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安全態勢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資產安全態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資產安全態勢

篇1

同權村位于兩家子鎮中部,有農戶304戶,人口1128人,耕地330公頃,全部是鹽堿澇洼地,自然生產條件十分惡劣。洪向奎采取扶持引導、建立合作社、強化副業加工、發揮名牌優勢等有效措施,推動了全村笤帚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使群眾得到了實惠。2010年,全村加工笤帚1500萬把,每把笤帚售價2.40元,實現產值3600萬元,人均收入4500元。

1.成立專業合作社,強化服務功能

為了搞好服務,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強大蕘子產業的發展后勁。洪向奎先是成立了大蕘子協會,協會的宗旨是增加農民收入,在農戶自主經營的基礎上,提供技術、生產資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質服務,實行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協會在政府的扶持下,積極培育加工笤帚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各種優惠條件,幫助種植戶解決貸款,傳授笤帚加工技術,開辟笤帚銷售市場,給種植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2.發揮典型作用,積極扶持引導

為了調動廣大農戶種植大蕘子的積極性,合作社干部深入到農戶家中,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算好種植大蕘子加工笤帚的效益賬。按今年價格計算,種植1公頃大蕘子需投入種子化肥費用180元,加工笤帚后可收入8300元,去掉費用可純收入8120元,比種植玉米多收入1490元。通過算帳對比,算清了種植大蕘子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好、風險小的大帳,筆筆算到點子上,算到群眾的心里,激發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篇2

關鍵詞:網絡安全態勢;層次分析法(AHP);評估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2-1079-03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Based on AHP

WANG Ting-bo, XU Shi-chao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evaluation is a very complicated task.In this paper,appli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to the situation evaluation, constructs a hierarchy model and a judgment matrix, gets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finally, gets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evaluation method

1 引言

當前,網絡安全態勢評估已經成為信息安全領域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網絡安全態勢評估按照數據源可以分為靜態評估和動態評估兩大類。靜態評估即風險評估,依據一定的標準,基于威脅、脆弱性和資產價值3個指標定性或定量地評估網絡的安全風險狀況。動態評估是真正意義上的態勢評估,它將風險與環境緊密結合,動態地把握風險在特定環境下的演化。這里的環境主要指網絡運行狀況、安全防護狀況、用戶安全特性等。

網絡安全態勢評估非常復雜,這是因為系統的評估為多目標評估;系統的評估指標不僅有定量的指標,而且有定性的難以度量的指標;系統的評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價值觀的影響,評估基準不易確定;系統的評估受社會發展而變化,具有動態性。為實現網絡安全,需要進行成本分析,估計在安全上的花費是否能從提高資源的安全、減少損失得到應有的補償。另外,不同用戶對安全的需求是不同的,對態勢的認識也不同。有些用戶可能會趨向于低安全,有些用戶可能會趨向于高安全,這就需要系統的設計者根據系統所處理的業務的性質、人員的素質、事務的處理方式等因素,在兩個極端之間尋找一個安全平衡點,以求在系統風險、代價和效率之間取得良好的折中。尋找安全平衡點的五條基本原則如下:分清系統中需要保護的資產;識別對資產的安全威脅;找出安全漏洞;考慮風險的存在;采取保護措施。

層次分析法(AHP法)是一種多方案多評估因素的評估方法。它適用于評估因素難以量化且結構復雜的評估問題。AHP法的基本做法是,首先把評估因素分成若干層次,接著自上而下對各層次的諸評估因素兩兩比較,得序或系統的優劣情況,供決策者參考。

系統的評估步驟為:明確評估目標和評估內容確定評估因素確定指標評估體系確定評估準則確定評估方法綜合評估。

2 網絡安全態勢評估體系及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的建立

信息安全態勢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可用性、機密性、完整性、抗否認性和有效性。一個安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對這幾個目標都支持。換句話說,一個安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將保護它的信息和計算機資源不被未授權訪問、篡改和拒絕服務。而網絡攻擊主要是破壞以上這幾方面的安全屬性。例如,拒絕服務攻擊,它將會影響網絡帶寬、文件系統空間容量、CPU時間等;Web攻擊可以修改網頁,即破壞數據的完整性;獲取操作系統根權限的攻擊,可以使攻擊者利用獲取到的權限對信息進行非法操作,等等。因此,系統的安全屬性就可以充分地反映系統的安全狀態。

一個復雜的網絡安全態勢評估體系可分解為稱之元素的各個組成部分,即目標、準則、子準則和指標,按照屬性的不同把這些元素分組形成互不相交的層次,上一層次的元素對相鄰的下一層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著支配作用,形成按層次自上而下的逐層支配關系。

網絡安全態勢評估的目標是使網絡風險最小,其準則是高技術、低成本、高效率、安全管理優化,根據網絡安全態勢的分析,建立評估指標為:技術成熟度;技術先進性;性能價格比;保護資源合理性;信息時效性;安全措施合理性。

網絡安全態勢評估層次結構圖如圖1所示。

判斷矩陣就是在上一層次的某一元素Ck的約束條件下,對下一層次的一組元素A1, A2,…,An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結果。即在準則Ck之下按它的相對重要性賦予A1, A2,…,An相應的權重。用表1的形式表示。

在進行比較時,使用專門的1-9標度作為比較的標準。標度的含義見表2。

具體構造時,采用Delphi法,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給出矩陣的元素值,并用幾何平均值的方法綜合給出各專家的判斷。具體實施步驟是:專家選擇;預測調查表設計;調查表的發送與回收;預測數據的處理。

專家們對指標的預測數據可以按大小排列為:

Z1QZ2QZ3Q…QZn;

由于數列的中位數可代表專家的集中意見,上、下四分點可表示專家的分散程度。中位數的的確定式是:

當n=2k+1時,Ai=Zk+1;當n=2k時,Ai=(Zk+Zk+1)/2

上四分點的確定式是:

當n=2k+1,k為奇數時,A上=Z(3k+3)/2;

當n=2k+1,k為偶數時, A上=(Z1+3k/2+Z2+3k/2)/2;

當n=2k,k為奇數時, A上=Z(3k+1)/2;

當n=2k,k為偶數時,A上=(Z3k/2+Z1+3k/2)/2

下四分點的確定式是:

當n=2k+1,k為奇數時,A下=Z(k+1)/2;

當n=2k+1,k為偶數時, A下=(Z1+k/2+Z2+k/2)/2;

當n=2k,k為奇數時, A下=Z(k+1)/2;

當n=2k,k為偶數時,A下=(Zk/2+Z1+k/2)/2

3 計算單一準則下元素的相對權重及各層元素的組合權重

這里主要解決在準則Ck之下,n個元素A1, A2,…,An的權重計算問題,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對于A1, A2,…,An,通過兩兩比較得到判斷矩陣A,解特征根問題Aw =λmaxw,所得到的w經歸一化后作為元素A1, A2,…,An在準則Ck下的權重。關于λmax和w的計算,采用方根法,其步驟為:計算判斷矩陣A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積;所得的乘積分別開n次方;將方根向量歸一化得權重向量w;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

λmax=∑(Aw)i/nwi,式中(Aw)i表示Aw的第i個元素。

為進行單一準則權重的一致性檢驗,需計算一致性指標

CI=(λmax-n)/(n-1)

為了得到網絡安全態勢評估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中的每一層次中所有元素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需要把上一步的計算結果進行適當的組合,并進行總的一致性檢驗。這一步是自上而下逐層進行的。最終計算結果是得出最底層元素,即評估指標的相對權重和整個系統評估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的判斷一致性檢驗。

假定已經計算出了第(k-1)層次元素相對于總目標的組合權重向量為ak-1=(a1k-1,a2k-1,…,amk-1)T,第k層在第(k-1)層第j個元素作為準則下元素的權重向量為

bj=( b1jk,b2jk,…,bnjk)T

其中不受支配[即與(k-1)層第j個元素無關]的元素權重為零,令

Bk=(B1k,B2k,…,Bmk)

則第k層n個元素相對于總目標的組合權重向量由下式給出

ak=Bk×ak-1

更一般地,有組合權重公式

ak = Bk×…×B3×a2

式中a2為第二層元素的權重向量。3QkQh,h為層數。

對于系統評估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的組合判斷一致性檢驗,需要類似的逐層計算。若分別得到第(k-1)層次的計算結果CIk-1,RIk-1和CRk-1,則第k層的相應指標為

CIk=(CIk1,…,CIkm)ak-1

RIk=( RIk1 ,…,RIkm) ak-1

CRk= CRk-1+ CIk/ RIk

式中CIki和RIki分別為在第i個準則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和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當CRkQ 0.1時,認為系統評估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在k層水平上整個判斷有滿意的一致性。這樣計算的最終結果是得到相對于總目標各評估指標的權重所依據的整個遞階層次結構所有判斷的總的一致性指標。

4 網絡安全態勢綜合評估

網絡安全態勢綜合評估是在各單項指標評價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整體評價,其任務是對各單項指標進行綜合,得出對網絡安全態勢的總體結論,最后判斷網絡系統安全是否達到網絡系統風險的要求。采用加權平均法的乘法規則對各單項指標進行綜合,即用下列公式來計算系統的綜合評價值,則

S=∏(f(Xi))Wi

式中,Wi――第i項評價指標的權重,Xi――第i項評價指標的評分。

設第i項評價指標的必保要求分為Ci,則

當第i項評價指標是定量指標時, Ci=f(Xi);

當第i項評價指標是定性指標時, Ci=60。

令S*是網絡系統風險的各項評價指標值均等于必保要求時的綜合評價值,則

S*=∏(Ci)Wi

于是根據單項指標的評價將系統的綜合評價也劃分為4個等級,根據行綜合評估值S有如下結論:

網絡系統風險較小:85QSQ100;

網絡系統有風險:75QSQ85;

網絡系統風險較大: S*QSQ75;

低于必保要求:S=0

用加權平均法的乘法規則是要求各單項評價指標盡可能取得較好水平,才能使總的評價較高。只要有一項指標的得分為零,即低于必保要求,總的評價指標都將是零,即系統低于必保要求。

5 結束語

該文主要探討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網絡安全態勢評估方法,幫助安全管理人員準確地把握網絡安全狀況及趨勢,為其決策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姚淑平.攻防對抗環境下的網絡安全態勢評估技術研究[J].科技導報,2007,25(7):10-11.

[2] 張強,網絡安全評估模型研究[J].山東大學.2006(4):59-60.

篇3

關鍵詞: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技術;關鍵技術結構;安全

現階段,各類信息傳播速度逐漸提高,網絡入侵、安全威脅等狀況頻發,為了提高對網絡安全的有效處理,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監控管理,運用入侵檢測、防火墻、網絡防病毒軟件等進行安全監管,提高應用程序、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對可能發生的各類時間進行全面分析,并建立應急預案、響應措施等,以期提高網絡安全等級。

1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的結構、組成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屬于新型技術,主要目的在于網絡安全監測、網絡預警,一般與防火墻、防病毒軟件、入侵檢測系統、安全審計系統等共同作業,充分提高了網絡安全穩定性,便于對當前網絡環境進行全面評估,可提高對未來變化預測的精確性,保證網絡長期合理運行。一般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包括:數據信息搜集、特征提取、態勢評估、安全預警幾大部分。其中,數據信息搜集結構部分是整個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的的關鍵部分,一般需要機遇當前網絡狀況進行分析,并及時獲取相關信息,屬于系統結構的核心部分。數據信息搜集方法較多,基于Netow技術的方法便屬于常見方法。其次,網絡安全感知系統中,特征提取結構,系統數據搜集后,一般需要針對大量冗余信息進行管理,并進行全面合理的安全評估、安全監測,一般大量冗余信息不能直接投入安全評估,為此需要加強特征技術、預處理技術的應用,特征提取是針對系統中有用信息進行提取,用以提高網絡安全評估態勢,保證監測預警等功能的順利實現。最終是態勢評估、網絡安全狀態預警結構,常用評估方法包括:定量風險評估法、定性評估法、定性定量相結合的風險評估方法等,一般可基于上述方法進行網絡安全態勢的科學評估,根據當前狀況進行評估結果、未來狀態的預知,并考慮評估中可能存在問題,及時進行行之有效的監測、預警作業。

2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的關鍵技術

2.1網絡安全態勢數據融合技術

互聯網中不同安全系統的設備、功能存在一定差異,對應網絡安全事件的數據格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各個安全系統、設備之間一般會建立一個多傳感環境,需要考慮該環境條件下,系統、設備之間互聯性的要求,保證借助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作為主要支撐,為監控網絡安全態勢提供更加有效的資料?,F階段,數據融合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如用于估計威脅、追蹤和識別目標以及感知網絡安全態勢等。利用該技術進行基礎數據的融合、壓縮以及提煉等,為評估和預警網絡安全態勢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數據融合包括數據級、功能級以及決策級三個級別間的融合。其中數據級融合,可提高數據精度、數據細節的合理性,但是缺點是處理數據量巨大,一般需要考慮計算機內存、計算機處理頻率等硬件參數條件,受限性明顯,需要融合層次較高。決策性融合中,處理數據量較少,但是具有模糊、抽象的特點,整體準確度大幅下降。功能級融合一般是處于上述兩種方法之間。網絡安全態勢數據的融合分為以下幾部分: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態勢評估、態勢預測等。(1)數據采集網絡安全數據采集的主要來源分為三類:一是來自安全設備和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如4A系統、堡壘機、防火墻、入侵檢測、安全審計、上網行為管理、漏洞掃描器、流量采集設備、Web訪問日志等。(2)數據預處理數據采集器得到的數據是異構的,需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數據內容的識別和補全,再剔除重復、誤報的事件條目,才能存儲和運算。(3)態勢感知指標體系的建立為保證態勢感知結果能指導管理實踐,態勢感知指標體系的建立是從上層網絡安全管理的需求出發層層分解而得的,而最下層的指標還需要和能采集到的數據相關聯以保證指標數值的真實性和準確性。(4)指標提取建立了指標體系后,需要對基層指標進行賦值,一般的取值都需要經過轉化。第五、數據融合。當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數據融合技術有如下幾類:貝葉斯網絡、D-S證據理論等。

2.2計算技術

該技術一般需要建立在數學方法之上,將大量網絡安全態勢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最終形成某范圍內要求的數值。該數值一般與網絡資產價值、網絡安全時間頻率、網絡性能等息息相關,需要隨時做出調整。借助網絡安全態勢技術可得到該數值,對網絡安全評估具有一定積極影響,一般若數據在允許范圍之內表明安全態勢是安全的,反之不安全。該數值大小具有一定科學性、客觀性,可直觀反映出網絡損毀、網絡威脅程度,并可及時提供網絡安裝狀態數據。

2.3網絡安全態勢預測技術

網絡安全態勢預測技術是針對以往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借助實踐經驗、理論知識等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后對未來安全形勢進行評估。網絡安全態勢發展具有一定未知性,如果預測范圍、性質、時間和對象等不同,預測方法會存在明顯差異。根據屬性可將網絡安全態勢預測方法分為定性、時間序列、因果分析等方法。其中定性預測方法是結合網絡系統、現階段態勢數據進行分析,以邏輯基礎為依據進行網絡安全態勢的預測。時間序列分析方法是根據歷史數據、時間關系等進行系統變量的預測,該方法更注重時間變化帶來的影響,屬于定量分析,一般在簡單數理統計應用上較為適用。因果預測方法是結合系統各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根據影響因素、數學模型等進行分析,對變量的變化趨勢、變化方向等進行全面預測。

3結語

網絡安全事件發生頻率高且危害大,會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巨大損失,為此,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態勢的評估、感知分析。需要網絡安全相關部門進行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的全面了解,加強先進技術的落實,提高優化合理性。同時加強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發,根據網絡運行狀況進行檢測設備、防火墻、殺毒軟件的設置,一旦發現威脅網絡安全的行為,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攻擊行為的發展,提高網絡安全的全面合理性。

參考文獻

篇4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融信),1995年成立于北京,是中國領先的網絡安全、大數據與安全云服務提供商。天融信憑借業界領先的網絡安全、大數據與云服務等技術,為用戶構建下一代可信網絡安全架構,幫助用戶降低安全風險,創造業務價值。

日前在剛剛落幕的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天融信風險探知系統被國內權威IT媒體《中國計算機報》評為“2016年度優秀產品”。天融信風險探知系統能夠幫助用戶準確了解網絡資產、應用狀態,摸清IT家底,排除隱患,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安全體驗,因而倍受分布式企業、互聯網公司等用戶的好評。

對于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網絡和服務器遍布全國乃至全球的用戶來說,用戶實時準確地了解所轄網絡的狀況,有利于掌握用戶自身安全風險。尤其是在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用戶如何在新漏洞爆發后第一時間了解該漏洞對自身網絡的影響,準確掌握聯網系統的安全狀態,準確掌握物聯網定設備(如工控設備、攝像頭等)的分布等情況對于幫助企業及時化解安全風險,完善防御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極其重要。

天融信風險探知系統采用分布式探測技術,通過安全情報機制,實現了安全信息融合。此外,該系統依托風險分析模型,可以實時準確地獲取網絡靜態和動態安全狀況,幫助企業用戶建立網絡安全評估系統。具體來說,該系統具備構建資產信息庫、繪制信息安全底圖、漏洞驗證三大功能。由于該系統具有全面的信息探測、完善的安全情報庫、開放的漏洞驗證框架、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等特點,因此,它可以幫助用戶準確掌握網絡資產、應用安全狀態,建立完善的主動防御探知體系。該系統可以主動發現企業現有防御體系中存在的風險,并確保這些風險漏洞在被惡意利用前得到修復,進而提高企業的信息安全綜合防御能力。

天融信風險探知系統目前廣泛應用在全網態勢感知、資產摸底、漏洞分布評估、設備分布情況評估等領域。天融信CEO于海波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BYOD、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用戶數據信息資產變得日益分散,而天融信風險探知系統能夠幫助用戶快速梳理數據信息資產。無論面對互聯網還是內網,該系統都能幫客戶構建安全的基礎信息資產數據庫。通過繪制網絡風險信息安全底圖,該系統可以在第一時間幫助用戶簡單明了地判斷安全風險對網絡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進而定期對網絡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和安全檢查,提升企業的安全保障能力,橛沒Т來了全新的安全體驗?!?/p>

篇5

盈余管理是會計理論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它自20世紀80年代起成為實證會計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盈余管理動機是該研究領域重要的話題之一。已有研究發現,為了避免虧損、達到一定的盈利目標、避免業績下滑,公司會對盈余進行調節(BurgstahlerandDichew,1997;Degeorgeetal.,1999;BurgstahlerandEames,2006等)[1-3]。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存在政府管制,上市公司也存在較強的避虧、扭虧和保牌動機(陸建橋,1999;蔣義宏和王麗琨,2003;魏濤等,2007;孟焰和王偉,2010等)[4-7],特別是虧損公司在扭虧當年往往會通過調增利潤實現扭虧。以往的盈余管理動機研究,重點關注的是基于公司層面的誘因。然而,從長期動態的角度來看,微觀企業一直處于宏觀經濟環境之中,企業行為和企業產出會受到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姜國華和饒品貴,2011)[8],特別是與上市公司息息相關的資本市場運行態勢很可能會影響微觀企業的行為,如盈余管理。近年來,有學者發現資本市場的周期變動態勢會影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Cohen和Zarowin(2011)發現,當市場處于繁榮態勢,盈余達到或超過分析師預測的公司較多時,公司會出現調增利潤的行為[9]。Chen等(2011)、陳冬華和齊祥芹(2013)從市場擇時理論出發,研究了市場態勢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發現企業盈余管理行為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呈現出動態差異,牛市態勢下會擇時釋放更多的利潤,存在基于市場態勢的盈余擇時動機[10,11]。如果企業是根據市場態勢動態安排盈余,那么對于扭虧公司而言,有的公司扭虧時處于牛市態勢,有的公司扭虧時則處于熊市態勢,其盈余管理行為很可能受盈余擇時動機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將市場態勢引入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研究,進一步觀測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動。我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有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過了牛市與熊市的周期交替,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場景。本文首次檢驗了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發現公司在扭虧當年的盈余管理水平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一致。在主體檢驗部分,我們觀測了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發現當扭虧年度恰逢牛市時,公司向上調增利潤的動機更強,釋放的利潤也更多。進一步檢驗發現,虧損年限不同對盈余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影響,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的公司在牛市態勢下調增的動機較強。監管風險檢驗顯示,扭虧公司在牛市態勢下利用操控性應計調節利潤被查處的概率較低,而通過線下項目調節利潤的風險較高。本文的貢獻在于,從長期動態的角度,分析了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探究了宏觀市場態勢對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這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資本市場繁榮與蕭條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概貌,為政策制定提供實證借鑒。同時,本文的研究證明了盈余擇時行為的存在(Chenetal.,2011;陳冬華和齊祥芹,2013),這為盈余擇時動機影響扭虧動機提供了初步的證據。此外,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宏觀經濟政策與微觀企業行為的互動研究(姜國華和饒品貴,2011)。本文的主要內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在制度背景與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第三部分是樣本選取、變量定義和描述性統計,第四部分是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具體檢驗,第五部分是穩健性測試,第六部分是研究結論與局限。

二、理論分析、制度背景與研究假設

(一)公司扭虧與盈余管理

公司是否盈利是投資者判斷公司價值的信息基礎之一。在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出現虧損很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這會影響公司利益相關者一系列契約的執行。因此,上市公司為避免虧損,往往會采取一系列的盈余管理行為。當然,除盈利以外,公司是否達到盈利預期(上一期利潤或者分析師預測)、是否出現業績下滑也是投資者決策的重要基礎,在避免虧損、實現盈利的基礎上,以上因素會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Graham等(2005)針對400家美國企業高管的調查表明,為了避免虧損、達到一定的盈利目標、避免業績下滑,公司會對盈余進行控制和調節[12]。以往的實證檢驗證據也表明,虧損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動機,如Burgstahler和Dichew(1997)、Degeorge等(1999)提供了企業通過調節盈余避免虧損、避免業績下滑的經驗證據:剛好實現盈利的企業數量較多,而略微虧損的企業較少;剛好實現利潤增長的公司數量較多,而業績略微下滑的公司較少。為了達到盈利目標(如分析師預測),企業盈余一般正好等于或略高于分析師的預測,說明公司很有可能為了迎合分析師預測而進行盈余管理(Degeorgeetal.,1999;BurgstahlerandEames,2006)。此外,Degeorge等(1999)還發現,避免虧損是公司考慮的首要因素,其他兩個盈余目標依次為避免業績下滑、避免達不到分析師預測。

(二)我國制度背景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相比于西方成熟市場經濟體內的公司為了達到一定的盈余目標(盈利、業績增長或分析師預測)而進行盈余管理活動,我國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避虧、扭虧和保牌的動機更為強烈,這其中的差異源于我國資本市場特殊的管制背景。我國對虧損公司的管制有:特別處理、暫停上市和退市。1993年實施的《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將暫停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若連續虧損,而且“在限期內未能消除,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1998年證監會對財務異常和其他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ST,即特別處理制度,其中,主要的財務異常是連續兩年虧損,若連續兩年虧損則會被處以ST警示。1999年,滬深交易所對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PT制度)。2001年證監會正式取消了“PT”制度,對連續經營虧損三年的公司處以*ST(退市風險)警示。在以上的制度背景下,虧損對于我國的上市公司而言,不僅會帶來市場的懲罰,更重要的是會招致監管部門的關注,存在退市風險,在上市資源稀缺的現狀下,這無疑會增強上市公司避虧、扭虧和保牌的盈余管理動機。國內的研究也提供了大量的經驗證據支持。陸建橋(1999)分析并檢驗了1993~1997年22家虧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發現虧損公司在首虧當年往往采取調減利潤的盈余調節行為,在首虧前一年采取向上調節利潤的盈余管理行為;為了實現扭虧,公司在扭虧當年會采取調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為。從盈余管理的手段來看,虧損公司主要的扭虧項目是非經常性損益。蔣義宏和王麗琨(2003)以1999~2001年的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基于扭虧、保牌動機的虧損公司會利用非經常性損益管理企業利潤,公司首次虧損當年存在大量的非經常性損失,實現對業績的“大洗澡”,而扭虧當年則存在較多的非經常性收益。魏濤等(2007)也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的經驗證據,即虧損上市公司會利用非經常損益調節企業盈余,以實現扭虧。孟焰和王偉(2010)分別從公司、監管者、投資者、分析師、審計機構等多個角度,對某案例公司使用非經常性損益實現扭虧進行了分析,發現案例公司是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來實現扭虧。

(三)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分析

以往的虧損公司盈余管理研究,重點關注扭虧動機是否存在以及扭虧的具體方式。近年來,有學者關注制度變遷對虧損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蔣大富和熊劍(2012)發現,2007年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虧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影響顯著,會計準則變更之際ST公司的盈余管理動機顯著增強[13]。這表明,隨著制度的變遷,虧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那么,對于身處資本市場的虧損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行為是否也會隨市場態勢的變化擇機而動呢?已有研究表明(Chenetal.,2011;CohenandZarowin,2011;陳冬華和齊祥芹,2013),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企業盈余管理行為存在動態差異。市場態勢的周期變化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Fama,1981)[14],以及各方對市場基礎價值共同認知的變化(BarskyandDeLong,1990)[15]。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市場在信息不對稱程度、盈余反應系數及政府監管等方面均呈現出不同的特征。這些差異使得牛市態勢下企業釋放單位利潤的市場收益高于熊市態勢,且面臨的監管風險相對較低。因此,理性的經理人很有可能在牛市態勢下擇時釋放更多的利潤。對于扭虧公司而言,有的公司扭虧時處于牛市態勢,有的公司扭虧時則處于熊市態勢,那么,當扭虧年度恰逢牛市態勢時,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與熊市態勢下的行為會不會有所不同呢?本文認為,當扭虧處于牛市態勢時,公司調增利潤釋放盈余的動機更強。首先,公司要修復受損股價,高管要維護職位安全。虧損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顯然是一個“壞消息”,相比于利潤下滑或者未能達到分析師預測,投資者對虧損公司的懲罰可能更大。這意味著公司一旦虧損,其股價很可能會出現大幅下滑,特別是連續虧損的公司,其股價受到的市場懲罰可能更大。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股東財富的下降,以及公司高管顯性薪酬(與業績相關的貨幣薪酬)和隱性薪酬(在職消費、晉升機會等)(陳冬華等,2005;Chenetal.,2010;Luoetal.,2011;Chenetal.,2011)[16,17]的降低。因此,對于虧損公司而言,實現扭虧是其首要動機,而提升股價、提高公司的市場價值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當扭虧恰逢牛市態勢時,由于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較低,市場對盈余的反應系數較高,扭虧公司通常會釋放利潤,這不僅有助于實現扭虧,而且有利于股價提升,盡快修復受損的股價。此外,由于牛市態勢下的公司估值普遍較高,對于虧損公司尤其是連續虧損被ST或*ST的公司而言,在其他公司估值普遍較高的情況下如果自身股價過低,其被并購重組的風險就很大,這直接威脅到公司高管的職位安全。因此,基于釋放利潤的收益與潛在風險的考量,牛市態勢下扭虧公司調增盈余釋放利潤的動機會更強。其次,公司要降低監管風險。虧損公司尤其是連續虧損的公司由于存在異常的財務狀況而成為證監會重點監管的對象,因此,虧損公司調節盈余的行為可能面臨很大的被查處風險。但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這種被處罰的風險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基于成本與收益的權衡,證監會的管制也存在選擇性執行的情況(Chenetal.,2011;陳冬華等,2012)。Chen等(2011)在研究中國管制的選擇性執行問題時發現,牛市態勢下違規公司受到處罰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基于監管風險的考慮,扭虧公司可能會將未來期間有限的利潤安排在牛市態勢下釋放。②基于以上制度背景與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控制其他條件,若扭虧當年恰逢牛市態勢,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高,釋放的利潤更多。

三、樣本選取、變量定義與描述性統計

(一)樣本選取

本文以1995③~2011年為研究樣本區間,選取1995~2010年A股主板發生虧損且在次年(1995~2011年)扭虧的公司作為初選樣本,共獲得1301個公司-年度樣本觀測。在剔除了8個金融類上市公司觀測、178個凈資產為負或資產負債率大于1的觀測、57個其他數據缺失的觀測后,本文最終獲得1058個公司-年度觀測,見表1。由于需要估計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操控性應計利潤,本文選取了1995~2011年的14672個公司-年度觀測作為控制樣本,以計算扭虧公司的操控性應計利潤。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應收賬款數據來源于CCER數據庫,固定資產原值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從表2的結果來看,1996年的扭虧觀測有6個,說明有6家公司在1995年虧損,并于次年(1996年)實現扭虧。從樣本分布來看,2006、2009、2010年實現扭虧的公司比例較高,扭虧公司數分別為132、141、124個,占比均在10%以上。

(二)變量定義

1.盈余管理的度量。對于盈余管理(EM)的度量,本文采用了四項指標,分別為操控性應計利潤(DA)、控制了穩健性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④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鑒于我國上市公司實現扭虧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非經常性損益(蔣義宏和王麗琨,2003;陳曉和戴翠玉,2004;魏濤等,2007),本文將進一步考察扭虧公司線下項目(BL)與非經常性損益(EI)在不同市場態勢下的差異。線下項目(BL)為利潤總額與營業利潤的差額并經上一期總資產調整,非經常性損益(EI)為經上一期總資產調整的非經常損益額。操控性應計利潤(DA)根據修正的Jones模型和夏立軍(2003)的方法計算,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參考Ball和Shivakumar(2006)的方法計算。Ball和Shivakumar(2006)指出,以往的操控性應計利潤估計模型缺乏對會計穩健性的考慮,會計穩健性所帶來的收益與損失確認的非對稱性,很可能會被錯誤地估計為公司盈余的調節行為。為了減少穩健性因素的潛在影響,本文控制了穩健性因素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首先,我們根據模型(1)分行業估計行業特征參數α1~α6。TAt/At-1=a1(1/At-1)+a2(REVt/At-1)+a3(PPEt/At-1)+a4(CFOt/At-1)+a5(D)+a6(D*CFOt/At-1)+εt(1)其中,TAt為公司i第t期總應計利潤(等于凈利潤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REVt為公司i第t期主營業務收入與t-1期主營業務收入的差額,PPEt為公司i第t期期末固定資產原值,At-1為公司i第t-1期的總資產,CFOt為公司i第t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D為虛擬變量(若公司i第t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即為1,否則為0)。將式(1)估計出的行業特征參數α1~α6代入模型(2),就可以計算出考慮穩健性因素的非操控性應計利潤(NDAballt/At-1)。NDAballt/At-1=α1(1/At-1)+α2[(REVt-RECt)/At-1]+α3(PPEt/At-1)+α4(CFOt/At-1)+α5(D)+α6(D*CFOt/At-1)(2)其中,NDAballt為公司i第t期考慮穩健性因素的非操控性應計利潤,RECt為公司i第t期應收賬款凈值與t-1期應收賬款凈值的差額。其他變量的定義同模型(1)。用總應計利潤(TAt/At-1)減去式(2)計算出的非操控性應計利潤(NDAballt/At-1),即可得到控制穩健性因素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t)。DAballt=TAt/At-1-NDAballt/At-12.市場態勢的度量。對于市場牛熊市周期的判斷,本文參考了Pagan和Sossounov(2003)、何興強和周開國(2006)的方法,并進行了一定的調整,⑤通過尋找股價的波峰與波谷判定牛熊市周期。本文的樣本區間為1995~2011年,即主要觀察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市場態勢,并采用市場的月度價格水平Pt進行計算。我們按照式(4)、(5),確定波峰和波谷。若Pt是寬度為5個月的價格窗口中的最大值,則時刻t為波峰:Pt-5,∧,Pt-1<Pt>Pt+1,∧,Pt+5(4)若Pt是寬度為5個月的價格窗口中的最小值,則時刻t為波谷:Pt-5,∧,Pt-1>Pt<Pt+1,∧,Pt+5(5)進一步的判定如下:(1)消除連續波峰中的較低者、連續波谷中的較高者,波峰、波谷交替出現;(2)若波峰-波谷或者波谷-波峰的單程時長不超過6個月,則價格逆轉前后的升跌幅需大于20%;(3)剔除距離價格序列端點不足6個月的波峰波谷;(4)剔除價格序列端點附近股價水平低于端點處的波峰和股價水平高于端點的波谷;(5)剔除全長小于10個月的牛熊市周期。表3為市場態勢的判斷結果,可以看出,上證綜指在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經歷了7次波峰、6次波谷,共6個牛熊市周期,這與何興強和周開國(2006)的判定結果基本一致。對于1995~2011年各年度市場態勢的判斷,本文參考了Chen等(2011)的定義方法。如果波峰在上半年結束,則當年的市場態勢為下半年所處的市場態勢(熊市);如果波峰在下半年結束,則當年的市場態勢為上半年所處的市場態勢(牛市)。反之,如果波谷在上半年結束,則當年的市場態勢為下半年所處的市場態勢(牛市);如果波谷在下半年結束,則當年的市場態勢為上半年所處的市場態勢(熊市)。根據表3的市場態勢評判,若觀測樣本扭虧當年所處的市場態勢為牛市態勢,則市場態勢(Market)定義為1,否則為0。3.其他控制變量。對于影響盈余管理水平的其他控制變量,本文定義了公司規模Size、公司性質State、盈利能力CROA、資產負債率Lev、特別處理ST。同時,本文進一步控制了盈余管理的其他動機:SEO為再融資,若觀測樣本扭虧后一年配股或增發則為1,否則為0;CEO為高管變更,若樣本公司發生高管變更則為1,否則0。為了降低極端值的影響,本文對所有連續變量進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處理。

(三)描述性統計

從表5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來看,操控性應計利潤(DA)的均值(中位數)為-0.0292(-0.0215),未顯示樣本公司在扭虧當年有調增應計利潤的跡象;控制了穩健性因素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均值(中位數)為0.0026(0.0017),說明在控制了穩健性的非對稱影響后,樣本公司在扭虧當年的盈余調節為向上調增利潤;樣本公司扭虧當年的線下項目(BL)為總資產的3.09%,非經常性損益(EI)為總資產的2.95%。平均來看,扭虧樣本的總資產負債率達到55%左右;核心資產收益率較低,僅為-0.32%;有近28%的公司扭虧當年處于特殊處理狀態,扭虧當年有47%的公司發生了高管變更。表6為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單變量檢驗結果。操控性應計利潤(DA)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無顯著差異,但在控制了會計穩健性之后,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在熊市態勢下的均值(中位數)為-0.0020(-0.0004),而在牛市態勢下的均值為0.0080(0.0052),說明扭虧公司在牛市態勢下的盈余管理水平顯著高于熊市態勢,且均值檢驗和中位數檢驗均在1%的水平下顯著。從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來看,牛市態勢下線下項目(BL)的均值(中位數)為總資產的3.62%(2.25%),而熊市態勢下BL僅為總資產的2.64%(1.40%),且兩組均值檢驗和中位數檢驗均在1%的水平下顯著。扭虧公司在牛市態勢下的非經常性損益(EI)均值(中位數)為總資產的3.37%(1.89%),而熊市態勢下EI為總資產的2.6%(1.27%),兩組差異的均值檢驗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測試,中位數檢驗通過了10%的顯著性水平測試。單變量檢驗為扭虧公司在牛市態勢下擇時釋放更多的利潤提供了初步的證據。表7為主要變量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市場態勢(Market)與操控性應計利潤(DA)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但不顯著;市場態勢(Market)與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為正相關關系,與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也均為正相關關系。這一結果與表6的單變量檢驗結果一致。

四、實證結果

(一)初步檢驗:公司扭虧當年是否調增盈余

在檢驗本文的假設之前,我們首先對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進行初步檢驗,即扭虧公司相比于其他控制樣本是否存在顯著的盈余管理行為。參考已有文獻,我們建立了模型1,按行業進行Clus-ter回歸。EM=β0+β1NK+β2State+β3Lev+β4Size+β5CROA+β6ST+β7SEO+β8CEO+ε(模型1)其中,EM為盈余管理水平,分別用DA、DAball、BL、EI進行衡量;NK為虛擬變量,若虧損公司在本期實現扭虧則定義為1,否則為0。為了比較扭虧樣本與其他控制樣本盈余管理水平的差異,我們在初步檢驗中采用1995~2011年所有15730個公司-年度觀測進行回歸分析,并預期NK的系數為正。公司扭虧(NK)的系數為-0.0111,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相反。在以控制了穩健性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公司扭虧(NK)的系數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一致。本文推測,以DA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結果很可能受到了穩健性的影響。李遠鵬等(2005)發現,沒有控制虧損公司時樣本顯示出穩健性特征,但控制了虧損公司后會計盈余并沒有表現出穩健性,而虧損公司卻顯示出穩健性特征。在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的檢驗中,表中列(3)的公司扭虧(NK)系數為0.0147,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而列(4)的公司扭虧(NK)系數為0.0155,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測試,說明扭虧公司的線下項目和非經常性損益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公司存在調增利潤的盈余管理行為。表8的檢驗結果與陸建橋(1999)的結論基本一致,即公司在扭虧當年會顯著向上調節盈余。進一步地,本文結合市場態勢將扭虧樣本分為兩組(G1和G2),以比較牛市態勢下扭虧樣本盈余管理水平與其他控制樣本的差異,以及熊市態勢下扭虧樣本盈余管理程度與其他控制樣本的差異。G1為虛擬變量,若公司扭虧當年處于牛市態勢則取1,否則取0。G2為虛擬變量,若公司扭虧當年處于熊市態勢則取1,否則取0。我們采用模型1進行回歸,其中的NK由G1和G2代替。表9為扭虧樣本進一步的分組檢驗結果。在列(2)至列(4)分別以控制了穩健性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牛市扭虧組(G1)的系數均顯著為正,即牛市態勢下實現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熊市扭虧組(G2)的系數也均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熊市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⑦從G1和G2系數的趨勢來看,牛市態勢下扭虧組的系數略高于熊市態勢下扭虧組的系數。

(二)主體檢驗: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管理水平與其他控制樣本的差異,以及熊市態勢下扭虧樣本盈余管理程度與其他控制樣本的差異。G1為虛擬變量,若公司扭虧當年處于牛市態勢則取1,否則取0。G2為虛擬變量,若公司扭虧當年處于熊市態勢則取1,否則取0。我們采用模型1進行回歸,其中的NK由G1和G2代替。表9為扭虧樣本進一步的分組檢驗結果。在列(2)至列(4)分別以控制了穩健性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牛市扭虧組(G1)的系數均顯著為正,即牛市態勢下實現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熊市扭虧組(G2)的系數也均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熊市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顯著高于其他控制樣本。⑦從G1和G2系數的趨勢來看,牛市態勢下扭虧組的系數略高于熊市態勢下扭虧組的系數。(二)主體檢驗: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在初步檢驗中,本文發現虧損公司在扭虧當年顯著調增利潤,不管在何種市場態勢下,其盈余管理水平均高于其他控制樣本。本文將進一步比較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差異,以檢驗本文的研究假設———牛市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高。我們建立了模型2,采用1058個扭虧樣本觀測按行業進行Cluster回歸。EM=β0+β1Market+β2State+β3Lev+β4Size+β5CROA+β6ST+β7SEO+β8CEO+ε(模型2)表10為模型2的檢驗結果,其中,PanelA為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和控制了穩健性的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結果,PanelB為以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結果。在PanelA列(1)至列(3)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單變量回歸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負,但不顯著。列(2)加入公司特征因素(公司性質State、規模Size、財務杠桿Lev、盈利能力CROA)后,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仍然為負,但不顯著。列(3)加入其他盈余管理動機后,Market的系數為負,但不顯著。在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為被解釋變量的檢驗中,未發現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顯著差異。在列(4)至列(6)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單變量檢驗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0994,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列(5)加入公司特征因素后,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仍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加入高管變更動機及增發動機后,列(6)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為0.00968,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測試。這一結果表明,當公司扭虧恰逢牛市態勢時,其盈余管理水平顯著高于熊市態勢下的盈余管理水平。在PanelB列(1)至列(3)以線下項目(B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單變量回歸中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0973,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列(2)加入公司特征因素后,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為0.0072,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列(3)加入高管變更動機和增發動機后,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仍然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在列(4)至列(5)以非經常性損益(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均為正,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測試。這一結果表明,牛市態勢下實現扭虧公司的線下項目和非經常性損益更多,利潤釋放程度也更高。綜合表10的檢驗結果可知,對于虧損公司而言,實現扭虧是其首要目標,但當扭虧年度恰逢牛市態勢時,由于此時釋放利潤的收益較高,公司高管出于修復受損股價、維持職位安全等目的,其相比熊市態勢下調增利潤的動機會更強。

(三)基于虧損年限的進一步檢驗

在所有實現扭虧的樣本中,有65%的公司是虧損一年后實現扭虧,有35%的公司是虧損兩年或以上后實現扭虧。為了進一步檢驗虧損一年組和連續虧損兩年以上組在不同市場態勢下盈余管理水平的差異,本文將樣本分為兩組,Loss=0組為扭虧前僅虧損一年的公司,Loss=1組為扭虧前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的公司。我們采用模型2,按行業進行Cluster回歸。結合考慮穩健性及上一部分的檢驗結果,我們選取DAball、BL、EI作為盈余管理的度量指標。表11為基于虧損年限的進一步檢驗結果。在列(1)和列(2)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虧損一年組(Loss=0)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0934,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而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組(Loss=1)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108,且在5%的水平下顯著,這與表10的結果一致。但從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來看,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組的系數略高于虧損一年組。在列(3)和列(4)以線下項目(B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虧損一年組(Loss=0)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0623,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而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組(Loss=1)的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0.00933,且在5%的水平下顯著,后者的Market系數高于前者。在列(5)和列(6)以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結果也呈現出相同的趨勢??傮w來看,表11的檢驗結果進一步驗證了表10的發現,即牛市態勢下實現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高,連續虧損組的盈余管理動機更強。

(四)扭虧公司擇時釋放利潤是否會受到監管查處

為了進一步檢驗樣本公司牛市態勢下較高的盈余管理水平是否會受到更多的監管查處,我們建立了Logistic回歸模型3,并按行業Cluster方法進行回歸。Punish=β0+β1Market+β2Market*EM+β3EM+β4St-ate+β5Lev+β6Size+β7CROA+ε(模型3)其中,Punish為虛擬變量,若樣本公司受到違規查處則為1,否則為0,數據來源于CSMAR的“中國上市公司違規處理研究數據庫”;Market為市場態勢,處于牛市態勢為1,否則為0;EM為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分別用操控性應計利潤(DA、DA-ball)、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度量。此外,本文還控制了公司性質(State)、資產負債率(Lev)、公司規模(Size)和財務狀況(CROA)。在牛市態勢下實現扭虧的483個樣本公司中,有84個公司受到查處(約占17.39%);在熊市態勢下實現扭虧的575個樣本公司中,有145個公司受到查處(約占25.22%)??梢姡苁袘B勢下公司受到查處的可能性更高。表12的結果顯示,牛市態勢下扭虧公司違規被查處的概率顯著低于熊市態勢,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在列(1)至列(4)均顯著為負。牛市態勢下公司較高的操控性應計利潤相比于熊市態勢下被查處的概率更低,列(1)中交乘項(Market*DA)與Punish顯著負相關,列(2)中交乘項(Market*DAball)的系數也為負,但不顯著。列(3)中牛市態勢下公司利用線下項目向上調節盈余被監管部門查處的概率較高,交乘項(Market*BL)的系數顯著為正。其可能的原因是,基于強烈的扭虧、保牌動機,我國的虧損公司會通過關聯交易、重組(陳曉和戴翠玉,2004)及政府補貼等(朱松和陳運森,2009)實現扭虧。因此,線下項目往往較多,此時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恢復有限,若公司仍利用線下項目在牛市態勢下向上調節盈余(改變實際盈利),其面臨的監管風險可能會提高;若通過應計項目調整盈余將未來利潤調至當期牛市態勢下釋放(只改變盈利的時間分布,不改變實際盈利),公司面臨的監管風險則相對降低,如列(1)、列(2)交乘項的檢驗結果所示。總體來看,對于扭虧公司而言,其在牛市態勢下通過操控性應計擇時調節盈余受到處罰的概率較低,而通過線下項目管理盈余面臨的風險可能會上升。

五、穩健性測試

對于本文的主體檢驗,我們進行了如下穩健性測試:在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DAball)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進一步控制了上一期總應計利潤(LagTA),對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進行行業中位數調整,得到經行業中位數調整的線下項目(BLadj)和經行業中位數調整的非經常性損益(EIadj),并采用模型2重新進行檢驗。表13穩健性測試與表10的結論一致,即在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市場態勢(Market)系數為負,但不顯著;在以操控性應計利潤(DAball)、線下項目(BL)和非經常性損益(EI)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中,市場態勢(Market)的系數均為正,與預期一致,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梢?,穩健性測試結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設。

六、研究結論與局限

從動態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的發展是處在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運行中,宏觀經濟政策可能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影響企業行為(姜國華和饒品貴,2011):一是通過改變宏觀經濟前景預期、行業前景預期影響企業行為;二是通過改變企業的資本成本影響企業行為;三是通過改變企業經營的信息環境影響企業行為。資本市場的運行經歷著繁榮與蕭條的周期變動,在市場繁榮期,作為微觀參與主體,企業的行為可能呈現出與市場蕭條期不同的特征,并體現在盈余管理方面。本文以扭虧事件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以期為不同市場態勢下扭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提供了經驗證據。本文研究發現,公司在扭虧當年存在顯著向上的盈余管理。引入市場態勢后,當扭虧年度恰逢牛市態勢時,公司向上調增利潤的動機更強,釋放的利潤也更多。進一步檢驗發現,連續虧損兩年及以上的公司在牛市態勢下有較強的向上調節利潤動機。本文還發現,扭虧公司在牛市態勢下通過操控性應計調節盈余被查處的風險較低,而通過線下項目調節盈余的風險則較高。需要指出的是,企業除了可以利用操控性應計項目進行盈余管理外,還可以通過構造真實交易活動進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部分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方式(如出售固定資產)雖然會在線下項目和非經常性損益中得以反映,但就本文所采用的衡量指標來看,其還無法全面刻畫企業在不同市場態勢下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情況,這也是我們未來研究的方向。注釋:①一直以來,理論界和實務界對盈余管理有著不同的理解。實務界和準則制定者往往把盈余管理視為負面的、有問題的且需要遏制的;理論界對盈余管理則持相對平和的觀點,認為禁止盈余管理不是最優決策,應計制會計需要管理者的判斷,禁止會計彈性會降低會計盈余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盈余管理的存在并不必然影響投資者決策(DechowandSkinner,2000)。Bushman和Smith(2001)指出,若我們觀察到的世界反映了最優經濟行為,那么,盈余管理就是內生于契約均衡之中,契約的設計者已經理性預期到發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在契約設計中反映了它們。陳冬華(2009)以羅爾斯的正義觀為基礎,從個人理性的假定出發,以契約為切入點,認為盈余管理實證研究應去道德化。

篇6

關鍵詞關鍵詞:REST;二三維一體化;態勢服務系統

DOIDOI:10.11907/rjdk.161885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11012102

0 引言

共用態勢圖(COP)簡稱態勢圖,是軍事指揮部門了解戰場態勢的主要手段,是戰場態勢感知系統、服務和應用的關鍵,服務于共用戰場態勢信息倉庫,能更快、更好地引導同步規劃和執行決策。與商業、工業部門的許多信息管理系統類似,態勢圖建立在管理數據資產的觀點上[1]。隨著多系統間數據共享需求,Web服務成為較好的提供數據方式。Web服務方便各種平臺、語言和技術開發的分布式計算系統,能夠相互協作和交互。Web服務返回的是與平臺無關的xml文檔,可以支持異構系統,降低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耦合[2],能夠滿足不同系統對態勢數據的需求。同一系統中,能夠方便進行二三維一體化展現,更好地提供對態勢數據的感知。三維視圖更接近現實場景,更直觀表達戰場態勢信息。利用已有的二維態勢數據軟件成果,擴展設計二三維一體化的態勢數據服務系統,能夠滿足不同顯示場景下的戰場數據展現。

1 REST服務優點

從面向過程到面向對象編程,再到面向服務架構,通過服務所暴露的接口,實現網絡環境下的業務集成和互操作,不受平臺環境限制,并易于重復使用[3]。目前主流的Web service實現包括基于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的Web Service和REST架構的Web Service。SOAP架構的Web Service要求客戶端在HTTP信封里放入一個SOAP信封。SOAP信封可以包含一個對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調用的描述,即方法信息和作用域信息都在SOAP信封里;而REST架構的Web服務方法信息都在HTTP里[5],作用域信息在URI里。所有REST服務共用HTTP的標準詞匯[5]。

REST架構的態勢數據服務優勢:①支持多形態、多語言場景和系統環境的訪問和調用;②數據量較小,對于移動終端等客戶端設備,可以較快處理,節省移動設備的有限資源;③易實現安全策略。安全控制的常見方法是:所有從客戶端發出的HTTP請求都經過服務器,服務器可以制定安全策略對某些請求拒絕,而REST架構就是利用HTTP本身的方法信息作為它的動作信息。對于態勢數據管理服務,REST服務結構有利于與外部安全控制服務對接,實現訪問控制。

2 二三維一體化特點

態勢數據主要依托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展現,而目前GIS已經可以較好地支持二三維一體化。GIS的二三維一體化技術,是GIS基于空間共享思想在應用層次的擴展。用戶基于平臺獲得數據,可以搭建二維或三維應用,二維與三維在數據上是一體的,在應用上是一體的,在展現上也是一體的[4]。

態勢數據的二三維一體化技術,是基于態勢統一數據服務而擴展的。態勢數據載體是在GIS上顯示具有一定軍事意義的圖形符號。而態勢數據展現依托二三維一體化的GIS,可以實現數據、操作、顯示的二三維一體化。

(1)二三維數據一體化。構建統一的數據管理引擎,提供二維圖形符號庫和三維圖形符號庫,基于統一數據結構構建圖形符號庫數據。在基于二維數據管理的基礎上,增加對三維數據屬性的支持,共享同一份態勢數據。

(2)二三維操作一體化。提供二三維一體的圖形符號數據對象服務,可以保證在二三維交互式編輯時處理的是同一份圖形符號對象,并且對圖形對象的編輯也是基于同樣的服務接口,做到二三維操作處理一體化。

(3)二三維顯示一體化。服務提供的關于圖形符號對象的描述是矢量信息。三維的態勢展示根據二維矢量信息進行延展,二三維解析相同數據,并展現成各自維度上的圖形符號對象。在共享同一份態勢圖文件時,二維顯示可以忽略三維屬性信息,但是三維顯示會根據屬性信息,構建自己的顯示對象。

3 二三維一體REST態勢數據服務接口設計

3.1 態勢數據服務功能設計

(1)二三維一體態勢文件服務。態勢文件使得態勢數據能夠實體化,能夠使用其它文件傳輸方式對態勢文件進行分發傳遞。由服務提供態勢文件的獲取、刪除,并且提供打開和保存功能,不同平臺解釋同一份態勢文件保持語義上的一致。二三維可以共用同一個態勢文件服務接口。

(2)二三維一體圖形符號描述服務。圖形符號對象是態勢數據的元數據。圖形符號對象矢量化表達,可以使不同平臺根據繪制引擎進行解析矢量數據繪制??梢圆慌c平臺繪制引擎緊耦合,使不同繪制引擎均可根據數據進行圖形符號數據展現。二三維可以共用同一個符號描述服務接口。

(3)二三維一體圖形符號數據對象服務??梢愿鶕D形符號所在的符號庫標識和自身標識創建圖形符號對象。圖形符號庫數據管理允許客戶端創建、刪除、修改二三維圖形符號對象。

(4)二三維一體圖形符號庫管理訪問服務。圖形符號庫以文件形式存在,定義了所有可以用來表達戰場態勢的圖形符號。圖形符號庫管理服務可以對二維和三維的圖形符號庫進行增加、刪除、修改操作。

3.2 資源結構和URI設計

REST使用URI(資源統一標識符)來表示組件之間交互所涉及的特定資源[6]。

4 結語

REST服務框架采用Restlet(一個開源的Java框架)實現。提供二三維一體態勢文件服務、二三維一體圖形符號描述服務、二三維一體圖形符號數據對象服務、二三維一體化圖形符號庫接口。這些二三維一體化服務接口作為統一的態勢數據訪問核心,能夠支持不同系統對態勢數據的需求,也能滿足不同維度對態勢數據展現多樣性的需求。REST服務框架已通過瀏覽器客戶端的二三維一體化成果驗證,可以實現二三維數據的一體化、操作的一體化、顯示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仇建偉.面向服務的戰場態勢感知與系統技術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2(4):27.

[2] 林彩霞.基于REST的圖形標繪服務系統技術研究[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10):7681.

[3] 丁晶晶.基于Jersey的空間分析REST API設計與實現[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8):2026.

[4] 魏戈兵.二三維一體化技術及其在GIS共享平臺上的應用展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8):129135.

[5] 李昂.REST架構工作流中間件設計與實現 [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2(9):34553459.

[6] ROY THOMAS FIELDING.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M].2000.

[7] LEONARD RICBARDSON,SAMRUBY.Restful Web service[M].Oreilly,2007.

[8] 黃錦川.REST風格服務在Android平臺上的研究與應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9] PAUTASSOC.RESTful Web services vs.big Web service:making the right architectural decision[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2008.

[10] 理查森(RICHARDSON L).Restful Web service [M].徐涵,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11] YAN NING.Make the consumable services via REST[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EEE Congress on Service Part Two,2008.

篇7

醫院;財務管理;成本控制;路徑構建

醫院在建立內涵發展道路時需要從兩個路徑上下工夫,即業務路徑和成本控制路徑,而本文僅考察后者?;跁媽W原理在審視成本控制問題,似乎只關注于對成本的事后加總過程。不難發現,這種事后控制模式難以滿足醫院的內涵發展要求。正因如此,筆者提出了“應形成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契合態勢”,在此基礎上實現成本控制涵蓋到事前和事中階段。

從現有文獻中可以看出,同行對于二者的契合態勢并不重視。根據討論視角,往往將財務管理與資金相聯系,將成本控制與業務實施過程相聯系。實則不然,二者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即財務管理的對象為貨幣層面的資產,成本控制的對象為實物層面的資產而已。通過建立二維一體的約束機制,將推動醫院在成本控制領域的效果。

1.問題分析框架的引入

若要形成二者的契合態勢,須在一定的理論框架內來進行。此處,將在目標定位、預算管理、成本分解等三個方面建立起分析框架。

二者契合下的目標定位。醫院作為組織的一種類型,仍然存有經濟與社會兩種目標導向。前者在醫院體制變革過程中,應成為管理層特別關注的因素;而對于后者而言,其不僅受到醫院社會功能的決定,也是組織自身的社會性使然。正因醫院存在著這兩種經營目標,便要求其須在一定限度內實施二維一體的約束機制。如,在成本控制領域應拋開“工具理性”,而在人文要素驅使下進行柔性化處理。

二者契合下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也可被稱作“全面預算管理”,其不僅發端于資金概算階段,還邏輯延伸到資金使用監管以及回籠階段。就其實施載體而言,應是醫院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在預算管理中,須重點關注于資金使用階段,并且該階段也是實施二者契合的關鍵環節。

二者契合下的成本分解。之所以提出成本分解,可以從克服“偷懶”和“機會主義動機”上來認識。目前,包括醫院在內的業務組織都以團隊協作為經營的主導特征,這就使得在技術不可分性和資產不可分性的二重因素影響下,促使財務管理部門難以獲取成本發生的具體根源和相關責任人等。因此,通過成本的逆向分解,就把成本控制的壓力具體到人頭了。

以上分析框架,就為下文的討論建立起的理論基礎。上文已經指出,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貨幣資產。因此,認識醫院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也應圍繞這一要件來展開。

2.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組織視角上的不足。醫院以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作為組織形態,使得各科室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業務部門。這種相對獨立性導致了兩個方面的弊端:各科室擁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各科室在獲取預算資金時往往會產生影響力成本。這樣一來,盡管財務人員對于貨幣化的資產在管理上似乎沒有問題,但對實物資產的利用率、節約使用方面卻無能為力。畢竟,各科室在使用實物資產時極易隱藏其機會主義行為。

制度視角上的不足。在配合財務管理時,各醫院都建立了科學、嚴謹的績效管理辦法。該辦法大到對醫院的財務制度做出了解釋,小到對出差報銷標準都做出了規定。由此可見,制度層面應不存在問題。實則不然,在財務人員有限理性的約束下,難以對原始憑證的真實和合理性做出準確判斷。與此同時,以科室作為績效考核單位,將難以對科室成員的成本控制努力程度進行細致界定,從而不利于激勵機制的實施。

人員視角上的不足。醫院作為專業技術組織,在資金的使用上主要流向了業務部門。盡管財務部門協同管理層能客觀審核業務部門的資金使用申請,但在資金的使用狀況、效益性等方面卻難以建立起監管機制。這就表明,受財務人員知識結構局限性的影響,難以準確獲取各業務部門的資金使用信息。因此,人員結構就存在著不足。

3.二者契合的路徑構建

根據成本控制針對性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目前醫院在沉淀成本的控制,以及流通成本的控制領域存在著不足。為此,這便成為了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財務管理工作,具體通過對資金的預算、配置、使用監管、效果評價等四個環節構成。這就需要在資金預算環節,充分考察固定資產購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并且,應通過人員參與采購事項以及借助資產使用效果評價機制,來反饋資金的配置效率情況。

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展開靈活的分工協作。對于流通成本的控制而言,諸多醫院都通過與原材料供應方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來保證材料的供應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礎上,財務管理部門應會同業務部門就材料的承運問題展開商討。在目前油價頻繁波動并存在上揚態勢的背景下,財務管理部門應在費用測算的基礎上,來決定是否使用自有車輛運輸。關于這一點,財務管理部門應給予專業回答。對于材料的庫存貨損等成本發生事項,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也應展開靈活的分工協作。

財務管理人員應對成本控制實際操作給予說明。成本控制體現為實際的成本最優化操作,而實施具體操作的人員往往是一線醫務人員。受到專業背景與對事項關注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線醫務人員缺乏成本控制的具體知識和意識。因此,財務管理部門還應通過培訓、宣傳等活動來增強他們的成本控制能力與意識。

通過建立“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二維一體的約束機制,將推動醫院在成本控制領域的效果。二者契合下的路徑構建,須在一定的理論分析框架內來進行。

[1]林雪梅.探討如何做好醫院成本控制工作[J].中國外資,2012.05

篇8

引言

上市公司在進入金融市場進行證券融資的進程中,其資產結構的優良程度直接決定著其市場運營情況的好壞。一個處于正向循環的資產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企業在運營資金的良性發展中獲得更大的市場收益。隨著市場運營透明程度的不斷提升,更多的企業開始反思自身的資產結構,如何將資產結構中的利好因素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和保留,降低其所存在的不利影響是當前包括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在內的眾多企業所關心的主要研究問題。

一、我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

在眾多的上市公司中,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在新生公司的壓力下,所面臨的市場挑戰也在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作為國民經濟序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拉動地區經濟GDP增長的重要馬車。在近幾年的市場淘汰和優化組合中,一些曾經享譽一時的大型的紡織服裝企業走向了批產倒閉的道路。這其中,除了一些客觀存在的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所造成的壓力等方面的原因之外,紡織服裝企業在自身的資產結構中出現了很多不利的發展因子,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一)資產負債率總體水平較低

當前,在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整體的資產發展結構中,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是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從企業發展和運營的情況來看,在符合企業的負債承受能力基礎上,所承擔的負債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具有一定的利好促進作用的。企業的負債水平處在一個平衡的發展狀態,將會助力企業更好的發揮好企業資產所具有的杠桿功能。一方面,為企業的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科技研發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資金流動支持。另一方面,作為企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可以幫助企業釋放出更大的市場潛力,進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贏得更大的發展的主動權。

這種資產負債率水平比較低的現象,在某種角度上顯出當前,我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在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保守思想。從金融發展的角度來看,通過適當的負債,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資金助力,在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和預警之后,企業的資產將會較以往有著更高水平的發揮。當前,紡織服裝企業所表現出來的負債不積極的心理,從側面上來看,是對企業今后的市場運營及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缺乏應用的信息的表現。所以,如何從政策和環境上,樹立企業提高資產的負債比例是今后相關研究部門研究和分析的重點。

(二)流動負債比率高

在資產結構的負債體系中,根據負債時間的長短,可以從整體上將其劃分為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從本質意義上來看,流動負債與短期負債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在流動負債方面的比例是比較大的。一旦,金融風險事件發生,或者國內金融秩序出現波動,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那么紡織和服裝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就會很大。很多企業如果在資產負債的結構框架中,流動負債的比例達到了半數以上,那么對企業資產結構的運營安全將會構成一個比較大的威脅。根據最新的紡織服裝企業上市公司的負債結構(如下圖),當前,在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中,流動負債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三)資產負債率出現異化選擇

在當前上市的紡織和服裝企業中,資產負債的比例情況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某家紡織服裝公司在資產負債比值最高會達到85%以上,和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某一地方紡織服裝企業,在資產負債統計結果中,卻呈現出了不足7%的發展比例。這種不符合正常的正態分布的比例數據,從某一角度彰顯了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在資產結構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異化選擇。這種行業負債率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顯示出了行業整體資產結構發展的不穩定性。一旦出現較大的金融波動,其對行業健康發展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同時,對于一些發展較為迅速的紡織和服裝企業,其在今年的前兩個季度的市場回報率是同期商業銀行年利率的三倍以上。形成較大對比的是,一些處于起步階段的紡織服裝企業,表現的結果并不是很樂觀。

(四)資產結構總體效應偏低

資產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將資產進行盤活使其綻放出更大的市場潛力,進而助力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收益,是企業在當前和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所努力進行資產結構調整和改良的重要落腳點。但是,從現實的發展態勢來看,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在整體的資產結構的經濟效應方面依然處在一個比較低的點位。因為,收益方面的不明顯,很多企業在資產結構調整中的信心和動力并不是很足。需要指出的是,資產結構的效應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當公司的市場運營趨勢向好,其所表現出來的業績和效應也就比較大。反之,因為運營效果的不善,企業的資產效應并沒有得到發揮,其資產結構中的負債比例就會加大,最終形成一個不好的循環。

二、我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股權集中度高

在進行資產結構的研判中,一些中小企業在進行市場投資和結構性收益所表現出來的過于保守的態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股權過度集中地結果。在這種過于集中地股權分配態勢下,企業的生產和運營的主動性和靈活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在紡織和服裝公司的發展中,面對新的市場需求,或者是與國際品牌可以進行的強強并購或者聯合。這樣的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發展思路,在企業進行實際運營的程序中,卻因為股權的控制方過于集中,處于一定創新和發展的一方,很難真正的將這種發展的預想和期望落實到實際的企業操作層面上來,就這樣最終失去了一些比較好的發展機會。當然,股權的過于集中,在助力企業進行有效的資產保護等層面,確實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點應該在今后的發展中,進行有力的調整進而將企業的發展軌道朝向利好的一面上來。

(二)設備落后,盈利能力差

當前,在統計在冊的紡織和服裝上市企業中,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或者說是不足就是企業在生產層面的設備、機器和工藝等方面,并沒有在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中,進行更好的融合。正是這種在硬件方面的不足,企業在資產結構中的固定資產所可以創造的市場收益水平正在處于一個不斷走低的發展態勢。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老字號的紡織和服裝企業,正在遭遇一個歷史與時展的變革中,所必然經歷的一個陣痛期。在這一階段,以國有企業為例,其原先所具有的政策及稅收方面的優勢,正在慢慢的被統一的市場化進程所淡化。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企業雖然在產量上保持住了歷史的同期水平。但是,在面向市場的營銷方面,還處于一個比較差的水平。特別是在互聯網網絡營銷的趨勢中,很多大型或者中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沖擊和洗禮。因此,如何將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提升,是間接實現其資產結構增值和保值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和路徑。

(三)流動資產管理能力差

在企業的資產統計和評估中,流動資產由于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因此,在一些紡織和服裝企業并沒有進行真實和客觀的計算統計。所以,在流動資產的收益計算和流動債務的受償情況依然面臨著比較突出的管理能力較差的問題。作為上市公司,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需要把資產的擁有和收益情況進行科學的評估和計算,并且定期的向社會進行公開。但是,在一些紡織和服裝企業由于在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甚至混亂,在很大程度上滋生了包括資產統計數據,尤其是流動資產統計數據不真實的現象。一些企業因此而被處以罰款,很多企業被要求停牌或者退市。將包括流動資產在內的資產進行詳盡的統計,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科學的管理體系和架構,更需要一個完善的統計模型來進行實施的評估和審計,從而從源頭上避免虛假資產統計數據的產生。這是今后包括紡織和服裝等上市企業在內的經營實體所要重點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公司規模較小

我國的上市公司對于企業的資質進行了較為明確的界定,但是,在主要的市場參照指標方面,在不同類型的企業其所借鑒的標準也不盡統一。這種在指標上存在的差異,在一定水平上導致我國的紡織和服裝公司在整體的市場運營規模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讓企業在經由市場資產規模的擴大來實現整體的資產升值方面,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動力不足問題。同時,在對抗因為資產結構的不合理而導致的資產收益方面競爭等方面呈現出了較為被動的局面。這種擴大,一方面來自于物理層面的擴大,包括企業的員工人數,企業的生產車間的擴大等等。另外還包括企業自身在加工和技藝等方面的提升。只有基于這種綜合層面的提升,在資產結構的改良和優化等層面才會發展出更為陽光與有希望的一面。

(五)成長性較差

任何企業,特別是關乎于大眾民生需求的服裝制造業,其所面臨的市場需求企業是呈現出一定的動態變化的。這種變化是企業在發展和運營中要全力努力的方面。當前,我國紡織和服裝企業,雖然在服裝的生產方面一直扮演著一個世界工廠的角色。但是,從市場發展的維度來看,這種缺乏足夠的市場成長性的發展模式,在一定水平上已經嚴重地制約著企業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因此,面對市場的風云變幻,很多服裝類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發展實際出發,不斷地為其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來探求更多的提升路徑。

三、我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對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產權結構

產權在一定水平上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控制權和未來的發展的方向。在保持合理比例的產權的多元化發展,可以更大水平的提高企業所擁有資產的靈活度。這種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從資產的安全系數上將會通過風險的轉移來進行相應的規避,進而避免了各種一系列的不可控的市場因素而導致紡織和服裝上市公司資產結構的不良發展或者是流失。同時,也會賦予企業的經營者更多的發展的靈活度與主動權,這是未來在市場中贏得先機的重要法寶。

(二)完善公司債務結構

企業的發展,在今后的債務結構中,進行適當比例的劃分是一個發展的必然。一個完全沒有負債的上市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代表企業發展趨勢的一片大好。并且承擔的一定的流動資金的壓力,在今后的成長和進步中反而會成為影響其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桎梏。因此,經過科學的市場收益計算,將企業資產和負債的比例進行科學的劃分,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到更多的發展助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要盡量將流動負債的比例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可控的水平,避免因為市場及各種意外的變化而影響著紡織和服裝企業的健康運營。

(三)提升裝備水平

企業的裝備水平是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砝碼,面對當前我國紡織和服裝企業在硬件層面上所表現出來不足,應該從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進行裝備水平的提升。這種提升要注意避免水準的過高而導致裝備資產的閑置。同時,為了緩解資金的周轉壓力可以通過有償租賃的方式來實現。

(四)積極進行債務重組

面對市場發展不景氣的企業,通過符合程序的戰略發展和重組是其今后發展的重要契機。資產在經營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由于處理的不當而造成債務的堆積及資產的浪費。從根源上來講,服裝企業在嘗試進行債務重組的那一刻,其所面臨的風險壓力就已經客觀存在。相反的,經由科學的統籌和計算,將債務風險與自身的經營進行一個有效的對接,其所產生的市場效應還是非常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市場運營規模的擴大。但是,拋開其基本的前期的計算,如何從過程中,將債務重組可能產生的風險控制在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或者將其納入到一個科學的,系統的風險預警和監控體系之中,其所面臨的壓力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市場機制的調節和政府的調控的雙重引導下,鼓勵企業基于優勢的互補來實現債務的重組,最大限度的將市場資產的收益降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水平。

(五)實施品牌戰略

我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要立足于當下的市場發展的實際,大力推行品牌化的發展戰略。因為,從資產屬性的歸類上來看,品牌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資產。只有將自己的品牌營造好,企業在今后的市場拓展和延伸發展中,才會贏得更大的舞臺。這種品牌化戰略的實施需要一個企業的協同與行業的整體推進。但是,其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是不可避免的,要全力推行。

篇9

2012年2月3日,合眾人壽迎來了七周歲生日。合眾人壽從成立之初的年保費5.8億元、總資產7億元發展至2011年年保費105.4億元、總資產325億元,實現了年保費15倍、總資產43倍增長的良好態勢。合眾人壽現已擁有26家分公司,超過500家營銷服務部,實現了全國布局。據了解,在未來五年,合眾人壽資產規模將進一步提升,實現總資產突破千億元。(特約通訊員|楊亦果)

泰山保險

獲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授予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施申鐸同志被評為2011年度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特約通訊員|劉婧孜)

新華保險 打造3G理賠“零距離”

近日,新華保險“移動理賠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以3G移動技術為基礎,該平臺可實現“零距離”的現場理賠服務,為提高理賠時效、提升理賠服務質量開辟了全新的模式。借助“移動理賠服務平臺”,新華保險大大簡化了理賠流程、提高了理賠工作效率。(特約通訊員|華桂林)

黃石保險業

積極為“三農”提供保障服務

2011年,黃石保險業積極為“三農”提供保險保障服務,該市承保水稻面積94.5萬畝、能繁母豬56965頭、兩屬兩戶農房44178戶。該市政策性“三農”爭取中央補貼647.18萬元,湖北省財政補貼429.38萬元,縣級財政承擔144.29 萬元,農戶實際承擔378萬元,保險公司賠付831.7萬元。(特約通訊員|陳年橋)

長江財險“三會”召開

2012年2月27日至28日,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會”在湖北咸寧召開:2012年第一次股東大會、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和第一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其“三會”的順利召開,構筑了內部治理機制與外部經營機制相結合的完整公司治理體系,確保經營管理的高效率運營,保障投資人、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特約通訊員|程杞國 彭濤)

山東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

舉辦“雙先”表彰盛典

2012年2月29日下午,山東省保險中介行業“雙先”表彰盛典在濟南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行。這次表彰盛典旨在表彰先進事跡、弘揚行業精神,激勵該省保險中介行業為山東保險事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貢獻。這次評選推出了具有鮮明行業特征和廣泛社會影響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特約通訊員|張東躍)

百年人壽

創零罰單紀錄

據網易財經日前的“2011中國保險公司罰單排行榜”顯示,百年人壽以零罰單的良好記錄,贏得媒體和消費者一致好評。對此,百年人壽董事長兼總裁何勇生表示百年人壽入選“0罰單行列”,與企業“以合規為基,以服務為綱”的發展思路密切相關。(特約通訊員|叢莉萍)

中國人保財險黑龍江省分公司

榮膺三項大獎

2012年2月3日,2011黑龍江理財總評榜榜單揭曉,中國人保財險黑龍江省分公司在黑龍江地區品牌榜和產品榜中榮獲三項大獎,其中,中國人保財險黑龍江省分公司榮獲“保險業領軍大獎”、“2011年度省級最佳保險公司”兩項大獎,中國人保財險哈爾濱市分公司理賠中心榮獲“2011年度最佳保險理賠團隊”榮譽稱號。(通訊員|楊宗毅)

信誠人壽

篇10

關鍵詞: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303-02

一、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面臨的風險

(一)市場風險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個近10年的黃金發展階段,在這10年的發展歷程中,開發商、貸款銀行等與房地產有關的機構都從房地產的發展中“受益匪淺”。國務院2013年3月1日實施的新國五條房地產調控措施,更是為房地產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使原本不斷升溫的樓市進入一個高燒的階段。但隨著新一屆政府市場調節、雙向調控、保障房建設等一些列政策的出臺,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出現了不明朗的態勢,社會上唱空和唱多樓市的聲音并存。媒體報出部分房企已經資金鏈斷裂,而且稱之為只是冰山一角;多地出現樓盤打折促銷等。也有人認為談中國樓市拐點為時尚早。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有4個,持平的城市有10個,上漲的城市有56個,這與此前樓市持續不斷上漲的態勢已經有所變化。房屋從本質上將是一種商品,其商品屬性決定了它的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具有周期性特點,不可能只漲不跌。

住房公積金作為一種專項使用資金,其資金使用方向主要是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來支持職工購買住房,隨著近年來樓市的不斷升溫,住房公積金貸款(包括組合貸款)也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趨勢。如果房價出現大幅度下滑,借款人將失去還款動力導致違約率上升,貸款的受影響程度將呈上升趨勢,即越是新近發放的貸款額度越高,還款期限越短,涉及的貸款余額越高,一旦違約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

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達到14.8%,所以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宏觀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帶來了成績,也暴露出問題,環境污染、產能過剩、地方債務等一系列問題讓中國經濟不得不轉變發展思路,由唯GDP論轉變為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尋求高效、環保的發展道路。經濟發展思路的轉變導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趨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所以,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甚至逆向發展也不可避免。

(二)信用風險

有學者對貸款期限和違約率之間的關系進行過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借款人違約行為一般出現在貸款發放后的3年一8年。住房公積金貸款目前距離購房高峰期恰為7-10年,所以按照這一結論,住房公積金貸款違約風險進入到一個高發階段。由于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對購房高峰期的判斷不一致,所以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違約風險高峰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給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三)法律風險

全國住房公積金貸款在擔保方式的選擇上不盡相同,有的城市選擇全部強制采取保證擔保方式的方法,例如上海、天津、重慶;有的城市選擇部分強制采取保證擔保方式的方法,例如北京、成都;有的城市采取借款人自愿選擇保證擔保方式的方法,例如南京、福州、長春。根據各地的實踐,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保證人為擔保公司或者擔保中心,擔保公司通過代償的方式將大量逾期貸款轉移至擔保公司管理。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角度看,逾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從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的角度看,這些貸款的違約風險并沒有消除,反而因為轉移到擔保公司更加隱蔽了。

從法律關系上講,借款合同和保證合同都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根據意思自治原則訂立的,任何一方都無權強迫另外一方接收自己單方訂立且明顯有利于己方的條款,因此強制擔保做法的合法性令人質疑。如果強制保證擔保方式因為合法性問題被取消,那么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的風險將瞬間暴露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面前。

(四)政策風險

近年來,國家對于房地產市場密集出臺調控政策,包括限購、限貸、利率調整等,直接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房屋價格的波動,國家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顯著而迅速的。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需要對國家政策作出快速反應才能保證資產安全。

二、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管理責任主體定位有誤

根據不同的擔保方式,抵押類住房公積金貸款一般由貸款銀行負責管理,保證類住房公積金貸款一般由擔保公司管理。住房公積金的資金使用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所以住房公積金貸款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資產,管理的責任主體當然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目前將資產管理主要職能分散在貸款銀行和擔保公司,而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間接管理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當的。

(二)管理方法粗放

目前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的管理主要是按照逾期期數劃分為正常類貸款、短期逾期貸款、中長期逾期貸款,針對不同類的貸款分別采取關注、電話催收、上門催收、訴訟、核銷等方法處理。這種管理方法已經落后于金融機構對于貸款資產五級分類的管理方法,考察逾期原因維度單一,采取的措施缺乏力度。

(三)配套制度不完善

住房公積金貸款雖然已經利用保證人制度來減低貸款風險,但目前并沒有將保險制度、債權讓與等制度有效融合進來,所以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并沒有在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過程中發揮多少作用。

三、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模式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