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級教學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3-10-20 17:3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跨年級教學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單位為達成管理目標而制定的,對單位組織、協調、控制、反饋等活動具有規范化的指導作用。良好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完成教學育人的基礎,是管理與教學、管理與師生和諧發展的必要因素,是教育理念向教育實踐邁進的媒介,是高校教育改革成效的直接表現。過去,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規行矩步,主要通過加強規章制度的管制進行約束管理,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管理日益注重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也就成了高校不可或缺的行為準則。
一、淺析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
1、學生專業選擇受到限制
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分數等因素影響,如為了達成父母的期盼、解決就業難題及未達到分數線而服從調配,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以致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因非己所愛而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高校轉專業的門檻較高,只有成績排名靠前的極少數學生才具備轉專業的條件,大多數學生只能學習原專業,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因興趣原因出現厭學、逃課、補考、重修等狀況。
2、學生學習自由受到限制
當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都是老生常談,缺乏創新思維。學校教學方針有較強的約束力,學生自由選擇權短缺,教學方法缺乏個性化。如課程選擇、教師選擇沒有開放,在選修專業方面,有很大一部分課程是必修課,很大程度制約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致學生在不感興趣的課程學習中,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目的僅為了期末考試過關,沒有真正掌握和運用課程知識,未起到良好教學效果。
3、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模式過于單一
當前的教育還是難以走出應試教育的漩渦,學習成績成為高校評價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從而抑制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當今社會,只有身心得到全方面發展的學生才能更快更好融入社會,在??胺Q“學霸”的學生可能在走出校園后難以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適當的以成績論優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片面追求高分數,會滋生考試作弊的不良風氣。
信息技術成就了高校管理對教師評價系統,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學生在新學期選課時都要先對教師做出教學評價,通過學生反饋出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質量。但實際評價系統并不能真實反映教學情況,一成不變的評價問題成了走過場。而學生為了加快選課進度,在對教師評價環節不重視,應付了事的態度使評價失真。另一方面,因為高校對教師的管理制度比較死板,有較強的監控性,學校對教師的量化教評容易容易造成教師較大的精神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教師教學的創新思維,阻礙新科研成果的產生。
二、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構建舉措
1、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校教育,學生為本”,學校的根本職責是教師向學生教授知識,培育學生成為優秀的綜合性人才。在教學管理中人是管理最基本的要素,隨著社會的進步,以人為本充分體現在對個體人格的尊重上,高校教育“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構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人性化管理制度可以為師生創造一個融洽和睦的教學平臺,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對學生而言,人性化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對教師而言,人性化管理應重視教師在教學管理中身份,通過責權利對等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如“責”即為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權”則是擁有制定高?;窘逃叩臋嗔?。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可以樹立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歸屬感,使教學起到真正育人的作用。
2、推動自主創新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綜合學生個性化需求,推動自主創新教育管理制度,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一方面,尊重學生的專業選擇意向,適當放寬人員額度、成績排名等限制政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平臺。部分院校大一大二時會有分專業的情況,學校應具有指導學生科學選科的義務,并尊重學生選擇意愿,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學校應合理調整必修課及選修課的分配比例,讓學生有更大的課程選擇空間,改變固有本專業、本年級的選修模式,提倡學生跨專業、跨年級、跨院系選修,加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優秀人才。
3、提高學生高校管理制度建設的參與及知情權
高校教育的中心主體是學生,隨著高校教育管理不斷變革創新,在管理制度上,逐漸趨與人性化管理,學生參與構建教學管理制度成為改革的主流。通過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讓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制度的修編,能夠從學生的立場真實反映教學存在的漏洞,從而調整、完善管理制度,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成果。
4、完善教師及學生的考評機制
一層不變的評教機制容易導致“走形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溝通習慣,通過交流充分認識到教學方法的利弊,再取長補短加以改進,師生間切合實際的評價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學生評價時,要結合學習成績、個人特長、技能表現等情況進行評價,既要肯定共性的進步,也要鼓勵個性化的發展。在對教師考評方面,學生評價要圍繞課堂的教學內容、方法及創新思維展開評價,學校在考核評價上充分考慮教學效果,鼓勵教師開拓新的教學思維。構建人性化教學考評機制,可促進師生的共同提高,使教學管理及教學實際得到充分融合,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三、結束語
良好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維持學校教學發展的基礎,人性化管理是順應時展的產物,是高校教育事業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加強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構建力度,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事業的進步。
作者:任萌 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醫藥學院
參考文獻:
[1]徐維.構建高?,F代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