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法律的重要依據范文
時間:2023-10-08 17:4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類法律的重要依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技校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通過觀察與研究,目前我國技校生法律意識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技校生的法律認知水平不高,法律基礎知識薄弱
法律認知是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理念和基本方略的實施,根據技校生大多屬于未成年人的情況,我國各類職業院校普遍開設了《德育》課,但學生在這有限的學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加上一些學校對技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導致一些學校的法律教育效果不夠理想。由于傳統應試教育和就業觀念的影響,學生大都十分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而《德育》這類公共課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漸,導致個別學生的自覺性越來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底線,走上違法和犯罪歧途。
2.技校生的法律觀點、觀念與正確踐行法律存在一定的差距
法律觀點、法律觀念是法律意識的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的依據,它們與法律知識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于當前技校生的法律知識水平較低,法律知識薄弱,易產生錯誤的觀點和薄弱的法制觀念,部分技校生對法律的實現持懷疑的態度。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采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出現幾率。
3.技校生違法犯罪現象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平均查獲未成年人案件作案人員約在15萬左右。在這些作案人員當中,技校生人員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大量的犯罪案例和數據,都證實了當今技校生法律意識的薄弱。針對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當前技校生的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違法犯罪的技校生多數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職業院校高度重視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培養方式探索
近幾年筆者一直從事《德育》的教學工作,對加強學生法律素養深有感觸。如何切實提高技校生的法律修養,筆者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法律課堂教學
《德育》課應實行以法律意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這樣做可以克服“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能夠使課程內容得到精簡。即使講些必要的具體條文,也只是作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材料對待,而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來講解。這不僅能保證教師在課堂上講深、講透主要內容,也會為運用其他的教學方式如案例法、體驗法、討論法等創新教學方法提供可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有效提高技校生的法律意識的目的。
2.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拓展法制教育第二課堂
形式多樣的校園法制第二課堂,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法律現象的熱情和興趣。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專題論壇、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這種既有直觀實務又有深層理論的滾動式校園法制文化活動,是培養和提升技校生的法律意識切實可行的途徑之一。
3.建立法制教育機制和營造依法治校的氛圍
職業院校的管理應做到“依法治?!薄耙苑ㄓ恕保驖u進地實現高職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在學校的環境中,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應從做到“依法治?!遍_始。因為一個學校的“法治”狀況直接影響對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效果。職業院校在校規校紀方面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特別是對學生違規違紀的行為,要照章處理,決不因人而異、因人而改,決不能姑息、妥協。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給學生樹立“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的榜樣,為培養技校生的法律意識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4.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夯實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技校生違法犯罪是因為其法律意識的貧乏,而法律意識的薄弱是由于其心理發展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使技校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衛生知識,具有較強的意志力、穩定的情緒、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從而具有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的能力,以提高技校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因此,職業院校應積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質量,來培養技校生的良好心理素質,提高技校生的法律修養。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育重要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