在于保護古籍和揭示古籍文獻信息,最終實現古籍的保存和利用[6]。同樣作為傳播和學習中醫知識的途徑,計算機軟件相對于書本來說具有成本小、輕便易攜帶、容易檢索、信息量大、方便交流等特點,符合當代生活的高速特點,可大大提高學生們查找文獻的效率,有利于中醫愛好者的學習,同時也將有利于中醫文化的傳播和中醫知識的普及。另外,同時文獻古籍數字化的檢索功能中比如利用數字化數據庫,輸入“咳嗽”,則古籍經典中所有有關“咳嗽”的中醫條文以及方劑可以很快調動出來,增加了中醫學生學習和醫生就診開方的效率。臨床數字化使古籍閱覽電子化、網絡化、方便了使用者的檢索,能更好的激活中醫古籍中潛在的信息能量,能更好的發現、挖掘有臨床價值的知識點。

5 結語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中醫不在是一門中國傳統的科學,而是融入了先進信息技術的現代中醫學。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中醫資源更好的開發、利用、傳播、交流共享。加快中醫藥信息化建設,讓傳統與現代接軌,與時俱進,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造福于世界。

參考文獻

[1] 梁子豪.計算機軟件應用與發展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20):99.

[2] 馬駿.智能化中醫診療系統研發成功[N].中國中醫藥報,2004-12.

[3] 侯淑涓,楊學智,朱慶文,等.基于人體可獲取診斷信息技術的集成中醫診療設備的實現[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4(4):915.

[4] 韓軼,.試論中醫教學方法與內容的與時俱進[J].新疆中醫藥,2013,4(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