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概述范文
時間:2024-02-22 17:58: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盈利能力分析概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船用離心泵;汽蝕;數值模擬
1. 前言
汽蝕問題一直是造船工業,水利工程,航天工業,流體機械等諸多領域極為關心的問題。在離心泵中,汽蝕所產生的后果是人們所熟知的老大難問題,一旦發生汽蝕,性能將明顯下降。在開始發生汽蝕時,汽蝕區域較小,對泵的工作沒有明顯的影響。當汽蝕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氣泡大量產生,影響液體的正常流動,甚至造成液流間斷,振動和噪音加劇,泵的排量、揚程、效率都明顯下降。嚴重的汽蝕可使泵空轉而停止輸液。因此,通過合理方式優化離心泵結構、減輕汽蝕發展程度意義重大。本文試圖通過改變離心泵兩種結構參數即:葉輪進口流道形狀、葉輪進口邊形狀來探討對離心泵抗汽蝕性能的影響。
2. 產生汽蝕的原因
眾所周知,當液體壓力降至與液體溫度相對應的飽和壓力時,液體便會沸騰氣化,此壓力稱為該液體在某一溫度下所對應的飽和壓力。離心泵工作時,由于泵一般安裝位置高于吸入池液面和吸入管系存在阻力等原因,泵吸入室壓力逐漸降低,進入葉輪后,葉片背部的壓力比葉面的壓力更低一些,因此,葉輪進口葉片背部的壓力最低,如圖1上所示的K點處壓力最低。
當K點壓力降至液體自身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時,葉片背部進口處的液體便會沸騰汽化成許多小氣泡。小氣泡隨液體沿葉片向外流動時,壓力逐漸增大。當小氣泡周圍壓力超過飽和壓力時,氣泡受壓,氣泡內蒸汽會突然凝結。小氣泡周圍的液體會以很高的速度向里運動。在小氣泡凝結的瞬間,液體互相撞機,產生很高的局部壓力。若氣泡
在金屬表面上破裂和凝結,則液體質點就像小彈頭一樣,打擊在金屬表面上。在壓力很大和頻率很高的液體質點的連續打擊下,金屬表面會因疲勞而破壞。發生嚴重汽蝕的部位就會被液體質點啄蝕成蜂窩狀或海綿狀孔洞而損壞。
離心泵開始發生汽蝕時,汽蝕區域較小,對泵的正常工作沒有明顯影響,泵的特性曲線也沒有明顯的變化。但當汽蝕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由于液體中夾雜有很多氣泡,葉輪所輸送液體的平均密度降低,使泵的排出壓力降低,流量減小,并發生振動和噪聲,嚴重時使泵不能排送液體。本文以國內常用的65ZX25-32船用泵為研究對象,該泵的揚程H=44.5m,設計流量qv=200 m3/h,轉速n=1475n/min,汽蝕余量NPSHR=1.7m。葉輪的基本幾何參數如表1
3. 改變葉輪參數
3.1. 改變葉輪進口流道形狀
圖1中,PC為吸水池液面壓力;PS為泵進口S-S斷面處液體壓力;vs為泵進口處液體流速;Z1為泵進口離吸入水池液面的垂直高度;hc-s為泵吸入管路的損頭。根據伯努利方程,上述參數有以下關系:
事實上,PS不是泵內的最低壓力,葉片進口背部K點的壓力PK才是泵內的最低壓力,因為: ①從泵進口到葉輪進口有摩擦損失和沖擊損失;②葉輪轉動時,葉面與葉背之間有壓差,液體由泵進口流至葉片進口背部時,壓力還要降低。
顯然,泵進口壓力PS與泵內最低壓力PK之壓頭差,與泵進口到葉輪進口流道形狀有關。因此預設流道進口處寬度為32mm,葉輪進口流道形狀分別設計成漸擴型、平直型、漸縮型流道三維模型如圖所示
對所建立的流道模型使用CFD的方法進行模擬計算,三種進口形狀流道的壓力分布圖如圖3所示。
對壓力分布圖和數值計算的結果進行分析,流道進口形狀的不同,離心泵內部流道的流場也不同,離心泵進口處的壓力有所變化,發生汽蝕的可能性也不一樣。在保證流量一定時,流道進口形狀的改變,離心泵的其他性能參數將會發生變化,如表2所示。
由壓力分布圖和表2可知,流道進口形狀為漸擴型時,和平直型的進口相比較,離心泵的揚程增加,但是其效率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離心泵壓力圖也可看出與平直型流道進口相比,壓力降低,發生汽蝕的可能性會增加;當流道進口形狀為漸縮型時,與平直型進口形狀相比較,泵的揚程略微降低,效率也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是效率比漸擴型的要高一些,離心泵流道的進口壓力和平直型相比有明顯下降,抗汽蝕性能大大降低。
3.2. 改變葉片幾何形狀
在保證葉輪外尺寸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采用從葉片工作面向葉片背面的加厚方式,基于同樣的蝸殼結構的壓出室,以三種不同的厚度變化規律對離心泵葉片進行造型,設計了三種離心泵方案,分析葉片厚度變化規律對離心泵汽蝕性能的影響。方案一、二比方案三在葉片進口邊有較大的曲率。方案三采用從葉片進口到最大厚度處的直線過渡設計,方案一、二采用有一定弧度的曲線設計。三種離心泵方案葉片進口邊形狀如圖4所示。
基于流體分析軟件FLUENT本文在計算中選擇混合物模型;空化模型選用Singhal等人提出的一種完整空化模型[4]。其連續方程和動量方程為:
本文采用無滑移壁面邊界條件,以單相定常流動的計算結果作為汽蝕流動的初始流場參數。以提高汽蝕計算的收斂速度和計算穩定性,汽蝕計算初場的空泡體積組份賦為0,以進口壓力穩定性來判斷是否達到收斂。根據計算結果,殘差值設為1e-4滿足基本收斂要求。
在設計流量下(qv=200 m3/h),各離心泵方案葉片吸力面空泡相體積分布如圖5-7。
圖中所標的數字為空泡體積率α(α為1表示完全氣相,α為0表示完全液相),其中L.E為葉輪進口,T.E為葉輪出口,SHROUD表示葉輪前蓋板,HUB表示葉輪后蓋板。從圖中可以看出,泵內部發生汽蝕時,氣泡相主要分布在葉輪葉片進口前緣附近,從葉輪后蓋板到前蓋板的氣泡相體積分數依次增大,在葉片進口吸力面靠近前蓋板處氣泡體積分數達到最大,在此區域幾乎為完全氣相,這也是葉片最容易發生汽蝕的部位,圖6的靜壓分布曲線清晰的反映了這一低壓區域,與泵發生汽蝕時葉片破損部位相吻合。從圖中可以明顯觀察到方案一到方案三的氣泡體積分數一次增大,靜壓值依次降低。以上分析表明:方案一到方案三,空化依次加重。
4. 結論
葉輪流道進口形狀的改變會影響離心泵葉輪的抗汽蝕性能,每種類型的離心泵都有適合該類型的流道進口形狀,當選擇合適的流道進口形狀時,離心泵葉輪的抗汽蝕性能和離心泵的其他性能參數都達到最優。同時,葉片進口邊的形狀影響泵的汽蝕性能,分析表明葉片進口邊形狀越接近流線型,泵的抗汽蝕性能越好。
參考文獻
[1]張建華,等.離心泵的葉片進口幾何形狀對泵泵汽蝕性能的影響[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26(3):127-130.
[2]羅先武,等.葉輪進口幾何參數對離心泵空化性能的影響[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8(5):836-839.
[3]李顏.基于CFD的船用離心泵葉輪抗汽蝕優化設計[H].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
[4]Singhal A K,Athavale M M,Li H Y,etal.Mathematical basis and validation of the full cavitation model[J].ASME Journal of Fliuds Engineering,2002,124:617-624.
[5]王福軍.計算流體動力學分析-CFD軟件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篇2
摘要: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指企業通過各種經濟資源獲取利潤的能力。通過對金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盈利能力;經營成果;對策建議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企業內部治理也變得復雜起來,因此企業要想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借助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才可以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通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不但使企業經營者可以了解企業活獲利能力,而且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風險和企業資金結構存在的問題,為經營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降低資金財務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最終是通過企業盈利能力強弱來反映的,無論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是企業的普通員工,或者企業的債權人都很關心企業的盈利能力,并會對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十分關注。所以,本文就借用金地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分析其營業能力,找出該公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一)盈利能力分析意義財務分析主要包括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以及經營效率能力四個方面。企業的財務評價主要通過盈利能力分析,其次是償債能力,再次是成長能力及經營效率能力。因此,盈利能力的分析對于企業財務的客觀評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盈利能力的影響因素財務、質量和非財務是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財務因素會對企業資金產生較大的影響,質量因素則影響到企業實際獲得收益,非財務因素涉及企業實施的長期發展規劃。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財務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盈利能力等。盈利主要是指會計報表中計算的主要收益指標,有些企業把盈利定義為企業實際收取的收入。企業會計報表中計算出的數據和企業實際盈利數據會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這都是正常的誤差而產生的。它可以側面反映出企業的盈利質量,如會計政策的穩健性、盈利的持續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市場占有率、顧客滿意度、企業創新、雇員培訓、稅收政策、盈利模式等非財務因素。
三、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問題
(一)成本費用總額急劇增加,成本費用利潤率下滑
自2010年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以來,公司盲目的大規模資本擴張致使成本費用總額增加,然而銷售收入沒有同比例增加,盈利水平降低。
(二)公司“儲糧”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緊張
2009年以來,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大規模囤地儲糧,占用公司資金。同時,政府限制貸款、限制購房等壓制性調控政策的實施,對公司產品銷售造成不利影響,存貨周轉速度較慢,必定會使金地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相對緊張,最終公司不得不加大從外部籌資。
(三)存貨周轉率不高,營運能力弱,公司風險擴大
公司占用和耗費的資產越少,說明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就越高,對應的企業的盈利水平就要強點。這樣可以使得資金周轉速度越累越快,減少資金和資源的占用,大大提高利用率。如果企業資產的獲利能力超過社會平均的資產利潤率,企業就可以更好的發展,側面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是很高的,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資金注入,便于企業開展戰略實施。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存貨周轉速度比較慢,占用資金量大,營運能力較弱。公司通過外部籌資獲取現金流,負債增加,公司為了債務融資所承受的風險也擴大。
四、提升盈利能力的對策建議
(一)擴大市場占有率,注重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公司不能單獨的靠降價擴大銷售,惡意的價格戰可能在短期內擴大市場占有率,但長遠來看只會損害公司利益,如果要想長期、穩定的占有市場,必須依靠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持久的占有市場先機。所以,持久的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產品和服務,因此,要注重創新以長期維持高水平的盈利能力。
(二)加大成本管理力度,開源節流公司盈利主要依托于營業收入的增加和銷售成本的降低。因此,在擴大銷售的同時,要加大成本管理策略,盡量降低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合理安排成本總額和成本費用支出結構??梢赃m當增加營銷費用的支出,以擴大產品銷量。減少廣告等費用,以節約成本。
(三)注重顧客滿意度,提升產品質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企業運作發展的重點不光是以市場為導向,更多是注重要關注顧客的滿意程度,以及顧客的忠誠度。企業可以從價格、服務、產品指令等吸引消費者,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強顧客的忠誠度,打造企業品牌的信譽,進而可以很好的獲取市場份額,從而就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尤其是降低次品率,注重產品質量,避免因質量問題而失去了顧客群,降低企業品牌價值。
(四)順應政府政策,結合市場走勢,調整市場定位
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中高端市場,這與政府調控政策相矛盾,對公司盈利造成影響。未來金地股份有限公司應吸取曾經定位“偏科”的教訓,轉向中低端市場。避開政府對樓市的打壓,銷售量自然會有所增加。
(五)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緩解現金流緊張
金地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增加海外債券融資額。債務融資的成本較高,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進行股權融資,減小行業資金整體緊張的局面帶來的不利影響。改變自身現金流渠道,不能全部依賴大量籌資滿足現金的需要。
(六)加大營銷力度,加快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尤其是存貨周轉速度
房地產行業較量的是資產周轉的速度。金地股份有限公司屬于老牌房地產企業,近幾年產品銷售受挫,可以通過繼續加大品牌規模效應的宣傳和銷售力度,以促進產品銷售,降低存活,進而提升存貨周轉速度,公司營運能力就會相應增強,降低公司財務風險。(作者單位:武警新疆警衛局后勤部)
參考文獻:
[1] 程培先.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商場現代化, 2007,(21)
[2] 王芳.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探索[J]. 中國總會計師, 2009,(06)
[3] 盧根發. 如何進行企業盈利能力分析[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06,(04)
[4] 倪燕.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7,(20)
[5] 李瑛.淺析建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特征及防范內容[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8期
[6] 劉錦.企業財務風險分析――以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1年08期
篇3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通常表現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以在一定的投入為前提賺取的利潤額。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僅客觀評價與預測企業的經營業績、投資價值以及發展前景,而且為投資者規避投資風險、獲取投資收益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正確、公正地評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及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為各個利益相關者提供正確的財務決策依據[1]。
二、企業盈利的指標
(一)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營業利潤率可以用來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對于評價企業最終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銷售商品賺取的營業利潤越多,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相反,營業利潤率越低,企業賺取的營業利潤越少,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弱[2]。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利潤總額與企業的成本費用總額和支出之和的比,能反映出企業發生的耗費和獲得的收益之間的信息。它可以反映企業每付出一元成本所獲得的利潤,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
(三)總資產報酬率??傎Y產報酬率是企業的凈利潤與資產總額的相比,反映了公司的管理者運用公司的資產來獲取利潤的能力和效率,反映了公司的經營情況,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該指標值越高,表明資產的回報率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3]。分析總資產報酬率可以了解公司的獲利能力與投入產出狀況,評價企業總資產的運營效率,提高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
(四)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綜合性很強,也是證監會衡量上市公司配股、增發、特別處理的重要考核因素。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績效越高。
(五)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是指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后的,不包括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等因素。主營業務利潤是企業利潤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影響企業的整體經營成果。主營業務利潤越大,市場的競爭力越強,企業的發展潛力越大,企業的獲利水平就越高,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越信賴。
三、分析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公司簡介。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1996年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它是國內服裝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并漸漸成為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十余年來,杉杉公司不僅在服裝業取得輝煌成績,榮獲十多項行業第一的榮譽,成為了國內最好的時尚品牌運營商,還涉足鋰離子電池材料和投資行業當中來。此外,杉杉股份較早涉足的投資領域包括金融股權投資、類金融及創投業務等。杉杉股份一直秉承“正直、創新、奉獻、責任”的企業價值觀,創造價值為目標,注重企業的品牌,勇于創新,旨在建立一個富有生命力的企業。
(二)盈利能力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總資產報酬率整體上是增長的從09年的107013增長到2013年的143171,雖然中間的2011年到2012年稍微下降了一點但對總體不影響還是呈上升的趨勢,表明 資產運營最有效,資金周轉快,經營管理水平高,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總體獲利能力在逐年增強,企業資產運營效益在逐年提高[4]。營業利潤率從09年的43334增長到11年的60066,達到這五年中的最高,說明企業銷售商品賺取的營業利潤逐年增多,但在12年的時候下降直到13年降為41287為5年最低水平。成本費用利潤率從09年的61077下降到13年的47186,中間11年也有稍微的上升,但不影響其總的下降趨勢,13年降到最低47186,表明企業通過降低成本,使企業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盈利[5]。凈資產收益率09年到13年呈上升的趨勢,表明企業自有投資的經濟效益越好,投資者的風險較小,適宜投資者投資。主營業務利潤從09年一直增長到13年,增長較大,13年較09年將近翻一番,獲利水平高,發展前景良好??偟膩碚f,杉杉控股公司盈利能力較好,適宜投資者的投資。
四、盈利能力分析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會計政策的變更。會計政策變更要求企業關注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項,使它們及時按照國家的規定作出相應的調整,確保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種會計政策的行為。一般情況下,企業應該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后各項采用的會計政策應當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隨意變更[6]。所以會計政策的改變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其作用不可估量。一般認為,穩健的會計政策有助于保持公司的收益質量,保證盈利能力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更好地為廣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根據。
篇4
第一章 輕軌市場概述
第一節產品定義
第二節產品用途
第三節 輕軌市場特點分析
一、產品特征
二、價格特征
三、渠道特征
四、購買特征
第四節行業發展周期特征分析
第二章 20xx-20xx年輕軌行業環境分析
第一節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一、中國GDP分析
三、固定資產投資
三、城鎮人員從業狀況
四、恩格爾系數分析
五、20xx-20xx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第二節中國輕軌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產業政策分析
二、相關產業政策影響分析
第三節中國輕軌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一、中國輕軌技術發展概況
二、中國輕軌產品工藝特點或流程
三、中國輕軌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第三章 20xx-20xx年輕軌行業國內外市場發展分析
第一節 20xx-20xx年輕軌行業國際市場分析
一、輕軌國際需求規模分析
二、輕軌國際市場增長趨勢分析
第二節 20xx-20xx年輕軌行業國內市場分析
一、輕軌國內需求規模分析
二、輕軌國內市場增長趨勢分析
第三節 輕軌行業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第四章 20xx-20xx年輕軌行業各地區產銷率數據分析
第一節中國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第二節中國華北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三節中國東北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四節中國西北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五節中國華東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六節中國中南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七節中國西南地區輕軌行業產銷率調查
一、輕軌行業工業總產值
二、輕軌行業工業銷售產值
三、產銷率
第五章 20xx-20xx年輕軌行業進出口分析
第一節 輕軌出口狀況分析
一、出口金額規模分析
二、出口數量規模分析
三、出口價格分析
第二節 輕軌進口狀況
一、進口金額規模分析
二、進口數量規模分析
三、進口價格分析
第六章 20xx-20xx年中國輕軌市場競爭分析
第一節 輕軌發展現狀分析
第二節 輕軌市場競爭現狀分析
一、生產廠商之間的競爭
二、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三、替代品競爭分析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五、顧客議價能力
第三節 輕軌行業發展驅動因素分析
一、輕軌行業的長期增長性
二、政府輕軌政策的變動
三、輕軌全球化影響
第七章 20xx-20xx年輕軌產業渠道分析
第一節 20xx年國內輕軌產品的經銷模式
第二節 輕軌行業國際化營銷模式分析
第三節 20xx年國內輕軌產品生產及銷售投資運作模式分析
一、國內生產企業投資運作模式
二、國內營銷企業投資運作模式
三、外銷與內銷優勢分析
第八章 輕軌主要生產廠商發展概況
第一節、重點企業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成長性分析
四、企業經營能力分析
五、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分析
第二節、重點企業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成長性分析
四、企業經營能力分析
五、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分析
第三節、重點企業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成長性分析
四、企業經營能力分析
五、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分析
第四節、重點企業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成長性分析
四、企業經營能力分析
五、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分析
第五節、重點企業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成長性分析
四、企業經營能力分析
五、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xx-20xx年輕軌行業相關產業分析
第一節 輕軌行業產業鏈概述
第二節 輕軌行業上游運行分析
一、輕軌行業上游介紹
二、輕軌行業上游發展狀況分析
三、輕軌行業上游對輕軌行業影響力分析
第三節 輕軌行業下游運行分析
一、輕軌行業下游介紹
二、輕軌行業下游發展狀況分析
三、輕軌行業下游對輕軌行業影響力分析
第十章 20xx-20xx年中國輕軌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第一節 20xx-20xx年中國輕軌產品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一、輕軌制造行業預測分析
二、輕軌技術方向分析
三、輕軌競爭格局預測分析
第二節 20xx-20xx年中國輕軌行業市場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一、輕軌供給預測分析
二、輕軌需求預測分析
三、輕軌市場進出口預測分析
第三節 20xx-20xx年中國輕軌行業市場盈利能力預測分析
第十一章 20xx-20xx年中國輕軌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研究
第一節20xx-20xx年中國輕軌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一、地區投資機會研究
二、行業投資機會研究
三、資源開發投資機會研究
第二節20xx-20xx年中國輕軌產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政策風險分析
二、市場風險分析
三、技術風險分析
四、財務風險分析
篇5
關鍵詞:Logistic模型;財務危機;預測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151-03
公司財務狀況的好壞對公司整體的運行情況有直接的影響,其經營成敗關系到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直接利益,所以必須對公司的財務危機進行研究,找出能準確預測到財務危機的有效方法,從而能發現公司是否即將陷入財務危機。建立財務危機預測模型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監控,及時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信號,不但能使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在財務出現困難之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財務危機的出現,而且能為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科學合理地判斷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提供有效的手段。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于國外證券市場來說,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研究公司財務危機預測的研究文獻比較多。Martin(1977)首次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銀行破產進行了預測;Ohlson(1980)第一個將邏輯回歸方法引入財務危機預警領域;隨后Hufman等(1996)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1977―1991年間違約的171家企業的高收益債券進行了預測研究;Laitinen(1999)、Westgaard和Van Der Wijst(2001)以及Matthiett和Marcel(2006)等均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信用評估進行過研究。然而對于國內的證券市場來說,由于其發展歷史較短,因此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對公司財務危機預測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吳世農、盧賢義(2001)以中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70家處于財務困境的公司和70家財務正常的公司為樣本,通過研究表明:Logistic預測模型的誤判率低,財務困境前一年的誤判率可以達到6.47%。
二、研究方法概述與模型構建
(一)研究方法概述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二元logistic回歸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回歸是指因變量為二級得分或二級評定的回歸分析,對于二分類變量的定性數據可以用0或1兩個數值進行表示。通過建立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記因變量為y,取值1表示事件發生,取值0表示事件未發生,影響y的n個自變量分別記為:x1,x2,…xn。其回歸模型為:
pi =exp(β0+β1x1+…+βixi)/ [1+exp(β0+β1x1+…+βixi)]
所研究事件發生的概率為P(y=1│xi)=pi,其中pi代表在第i個觀測中事件發生的概率,1-pi是第i個觀測中事件不發生的概率,βi為待估計參數。
事件發生與不發生的概率之比為:pi /(1- pi),稱為事件的發生比,對發生比做對數變換,得到邏輯回歸模型的線性模式:
Ln[pi /(1- pi)]= β0+β1x1+…+βnxn
(二)模型構建
1.樣本選擇。本文主要是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選取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對財務危機預測進行研究。因為制造業ST公司占所有ST公司較大的比重,以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來研究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上市公司中選取118家制造類企業,涉及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造紙印刷、醫藥化工、機械儀表等各個行業。樣本資料主要來源于東方財富網中2009年末個股資料的財務指標數據。
2.變量選擇。該模型從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等方面出發,選取了10個財務預警指標。為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選取了總資產收益率(x1)、營業利潤率(x2)、成本費用利潤率(x3)這三個指標;為了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選取了應收賬款周轉率(x4)、總資產周轉率(x5)這兩個指標;為了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選取了流動比率(x6)、資產負債率(x7)這兩個指標;為了反映企業的成長能力選取了主營業務增長率(x8)、凈利潤增長率(x9)這兩個指標;為了反映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選取了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x10)這個指標。
3.模型構建。根據選定的十項財務指標和logistic模型構建方法,可以構建出根據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的logistic模型,該模型如下:
pi =exp(β0+β1x1+…+βixi)/ [1+exp(β0+β1x1+…+βixi)]
z=β0+β1x1+…+βixi
其中,pi代表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概率大小,當其他條件不變時,解釋變量xi增加一單位時,發生比即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概率變化變為原來的eβi倍,βi>0時,發生比(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概率變化)隨xi增加而增加,βi
三、結果解釋
1.Omnibus Tests of Model Coefficients(模型系數的混合檢驗)。該檢驗針對步驟、模塊和模型開展模型系數的綜合性檢驗。將選取的2009年末118家制造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數據輸入模型進行分析,得出表1模型系數的混合檢驗值。
取顯著性水平0.05,考慮到模型自由度數目df=4,利用統計函數“CHIINV”,就可以查出卡方臨界值9.4877,計算的卡方值100.217,大于臨界值,并且相應的Sig.值小于0.05,因此模型有顯著的統計意義。
2.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最終模型中的變量)。將選取的2009年末118家制造類上市公司的10個財務指標的數據輸入到spss軟件中,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最終模型變量的相關數據。從表2可以看出,總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5項財務指標對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有重要影響。
B對應的是回歸系數的估計值,Exp(B)是對回歸系數B值進行指數運算的結果。表2中Exp(B)列表明,總資產收益率每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778倍;總資產周轉率每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172倍;資產負債率每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1.077倍;主營業務增長率每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973倍;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每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1.046倍。
根據表2可以構建出上市公司財務危機的預測模型方程:
z=-3.477-0.251x1-1.759x5+0.074x7-0.027x8+0.045x10
p=exp(z)/[1+ exp(z)]
上式就是本文通過118家制造類企業財務數據分析而得出的財務危機預測模型,其中,x1為總資產收益率;x5為總資產周轉率;x7為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x8為主營業務增長率;x10為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當預測概率大于0.5時,此公司財務狀況不好;反之,財務狀況良好。
四、財務危機的應對措施
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的因素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較差甚至虧損、營運能力不佳資產周轉慢、償債能力較弱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成長能力不足缺乏后勁、現金流短缺等。根據模型預測公司陷入財務危機后,公司管理者可以從以下這五個方面進行改進,使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降低。
1.增收節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本文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衡量盈利能力指標的總資產收益率是影響企業是否陷入財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傎Y產收益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傎Y產收益率每增加1個單位即1%,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778倍。因此,企業要做好產品創新工作,增強公司盈利能力,保證公司主營業務穩定。同時,要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努力控制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有效降低產品成本,厲行節約,降低管理費用,從而增加利潤,提高總資產收益率,降低進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
2.加快資產周轉,提升企業的營運能力。本文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衡量營運能力指標的總資產周轉率也是影響企業是否陷入財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企業資產周轉越快,流動性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資產獲取利潤的速度就越快??傎Y產周轉率每增加1個單位即多周轉1次,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172。因此,企業要加快閑置資產的處置,進一步盤活公司資產,充分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降低進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
3.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增強企業的償債能力。本文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衡量償債能力指標的資產負債率也是影響企業是否陷入財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合理的資產負債率通常在60%―70%之間,適度負債可以獲取財務杠桿收益,但過度負債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支付能力,發生支付危機。資產負債率每增加1個單位即1%,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1.077倍,因此,負債已經較高的上市公司如果再融資,不能通過債權融資,一般應通過股權融資,以降低資產負債率,降低進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
4.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的成長能力。本文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衡量成長能力指標的主營業務增長率也是影響企業是否陷入財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產品處于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屬于成長型公司。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如果該比率低于5%,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衰退期,保持市場份額已經很困難,主營業務利潤開始滑坡。根據本文Logistic回歸分析,主營業務增長率指標每增加1個單位即1%,將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0.973倍。因此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主營業務增長率降低進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
5.充分利用流動資金,增強盈利能力,保障現金流的充足。本文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也是影響企業是否陷入財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是衡量現金流的狀況好壞的一個指標。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每增加1個單位即1%,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概率變為原來的1.046倍,也就是說,企業要充分利用流動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或其他投資,使盈利能力增強,降低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使進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降低。
五、總結
運用Logistic模型預測準確率比較高,選擇的變量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但是有的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由于出現被粉飾的現象,所以運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的最終結果會受到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準確性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運用Logistic模型對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進行預測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得出的預測結果對企業管理層和投資者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為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作出正確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吳世農,黃世忠.企業破產的分析指標和預測模型[J].中國經濟問題,1986,(6).
[2] 王冬梅.建立中國上市公司業績綜合評價指標體系[J].南開管理評論,2000,(4).
[3] 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 朱建平,殷瑞飛.SPSS在統計分析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 王瑞林.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預警指標的檢驗與選取[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10,(1).
[6] 孫芳城,彭曉,彭啟發.上市公司財務困境預測模型評價[J].財會月刊,2010,(8).
Construc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orecasting model
SHEN Ai-rong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Ningbo 315200,China)
篇6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財務分析;應用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8-0299-01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企業要想在激烈了競爭中長久佇立,就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優化企業的經營策略,改革企業管理體制,最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財務管理是以企業價值為導向的管理體系,與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緊密相關。而財務分析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很有必要。
一、財務分析概況
財務分析運用一定的技術和手段,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為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管理和企業經營運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它有助于企業經營者了解企業過去某段時間的經營和管理狀況,能對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評估,最終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做出指導。
二、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二者研究的對象都是企業的財務狀況。財務分析是針對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而財務管理是整體協調企業的籌資、投資、分配等經濟活動的管理體系。二者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缺一不可。首先,財務管理是圍繞財務分析進行的。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應合理分配資源,不可盲目從事。財務分析可以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專業依據,企業按照財務分析報告做出整體規劃,保證企業的良好運行,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三、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一)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它能為企業繁雜經營活動進行指導,促進企業各部門運作工作的優化改革,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針對性措施,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綜合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財務分析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提供依據。上文對財務分析做了概述,可知財務分析能為企業提供準確的財務狀況、運作效益、企業資金走向等內容,企業經營者可根據財務分析結果制定企業發展策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外,財務分析能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及時做出應對。
(三)財務分析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決策依據。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企業資金來源愈發多樣化。其中,投資者對企業投資主要考慮回報率,關注的主體是投資能否為自身帶來更多的報酬;債權人則主要關心企業的運作情況、獲利情況和償還債務的能力。這就要求企業認真開展財務分析工作,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保障,保護二者權益,同時良好的財務分析工作也能為企業融資帶來一定的幫助。
(四)提高企業對潛在風險的防范能力。企業運作涉及到眾多部門的協同合作,各部門之間銜接緊密,企業運作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某一部門工作出現偏差,其帶來的負面后果會影響到其他部門的工作,給企業的整體經營帶來困擾。而財務分析是獨立于企業正常經營活動之外,它為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進行整體籌劃,而且工作獨立,不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影響,這就使得財務分析能從大局出發,客觀公正地分析企業運作狀況,樹立企業良好的防范風險意識。
四、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一)籌資分析。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企業的資金來源途徑逐漸多樣化,這就要求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做好籌資分析。在企業籌資分析中,企業應確定自身經營需要的資金,然后分析資金投入使用后企業的預計獲利狀況,最終于資金供應方達成一致,完成企業的資金籌集活動。
(二)投資分析。企業在進行投資之前,首先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判斷投資項目的發展潛力以及企業可能得到的投資回報。另外,企業要對投資活動做好籌劃,確保投資報酬的最大化,并隨時對投資項目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為企業的后續投資和發展提供依據。
(三)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的財務分析包括企業資本的結構分析、資金流向分析以及資金使用狀況分析等。通過這些分析可確定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資金運轉狀況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等。財務狀況分析能增加企業管理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的了解,有利于企業管理者為企業發展做出正確決策。
(四)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所謂盈利能力分析是對企業盈利情況和企業盈利能力進行的分析。其分析結果表現了企業的經營效益和財務管理整體表現。企業運營的終極目的是獲取經濟效益和一定的社會效益。企業投資者投資所能收獲的報酬是由企業的各種情況決定的,企業盈利狀況良好,投資者相應就能得到較豐厚的報酬。企業債權人關心企業盈利能力,是因為企業的盈利能力決定著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梢?,企業進行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是財務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五)企業債務償還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及時足額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其主要指標有利息保障倍數、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等。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勞務或資金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企業的償債能力與企業的整體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償債能力分析十分必要。
(六)現金流量相關分析。此分析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企業的財務需求。是企業財務分析的組成部分。
五、結束語
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核心,它影響著企業整體的成長和發展。企業應加強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有效作用,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現代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闡述了財務分析的概念及其與財務管理的緊密關系,分析了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希望能給社會和企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篇7
作為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以后,就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種方法適用于結構比較復雜,決策準則比較多而且不容易量化的問題。層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建立層次結構模型然后根據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 進行單排序。最后,進行層次總排序,對最底層各要素進行排序。目前,財務分析人員也常常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在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我們一般按照下面的過程來進行。第一步,分析系統中各因素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分析模型。一般來說將該模型設計成目標層、評價準則層和具體指標層三個層次,目標層是企業的財務狀況,評價準則層使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指標層主要是一些具體的評價指標。 第二步, 對同一層次的各因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 構造兩兩判斷矩陣。采用Satty1-9標度法,對不同情況的比較給出數量標度,給各層次相關元素的相關程度賦值,使定性的因素量化,表明下一層次各元素在上一層次某元素中所占的比重。第三步,針對某一準則,計算各被支配因素的權重。
二、企業財務指標體系的設置
層次結構模型
企業財務指標的評價體系一般有四個方面: 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以及發展能力指標。因此,企業財務分析的層次結構模型可以構建如上圖:
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權重計算:
準則層判斷矩陣A
償債能力判斷矩陣B??1
營運能力判斷矩陣B??2
盈利能力判斷矩陣B??3
發展能力判斷矩陣B??4
以上C.R 都小于0.1,即上述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均是可以接受的。
根據以上結果可以計算各指標的綜合向量權重為:
Z值越大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越好,Z值越小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越差。此外,從上述模型還可以看出,影響企業綜合財務狀況的主要因素有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以及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其他幾個指標的影響程度要弱一些。
三、案例分析
利用層次分析法對A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2007、2008、2009年的財務綜合狀況進行分析。以下是A公司2007、2008、2009年的相關指標值:
篇8
關鍵詞:財險公司;趨勢分析法;盈利能力
目前次貸危機的影響尚未消失,歐元區經濟仍停滯不前,我國的實性經濟也深受影響,經濟大環境對于成長中的中國財產保險公司(以下簡稱財險公司)來說存在著諸多不利影響,如何克服目前的經營困難,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每家財險公司管理層都在思考的問題。由于財險公司經營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突發性、不可預測性和被動性等特點,財險公司經營決策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進行前瞻性的趨勢分析,這對每一個財險公司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是都是個挑戰,本文介紹一些趨勢分析法在財險公司盈利分析中的綜合運用,這也是我們近一年來的探索,實踐的結果,期望能對閱者有所裨益
一、趨勢分析法基本概述
趨勢分析法又叫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過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的一種分析方法。通過趨勢分析可以知道一家公司或一家下屬機構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演變趨勢,為預測其未來發展方向、加強經營管理、做好資源調配提供幫助。
二、趨勢分析主要方法
財險公司進行趨勢分析的目的不同、角度不同,所選擇的方法也會不同,趨勢分析方法很多,但總體可歸納為以下兩大類:
(一)以參照基期為標準,可分為定比趨勢分析法和環比趨勢分析法兩種
定比趨勢分析法是以某選定時期為基礎,即固定基期,以后各項數據均以該期作為共同基期數,觀察其趨勢變化;環比趨勢分析法是以上期為基數,即移動基礎,各期數據分別以前一期數據作為基期數,基期不固定,且順次移動,觀察其趨勢變化。
(二)以指標內容為標準,可分為絕對數趨勢分析法和比率趨勢分析法兩種
絕對數趨勢分析法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期間的絕對數進行比較,以揭示其數量變化情況;比率趨勢分析法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期間經營管理中有關聯關系數據的相對數(或比率)進行對比,以揭示其相對數的變化情況。
從具體計算辦法來看又可分為算術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指數平滑法、回歸分析法、二次曲線法等,在實務中,運用一種分析方法往往很難達到趨勢分析的目的,經常需對以上各種趨勢分析方法進行綜合運用。
三、趨勢分析的一般步驟
趨勢分析的具體步驟和程序,是根據分析目的來設計的,目的不同,趨勢分析的步驟和程序也略有差異,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明確趨勢分析的對象和目的;
(二)主要趨勢分析指標的選擇;
(三)選定趨勢分析方法、建立趨勢分析模型;
(四)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和數據;
(五)深入研究各個指標的變化趨勢和關聯關系;
(六)形成趨勢分析結果,提供對經營決策有幫助的信息。
三、財險公司趨勢分析指標體系
財險公司財務指標可分為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三大類,本文重點通過盈利能力指標來介紹趨勢分析法在保險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為了剖析保險主要經營指標的走勢及內在關系,可根據保險各經營指標的特征將保險趨勢分析指標分為保費收入、經營效益、賠付管控、費用管控四大類,每一大類指標又可細分為幾個小類指標,具體如下:
四、財險公司趨勢指標剖析思路
進行趨勢分析時,根據確定的趨勢分析指標體系除了要收集、列出不同時期的經營數據外,最好將各項趨勢分析數據綜合在一張EXCEL表上,如進行一年以內的經營趨勢分析,可使用往前追溯12個月的經營數據來大體上反映出總體經營情況及內在的關聯關系,具體剖析方法如下:
(一)通過當月保費收入指標主要分析月份產能的變化情況、產能的穩定情況,但在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業務來源結構、險種結構進行進一步細化分析,從而判斷當年度保單再保后承保年度制滿期賠付率的可能走勢。
(二)通過累計保費收入走勢主要分析保費收入預算達成情況、年度產能的變化情況、對固定性費用的攤薄作用及經營穩定性的提高程度。
(三)通過規模增長率,已賺保費比可分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提轉差影響情況,結合賠付走勢,初步判斷利潤空間是否可能進一步擴大,還是可能進一步縮小,從而預期其經營利潤指標的可能達成情況。
(四)通過往前追溯12月盈利月份、虧損月份統計初步判斷經營的穩定性及盈利水平。
(五)通過累計利潤走勢分析經營利潤預算指標達成情況、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化情況。
(六)通過已賺保費比率走勢分析準備提轉差變化情況,保費增長或減速對經營利潤的影響及當年度保單經營利潤是否形成跨年度漂移等。
(七)通過保險業務邊際貢獻率變化走勢,分析消化固定性成本(指固定運營費用、固定人力成本等)后的盈利能力,進而判斷加大固定性成本投入是否合理,其中保險業務邊際貢獻率=1-已賺賠付率-(銷售成本保費率-攤回分保費用)÷(保費收入-分出保費)。
(八)通過已賺賠付率(分母為已賺保費)、已賺費用率在綜合成本率中的占比,分析成本費用結構的總體情況,改善經營的空間有多大、經營走勢是否正常及對經營政策是否需進行優化調整。
(九)通過再保后歷年制滿期賠付率、不同年度再保后承保年度制滿期賠付率數據比較分析,判斷是否受到歷史預估偏差影響及嚴重程度。
(十)通過不同年度再保后承保年度制滿期賠付率走勢分析初步判斷險種結構是否合理,后期歷年制滿期賠付率、綜合賠付率的可能走勢。
(十一)通過固定管理費用保費率、人力成本保費率、銷售成本保費率、變動管理費用保費率的走勢分析費用的結構變化情況,資源投入的配比情況,結合賠付數據進一步對公司經營進行盈虧平衡點分析及本量利分析。
五、財務險公司趨勢分析應注意的問題
(一)管理層對趨勢分析的重要性應達成共識。
時點指標有利于分析預算指標達成情況分析,但由于保險經營具有賠付成本滯后反映的特點,賠付一旦出現惡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調整和優化,規模越大調整期越長,保費產能變化及經營成本的變化也有類似情況,作為經營管理層在日常分析時不僅要關注時點分析,更要關注主要經營指標走勢,這一點管理層一定要形成共識,并對分析資源進行組織調配。
(二)趨勢分析指標在時間應有一定跨度。
沒有一定時間跨度就難以看出經營趨勢,一年以內的中期趨勢分析可以用每個月的主要經營指標走勢為分析時點值,一年以上的長期趨勢分析可以用半年或每季度的主要營指標走勢為分析時點值。
(三)在主要指標選擇上應考慮到重要性原則
影響財險公司經營結果的因素很多,在進行趨勢分析時想把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都包括進來是不現實的,在趨勢分析指標選擇時,必須根據重要性原則對各項可能的財務影響因素進行排序,只能考慮和包括與經營結果影響比較大的關鍵指標。
(四)各項經營指標計算口徑應保持一致。
為了增加數據的可比性,各期使用的經營指標計算口徑應保持一致,如因經營需要對經營指標計算口徑進行調整,應對前期同一指標進行追溯調整。
(五)要適度考慮例外因素對經營的可能趨勢影響
對于臺風、火災等例外、突發因素從歷史趨勢數據很難做出準確分析,規模較小時尤其如此,在經營趨勢分析及預算達成情況分析時,最好是在經營成本上要為可能的大額賠付留有預算緩沖空間。
(六)趨勢分析工作應常態化,并形成會商機制
趨勢分析結果須與管理層的所有人員共享,最好根據分析結果定期召開分析評估會議,聽取各方意見,并形成配套管控或糾偏措施,才能達到真正管理效果。
六、財險公司趨勢分析法成功運用案例
××財險公司福建分公司2012年保費收入10683.64萬元,經營利潤638.34萬元,如何做好財務規劃和資源配置,進一步提高產能和盈利能力,年初本人建議在下屬中心支公司全面推廣趨勢分析法,對每一家下屬中心支公司都建立動態趨勢分析表,對其主要經營數據進行動態剖析,并下達財務管理建議,現以其中一家中心支公司2013年7月的趨勢分析為例。
(一)××中心支公司經營趨勢分析表:
單位:萬元
(二)經營情況評價
1、保費增長速度尚可,尤其是2013年3月后保費收入實現了較快增長,盈利穩定性有一定程度提高,2013年七個月經營6個月盈利,綜合賠付率穩步下降,準備金提轉差的影響明顯減小,保險業務承保邊際貢獻能力明顯提高,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
2、2013保單再保后承保年度制滿期賠付率明顯偏高,并且持續多月在50%以上相對高位徘徊,1-7月的利潤貢獻主要來自2012保單,隨著2013保單對經營的貢獻加大,后期綜合賠付率、綜合成本率進一步下降空間明顯減小,經營利潤進一步擴大能力明顯削弱。
3、各項費用管控指標總體來看相對穩定,但人力成本保費率上升明顯、固定運營費用沒有明顯下降,銷售成本保費率明顯偏高,規模效應并不明顯。
(三)財務管理建議
1、保費收入雖實現較快增長,但新增業務來源主要為營運車,2013保單賠付率明顯高于2012保單,經營的不穩定性后期會有所反映,2013保單賠付率在相對高位徘徊,說明賠付率在高位有一定支撐基礎,后期必須加大險種結構改善力度,減少營運車業務占比。
2、保費規模的上升對費用的攤薄影響尚不明顯,人力成本保單率明顯上升,銷售成本保費率較高,說明各項費用管控成效尚不明顯,后期應加大費用數據細化分析,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降低費用成本,為賠付指標的可能上升提供更大利潤緩沖空間。
分支公司管理層根據財務部門趨勢分析建議加大了該機構的險種結構調整力度和費用管控力度,近期各項管控措施已陸續到位,該機構各項經營指標走勢也明顯趨好。目前這一管理模式已實現下屬機構全覆蓋,并且每月根據其最新經營趨勢進行動態評估和管理,從分析和管理結果來看,收到了非常好效果,各下屬機構各項盈利指標普遍向好,目前這一分析管理模式已在全國各分支公司全面推廣。
綜上所述,趨勢分析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動態分析方法,能有效的克服靜態分析法在分析范圍上的不足,有利于引導財險公司管理層以趨勢的眼光,而不僅僅是時點的眼光看待經營,由于保險經營成本的反映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的特點,趨勢分析法在保險公司的財務分析過程中尤其適用。 (作者單位: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參考文獻
[1]崔也光,《財務報表分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8。
[2]陳國欣,《財務管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1。
[3]彭雪梅,《保險會計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12。
[4]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3。
[5]李永梅、張艷紅,《財務預測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3。
篇9
關鍵詞:財務綜合指標;經營管理;企業;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一、財務綜合指標與企業經營管理概述
財務綜合指標指的是企業總結和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的相對指標。財務綜合指標反映了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也就反映出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表現較好的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不夠或者出現問題的方面則需要在日后的經營管理工作上做出努力去解決。所以,企業需要在財務工作上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財務綜合指標能夠更準確地反映管理工作的好壞。
二、財務綜合指標和企業經營管理計劃制定
年初往往是各個企業總結上一年的得失并制定這一年的經營管理目標的時候。一個好的領導者懂得經營管理目標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年初進行的年度經營管理計劃會受到領導者的重視。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企業往往會根據上一年財務綜合指標所反映的成績和效果來決定本年度要保持繼續穩步前進的方向在哪。而在制定本年度經營管理中需要加強、提高、改善的問題方面也會借助上一年財務綜合指標所體現出的問題來制定。通過上一年的財務綜合指標所指定出的本年度經營管理計劃會有效的推動企業在去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本年度的年度計劃里往往涉及了本年企業投資的大致方向和數量。根據上一年的財務綜合指標就能夠幫助企業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投資,從而減少企業投資的盲目性,有效防范了財務風險危機。保證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在去年的基礎上能夠取得進一步的提高,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績效。
三、財務綜合指標和企業負債能力評估
企業制定完了本年度的經營管理計劃和投資計劃之后,想要依靠投資來推動自身發展就需要對企業的負債能力進行評估。財務綜合指標中很重要的一項指標即是企業的負債能力指標。企業決策者按照財務綜合指標所提供的企業負債能力指標決定對外投資額度,從而在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之上實現了企業資本的利用率。財務綜合指標根據投資的實際需要在負債能力指標方面分成長期和短期兩種。假如企業想要選擇長期投資,那么在上一年的財務綜合指標里面,其盈利能力指標一定要保證達到一定的標準。同時,企業的資金構成模式也要符合長期投資的需要才能進行。而在短期投資方面,企業需要分析上一年財務綜合指標中的企業資金流動率等三項相關的指標,來決定是否進行短期投資。在進行短期投資的時候,也要注意根據財務綜合指標保證投資額度在一定的經濟范圍之內,否則就會造成財務風險加大的局面。
四、企業的綜合財務指標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的動向
企業的存在與發展必須在一定的法律法規范圍內。只有在這些法律范圍內,其經營管理活動帶來的效益才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有效所得。企業綜合財務指標會詳細全面的反映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所產生罰金開支,為維護企業形象所產生的公關開支等等情況都會得到詳實的記載并反映出來。對于違規經營管理活動過多的企業,政府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做出處理,幫助企業領導者進行合法的經營管理,維護社會和諧。
五、財務綜合指標切實地反映出了企業的發展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要想能夠在市場中更好地走下去,就必須在經營管理方面實現創新,找出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只有找到了企業發展的正確路線,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決策者往往會根據財務綜合指標來看待一個企業的發展是否具有潛力。財務綜合指標里面,企業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企業在過去的利潤增長率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否持久。一個企業持續盈利的能力往往代表了企業具有發展潛力,但這并不能說明無限制的提高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資本實力就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相反的,盲目地擴大投資,強行拔高盈利能力往往會適得其反,并不適合企業的良性發展。企業在擴大投資的時候,沒有對相關的財務綜合指標進行考慮,并沒有指定一個合理有序的投資方案。這樣的盲目擴大投資,往往使得投入資金缺乏有效管理造成企業資金使用率大打折扣。盲目擴大投資不利于資本的回籠,對某些資產不夠雄厚的企業來說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威脅。對于資產雄厚的企業發展其實也不利,如果盲目投資不能得到控制,大企業也會隨著財務風險的加劇而破產。
企業的綜合發展實力還體現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方面,綜合財務指標也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具備一定市場占有率的企業才有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通常,企業會通過財務綜合指標來評估自身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根據財務綜合指標分析自身發展動力,從評價自身競爭力開始,革新經營管理措施。從而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促進企業的能夠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要根據財務綜合指標來改革自身的經營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加。企業財務綜合指標里面,銷售額與收支情況結合起來可以分析出消費者的需求,只有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快速壯大,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根本上保障了企業能夠又快又好的持續發展。
六、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確立,激烈的市場競爭給企業帶來了無可避免的財務風險。通過企業的財務綜合指標來指導企業的經營管理是每個企業在發展的時候必須重視的。只有根據財務綜合指標對企業進行科學的經營管理,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馬文紅.淺析比率分析法在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中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09(17).
[2]司云聰.企業集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財務控制與改進——相關財務指標分析[J].中國市場,2008(01).
篇10
關鍵詞:發電企業;財務風險;z評分法
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一直被視作低風險性行業。然而2008年在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和金融危機、經濟萎縮導致用電需求快速下降兩大因素的沖擊下,發電企業尤其是火電企業經營舉步維艱。2009年盡管局面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不穩定、資金緊張及資產負債率偏高的問題依然突出。加強風險管理,尤其是財務風險管理,在當前形勢下對發電企業而言更加凸顯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對財務風險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是擺在發電企業面前極為緊迫的課題。
企業各種風險最終表現為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蒙受損失的不確定性。
它貫穿了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耗費、資金收回、資金分配等所有財務活動始終,有利于企業經營者從市場經濟的高度,以企業價值或資金運動為主線,來辨識、衡量、評價和處置所面臨的全部風險。本文分為三個部分從發電企業的財務風險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第一部分,Z評分法的概念及模型公式,第二部分,發電企業財務風險概述及總體評估,第三部分,發電企業的財務風險分析,第四部分,對策建議。
一 Z評分法的概念及模型公式
企業經營風險評估方法很多,利用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財務指標進行綜合評估是比較簡捷可行的方式。Z評分方法就是這樣一種預警模型。Z評分方法是一種反映企業綜合財務風險的預警模型。與定性分析方法相比,Z評分方法提供了更加量化和直觀地判斷企業整體財務風險狀況的手段。Z評分方法的數學模型如下(1):
Z=0.717 x(營運資本/總資產)+0.847 x(留存收益/總資產)+3.107 x(息稅前收益/總資產)+0.42 x(股東權益/賬面總負債)+0.998 x(銷售收入/總資產)
模型中各個指標分別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的某一方面。Z值與企業財務風險水平呈負相關,即Z值越高,企業財務狀況相對更健康,財務風險水平越低;Z值越低,企業越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財務風險水平越高。
二、發電企業財務風險概述及總體評估
1 發電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發電企業集團為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基礎,應該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并將風險管理工作日?;F髽I集團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問題反應型、規范操作型和體系完善型三個階段。目前我國發電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體制建設尚處于前兩個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風險管理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不夠,風險管理目標不統一,上下級單位之間、部門之間協同配合力度不夠,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執行不夠到位,風險管理的方法不夠完善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發電企業集團應根據全面風險管理的思想,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專業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流程,實現對風險的系統、規范、動態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制。
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又是發電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基礎環節。財務風險評估主要有“能力觀”和“成因觀”兩種分類方法:用“能力觀”評價發電企業整體財務風險,并按照不同的能力方面測定風險的側重點,是適用于財務風險綜合評估的方法。按能力觀分類,財務風險可以劃分為盈利財務風險、償債財務風險、資產管理財務風險和持續發展財務風險。而“成因觀”分類是在整體財務風險評估基礎上,追根溯源,查找影響總體財務風險的個別財務風險,適合于財務風險專項評估方法。按成因觀分類,發電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市場風險,主要包括電價、機組利用小時、燃料價格、機組造價變動等風險。二是資金風險,主要包括投資風險、籌資風險和資金回收風險,三是政策改革風險,主要包括利率調整、匯率改革、稅制改革、環保政策改革、通貨膨脹風險等。
2 發電企業財務風險水平總體評估
華能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和華電國際是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力上市公司,其經營狀況的變化基本上能夠代表我國發電企業的變化。本文選取四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和國電電力(裝機規模大、傳統火電為主),將其2003-2008年度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
2003-2008年度,華能國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及國電電力四家上市公司Z評分總體呈下降趨勢。這一結果表明。當前電力企業的經營風險不是某一個企業特有的風險,而是整個行業的系統風險,且風險已處于較高水平,只是由于國有企業、基礎行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風險短時間內沒有暴發出來。
導致電力企業Z值下降、經營風險快速上升并處于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盈利水平下降;其次擴張發展過快,資產負債率偏高、利息支出負擔較重也是重要原因。
2003-2008年度,除個別年份外,這四家電力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2003-2007年都比較穩定,但2008年受煤價上漲的影響,凈利潤出現了嚴重的反轉走勢,其中華能國際當年虧損37.01億元,比上年減利96.98億元,華電國際虧損25.58億元,比上年減利39.2億元,利潤減幅驚人,說明以火電為主的電力上市公司經營非常艱難。
三、發電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1 方法選擇
第一部分分中提及的Z評分方法選取的財務指標能較好地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諸多方面,因此可通過分析Z值變化趨勢,對企業整體財務風險水平進行直觀和量化的評判。由于受數據來源、國情、企業類型等因素的影響,Z評分方法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存在一定局限性,針對電力行業資金密集、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投資回收周期長的特點,我們增加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和利息保障倍數作為補充評價指標,以便更好評估電力企業的財務風險水平。這些指標介紹如下:
(1)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付現所得稅)/現金利息支出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了在正常信用條件下,企業現金凈收入對利息支出的保障能力。該比率與企業現金流風險水平呈負相關,比率越高,償債能力和融資能力越強,現金流風險和融資風險越低。
(2)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了在正常信用條件下,企業獲利能力對償還負債利息的保障程度。
該比率與融資風險水平呈負相關,比率至少應大于1,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和融資能力越強,現金流風險和融資風險越低。
2 指標數據分析
(1)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在2003~2007年間,四家上市公司的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總體呈下降趨勢,2008年由于電力企業出現了行業性虧損,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主要是受經營現金凈流量大幅下降和利息支出顯著上升的雙重作用。
(2)利息保障倍數
在2003~2008年間,華能集團等4家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數總體基本呈現出下降趨勢,說明在正常信用條件下利息償付能力和融資能力不斷降低,現金流風險和融資風險逐漸加大。
(3)財務風險綜合分析
我們對四大發電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進行了統計性分析,數據顯示,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變動趨勢幾近一致,但變動幅度各有不同。
隨之,我們又對各公司的財務風險狀況進行了綜合性分析并做出了各指標相應的趨勢圖,其中大唐集團和國電集團的指標值相對穩定,而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均出現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預警了財務風險,需要企業管理者引起高度重視。
總之,隨著外部經營環境變數加大,競爭格局日趨激烈,發電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正在不斷升級,企業管理層必須加強風險管理意識,落實風險管理措施,建立實時、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進而建立全面的企業風險管理系統,使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風大浪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不斷發展壯大。
四、對策建議
1 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可以從委托視角、公司治理視角、內部審計獨立性與權威性視角、全面風險管理視角等多個角度出發,以科學發展現為基礎,全面創新發電企業風險管理新機制。以達到健全監督體系,完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發揮安監、審計、監察工作的合力與預警作用,加強對公司各項生產活動、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監督,促進公司穩步發展、依法經營、依規管理、確保生產安全、經濟安全與干部安全的目的。
2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展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降低火電比重,提升盈利能力和資本積累能力。
和諧和低碳發展是世界和諧發展的主題,加大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力度,降低火電的比重,一方面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3 加強資金管理
(1)充分利用各種資金來源,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增加權益融資,嚴格控制負債融資,優化資本結構。
①根據集團公司主要業務分布和產業公司業務性質,積極運作分板塊上市,形成集團內3-4個資本運作平臺。
②積極爭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補助等資金支持。經過研究確定戰略投資者引進標準,加大產業聯盟和財務聯盟力度,在產業公司或項目公司層面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
(2)創新融資方式,挖掘各種融資潛力,通過融資方式的改變,做出統籌的安排,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
(3)優化債務結構,保持合適的負債率和債務時間結構,做好預期,利用成熟的金融工具加強利率、匯率風險管理等。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盈利能力研究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