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環保方案范文

時間:2024-02-05 17:5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道路環保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道路環保方案

篇1

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總書記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觀,以建設美好家園為目的,在全鎮深入開展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確保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觀,為人民群眾創造整潔、暢通、有序、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整治范圍

大青、歷楊公路沿線兩側可視范圍內的村莊、重點景區周邊村莊、歷溪村、湘東村、環砂村均屬本次環境綜合整治范圍。

整治重點和要求

以“綠、美、亮、凈、暢”為目標,對大青、歷楊路沿線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節點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倒亂挖等行為進行綜合整治,重點做好河道清理、拆違清占、綠化美化亮化,交通秩序維護等工作。

1、道路及景區周邊整治。在重點路段建設有垃圾池,景區周邊村莊、垃圾集中堆放,做到垃圾定點收集、堆放,集中處理,在建立長效保潔管理機制上下功夫。

2、河道清理。對大青線沿線湘東、環砂、西塘、深都段及歷楊線歷溪段河道進行清理,清除河道兩旁樹木飄掛白色垃圾。

3、占道攤點、店外經營專項治理。合理規劃各類攤位、攤點,洗車,取締臨時占道攤點,取締占道店外經營,規范店外加工、店外修理。

4、私搭亂建、垃圾及堆放物專項治理。實施拆違清占工程,依法拆除公路沿線兩側建筑控制區范圍內違規違章建筑物、構筑物;嚴禁違規建房,已審批宅基地必須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依法拆除私搭亂建及影響鎮容的棚子、圍帳、遮陽網等;清除公路兩側垃圾廢墟、柴火亂堆亂放、白色垃圾及亂圍亂種。

5、河道清理。整治重點路段、景區周邊公共秩序。重點整治旅游服務業、社會治安秩序,對群眾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及法制教育,文化生活健康向上,群眾愛護公共財產,大力開展“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工作,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群眾生活,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整治步驟和方式

此次整治活動,實行集中整治,分段負責。整治活動從7月6日至8月31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1、宣傳發動階段(9月28日——10月10日)

召開整治沿線村組兩委或村民代表會議,發放致公路沿線居民一封信等形式對清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達成普遍共治,形成濃厚氛圍。

2、開展整治階段(10月11日——12月10日)

在集中整治階段,對公路兩側垃圾廢墟、堆放物、白色垃圾和亂搭亂建、占道經營、河道清理進行專項整治。實行領導帶隊,分段負責,逐村逐段抓落實,通過整治活動,使公路兩側景區周邊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3、鞏固提高階段(12月11日——12月30日)

整治工作領導組對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各項整治任務落到實處,整治活動取得實效。

篇2

設計師受綠色生活理念的影響更關注如何設計環保的包裝,而且發展綠色包裝有重要的意義:包裝的環保、綠色化能減輕環境污染,節約資源,它順應國際環保發展趨勢的需要。根據市場分析,綠色包裝所用材料是在生產、制造、使用和回收的包裝物中對人體健康無害且對生態環境有良好保護作用和回收再用的包裝物料。綠色包裝設計中綠色印刷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術,其設計風格也傾向于簡約、清新、自然的極簡化。

二、結合實際項目談環保品牌的綠色包裝設計

綠典彩棉包裝設計是我切身參與的實際案例,它的設計理念“彩亦素”主要通過環保紙的肌理、顏色以及貼標簽的方式來突出企業形象和彩棉產品的特點。

1.綠色視覺形象的宣傳

環保品牌的綠色視覺形象是營銷中新的競爭要素,它促使品牌更快占據消費者內心,加深消費者印象。環保品牌生產“綠色產品”,爭取“綠色商標”,成為“綠色企業”,使企業形象和信譽大大提升,成為消費者喜愛的品牌。根據這一原則綠典彩棉的視覺形象主標志是用英文單詞“green”“cotton”結合而成,寓意“綠色的棉花”;三個子標志則用兒童的小衣服,情侶的領結,家紡的衣架為靈感進行設計;吉祥物設計用7個原生態的動物、植物、音符組成字母“gretton”,造型可愛,顏色清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全面詮釋品牌的精神理念。

2.綠色簡約包裝的設計

近些年,社會上大力提倡“低碳”綠色理念,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同時,也更注重風格簡潔、大方,材質綠色、環保的包裝設計。設計師在包裝設計中也需跟隨時代的步伐,用心觀察生活,將綠色、環保包裝展現在大眾面前,最大化地減少包裝廢棄料。綠典彩棉的包裝設計也是走簡約風格,包裝的結構主要是天地蓋式和抽拉式組合;顏色主要選用與彩棉相近的顏色:淡棕色、淡綠色、淡黃色;圖形是吉祥物的排列組合,充滿童趣愛心,圖形在使用中為淡彩色系,同包裝設計理念吻合。綠典彩棉包裝均用“貼”形式組合,樣式新穎且組合排列方式活潑可愛,亦或雅致輕松,同時節約印刷成本,減少工序。

3.環保包裝材質的選擇

對于綠色包裝,選擇環保實用型包裝材質更為重要。制作中采用節能環保的綠色包裝,盡可能的減少垃圾排量,不斷發現新工藝、新材料以便改進包裝設計。如綠典彩棉包裝材質選擇環保的大地紙:色澤淡雅清新,質地略顯粗糙有股自然之風,這更突顯綠典彩棉產品的原生態、綠色環保。

4.綠色營銷方案的實行

綠色環保的營銷方案,更為前期的調研、設計工作錦上添花。在營銷方案里要著重突出打造“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理念。吸引消費者眼球,不僅如此,在整個推廣產品的同時,可以利用包裝的設計理念作為切入點。綠典彩棉包裝以“彩”為主題:一是產品的原材料是彩棉,色彩淡雅,主要是淡棕色、淡綠色;二是產品氣質素雅,給人淡淡的溫馨感。這種彩不是五顏六色,是另一種綠色的‘彩’。彩亦素,素亦彩,一種理念的雙重表達。這里的彩也是指:淡雅、素的色調也可以為家庭營造五彩繽紛的濃濃愛意。三個系列產品的主題也各不相同,主要是用與其相關的成語進行表達:“興高彩烈”代表童裝系列:展現兒童興致高,精神飽滿的另一面童趣;“衣無二彩”代表情侶系列:猶言情侶衣不重彩,衣著樸素,品味高雅;“五彩繽紛”代表家紡系列:家紡產品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樣子,把家營造的更有愛。通過宣傳這種綠色的環保理念,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一份綠色環保的品牌形象。

三、環保品牌中綠色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

綠色包裝是環保品牌的發展趨勢,環保品牌包裝的綠色化也需要全方面的詮釋:第一,綠色生活理念的增強。國人的綠色包裝意識需要不斷加強,注重綠色環保理念。第二,現代包裝技術的革新。印刷生產過程中采用柔版印刷方式,使用水性油墨,消除了化學溶劑的污染。第三,企業、設計師素養的提升。在國家的扶持下,更多的企業推崇綠色包裝,環保品牌不斷出現在市場上。與此同時,綠色包裝需要設計師既要考慮包裝的新穎,還需要研究產品的特性,消費者的心理,合適的包裝材質,精確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通過綠色包裝展現產品的獨特之處。第四,廣大消費者的支持。綠色包裝設計的發展道路同樣需要廣大消費者的支持與鼓勵。支持環保品牌,支持綠色包裝設計,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選用有國家認證的綠色包裝設計的產品,支持環保,愛護環境。從小事做起,不斷的感染周圍的人或事,從而更好的為環保品牌推動綠色包裝的發展道路。

四、結論

篇3

道路施工涉及物料運輸、設備運轉、土石方、鋪路、修整等多項內容,因此其帶來的環境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生態景觀遭到破壞,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

1.1生態景觀遭到破壞

路基開挖對沿線植被及動物棲息地將造成永久性的破壞,有時候在某些施工路段會對動物的水源、棲息地等造成侵占或毀壞,也往往對成片的植被造成斷層,對其生長季繁殖構成威脅甚至一些不可逆的損害。此外,施工過程中取土場和棄土場、清理現場、便道建設及路基修筑必須占用土地,可能沿線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有影響。山區丘陵地帶容易在施工進程中出現水土流失,導致附近和水體沉積物的淤積,有時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導致地基下陷、滑坡、河道淤塞等阻礙行洪。然而平原水網地帶筑路存在取土挖毀耕地和需要進行土地恢復利用的問題,還有就是農田被路基永久占用等問題。

1.2引起的水土流失的情況

在道路路基的施工階段,需要開挖基礎的構造物,這是由于對路基需要進行土方填筑,而開挖基礎的構造物是這項工作中的基礎工作,需要在基礎的周圍堆積松散的土方,而由于某些防護措施在施工的過程中做的不夠好,一旦雨水沖刷,就可能導致邊坡水毀的狀況,形成水土流失,被挖出的土方也隨雨水沖散,最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工期造成影響。

1.3在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對自然人文景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土石方工程是道路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重頭施工項目,在道路建設過程中需要對施工中的障礙山體等進行清理,這也是為了能夠使得道路的建設盡量平直,并且這些挖起的土石還可以作為鋪設附近路基的施工材料,但往往這種填挖的工作通常達不到理想中的平衡。山體被大量的開鑿,這些活動也會對山體的表層造成嚴重破壞,而且相應的山體植被的生長也遭到了破壞,甚至對人文自然景觀造成破壞。由于技術水平不足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是難以避免的,再先進的技術也難以保證道路施工的零污染。然而管理層面的問題是可以避免和改善的,道路施工中的環境保護質量主要依賴有效的管理措施。企業文化是施工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塑造綠色的施工文化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因施工管理而造成的環境問題,全面提升道路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水平,所以說將企業文化植于施工過程中來塑造一個和諧的施工環境非常必要,以確保道路施工中環境破壞問題達到最小化。

2基于企業文化的環保措施

2.1將綠色施工植入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包括規章制度、道德準則、行為規范、價值理念等多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涉及了多方面的內容,把綠色施工植入企業文化體系中就是要在企業發展理念、企業價值觀等多方面注入綠色環保的概念。環境保護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綠色施工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是道路建設企業的職責所在。同時,這也是改善道路施工中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基礎,是從行為層面上做好環境保護的動力源泉。因此,塑造綠色企業文化不僅僅是一句語言的描述或者一條宣傳標語,而應將其作為企業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方面加以貫徹執行,牢固綠色施工理念的根基。

2.2提升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道路的施工階段作為整體工程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建造各種排水的系統并完成路基的鋪設和修建,二是要把拆遷和征地的相關工作調節好。在施工階段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僅是一個施工單位施工水平的反映,還能表現出其管理水平以及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所以施工單位需要將其保護環境的意識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更為重要的是,施工的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牢記道路的施工標準以及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將環境保護與施工的相關體系有機的聯系起來,做到統籌規劃、分析其中的利弊關系,從而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2.3對管施工人員進行企業文化教育

將綠色施工理念植入企業文化是道理施工中提升環境保護水平的,利用企業文化理念指導施工人員行為才是最終目的。做好道路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員素質。教育是促進企業文化內化為員工行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對施工人員的企業文化教育可以采取講座、報告、演出、體驗等一系列活動進行,并在活動中貫穿著綠色施工的概念和行動,使施工人員從心里認識到在施工中做好環境保護是一名施工人員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這樣一方面可以改善施工管理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道路施工的質量,從非技術層面達到控制粉塵、降低噪音、減少固體廢棄物等控制環境遭到破壞的目的。

2.4對施工現場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工作

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可使得施工的程序按照預先設計的執行??梢詮倪@幾個方面來加強監督:在土石方施工前,要對合同段內及相鄰合同段進行了科學分析,精心調配,充分利用路塹切方,使棄土數量控制在最小,從而少占用臨時用地;在選擇臨時用地時,要選擇荒地,洼地,并對廢土場邊坡進行漿砌防護,種植草皮,變廢為寶。除此之外,對于邊通車邊施工的施工路段,更要合理地安排進場筑路材料的數量及在路段上堆放的地點,要合理堆放,盡量避免因某些材料堆放不當而對過往車輛的通行造成影響。在瀝青面層的施工中,拌和站與油灶最好要遠離村鎮來設置,以防止瀝青混合料的煙霧進入空氣造成污染。在瀝青路面施工時要將人員和機械組織管理好,以免造成瀝青污染。施工段落完工后要保持路面清潔,及時組織人員將路面清掃,嚴禁在已完工的瀝青層面上拌和砂漿,以免造成路面污染。

3加強三大階段的監理力度

3.1設計階段———方案、數據需要符合規范

環??傮w方案需要在設計階段就要擬定,需要在針對勘察資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路段社會環境、生態環境、自然環境的特點,使環保方案既可靠又經濟。設計說明應對環境保護工程作盡量詳細的說明,標明敏感點;周邊山區公路越嶺方案應充分比較展線與隧道方案對環保的優劣;路水橋梁,橋兩端高填方路基的邊坡砌石防護工程宜設在在洪水位標高線以上,在做水文計算時應充分考慮最大暴雨時期水系暢通的過水面設計余量;二級公路及高等級公路路面的邊坡宜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應重視公路施工擾動土壤地段的水土保持工程設計;涵洞宜作硬化涵底設計,路基、路塹防護工程應將安全因素充分考慮。處理好山體的開挖面。在上邊陂應設碎落平臺,以防落石危及行車行人的安全。對于石質棄渣場,應在工程完工后其表面復蓋一定厚度的七層。除此之外,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階段就要做好對它規劃,這樣不僅可以行車環境得到有效地改善,還可以起到優化環境,美化路容的作用。

3.2施工階段———嚴格控制圖表的數據確保質量

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要確保環保工程施工質量。工藝設計應包含質量控制標準和環保工作??梢愿櫛O控站預防噪音、空氣污染,夜間施工防棄渣、噪音污染,還要確保深挖高填地段邊坡防護工程的施工質量;設置專(兼)職的環保工作人員,對水環境、臨時用地防護區防水土流失、棄碴場防護區、取上場防護區、主體工程防護區動態檢查監控,特別是做好雨季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環保工程施工質量監理與自檢質量控制,需要制定圖表,并時刻作好記錄與簽認,與主體工程等同,最后由監理檢驗人員簽證、計量支付。

3.3驗收階段的檢驗———圖表和規范吻合

驗收階段的檢驗要求按規定向具備權限的環保主管機構申請驗收,并編制環保工程施工情況和總結報告,竣工驗收及公路交工驗收同時進行,這樣也可以減少工作環節。收集圖表和數據并組織環保工程檢驗人員參與現場檢驗,必須使圖表和數據與規范相吻合才算驗收合格,應按規定將環保工程驗收后的圖表資料移交存檔。

4結論

篇4

1、日常巡查工作

12月份,環保巡查人員從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物料渣堆苫蓋防揚塵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主要對鍋爐房燃料煤、爐渣的苫蓋情況、運煤道路的揚塵治理進行了督促檢查。

2、環保設施管理工作

鍋爐煙氣試運行月余后,聯系供應商完成了鍋爐煙氣在線監測的安裝。

3、方案編制工作

根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下發的《關于企業編制重污染天氣減排操作方案和一廠一策操作方案的緊急通知》,完成了重污染天氣減排一廠一策方案編制并通過驗收。

4、迎檢工作

在環保日益吃緊的形勢下,加大對環保檢查力度,并積極迎接兩級公司、市縣環保部門、環保督察組的檢查,對于檢查組提出的問題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落實整改。

5、報表報送

對十二項環保手續完成情況、2018年度環保費進行了匯總、并根據環保設施及工藝變化對2019年環保費用進行了預測。形成環保費用報表報送至公司環保處。

篇5

關鍵詞:綠色道路:設計;方法;意義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綠色道路的建設意義

道路運輸的特點是機動靈活、運輸面廣、投資少見效快,但運費高、污染大,因此,采用合理的線形、恰當的綠化設計,選擇環保的綠色建材,利用可再生能源,保證資源的循環利用,建設低碳經濟,為人們交通出行提供健康、便捷通道的綠色道路,可有效減少污染,減少運費,降低交通事故。

二、生態環保理念下的道路設計方法

道路的建設是非常消耗能源及各種自然資源的,道路走向、走廊帶一經確定,必然對沿線周邊的生態環境帶來影響。施工期間的棄土、棄渣(建筑垃圾),運營期間的汽車尾氣排放、噪聲等是道路對環境的主要污染源,道路一經建設,運營階段汽車的能源消耗就已經確定,因此,綠色道路的設計方法主要從路線選定、線形設計、人工構造物選擇、綠化設計、建筑材料選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進行考慮,在滿足現行技術標準(規范)的前提下,達到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并將汽車運營費用降至最低。

1、路線選定

路線方案是道路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路線方案選定后,基本確定了道路的布局、與周邊環境的結合程度、工程造價以及運營期成本。路線選定原則如下:應在所選定的走廊帶與主要控制節點的基礎上,進行布局和總體設計,合理運用技術指標,擬定多個可行的路線方案進行比選,以確定設計方案。當采用不同的設計速度、技術指標或設計方案使工程造價、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等有明顯差異時,應做同等深度的技術經濟論證,注重綜合效益比選。處理好與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管線、鐵路等相關規劃及發展的關系,確保道路與相關規劃的協調統一,保證可持續發展,避免出現沖突,造成遺憾。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所選路線應與周圍環境景觀相適應,與環境相容,充滿自然氣息,并充分考慮道路修建與運營期間汽車尾氣所產生的影響及污染問題。新建道路宜與既有道路接口貫通成網布局,方便市民使用。

2、線形設計

平面順適、縱面均衡、橫面合理是線形設計的基本要求。

平面:平面線形應直捷、連續、均衡。一般來說,由連續曲線組成的平面線形,比由長直線和短曲線或長曲線和短直線組成的線形更能保持線形的連續,符合駕駛員視覺和心理上的要求。優美的線形取決于路線與地形、周圍環境的適應程度,以及路線平、縱面的組合。

縱面:縱面線形應平順、圓滑、視覺連續。綠色道路縱面設計在滿足行車安全的前提下,應考慮填挖平衡,就近挖填,減輕對自然地面坡度與環境的影響。駕駛員視線為道路平、縱面線形組合的立體畫面,組合得當,則立體線形舒適、流暢、美觀;組合不當,則會形成扭曲、突兀、斷開的感覺,不利于行車,造成交通事故。

橫面:橫面布置應合理。橫斷面的布置既要保證道路通行能力水平以及縱向車列的安全行駛,又要節約土地資源,因此,合理的橫斷面布置應貫徹落實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擬定道路建設規模。

3、人工構造物選擇

路基、路面、橋梁、隧道、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等人工構造物的結構型式、布設位置的確定應符合沿線生態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采用生態綠化環保的工程措施,協調、改善道路與沿線自然景觀的配合,美化道路環境。

4、綠化設計

傳統的城市道路綠化設計一般以“交通安全,經濟實用,景觀優美,管理方便”為原則,卻很少考慮植物的滯塵能力。綠色道路綠化設計在體現城市綠蔭走廊和城市生態走廊的風貌,創造氣氛溫馨、淡雅、自然、安逸的環境的同時,還需考慮植物的滯塵能力,可選擇樹冠大而濃密、葉面多毛或粗糙以及分泌有油脂或黏液的樹木。滯塵能力較強的樹種在我國北方地區有刺槐、國槐、白榆、梧桐等,中部地區有白榆、梧桐、廣玉蘭、桑樹、夾竹桃等,南方地區有構樹、桑樹、雞蛋花、刺桐、羽葉垂花樹、苦楝、黃葛榕、高山榕等。

5、建筑材料選擇

目前,建筑領域已廣泛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不用或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農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達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用于道路建設的綠色建材包括:

以相對低的資源和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為代價生產的高性能傳統建筑材料,如用現代先進工藝和技術生產的高質量水泥。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和優異的材料性能,從而能降低材料的消耗,如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輕質高強混凝土。能大量利用工業廢棄物的建筑材料,如凈化污水、固化有毒有害工業廢渣的水泥材料,或經資源化和高性能化后的礦渣、粉煤灰、硅灰、沸石等水泥組分材料。減少拌合瀝青煙等有毒氣體排放,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攤鋪現場瀝青煙霧的揮發,改善攤鋪施工環境,減輕大氣污染的環保瀝青??山到釩O、NOx、CO2、SO2等汽車尾氣的瀝青。

6、因地制宜的道路設計

不同的道路設計需要面對各不相同的地域特征,在對道路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以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依據,采取與當地土地、氣候。文化、材料、植物以及土壤等條件相符合的道路設計理念,道路的設計要對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要真正的融合到當地的自然環境當中。作為當地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道路本身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其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對自然生態具有相當大的依賴作用。所以在進行道路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整個道路周邊的環境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因地制宜的進行合理設計和布局。

7、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其中采用太陽能、風能作為能源的路燈照明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采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資源采用方便,清潔安全,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豐富,是可再生、無污染的綠色能源,世界各國均在加快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風能具有一次投資后的追加成本少的特點,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環保效益,為道路照明提供了綠色環保的可再生能源。

8、資源循環利用

資源的循環利用是道路使用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生態環境問題,如道路設計時考慮建設配套污水處理設施,凈化污水水質達到可澆灌綠化的程度;建設透水磚路面,考慮基層滲水能力和蓄水能力,達到匯集雨水澆灌綠化的目的;利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將舊瀝青路面回收后,與再生劑、新瀝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使之能夠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鋪筑路面,達到節約材料,降低路面造價及保護資源,減少廢舊瀝青路面對環境污染。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明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束語

節約土地和運營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是綠色道路設計的核心內容。因此,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合理的擬定道路建設規模、技術指標、設計施工方案,以達到節約土地的目的,同時,考慮建設輕型道路、采用太陽能照明、地熱的應用等,以節約能源;路基兩側種植滯塵、吸塵能力強的樹種、采用降解路面等,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實現安全、暢通、綠色、便捷的交通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澤民.綠色生態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藝術研究,2014,01:89-92.

[2]彭坤.綠色道路設計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07:1-2+24+6.

[3]潘廣學.城市道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置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7:117.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環境保護“命門”意識,堅持政府主導、城鄉并舉、部門聯動、分工負責,明確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責任具體、工作落實、績效考核的長效工作機制,著力解決道路運輸、建筑施工、物流園區、料場堆場、露天礦山、機動車排氣、垃圾焚燒和重點企業等大氣污染問題,確??諝赓|量良好天數持續穩定達標。

二、具體任務

(一)道路、交通運輸揚塵污染治理(責任單位:區環衛局、公路分局、區交通運輸局、交警大隊,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1、道路清掃沖洗保潔。區環衛局負責建成區內的道路清掃、沖洗保潔;公路分局負責建成區外國道、省道的清掃、沖洗保潔;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城區外環路、路的清掃、沖洗保潔;各鎮負責各鎮政府駐地主要道路的清掃、沖洗保潔。城區主要道路機掃率要確保90%以上、沖洗率達到100%。國道、省道及城區外環路的機掃率、沖洗率要達到90%以上。道路沖洗時,要保持慢車速(低于15公里/小時)、大水量(高壓噴水形成徑流、將路面塵土沖入下水道),確保沖洗效果。

2、實施密閉運輸。嚴格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建筑渣土等散裝物料密閉運輸管理的通知》要求實施密閉運輸,特別要抓好散裝物料運輸車輛密閉運輸改裝工作。嚴格執行路查制度,促進密閉運輸工作有效開展。

3、禁止大貨車違規進入城區行駛。交警部門要設置明顯禁行標志并組織定點檢查和經常性、全天候、不定時上路檢查,杜絕大貨車違反禁行規定穿城行駛;在主要交通路口劃定大貨車禁行區域,設立禁行標志,加強對城區內無牌、無證、遺撒、飄散的貨運車輛及大貨車違反禁行標志行為的查處。

4、做好路面硬化工作。區交通運輸局、公路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對轄區內主要道路和負責的主要道路與支線的平交道口全部進行硬化,杜絕車輛帶泥上路造成揚塵污染。

5、設立車輛沖洗站點。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在進入轄區的主要道路設置車輛沖洗站點,對進入車輛實施沖洗保潔。各企業要在廠區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進出車輛實施沖洗保潔。

6、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城區運營車輛雙燃料改造工作,設立固定檢查站,加強對城區外超限超載和未采取密閉運輸裝置車輛的查處。

(二)建筑、拆遷、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房管局、區園林局)

1、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控制措施。所有施工場地必須按揚塵控制要求達到施工現場圍擋率、進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蓋率、場地灑水清掃保潔率、密閉運輸率、出入車輛清洗率六個100%。高空作業施工渣土集中袋裝運至地面,不得拋灑,風力四級以上不得從事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

2、區房管局負責拆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控制。所有拆遷施工工地必須采取圍擋、灑水降塵等揚塵控制措施,拆遷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渣土廢料實施密閉運輸。

3、區園林局負責城區地面的硬化和綠化工作。

(三)物流園區和料場堆場揚塵污染治理(責任單位:區交通運輸局)

1、物流園區和經營場所揚塵污染控制措施。物流園區和經營場所必須對所屬場地實施綠化、硬化和灑水降塵;進出車輛密閉運輸;設置車輛沖洗點,對進出車輛實施沖洗保潔。

2、粉性物料堆場、貨場揚塵控制措施。存放煤炭、灰渣、沙石、灰土等散裝物料的堆場、貨場的道路和場地必須實施硬化或綠化,并采取自動噴淋和灑水降塵措施;在貯存、堆放過程中采取制式固定的圍擋、篷蓋等全密閉措施;物料裝卸過程采取封閉作業方式,并采取噴淋等防塵措施;進出車輛采取密閉運輸措施;建立車輛沖洗設施,對進出車輛進行沖洗保潔。

3、渣土堆清理整頓。嚴格按照市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城區渣土堆清理整治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完成建成區及城鄉結合部所有渣土堆和建筑、拆遷垃圾的清理整治工作,并建立及時清理的長效工作機制。

4、規劃建設建筑垃圾吸納場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規劃建設建筑、拆遷垃圾吸納場所,對垃圾渣土采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措施,并建立規章制度,確保工作落實。要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制止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的行為。

5、閑置場地綠化。對于閑置或未開發的土地,實施“黃土不露天”工程,各土地產權單位或個人負責實施全面綠化,并采取圍擋降塵措施,減少城區地面。

(四)露天礦山開采加工揚塵污染治理(責任單位:國土資源分局)

全區“二區兩線”(重要風景名勝區、城市規劃區、鐵路、重要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礦山禁止開采和石料加工,廢棄露天開采礦山要實施生態恢復和綠化,符合條件的開采礦山要落實生態開采要求,嚴格按環評報告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和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石料粉碎加工企業要嚴格采取密閉作業、灑水降塵、場地硬化、圍擋、密閉運輸等揚塵控制措施,禁止向無制式密閉裝置的運輸車輛出售和提供原料。

(五)企業煙塵、二氧化硫、揚塵、化工異味污染治理(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1、企業煙塵、二氧化硫必須達標排放。對無環保審批手續、無治理設施,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規劃要求的企業,以及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土小企業,依法由區政府決定關閉。關閉工作由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對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省運會期間依法實施停產治理整改。停產整改由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實施。省運會結束后,經環保分局、相關鎮、街道聯合驗收,穩定達標的方可恢復生產。

2、排放化工異味的企業,必須做到廠界無異味。對產生化工異味污染的企業,一律責令停產,實施限期治理。在治理期限內不能完成任務的,由環保分局報區政府批準后,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停業關閉。

3、企業粉性物料必須采取庫房式存放,臨時性料場貨場要采取嚴格的篷蓋和圍擋措施。

4、嚴格按照市環保局《關于加強企業進出貨運車輛清潔運輸的管理意見》要求,實施密閉運輸和清潔運輸。嚴禁使用無密閉運輸裝置的車輛運輸粉性散裝物料。

5、企業內的道路、場地要全部實施硬化、綠化,定期清掃和灑水沖洗抑塵;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減少污染排放。

(六)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責任單位:環保分局、交警大隊)

1、加強機動車排氣監管機構建設。環保分局要嚴格按照市環保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成立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確保路檢、抽檢率不低于本轄區內在用機動車保有量的5%。

2、加強對機動車簡易工況法檢測站及機動車環保合格分類標志的監督管理。

3、加大對高污染(冒黑煙)車輛的查處力度。交警大隊要采取路查措施,禁止高污染(冒黑煙)車輛上路行駛。

4、交警大隊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黃標車等高污染車輛的淘汰力度。

(七)清潔生產審核(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按照省市要求,相關企業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強組織領導,按時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任務。

(八)抓好秸稈禁燒(責任單位:區農業局)

嚴格落實秸稈禁燒要求,加大監管力度,特別抓好夏秋收后期的禁燒監管,防止后期焚燒現象的發生。

(九)垃圾焚燒污染防治(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局)

負責查處在城區內未采取密閉措施造成撒漏污染的運輸車輛,負責城區及周邊建筑渣土、生活垃圾私拉亂倒和垃圾焚燒及城區內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禁止城區內露天燒烤。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區環衛部門要加強垃圾收集站點管理,嚴禁垃圾焚燒,對焚燒電線、橡膠、塑料等排放有毒有害氣體垃圾的,區城管執法局要嚴格依法查處。

三、時間安排

(一)集中整治階段。從9月6日起至9月26日,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單位按任務分解要求完成階段性綜合治理任務。

(二)檢查驗收階段。9月27日開始,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相關企業和單位組織自查,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辦公室組織檢查考核,通報有關情況。

(三)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大氣污染集中治理結束后,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長效工作機制。區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履行日常監管職能,建立聯席會議、集中辦公和聯合檢查等制度,各成員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的制度化、經?;?/p>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嚴格責任。為確保全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區政府決定成立全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區政府督查室、區監察局、環保分局、區環衛局、公路分局、交警大隊、國土資源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區農業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林業局、區園林局、區房管局、供電部等部門負責人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環保分局,具體負責調度督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中遇到的問題,抓好治理工作的檢查考核和情況通報。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屬地管理要求,負責轄區內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區政府督查室負責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調度督導和檢查考核工作。區監察局參與調度督導和檢查考核,并檢查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履行職責情況。供電部對相關企業采取停電措施,確保關閉、停產工作落到實處。

(二)制定方案,明確任務。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單位要依據本方案,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責任制,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將治理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確保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篇7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認真落實“工業強縣、農業穩縣、環境興縣、旅游活縣、生態立縣”五大戰略,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加大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健全政府負總責,有關部門按照分工各負其責的環境監管體系,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使大氣環境的煤煙污染、揚塵污染、油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衛生縣城標準。

三、整治重點

1、重點規模企業污染防治;

2、城區三邊范圍內采石場、采砂場、磚瓦窯整治;

3、城區燃煤鍋爐煙塵污染整治;

4、建筑揚塵污染整治(含道路交通建設);

5、餐飲業大氣污染整治;

6、米粉加工污染整治。

四、工作任務和分工

(一)重點規模企業污染防治

責任單位:縣工業經濟局

配合單位:縣環保局、縣電力公司

工作任務:對浙水泥、浙浦水泥、新晃冶煉廠、南天硅業、華東硅錳、秦箭爐料、紅星集團、新中化工等8家重點規模企進進行重點監管,對企業的環保設施運行進行不定期檢查,企業擅自停運環保設施后偷排污染物現象發生。

(二)三邊范圍內采石場、采砂場、磚瓦窯整治

責任單位:國土旅游局

配合單位:縣環保局、縣安監局、縣林業局、縣水務局、所在鄉鎮

工作任務:牽頭負責滬昆高速公路新晃段、G320國道新晃段、S232省道新晃段兩側,舞水河兩岸第一道三體屏障可視范圍內,城市周邊可視范圍內的露天采石場、磚瓦窯的關閉工作。

(三)城區燃煤鍋爐煙塵污染整治

責任單位: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配合單位:縣環保局、縣工商局、縣城管局、縣監察局、縣公安局、各街道辦。

工作任務:組織相關部門督促鍋爐使用單位積極整改,將燃煤鍋爐更新為燃用油、氣、電等清潔燃料鍋爐,或增加除塵脫硫設施,使用低硫無煙煤。

(四)建筑揚塵污染整治(含道路交通建設)

責任單位:縣建設局

配合單位:縣房產局、縣公安局、縣城管局、縣交通局

工作任務:

1、負責對拆除工程和在建工程揚塵污染的整治,加強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的監管。嚴格執行建[]設字231號文件,新建住房必須設置集中排煙氣道,要求設計單位、圖紙審查單位、質量監督部門嚴格把關,控制生活煙氣污染。

2、負責對渣土運輸、城市道路的揚塵污染進行整治。嚴格控制渣土和生活垃圾撒落,改進道路清掃設施,減少道路揚塵。

3、負責對拆除工程防塵措施進行審查,對拆除工程在辦理拆遷許可證時要求拆除實施單位或(個人)必須編制拆除工程防塵方案。

4、加強公路建設的質量控制,對填筑好的路基進行撒水,盡快驗收實施路面鋪設;路面鋪設對攪拌場地進行規范管理,原材料的運輸和儲存盡量避免揚塵產生,混凝土拌合嚴禁路拌;對管轄范圍內的公路綠化工程進行系統性規劃,基本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五)餐飲業的大氣污染整治

責任單位: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配合單位:縣工商局、縣城管局、縣衛生局、縣環保局、市場服務中心、所在社區

工作任務:清理取締無照經營的飲食業戶,規范城區餐飲單位基本情況調查摸底,規范餐飲服務單位基本標準及要求及《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規定;督促業戶落實加強措施,確保飲食業油煙不對周邊造成污染,對未按規定完成油煙整治任務的業主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六)米粉加工污染整治

責任單位: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配合單位: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局、縣環保局、縣工商局、各社區

工作任務:督促米粉加工小作坊積極整改爐灶,使用型煤或改燒清潔燃料,對拒不整改的米粉加工小作坊上報政府予以處理。

五、整治時間及步驟

整治時間為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分三個階段:

(一)2012年8月1日—至8月30日為動員部署階段。主要工作是協調辦公室組織成員單位認真學習相關文件,制定實施方案,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明確規范的標準,努力營造整治行動的良好氛圍。

(二)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為整治階段。各責任單位按照標準要求,全面、深入地開展拉網式監督檢查,強化技術指導,對不按標準進行整改的業主提出限期整改意見并按期驗收。對嚴重違法或拒不改正的業主將給予相關處罰。

(三)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為督促落實階段。協調領導小組對成員單位的執行情況進行督察,并現場抽檢整改后效果情況,對不履行職責,工作不作為的成員單位將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各成員單位將整治情況報協調領導小組,由協調領導小組匯總上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以張霞為組長,姚茂良、蒲少軍、潘世新、楊慧英為副組長,縣政府辦、法制辦、創衛辦、環保、工業、國土、建設、質監、藥監、交通、衛生、工商、公安、安監、房產、城管、地稅、國稅、廣電、財政、林業、教育、發改、商務、工商聯、商行辦、市場服務中心、新晃鎮大灣羅鄉、方家屯鄉、興隆鎮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城區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協調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大氣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有關事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縣政府辦),由袁勇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黃菊英、李代群為辦公室成員,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督促、檢查、考核。

(二)加大宣傳,強化監督。各新聞單位要組織專門力量,切實加大對專項整治行動的宣傳報道,尤其是對大氣污染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做好跟蹤報道,對逾期不能達標的單位進行公開曝光。

(三)明確任務,細化責任。實行目標管理,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為保證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的完成,縣人民政府決定將上述各責任單位的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進行嚴格考核,實行環保責任目標一票否決,并與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使用、提拔相結合,從而調動做好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如期完成。

篇8

關鍵詞:公路工程;環保理念;設計

近幾年,公路建設質量成了國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當前交通網絡正不斷完善,給區域經濟帶來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方式。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公路建設企業要重視工程周邊的建設環境。項目在設計階段,要以工程環保理念為中心,在建設生態公路的同時,擬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環境保護體系。

1環保理念與環保公路工程設計

1.1環保理念融入公路建設。環保理念已成為建設環境的主要核心,施工單位應當遵守環境理念標準進行施工,保證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從而保護周邊環境。然而,在公路建設施工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環境遭到破壞,同時使公路建設工程施工遭到阻礙。為此企業各部門要注重環保理念給公路建設帶來的利益,在施工期間,可以組織專題培訓班,按期給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員工自覺遵守環保理念中各項內容,從而提高施工環境,注重公路生態化[1]。為了環境保護的持續發展,施工可以開展一個保護公路環境講座,擬定環境保護相關條例,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避免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在環境保護中,采取相關的有效措施,制定有利于環保的施工方案,把對環境的破壞降至最低。此外,企業應當重視人們對生態公路提出的意見,并適當運用到施工過程中,從而提高人們對施工企業的認可以及信任度。1.2結合生態理念建設生態公路。人們的觀點不單只集中在環境污染的問題上,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為了減少公路建設施工給周邊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現象,生態公路的理念在前期施工,施工過程以及施工后期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企業員工應時刻跟進項目進展,積極監督施工過程中可能暴露出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減少施工過程可能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2]。

2公路工程設計中環保理念的應用

公路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進行實地勘察,深入了解項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質結構、巖土分布及周圍環保等,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施工設計方案。2.1整體設計思路。在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施工工人必須高度重視環保理念,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同時保證各個施工環節的安全,不斷完善設計環保理念。其次,施工過程中需積極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促使公路工程設計和環境保護有效結合。施工各部門要自覺遵守并堅持環境保護發展理念,從而做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減少工程施工出現的浪費資源現象。2.2環保理念與路線設計。在項目設計階段,需著重重視路線設計,針對路線進行詳細解析,這樣可以避免工程路線施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其次,促使工程施工環境和設計方案有效相融,把工程施工給自然環境帶來影響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使資源得到循環利用,不能一味地要求高標準工程施工效果,應當更加注重自然環境保護。在路段施工基礎上可以選擇部分原先寬闊的道路進行整改。設計人員在設計地形時,應當先對周邊地區的環境進行深入勘探,對地形需要整改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合理運用技術指標。工程設計過程中可以適當考慮減少施工資金的投入,例如對部分有利于道路施工的地區,可以往高標準方面設定設計指標,地質稍差的地段可以適當減少設計時速。在公路擴建時,對部分特殊地形可以在原先的公路上進行加寬擴建,對公路曲線的路段采用復合形施工,可以提高道路的流暢性。針對公路施工整體設計,為了能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在對一些長坡工程的設計上,在能保證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減少工程設計,盡量選擇一些順應的地形進行整改,能保證土方填挖的穩定施工,又能使棄方問題得到緩解,施工方要高度重視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水土流失等的問題,把施工對環境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3]。2.3環保理念與綠化設計。綠化設計在環保理念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環境的視覺性和優化空氣質量,可以促進公路提高安全及環保性。其次,施工各部門應當對公路周邊沿線的環境進行考核并分析探討,記錄各個地段的自然環境情況,在上報上級領導,由上級領導聯系當地林業局進行溝通交流并得到施工認可,綠化方案施工前,必須要了解綠化周邊的生態環境,在選擇綠化樹種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在合適的地形種植合適的樹木。另外,為了能使綠化設計和自然環境相結合,還要注重施工當地氣候環境以及土壤環境,在進行篩選合適的綠化樹種,促使公路的景觀越來越優美化。合理的綠化設計能給當地的環境保護帶來很大的作用,例如,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可以平衡公路周邊的生態環境以及提高環境優美化。在駕駛員行車過程中,可以穩定駕駛員情緒,能有效緩解視覺疲勞,從而提高駕駛員行駛安全。2.4環保理念與大氣環境保護。雖然綠化設計能給公路帶來環境保護,但公路施工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公路攪拌站在工作中制造出的煙塵以及鍋爐的排污給公路環境帶來整體污染危害,出現了CO、SO2等一些化學污染物。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環境質量標準,這些大氣環境污染對公路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范圍小,且減退速度快,可以得到很快治理,可以種一些花草,樹木進行整改[4]。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在作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粉塵、廢水等,無形中增加了空氣污染,這對周邊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污染。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尤其重視此類問題,在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時還要做好環境的保護工作。如果施工現場有較為敏感的環境點,則施工人員要將攪拌地點選擇在安全區域,盡可能地遠離環境敏感地點。此外,對于粉塵的建筑材料應該選擇裝罐的方式進行運輸,避免粉塵對環境造成污染,實現保證施工質量和環境保護兩不誤的施工理念[5]。

3結語

建立一個施工設計方案組,在往后的公路工程建設中,合理運用設計的方案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探討,以環保、安全舒適為中心。推動合理有效的環保理念,確保施工環境得到改善、提高施工質量以及施工人員自身安全,促使公路工程建設得到更好發展,從而為交通建設贏取更大效益。

作者:王楨 艾建華 單位:1.江西九洲建設設計有限公司 2.吉安市公路局永豐分局

參考文獻:

[1]羅鑫,胡浩亮.提高公路工程設計質量的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6(14):122.

[2]張光輝.公路工程設計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4(28):36.

[3]曹映雪.公路工程設計階段監理[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3(11):75-76.

篇9

關鍵詞: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aken, guidance,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ion uni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 can guarantee the project put forward in environment impact appraisal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simultaneity" really implement system, which can prevent and reduce project proje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environmental risk, promote engineering project is located in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e environmental quality from being destroy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工程環境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業主委托, 依據合同和有關法律法規, 按照“公正、獨立、自主”的原則, 通過工程環境監理的方式, 進行施工期環境保護的管理工作。實施工程環境監理可促進各項環境保護措施順利實施, 保障施工合同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合同條款得以落實, 變事后管理為過程管理, 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期的生態破壞問題, 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施工期開展工程環境監理非常必要。

一、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涵義

提出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初衷就是要改變啞鈴式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模式,其是始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終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重點在于對建設項目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使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達到全過程管理的模式。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內容和實際情況,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可概述為:取得資質資格的環境監理機構受項目建設單位委托,依據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合同等,協助項目建設單位對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出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議或措施,對建設項目配套環境保護措施或設施及其建設期間施工區域內的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確保建設項目在施工期間對環境的影響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提供重要依據。

二、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作用

一是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單位從操作落實角度出發,協助項目建設單位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各項措施,使環境影響評價更有利于操作實行;二是建設項目通過環境監理促使各項環保措施或設施得以落實,有效防止施工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三是協助項目建設單位確保“三同時”配套設施建設到位,確保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四是滿足建設項目投資者對專業服務的社會需求與國際接軌;五是有利于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轉變職能,加強管理指導工作。

三、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措施

1、 建設項目施工期準備階段環境監理

(1)熟悉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設計文件,參加建設項目施工設計交底, 掌握項目環境保護對象和配套污染治理設施環保措施, 了解項目建設過程的具體環保目標,對環境敏感區點(如生態敏感區、水源保護區、人口密集的地區)作出標識,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設計文件和現場情況提出環境監理建議和目標。審核工程設計生產規模、生產工藝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符合性; 審核與工程相配套的環保設計圖紙和文件, 提出審核意見; 審核環保工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資質;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計劃,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環保目標和環保措施及施工期環保制度提出審核意見, 制定環境監理計劃。

(2)對項目施工地及周圍環境保護目標進行認真實地考察。實地考察的范圍為項目所有施工區域,與項目施工影響的區域。實地考察根據項目工程設計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與建設單位共同進行。將各施工及其分包人的施工場地、辦公場地、生活營地、施工道路、材料場、?。墸┩翀觥⑷×蠄?、附屬設施等, 以及在上述范圍內的活動可能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區域,標注在環境監理范圍圖上,必要時采取攝影、攝像等方式記錄。

(3)收集整理項目工程相關資料如:國土、規劃、建設項目工程設計等的審批文件; 當地工程建設的政策、法規資料、所在地區經濟技術情況、建設條件的資料(包括當地氣象、水文、生態功能區劃等)等。

(4)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環保項目和污染治理設施及環保措施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施工進度計劃, 對施工方案中環保目標和環保措施提出審核意見,制定環境監理核查計劃。

(5)審查施工臨時用地方案是否符合環保要求,臨時用地環?;謴陀媱澥欠窨尚袑徍耸┕挝坏呐R時用地方案是否符合環保要求, 臨時用地的恢復計劃是否可行。

(6)組織首次環境監理工地會議,提出項目環境監理目標和環境監理措施要求。

(7)審查施工單位的環保管理體系是否責任明確,切實可行。

2、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環境監理實施要點

(1)審查環保項目施工單位施工和安裝資質,核查項目環保工程及污染治理設施設備,檢查施工單位編制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中的環保措施是否可行。

篇10

一、組織協調

為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設立區實施高排放汽車限行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相關工作。

二、工作分工

(一)區環保局:根據市治理機動車排氣噪聲污染工作協調小組的要求,牽頭制訂《市區實施高排放汽車限行工作方案》。組織召開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及相關單位協調工作會議。制作汽車限行宣傳單,負責協調各項工作。

(二)交警大隊:制訂本部門實施高排放汽車限行工作方案。按照區政府審核通過的限行區域,結合我區實際,在保障交通運輸正常的條件下,確定限行交通指示牌的設立點位,并將點位及限行指示牌標志圖(規格、數量等)提供給區建設局。

在我區限行通告正式實施后負責對未持有綠色環保標志的違反限行規定的車輛依法處置。

(三)區經貿局(交通局):調查未持有綠色環保標志的營運車輛情況,協調各類高排放汽車所屬單位調整運營線路。

(四)區建設局:按照交警大隊提供的限行標志牌制作點位圖,在通告正式實施前完成限行指示牌的制作和樹立工作。

(五)其他成員單位:協調落實好與本部門職能相關的工作。區委宣傳部負責限行工作的宣傳工作;區監察局負責對違反限行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的監察工作;區城管局負責下屬部門高排放市政汽車的協調工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所屬高排放汽車限行的協調與宣傳工作,防止其進入限行區域。

三、限行措施

根據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劃定我區高排放汽車限行區域(詳見附件)。從區限行通告之日起,禁止未持有綠色環保標志的汽車在劃定限行的范圍內通行。對于違反上述限行規定的行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依據《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等有關規定,給予汽車駕駛人相應處罰。

四、工作步驟

(一)制定《工作方案》。劃定我區高排放汽車限行區域。

(二)起草《區高排放汽車限行通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告》)。根據市治理機動車排氣噪聲污染工作協調小組意見,起草區限行通告。

(三)《通告》的審查備案。將《區高排放汽車限行通告(征求意見稿)》送區限行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征求意見,同時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信息網)上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天。完成公開征求意見程序后,交由區法制辦審查備案。

(四)上報《通告》。《通告》通過區法制辦的審查備案,經區政府審定后,上報市政府審批。

(五)《通告》?!锻ǜ妗方浭姓畬徟夂螅蓞^政府《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