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6: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修復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市東環海生態環保公路是落實**市“兩保護、兩開發”發展戰略、開發、建造海東的重要推進項目。公路建成后將解決沿線1區4鎮41個村委會的交通通達和通暢問題,極大的改善沿線各鎮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對沿線各鎮及**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極大帶動作用。同時,工程建成后將形成環**東北沿岸的一道景觀,對減少沿線侵占**保護區范圍、增加沿線房屋防洪抗浪、抵御自然風險、杜絕污水直排**,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市東環海生態環保公路建造里程為61.76公里,項目分三期建造,一期為下和至羅荃寺半島段,全長12公里,路基寬24米,雙向四車道。二期為海東鎮羅荃寺至雙廊紅山廟,全長33.56公里,路基寬12米,雙向二車道。三期為雙廊紅山廟至上關鎮東沙坪村段,接大麗二級公路,全長16.2公里,路基寬12米。在道路建造的同時,全線靠海一側設置4.5米的自行車觀光道,充分利用公路兩側的剩余用地和景觀平臺,沿線設置8個觀景區、14個觀景親水平臺及二十多個旅游休閑節點,并對全線公路兩側的剩余地塊進行生態綠化處理。
工程建造內容為:一期工程征用土地611.53畝,拆遷房屋122戶計19630平方米;拆遷電力、電訊等管線5450米;路基土石方148萬立方米;排水及防護工程3萬立方米;不良地質地段軟基處治2200米;涵洞644米/23道。二期工程征用土地750畝,拆遷房屋35000平方米;拆遷電力、電訊等管線13250米;路基土石方73萬立方米;排水及防護工程4.2萬立方米;不良地質地段軟基處治8800米;涵洞540米/36道。三期工程征用土地322畝,拆遷房屋18300平方米;拆遷電力、電訊等管線6410米;路基土石方52萬立方米;排水及防護工程3.3萬立方米;不良地質地段軟基處治9300米;涵洞480米/32道。
工程總投資35618萬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2500萬元(路基5800萬元,路面2700萬元,征地拆遷安頓4000萬元),二期工程投資10068萬元(路基6712萬元,路面3356萬元,文筆村、挖色辦事處、長育村、青山村往海邊改線所占的征地拆遷安頓費由洱管局新一輪生態修復工程支付);三期工程投資7150萬元(路基5720萬元,路面1430萬元,紅山廟、海潮河村、馬廠村、大營村、河尾村、東沙坪村往海邊改線所占的征地拆遷安頓由洱管局新一輪生態修復工程支付),全線景觀綠化投資5900萬元。污水管由環保局負責實施,計劃投資14800萬元。
二、項目進展情況
東環海公路一期工程機場路至天境閣12公里于2009年3月18日進場施工,目前已完成征地拆遷和路基工程投資8600萬元,已完成可施工地段路基工程的和路面工程底基層。6月底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春節前力爭完成路面工程。二期工程天境閣至雙廊紅山廟段33.56公里于今年1月進場,已完成從8.5米到12米的勘測設計,線路優化設計和征地拆遷放線工作,于4月20日正式進場施工,完成工程投資2400萬元,原計劃于年底前完成路基工程,經過近一段時期指揮部、監理的大力督促后,承包人加大人員、設備的投入,并采取加班加點、見縫插針的施工方式,工程施工進度明顯加快,計劃提前3個月于9月底完成路基工程,2009年6月底完成路面工程。三期工程雙廊紅山廟至上關東沙坪段16.2公里已完成工程設計和征地拆遷放線工作,已于6月15日前在上關鎮海潮河村、河尾村兩個點進場施工,完成投資500萬元,環海公路全線已累計完成投資11500萬元。
篇2
【案例分析人】秦鵬;鄢德奎
【案例類型】評價類
【案例名稱】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訴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礦業百限責任公司水污染責任糾紛案
【主要違法行為】違規試生產直排廢水
【污染類型】水體污染
【違法企業所屬行業】采礦業
關鍵詞 跨省環境公益訴訟;訴訟基金;責任承擔方式
【案例概要】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百限責任公司違規試生產直排廢水,導致重慶巫山千丈巖飲用水水源嚴重污染。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于2014年11月13日就此案向重厭市萬州區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當前此粲正在審理過程中。
【案例啟示】本集涉及到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修復簪法律事實認定問題,因相關制度規定付之闕如而面臨審理裁判困境?;诖?,提出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運行需在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構建、專項訴訟基金設立和責任承擔方式的精細化三個方面予以完善。
2014年11月13日,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訴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水污染責任糾紛案,這是一起案情錯綜復雜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為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重慶市首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全國首例跨省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案件背景:一起跨省界重大環境水污染責任事件
2014年8月13日上午,重慶市巫山縣環保局接到巫山縣廟宇鎮報告,巫山縣廟宇鎮千丈巖水庫提取的居民用水顏色異常。經重慶市巫山縣環保局工作人員現場排查和檢測認定,千丈巖水庫水質受到嚴重污染,污染源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硫鐵礦選礦廠。該廠違規試生產,并將硫鐵礦洗選廢漿水直排在一處自然形成的洼地內。由于事前未對該洼地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而此地為喀什特地貌,導致廢漿水滲漏地下,經暗河水系流入千丈巖水庫,造成水體污染,主要污染物為乙基鈉黃藥、二號起泡劑和大量尾渣。千丈巖飲用水水源危及巫山縣廟宇鎮、銅鼓鎮、紅椿土家族鄉和奉節縣長安鄉4個鄉鎮居民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涉及10160戶、51400人和1.8萬畝農田。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標準》的規定,此次千丈巖水庫污染屬跨省界重大突發環境事件。事故發生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縣委托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對重慶市巫山縣紅椿鄉千丈巖水庫環境事件作出了環境損害評估報告。報告認定:第一,本次環境污染的污染物質為乙基納黃藥,排放量58. 14千克。生產原料乙基磺原酸鈉、2號油可能的使用量最大值分別為63.5千克和47千克。第二,環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50. 94萬元,但該報告未對土壤、地下水等污染后果及修復費用作出評估。
案件焦點:原告訴訟請求中的法律事實認定
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就千丈巖水庫污染一案向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停止侵害,不再生產或者生產絕不能再次污染水庫。對今后可能出現污染的地下溶洞水體和污染水庫風險重新作出環境影響評價,根據環評結論,作出被告是否應當搬遷的裁判。第二,恢復原狀,依法承擔政府和社會組織應急處理污染事件、應急供水以及恢復千丈巖水庫原有水質的所有費用,包括直接和間接產生的費用共計1900萬元。第三,賠禮道歉,在全國性平面媒體上向公眾道歉。第四,承擔本案訴訟費及其他相關費用。本案原告訴訟請求中涉及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恢復等法律事實認定問題,需逐一厘清以便于正確適用法律。具體言之,案件主要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
被告硫鐵礦選礦廠建設項目的環評手續合法性分析
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60萬噸/年硫鐵礦選礦廠建設項目于2011年5月通過并取得恩施自治州建始縣發改委選礦廠項目可行性報告批復、環保局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以及發改局項目核準批復等手續,資質齊全。同時,磺廠坪硫鐵礦選礦廠與千丈巖水庫直線距離2. 67公里,超出了千丈巖水庫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范圍。換言之,單就此硫鐵礦選礦廠對千丈巖水庫的影響而言,其選址并未違背法律規定,但由于該項目所在地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環評報告制作時需估算其對地下水的影響及其造成地下水體污染所應采取的精細化應對措施,環評審批部門應嚴格把關,不能因所影響的水體區域不屬于本行政區范圍而不進行審查。
對于本案而言,原告起訴的對象是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起典型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該公司硫鐵礦選礦廠建設項目的環評手續審批是否合法,與本案審理無直接關聯,即使環評手續合法也不會免除被告因違規試生產違法排污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的責任承擔。原告訴求中,對于該建設項目可能出現的地下溶洞水體污染和水庫污染風險重新進行環評,超出了法院的裁判范圍。對于原告的該項訴求本可通過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解決,但目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缺位致使環評手續的合法審查只能依賴相關部門的自覺。
生態恢復范圍、費用等損失的確定思路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追求的審判目標是恢復生態環境的狀態和功能,法官適用恢復原狀責任時首先需考慮恢復原狀的可能性與成本問題。確定生態恢復范圍及相關費用,既是原告訴訟請求的依據,又是法官判決恢復原狀時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具體到本案,原告訴請法院判令被告恢復原狀,承擔共計1900萬元直接和間接費用。此次千丈巖水庫環境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50. 94萬元,而土壤、地下水等污染修復費用的確定是本案判令恢復原狀的焦點和難點。由于《環境污染損害評估鑒定方法》(第Ⅱ版)頒布后,《環境污染損害數額計算推薦方法》(第1版)廢止,便無法比照泰州環境公益訴訟判決的做法,直接以虛擬治理成本為基數,按照一定的倍數計算污染修復費用。對于《環境污染損害評估鑒定方法》(第Ⅱ版)所規定的生態損害評估方法,無論是替代等值分析方法還是環境價值評估方法,都需專業的鑒定機構預測受損資源在損害發生到恢復原狀這段時間內每年受損資源和生態服務價值量的大小。
盡管如此,但法官確定環境生態恢復原狀責任承擔的范圍及費用的思路卻是有章可循的。首先,考慮遭受損害的生態環境能否通過自然或人工的方式恢復原狀,如不能恢復原狀,則法官可依據相應的損失,判令被告異地修復。其次,根據“恢復原狀”判決的履行方式不同,確定差異化的恢復原狀費用與范圍?;謴驮瓲罨A費用主要包括:環境修復費用和監督修復費用。對于被告委托其他機構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和其他機構代履行修復方案這兩種情形,恢復原狀的附加費用還要相應涵蓋環境修復方案的制定費用和委托代履行費用。最后,靈活確定被告承擔恢復原狀費用的支付方式,即基于違法者償債能力的考慮,判定是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繳納恢復原狀費用,還是通過發展環保產業等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式抵扣部分費用。
賠禮道歉可否成為環境公益訴訟的責任方式
環境公益訴訟的直接受害者是環境本身而非任何一個個體,似乎無適用賠禮道歉的可能。而作為一項民事責任,賠禮道歉在性質上是屬于恢復原狀而非賠償損失的一種非財產責任,賠禮道歉民事責任的存在豐富了民事責任體系?;诃h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公益性、補救恢復性和懲罰性的考量,可以突破性地適用賠禮道歉的責任方式。賠禮道歉的意義在于要求環境侵害者就自己侵害環境的行為向社會公開道歉,既具有輕微的懲罰性又能對其他潛在的環境違法者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具體到本案,原告訴請法院判令“賠禮道歉”的責任方式,可以適用于其他環境公益訴訟。同時《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也明確規定了賠禮道歉的責任承擔方式,為賠禮道歉在環境公益訴訟中的突破性適用提供了法律依據。
啟示和建議:環境公益訴訟制度亟待跨越的三個門檻
任何一種制度的運行并不因現有法律規定而通暢無阻,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制度運行的困境,循序漸進地修正以確保法律正義的實現,因此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盡管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發展已步人快車道,但通過重慶受理的國內首例跨省界環境公益訴訟案的分析發現,環境公益訴訟制度運行所面臨的障礙仍需相應的舉措予以完善,以進一步優化環境治理模式。
構建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
環境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除了民事糾紛還應包括行政糾紛,但現有立法并未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予以明確規定?,F實中,負有環境保護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既有違法的“積極”作為,如違法做出環境行政決策、許可,導致生態環境破壞;也有違法的“消極”不作為,如怠于履行環境行政管理職責,導致污染事件頻繁發生。無論作為與否,只要違法,行政機關行為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影響是違法企業無法企及的。本案中相關部門通過被告硫鐵礦選礦廠建設項目環評手續的警示意義值得深思。
面對當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缺失的問題,首先應明確新《環保法》規定環境公益訴訟的立法目的,以此準確明晰立法的適用范圍,借助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進行規范,從而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其次通過立法解釋對《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中“法律規定的機關”進行界定,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原告的主體資格。最后在環境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內增設一項內容,即環境行政管理部門的違法作為和不作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情形。
設立環境公益訴訟專項基金
對于本案而言,如果原告勝訴,法院將支持原告訴請的1900萬元修復費用,那么如何使用這筆資金?《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規定環境修復資金和服務功能損失等款項應??顚S?,即不能由原告直接領取,以防止出現挪作他用的情形。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曾提出了“探索設立環境公益訴訟專項基金”的主張。目前,無錫、昆明、貴陽等地采取的是將環境公益訴訟被告支付的環境修復資金和服務功能損失等款項繳入財政專戶或基金的方式進行管理使用,以保障環境損害賠償金專門用于修復被損害的生態環境。海南省設立的省級環境公益基金,由省財政撥款支付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相關訴訟費用。另外中國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啟動首個民間“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基金”以支持環保社會組織進行環境公益訴訟。
當前對于尚未設立專項基金或專戶的地方政府部門,既可選擇對民間設立的相關公益訴訟支持基金給予鼓勵和政策上的扶持;也可由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探索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專項基金,重點用于墊支立案前環保社會組織委托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的費用,以解決訴訟啟動階段的資金困擾。對于官方設立的專項基金的主要來源包括:環境公益訴訟被告支付的環境修復資金和服務功能損失等費用;財政撥款;人民法院判決無特定受益人的環境損害賠償金。專項基金主要用途為:環保組織進行環境公益訴訟的訴訟費用,包括調查取證費、評估鑒定費等;環境修復費用。環境公益訴訟專項基金的設立既可解決公益訴訟訴訟成本高的難題,又可化解環境公益訴訟利益歸屬的爭端。
適用環境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的精細化設計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規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六種民事責任承擔方式。該解釋并未對這六種環境公益訴訟責任承擔的適用性做出周詳的規定。如若沒有明確界定不同的責任承擔方式,將導致司法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具體言之,上述六種責任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設計如下。
一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的責任適用。對于“停止侵害”的適用,首先應明確環境侵害的標準,社會對環境污染容忍限度可作為環境侵害標準之一,環境侵害超出了社會的環境污染容忍限度,應責令停止該環境侵害行為。對于“排除妨礙”和“消除危險”的責任適用,借鑒美國的做法,可在判決中引入禁止令,根據危害的嚴重程度分為三種情形,即永久性禁止令、附條件禁止令和替代性禁止令。永久性禁止令一般適用于環境危害行為無改正可能的情形,責令環境侵害者停止其危害行為;附條件禁止令一般適用于行為人實施的環境危害行為可以通過技術和管理的手段實現環境因子達標的情形;替代性禁止令是針對一些無法避免但必須進行的環境侵害行為,責令通過環境稅或對受害者進行賠償的方式替代適用責令停止侵害行為。
二是恢復原狀。依據《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敗訴的原告所需承擔的調查取證、專家咨詢、檢驗、鑒定等必要費用,可以由人民法院從之前其他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中判定被告承擔的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恢復原狀期間服務功能損失等款項中酌情予以支付。可見,該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提及的判定被告支付環境修復費用等款項,相對于環境修復成本是有結余的,故這些用于恢復原狀的款項是懲罰性的。同時適用“恢復原狀”這一責任方式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生態環境損害發生后,被告首先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將生態環境修復到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行為未發生時,受影響區域內生態環境的狀態;二是出現部分或全部無法原地原樣恢復情形的,可以準許采用替代性修復方式。
三是賠償損失。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利益的主要用途是生態恢復,賠償損失作為責任承擔方式的一種,只是為了填補“恢復原狀”責任方式在無法適用時的空白。因此適用“賠償損失”這一責任方式時,需考慮“恢復原狀”責任方式適用的可能性。如若在法院判決前相關部門已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了恢復原狀,此時無適用“恢復原狀”責任的可能,便只能適用“賠償損失”責任。為了警示被告所應承擔的環境治理責任,法院可以在此種情況下判令一定的懲罰性損害賠償。
篇3
市場人士指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建設美麗中國,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資本市場有望圍繞“美麗中國”的主題不斷演繹。一方面,產業化布局的企業有望得到政策傾斜,未來生態修復、園林建設、污水處理等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家數有望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現有生態修復等產業類個股會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A股有望形成一個新的投資方向——“美麗中國”。
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這可能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綠色投資。
投資邏輯
大摩投資根據“美麗中國”所含措施,大體整理了兩條主線:其一是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其二是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
中投顧問研究員指出,十對“美麗中國”做出了具體闡釋,將全面撬動環保行業中生態建設、環境治理以及節能環保三大板塊。然而,在前期發展過程中,這三大板塊的建設仍存在相當多問題,只有發現并直視問題,才能為后期快速有效發展做好充分準備,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
同時,中投顧問的《2012-2016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投資約1.5萬億元,優先實施8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環境基礎調查;投資近2.4萬億元,用于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從目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相應投資額將繼續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發生的霧霾天氣,讓環境保護這一問題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業界認為,連續惡劣天氣將使得資本市場上相關環保主題投資持續升溫,各地有望加大對環保的治理力度。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提出,循環經濟發展帶來的投資計劃同樣值得關注。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了《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國發[2013]5號),《計劃》提出的循環經濟發展的近期目標(到“十二五”末)是: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15%,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達到1.8萬億元。
同時,《計劃》提出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包括:在工業領域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促進清潔生產、源頭減量,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進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完善回收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化,發展再制造,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綠色建筑行動和綠色交通行動,推行綠色消費,實施大循環戰略,加快建設循環型社會。
隨著環保壓力的迅速上升,清潔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人們的追捧。業界認為,傳統火電受到抑制,水電本身總容量受限,未來的能源結構調整必然依賴清潔能源。我國大范圍持續嚴重的霧霾天氣,在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同時,也對能源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清潔能源占比提升的速度可能會超出此前預期。
煤電裝機出現階段性增長之后,后續可能難以看好;風電由于短期并網問題難以解決,裝機將保持平穩;核電、水電、天然氣、光伏可持續看好,其中增速較快可能繼續超預期的是天然氣和光伏。此外,頁巖氣則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焦點。國土部連續三次公開招標持續釋放市場商機。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大規模利用,將中長期解決高企的能源價格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將對全世界的產業結構帶來一個“創造性的重構”。銀河證券指出,中國頁巖氣產業開始起步,“十三五”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假設2020年中國頁巖氣產量達到600億立方米,那么2020年前中國頁巖氣需打井4萬口左右,行業總投資約8000億元;其中設備總需求2000億元左右,年均需求近222億元。未來9年中國頁巖氣設備需求年均增速在50%左右。同時,頁巖氣作為難開采的非常規油氣資源,在技術上處于金字塔頂端,將發揮有力引導作用;相關企業有望與壟斷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成長為中國的“斯倫貝謝”、“哈里伯頓”。
業界認為,“美麗中國”概念涉及到四類個股。首先是防風固沙類個股,如蒙草抗旱,該公司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覆蓋了我國重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核心區域,包括治沙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等,這些區域是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地區。其次,涉及植被保護的林業股,如升達林業。再次為涉及水處理的個股,如碧水源。最后為變廢為寶的再生資源回收類個股,如格林美。
招商證券認為,“美麗中國”將成為未來五到十年的重要主題。從細分行業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再生水廠建設“十二五”投資增速均將達到200%左右,增長較快。此外,大氣脫硝、重金屬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復、城鎮供水設施升級改造等是“十二五”期間重點強調的新投資領域,將更加迅速發展。
產業與商機無限
“美麗中國”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在很多方向,諸如資源類(如林業、漁業、生態農業、苗木業、園林業)、資源再生類(水電如長江電力、光伏如海潤光伏、風電如天順風能、核能如沃爾核材、垃圾發電如盛運股份、生物質能如長青集團等)、資源回收類(電子廢棄物回收如格林美、破舊輪胎回收如軟控股分、廢物回收處理設備如華宏科技)、資源修復類(生態修復如鐵漢生態、土壤修復如永清環保),都存在無限商機。
“美麗中國”向下游延伸的主要方向是旅游和休閑購物。2月18日,歷時3年,幾易其稿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由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實施。日前,《旅游法》也獲得人大表決通過。申銀萬國認為,中國旅游業“黃金發展期”的支撐條件沒有改變。經過近期的調整,目前餐飲旅游板塊的整體市盈率(剔除負值)為28倍左右,板塊現處于較低的估值區間,目前重點公司的估值已接近歷史區間底部。旅游板塊在經濟結構轉型中所體現的中長期成長性以及近期的充分調整使得布局機會凸顯。
篇4
英文名稱: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主辦單位:國家環保局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4831
國內刊號:32-1766/X
郵發代號:28-11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5
區處于江淮分水嶺兩側,地形呈典型的丘陵地貌,滁河干渠從我區北部穿境而過,是我區的主要灌溉水源,我區的官塘、姚廟、小劉郢、雷郢等9條全長37公里的自流支渠和雷郢、大陳崗、農場3條全長約9公里的提水支渠承擔著我區西北部大楊鎮、三十崗鄉農田、林地灌溉的任務,境內有董鋪、大房郢兩大水庫,其中董鋪水庫設計庫容2.02億立方米、大房郢水庫設計庫容1.87億立方米,通過涵洞相連接。全區共有泵站9座,裝機750千瓦;全區現有?。ǘ┬退畮?座總蓄水量219多萬方,各類塘壩250多口,總蓄水量230多萬方;機井3處。
二、重點工程項目情況
(一)清潔小流域工程
清潔小流域項目是國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的重點實施項目。我局在市水務局的大力支持下,已爭取全省第一家清潔小流域項目,并于年初全省唯一取得了省水利廳、省發改委批復,2012~2015年國家投資將達到1640萬元。
1、截污壩工程。修建兩座截污壩,分別位于東瞿村東瞿水庫雙龍橋段(修復)和瞿嘴村瞿嘴西河大姚路段。兩座攔水壩于2012年12月20日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
2、生活污水處理。該項目結合董大水庫水源保護地綜合整治項目規劃,對三十崗鄉居民的生活污水和擬建項目的生活污水進行收集,排入市政管網,直接減少對董鋪水庫的污染物排放。
目前,我們主要建設了東瞿大郢污水收集系統和三十崗鄉集鎮排污系統。排污系統統一收集污水,通過三十崗排污泵站進入城市污水管網,從而解決生活污水的排放問題。
3、東瞿水庫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程。東瞿水庫位于區三十崗鄉境內,本次生態治理的范圍是:魏沖渠下涵至飛虹橋(22#河口滾水壩)部分,全長5000m,由上海新建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按照田園風光、浪漫驛站、楊柳拂風、河洲攬勝、密林鳥歡、魅力澤灘分六大塊進行景觀打造,打造一條自然與人文融合、田園與濕地共生的生態河道,在河道相關節點還將修建驛站作為旅游綜合服務中心,驛站均采取木質生態建筑結構,可供游客休憩、觀賞。
工程委托省水利工程招標投標服務中心公開開標,施工中標單位為上海聚隆綠化發展有限公司,中標價10945412元,計劃工期180天。監理標中標單位為省和縣通達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中標價180000.00元。
該工程已于5月份正式開工,目前,河道上游1312米需拓寬、開挖段占地168.5畝,為土地流轉企業租地綠化用地,由鄉政府采取租賃的形式支付土地租金,其范圍內的2217棵桃樹、梨樹、杏樹等已全部移植完畢,河道正在開挖。河道中游段岸坡的雜草已除完,意楊正在修剪。
(二)環巢湖生態修復二期工程情況
項目位于區西北部,包括在董鋪水庫北部胡大等村岸邊約711畝的生態濕地建設;東瞿水庫、汪堰水庫和瞿嘴東河、瞿嘴西河、王小河等9條總長約37.6公里的河道進行整治,9條河道是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重要的水源補給。
5月,我區召開了區環巢湖生態保護修復二期項目調度會議。成立了區環巢湖生態保護修復二期項目(區清潔小流域及生態濕地建設)工作小組,并由區農林水務局負責牽頭,大楊鎮和三十崗鄉具體實施。目前,我局已配合省水利設計院完成對轄區內的9條河流和董、大水庫周邊情況的現場查勘,省水利設計院已完成科研報告,正在進行初步設計的編制工作;市水務局已完成項目總體立項、環境評價報告等前期工作;我局正與省水利設計院聯系對接,跟蹤設計院將我區項目建議納入初步設計情況。
(三)養殖業整治情況
為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水源保護和水環境整治工作方案,5月初,區農林水務局組織對三十崗鄉、大楊鎮、杏花村街道、四里河街道和林店街道涉及董、大水庫徑流區內的多條支流域開展了畜禽養殖環境綜合整治摸底調查。區農林水務局與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共同商討,根據不同情況確定分類整治對策和工作進程。通過調查,現在區域內共有大型牲畜養殖戶67戶、存欄家畜9311頭;家禽養殖戶138戶、家禽存欄223840只,均為本地或外地人員自行養殖。其中在董大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的家畜養殖戶7戶、存欄量562頭;家禽養殖戶61戶、存欄量122156只;其它均為二級保護區內。近期,對正在拆遷的鄉鎮村居進行再次核查,了解到目前三十崗鄉風景村有3戶生豬養殖戶、陳龍村有1戶家禽養殖場未搬遷,大楊鎮的情況仍在繼續核查。
三、工作建議
一、提請區政府報告市政府,對董鋪、大房郢兩大水庫上游涉及長豐水源保護區,強化保護區內污染整治和生態修復建設,嚴格控制污水排入兩大水庫。同時,鑒于目前農村部分群眾關于開通自來水的強烈要求,建議區政府對三年內未列入搬遷的農村地區居民點全面投資實施供水入戶。
篇6
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設,擾動土地、破壞植被、渣土堆放、施工噪聲揚塵等都必將對其產生不利影響?!讹L景名勝區管理條例》規定,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并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工程建設首先取得主管部門安徽省住建廳關于同意巢湖防洪治理工程建設的批文,其次在可研和環評報告中明確提出在風景名勝區核心區禁止施工。對于影響景區其他部分的施工建設活動,通過落實報告提出的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減小對風景名勝區影響。如采取生態型護坡,選用格賓石籠擋土墻和護坡方案;工程防浪林平臺初選樹種為意楊、楊樹、垂柳、水杉等樹木,考慮到生物多樣化的需要,以及在低于設計水位時的防浪要求,在防浪林平臺靠岸側及靠湖側設低林帶,種植杞柳等耐水的濕生灌木林。對于1、2級堤防的較寬防浪林平臺,靠岸側高程較高,可以種植一些花草,利于美化環境。此外,在水深合適的湖灘,種植蘆葦等其他挺水水生植物。穿堤建筑物由于在風景名勝區內,建筑物的色彩、外形、結構、布局應與當地景觀協調一致。
2濕地保護
作為國家重要濕地,工程建設首先要遵守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在濕地內禁止從事的活動絕不實施。其次由于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濕地,在開工前需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并給予補償。臨時占用的濕地,期限不得超過2年;臨時占用期限屆滿,建設單位應當對所占濕地進行生態修復。該工程建設具有環境和生態效益,防浪林臺為人造濕地,堤后填塘為加固堤防,水面轉置為林地,均可以保護巢湖濕地;工程施工和運行對濕地有擾動作用,其中湖區取土修建防浪林臺對濕地影響最大,但是湖區取土是用作加固堤防,不用作其他目的,所取土方只是從湖區移動到堤防兩側,仍在濕地范圍內。湖區取土可以起到疏浚底泥的作用,水環境得以改善。因此本工程建設雖然對濕地有不利影響,但是在采取必要避免、減緩、恢復和補償措施的情況下,工程建設利大于弊。
3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
根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七條和十八條規定: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從事修建水利工程、疏浚航道、建閘筑壩、勘探和開采礦產資源、港口建設等工程建設的,或者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外從事可能損害保護區功能的工程建設活動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編制建設項目對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專題論證報告,并將其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參與涉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組織專家審查建設項目對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專題論證報告,并根據審查結論向建設單位和環境影響評價主管部門出具意見。因此,廬江縣段和原巢湖市段工程建設內容涉及翹嘴鲌、銀魚、秀麗白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編制建設項目對翹嘴鲌、銀魚、秀麗白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專題論證報告,并取得漁業主管部門對該報告出具的審查意見。經咨詢農業部漁業局的意見,市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參照《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執行,需征求市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管部門的意見,適當簡化專題論證報告。根據工程分析,湖區取土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體現:(1)對湖底生境的破壞導致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是破壞了底棲動物、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的生境;(2)湖區取土造成局部水壞境變化導致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同時,工程施工將會對沿岸水生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影響定居性魚類的天然產卵環境。因此,在可研和環評報告中要求,工程施工期主要安排在枯水期,減輕對魚類產卵的影響。相關部門在各個河口設置多處人工魚巢,減輕河口工程對定居性魚類產卵場的影響,施工活動結束后做好生態恢復措施。此外,施工機械和人員活動可能會對施工范圍內分布的野生動物產生不利影響。必須采取分段施工方式,減少工程建設對野生動物及其生境影響。
4結語
篇7
【關鍵詞】污染場地;修復;環境監理;工程監理
土地是人類生活及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用土地較少,城市土地資源尤其緊缺。目前,工業企業關?;虬徇w產生大量污染嚴重的工業場地,不僅不利于土地開發再利用,產生的環境風險及危害還會對人體及生態環境造成長遠的影響。因此,對污染場地開展修復治理或風險管控,已成為社會發展、改善城市人群生活環境的迫切需求。近些年來,國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已逐漸意識到污染場地問題的嚴重性,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技術等推動污染場地治理工作,為其它城市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但由于各地污染場地情況不一,導致修復治理工作難度和復雜度升級,而部分施工隊伍的修復技術水平、環保專業能力等無法確保修復工程及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實,因此,修復工程引入環境監理和工程監理,通過明確職責、分工合作等方式進行過程監督和管理,嚴格把控修復工程每一環節,從而提高修復工程質量和進度,推進修復工程順利完成,使土地重新具有開發利用價
1污染場地修復項目特點
緊迫性,土壤污染日益嚴重,受污染的土壤不僅無法開發利用,且隱藏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各類污染物已對生態環境及人居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風險隱患,亟需開展修復工作。多樣性,受污染的土壤由于污染成因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因子均不相同,呈現多樣性和復合型特點,如重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復合性污染等。專業性,由于污染場地的污染類型及修復技術難易程度不同,且修復時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修復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且專業性較強的工程,不僅需要專業的修復設備及施工人員,還需配備先進的檢測設備、專業的監理人員。
2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在場地修復項目的區別及聯系
在進行污染場地修復項目之前,明確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的區別和聯系,有利于在場地修復過程中確定各自職責范圍,更加高效開展現場工作。
2.1區別
工程監理工作對象是修復工程本身及與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等相關的事項,其監理內容主要是圍繞工程施工建設而開展,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質量、施工技術、工程進度、施工款項等,總體而言是“質量、進度、投資管控”。工程監理應實地監督管理,了解施工款項的流向使其被科學合理化的使用,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安全,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同時應嚴格檢查施工設施建設是否符合安全標準,了解搭建的腳支架、用電是否安全,施工人員安全防護是否到位;另外對工程進度進行監管,使其在規定期限內按時竣工,有利于控制整個工程的預算管理。環境監理工作對象是工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風險防范措施以及受工程影響的外部環境保護等相關內容;環境監理依據項目環保技術文件,監督施工過程廢水、廢氣、噪聲、固廢及生態保護等措施的落實,并采取環境監測等手段來校驗落實效果,實現修復過程中環境問題的監督管理。通過解決修復過程中的環境問題,不斷提高污染場地修復項目的質量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修復工程又是環保工程,修復效果是通過效果評估驗收的重要條件,修復施工內容同樣是日常監理重點,因此,環境監理的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環保專業能力,還需具備一定的工程專業知識。
2.2聯系
首先,兩個監理方都是由建設單位委托的第三方專業咨詢單位,都需要簽訂監理合同、確定項目總監、成立項目監理小組、制定監理工作實施細則、明確工作原則;其次,兩方監理工作依據主要為項目修復技術文件,例如修復技術方案和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監理目標是一致的;再次,就監理的工作時段而言,兩者都需要從項目開工時介入,至修復項目整體施工結束;最后,現場監理期間,兩者應加強溝通聯系,發揮各自優勢,對共性問題共同討論及監督,使其達成一致意見,促進修復工程有序開展。
3工程監理的工作重點
工程監理是指工程監理機構受到修復項目主辦單位的委托,根據相關工程監理法律法規、工程建設項目標準、安全質量標準、采購材料文件及簽訂合同,在施工階段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安全、造價成本、工程進度進行嚴格的控制管理,確保工程安全竣工。污染場地需要進行修復的重要原因是嚴重影響了土壤及水資源質量等,工程監理在修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進行質量控制,質量控制是工程監理的重點和核心,其中工程監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施工材料質量、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等都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污染場地修復項目,工程監理對照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重點關注施工前期各項臨建設施的建設質量、施工進度、修復工程量等,例如開挖及修復大棚搭建、臨時碼頭及硬化地面建設,修復期間重點關注修復機械及施工材料的配備情況、污染修復區放線、淸挖修復后基坑復核、污染土壤外運進度及過磅計量等。
4環境監理的工作重點
環境監理的工作定義是指環境監理機構受修復項目主辦單位的委托,根據現行的環保法律法規、項目修復技術方案、施工方案、環評文件及批復等要求,對修復過程實施專業化的環境咨詢服務,協助及指導修復單位落實修復過程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減少或降低修復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環境監理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階段開展:
4.1施工前期階段
施工前期階段主要涉及工程設計資料審核及前期臨建設施建設。首先,應盡量提前介入項目設計階段,深入研究項目技術報告及環評文件,以此為依據嚴格審核施工單位提供的施工組織設計及環保專項設計方案,判斷擬采取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等防治措施是否全面和可行,從而確定不同階段的施工計劃、環境目標、監理重點,并制定環境監理工作實施細則。其次,正式修復施工前,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審核確認的施工方案,完成各項臨建設施及環保設施建設,例如:硬化地面、密閉大棚、廢水及廢氣治理設施等建設,確保具備下一步修復施工的開工條件。
4.2修復施工階段
在修復施工階段,環境監理既要關注施工內容和修復效果,還要重點關注二次污染防治落實情況。首先,嚴格監督施工單位采取的修復技術、施工范圍、使用藥劑等是否與修復技術方案、施工組織設計一致,例如:基坑開挖范圍及深度、修復設備配備情況、藥劑種類及添加比例等,對于發生的變更要督促其履行變更手續再行實施。其次,修復施工過程伴隨著二次污染的產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對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是環境監理的重中之重。廢氣方面,應尤其注意修復過程揮發性及半揮發性有機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修復區域建設密閉大棚以減少有機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并配備廢氣治理設施處理后有組織達標排放,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時,還應關注施工揚塵,裸土區域應及時覆蓋;日常巡視期間對異味逸散較為明顯的區域應配備氣味抑制劑進行噴灑。廢水方面,應監督各類廢水是否設置有效的收集系統和廢水處理裝置,對于露天的臨時堆場及施工區域應注重初期雨水的收集,防止受污染的雨水對非修復區域產生二次污染,如發現原有埋地污水池并存有污水,應及時報告并專題進行處理。噪聲方面,高噪聲的機械設備應檢查是否配備消音降噪設備,周圍是否建立噪音隔離帶,并嚴格規定施工時間,避開周圍居民休息時間。固廢方面,各類修復施工產生的次生危廢應督促施工單位按要求落實處置去向,并對危險廢物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對于修復期間清挖出的不明物質或易燃易爆物質,因及時上報并專題進行處理。
5修復場地監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完善建議
5.1監理工作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數量及規模的不斷擴大,為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及要求,保障修復后的場地達到預期修復效果,國家生態環境部陸續了一系列污染場地調查、修復及效果評估工作管理文件、環保標準及技術導則,但作為修復階段重要監督管理手段的監理工作卻還沒有從國家層面確認其工作定位并制定相關工作規范,因此,環境監理及工程監理在開展場地修復項目中仍面臨以下諸多問題:①環境監理和工程監理在修復項目中的組織結構、工作職責、工作規范等未有統一要求,容易導致現場監理工作產生各干各的、互不溝通、處理問題無法產生統一意見等情況影響修復工程質量及效果。②兩者監理工作存在交叉但又有著本質的區別,而部分項目容易存在相互替代的包含式工作模式,強化了主導一方的監理工作卻又弱化了另一方的專業要求,無法發揮各自所長做好監督管理。③修復項目監理人員隊伍仍較為薄弱,缺乏專業性。
5.2完善意見或建議
(1)逐漸完善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制度。在法律層面確立相關監理工作的合法性,使監理工作有法可依,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同時設立專業資格證書考核制度,從事環境監理和工程監理的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培養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專業能力,進一步保障工程質量。(2)加強環境監理和工程監理的合作。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的監理對象及監理內容等均不相同,因此在修復時應該明確雙方的職責范圍,但是兩者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應該協調兩者之間的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監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工程監理過程中涉及環境問題,雙方需要制定科學的監理方案,使修復工程順利竣工。(3)環境監理提前介入。污染場地不同于一般的建設修復項目,應該將環境監理工作從修復工程開始之前提前至污染場地實地調查中,因為污染場地在廢棄之前是一些生產化工產品的工廠,在工廠拆遷之前,讓環境監理機構介入管理工作,在遺留的生產設備、管道、廢構筑物等進行合理的安置、拆除的過程中進行相關專業指導,降低拆遷及后續修復的環境風險。
篇8
[關鍵詞]區域經濟;生態發展;和諧度;綜合指數
AComprehensiveandEvaluativeStudy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development
[Abstract]Asalong-lastingpursuitthemeofpresenttim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economyandecologyisalarge,interactiveandmutualinfluencingsystemconstructedbyaseriesofeconomicandecologicalchains,andlinksbetweenthesechains.Itistheorganicconformationoffourlevelsofthedegreeofregionaleconomies,of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regionalecology,ofrelativeness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andofdiffusionofpollutioninregionsthatarethestartingpointandpathwaytoconstruct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nomy.Furthermore,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isnotmoving-lessbutchangingallthetime.
[Keyword]regionaleconomies;eco-development;degreeofharmony;comprehensiveindex
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生產經營活動,而生產經營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間和經濟社會背景的環境下進行的。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并決定著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是當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題。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既是一個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論課題,更是一個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實踐范疇。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是否和諧?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程度怎樣?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運行性態如何?以往人們大多只是根據生態環境的質量水平來進行單方面判斷,既缺乏科學性、整體性和系統性,又缺乏判斷操作上的準確性和可行性,其判斷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不高。本文試圖以區域經濟發展度、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度、區域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四個層面的有機整合為切入點和推進路徑,就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綜合評價體系進行初步探討。
1.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涵義和特征
1.1300多年來的“工業文明”,特別是20世紀以來的迅猛發展,固然帶來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但也導致了目前全球環境的嚴重污染和全球資源的嚴重銳減。當今人類,一方面享受著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質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著前所未有的惡劣生態環境。自從聯合國于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以來,世界各國都迅速作出積極的反應,一致表示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模式。可持續發展實質上是要求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趨于和諧,才能可持續發展;背離和諧,便不可持續發展。
1.2所謂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是指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影響經濟與生態發展各種因素的總和,它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法治環境等諸多方面,通過經濟鏈、生態鏈以及經濟與生態聯動所構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聯動的龐大系統。
1.3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作為一個經濟范疇,其運動變化具有5個特性。
1.3.1綜合性。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是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中所面臨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法治環境等諸多方面的綜合反映。
1.3.2整體性。它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所面臨的與其生存和發展高度相關的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修復等諸多方面優劣程度的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總體評價。
1.3.3層次性。它是由多層次構成的,既包括區域經濟發展的規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規模和效率水平,還包括區域經濟與生態互動發展的規模和效率水平。
1.3.4過程性。它貫穿于經濟與生態發展的全過程,即這一運動過程中的每一個時點都存在著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程度問題。
1.3.5運動性。它是運動變化的,即隨著經濟與生態發展運動時空的位移變化,與之相并行交替的經濟與生態發展及其質量優劣水平的也隨之發生變化,既有可能變強,也有可能變弱。
2.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及其評價指標體系
2.1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可以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來表示。所謂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是指一個特定區域范圍內報告期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之間所結成的和衷共濟、相互適應、協調運行的良好狀態關系的程度。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越大,表示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越和諧;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越小,則表示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越不和諧。
2.2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通過統計指標來反映,而統計指標的設置又必須服從于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運動變化的特殊規律性。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究竟應該選取哪些指標,建立什么樣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才能既有利于計量評價,又有助于嚴密監測和科學決策,是一個值得深入研討的現實課題。我以為,綜合評價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應當遵循以下6項原則:
2.2.1客觀性。設置的評價指標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運動變化狀況的現實特征。
2.2.2完備性。從整體出發,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包括空間完備性和時間完備性,空間完備性是指評價指標體系要成系統,應包括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主要方面;時間完備性是指評價指標體系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不僅要從各個不同角度反映出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運行現狀,更要反映出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運行態勢。
2.2.3科學性。指標體系中的每一個指標都應具有確定的、科學的深刻內涵。應該根據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內在聯系,選擇含義準確、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計算及分析的具體、可靠和實用的指標,以客觀、公正、全面、科學地反映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性。應當具有清晰的層次結構,由局部到整體,由復雜到簡明,在科學分析和定量計算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對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水平的直觀結論。
2.2.4系統性。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是一個由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指標和指標系統并不是一個靜止和絕對概念,而是一個相對的、不斷動態發展變化的概念。因此,在選擇和確定具體指標來構建指標系統時,要綜合考慮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程度的整體性、動態性和系統性,既要選擇反映和衡量系統內部各個子系統發展狀況的指標,又要包含反映各個系統相互協調指標;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系統狀況的靜態指標,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統質量改善和提升的動態指標。
2.2.5可比性。評價指標既便于進行縱向比較,也要便于進行橫向比較;既要可用以進行時序比較分析,也可用來進行不同區域之間的比較分析。這就要求在選擇指標時,必須考慮到指標的延續性、綜合性和關聯性,同時考慮支撐分析和預測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準確地分析和研究統計資料及其含義,參考統計年鑒和其他相關年鑒及文獻,選用范圍和口徑相對一致的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
2.2.6實用性。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指標體系應該簡單明了,所要求的數據資料能夠及時、正確、完整地取得,計量評價上要簡便易行。指標數據的選擇、獲得、計算或換算,必須立足于現有統計年鑒或文獻資料,至少容易獲得、計算或換算,并采取國際認可或國內通行的統計口徑,指標的含義必須十分明確,便于有效地進行定量的分析和評估。
2.3根據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特殊規律性及綜合評價指標的設置原則,綜合評價和反映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指標體系,應包括經濟與生態兩大領域的四個層面(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經濟發展度、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及其若干分支項目的和諧指數系統(見表1)。
表1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評價指標體系表
目標層
準則層
指標層
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
生態保護與修復度
植被損毀率(逆指標)
水土流失率(逆指標)
水質污染率(逆指標)
食物污染率(逆指標)
酸雨率(逆指標)
飄塵覆蓋率(逆指標)
有害氣體覆蓋率(逆指標)
水資源缺乏率(逆指標)
自然災害率(逆指標)
單位工業產值廢水排放量(逆指標)
單位工業產值廢氣排放量(逆指標)
單位工業產值固廢排放量(逆指標)
“三廢”治理率(正指標)
經濟發展度
GDP增長率(正指標)
人均GDP(正指標)
人均GDP增長率(正指標)
單位土地面積GDP(正指標)
單位土地面積GDP增長率(正指標)
經濟與生態關聯度
生態保護和修復投入增長率(正指標)
生態保護和修復投入占GDP比率(正指標)
綠色GDP占GDP總量比率(正指標)
周邊區域生態惡流度
周邊區域工業產值廢水排放量(逆指標)
周邊區域工業產值廢氣排放量(逆指標)
周邊區域“三廢”治理率(正指標)
3.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綜合評價方法
3.1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評價指標權重
確定指標權重就是對各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評價,指標越重要,其權重就越大。權重一般要進行歸一化處理,使之介于0與1之間,各指標權重之和等于1。主觀賦權法是一類根據人們主觀上對各指標的重視程度來決定權重的方法,主要有兩兩評分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等??陀^賦權法就是依據各指標標準化后的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律或規則進行自動賦權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標規劃法等。這里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
設n個評價u1,u2,…,u4的相對重要程度依次為ω1,ω2,…,
n
ωn,0<ωi<1,i=1,2,…,n,且∑ωi=1,則稱ω=(ω1,ω2,…,
i=1
ωn)T為u個評價指標u1,u2,…,un的權重向量。
為了確定n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由評判者(多人背靠背的方式)將n個評價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建立判斷矩陣=(aij)n×n,aij是評價指標ui與uj對于評價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程度之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其取值按下列各種情況處理:
若ui與uj同等重要,則取aij=1;
若ui比uj稍微重要,則取aij=2;
若ui比uj較明顯重要,則取aij=3;
若ui比uj明顯重要,則取aij=4;
若ui比uj很明顯重要,則取aij=5;
若ui比uj非常明顯重要,則取aij=6;
若ui比uj極端明顯重要,則取aij=7。
顯然,判斷矩陣u滿足aij=1/aij,aij>0,i,j=1,2,…,n。
當判斷者的判斷確實真正反映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時,矩陣U滿足aik·akj=aij,i,j,k=1,2,…,n,此時稱U為完全一致性矩陣。將U的任意一列歸一化后則為所求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ω,
nn
如取A的第一列歸一化得ω=[a11/(∑ai1),a21/(∑ai1),…,an1
i=1i=1
n
/(∑ai1)]
i=1
3.2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分指標達標系數值的量化計算
計算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四個層面(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U1、經濟發展度U2、經濟與生態關聯度U3、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U4)共24個分指標的達標系數值。
根據評價指標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U1的13個分指標U11,U12,…,U1i(1≤i≤13)的達標系數值h1i,其方法為:
若U1i為正指標(其值越大越好的指標),記U1i的基準值(即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大值)為U01i,則h1i=U1i/U01i;
若U1i為逆指標(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標),此時U1i的基準值U01i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小值,則h1i=2-U1i/U01i;
若U1i為適中指標,取值越靠近其最優取值U01i(稱為U1i的基準值)越好,則h1i=∣1-(U1i-U01i)/U01i∣。
為防止個別指標特好或特差,導致評判結果的不合理性,特別約定0≤h1i≤1。
同理,可以計算出經濟發展度U2的5個分指標的達標系數值h2i(1≤i≤5)、經濟與生態關聯度U3的3個分指標的達標系數值h3i(1≤i≤3)、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U4的3個分指標的達標系數值h4i(1≤i≤3)。0≤h2i≤1,0≤h3i≤1,0≤h4i≤1。
3.3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四個層面得分系數的量化計算
采用通常的加權合成評價法,分別計算出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四個層面評價指標(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經濟發展度、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的得分系數。
3.3.1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層面的得分系數h1。
mi
h1=∑ω1ih1i(1≤i≤13)
j=1
式中,h1表示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層面的得分系數,ω1i表示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層面的1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h1i表示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層面的1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達標系數值,0≤h1≤1。
3.3.2經濟發展度層面的得分系數h2。
mi
h2=∑ω2ih2i(1≤i≤5)
j=1
式中,h2表示經濟發展度層面的得分系數,ω2i表示經濟發展度層面的5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h2i表示經濟發展度層面的5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達標系數值,0≤h2≤1。
3.3.3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層面的得分系數h3。
mi
h3=∑ω3ih3i(1≤i≤3)
j=1
式中,h3表示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層面的得分系數,ω3i表示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層面的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h3i表示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層面的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達標系數值,0≤h3≤1。
3.3.4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層面的得分系數h4。
mi
h4=q∑ω4ih4i(1≤i≤3)
j=1
式中,h4表示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層面的得分系數,ω4i表示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層面的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h4i表示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層面的3個分指標中第i個指標的達標系數值,q表示周邊區域生態污染對評價區域的擴散系數,0≤q≤1,0≤h4≤1。
3.4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綜合指數計算與分級
前面所述的4個層面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經濟發展度、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從4個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來反映有關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整體的狀態特征。如果要總括揭示和反映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整體的運行狀況,還需合理設置各項指標的比較標準,將各項指標與比較標準進行對比,并將結果進行綜合。在此基礎上,運用綜合指數構建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整體狀態的評判模型,即:
h=ω1h1+ω2h2+ω3h3+ω4(1-h4)
其中,h表示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綜合指數;ω1,ω2,ω3,ω4依次表示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經濟發展度、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的權重系數,且ω1+ω2+ω3+ω4=1;h1,h2,h3,h4依次表示生態保護與修復角度、經濟發展度、經濟與生態關聯度、周邊區域生態污染擴散度的得分系數。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綜合指數h的數值越大,表明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狀態相對越好,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越強;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綜合指數h的數值越小,表明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狀態相對越差,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越弱。
為了便利地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狀態的綜合指數應用于綜合評判和管理決策,有必要根據綜合指數,對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狀態的等級進行粗分處理??梢詫^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狀態劃分為7級:綜合指數h=1(通常不會出現),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完全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85,1],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很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70,0.85],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較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60,0.70],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基本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45,0.60],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較不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30,0.45],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很不和諧的狀態;綜合指數h∈[0,0.30],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處于完全不和諧的狀態。
4.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運行性態的綜合評判方法
所謂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運行性態,是指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量變狀態之特征。區域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具有運動變化之特征。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隨地都在運動變化著的。那么,一個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的和諧程度究竟是向好的或更好的方向運動變化,還是向差的或更差的方向運動變化,應該用什么方法來判斷?我認為,應該建立判斷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運行性態的數學模型,據此來進行定量評判。
判斷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運行過程中量變狀態的特征,具有以下數學模型:
P=ht/h0
式中,P表示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的綜合指數;ht表示報告期的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h0表示基期的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
公式的經濟意義是:當P=1時,表明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在運行中其程度沒有變化;當P>1時,表明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在運行中其性態從差的(或較好的)向著好的(或更好的)方向運動變化;當P<1時,表明在運行中其性態從好的(或較差的)向著差的(或更差的)方向運動變化。
本文研究所完成和揭示的是關于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及其綜合評判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而更重要的是將基本理論與方法應用于具體的實證研究分析并據以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诳锼试S容納的篇幅所限,筆者將另文就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在綜合評判中國及其各區域經濟與生態發展和諧度中的具體應用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參考文獻
1.楊士弘.廣州城市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預測及調控研究[J],地理科學,1994,2:136~142.
2.廖重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判及其分類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熱帶地理,1999,2:171~178.
篇9
【關鍵詞】:水環境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河道建設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緒論
中國的水環境和水質量的問題是與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相伴隨的。建國初期,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城市化水平低,水環境和水質量處于良好狀態;50至70年代末,工業建設規模展開,尤其是重工業迅速發展,局部水環境污染問題開始顯露;80至90年代初期,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加劇,由局部性水污染發展到流域性污染;90年代中后期,國家雖然加強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使流域性水污染急劇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但從總體上看,中國水污染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中國目前水環境污染的主要特點:
1.污染范圍廣,據有關部門對全國13.46萬公里河流和322座水庫進行的水質評價,近40%的河水受到了嚴重污染。全國七大水系412個監測斷面中,劣V類的水占27.9%,即近1/3用于農業灌溉的水都不合格,90%城市的地下水已經被污染。在部分地區和流域,水污染已經明顯呈現出從支流向干流延伸、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地表向地下滲透、從陸地向海洋發展的趨勢。
2.污染事故頻,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水污染事故頻繁發生,光2001年到2004年就發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業違法排污和事故而引發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連發生。去年底至今年初不足3個月的時間,就發生了3起。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導致沿江居民用水發生困難。12月,廣東一企業超標排放含鎘廢水,導致下游10萬人無法飲用北江水。2006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灣因水利工程施工不當,導致含鎘廢水流入湘江。
二、建設生態水環境、生態河道的必要性
黨的十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作為我們水利工作者更應該感到責任重大,水是社會安全的保障;是城市生態的載體,水系是社會文明之源;是社會發展之基。而生態河道的建設將可以改善水環境,還我們山青水秀的家園。
三、建設生態水環境、生態河道
1.內涵
生態河道是指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河流基本要求的同時又能營造適宜生物群落生長環境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統一的水流通道。運用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保護河流特色等理念,在有效保障河道基本功能和水利工程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減緩人類活動對生態河道的不利影響,營造適宜多樣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人文相協調的景觀。并依靠生物群落及相應的河道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不斷改善水環境,從而構建人水和諧相處的健康河流。生態河道是融現代水利工程學、景觀生態學、環境科學、生物科學、美學等學科于一體的水利工程。以保護河道系統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創造和諧的自然景觀為前提,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同時,充分考慮生態效果。
2.生態河道建設工程技術
國外提出了河流修復的8 項措施,并廣泛應用于河流修復實踐。這些措施是:①恢復緩沖帶;②重建植被;③修建人工濕地;④降低河道邊坡;⑤重塑彎曲河谷;⑥修復淺灘和深塘;⑦修復水邊濕地、沼澤地森林;⑧修復池塘。這主要是從整條河流和整個流域的尺度所提出的,它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
河道的生態工程技術一般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的:①修復河道形態;②修復河床斷面;③修復喪失的河岸帶生態系統。
2.1 修復河道形態
天然河流具有淺灘和深潭的交替結構。河流中淺灘和深潭是水生生物不同生命周期所必需的生存環境,河道的直線或渠道化常常會破壞這些地帶。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彎曲的河流具有更高的生態效益,如減少水土流失、擴大生境面積、增加生境多樣性等。因此要把經過人工改造的河流修復成保留一定自然彎曲形態的河道,重新營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和有著不同流速帶的水流。具體來說就是恢復河流低水河槽(在平水期、枯水期時水流經過)的彎曲、蛇形,使河流既有淺灘,又有深潭,造就水體流動多樣性,以有利于生物的多樣性。
2.2 修復河床斷面
主要是改造城市河流中被水泥和混凝土硬化覆蓋的河床,恢復河床的多孔質化,同時改造護岸,建設生態河堤,為水生生物重建生息地環境,使城市河流集防洪、生態功能于一體,增強城市自然景觀,為城市居民創造優美的水邊環境,提供豐富自然的親水空間。對于河道斷面根據不同的河道功能要求,設計不同的河道斷面形式。目前,國內外對生態護岸的研究和應用十分廣泛,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3]:
2.2.1 植物護坡。發達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國內外對此研究也較多,采用發達根系植物進行護坡固土,既可以達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還可以進行景觀造景。
2.2.2三維植被網護坡。三維植被網技術原先多用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護,現在也開始被用于河道岸坡的防護。它是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結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構建一個具有自身生長能力的防護系統,通過植物的生長對邊坡進行加固的一門新技術。
2.2.3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是日本首先提出的,并在河道護坡方面進行了應用。近幾年,我國也開始進行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的研究。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緩釋肥料和表層土組成,具有較好的抗沖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緩沖性能,既實現了混凝土護坡,又能在坡上種植花草,美化環境,使硬化和綠化完美結合。
2.3 修復河岸帶生態系統
河岸帶是介于河溪和高地植被之間的生態過渡帶,它是最典型的生態過渡帶具有明顯的邊緣效應。作為濕地的組成部分之一,河岸帶具備濕地幾乎所有的功能。如濕地的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降解環境污染、凈化水質、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保持地下水資源平衡以及調節區域乃至全球C、N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等功能。河岸帶較其它濕地類型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但同時河岸帶也最易遭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世界20%以上的河岸帶植被已不復存在,剩余部分也在極迅速的消失,而在我國情況更為嚴重。退化河岸帶往往造成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下降,小氣候惡化,河床及河岸遭受侵蝕,洪澇災害頻繁,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與濕地恢復密切相關的退化河岸帶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已成為當今恢復生態學研究和生態型河道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篇10
劉波是湖南省常德市環衛處宣教中心的一名普通干部,卻懷抱改變中國城市規劃、城市水資源持續利用和生態修復的理想。
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劉波給記者翻看他2012年5月4日向七大流域干流城市市長寄出80封信的郵局存根,臉上顯出失望和無奈?!鞍焉厦娴臈l形碼輸入中國郵政的主頁就能查到,寄過去的信沒有丟,都已經被簽收了?!?/p>
2011年兩會期間,劉波曾通過常德市一位九三學社代表提交了《關于建立完備的城市流域管理水資源法律法規體系》、《關于建設海綿體城市,提升城市生態還原能力》等7個方面內容的提案。水利部回復了近10頁紙,但除了列舉水利部多年來在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可實質性操作的內容不多。
這條路沒走通。2012年,劉波想起給長江、黃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遼河七大流域干流的80座城市市長寫信,千字左右的《中國七大流域干流城市市長宣言》中明確寫出了他的改造構想:七大流域干流各城市政府以2012年城市硬化面積為基準,從2013年起,每年減少城市硬化面積3%至5%;從現在起,以建立“海綿體城市”為切入點,有步驟地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作。
按照劉波最初的計劃,在2012年5月30日前,如有超過60%的城市回復同意,此宣言生效,他會將宣言交給國務院及國家有關水資源管理組織備案,并擬建議第三方機構對宣言中的實踐內容進行跟蹤評估。
然而,至今無人回復。
全流域管理
劉波關注水資源利用始于2000年他在湖南省環衛協會任職期間。那時他到湖南省各城市開會調研,看到許多地區垃圾場都是露天堆放,直接污染了當地水源,農村就地取的地下水基本不能喝。這些環境問題也引起了當地官員的關注,請來德國專家對湖南省負責垃圾管理的技術人員做培訓。水資源管理的理念也是在當時湖南和德國的合作項目中被引入的。
2005年,在一位旅居德國的常德人牽頭下,德國漢諾威市、荷蘭烏特勒支市和中國常德三座城市聯合向歐盟提交了城市水資源環境對話項目的申請。盡管申報材料并不十分完備,但水資源環境話題得到了歐盟的重視,在同時申報的100個項目中,唯獨這個通過了。
歐盟提供了50萬歐元的經費,項目于2006年3月在常德啟動。在頻繁往返于歐洲調研的過程中,劉波真正領會了歐洲的水資源管理理念。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歐洲上世紀80年代曾經態勢嚴重的德國魯爾工業區、巴黎塞納河的水資源污染問題都得到了有效治理。
“他們最主要的理念是全流域管理。大的流域管理是國家級的,地區性的流域管理要成立管理委員會,一二三級流域,形成樹狀結構,從根部管到每一片樹葉。而我們現在不是樹狀,是碎片化管理。”劉波指出國內水資源管理理念中不科學的因素。
歐洲國家的水資源管理都是在《歐盟水框架指令》的指導下進行的,水框架指令的核心要點是強調整體流域系統的概念,所有河流改善計劃的細節都要公布、讓民眾自由發表看法,所有國家都要定期向歐盟報告工作進展,配合以嚴格的懲罰條例,對無法完成指令的國家進行懲罰。
我國雖然有長江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等組織,但是它們并沒有行使流域管理的職能。我國《水法》中強調行政區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實際上就無形中削弱了流域管理的作用,地方政府搞開發的時候,不會向流域管理系統申報開發項目對當地水資源造成的破壞和修復辦法?!眲⒉ń忉尅?/p>
打造“海綿體城市”
在嚴格的水框架監督下,歐洲的水資源管理、污水治理、城市生態修復在最近30年內“脫胎換骨”。
“完備的流域管理法律體系和有效的管理機構;注重流域管理規劃和城市建筑開發中的水土保持;按就地處理的原則收集和處理雨水和污水;重視河流的生態保護和嘗試親水型防洪策略?!眲⒉▽W洲經驗做出了總結,這其中,他對法律強制城市建筑小區蓄水的做法尤為印象深刻。
德國上世紀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與利用列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課題之一。當地在新建工業、商業建筑和住宅區前,均要設計雨水利用設施,若無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將征收雨水設施費和排放費。
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敏華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德國法律要求每個建筑開發后限制排出來的水量,強制蓄水。上世紀80年代,全球水價最高的是德國,一噸水4馬克,其中1馬克是上水,臟水回到干凈的水,處理費要3個馬克,這就是在水價上做引導。而目前歐洲水價平均是1. 75歐元一噸?!?/p>
與德國重視雨水管理的方法類似,美國提出了雨水最優化管理方法BMPS,日本也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種滲透設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該計劃納入國家下水道推進計劃,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
借鑒上述經驗,劉波將城市生態修復的理念概括為打造“海綿體城市”: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開發、改造城市社區建筑物、道路、綠化帶、停車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蓄留雨水的生態功能,盡可能恢復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溝渠,減弱城市熱島效應,提高雨水滲透率,重視地下管網的普查、檢測和修復工作,防止地質災害。
“要讓城市像海綿一樣,有時能吸水,有時又能擠出水?!眲⒉ㄕf,“這里說的吸水和擠水,幾乎都是運用自然排放和收集的方法,實現雨水和綠地間的自然交換,不依靠抽水泵等高耗能高排碳的人工方法。實現從人工化城市向自然城市、生態城市的轉換?!?/p>
從居民樓的屋頂開始改裝
北京“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災害,讓城市蓄水排水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數據顯示,在原始森林的天然流域狀態下,98%的雨水都可以下滲和蒸發,只有2%從地表流走。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路面硬化率增高,失去了自我消化能力,雨水無法下滲,徑流量超過50%,北京甚至達到90%,雨水流走后,地面蒸發馬上產生熱島效應。
“怎樣有效留住雨水,又在需要的時候擠出水,成為中國城市特別是北方缺水城市要重新考慮的治水觀?!眲⒉ㄕf。
“7·21”暴雨過后,北京水務局和設計院專家也和趙敏華討論過,認為是北京的排水標準太低。趙敏華說:“這種找原因的方式,還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對癥下藥。北京地勢高低不平,廣渠門的積水是從上游流下來的,客水為洪,才造成了人員傷亡。改變‘只排不蓄’的概念,從蓄水到排水到用水,系統考慮才能治理好?!?/p>
雨水在數千年前就被人們利用,進入工業化時代,城市快速發展,雨水反而成為一種負擔,被當做需要解決的“廢水”?!氨本﹫F城的排水系統,是古人遵循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觀念修建成的,都江堰這樣成功的水利工程也是因勢利導的結果,成功治水,要順應自然。”劉波說。
劉波建議,“海綿體城市”首先從小區居民樓的屋頂開始改裝,屋檐做成凹形槽,雨水通過管道流下,在與地面交匯處堆上鵝卵石緩沖水流下泄壓力,然后將雨水引到小區中央的生態濕地,濕地下面連接蓄水箱?!盎蛘呦竦聡粯?,一些建筑物屋頂直接改裝成生態綠地。但滲透速度必須經過科學計算,如果遇到暴雨,能不能滿足最大的暴雨徑流,這些都跟草皮下面的沙子直徑有關?!眲⒉ㄏ虮究浾哒故镜聡承^內部的人工濕地資料,小型湖泊旁設置了瀑布景觀,瀑布的水就是雨季蓄水。
用收集到的雨水補充地下水,是防止地陷、天坑現象的有力措施。在干旱季節,能夠維持小區景觀,調節小區的微氣候,綠地土壤含水量較高,可以自然給小區降溫。
“而單體建筑做了雨水收集處理,就是健全了城市的蓄水細胞,如果每個細胞都這樣處理,那么城市生態必定大為改觀。”劉波說,停車場和道路兩旁也做同樣的改裝,做成下凹式綠地。綠化帶路面稍有傾斜,水都流進綠化帶設置的缺口里。初期雨水含有汽油等油污,含鉛量比較高,土壤和草皮可以對前10分鐘的雨水進行自然的凈化過濾。
“通過海綿體城市建設保存好地下水,10~20年后收效會非常明顯,100年之內,地下水基本恢復正常。”劉波說。
最近剛從杭州出差回來的劉波驚喜地發現,2001年開放的位于杭州市元寶街的胡雪巖故居,古宅建筑的屋檐采用了和歐洲一樣的排水蓄水管道,雨水經過這樣的系統收集到一個大水缸里,形成了天然的人工濕地。
“古人有‘天水不外泄’的觀念,我正在考證這個系統是胡雪巖家里本來就有的,還是故居后期修繕加上去的。如果是早期就有的,那古人在很久以前就理解了‘海綿體’的意思,并把它運用到自家住宅當中,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眲⒉ㄕf。
“從飛機往下看處處是刀痕”
一些發達國家的停車場本身就具有儲水排水的功能,對比中國式的道路綠化,劉波直言很多時候是做表面功夫,“綠化帶的植物用托盆高高掛起,完全起不到涵養雨水、調節氣候的作用。天安門廣場那么大面積,如果結合濕地改造的功能,對調節北京城中的氣候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p>
在我國快速修建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橋、立交橋的同時,城市與鄉村的天然河道被切割成碎片?!皬娘w機往下看處處是刀痕?!眲⒉ㄕf,“最典型的就是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被公路割成碎片,大熊貓的活動區域因此進一步減少?!?/p>
理想的人工系統和自然系統應該緊密融洽地結合在一起,一些德國的案例顯示人工橋梁下面就是步道,河流下面可以交流,河岸的生態廊道也不會被橋梁阻隔。而當地河流沿線布置著較大面積的人工濕地,積水通過公路下的缺口流下,硬化路面下面是溝通的。梯形攔水設施順著道路坡度修建,一級一級流下來,水流的沖擊力也得到緩解。
在中國許多地方,河道經歷了由自然坡度向90度垂直大壩演變的過程,劉波的海綿體城市構想要做的,還包括把這個趨勢逆轉回去。
“修建大壩截斷了河道,阻斷了魚類的回游產卵通道,破壞了生物多樣性,生物鏈條阻斷后,自然凈化能力就變低,即使不向河里排污,水質也會變差?!眲⒉ㄕf,“建防洪堤都是堵的方法,應該改成生態堤岸,建生態水庫、濕地,用柔性波岸代替硬性河床,可以減緩水流沖擊力,還能恢復生物多樣性。”
三峽大壩現在就在修復魚類洄游的生態廊道。對于年久失修、已經喪失功能的病險水庫,劉波建議直接打掉,把加固資金節約下來用于生態投資。
“生態產業在中國還是朝陽產業,將來它創造的GDP含金量非常高,產業分工明細后還能帶動就業。目前我國的生態修復研究往往停留在紙面研究上,產業化程度比較低。”劉波說。
“陽光谷”和鳥巢模式不適合推廣
幅員遼闊的中國,不同地域城市做雨水收集都有不同的考慮重點,據趙敏華介紹,北京、武漢、廣州等容易形成內澇的地區,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而昆明雨水利用則要從水資源的角度切入,上海的初期雨水規劃,要從提升水質和建造水環境的角度切入。
國內的雨水利用方面,昆明走在了前列,昆明市政府2009年頒布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規定》,提出民用建筑、工業建筑的建筑物占地與路面硬化面積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廣場、綠地,城市道路及高架橋等市政工程項目都要建設雨水收集設施。
2011年廣州市了《廣州市建設用地地表徑流控制辦法》。而早在十年前,北京就著手建立各類蓄水池、人工湖和下凹式綠地等集雨工程,但收集率卻不到1%。
“7·21”大雨過后,北京市出臺雨水利用獎勵政策,凡小區內建設儲水能力達一噸的蓄雨池,政府補貼500元,1000噸補貼50萬元。
對收效明顯的世博會集雨工程和北京鳥巢雨洪綜合利用工程,趙敏華分析說,兩者在技術上都套用了國外先進技術,但理念上還是沒有脫離人工化的框架。
上海世博會的“一軸四館”,集水屋面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雨水收集主要用于景觀水體補充、綠地澆灌和道路廣場清洗。只“陽光谷”收集的雨水,就補給了世博園幾十個廁所用水。
但是參與設計規劃的趙敏華也承認:“這一套造價太貴,成本非常高,水價超過3元,而目前上海的水價是2元多,這種模式向市場推廣,操作非常難。”
北京鳥巢的雨洪綜合利用工程最大儲水能力高達1. 2萬立方米,鳥巢70%的用水都來自回收水,每年可節約400多萬元的城市防洪費。
鳥巢附近的龍形水系,雖然是人工濕地,但下面沒有與蓄水、回收利用的系統連接,草坪也沒有集雨設施,仍然是獨立的單元,沒有系統化。
“‘陽光谷’和鳥巢這些工程的質量肯定是確保的,后期管理也跟得上,而普通城市小區的集雨工程管理跟不上,效益不大,做好了也只是個擺設,所以政府和公司都不愿意做。集雨工程可能是房子的賣點,但賣出去就沒人管了?!壁w敏華說。
劉波也不認為“陽光谷”和鳥巢模式具有可復制性:“陽光谷太人工化了,為了收集雨水而收集雨水,是大型的收集工程,不是生態處理方法。用自然的方法做地表的雨水收集才適合推廣發展,大工程需要維護費用,本身就是高碳的。”
目前,劉波式“海綿體城市”正在他的家鄉常德“試水”。
通過與德國的歐盟合作項目,常德請德國專家做了“水城常德”的重新規劃方案。以水為中心,第一步是恢復古護城河;第二步治理穿紫河,穿紫河沿線有六座污水基地,從前的露天污水池改為封閉式,通過污水管道引到污水處理中心,新的河道只承接雨水,與柳葉湖打通,雨污分流;第三步建設城市的生態廊道,把整個城市用水溝通起來,上游農業地區要控制農藥污染,水質在未來3~5年內得到徹底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