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保護野生動物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保護野生動物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綜合性學習應緊扣語文特質

請看一堂《保護野生動物》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要流程。

1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野生動物圖片,導入活動。

2學生先分組討論問題,然后交流展示。

(1)我國及世界野生動物處于什么樣的生存狀況?

(2)我們當地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是否強烈?有沒有傷害野生動物的行為?

(各小組先交流,然后用多媒體展示交流成果。)

3學生討論與探究。

(1)討論、探究造成野生動物面臨嚴峻生存環境的原因。

(2)我國政府為保護野生動物采取了哪些措施?你有什么好建議?

(學生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4教師課堂小結,并擬定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的倡議書。

縱觀這堂課,學生們展示了很多野生動物的圖片,播放了幾段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的視頻,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若干很好的保護建議??吹酱颂?,讓人覺得課堂氣氛活潑熱烈,學生積極主動,整體教學十分精彩??墒亲屑毾胂?,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堂課討論的都是生物問題,整堂課就是一節生物課。這樣一堂課嚴重缺乏語文特質,甚至毫不客氣地說,此課讓生物老師執教更為合適。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是開放、多元的,可以提倡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但是開展跨領域、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根本目的。但是有的教師過于追求綜合性而忽視了語文學科特點,結果是“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上述課例中,如果能從語文角度考慮增加適量的環節,比如讓學生朗誦文學作品中描述野生動物的片段,運用修辭手法擬一則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使整堂課都處在濃厚的語文味當中,學生也就自然會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二、綜合性學習應該注重思維深度

很多教師認為,語文教學應特別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極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對此種看法十分贊同。但是在現實課堂中,因為過度重視外在形式,使得過于淺顯的思維訓練大量存在,導致上述目標無法達成。如一堂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吟秋賽詩會》,教學主要過程如下。

1宣讀比賽規則:

全體同學分成甲、乙、丙、丁四隊,各隊基分為50分,按要求答對一題得20分,答錯一題則扣20分,最終以積分多少決出勝負。

2開展比賽活動:

第一輪,猜一猜――體會秋意。

交互白板上有8朵花,點擊其中一朵花,界面上就會顯示一幅配樂的圖畫。每隊任挑兩朵花,點擊之后結合畫面思考哪一首詩符合畫面情境,將該首詩歌完整地背誦出來。

第二輪,誦一誦――感悟秋情。

交互白板上有四張京劇臉譜,點擊任意一張臉譜,屏幕上就會出現“喜怒哀樂”四個字中的任意一個。各隊指定一名隊員選擇一張臉譜并點擊打開界面,然后根據所選字朗誦一首詩歌,詩歌情感應與屏幕上的字相吻合,朗誦應聲情并茂。

第三輪,填一填――欣賞秋景。

搶答題――在詩句空缺處填一種動物或植物的名稱。各隊選派一名隊員搶答。

第四輪,寫一寫――感受秋趣。

每一隊在小白板上快速寫出包含“秋”字的詩句,限時4分鐘。

3宣布比賽結果,活動小結。

從上述流程可以看出,這節課與美術、音樂課程進行了巧妙整合,活動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整堂課顯得詩意濃濃,學生積極性高漲。不過,如果我們考量這堂課對學生思維訓練的程度,就會發現問題,這堂課從某種意義上說變成了記憶比拼課,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在這堂課上基本沒有得到訓練。

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曾說:“思考,是人類的快樂。”只有在真正的有含金量的思考中,學生才得到真正愉悅,課堂才顯深刻。因此,筆者建議將第三輪比賽改為“品一品”,讓學生就稍有難度的課外詩歌進行表現手法、蘊含情感的品析。亦或將第四輪比賽改為“比一比”,讓學生就同樣寫秋天風物的兩首詩歌進行比較賞析。這樣的改變,有利于增強思維訓練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學生的詩歌欣賞能力。

三、綜合性學習應注重多元評價

及時恰當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現不足,并以此為基點努力提高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是開放性、活動性很強的課程,其評價方法主要不是采用考試品分方式,而是重在活動過程中的評價,但對比,我們很多教師往往有所忽視。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位教師在開展《狼》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所做評價存在的問題。

1交流信息、表達觀點。

(1)全班同學分為四個組,將課前搜集到的關于狼的信息進行分類、整合、篩選。(無評價)

(2)各小組展示搜集的信息,談談自己心目中狼的形象。

要求:匯報信息時先談自己心目中狼的形象,再用搜集的資料來佐證,并且要說出資料的來源。(對小組表現進行了比較評價)

2歸納總結,全面認識。

展示交流讓同學們了解了狼的兩面性:狡猾、兇殘的一面和聰明、勇敢、團結的一面??梢姡覀儜撊?、辯證地看待狼。實際上,不僅看待狼這種動物要用思辨的態度,在看待其他事物和分析、處理問題時也要用辯證的態度。請舉出這樣的例子。(進行了肯定性評價)

3深入研討,提升認識。

說說我們從狼身上得到的啟示。(進行了肯定性評價)

4引導質疑,延伸研究

我們掌握的資料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對狼的研究還沒終結。圍繞狼,你下個階段準備深入探究的方向、方式及話題是什么?(進行了鼓勵性評價)

上面的課例顯示,課堂環節環環相扣,內容層層深入,基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是, 從對學生的評價來看,卻顯得比較單一。課標要求“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這堂課的評價明顯不符合課標的要求。

我們認為,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由家長、學生、教師共同參與,在多邊溝通中進行課內外聯通評價。筆者設計的評價表格如下:

(說明:學生個人、班級同學的每項評價為5分,家長、教師的每項評價為10分,滿分為100分。)

這份評價表格將學生的課前研究、課內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課后完善整理等多方面表現作為評價內容,將家長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學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四種評價相結合,較好地體現了評價的多元性、互動性和過程性,避免了評價的單一性、片面性,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提升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時應走出上述誤區,緊扣語文特質。注重挖掘思維深度并開展多元評價,力求將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得更科學更有成效,使其成為促進初中生語文素養提高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