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折紙范文

時間:2023-04-11 13:2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折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兒折紙

篇1

中班 王潔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青蛙。

3、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折紙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青蛙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青蛙折紙上進行裝飾。

2、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青蛙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看,這些小青蛙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一個小青蛙?為什么喜歡它?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小青蛙?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青蛙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青蛙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制作 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3、 教師演示并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

(1)、拿一張正方形的折紙,先找到兩個對角,把正方形的折紙疊成三角

形,再打開;再把其它兩個對角對折,再打開;把四個角沿著折成的線向中間聚集,聚集后形成一個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中間對折一下,再打開,然后沿著中間那條線,把三

角形的兩個角向斜上方折,折后再把后面的兩個角往斜下方折,這樣一個小青蛙就形成了。再畫上眼睛就更生動了。

4、請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青蛙,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你覺得自己的小青蛙可愛不可愛?還有誰的小青蛙也很可愛?

四、活動總結:

篇2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計劃,將這學期的折紙活動分為五個步驟來實施:

1.2 教會幼兒看懂示意圖解,掌握折紙的方法。讓幼兒嘗試按示意圖進行對邊折或對角折的“折折變”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學會看懂示意圖。在對邊折,對角折,雙正方折,雙三角折,向中心折等基本折法的基礎上折出雙菱形等難度較大的折紙方法。

1.4 能將單層的平面圖形折出多層的變化。

2.因人而異地提供活動材料和活動內容

3.觀察孩子的需求,適時地進行指導

4.重視折紙活動的評價欣賞

篇3

關鍵詞:幼兒;折紙;興趣;自主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246-02

折紙是典型的訓練手腦并用、手眼協調的活動,幼兒在折紙活動中不僅能獲得成功和滿足,而且能促進兒童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發展。然而,它又不同于其他美術活動那樣形式多樣,極易吸引幼兒。折紙是最枯燥最具有挑戰性的美工活動,致使以往的折紙教學只是讓幼兒機械地、被動地模仿成人去折,大大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時,才會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那么,如何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呢?

一、巧教幼兒折紙入門

1.采用故事、小游戲或游戲性的語言吸引幼兒對折紙的興趣。初學折紙的幼兒,手指動作能力相對較差,不協調,很容易對折紙失去興趣。我就采用小故事、游戲等形式吸引他們,先讓他們認識一些簡單的折疊符號,比如:峰線、谷線、正折、反折、反復折等。在認識谷線和峰線時,我會用自編的表演兒歌形象將折紙術語清晰地幫幼兒理解,引起幼兒的興趣,“兩邊斜坡向下滑,出溜一下滑到底――谷線?!薄皟擅嫔狡孪蛏吓溃?、哎呦爬上頂――峰線”。

在教幼兒正反折之前,我抓住了幼兒喜歡《濟公傳奇》中的主人公的心理:“孩子們,濟公的扇子破破爛爛的都快不能用了,他知道小朋友的手很巧,讓我們大家做一把漂亮的扇子送給他吧!”幼兒聽了非常興奮,于是我趁機出示了扇子的圖示,并告訴幼兒圖示上的符號就是反復折疊的符號,扇子的折疊方法就是通過反復折疊完成的。在活動過程中他們聽得是那樣認真,等我剛講完他們就爭著動起手來去折紙扇了。有的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折紙扇的技巧,不一會兒,紙扇就折成了,他們拿扇子美滋滋地模仿濟公又唱又跳?!靶瑑浩?,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功、喜悅和自信。盡管幼兒折的紙條粗細不均,有的沒將折線壓實,但是他們那種主動學習的狀態深深地感染了我。

2.為幼兒提供多層次的折疊圖案。對于已經掌握一些折疊符號和基本折疊方法的幼兒,我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從幼兒的年齡特點了出發,為他們提供難易程度不同、感興趣的各種圖案,讓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圖案。例如:動植物的有貓頭、狗頭、蝴蝶、飛魚、瓢蟲、螢火蟲、蟬、郁金香、牽?;?、洋菊等;生活日用品的有錢包、陀螺、禮帽等。

二、利用不同的折紙材料吸引幼兒參與折紙

1.小毛巾、小手絹有大能量。毛巾、手絹質地柔軟,不易破損,適合初學幼兒練習基本折疊方法。如:對邊折、對角折、兩邊向中心折。能夠幫助中班幼兒學習雙正方形、雙三角形、菱形等折疊方法。

2.通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來裝飾作品,激發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在幼兒掌握了最基本的折紙技巧后,我為幼兒提供了彩色的手工紙、漂亮的包裝紙、有精美圖案的雜志彩頁、廣告紙等不同類型的材料,幼兒在不斷變換折紙材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折紙的技巧。

在幼兒折出作品之后中,老師經常會鼓勵幼兒再用水彩筆或及時貼等材料把作品裝飾得更漂亮,看著心愛的杰作,那時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一種自信、成功之后的喜悅之情,如前面的例子折“扇子”。于是,一個個新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三、通過“系列折紙”提高幼兒自我學習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看圖示折紙技能時,我就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幼兒進行系列折紙活動。如:我們學習了雙正方形的折疊方法之后,那就可以學習與雙正方形有關的一系列作品:牽?;?、千紙鶴等。每次在學習新作品之前都要將基本圖示(如:雙正方形)折疊出來,在反復的復習中增強幼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那些很快折疊完基本圖示的幼兒,在等待老師講解新內容時,就主動探索,看新圖示自己折疊起來,每成功折疊出一步就非常興奮和喜悅。因為有了這種喜悅,激勵著幼兒自主學習,最后有的幼兒在老師沒有教授的情況下竟能按整組圖示折疊出來,完成作品。

四、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注重個別指導,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由于每個人接受、理解并運用知識的速度不同,出現了一些幼兒立即會折,而另一些幼兒尚未學會的現象。對于折紙活動中能力差的幼兒,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對他們的要求也要因人而異,必要時可以適當放低標準,如:只要他能將基礎步驟完整地折疊出來就可以了,其他的由老師或小朋友協助完成。重點是保護他們對折紙的興趣而不是增加負擔,也可以讓會折的幼兒當“小老師”教他們折疊。這樣幼兒間還有了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意識,使每位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獲得共同發展。

五、引導幼兒進行趣味想象,延續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

篇4

【中圖分類號】G610

1.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剪紙有兩大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立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p>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p>

3.《瑞吉歐教育理念中的兒童與教師》一文中寫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自己成長的主人?!薄皟和粌H有學習的需要,而且有學習的能力?!薄耙嘈藕⒆?,讓他們獨立嘗試?!?/p>

折紙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制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加人物,動物,服裝,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簡潔夸張,富有情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項有意活動。幼兒不僅能在折紙活動中獲得成功和滿足,并能促進動腦、動手、交往,探索能力的發展,是幼兒能力發展的最佳途徑。幼兒園的折紙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會幼兒多少數量的作品。因此我認為幼兒學習折紙的過程應該是主動探索的過程,尤其是大班幼兒,教師因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并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勸和成功的樂趣。今年我班在折紙教育活動中進行了系列的嘗試,也因此我有了幾點新想法,下面我想結合折紙活動《漂亮的帽子》一課來談三點:

一、相信孩子,讓幼兒獨立嘗試

大班幼兒已具有看圖譜折紙的能力,每次上折紙課,當老師剛出示圖譜時,幼兒便躍躍欲試,而此時此刻,按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還沒有進行自己的教學程序,怎么會放心讓幼兒自己嘗試呢?教學才剛開始,孩子們和老師的想法就不能達成-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歐教育理念中的兒童與教師》一文中寫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自己成長的主人?!薄皟和粌H有學習的需要,而且有學習的能力?!薄耙嘈藕⒆樱屗麄儶毩L試?!蔽以凇镀恋拿弊印芬徽n中,因為考慮到已折過同系列的作品,一開始我就采用了自然習得的方法,我對孩子們說:“勇敢的試一試,看誰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們很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看見大部分孩子已經在邊看邊試了,對于他們來說,我想這是一種挑戰,不管成功與否,他們很喜歡老師這么相信他們,此時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們之中,雖然我只講了一句話,但他們接納了我,他們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紙過積中,幼兒一改以前的“我不會”、“我小行”的懶惰思想,認真的嘗試起來。

兒童對學習有著天然的興趣,有著內在的求知欲望,兒童的興趣必須得到承認和支持。這種內在動力更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由此我想:我們教師要善于研究兒童的思想,在觀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兒童的需要,知道他們是怎樣學習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讓幼兒獨立嘗試,不僅能使孩子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其主動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從而想要解決問題。

二、促進互動,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瑞吉歐教育理念中指出:相互交流,認知沖突,合作活動是最佳的學習方式。在折紙活動中,幼兒肯定會出現不同的困難,你會的也許就是他不會的,他會的也許你不會,老師就是要促進互動,包括師幼,幼幼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有時是互相幫助,有時也會是各持己見,相互爭論,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種大小一致的意見,幫助孩子展開討論,實際進行比較,最終發現誰的方法最好,并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我在《漂亮的帽子》一活動中,在發現有幼兒遇到困難時,我鼓勵他“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你想找誰幫你呢?”過一會兒,我會問:“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難,后來怎么解決的?”在評價過程中,我沒有武斷的評誰的作品好,誰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勵他們:“你覺的今天誰的作品比較好?”進一步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

幼兒在嘗試中發現了問題,在互動中解決了問題,這一切都蘊涵著老師的精心設計。

三、善于等待,允許幼兒再來幾次

幼兒對折紙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行的,特別對于那些能力較弱,動手少的幼兒來說,一次根本不夠,我總是發現:活動評價后幼兒總還想問老師要材料,希望再折一個。如果利用孩子們的這種興趣,老師能作到善于等待,允許幼兒再來一次或幾次,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成功經驗,亭受成功的樂趣,一定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我在《漂亮的帽子》活動評價后,我特意為幼兒準備了各種顏色的彩紙,還配備了磁鐵釣竿,和回形針,并對孩子們說:“桌上還有有趣的材料,有興趣的孩子還可以再來一次,并可以嘗試釣魚游戲……”孩子們誰都不愿意就此停止,都興致盎然的繼續折了,連平時最不愛動手的聞聞也問這問那的,興趣很高。有些聰明的孩子很快嘗試了釣魚游戲樂得在一旁哈哈大笑。要善于等待,讓孩子們在再來一次中,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折紙的技能并能在老師提供的材料的刺激下主動的進行探索活動,充分體驗了折紙活動中的樂趣,并促進了幼兒創造性的發揮。

以上幾個方面是我學習了國內外先進理論以及自己在折紙教育活動中的幾點想法和嘗試,在改革創新的今天,我覺得,幼兒通過折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折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幼兒的終身學習,今后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改革創新的今天,誰才是活動的主人?我覺得我在組織折紙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考慮自己的目標意識,任務意識,更多的應該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去觀察,去傾聽,去了解他們關注什么、他們需要什么,他們愿意先接受什么,徹底地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孩子觀念,以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教育技巧贏得孩子們的喜愛。

參考文獻

篇5

選好方向 不斷學習

這似乎是作為一個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基本素質,首先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要有結合臨床實踐的經驗,還要了解醫學不斷發展的動向……李啟富教授就是這樣,從一開始選擇這個行業,就一直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讀研時他的導師是全國著名的內分泌專家舒昌達教授,受這位優秀專家的影響,李啟富對內分泌學科也產生了興趣,并決定往這個方向深入下去。也是受舒昌達老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崇高的行醫品德所感染,讓原本就積極上進的李啟富,更加不懈地向更高的目標攀越、向更深的課題研究。到如今他有機會也會去參加國外的一些學習班等,為交流,為提高。

心憂天下 預防與診斷

說起糖尿病,李啟富教授提到了糖尿病的預防和診斷。我國糖尿病患者群體很大,并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務必要引起廣泛的重視才行。聯合國糖尿病日第一個五年主題定為“糖尿病的預防和教育”,說到這兒李教授還提到了我國大型糖尿病宣傳防治行動――藍光行動,提出對糖尿病的關注必須要社會、政府、國家和各機構都重視起來,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而診斷,我國以前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是血糖,最普遍采用的檢查是OGTT,現在還有糖化血紅蛋白測定。但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診斷糖尿病需要規范化、標準化。

在國外糖尿病診治規范得多,雖然國內現在講究與國際接軌,但糖尿病的診治工作要按照中國糖尿病指南來進行。目前國內的指南還不夠明確、細致,醫生的主觀選擇性較大,加上執行上也不如國外來的嚴謹,這個問題還是令人擔憂。雖然糖尿病本身也是一個講究個性化治療的疾病,但“個性化治療”必須在遵循指南的原則下進行。

牢記責任 做好表率

作為一個內分泌科大夫,李教授以糖尿病防治工作為己任,為患者盡心盡力。在如今糖尿病隊伍不斷迅速擴大的今天,他認識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F在每年都會做糖尿病教育的計劃。這主要是免費講座的舉辦,也會有一些其他活動,如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到街上為市民免費測血糖和傳播相關知識等。他們的教育團隊有十多個人,有醫生也有護士,大家輪流給人們做講座。講座幾乎每個月都有,每次人數都在400~500人。針對一些需要急需了解更多知識的新糖尿病患者,這個教育團隊還為他們打造了一個強化班,以小組教育的形式,一次30人左右,一次講3個小時,4次課下來,患者大多都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了。

作為一個先進的醫務工作者,重慶市糖尿病防治專家組組長,李教授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做好表率作用。對待患者耐心盡力、不辭辛苦,還會盡量考慮患者自身的情況,為其選擇經濟又實用的治療方案?;颊叩馁澰S信任和患者的健康就是對他回報。

心系患者 憂慮現狀

有一次一個女病人因為足部潰爛而住院外科,久治不愈,醫生已經建議截肢。不抱希望了的患者試探著進了李教授的門診,被確診為糖尿病足,用了并不長的時間,也沒有花多少錢,后來患者的雙腿保住了。這件事對李教授的感觸很大――現在人們對糖尿病的認識還是太缺乏,甚至包括醫院,一些醫護人員,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也都不太了解,這嚴重影響了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進行。對此李教授表示出深深的憂慮。

因為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病,李教授建議患者一定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學會自我管理。在治療上,也要懂得選擇醫院選擇醫生。因為現在的醫院和醫生參差不齊,而且每個醫生擅長的方向不同,所以患者應該根據自己血糖是否達標等情況,或通過與醫生的溝通來選擇一位適合自己的醫生,這對患者是很重要的。

樂于奉獻 心態平常

李教授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謙遜的醫學后輩的位置。當聊到工作當中有什么令人感動的事時,李教授說,感動很多??剖依锏睦辖淌谀昙o很大,有的已經70多歲了,但是每次遇到有什么疑難雜癥,需要他們時,不管多晚,不管在哪,他們都會隨叫隨到,毫無怨言。而且不僅是自己科室,很多其他科室的老教授們都是如此。他們這種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每每都令李教授感動不已,說:“這值得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去學習。而在糖尿病防治任務日益艱巨的情況下,自己又有什么成就值得談。只能是好好地學習前輩們的奉獻精神,不怕付出,再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好。”

篇6

電影《將愛》把波爾多推到了葡萄酒旅行的風口浪尖,但法國這座葡萄酒浪漫之國到處都是葡萄酒圣地,法國的酒莊既是葡萄種植園,又是釀酒的地方。這些莊園大多有著幾百年的歷史,一代代莊園主人承襲前輩的栽植、釀造技藝,又不斷摸索、創新。每個莊園主人都以釀出更甘醇、更具個人風格的葡萄酒為無上的光榮,也許這就是法國葡萄酒能在世界稱王的重要原因。

到過法國的酒莊,才會明白隱藏在葡萄酒后面的文化是一條流淌了千百年的大河,我們只是在它的岸邊濕了濕腳。

路易亞都世家:兩個人釀造了150種酒

看點:創建于1859年的路易亞都世家坐落于博恩(Beaune),勃艮第(Burgundy)的心臟地帶。就葡萄酒的品質和濃度而言,路易亞都世家現在是博恩(Beaune)產區三大家族里最大也最重要的葡萄園主和貿易商。

路易亞都的葡萄園分布在勃艮第的幾大酒區,如金丘、馬孔Macon-nais、夏龍奈Chalonnais和夏布利Chablis。在其控制的105公頃的葡萄園中,可釀造出150多款葡萄酒,其中超過一半是一級和特級的葡萄園。令人詫異的是偌大的葡萄園只有兩位釀酒師。

路易亞都酒莊所用的木桶均是自制的,技術嫻熟的工匠一天可以做五個木桶。通常,橡木在制桶之前一般要放兩年左右,而路易亞都愿意更耐心地多等一年,在他們看來,經歷風吹日曬后再制作出來的木桶不會讓橡木桶的味道搶了酒香,這樣就保證了酒的上乘品質。勃艮第的酒自古以來都以釀造時間長,量少而精著稱,因為這里的酒商相信只有在長時間的釀造過程中,將人為的干擾因素降至最小才能讓葡萄自身的個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POUILLY―FUISSE:小酒商的杯酒人生

看點:POUILLY-FUISSE的酒區內有大大小小的酒莊,而THIBERT Père&Fils酒莊則是位于馬貢(MACON)市的So-lutré-Pouilly小村鎮。酒莊主人最初是由父子二人中。村鎮人口不足300人,卻生產著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

酒莊還是像“酒標”上印著的那樣,一派田園風光,只是主人覺得原來的酒窖似乎太小,小到連橡木桶進出都有困難。當初為了遷就這個小酒庫,的確費了很多功夫,也花了不少銀子――將一個新酒桶拆了之后拿到小酒庫中再重新裝上,在當時人工的費用也有1000多歐元。地方太小,轉身都有些局促,難怪主人要棄之不用呢。一邊,服役多年的橡木桶大部分已經“腹中空”,另一邊,新的酒庫還未完全竣工。父子兩人有許多工作要做,可是在人工“暴貴”的法國,找到合適的人來幫忙也不是件容易事。父親已經將全部的精力都撲在了酒莊上,后來他又召回了在大學攻讀調酒專業的兒子,“如果讓我選擇,我更愿意留在學校教書?!本魄f里總是有干不完的活,這個職業其實已經把他和土地牢牢地栓在了一起,然而家族的事業需要延續,收獲季節的葡萄園又總給人那么多驚喜,這種又愛又恨的情結也許就是法國酒農的杯酒人生。

CHATEAU ROUBIN:奧運冠軍的酒莊

看點:Chateau roubin的葡萄園早在羅馬時代就存在了,15世紀曾經為許多豪門旺族所擁有,目前占地270畝的Chateau roubin,葡萄種植面積達173畝。1994年,法國擊劍奧運冠軍Phillppe Riboud和他在當地出生的妻子Valérie愛上了這片肥美的葡萄園。美麗、迷人的Valérie在跟記者介紹她的莊園時神采奕奕,一襲黑色塔裙跟著一個漂亮的轉身旋轉,翩翩起舞。不遠處的葡萄園幾乎望不到邊,她一手指著遠方一手拿著她心愛的葡萄酒,告訴我們瓶身上那個LOGO的意思,原來與葡萄園相鄰的東西兩個村鎮Lorgues和Draguignan在法語中分別與“獅子”和“龍”屬同一詞根,而正上方正是光芒四射的太陽。

與別的酒莊不同的是,Chateau-roubin的葡萄園是一整片,全部位于Var地區的心臟地帶,處于Verdon峽谷與地中海的中間,其間孕育出13種葡萄品種。Roubine在當地方言中的意思是指小溪、河流,因此,天然的灌溉、太陽自然東升西落、泥灰巖土壤構成了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高品質葡萄酒的釀造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博恩慈濟院酒莊:上帝賜福善良的人

看點:1443年,勃艮第公爵菲利浦?勒龐的大法官尼古拉?羅蘭創建這間慈濟院。繼百年戰爭之后,四分之三的居民沒有任何生活來源,援助窮人是當務之急。因此,羅蘭和他的妻子德莎琳決定創辦一所“窮人”救濟院。他們把年租金和葡萄園的合法收入都捐獻出來,并招募一些藝術家對救濟院進行裝飾。

法國大多數的醫院擁有者都是農場、地產主,通常他們投入的遠沒有得到的多。與別人不同的是博恩慈濟院擁有的不是一般的土地,而是150畝的葡萄園,而且生產的全部是一級或特級葡萄酒。所有的葡萄酒并不通過正常的渠道賣出,而是在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日進行拍賣會,而且個人是不能購買的,必須經過慈濟院在勃艮第地區的客戶來購買,通常這些客戶都是酒莊。拍賣的酒全部是最新年份的新酒,最小單位都以桶計,裝瓶及儲藏的過程全部是由購買的酒莊來完成的。

Joseph Drouhin:表達出土壤個性的酒才是完美的

看點:1880年,Joseph Drouhin買下了建于1756年的酒莊。酒莊位于博恩市的老城區內一個古羅馬的防御工事。1918年,Maurice Drouhin決心將酒莊發展得更好,他購買了附近幾個相當知名的葡萄園。二次世界大戰后,酒莊開始走向世界。1957年,Robert Drouhin掌管了家族企業,并進一步擴張。Joseph Drouhin釀酒一向以表現土壤本身的個性和葡萄的完整而著稱。他們將葡萄園的工作和釀造工作比喻為照相和暗房兩個環節,如果之前的構圖和曝光已經有很大問題,即便是到暗房進行補救,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他們認為好的葡萄酒必須具備三要素:尊重土壤,有優雅與愉悅的表現力,就像絲綢一樣細膩柔滑。

Joseph Drouhin葡萄園所在酒區:夏布利、夜丘、博恩丘、Oregan、Meur-sault “En Luraule”、Nuits-Saint-Georges Premier Cru “Les Procès”Chateau Val-joanis。

建在19世紀花園里的酒莊

看點:Chateau Val-joanis位于艾克斯普羅旺斯北部,阿維儂東部的呂倍龍(Luberon)地區。1977年,Jean-Louis Chancel重新發現了這個城堡的價值,莊園一連躲過連續多年的革命戰爭,幸免于難,面積一如1575年一般大小,這樣的情況在法國也是不多見的。

然而,它的榮耀卻在19世紀慢慢走向衰敗。葡萄園和橄欖樹全部被毀,整個莊園幾乎在一片森林中淹沒了。后來,莊園的修復經歷了極為艱辛的努力。70年代,Chancel將莊園買下,并于1978年,由女主人Mrs CécileChancel提議,由設計師Tob-bie Loup de Viane設計實施,重現了19世紀的花園,并且從裝飾及結構上形成花果蔬菜滿園風光無限的景色。1981年,在葡萄種植和葡萄園建設的同時,三層遞進式設計讓莊園躲過了Mistral季風的侵襲。1990年,整個花園大功告成。如今莊園的主人是一對夫婦,他們與兩個孩子共同經營著這個酒莊,兒子負責開拓國際市場,女兒則多數時間在家打理上上下下。而二位老人時不時到世界各地旅游,權當是另外一種市場調研。Mrs Cécile Chancel酷愛廚藝,尤其是美食與美酒的配搭更是她所擅長,看看她的廚房就能一目了然,瓶瓶罐罐中可以瞥見女主人對生活的熱愛;男主人則喜愛在書房度過閑暇時間。

苦艾酒:凡高的至愛

篇7

【關鍵詞】益智玩具;支架式教學;幼兒教育

一、支架式教學的理論來源

支架式教學法的最直接理論基礎為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茨基曾以兩個智力年齡都為7歲的兒童的學習的不同潛力為例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一個兒童依靠啟發性問題、例子、示范等很容易地演算了超越他現有發展水平寫年的試題,而另一個兒童只能解決往前延伸半年的試題。維果斯基認為,在兒童智力活動中,對于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充分肯定了教學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要素介入兒童發展過程的必要性以及成人在教學中的作用的同時,實際上也描述了一種以“教”與“學”雙方的社會性互動為基本過程、以引起和促進學習者內部的智力活動過程為旨歸的、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某種概念或認知活動技能為內容的教學活動模式。西方一些研究者把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研究,提出了“支架式教學”的概念。

二、支架式教學的定義

“支架”是建筑業中的一個用語,也叫“腳手架”或“鷹架”,本意指為維護圍巖穩定和保障工作安全采用的桿件式結構物或整體式構筑物,是起支撐作用的構架,其作用在于為建筑工人提供一種站立的平臺,使他們能逐層地去建房子。這種支架并不是房子本身的必要部分,也非其組成部分,因而在房屋建好之后,就會被拆掉或撤走。運用于教育中,則一般用來比喻對兒童問題解決和意義建構起輔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支架的目的是幫助兒童從一個能力水平向另一個更高的能力水平過渡,發展高級心理機能,使兒童成為獨立、能動的學習者。

由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演繹而來的支架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習者當前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系統有序的、可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習者主動建構和掌握某種概念或認知技能而促使學習者認知結構發生改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它是建構主義的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目的的教學方法。如今,支架式教學“已經成為心理學和教育學領域中的一個極為普遍而且又極其有用的教育理念。

支架式教學的實質是成人對兒童學習過程的干預。這種干預必須以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為依據。只有了解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教師才能明確應該在什么時候、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幫助幼兒從一個水平向另一個水平發展。什么時候提出什么問題以及如何提出問題取決于教師對于幼兒思維活動的理解。幼兒對教師所提的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思維活動以及所面臨的困難。成功地為幼兒搭設支架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的時間與幼兒在一起,觀察他們的表現和行為。通過和幼兒的對話和交流,教師才能了解他們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以及他們下一步可能達到什么水平。

三、益智玩具折射出的支架式教學

以玩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以社會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和研究如何利用教育性玩具來促進幼兒的概念學習和認知發展。

(一)以益智玩具為媒介的支架式教學的特點

長久以來,人們就一直在試圖利用玩具和游戲材料來教給幼兒某種知識技能或概念,益智玩具已經成為現代幼兒教育重要的工具或媒介。但是,玩具并不會自動地教育幼兒。玩具的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往往需要借助于“人”的作用,教師引導幼兒對于益智玩具的探索是益智玩具的教育功能充分實現的重要因素。在以益智玩具為橋梁的支架式教學中,“物”和 “人”的中介作用獲得了統一。

(二)玩具在支架式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

利用益智玩具的中介作用,教師可以創造一種獨特的、具有“發展適宜性”的支架式教學情景:首先,玩具和游戲材料把幼兒僅憑語言的講解難以理解的比較抽象的概念和關系具象化,為幼兒探索和理解這些概念和關系提供了可感知、可操作的形象化的支持物。其次,玩具和游戲材料的外在特點和可操作性以其獨特的魅力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把幼兒引入有趣且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探索和理解玩具和游戲材料中所蘊含的概念。第三,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基于材料的互動,發現幼兒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教育性玩具的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實現,玩具設計者的思想能否充分體現,在于幼兒和成人如何運用玩具和游戲材料。僅僅為幼兒提供玩具和游戲材料是不夠的,成人應當關注幼兒的游戲,研究他們的玩法,為每個幼兒提供適宜于他們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的指導和幫助。

(三)支架式幼兒教學的基本過程

運用支架式教學的基本原理,教師可采取和幼兒共同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和支持幼兒的學習。但是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操作中還有不同的表現。為了將支架式教學的基本原理運用于幼兒園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操作,例如通過觀察幼兒的表情、動作,通過傾聽幼兒的言語以及和幼兒進行的對話交流來判斷幼兒的所面臨的問題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通常要為幼兒創設獨特的適宜的支架式教學情景,采取和幼兒共同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和支持幼兒的建構學習:首先是為幼兒探索和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和關系提供具象化和形象化的支持物;然后根據玩具的特點激發幼兒探索和理解的興趣;再者基于與玩具的互動,提供適宜的指導和支持。于是,以玩具和游戲材料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的基本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教育性玩具所蘊含的概念或任務。分析和解讀教育性玩具中所蘊含的概念是以教育性玩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的第一步。為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內蘊于教育性玩具中的概念,通過解讀和分析,把蘊含在教育性玩具中的復雜的學習任務分解成為若干個幼兒可以掌握的組成部分,從而降低學習難度,為幼兒理解概念創造條件。

以玩具平衡盤為例。通過對玩具平衡盤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

(1)玩具平衡盤所包含的平衡關系非常復雜,包括:①以圓心為中心的、對稱的、等量、、等距的平衡關系;②以圓心為中心的、對稱的、不等量、非等距的平衡關系;③以圓心為中心的、不等量、非等距、非對稱的散點平衡關系。這些平衡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以語言為媒介的授受方式來“教”給幼兒的。但是通過操作玩具,幼兒可以直覺地理解這些復雜的平衡關系。

(2)同色的圓柱體之間存在著相等的關系、不同色的圓柱體之間存在著高度上的等差關系?!鞍l現”圓柱體之間存在的這種相互關系有助于幼兒“發現”或“把握”讓不同的圓柱體在平衡盤上保持平衡的基本原理。因此,幫助幼兒發現圓柱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降低任務的難度。這可以成為教師提供支架的切入點。

2.明確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搭設支架的計劃或步驟。確定幼兒的發展水平是教師搭設支架的前提與基礎。教師必須保證新的學習經驗和環境對于幼兒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幼兒只有在不脫離現有發展水平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學習中才能獲益。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創設一個適宜于幼兒興趣與能力的任務和環境,另一方面又要在與幼兒的互動中不斷地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和需要來調整干預的數量、方式和方法,以適應幼兒學習發展的需要。通過分析幼兒的發展水平,把握教育性玩具所蘊含的概念,從而確定為幼兒搭設支架的基本步驟。

3.把幼兒引入有趣且有意義的任務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讓幼兒估計和猜測來維持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方向性,使他的注意力保持在任務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同時,要及時肯定幼兒的努力,通過增加難度或者多樣的方式來維持幼兒的興趣和努力。

4.教師與幼兒合作游戲和幼兒獨立積極的探索。在教師引導下幼兒通過探索所初步了解的基本關系可以成為幼兒解決新問題的概念“原型”。教師通過在游戲中和幼兒互動,觀察幼兒的玩法,從中確定幼兒所面臨的問題,在適當的時候為幼兒提供必要的解決問題的線索。同時,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挑戰性,能引發幼兒新舊經驗之間認知沖突的“任務”或“問題”,引導幼兒積極地探索和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逐漸學會撤離支架。鼓勵幼兒的自主控制,使幼兒在有成人適當支持的過程中逐漸學習獨立進行探索和思考。

5.動態的、發展性的教學評價。在以教育性玩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中,教師對于幼兒的學習的評價是動態的,發展性的,著眼于幼兒的進步,通過觀察以玩具為中介的師幼互動、同伴互動以及幼兒與玩具的互動情況,判斷幼兒是否為進入更高水平的發展做好了準備。從而判斷通過成人、玩具和同伴等各種中介作用幼兒時“還能做什么”。

例如,在幼兒操作平衡盤玩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幼兒表現出不同的水平。教師在明確玩具蘊含的概念以及幼兒的不同水平后,首先要做的不是給幼兒打分定格.而是要考慮怎樣針對幼兒的現有水平引導他們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以及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和步驟來逐步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就是我們進行支架式教學的目的。

結束語

以玩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是一種不以分科課程為基礎、重視幼兒的體驗和建構而非系統知識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借助幼兒喜歡的玩具這一中介,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倡導教師與幼兒進行充分的小組和個別的互動,創設適宜于幼兒的能力水平且有挑戰性的任務情景,并提供相應的支架,從而促進幼兒進行積極的自我建構和社會建構,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最大發展。它對于打破傳統的幼兒園教學模式,推進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實踐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劉炎.兒童游戲通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左小靜.以心理旋轉游戲材料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策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篇8

[關鍵詞]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綜述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8)04-0043-04

一、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相關概念

在早期教育領域,家園合作共育越來越成為一種全球化的趨勢,國內外都越來越重視家長對幼兒園活動的參與,家長志愿者作為這種參與的有效形式之一逐漸被幼兒園所重視。傳統觀念認為,幼兒家長就是幼兒的父母親,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認為現在幼兒園已經不再將家長限定為幼兒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親,而是包括任何一個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負責任的人,包括繼父母、祖父母以及正式或非正式撫養幼兒的養父母。

志愿者是一個沒有國界的名稱,指的是在不求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自愿提供服務、貢獻個人時間及精力的人。他們出于奉獻、友愛、互助和社會責任,自愿、無償地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開展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

家長志愿者在歐美國家特普遍。特別是在美國,幾乎每個幼兒園都有家長志愿者,家長志愿者的工作范圍也非常廣。雖然我國幼兒園或多或少也會爭取家長的參與,但是家長志愿者這種稱呼的使用不普遍,更沒有很好地將其作為志愿者資源進行管理。近幾年,國外先進思想逐漸進入我國,很多幼兒園開始將參與幼兒園活動的家長稱為“家長志愿者”,但是無論在國還是國外的文獻中,家長志愿者都沒有被作為一個概念來表述,而只是將其作為一種參與形式或活動進行描述。Hendenon等人(1986)將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形式分為兩大類:支持幼兒園課程的家長活動和協助自己孩子的家長活動,而家長志愿者被包含在支持幼兒園課程的家長活動中。Greenwood和Hickman將家長志愿者與家長作為參觀者、教育者、學習者和決策者并列作為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五種形式?!督逃倏迫珪?EncyclopediaOf education)中引用了研究家園合作的專家ToyceEpstein對家長志愿者的相關描述。認為志愿者活動是家長參與到學校中的一種形式(這里的學校包括學前教育機構、小學、中學),是指學校招募、培訓家庭成員,并且為他們安排任務。家長志愿者是家長們作為志愿者到學?;蛘咂渌恍┑胤街С趾⒆拥膶W習和學校的課程等。

二、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意義

作為一種有效的家長參與方式。許多學者對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意義進行了研究與探討。Petersen認為家長志愿者參與到教學中,可使每個孩子得到更多關注并且有更多的與其他成人進行交流的機會。這對發展孩子語言、社會往等多方面能力大有益處。Kail指出,家長作為志愿者參與到兒童的學習中來能使家長更加明確他們對孩子的成長是承擔責任的。家長志愿者參與到幼兒園活動中,能夠提高班級的師幼比,使幼兒園可以更多地進行小班化教學,還能給兒童提供更多的進行口頭或書面語言活動的機會以及有意義的野外旅行和創造性的體育活動的機會。

賀武華等人也對家長志愿者的意義作過總結。認為無論是從家長本身的需要角度,還是從加強家長與教師的緊密關系、促進孩子更好發展的角度來說,家長志愿者參與幼兒園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家長自身的性格、氣質、不同的行為方式和文化修養本身就是一種值得開發和利用的教育資源,家長可以為幼兒園注入新鮮血液;家長重視教育,有很強的了解孩子的愿望;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能夠得到更深入的了解,能夠相互啟發,獲得更多的關于孩子的信息;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相互認識的機會。

三、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招募

幼兒園首先要招募家長志愿者,使他們有為幼兒園服務的機會。《教育百科全書》(Encyclopediaof education)提出要廣泛地招募家長志愿者,使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都能感覺到自己是受幼兒園歡迎的。有學者認為,加大家長志愿者活動的宣傳組織力度對于招募家長志愿者很重要。首先,可以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園地等形式,介紹全國各地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先進經驗,使家長了解家長志愿者活動的內容和方法。第二,可以利用家訪、家長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家長的工作性質、興趣愛好和特長。第三,將家長志愿者活動納入工作計劃。在學期初將活動計劃公布在每個班級的“家長園地”中,讓家長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時間安排,自愿報名。

Turbiville(2000)認為,鼓勵家長以志愿者身份進入班級,參與到幼兒某一時段或一日活動中,可以給每位家長發邀請函。在邀請函上清楚地描述志愿者所要做的事情,告訴家長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個工作,避免家長為自己能否勝任這個工作而擔憂。張赤華提出招募家長志愿者要有計劃。首先要通過問卷或者訪談的方式了解各位家長的工作性質、興趣愛好、合作態度等多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每個學期初的家長會上,教師向家長公布本學期需要家長協助的活動主題和內容。并對開展這些活動的意義作詳細說明,邀請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報名并說清楚何時參與何種家長志愿者活動。根據家長的報名情況初步確定參與各主題活動的家長志愿者名單。

四、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培訓

張赤華(2001)、周紅梅(2007)認為,家長雖有很多優勢,但他們對孩子的興趣、發展規律以及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并不清楚,所以對家長志愿者進行一定的培訓和指導非常必要。在活動前要跟家長志愿者及其他家長代表一起討論確定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活動需要的材料及其來源,幼兒園帶班教師要幫助家長分析本班幼兒的發展特點等。Sciarra等人指出,家長志愿者在參與幼兒園的任何教育活動之前都應該了解有關班級場地的情況、活動的規則、幼兒的特點。Estes特別強調那些參與到班級教學活動或其他場所活動中直接跟幼兒接觸的家長需要得到更多的培訓,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教給他們有效地跟幼兒互動的技巧。

Fantuzzo(1996)曾經將參與到“開端計劃”中的來自24個不同班級的48位家長志愿者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分別參加協作性(collaborative)培訓和講習式(workshop)培訓。協作式培訓是指從同伴那里得到針對自己表現的及時反饋信息和指導意見的培訓方式,講習式培訓是由團體外的家

長或者專家傳授一系列知識技巧的培訓方式。研究發現,參與協作式培訓的家長比參與講習式培訓的家長更積極地參加培訓并且對培訓本身更加滿意,也更肯定和支持教師的工作。

Soderman和Whiren等人對家長志愿者進入班級前要培訓的內容和方法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教師要針對家長志愿者在教室中所要承擔的責任提供一些細致的指導,準備好關于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活動信息卡片,以便家長直接使用。教師要花一些時間來舉例說明家長志愿者負責指導的一些活動所取得的成效?;顒又敖處熞嵝鸭议L們一旦他們進入教室,所有孩子都將把他們當成老師而不是家長。在活動中教師要告訴家長如何應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破壞性的情況,并要讓家長討論如果自己的孩子與這個事情有關該怎么辦。

五、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任務

不同學者對家長志愿者的工作范圍和具體工作有不同看法。Georgiou(1998)認為那些有時間并且喜歡去幼兒園參與活動的家長可以成為家長志愿者,他們可以協助教師、圖書管理員、保育員或者幼兒園管理者開展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還有學者對家長志愿者的工作進行了更詳細的說明,認為家長可以為孩子們講故事,和孩子們在區角中游戲,等等??娊|在探索家長自愿為幼兒園提供無償服務的內容時,將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和幼兒園活動、幫助制作教具等都包括在內。在這種參與方式中,家長與教師的聯系是多向的,家長參與的范圍也很廣,涉及保育、教育、管理等多個方面。

有學者研究發現,有些家長也很想為幼兒園提供幫助,但不喜歡直接參與班級或者幼兒園的活動,所以幼兒園事先應讓家長們明白家長志愿者工作本來就不局限在園所中,即使不能到班級中參加活動也可以為班級做很多事情,如制作園所通訊錄、剪紙、準備主題活動材料、將幼兒講故事的錄音轉錄成文字等。Sciarra和Dorsey(2003)認為家長志愿者可以成為幼兒園的顧問,在制定政策時提供意見,參與教育活動設計和班級活動的所有環節,參與對教職工和幼兒園的評價,參與經費預算和人員決策。DorothV lune Sciarra(2003)等研究者也提到,幼兒園有大量針對不直接參與班級活動的家長志愿者的任務,例如準備和制作教學材料,在圖書館里承擔一些職責,在討論會進行期間照顧孩子。如果家長在基金籌集上有特殊能力或者有興趣,還可以成為幼兒園董事會或園長的重要資源。如果家長具有特別的語言技能。則可以在雙語教學上提供服務。

六、幼兒園家長志愿者的評價與激勵

及時對家長志愿者參與的每一個活動進行評價很有必要。這種即時評價可以激勵家長再次參與活動,并做得更好。Dinatale指出,無論是通過電話還是發郵件的形式,教師應該安排一個固定時間與家長志愿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在談話中對家長參與活動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且安排新的活動。在評價時要盡量提供積極的反饋意見,多鼓勵家長。如果家長志愿者對以后的活動表示擔心。教師應多鼓勵,讓他們有信心再次參與進來。Kostenik(2004)等學者建議教師要注意到家長在教育活動中獲得的成功,并對他們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這樣做會增強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價值感。周紅梅(2007)認為應該重視家長志愿者活動后的評價,可以由實施者、教師和觀摩者一起評價,重點討論家長志愿者參與的程度和質量、配合協調質量等。

七、促進家長志愿者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策略

賀武華(2006)對某幼兒園125位家長志愿者進入課堂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家長表示自己有特長也愿意參加活動,并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部分家長表示沒時間;個別家長對自己沒有特長而引起孩子心理不平衡表示擔憂。既然絕大多數家長都有成為志愿者參與活動的意向,教師就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促使他們參與進來。賀武華、王麗蓉對調查進行分析討論后提出。要激發家長的熱情,促使家長積極投入幼兒園活動,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認識。在家長會上通過案例分析讓家長明白這只是一個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機會。(2)記錄活動體驗及評價。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應指導家長對活動進行評價并提出意見和建議。(3)加強對活動的指導。選擇的活動應是家長熟悉的內容。并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4)以點帶面建立志愿者檔案。尋找第一批志愿者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要大膽、熱情、富有感染力。他們的主動參與會激發其他家長參與的熱情。通過進一步研究,賀武華認為。家長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專業知識型――這類家長有較高的學歷,從事的大多是專業技術性工作,如醫生、教師、研究人員等;生活型――往往是年紀稍大的長輩或者女性,生活常識豐富;性格魅力型――性格開朗、健康,以男性家長為主;第四類則是比較被動、個性不鮮明的家長。幼兒園應針對家長不同的特點進行相應的策略指導,可以吸納前三類家長成為家長志愿者,通過參與幼兒園活動讓他們懂得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從而調動第四類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篇9

關鍵詞 兒童游戲 人性 主體性 反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the Philosophy Essence of Children's Games

LI Pengj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re are two opposing points of view in the philosophy essence of children's games, first, that the nature of children's play is a main activity; the alternative view i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game is the existence of an independence, and children in themown subjectivity, then digestion, the game itself has become the main, this is an anti-subjectivity of the nature of the game. Human nature to interpret this new perspective to attempt to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so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two diametrically opposite philosophical argument, make it harmony rather than contrary on another level.

Key words children's games; human nature; subjectivity; anti-subjectivity

1 兒童游戲活動本質上是一種主體性活動

將兒童游戲看作是人的主體性活動,是基于對游戲活動的自愿、自主、愉悅與自由等外部特征的理解上,而進行的一種概括式的全新嘗試。這一觀點的源頭要追溯到康德和席勒,他們早在18世紀就提出游戲的核心在于人的主體性自由,而我國學者丁海東則指出:20世紀90年代后在我們國家有許多研究者開始嘗試把游戲活動的本質概括為主體性活動,來探索建立一種更加科學的兒童游戲本質觀。①

比如,張燕就曾撰文指出,游戲是兒童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其實質就是在于兒童的主體性、自主性能夠在活動中實現。劉焱在《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一書中也較為具體地闡述了游戲的主體性本質。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主體在對象性活動中與客體互相作用而表現與發展起來的功能特性,包括主體性、獨立性與平等性。對于這一概念的理解,應該把握以下兩點:第一,主體性依賴于“主體”而存在,主體本身的需要、動機與能力制約著主體與客體之間結成的關系的性質,因而也制約著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性的的發揮程度。因此主體性發揮的程度既與主體有關,也與客體有關,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二,活動主體與活動對象之間結成的關系,即駕馭控制關系或被駕馭控制關系,不僅僅是人的主體性表現與發揮的依據,同時也影響著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對星星活動的性質。②因此,游戲是游戲者能動地駕馭活動對象的主體性活動,它現實直接地表現為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活動。

2 哲學的反叛:兒童游戲本質的非主體性

盡管將兒童游戲的實質從哲學層面上歸結為人的主體性體現,較之于將其定位于社會性活動或本能活動的層面上,有著顯著的認識論意義,是對游戲與人性的深層理解。但是哲學的內部也充斥著不合與異見。

德國哲學家加達默爾通過運用現象學的觀點,對游戲與藝術進行管飯與深入的研究而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加達默爾批判了游戲的本質的人的主體性活動,恰恰相反的是,在人與游戲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游戲本身就是主體,人的主體性在與游戲交融體驗的時候也隨機消失了,這就是兒童游戲本質的非主體性。③

對此,加達默爾智慧地將游戲與藝術融為一體加以考察得出的結論是:“游戲具有一種獨特的本質,它獨立于那些從事游戲活動的人的意識。所以,凡是在主體性的自為存在沒有限制主體視域的地方,凡是在不存在任何進行游戲行為的主體的地方,就存在游戲,而且存在真正的游戲。游戲的主體不是游戲者,而游戲只是通過游戲者才得以表現?!痹谶@里,加達默爾對于游戲判斷是:游戲者并非游戲的主體,而游戲是一種脫離于游戲者的存在。他認為游戲并不像傳統印象的那樣只是簡單的玩,那只是游戲的外部表象,事實上,游戲具有嚴肅性。只有當參與者完全投入游戲活動之時,游戲才與嚴肅事物發生聯系,同時游戲所具有的嚴肅性與游戲者的態度有密切關聯。游戲者的行為和游戲本身應有區別,游戲者的行為是與主體性的其他行為方式相關聯的。所以,游戲相對于游戲者來說并非某種嚴肅的事物,由此,人們才進行游戲。但是,在游戲著的活動中,所有那些規定那個行為著和憂煩著的以及此在的目的關系并不是簡單地消失不見,取而代之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被涌入、被摻和。游戲者自己知道游戲只是游戲,而且也存在于某個由目的的嚴肅所規定世界之中。但在這種方式中,他并不知道的是,他作為游戲之游戲者,同時還意味著這種與嚴肅本身相關聯。所以,游戲的主體不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游戲只是通過游戲者才得以表現出來。

3 兒童游戲的主體性本質觀與反主體性本質觀的調和

伽達默爾的游戲主體性移位,即游戲成為主體,看似與“游戲的本質是人的主體性活動”相互矛盾,但從人性的深層分析,二者便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了內在的統一。

關于對人性本源的分析,來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關著作,比如在其后期著作《超越唯樂原則》(1920)中談到人性中有一種強迫重復的原則。這種原則昭示著無意識努力的方向,即無意識中被壓抑的東西本身的努力不外是要打破它自身所承受的沉重壓力,并且力圖使自己要么轉變成有意識的東西,要么通過某種實際的行動釋放出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能看出,人性最原始的本能就是人在任何時候都尋求一種取得主動地位的傾向,這種傾向使人通過各種途徑追求一種控制感。④所以,筆者認為兒童游戲的本質根植于兒童的天性之中,而兒童的天性在更為本質的層面上則源自人性,即人在潛意識中傾向于獲得主動地位而對某一活動進行控制的體驗。

伽達默爾所強調是游戲的魅力使游戲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但是這僅僅是一種表面的現象,深入到人的內部分析就會發現,游戲者沉浸在游戲中體驗到的快樂必然是伴隨著心理某一系統的滿足,人在一段時間內同時存在多種需要,但最迫切最基本的是要尋求一種主動控制感,而人沉浸在游戲中獲得對世界的一種確定性控制,這正是人主體性的高度表現。但這一表現形式帶有很大的潛在性,以至于給人一種主觀意識和主體性不存在的假象。對于這一推論舉一個最簡單的生活常識便能一目了然:游戲時,如果哪個兒童破壞了游戲規則,那么其它兒童就會指出他的錯誤,告訴他游戲不是這樣玩而應該怎樣玩。所以,兒童在游戲時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游戲,人的主觀意識只是在尋求心理滿足這一更迫切需要時暫時潛藏了。

4 結語

從人性的角度理解游戲,能更好地澄清兒童游戲的內在價值,即兒童游戲的內在價值在于它不僅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工具,更是兒童的生命活動和存在方式,是自組織發展的最本源的動力。任何外在的價值都不會高于這個價值,這是一個兒童教育者應該秉持的基本立場。但是,在今天這個充滿浮躁和功利化的社會中,我們的幼兒園里絕大部分的活動都被包裹上一層“游戲”的外衣,更有不少研究者提出“教學游戲化”,“課程活動游戲化”等理念,但就其本質而言,他們都把兒童游戲作為兒童發展的工具,即賦予游戲一定的外在價值而把游戲轉化為一種教育的手段或工具。這無疑使得游戲本身被異化,這樣非但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工具性價值,還有可能導致其喪失本體性意義,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注釋

① 丁海東.兒童游戲本質觀的演變及主體性本質觀的建立[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1(4):57.

② 劉琰.幼兒園游戲教學論[M].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篇10

為全面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浙江省臨海市政府近日提出,到2015年,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9%以上,等級幼兒園比例達85%以上,在公益性幼兒園就讀的在園幼兒比例達60%左右,每個鎮(街道)至少辦有一所省二級以上標準公益性幼兒園,0―3歲嬰幼兒早教指導中心(站)建成率達到100%,幼兒教師持證上崗率達85%以上。

臨海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陳先東告訴記者,為確保實現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今年臨海市政府已將幼兒園建設列入十大民生項目,投資5500萬元的臨海市中心幼兒園即將動工,還有5個鎮(街道)中心幼兒園項目計劃投資5400萬元。市政府除了負責實施全市學前教育的規劃、布局調整,統籌管理和扶持城鄉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外,還將學前教育發展狀況列入對鎮(街道)經濟社會目標考核,開展鎮(街道)學前教育達標評估。記者獲悉,臨海市政府已將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單獨立項,并做到逐年增長,力爭在3年內使學前教育事業經費達到同級教育事業經費的3%以上,并建立公辦幼兒園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最低標準。陳先東說,臨海市建立了民辦幼兒園升等獎勵制度,通過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分別對升為省一、二、三級的幼兒園予以獎勵20萬元、10萬元、3萬元。2011年,全市24所升等民辦幼兒園共獲得了市政府103萬元的獎勵。

針對當前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臨海市著重建立了三項制度:一是從去年開始,建立幼兒教師公開招聘制度,至今已招聘公辦幼兒教師35人,全部分配到農村薄弱幼兒園。二是建立幼兒教師資格證獎勵制度,每年對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幼兒園教師獎勵1000元;對聘用具有教師資格證幼兒教師的民辦幼兒園,按每人每年1000元對所在幼兒園予以獎勵。去年以來,全市共有110名幼兒教師獲得了教師資格證。三是建立幼兒教師學歷培訓補助制度。從今年秋季開始,計劃3年內培養學前教育專業??萍耙陨蠈W歷教師600名,市教育局對新入學的培訓對象補助2200元,并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對培訓對象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目前,該市第一批200多名幼兒教師參加的培訓班已正式開班。

(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朱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