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范文

時間:2023-03-13 17:49: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篇1

1、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作者:塞爾瑪·拉格洛夫。

2、塞爾瑪·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又名塞爾瑪·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

3、1858年11月20日,出生在瑞典莫爾巴卡莊園一個世襲貴族地主家庭。1885年,畢業于斯德哥爾摩羅威爾女子師范學院。1891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古斯泰·貝林的故事》。1899年,出版小說《假基督的奇跡》。1902年,出版小說《耶路撒冷》。1907年,出版長篇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90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40年3月16日,因腦溢血逝世。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讀后感

讀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幾天里,腦海中時常浮現那個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尼爾斯,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但因為捉了森林里的小精靈,變成了一個不到5厘米高的小人兒。無助之下,跳到一只家鵝身上,可家鵝說自己要去阿佰蘭,尼爾斯便和鵝群一起飛向阿佰蘭……

在路上,尼爾斯救了小松鼠,幫助了古城里的動物們;救了整個鵝群,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樂趣,從來不受他人的討厭。不過他也有難過的時候,比如只有水草和小蟲吃,螞蟻也欺負這個小人兒,還有……當有一天在家門口看見爸爸媽媽時,他變成了正常人!在鵝群的幫助下,他知道了家的溫暖。

我認為, 如果我是前面的尼爾斯,就應該馬上改正,如果我是后面的尼爾斯,應該多多進步不要后退。

篇3

關鍵詞:《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敘事藝術

引言:瑞典著名女作家塞瑪爾?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于 1907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目前惟一一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兒童小說。作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騎鵝周游各地、游覽自然風光、學習地理文化、經歷風險和苦難,逐漸改正缺點,懂得學習和進步,養成優秀品德的動人故事。由于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它不僅成為一部極富教育意義的優秀兒童讀物,而且成為成年人喜愛的世界文學名著。它是集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于一體的兒童文學作品,將北歐美麗的自然風物與人物心靈的陶冶巧妙融合,成就了童話史上難以逾越的罕世經典。下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這部作品的敘事藝術。

一、敘事基礎的假定性

在傳統小說里,敘事的基礎是人物的行動,敘事主體根據人物的行動展開敘事。《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作為一部長篇敘事類文學,它的敘事基礎是假定的。假定假定存在小精靈。假定小精靈可以使尼爾斯變小,假定白鵝莫頓可以飛。總之,童話故事的基礎是假定一切可行的。這個前提和情節的假定使得后面的各種奇遇顯得自然而然。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首要魅力之所在,它來自于作者奇妙動人的想象力。

尼爾斯像安徒生童話中的拇指姑娘一樣,因為魔法而變成了一個只有拇指那么大的小孩。同時,他也獲得了人類不具備的特異功能:他可以聽懂動物的語言,和動物交流。敘事基礎的假定性打開了開闊的敘述視域,開始了尼爾斯奇幻的旅行。作者結合童話的特殊性,賦予尼爾斯與鳥類進行語言交流的能力,對天真無邪的鳥類的答語和人類的答語進行了比較,使讀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人類之間相互溝通的困難性。在這種新的獨特的視角下,作者對于人性的關注得以展現,讀者對于人生的深度思考得以激發,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二、敘事者立場的啟蒙性

作為一部寫給孩子的童話,作者必然要注重作品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即作品的啟蒙意義。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三種教育培養的: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所以,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都是我們人類必須接受的三種教育。針對個體而言,如果這三種不同的教育達成一致,目的趨同,就會達成他的目標,這樣的個體才可以說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作品中,作者懷著無比的熱情和愛描繪了祖國的自然風光,地理環境、文化歷史以及動植物習性,使讀者受到純正自然的陶冶,在尼爾斯的長途旅行中,他結識了許多好朋友,聽了許多傳奇故事,同時也經歷了許多許多的困難與危險,并從各種動物那得到了不少的優點,逐漸改正了自己以前的缺點,還培養了勇于舍己、助人為樂的優秀品德??梢韵胍姡x者也會跟著尼爾斯經歷這番洗禮。

敘事活動是敘述主體對時代生活的記錄和對自身經驗的表達,毋庸置疑會深深打上敘述主體的個人思想烙印和生活體驗,有著敘事者內在情感的精神產品,有著對人生最基本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關切,對生死愛虛無時間語言等意義的追問,對信仰和理想的求索,對有限和無限的探詢。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供一種明晰的人生范式和道德理想,讀者的閱讀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過作品得到人生及道德啟示。而作者在敘述尼爾斯的冒險經歷時, 精心構造了很多情節,有的是為了向讀者敘述歷史事實,有的是為了講述地形地貌,有的是為了介紹動植物的生活和生長規律,有的則是為了贊揚扶助弱者的優良品德,作者不僅僅注重情節的精彩,同時也通過情節故事既理性深刻又自然質樸的形式揭示出一些深刻而動人的哲理。這些哲理往往同瑞典著名的民間故事結合在一起, 構成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傾注了作家對世界的廣博愛以及對弱小者的同情,這就使作品具有了啟蒙的意義。

三、敘事技巧的趣味性

講故事要有趣味性,而趣味性有兩方面構成。一是故事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另一個是講故事的方法,同樣的故事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講述,藝術效果是不同的,它依賴于技巧的使用。如果故事新奇,其趣味性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在講一個老故事,又要引起讀者的無限興趣難度就很大。對于作品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作者在小說中將其插入的手法非常巧妙, 她不僅僅讓民間故事和整部小說鑲嵌得非常和諧, 還讓這些故事具有了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作用。

如第14章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介紹,作者直接讓瑞典國王出場,以自豪的口氣向一個思念故土的貧苦小提琴手講述斯德哥爾摩的傳說,體現了瑞典人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不同人眼里的祖國是不一樣的,對于一部宏大敘事的作品,應該允許各個階層,不同年齡和身份的人講出他們自己的感受,讓人物通過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活動,這樣才能使得語言客觀而又不喪失感受力。從閱讀感受上來說,既讓讀者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又顯得相當客觀可靠。

與此同時,還具有敏感高超的撲捉力,能夠把讀者所需求的或始料不及的事物擺在他的面前,從而有敲響心靈之中的震撼效果。比如作品中的海底城市,其中的講述蘊含了作者對人生對富貴貧窮對時間對歷史的思考和追問,是對民間傳說的重新解讀,也啟迪了讀者。

在文中,作者還引進一個特殊的感覺主體,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一般來說,一部作品中的任何一部分內容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而這個特殊感覺主體則必須來自這個背景之外,以便作者可以用一種離開周圍環境看事物的方式來敘述和描寫他要處理的對象。拉格洛夫在《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頻繁地轉換人物視角,借助于不同人物的感官機制,打破傳統的習慣性視角輻射,使描述性語言賦予了視角人物的個性化和生命氣息。

小結:文學創作總是要求新穎、獨特,這樣作品才具有藝術生命力,才能不流入媚俗的行列。俄國形式主義的發起者和代言人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認為,由于經常使用日常語言,我們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一種自動化或習慣化的狀態,再也感覺不到事物,處于一種麻木狀態。作為一本地理和歷史教科書,山川河流、地形地貌這些東西總是枯燥乏味的。為了使孩子們真正熱愛和尊重自己的祖國,拉格洛夫在構思該書時可謂是煞費苦心。她從1904年夏天開始跋山涉水到瑞典全國各地考察,并在父親的莊園里徘徊和冥思苦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兒時聽到的故事和傳說使得她靈感迸發。拉格洛夫采用兒童最喜聞樂見的方式――童話,以兒童天性中有虐待動物的傾向為題材,將地理教科書變成了趣味橫生、波瀾起伏的文學作品。兒童視角的采用,能夠簡化復雜的人物關系和事件的進展過程。它不僅使文章顯得新穎別致,而且由于用孩子的感受記錄生活,因而顯得格外真實,更具藝術感染力。用兒童簡單、純真的心靈來映照現實生活,從他們缺少社會偏見,沒有世俗束縛的眼光中,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

小說作者懷著對自己祖國無限的熱愛, 用優美的語言和抒情性的筆調為我們描繪了瑞典美麗的山川、湖泊、森林、大海, 并且熱情謳歌了在這塊土地上勞作的人民。這種描繪和豐富瑰麗的民間文學素材結合在一起, 醞釀出一種和諧美好的鄉土風情, 讓讀者在領略自然風光和鄉村文化的魅力的同時, 也吸取到古老傳統的豐富養料。因為作者獨具匠心的敘事藝術,通過尼爾斯的眼光,使讀者對司空見慣的山川河流,飛禽走獸產生新的感覺,平凡變得神奇。

參考文獻: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C].方珊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89.

[2]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M].王媛媛,肖楠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

[3] 羅鋼.敘事學導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5]蘇萍.兒童文學頑童形象初探[J].教育探究,2006.

[6]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有一個男孩,常欺負家里的小動物。在動物的眼中,他就是個“小惡魔”。有一天他抓住了一個小精靈,就想讓他實現愿望,但他的貪心惹怒了小精靈,小精靈就把他變成了一個小人,他想讓小精靈幫他恢復原樣,便四處尋找,但他發現自的家鵝要和大雁一起飛。陰差陽錯之中,家鵝帶著他飛向了天空。這個人便是尼爾斯。

他騎著鵝,作了一次旅行,交了許多朋友,碰見了幾個兇惡陰險的壞蛋,經過幾番挫折,終于回到了家,變回了人形。

這本書充滿的趣味感動了我,我也想和尼爾斯一起作一次旅行,幫助所有動物開開心心的生活呀!

四年級:朱文昊

篇5

今天,我有幸拜讀了【瑞典】塞爾瑪·拉格洛英的著作《尼克斯騎鵝旅行記》。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講一個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孩子尼爾斯,因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變成了一個小人。他騎在他家的大白鵝背上,跟著一群大雁出發作長途旅行。通過這次奇異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很多見識,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碰到過好幾個兇惡陰險的敵人。他在種種困難和危險中受到了鍛煉,最后尼爾斯回到了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他漸漸的養成了主動幫助別人的好習慣。

《尼克斯企鵝旅行記》的結尾,尼克斯與大雁告別了,我也應該和尼克斯、大雁以及書中的一切“告別”了。但是,樂于助人的尼克斯,善良、堅強的大雁,我是永遠永遠永遠也忘不了的。

篇6

大雁阿卡有碧血丹心、熱血沸騰、一腔熱血、滿腔熱血、心潮澎湃、熱情奔放、滿腔熱忱、無微不至、關懷備至、噓寒問暖、古道熱腸、賓至如歸的品質。大雁阿卡是《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一個角色,它的品質感染了每一位伙伴。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該書中,作者用新穎、靈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動的筆調為孩子們描繪了瑞典一幅幅氣象萬千的美麗圖畫,并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動物、植物、文化古跡、內地居民和偏僻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進行了真實的記錄,融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于一體。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1、《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老鷹高爾果。

2、《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于1907年。

3、在該書中,作者用新穎、靈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動的筆調為孩子們描繪了瑞典一幅幅氣象萬千的美麗圖畫,并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

4、對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動物、植物、文化古跡、內地居民和偏僻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進行了真實的記錄,融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于一體。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他走上堤岸以后,又回過頭望著那飛越過大海的鳥群,所有的鳥都發出引誘的叫聲,只有一只大雁在他還能看見的時候,一直默不作聲地向前飛著,一直到消失在遠方它們排列均勻隊形整齊,速度飛快,男孩對飛走的鳥無比留戀,他似乎盼望再次變成能夠跟隨一群大雁飛躍陸地和海洋的大拇指”

這就是《騎鵝歷險記》的結尾,尼爾斯與大雁告別了,我也應該和數值的一切動物告別了。但是,樂意幫助他人的尼爾斯,善良堅強的大雁,樂愛自由的金雕高爾果,熱心腸的渡鳥巴塔基的形象,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這本書是瑞典著名女作家塞爾瑪拉歌洛芙所著。,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經常欺負動物的男孩尼爾斯被仙狐變得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他騎在雄鵝的背上,跟隨大雁一起旅行,到了許多的地方,經歷了許多危險,他漸漸養成主動幫助動物的習慣。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世上沒有了動物,那會是什么樣啊!鮮花怒放沒有蝴蝶蜜蜂傳花粉;夏天,沒有螢火蟲的“燈籠”;聽不見蟈蟈的歌聲;河里沒有魚,那將是多么可怕!人類應該保護好環境給動物一個安身之處。

只有和睦相處,互相幫助,讓世界充滿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篇9

關鍵詞: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培養

一、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激發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相對低下,再加上閱讀資源廣泛,他們讀什么樣的書,閱讀哪些內容就要由教師來推薦與引導,因此,教師要抓住教學契機,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采用以下辦法:

1.因勢利導,從課內引向課外

比如,學習了《蘋果落地》推薦《名人故事》,學習了《畫龍點睛》推薦《成語故事》。這樣以點帶面,舉一反三,課內和課外結合,把課本上的課內閱讀篇目和有聯系的課外閱讀材料結合起來,觸類旁通。

2.經典選讀

如,推薦《安徒生童話》時,我選擇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首先把這個故事聲情并茂地講了一遍,學生聽得出奇認真,并對此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時間《安徒生童話》風靡全班。

3.吊足胃口

有時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前,我選用書中的內容創設富有情趣的情境,吊足學生的胃口。如,推薦《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時,我繪聲繪色地講起來:一個和你們同齡的小男孩,他特別淘氣。一次,他捉弄了精靈,變成了拇指大小,為了恢復人形,他騎著他家的大白鵝開始了奇妙的旅行,后來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吧!學生的思緒早已跟著尼爾斯飛上了藍天,他們還會無動于衷嗎?

二、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激發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表現欲望很強,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來激揚他們的閱讀興趣。比如,美文朗讀、講故事比賽、童話劇表演、即興串詞成段等。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分享了閱讀,豐富了收獲,享受了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尊重自主的閱讀權利,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統一學生的閱讀書目,而應創造寬松的讀書環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材料(當然他們所要選擇的材料一定要適合他們)。比如,感情細膩的學生喜歡童話故事、詩歌,思維活躍的學生更傾向于知識性的材料。所以,我們不能將課外閱讀變成整齊劃一的集體行為,更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權利,讓他們盡情地遨游書海。

四、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鞏固興趣

要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持久地鞏固下來,就要保證學生充足的閱讀資源,為學生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我們的做法是:家校聯手,讓家長定期陪孩子買自己喜歡的書,然后帶回學校和同學們分享。我們將學生帶來的書和向學校圖書室借來的書擺放在教室的圖書架,無條件地向每一位學生開放,這樣學生就可以隨時閱讀自己想看的書了。為了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閱讀,我們把中午1:40~2:00,周五整個下午作為自由閱讀時間。平時的課堂上,完成作業快的學生也可以用剩余的時間自由閱讀,節假日還可以延伸閱讀。這樣定時與分散相結合,學生隨時都可以閱讀,閱讀的興趣自然就會持久不衰。

篇10

“騎鵝旅行記”的主人公尼爾斯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因惡作劇而得罪了精靈,被精靈施了魔法,變成了手指一般大的小人兒。從此,他騎在鵝背上漫游世界,歷經種種風險,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最后在苦難與愛的洗禮中破除魔法,成為善良勇敢、人間人愛的美少年。

我在導讀作業中設計讓學生開口說話:尼爾斯因為言語不敬,得罪了精靈。如果是你,你遇到精靈的時候,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尼爾斯第一次遇到精靈,很無理地說:“ 。”

我遇到精靈,會很有禮貌地對她說:“ ?!?/p>

二、“我”來評角兒

“男生賈里·女生賈梅”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當代學生的生活畫面,富有時代氣息和藝術魅力。賈里和賈梅是一對孿生兄妹,由于在同一所學校讀書,作者同時讓他們各自講述同一個環境中發生的相同和不同的故事,不斷變化角度,讓男生來講女生,女生來講男生。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讀作業:賈里和賈梅是一對兄妹,彼此當然很了解對方。想一想,賈里會怎樣評價賈梅,賈梅又會怎樣評價賈里呢?

三、“我”選朋友

“水孩子”是英國最早的兒童幻想小說,被譽為世界十大哲理童話之一。作品的主角湯姆掉到河里變成了水孩子,在仙女的引導下,經歷各種奇遇,改掉了身上的壞毛病,最后又回到人間。作者以虛與實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片純潔、高尚的幻想天地,對孩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愛清潔、行善事、勇敢正直、健康成長,成為博聞廣識、心胸開闊的人。這本書的導讀作業我這樣設計:

如果現在可以像水孩子一樣生活在水里,你會和誰做朋友?為什么?

如果生活在水里,我愿意和 做朋友,因為 。

幻想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就是在幻想故事的享受中懂得了真善美,認識了假惡丑。到幻想故事中學習找朋友,對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輕松快樂的事。

四、“我”定前程

“彼得·潘”是一部充滿想象與冒險的經典兒童故事,敘述了溫迪和彼得·潘等幾個小孩在夢幻島的奇遇,創造了一個讓孩子們十分憧憬的童話世界——永無島。島上無憂無慮的仙女、美人魚、丟失的孩子以及那個用蘑菇當煙囪的“地下之家”,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最淳樸、最天然的世界。主角彼得·潘害怕上學,拒絕長大,熱衷冒險,行俠仗義,純真無邪,勇敢無畏,淋漓盡致地說出了孩子們的心聲。在導讀作業中我讓學生再來做一次選擇:

如果你有機會去永無島,你是選擇像彼得一樣留在那里永不長大,還是選擇和溫迪一樣回到媽媽身邊,快快長大?

我選擇像彼得一樣留在永無島,因為 。

我選擇像溫迪一樣回到媽媽身邊,因為 。

五、“我”當評委

對作品人物的評價與分析是課外閱讀導讀的主要內容之一?!段饔斡洝分凶罹省⒆顐髌娴氖菐熗剿娜私笛?、歷經艱險的取經過程。作者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手法,展開了一幅幅游歷式的動態畫卷。其中有很多個性各異的人物,我從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出發,設計了這樣的導讀題:

縱覽《西游記》,書中有無數降妖伏魔的勇士,可謂高手如云,請你評出法力最厲害的五位。

《西游記》五大高手榜

Top1: 菩提祖師

法力指數:

入選理由: 教會孫悟空一身本領

Top2: 法力指數:

入選理由:

Top3: 法力指數:

入選理由:

Top4: 法力指數:

入選理由:

Top5: 法力指數:

入選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