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運球訓練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7 17:4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足球運球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足球運球訓練方法

篇1

摘 要 足球運動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體育項目,在我國也深受群眾們的喜愛,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通過闡述青少年階段及其足球訓練動機的概念,重點探討了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并提出一些個人見解,以供實踐借鑒。

關鍵詞 青少年 足球運動 訓練方法 體能訓練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青少年階段的定義

青少年是指7周歲到13周歲的少年兒童(也可稱青少年)。本文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后,總結出青少年足球訓練階段為7~13歲。這一階段為足球訓練的基礎階段,其中又可以分為2個具有不同培養目的的階段,即7~10歲和10~13歲。前者以培養足球興趣為訓練目標,后者以掌握足球基本技術為訓練目標。

(二)動機與訓練動機

動機是移動或引向行動,在日常用語中具有力、能、力量等含義。訓練或運動動機是指人們參與運動活動的動力,具有啟動人的行為,并使行為以一定的強度在運動員中保持的特性。本文所指的訓練也是一種行為,受行為動機影響,自然也可分為內部和外部訓練動機。正確和積極的動機可促使運動員更加刻苦努力的參與運動訓練,對成績的提高有積極作用。

二、結果與分析

(一)青少年足球訓練重點分析

1.培養良好的訓練動機

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青少年足球訓練大綱,這一年齡段的隊員也還沒有達到進入體校或俱樂部梯隊的年齡要求。因此,參加足球活動或訓練的形式大多為學校體育課、課外特長輔導班及家教單獨輔導等。無論家長還是孩子最初以何種動機參與訓練,教練員都應該在該年齡段的主要培養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在訓練中通過不同練習手段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參訓動機,培養他們對足球的興趣。

2.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隊員動腦踢球的意識和習慣

足球訓練不僅要訓練隊員的身體,還要訓練他們的思維。隊員思維活躍與否,對比賽中各種技術動作的運用和戰術決策的選擇、執行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青少年足球的基礎訓練階段,就應當訓練隊員的思維,培養他們對練習和比賽的理解。

3.培養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

當今社會物質條件非常豐富,家長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忽視了對孩子獨立性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這一問題明顯地反映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足球比賽對抗激烈、勝敗常有,在帶給孩子成就感的同時也會給他們帶去一定程度的挫敗感。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不僅要擁有過人的技戰術能力和意識,也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做保障。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有意識地去培養。

(二)青少年足球訓練方法分析

1.體能訓練方法分析

在青少年基礎訓練階段,教練員必須時刻注意運動員的生理發育情況,要遵照青少年運動員身體發育規律適時地進行全面身體訓練,以適應足球比賽的要求。素質訓練要同生長發育特點相結合,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安排訓練內容和訓練負荷,結合足球比賽特點,發展一般和專項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重視各種素質發展的敏感期。

這一時期的訓練,在著重練習基本技術、培養足球興趣的同時,不應忽視對各種身體素質的發展,12歲之前速度、爆發力、耐力、柔韌都處于敏感期,應當在練習中進行合理安排,有針對性地加強。

由于少年兒童身體正處于發展階段,好動、活潑,注意力不會集中太長時間,對枯燥的練習興趣不高,因此身體練習應多結合球進行。比如在準備活動中可以安排柔韌練習,壓腿、踢腿,之后教練員拋球隊員側凌空射門,要求腿一定要抬高,找球的最高點,這樣學會技術的同時柔韌素質也得到了練習。速度素質也應安排在訓練的準備部分,采用具有游戲性、比賽性的練習形式,如2隊快速運球比賽,聽教練員哨音、看手勢沖刺跑等,這些練習對于發展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都有幫助。

2.技術訓練方法分析

在基礎訓練階段,技術練習是最為重要的,這也是今后戰術配合的基礎。運球、踢球、停球、傳球、頭頂球、射門等基本技術練習要合理分配。少年兒童的興奮與抑制不平衡,對單調的重復練習容易厭倦,所以練習內容要多樣、新穎、有趣,特別要注意善于變換教學方法與手段,這樣才能保持他們練習興趣。

要經常進行球性練習,練習時間不宜過長,可以安排在準備活動中與熱身結合起來。如規定范圍內運球變向(3min),顛球(2min),不同要求的運球(3min),不同部位顛球(2min),這種形式的結合避免了單一練習的枯燥性。在球性練習中要給隊員設定目標,如腳背顛球至少10個、大腿至少20個、頭顛球至少5個,逐步提高要求。

要經常進行運、傳、射門技術的練習,可以將不同技術進行組合安排,如運球過標志物、傳球、停球射門。要鼓勵隊員比賽中敢于在前場罰球區附近過人,注重培養比賽中技術的運用能力。足球比賽要求運動員對球在空中的運行方向、速度、高度、弧線、飛行時間、落點等有正確地估計,運動員根據球運行的變化判斷跑動的方向,速度、空間位置變化也要準確。??罩星蚝屯7磸椙蚓毩曈兄诎l展這些能力,如胸部停球,腳內側、腳外側停反彈球等,培養他們對時空的敏感性??梢圆捎米話佔酝5男问?,也可以2人1組,1人拋球1人停球,將球停好后要求隊員有下一個動作的銜接,重心跟上,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其在比賽中合理運用有較好幫助。

3.戰術訓練方法分析

這一年齡段隊員戰術訓練的目的主要應體現在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位置意識及1過1、2過1、2過2的能力,戰術練習形式要多以小型游戲和比賽為主,借助小場地來培養隊員的戰術意識。小場地比賽人數應有適當限制,多采用3對3、4對4、5對5的形式,要有明確的位置分工。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應注意觀察,及時糾正,必要時可以暫停,進行講解。逐漸通過不同場景來使隊員明白,應該如何跑位,如何傳球。

要培養隊員球要向前、向同伴的跑動方向傳的意識。例如,經常進行方塊傳球練習,用標志物放在方塊的4個點上,每個點平均站幾名隊員,練習中要有不同的要求,1停1傳、直接傳球、與同伴進行2過1后傳球等,在技術練習中逐漸增加戰術內容和要求。教練員不應急于求成,少年兒童的理解力不像成年人,要有耐心,可以適當降低難度。例如,在方塊的2個對角要進行1次2過1,另外2個對角1停1傳。戰術練習要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講解,不僅訓練隊員的身體,還要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

4.心智訓練方法分析

心理和智力水平是區別一個足球運動員優秀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較高的智力水平能夠幫助運動員更快成才,因此在訓練中一定要重視這兩個方面的培養。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10歲左右就能夠較明顯地看出性格的差異,心理狀態亦有明顯差異。有的訓練和比賽容易興奮、激動,不太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有的進入訓練和比賽狀態較慢,訓練中要加以引導,可通過訓練方法來改善,也可以通過一些輔助辦法。例如,在運球練習中,要求多觸球,多做動作,有的隊員可能一味求快,要和其他人比賽看誰第一個到終點,有的則很慢。那么在練習中就可以進行要求,在到達終點前必須達到要求的觸球次數,這就讓2種心態的隊員都能做到統一。再如可以讓隊員在參加訓練的路上聽聽音樂,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運用自我暗示法、呼吸調節法、模擬訓練法來訓練自身的心理素質。

對于智力的訓練,同樣可以通過訓練方法和輔助辦法來實現,如在準備活動內安排一些游戲,課余時間可以安排一些發展智力的活動,如觀看電影并設計問題讓學生回答、參與與足球有關的知識競賽等。

三、結論

通過研究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結論:(一)青少年足球的訓練重點應放在足球興趣培養、專項技術學校和心理素質培養這幾方面的內容上;(二)青少年足球運動的形式應多樣化、根據運動員的不同年齡制定出相應的訓練方法,培養運動員個人技戰術能力和他們的個性;(三)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這就需要提高教練員自身的教學水平,制定出符合球員自身的訓練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論文關鍵詞:足球;體能訓練;有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

論文摘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和綜述等方法對足球運動的供能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對足球運動員體能水平構成因素分析,探討符合足球運動的體能訓練方法。

對足球運動員訓練包括技術、戰術、體能、心理等方面的訓練。其中,體能訓練是技術、戰術訓練的基礎。要對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首先要了解項目的特點和運動特征。足球比賽具有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速,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而足球運動員的運動可分為走動、慢跑、中速跑、沖刺跑、帶球跑、后退跑等6種基本形式。而這6種運動形式的交替出現則產生了不同強度的運動時間和間歇時間的出現,而且還要在不同的運動距離上完成各種足球技術動作。

1.足球運動的供能特點

據統計,一場高水平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在場上活動的總距離為8706—14274m,快速沖刺跑200次左右,同時還要完成大量爆發性動作,其中走步占26.3%,慢跑占44.6%,快速沖刺跑占18.9%“能量的直接來源是三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動能量的最終來源是物質(糖、脂肪)的有氧氧化”ATP分別由三種不同的能源供給,首先起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統(ATP—CP),其次起動乳酸原供能系統和有氧氧化功能系統“因此足球運動對三大供能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它是以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混合供能的運動”足球運動的能量大部分是由ATP—CP系統提供的,但無氧能量的產生也非常重要,這是高強度運動的需要,在比賽中一流球員大約要進行200多次3s以內的沖刺,這就是由無氧系統提供的能量“在足球運動中,乳酸的濃度和部分田徑項目有所不同,糖酵解供能強度是較低的,比較集中于有氧供能和非乳酸無氧供能”因此,足球比賽時能量供應較集中于有氧和非乳酸無氧供能,無氧糖酵解能力則相對較低,運動員無需很強的耐乳酸能力。

2.當前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

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在平時訓練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強調體能測試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運動員的訓練,解決好一般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身體訓練、身體訓練與技戰術訓練以及身體訓練與比賽等關系,一般把身體素質訓練作為準備期,恢復和促進運動員身體狀態的手段或為比賽需要,來保持運動員身體處于最佳生理狀態而采取的一種練習手段,并要求運動員自覺的、長期的、不間斷地進行一般身體素質訓練,不是將一般身體素質訓練作為課的主要內容來進行訓練,而是在技戰術訓練課中,將體能訓練的要求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這樣可使運動員不會感到訓練的枯燥與乏味,且能達到進行體能訓練的目的”,具體做法是:在安排技術訓練的過程中,采用循環練習法手段,在單位時間內,強調運動員練習的數量及質量,減少練習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采取不等時的間歇方法或在模擬比賽對抗的情況下,完成一定數量的技戰術組織配合“采用非同等情況下的對抗(以多打少,以少打多)等方法“延長練習的時間,控制練習質量,因此,在技、戰術訓練的過程中,同樣達到了體能訓練的目的,最終達到訓練為比賽服務的目的”。

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運動員一般和專項耐力的強度控制主要有四種方法,分為持續法、間歇法、重復法、比賽法(重復法主要用于速度訓練)?,F代足球運動員的能量代謝特征是糖與脂肪交替供能,快肌、慢肌纖維交替活動,研究證明,目前足球運動員體能的決定性限制因素并非球員的心肺功能,而是球員的肌肉耐力水平,特別是肌肉無氧耐力水平“所以重點發展足球運動員肌肉無氧耐力水平對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是特別重要的。

2.1有氧耐力訓練

在有氧耐力訓練中應注意適宜的強度,目前運動生化學以無氧閾為標準,即由有氧供能開始大量動用無氧供能的臨界點為強度指標,這種有氧與無氧的混合代謝區域是指把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結合起來進行訓練的有效區分“每分鐘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為基本強度標準”,這種訓練手段對提高耐力項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1)持續負荷法:“持續負荷法是發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沒有間歇”每次負荷時間不應少于30min“對有一定訓練水平的運動員負荷時間可達到60—100min”。

(2)重復訓練法:“它是在發展有氧耐力的同時,還能發展專項或比賽能力,負荷強度比較大,每次練習應得到完全恢復以后,在重復進行”。

(3)高原訓練:“高原訓練就是在缺氧條件下進行訓練,由于身體在缺氧條件下的應激作用,能促進紅血球和血紅素的提高,血乳酸可達到平原訓練達不到的水平從而提高了機體無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質的能力”。

(4)交替跑訓練:“由三組運動員在同樣的距離內進行往返交替跑,如A、B兩組在一邊,C組在另一邊,練習由A組運動員開始跑向C組一邊,當A組跑至C組一邊時,C組跑向B組所在的一邊,然后,當C組達到時,B組在迅速跑向A組的一邊,依次往返進行交替跑,距離可定在30—60m之間;練習時間可控制在20—30min,通過交替跑的練習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

2.2無氧耐力訓練

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由于攻防戰術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時間里進行反復沖刺跑,對無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較高,無氧耐力訓練也需注意以下幾點:

(1)無氧耐力訓練必須保證運動員機體在活動中有高的乳酸值產生。為此,大強度和必需的持續時間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動的持續時間應在10s以上、1min以下,如果時間過短,主要發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統時間過長,則因強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訓練。

(2)間歇訓練法是當今足壇普遍用以發展無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運用這一方法時,掌握合理的間歇時間,是訓練效益的決定因素。當間歇時間過長時,血乳酸值會隨休息時間長而減少,形成主要發展速度素質。因此,根據運動員訓練水平狀況安排適當的間歇,保證機體始終處于高乳酸值狀態,是無氧耐力訓練目的實現的根本保證。

(3)隨運動員無氧耐力素質的改善,為不斷提高訓練水平,教練員應及時地調整訓練方法,如不變間歇時間、加長練習時間、或不變練習時間、縮短間歇時間等。

(4)無氧耐力訓練是一種大強度活動,運動員需要在練習前做好準備活動,在間歇期應采用積極性休息方式,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強度活動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難,頭腦發生昏厥現象。間歇訓練法用于無氧耐力訓練,是以產生乳酸值為基本準則的,任何一種間歇訓練方式,只要能滿足這一基本準則的要求,都可在實踐中采用。

參考文獻

[1]秦志輝.足球運動員耐力訓練若干問題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1):136-138

[2]耿建華.現階段我國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結構的分析與訓練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5):111-113

篇3

摘要結合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論述了影響中學生足球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因素和足球運動員的一般心理訓練及賽前心理的訓練的方法,為中學生足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足球運動心理變化因素心理訓練

一、 前言

競技體育的競爭實質上是競技后備人才的競爭,中學生運動員的培養是實現競技體育戰略目標的人才保證,我國的青少年業余足球訓練體制為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中學生足球訓練的動力問題,運動技能的如何快速有效掌握,業余體育訓練中的心理訓練問題等,而這些問題又往往歸屬于教育心理學范疇或與之結合緊密,本文結合現代心理學理論,對中學生足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問題進行探討。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中國足協足球進校園活動黃石地區中學生足球代表隊。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

2.專家訪談法:向各運動隊教練員,足球進校園高級講師進行訪問。

三、結果與分析

(一)影響中學生足球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因素

1.競賽規模和運動員面臨的任務

競賽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心理情緒,規模越大,運動員的情緒就易于激動,斗志昂揚,易產生高度的情感和強烈的榮譽感,同時運動員自身也感到壓力較大。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幾個學校足球隊的運動員在參加校際間比賽時,因為競爭對手較弱,那么他們的情緒就不興奮,不僅不能發揮正常的技戰術水平,甚至還有因為對比賽不夠重視而輸掉比賽的。而當他們代表學校參加省、區級的比賽時,由于競爭對手的實力也很強,要想在比賽中取勝就不是很容易的事。這時在比賽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就必須全力以赴,而他們因為是代表學校,在為學校爭光的情緒感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興奮性增強,到是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2.訓練水平和比賽經驗

訓練水平和比賽經驗也是影響心理因素之一。俗話說“藝高人膽大”。經驗豐富,準備充分,球隊整體訓練水平較高易產生增力情緒,反之,則產生減力情緒。初次參加比賽時不能很好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成績也不理想,是因為賽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心情緊張和動作僵硬,反應和注意力降低,不能發揮出自己平時訓練的一般水平,可能比平時還要低落。

3.參加比賽的動機

從運動員產生的動機是否與體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相聯系來劃分,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包括:能勝任的動機,成就動機,以及接受挑戰的動機等;外在動機包括:教練員、家庭、社會等外部的壓力引起的運動動機,為了獲得物質上的報酬,高考得到加分。一般來說,內在動機能促進人們對體育目標的追求,其動力更足,持續作用時間更長。

4.外界環境的干擾

比賽的勝利與失敗,不僅僅受運動員自身條件制約,同時還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如天氣、場地、觀眾和裁判員等。這些外界環境的干擾,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到運動員的心里活動。例如在雨天進行足球賽,觀眾少,場地泥濘等,往往使比賽氣氛冷淡,運動員不易調動積極性。反之,如果有熱情的觀眾助威、加油,比賽氣氛活躍,運動員就易產生奮發的情緒增強自信心,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

5.運動員個體性格差異

中學生是一個情緒極其不穩定的人群。因為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情緒不穩、敏感多疑、抑郁、焦慮、缺乏自信等性格特點都是阻礙他們在比賽中正常發揮的因素。因為自控能力相對較差, 他們容易將生活中的情緒帶到比賽中, 以至影響比賽中的發揮。調查中曾出現了這樣的幾個例子。有的隊員因為文化考試不理想以至在比賽和訓練中提不起精神。還有隊員因為自己喜愛的球隊輸球了而在訓練和比賽中表現情緒低落。

(二)中學生足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

心理訓練,即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練習者在完成訓練和比賽任務時所具備的各種心理品質的教育過程,并且學會調節各種心理狀態的方法。

1.自我暗示訓練

自我暗示方法是在比賽中通過自我說服、自我命令等詞語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的方法。其目的是調整自己的心境、情緒和意志,以便更好地完成比賽動作。賽中有針對性地自我暗示能穩定人的情緒,驅散周圍環境對心理的不利影響。默念是自我暗示的重要方式,可通過多次重復詞來實現,如“這個動作我能很好地完成”、“我相信我能成功”、“我肯定會發揮好的”、“我必須沉著、冷靜”等。

2.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是運動員通過自我的暗示來實現的,暗示是通過自我思想來進行心理調節的一種方法,它使疲勞的機體得到迅速和充分的休息,使情緒得到迅速的調整,信心百倍地準備下一場比賽。練習時采取最舒適放松的仰臥或坐姿,按一定的放松和動員套語進行,如“我很放松、安靜”,“我很舒適,我的全身肌肉在慢慢的自下而上地放松”,“我休息得很好,我感到渾身是勁,我很愿意參加比賽”等。這種練習方法主要用于賽前過度興奮,動力不強,神經高度緊張的運動員,也可用于賽前心情抑郁,疲倦拖沓的運動員。要注意做到調勻呼吸、身心入境和肌肉放松。

3.集中注意力訓練

我們提倡和贊賞運動員不要計較比賽的結果,排除一切干擾,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去,認真完成每一個技術動作,處理好每一個球,把個人的行為融入全隊的整體配合中去。具體的方法:(1)教練員有意識的安排運動員在不熟悉的環境下進行訓練,并通過非己隊球迷的干擾讓隊員能適應。并在一些友誼賽上制造錯判和偏護對方的判法,使學生們在心理承受力得到有意識的培養,通過意志品質的鍛煉,使隊員心理上有所準備。(2)通過運動員的意志品質的隨時分配和轉移注意力的訓練。教練員安排計劃后,有意識地在同一訓練課中變換訓練內容,要求運動員迅速從一種方法、手段上轉移到另一種訓練方法、手段上,這樣可以提高運動員調節注意力的能力;(3)在平時的訓練和學習中,教練員有意識地培養運動員養成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習慣,以提高運動員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在罰點球訓練時,提示用自己最佳的一種腳法去完成罰點球技術動作,不要過多考慮到用這樣、那樣腳法去完成罰點球技術動作,是射高球還是射低球,事前的訓練早已練好,到時候只管運用就得了,不要三心二意。

4.念動訓練

念動訓練也稱為心理回憶訓練,是心理訓練方法的一種。當一名運動員體驗到焦慮時可以想象以前成功的經歷和結果。方法可用默想,也可結合看書、看技術圖片或看其他隊員練習回憶。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把回憶與完成運動時的感覺結合起來。目的是為強化技術動作的正確概念,改進技術和提高動作技術的正確性。一般做法:運動員回憶該項目的技術結構,重現身體訓練技戰術的重點和難點,再現比賽時該項目技術動作的銜接、間隙及節奏;再現比賽或訓練的情景(主要是取得好成績時激動心情和外界觀眾高漲的情緒等)。

5.身心調整訓練

具體方法有:(1)催眠調整:是使運動員從賽前情緒緊張不安和恐懼感中解脫出來,經過訓練后,運動員將精神煥發,情緒穩定。在比賽休息間隙也可進行催眠調整訓練。練習時也是以套語作引導,如“你產生了瞌睡的感覺,瞌睡感覺增強了,眼瞼變得沉重,眼前暗下來了,睡著了……”(過一段時間)瞌睡正在消失,完全消失了,頭腦休息過了,很清醒,你很愿意進行比賽。(2)呼吸調整:就是吸氣時肌肉緊張和呼氣時肌肉放松結合起來,比賽時運動員用呼吸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達到消除緊張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3)三線放松功:第一條線:頭頂、頭部兩側、頸部兩側、兩肩部、兩上臂、兩肘關節、兩前臂、兩腕關節和兩手十指。第二條線:頭頂、面部、頸前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前側、兩膝關節、兩小腿前側、兩腳背、10個腳趾。第三條線:頭頂、后腦部、頸后部、背部、腰部、兩大腿后面、兩膝窩、兩小腿后面、兩腳底。做三線放松功時,先注意一個部位,然后默念“松”,再注意下一個部位,再默念“松”,依次進行。(4)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好動和好奇的特點,教練員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與足球無關而又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使運動員身心都得到有效的放松。

篇4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運動;學生;足球

G633.96

調查發現,大部分體育教師愿意將游戲融入到足球教學中,因為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教學重點側重于體育實踐活動。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到高中足球教學中,能夠使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有趣,活躍課堂氣氛,符合學科性質,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提高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游戲教學法在高中足球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索。

一、游戲教學法在高中足球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

1.游戲教學方法能夠與足球項目的特點相結合

體育教師在教授高中足球課程時,首先要明確所帶班級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和體育素養,對訓練的規則的方式進行調整。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體育素質確定訓練的內容和訓練方法,以收到更高的足球訓練效果。在完成基本訓練后,可以根據學生的訓練成效提高訓練難度,如讓學生進行“腿部負重運球”訓練,即在學生的小腿上綁上一定重量的沙袋,然后讓學生運球,以此提高運球速度和運球靈活性。

2.游戲教學方法與高中生特點相適應

傳統的高中教育認為文化課是最重要的,體育課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還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沒有認識到體育在學生身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更主要的是體育教師也認為體育課不重要,將體育課讓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同時體育教師也缺少對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意識,導致傳統高中體育教學與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不符。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較為成熟,具有較強的勝負觀念。因此,用游戲教學法輔助高中足球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實現高中足球的教學目標,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

二、高中足球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方法

1.游戲引導,訓練基本技能

高中足球運動教學要從基礎技能訓練開始,為后續足球學習和訓練奠定堅實基礎。足球基礎技能包括:運球、護球、搶球等,但是這些基礎技能對高中學生而言相對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致使訓練效果不明顯。為此,可將游戲融入到足球訓練中,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

例如,在運球訓練時,教師可以運用音樂節拍訓練法,即教師喊口號、打節拍,學生根據節拍靈活運球,具體實施方法為:設定每個節拍有四個“音符”,“音符”由左和右構成,左代表左腳運球,右代表右腳運球,在訓練時,教師喊出:“右右左右、左左右右、右右右左、左左右右”等口號,學生根據教師的口號和節拍,交替左右腳運球,提高學生運球的效率和準確度,并牢固掌握足球運球技能。

2.返跑游戲,活躍訓練氣氛

在高中足球訓練中,要不斷創新訓練的方式方法,創造出更多、更具特色和趣味的訓練法,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對足球訓練的熱情,為足球訓練提供內在動力支持,提高訓練的質量。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學習先進的足球教學理論和方法,在遵循足球基本規律和原則的基礎上,積極開發足球訓練方法,運用教學游戲促進足球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為有效提高學生在足球運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教師對學生進行折返跑訓練。教師可以在操場直線跑道上選取20米,在直線距離的兩個端點各放置一面鑼,在20米距離之間選擇不同距離放置6瓶水,做好準備工作后,讓學生從一端跑到另一端,跑的過程中,將途中遇到的6個水瓶依次用手推倒,到達端點時敲擊鑼鼓,然后返回到起跑端,在回程中再將水瓶依次扶起,回到起跑端點時再敲擊鑼鼓,完成折返跑。折返跑訓練中,伴隨學生加速、減速、停頓、加速等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3.競技游戲,增強訓練興趣

足球本身是一種競技運動,且具有娛樂功能。因此,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競技比賽,將足球的競技性和娛樂功能相結合,讓學生在足球競賽中振奮精神、增加活力。通過激烈緊張的足球競賽,讓學生將足球競賽看作是一場游戲,在游戲中施展自己的足球技能,展現自我風采,挖掘學生潛在的運動活力,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1]。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兩節體育課組織兩場足球競賽,第一場為男生競賽,第二場為女生競賽,男生競賽時女生為其加油,女生競賽時男生休息并為女生鼓勁加油。我以男生競賽為例,闡述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首先,教師根據男生的足球素質將其分成兩個小隊,并為小隊選定隊長,由隊長和隊員自行決定上場球員和替補球員名單,以及確定球員在比賽中擔當的角色,然后指導兩個小隊進行戰術研究,做好準備工作后,兩個小隊開始比賽,教師充當裁判,并在中場休息是對兩個小隊進行指導,最終選出獲勝小隊,比賽結束后,教師要為兩個小隊進行總結和分析,幫助兩個小隊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加以改進,教師也可以通過比賽了解學生的薄弱技能,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訓練。由于競賽具有對抗性,教師要做好醫藥準備,保證學生安全[2]。

4.多種花樣,做足準備活動

在室外足球運動教學中,運動的準備活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的柔韌度和靈活性,才能讓有效避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保護好學生的關節和相對脆弱的身體部位。由于,大部分高中學生不具備足球基本功,而足球訓練的首要條件是掌握良好的基本技能,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但是,準備活動內容相對單一,形式簡單,缺少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體育教師就要在準備活動上下功夫,積極開創多樣的訓練形式和訓練方法,保持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如,讓學生進行“猩猩式慢跑”、“企鵝式慢跑”等,“猩猩式慢跑”就是讓學生在慢跑時模仿大猩猩跑步的姿態,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進行準備活動訓練,實現準備活動訓的目的,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3]。

三、結論

綜上所述,使用游戲教學法對高中學生的足球訓練進行教學是具有現實基礎和現實意義的。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足球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幫助學生提升訓練質量和足球水平,促進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廣大高中體育教師,要立足教學實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游戲與足球教學結合的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足球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米衛杰. 游戲教學法在高中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4,36:218.

篇5

關鍵詞:小學生;足球運動;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8-0065-01

一、身體訓練的定義

身體訓練是指采用多種多樣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以增進運動員健康,改進身體形態,全面提高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和全面發展各種身體素質為目的的訓練。

二、小學生生理的一般規律

(1)小學生骨骼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軟骨成分較多,骨組織的水分和有機物多、無機鹽少,肌肉生長與力量發展速度較慢,10歲以前不宜做負重練習,可采用抗體重的一些練習,如徒手操、跳躍等。12歲以后,骨骼增長逐步加速,四肢長骨發育加快,骨的堅固性有所增強,男孩肌肉重量增加特別迅速,肌力增加最快,可適當安排輕負荷動力性力量訓練。15歲以后,生長發育迅速是身高增長的最佳時期,骨骼形態變長變粗。骨骼無機物比例增長,骨骼進一步趨于成人化,肌肉的發育落后于骨骼的生長,可以進行較大重量的練習,并應以動力性練習為主,進行必要的靜力性練習時也要控制時間,做到動靜練習相結合,但負荷不宜像成年人那樣大。

(2)小學生神經系統發育最早最快,興奮與抑制過程轉換快速、靈活。10歲以前,神經系統已經接近成人水平,但第二信號系統發育不完善,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占優勢,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強,善于模仿,對于示范等直觀形象教學容易接受。12歲以后,皮質抑制調節機制達到一定程度,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提高,能夠較快建立各種條件反射,但由于分化能力尚不夠完善,又受到小肌群發育較晚的影響,所以掌握復雜精細的動作困難,錯誤較多。15歲以后,反應潛伏期縮短,分化能力提高,能夠掌握復雜的高難度動作,皮質抑制調節機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提高,能較快地建立各種條件反射。

(3)小學生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發育尚不完善,10歲以前,由于此時隊員的胸膛狹小,呼吸肌力較弱,肺活量小,對氧的需要相對較多,在訓練時主要靠加快呼吸頻率來增加肺通氣量,不宜進行強度大的劇烈運動和長距離賽跑。12歲以后,是心肺功能增長幅度最快的時期,心肌發育不十分完善運動時主要靠加快心率來增加心輸出量以適應需要。15歲以后,足球運動員的基礎心率(指運動員晨醒后靜臥2min~3min后的心率)可達到和接近成年運動員的水平。因此,我們要考慮其發育不完善,不能像成年人那樣安排強度過大的運動量,又要給予一定的強度來達到促進青少年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更快發育和提高,從而使心肺適應大強度訓練的功能。

三、足球運動體能訓練方法

足球運動的體能訓練主要體現在三發方面:一個是速度,一個是耐力,一個是力量。足球比賽中各個位置隊員既需要速度也需要耐力,還需要力量。很多情況下,足球運動員并不需要全力跑動,一般運動員在場上的一次沖刺距離不會超過50m,但需要反復多次的完成這種沖刺。因此,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最關鍵的是要提高運動員跑動的總距離、一次沖刺或快跑的最長距離、一次沖刺之后最快的恢復與調整能力等方面內容。

四、訓練方法簡介

(1)速度訓練:速度素質是足球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良好的速度是比賽中獲取時空優勢的重要因素。在制訂訓練計劃時,采用游戲的方法,會帶來較好的效果。

(2)速度訓練的方法。1)起動跑。2)活動狀況下突然加速跑。在慢跑、慢速運球、控球、顛球、傳球情況下,突然起動加速跑或快速帶球。此練習也宜采用視、聽信號的提示,以提高起動的反應速度。3)全速跑。采用10m―30m―60m―80m的全速快運球跑動練習,以提高絕對速度。此練習可采用接力跑、追逐跑、追搶跑、計時跑等練習形式。4)提高運動員在快速跑中(有球或無球)、變向時能克服慣性,繼續保持高速跑動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變向時可向兩側變向,也可折返變向。

(3)速度訓練注意事項。1)速度素質練習應在運動員神經系統處于興奮狀態和體力較好的情況下進行練習。2)每次練習都要用最大強度,間歇時間不能太短,跑動距離不宜太長。3)反應速度訓練時,應采用視覺信號,這樣可培養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觀察力。在發展動作速度時,應合理地變換動作速度,采用先快后慢再到最快速度的變化模式。4)進行結合球的專項速度練習時,對技術動作的難度和要求不能太高,應采用運動員已熟練掌握的一些技術動作。

(4)專項力量訓練。專項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發展與足球比賽中各種動作運用方式。在激烈快速的足球比賽中,運動員不僅要不斷地克服身體重量的慣性完成各種跑、跳、急停、轉身等動作,還要在快速和對抗中準確地完成踢球、停球、運球、射門等技術動作。因此,力量素質已成為衡量足球運動員身體訓練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專項力量的安排上,練習內容應側重于模擬比賽上表現力量素質較為鮮明的動作方式進行訓練,盡可能使負荷動作與場上動作在身體姿勢、動作方向、幅度、速度等方面取得形式上的一致性,這樣更有助于專項訓練的效果。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戰略措施,只要堅持廣泛地開展青少年足球活動,堅持從青少年開始訓練,就一定會大大促進我國足球整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何志林.現代足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篇6

P鍵詞 青少年運動員 足球 訓練 原則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根據當下足球運動的發展趨勢,足球運動競技水平將會越來越高,比賽中對于運動員速度及力量的要求也更上了一個臺階,因此,通過專業的速度力量訓練來提高足球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意義重大。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科學合理的安排速度力量訓練,以有效的專項訓練手段以及保障措施來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速度力量水平,為培養高水平的足球運動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1快速力量的概念及構成

速度力量也稱快速力量,足球運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快的速度下進行的力量對抗.在進行速度力量的對抗過程中同時具有較快的速度和較為強勁的力量條件。為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奠定基礎。速度力量與足球運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是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因素。

2速度力量的作用

2.1速度力量對進攻面的影響

進攻技術可歸納為移動、傳接球、運球、射門以及身體對抗。在比賽中要完成一個有效的進攻動作。首先要突破對方嚴密的防守、克服強力的沖撞??朔陨弦蛩?,要具備良好的腿部爆發力,使身體移動快速連貫,動作有效,迅速擺脫對手。同時還要有強壯的身體(上、下肢及腰腹力量)來應付身體接觸時所產生強力的身體沖撞。所以發展速度力量是足球運動不可或缺的發展方面。

2.2速度力量對防守面的影響

防守技術可歸納為移動、搶斷以及身體對抗。相對進攻的積極主動而言。防守顯得相對被動。要判斷進攻方的意圖和跟隨對方的動作。防守方的身體要比對方緊張,腿部和腰腹力量消耗會更多。

3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方法

速度力量的決定因素是肌肉收縮速度,大多數技術動作都是在快節奏或爆發用力的情況下完成的。如擲界外球的出手速度,踢球時的擺腿速度,各種情況下的起動速度,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現。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現形式主要有:爆發力、起動力、反應力等。

3.1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爆發力的訓練

爆發力是指以最短的時間、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爆發力的大小是由參與活動的所有肌肉群的協同用力來決定的。爆發力的提高有賴于最大力量水平的發展。如果最大力量發展不夠,爆發力則不能達到很高的水平,所以發展最大力量的訓練方法同樣也適合于發展爆發力。施羅德認為,爆發力訓練的主要特點是用于訓練中的主要刺激與完成動作的類型及發力的大小密切相關。因此,爆發力訓練的主要刺激是加速度。發展爆發力的方法主要有快速用力法和超等長練習法。

3.1.1快速用力法

快速用力法的練習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縮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發展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爆發力。它包括以下兩種形式:

(1)中等強度快速用力法,其特點是用70%-85%的強度,用最快速度練習4-6組,每組重復3-6次。這種方法對提高肌肉發力極為有效。特別是采用抓舉或高抓、高翻挺等形式發展爆發力時更是如此。另外,也可安排負荷較小但快速完成的練習,如擲實心球練習等。

(2)小強度快速用力法,其特點是采用30%-60%的強度。練習3-6組,每組5-10次,進行專門發展練習,并使練習的結構和肌肉工作方式盡量接近比賽動作。

3.1.2超等長練習法

超等長練習法也叫超長訓練法,實際上是把退讓練習和克制練習結合在一起的訓練方法。超等長練習時,肌肉先作退讓工作,并且肌肉被極度拉長,然后再盡快轉入克制工作,練習的目的在于使純力量轉變成爆發力。其生理機制是牽張反射,即肌肉在退讓工作時,肌肉被拉長得超過自然長度,引起牽張反射,從而產生一種更強有力的克制性收縮,以有效地發展爆發力。超等長練習發展爆發力的方法和練習內容主要有:跳深練習和各種跳躍練習,如用最大速度進行原地縱跳、蛙跳、連續跳臺階、跳欄架、多級跳、跳上、跳下、跳箱等練習。超等長練習的內容,組數和次數,可根據訓練要求和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定。

3.2關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起動力的訓練

在最短時間內,最快地發揮下肢的肌肉力量,稱之為起動力。運動實踐證明:最大力量是起動力的基礎,許多力量型足球運動員,盡管其體重較大,也未從事過專門的短跑訓練。但他們的起動速度都非常出色。發展起動力的方法很多,以下幾種練習對發展起動力具有積極作用:利用地形地物的各種短跑練習,沙地跑、上(下)坡路、跑階梯等;利用器械、儀器的各種跑的練習。加速跑突然改變方向跑、計時短跑、負重的加速跑、負輕杠鈴跑等;利用同伴的各種阻力(助力)的加速跑、牽引跑、聽信號改變起跑的準備姿勢跑等。此外,發展彈跳反應力的超等長練習法,如跳深和各種跳躍練習也是發展起動力的有效手段。

3.3關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反應力的訓練

反應力是指運動的人體迅速制動,并以很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運動的能力。當人體運動時,肌肉鏈制動著人體運動速度,引起牽張反射。在制動的階段,活動的肌肉被拉長;在加速的向心階段,肌肉迅速收縮縮短。所以,反應收縮形式是一種高度活動的肌肉拉長-收縮周期形式。反應力主要有以跳躍為主的彈跳反應力和以擊打、鞭打、踢踹為主的擊打反應力。這兩種收縮形式的差別在于不同的刺激關系。以跳深為典型的反應形式中,肌肉拉長是因為制動向下運動的身體受重力作用被迫進行的,人們習慣稱之為超等長練習。相反,以擊打為典型的反應形式中,肌肉拉長是因為對抗用力而引起的,這種被拉長的肌肉并不是積極的。因此,拉長收縮周期較跳深時慢得多。

3.3.1彈跳反應力的訓練方法

發展彈跳反應力的方法主要采用超等長訓練法,訓練內容主要有兩方面:

(1)跳深練習,下落高度40-70cm。如采用^低高度,有利于發展最大速度;如采用較高高度,可發展最大力量。要求跳下后立即起,盡量跳高,這種練習,一周可安排兩次,每次4組。

(2)各種跳跳練習,用最大速度做原地多次縱跳、跨步跳、多級跳、負重連續跳、單足跳、多級蛙跳、連續跳過低欄架、連續跳臺階、跳上跳下等。另外,英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多采用手持輕啞鈴蹲跳起、肩負杠鈴蹲跳起、負重分腿跳,要求快速、負重提踵等練習來發展彈跳反應力。

3.3.2擊打反應力的訓練方法

足球運動的主要技術動作是踢球,發展擊打反應力,特別是對抗肌的力量能力是這些技術動作訓練的重要任務。主要有以下幾種訓練方法:

(1)退讓性練習法,即離心收縮,發展對抗肌力量。

(2)模仿性練習法,主要發展對抗肌和擊打速度??捎幂p杠鈴快速跳躍平推以發展身體的速度力量。練習時應注意動作完成的幅度,完成動作前的拉長動作以及具有足夠引起鞭打性的肌肉緊張。根據所選負荷和運動員的訓練狀態,練習一般每組不超過5-8次。

4訓練安排建議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評價運動員的關鍵指標,良好的速度力量素質能夠促進技、戰術的提高和發展。同時良好的速度力量是足球比賽取得勝利的關鍵肉素。所以足球運動員進行科學的運動訓練時,還應注重足球運動的特點進行訓練。在全年訓練中,要根據訓練任務、青少年的年齡、身體發育特點,確定訓練的具體內容與方法。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千萬不可急功近利。應按照青少年的生理特點依照周期化力量的分期訓練模式進行訓練。應根據不同水平以及不同位置特點進行不同的力量目標設置。建議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應進行不同強度變換的周期力量訓練,在此推薦8-12周的周期安排,為減少速度力量訓練單一化,應注重結合球的速度力量訓練。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因人而異的安排訓練。

5結語

綜上所述,教練員和運動員都要提高對速度力量訓練重要性的認識,深刻認識到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控制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必備條件之一,并且正確把握足球運動項目的主要特征,為其專項訓練指出科學的指導方向,提高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學生 傳球能力 傳球意識

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集體配合的第一要素是兩人配合,這也是足球運動的基礎。為了進行兩人配合就必須和隊友間傳球,這種傳球活動,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在球場的任何地方,以各種腳法,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觸球而進行。這就是所謂的傳球。傳球可以顯示足球運動的威力,也是足球運動的象征。由傳球產生了足球運動的戰術。在足球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它當作一個重點來抓。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傳球意識

傳球要有一種配合意識。傳球的隊員首先應正確決定需要傳球還是運球。如果他決定傳球,那就要確定傳給誰,什么時候傳和用什么方法傳。

傳球的意識只有在隊員經常注意觀察其他人――對手和同伴的情況下才能收到效果。首先,自己應知道球在哪里,在迅速觀察各個方向的同時要了解其他隊員在做什么。至少在球向自己傳來時,應預見到和想到自己將做什么,還應根據其他隊員的行動不斷改變自己個人的計劃。

傳接球是一個相互聯系的過程,即由誰來傳球和由誰來接球。傳球的成功依靠兩個人的配合。接球人的任務是使自己處于不受對方威脅的情況下,這樣才能把球接住。而傳球人的任務在于看清楚那些有可能接球的隊員的活動,并且把球傳個處于最有利位置的人。常常是接球隊員的活動決定傳球的必要性,而不時傳球人自己來確定接球人的活動。接球人必須不斷跑動,以爭取擺脫對手。這種無球隊員的跑動在足球運動中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即使自己沒有接球的條件,也可以吸引對手,為同伴創造接球的機會。

二、讓學生掌握幾類傳球的技術

1.短傳。短傳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慢速的。學生通過短傳的準確性來尋求傳球的安全性。短傳的方向有:側傳、直傳、斜傳;短傳的方式有:地滾球、低空平直球、把球壓向地面的下壓式球,把球挑高放弧線球。短傳時最常使用腳內側,擊球腳與支撐腳成90度角。擊球的中心既不要高,也不要低。同樣,可以使用腳背或腳外側,而用腳外側踢出的球是弧線運行的。

2.長傳??梢允强焖俣辛Φ?其方向可指向底線作為一次突破,或利用一個空當。斜線長傳,用于改變比賽的方位,用于橫傳轉移,用于傳向球門前,用于回傳。

長傳有三種形式:平直球、高空球、地滾球。

持球者為把球傳給遠離自己的同伴時,所用的觸球面是腳背、腳外側、腳內側。

3.定向傳球。直角傳球,就是球被踢向與傳球者站在同一線上的隊友,其跑動方向與傳球者相同。

銳角傳球,接球者跑動的方向與傳球者一致,但位于傳球者略后方。傳球者需要把支撐腳指向接球者,把球向斜后方踢,擊球腿必須旋轉一下。

鈍角傳球,接球隊員跑動方向與傳球者相同,但位于傳球者的前面。

向后傳球,傳球的方向與傳球者跑動的方向相反,常以腳跟磕球,或以腳底向后推球。

4.凌空或半凌空傳球。這種傳球須有明確的配合目的,并根據行動節奏迅速決定采取的姿勢。只有這樣使用凌空球配合才能有效。

常用觸球部位:腳內側,腳背,腳跟,頭,大腿,胸部。

三、課堂上進行傳球練習的一些常用訓練方法

1.搶截游戲。由4~6個人站成一個圓圈相互傳球,一個人在中間搶球。只要碰到球就交換。這個游戲的意義在于傳球應快而準確,要估計好傳球的力量,使得接球者能掌握好球,并能在中間的人上來搶球前把球傳出去。這個游戲要求很快地決定用什么方式傳球,傳給誰,因為中間的搶球隊員一直在向他們進攻。他們同樣能學會隱蔽自己傳球的意圖,如先向左做一個假動作,然后再向右傳球。

圓圈的大小可由參加游戲的學生的技術水平來決定,對剛開始學習的學生圓圈直徑可在6~8米。如果參加游戲的人數超過7人,圓圈應擴大些,中間可以用兩個同學搶球,游戲的規則也可以變化。如為了學習各種傳球的方法,可以規定只允許用左腳傳球或只允許腳外側傳球;為了提高游戲的速度,可以規定只許一次觸球,學生在游戲中應不停球,立即把球傳出去。

2.兩人面對面傳球有以下方式

(1)兩人相距20米,把球分別用腳內側、腳背、內腳弓及外腳面傳給同伴。隨后按教師指定的觸球面來傳球。

(2)任選觸球面,相互傳球。

(3)在兩個小旗間相互傳球。兩個小旗間的距離隨練習的不同階段而逐漸縮小。

(4)記錄在50次相互傳球中,有幾次成功;記錄在一定時間內(如兩分鐘)有多少次成功的傳球。

(5)兩個學生沿整個球場長度,逐步前進,但要把球傳到同伴腳下,而同伴要在同一水平線上跑動。

3.人和多人練習方式如下:

(1)3個學生站成彼此相距10米的三角形。核心A把球傳給B,B再把球傳給A此后,A再把球傳給C,C再回傳給A,如此連續進行。在這一練習中,可先控制球后再傳,或不控制球直接傳。

(2)5人1組,分別位于多邊形的頂點,3個學生各持一球,必須把球傳給未持球的同學,3個球比喻在不停地運行。多邊形可以改變,而學生要隨著移位。作這一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出球前一定要看準目標。

(3)在一個直徑約20米的圓圈內,由4個同學組成一小組,相互傳球。由另外4個同學組成另一小組等待在圈外。聽到教師的信號后兩個同學進入圈內阻擊前一小組同學的傳球。進行阻擊者可由站在圈外休息的另外兩個人替換。這種練習可限定時間,如限定為5分鐘,計算阻擊成功的次數。然后,兩組進行調換。

(4)學生分別穿上帶有1、2、3、4、5、6、等號的運動服。傳球者一定要把球傳給自己下一號碼的同學,例如,1號同學應傳球給2號。練習時可安排1~2個阻擊的同學,以接近真實比賽的情況。

傳球的訓練方法很多,在平時的足球課上,教師應多著重培養學生的傳球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傳球能力,一些足球戰術才能得以實施,充分保障足球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浮海•戈海洛.現代足球技術配合與訓練[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2]杜超.淺析影響足球傳接技術的因素[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2).

篇8

關鍵詞: 初中;足球;拓展;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4-0059-02

一、校園足球拓展課程總體內容安排

我校作為城鄉結合部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硬件條件相對好,擁有專業的足球場,同時也有專業的足球教師。但學校由于處于城鄉結合部,學生來源較為復雜,學生的差異性大,學生家長思想觀念以及生源地各小學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過足球的很少,而這個階段剛好是學習足球的“黃金”年齡段,過了這個階段再學習足球相對來說就變得困難,為此我們考慮開展足球拓展課程前著重圍繞以下幾點:

(1)將足球運動全面普及放在第一位,盡力讓每位學生受益。

(2)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選擇一些簡單可行,學生容易接受的基本技術動作。

(3)注意足球文化的推廣與知識的普及。

(4)各水平層次足球拓展課程教學內容安排與細化。

初中足球拓展課程主要有足球理論知識、足球技術、足球戰術三個方面。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把學習足球技術動作教學作為主要內容。

足球技術是足球運動的核心,也是足球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它貫串于整個足球教學過程中,全國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的基本要求也重點圍繞著技術教學。

足球技術主要分為盤帶球、傳接球、射門、頭頂球等。這幾個部分包含了復雜的技術動作,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經典的足球游戲以及確定了一些最基本、最實用的技術動作作為教學內容,這些內容不僅適合低層次的學生練習,同時也適合一些精英層次的學生練習。

二、校園足球拓展課程具體實施方法

我校有31個教學班級,學生人數有1000多人,班級采用小班化教學,一個班人數最多35人,相對來說教學組織就容易一些。

為更好的教學,我們將學生分三個層次班。分別是普及班、提高班、精英班。

普及班:針對每一位同學,每周安排一節體育課由帶班的體育教師負責組織足球拓展課程活動。

提高班:面向全體學生采用自愿報名的形式參加學校安排的足球社團活動,課程由專職的足球教師負責教學。

精英班:從全校學生中選拔少量并具有一定足球天賦的學生組成校足球代表隊,由專職的足球教練員進行更加系統的足球訓練。

三、足球拓展課程分層教學設計內容及要求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處于關鍵時期,為此在安排足球教學內容上充分把握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并結合足球運動的自身特點,按照《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來科學、合理、有效地安排足球教學內容。

我們將學生分成了普及、提高、精英三個層次,并針對三個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與訓練。

在各層次安排足球教學內容側重點雖然有所不同,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普及足球運動,提高足球運動水平。

普及班的學生足球拓展課程教學要求應主要從興趣入手,從足球啟蒙思維來定位,以培養足球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平。教學采用大量的并有趣的足球游戲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觸球,每節課都做到腳不離球;對學生在足球技術上不做過多的要求,但可適當的提醒,不必硬性的規定,對學生多鼓勵與表揚。

提高班同學對足球已經有了很大的興趣,系統化的足球基本動作的學習很有必要。教學安排可以按照運球-傳球-停球-射門的各單個技術動作流程來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而在內容的選擇上面盡量選擇那些有代表性,動作結構相對簡單,經過簡單的練習就能夠掌握一些技術動作,教學中根據需要把有趣的足球游戲加入進去。如訓練運球折返變向的技術動作可以采用“搶鉆石”這個游戲進行教學訓練。

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應該嚴格要求,精講多練,一次規范的示范比講十次效果都好,注意練習重復次數;注意輔助教學方法運用。如腳內側傳球腳型的固定訓練,可以采用雙手扶墻,連續踢墻根來練習。戰術練習應該把重點放在一對一訓練上面,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尤為重要。身體方面不建議單純的力量與速度練習,如需練習盡量結合球。

精英班既校足球代表隊,針對他們的教學與訓練主要任務是鞏固足球的基本動作,在掌握技術的基礎上提高技能水平,提高競技能力。教學中需將單個的技術動作過渡到多元動作組合,并學會比賽中怎樣去運用,什么情況下用放在教學與訓練的首要位置。一些相關聯的單一的技術組合練習將在這個階段大量運用,特別是傳接球的合理性,控制球的合理性,運、傳、射之間的連接動作;戰術方面包括簡單的技戰術演練、一對一、二過一、定位球、小組對抗攻防等。訓練中發現問題多采用“凍結”訓練法停止訓練,及時糾正錯誤,必要時采用小黑板或者演示板教具。如:戰術配合時,傳球與跑動中出現的傳跑不一致的問題;防守時站位錯誤的問題;傳球線路選擇等。教學訓練時講解要精講多練,練習內容不用過多,注意重復次數,同時也要注意隊員的休息與調整;身體方面不建議單純的力量與速度練習,如需練習盡量結合球;訓練前后一定要伸展與牽拉性練習。

四、開展初中足球拓展課程的建議

1.初中足球拓展課程內容選擇要遵循《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在進行教學時時刻按照“目標指引內容”這個原則思想,方案設計要符合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

2.以學生為主,根據學生的要求與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能過于競技化。學習時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學內容之間合理的搭配,讓學生的身心健康與運動的技能協調發展。

3.注意循序漸進,內容選擇要有一定的科學性、連貫性、趣味性和綜合性。如趣味性的足球游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體會在玩中學、學中玩。

4.各層次班訓練一定要制訂相應周期計劃、課時計劃。按目的來選擇訓練方法與手段,嚴禁杜絕教學訓練的隨意性。

5.在體育課堂中開展足球教學時,對于班級人數過多的情況,可考慮采用男女分班教學,也可以分興趣愛好班教學。

6.堅持由簡到繁、從易到難,精講多練,從簡單的單一動作到復雜的多元化動作組合之間的銜接,讓學生逐步地掌握足球技術動作。

7.初中足球拓展課程教學內容應該把技術動作學習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技術都是核心。

8.多與相關教育、體育部門聯系,在業務上得到更多的指導,對足球的教學內容這方面要集思廣益,收集整理實用的資料,盡快規范學大綱與相關的教材,暫時沒有統一的教材的情況下,可以編寫自己的校本教材。

篇9

關鍵詞:表象訓練 足球 教學 應用

表象訓練是體育運動領域中最常用的一種心理訓練方法,表象訓練有利于建立和鞏固正確的動作動力定型,有助于加快動作熟練和加深動作記憶。在足球教學實踐中,運動員心理訓練素養的好壞對足球運動有著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足球教學動作訓練時,總是要求運動員根據自己頭腦中的表象做姿勢和動作,讓自己的腿部盡可能準確地做出動作,以形成良好的動作表象,并在此基礎上,使動作變得靈活自如,及時發出運球、跑動、跟球等配套動作,最后踢出好的球。

1.表象訓練對足球運動員各運動能力的影響

(1)表象訓練能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

運動表象訓練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記憶、分析、思維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過程提高視覺和聽覺效果,感受物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有些專家曾做過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進行運動表象訓練前,對學生進行初始評定,平均分數為4.1分,經過運動表象訓練后,對其進行終結評定,平均分數為8.6分。這充分說明,表象訓練水平的提高能加速掌握足球技術,從而提高足球選項課的教學效果。

(2)表象訓練能促進學生積極自覺地參加學習。

實踐證明,在足球課程中進行表象訓練時,大多數學生注意力集中,技術動作的要領理解深刻,為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提供了條件。有較強的求知欲,課堂表現積極,學習主動性明顯加強,提高了學習效率。

(3)表象訓練可以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表象訓練法與傳統教法的區別在于,在實施表象訓練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練習、比較來掌握足球技術動作,并建立評價環節和標準。通過評價,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與不足,再通過表象訓練和分析討論找出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學生不僅提高了表象訓練水平,而且把想與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培養了他們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表象訓練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及內容

表象訓練應用于足球教學是指運用表象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足球運動技術。學生在實際練習時,身體的肌肉活動占優勢,大腦的心理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盡管不斷重復同一動作,但動作的肌肉感覺并不清楚,動作的表象并不完整,概念也不清楚,因而效果低。如果練習中間加入一般表象練習,不僅可以暫時減少體力消耗,更重要的是為內心表象活動的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技術動作的掌握過程會因此加快。因為成套、固定的動作都嚴格規定了方向、幅度、力量等,學生身體練習時有標準的參照體,便于在腦中演練。對于含有重復的感知和要求有較好的視協調因素的動作,學生可以“慢鏡頭”或用分解的形成在腦中重現,仔細體驗每個細節和程序反復追憶,反復練習,加深動作印象,從而可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表象訓練在足球教學中運用的基礎程序及內容

表象訓練的實質就是充分利用動作的表象來促進動作掌握,技能的形成。所以學生每次身體練習前后,都應要求學生做1~2次的表象訓練,基本過程是:讓學生自然站立或坐下,全身放松,穩定情緒,集中注意力,隨即進行表象訓練,然后進行身體練習。

在學習新動作時,為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動作形象,粗略的掌握動作,表象訓練的教學程序:看示范、聽講解表象訓練身體練習這里的表象練習依據學生所學動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由教師以精煉的語言提示和誘導學生在腦中重現規范化的動作。在動作表象還不清楚或出現障礙時,表象訓練的速度可慢于正常動作速度。然后,逐漸過渡到正常的動作速度,使動作表象趨于現代化。在此階段主要讓學生反復幾次重視教師講解的動作要領和示范的動作形象,然后緊密的結合身體練習。表象訓練的教學程序為:表象訓練身體練習動作重點表象訓練改進動作身體練習。

這里表象訓練以學生自我獨立練習為主,逐步培養學生自我控制意識的能力。要求學生除重視動作要領和形象外。主要是重視動作用力時機、時空知覺和動覺等感知。教師要根據學生完成動作的情況給予反饋,以強化學生頭腦中的動作表象,使表象更加完善、穩定、準確、清晰。學生進行表象訓練時、其肢體若能出現輕微的活動現象,甚至不由自主地進行動作“比劃”,這是表象訓練的最佳效果。

4.表象訓練在體育課教學中有效實施注意事項

表象訓練中需注意的事項如下:(1)表象訓練教學必須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內容、課的任務、教學進度,按照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有計劃、按步驟、有控制的進行。教學前應向學生講清表象教學的目的、步驟、方法并指導實施。(2)進行表象訓練時,教師必須首先了解與掌握運動表象形成各階段及其特征,并在表象訓練過程中根據各階段的特征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誘導與提示。(3)表性訓練時要重視規范的動作。如果在頭腦中反復演練的都是不正確的動作、這只會對動作的掌握起副作用。對動作表象的演練無論是從視表象或者從動覺表象來說,都同樣要求避免不良現象的出現。(4)表象訓練要和身體練習相互配合,交叉進行。對于缺乏動作體驗的學生或初學者,可以讓他們多演練動作技術的視覺表象。(5)運用表象教學法時,要激發起學生身體練習獲得成功時的情感體驗,以重現的方式加以鞏固,盡可能使動作過程生動、真實。表象訓練的動作越細致,動作的形象就越清楚,身體練習就越加準確和輕松自如。(6)表象訓練時的環境應安靜。(7)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的動作技術項目,貫徹因項、因人、因時而異的原則。(8)運用表象訓練進行體育課教學時,要控制與掌握好課的密度,保證學生承受到必要的生理、心理負荷,應有針對性的設計編好表象訓練的語言,周密考慮到教學時機和步驟。

5.結論

在足球教學中采用表象法教學與訓練,能使學生想和練有機結合,并使訓練者人體聽覺、運動系統大腦思維等都參與足球的現場活動,有效地調節情緒,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了足球的教學效果,值得推廣應用。總之,表象訓練在體育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能對學生的認識過程實行控制和調節,幫助學生體會和掌握動作要領,減少練習過程中的盲目性,豐富了教學內容,調節了運動量,并有利于教學結構,教學程序及課堂氣氛向優化的趨勢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加速體育課教學科學化,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37-39

[2]馬啟偉,等.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17

[3]丁雪琴.運動心理訓練與評價[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90-91

[4]漆昌柱,等.表象訓練的概念、理論及主要研究領域:現狀與分析[J].體育科學, 2001,21(3):76-80

篇10

足球訓練游戲能夠很好地提高課堂的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素質、打破課堂沉悶乏味的氣氛,不僅豐富了大學足球教學模式,更在促進學生體質、足球技巧方面有積極作用。在教學中,熱身階段的訓練最好能利用足球游戲,讓學生提前進入足球學習的狀態,通過不同的足球游戲,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與技巧、促進戰略戰術謀劃能力和提高守門員對于各種高球、低球以及半高球的撲殺能力。

關鍵詞:

足球游戲;大學;足球教學

足球運動最先源于一種游戲,并且足球游戲本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可控制性以及游戲通有的娛樂性。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當中是極其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教練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這一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足球這項運動的技術技巧和戰略戰術,能夠高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和主動性。在現實的足球運動教學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設計并運用足球游戲,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足球基本技術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戰術意識、增強學生體質并且提高運動技能。

1高校足球中應用足球訓練游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足球訓練游戲是近些年大學足球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載體,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不僅豐富了大學足球教學模式,更在促進學生體質、足球技巧方面有積極作用。足球游戲的必要性和意義具體如下。

1.1高校足球中應用足球訓練游戲的必要性

足球作為一種風靡全球的一項運動,人們對它的熱愛以及其本身的娛樂性是其它體育項目無法匹敵的。當前形勢下在高校足球的教學課堂中,很多的體育老師在教授過人、運球、傳球、射門等等足球運動基礎技術時教學方式非常簡單。為了提升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很多高校體育老師都只是簡單地將學生們縱向分成幾路,然后每路縱隊再依次進行踢、顛和足球訓練,長此以往,學生因為重復極其機械的運動而感到無趣,足球本身所特有的魅力被隱藏了起來,這種機械、簡單的足球教學方式方法足以磨滅絕大多數學生的耐心,導致很多的學生不再喜歡足球,甚至討厭足球課。換句話說,一些學生之所以討厭足球和傳統的足球教學并不是因為其足球本身,而是因為傳統足球教學的枯燥乏味。教師應當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適當加入足球訓練游戲,這樣能夠增加足球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更加能夠克服傳統足球教學所帶來的枯燥乏味感,釋放出學生的活力、內驅動力,在充滿激情和朝氣的環境中進行足球訓練。

1.2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應用足球訓練游戲的重要意義

足球訓練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能夠很好地提高課堂的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素質、打破課堂沉悶乏味的氣氛,從而對提高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高校體育老師應當利用足球訓練游戲這一方法作為傳授足球知識以及運動技能的一個載體,同時提高學生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的興奮性、加強身體肌肉的彈性、避免運動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老師應用足球訓練游戲方法能夠發揮出學生的抽象思維想象能力,調動出學生的激情和主動性,激發出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同時大幅提高足球教學的效果。在足球游戲當中,每個參與者都應當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進行游戲,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尊重規則的優良品質,對其未來人生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足球游戲同時強調個人的努力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這對于培養每個學生勇敢頑強的品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足球訓練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的要領

高校足球教學當中,足球可以分成關于熱身階段的足球訓練的游戲、提高足球運動技能技巧的訓練游戲、促進學生足球戰略戰術籌劃能力的游戲以及針對門將隊員訓練的游戲4個部分。下面筆者將詳細敘述這4部分足球訓練游戲的實施辦法。

2.1關于熱身階段時的足球訓練游戲

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敏性以及柔韌性,避免學生在運動當中出現身體損傷,需要進行熱身運動,使學生身體的溫度升高,加快身體中血液流動的速度,放松身體肌肉,進而達到減小運動造成的損傷以及運動之后帶來的肌肉酸痛感。在傳統的高校足球教學當中,大多采用學生集體廣播操、集體慢跑等方式。筆者建議在熱身階段應當盡可能多地采用足球訓練游戲,比如可以進行運動接球和顛球比賽等足球游戲趣味項目。學生通過以上熱身時的足球游戲訓練,不但能夠達到加速身體內血液流動的速度、放松肌肉的目的,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們提前進入足球教學中,為接下來的足球技巧技能訓練以及戰術能力的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提高足球技能與技巧的足球訓練游戲

傳球、接球、運球、頭頂球、射門和掩護球等技能技巧都是高校足球教學大綱當中要求學生掌握。傳統足球教學模式當中,體育老師大都會采用先給學生講解,后讓學生自主練習以及老師在一旁進行輔導的方式向學生傳授足球技能與技巧。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所得到的效果會事倍功半,筆者建議高校體育老師能夠合理地安排足球技能技巧的教學。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提高足球技能技巧的訓練力度和難度,可安排學生在一個壓力相對較小的環境進行訓練,再通過限時、增加盯防人數以及規定空間內讓學生及時擺脫對方的實戰訓練方法,在游戲中教授接球、傳球、搶點射門等技能。此方法能夠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提升自己足球技能的同時還能夠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從而緩解運動帶來的疲憊感。

2.3促進戰略戰術謀劃能力的游戲

足球由于其本身是一項團隊成員協作才能完成的體育運動項目,因此成員之間的戰略戰術謀劃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在一項足球運動中,每個成員都需要在運動中考慮自己的最佳位置、最佳傳球路徑、最佳時候、最佳的射門時機以及面臨隊友傳球給自己的時候自己應該如何站位等。在傳統高校足球教學當中,體育老師多半采用沙盤演練的方式以及多媒體教學配合老師對戰略戰術的講解,這種方法由于脫離實踐,會導致學生難以掌握其要領。筆者建議能夠在足球教學當中盡可能選用足球游戲項目,比如二過一傳球、攻堡壘等。盡可能多地采用足球游戲項目,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戰中提高自己對各種戰術的了解、領略其戰略戰術的真正內涵,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明白戰術的有效利用離不開團隊的共同作用。

2.4針對門將隊員的訓練游戲

許多高校體育老師在足球教學當中不太重視門將隊員這種角色訓練,但是門將是一個足球隊伍當中極其重要的球員,如果老師輕視對門將隊員的角色訓練,將不利于整個高校足球質量的提高。因此,老師應當加大力度訓練門將隊員。傳統教學當中,許多體育老師只是訓練門將站在球門之中進行阻擋進球,這種簡單的訓練顯然力度是不夠的。筆者建議在足球教學當中對門將進行專項訓練,可以在專項訓練中安排如何補救突破球、補救凌空抽射以及反彈球等訓練游戲,從而提高守門員隊員對于各種高球、低球以及半高球的撲殺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足球游戲作為高校足球教學當中一項極其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和運動激情。通過足球游戲訓練,體育老師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掌握和領略高校足球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戰術思想。足球游戲訓練在高校足球教學當中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老師可根據此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并運用足球游戲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足球水平以及足球思想。

作者:藺紅偉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體育教研部

參考文獻

[1]龍峰.足球游戲在大學足球教學當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