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情的話范文

時間:2023-04-07 07:1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情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無論我變得如何強大,你仍然會是我的弱點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公交車5分鐘一班,地鐵9分鐘一班,我們的愛,一輩子只有一班

嫁給我吧!愛過之后,多希望你知道,與你有關的每一句簡單的話,我都放上了重量。記著,有的男人只是把一句話從“嘴”里說出來給你,有的男人真是在用“心”向你表達。對于男人,愛需要更多的責任。我想,因愛成熟的你,也會慢慢懂得,不必過于追問曾經的對錯真假;珍惜身邊完全屬于你的好男人,或者微笑著等一個還需加以磨練的好男人。對于女人,愛就是一種安全感。

被窩暖和了,快點進來。

我的嘴巴是向你說蜜語甜言的,耳朵是聽你的悱惻纏綿的,手是為你獻玫瑰花的,腳是跋涉愛情萬水千山的!

緊緊地抱住你,讓你感覺到我因愛你而加快的心跳;緊緊地摟住你,讓你體會到我因愛你而急促的呼吸

妞兒,真不知道沒有你我怎么辦。

我不要短暫的溫存,只要你一生的陪伴。

愛你不是目的,目的是愛死你!愛你不是目的,目的是愛你一輩子!

自從妳出現后,我才知道原來有人愛是那么的美好.

冬天一到冷冰冰,沒有愛情好傷心,我對你赤膽忠心,卻換來一句惡心,從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討你開心。

情真真,意切切,一片相思幾時休,月明人倚樓。情悠悠,思悠悠,愛到何時方始休,除非江倒流。

對你的思念太重,壓斷了電話線,燒壞了手機卡,掏盡了錢包袋,吃光了安眠藥,哎!可是我還是思念你。

傻妞兒,在我心里,我早已經認定了你就是我的老婆。

在每一個有你聲相伴的夜不再過于寂寥冷清。

剛才賣菜的大嬸找錢時跟我說:“你對象兒真漂亮!”

月缺時我想你,月圓時我念你,無論月圓月缺,我的心如那恒古不變的月光,默默地追隨著你!

我的眼中只有你,你是我生命中的奇跡;我的心中只有你,你是我不容錯過的唯一!

我的眼睛一定有問題,我的視線無法從你身上離開!

我要找到你,喊出你的名字,打開幸福的盒子,讓我找到你,就從那一刻起,一開始一路走一輩子。

真想幫你燒壺熱水,泡泡你的腳,暖暖你的胃,舒展你的筋骨,融化你的全身...

我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見你。我愛這個世界,因為我愛你,因為你愛我。

想著我,微笑,微笑,再笑:你的美麗綻永遠開在我心頭,你的笑容永遠溫潤我心田。

所有的相思只為有你。我的夢想就是和你在一起;我的天堂就是有你居住的地方!

想你:朝朝 暮暮;想你:云起 霧散;想你:花前 月下;想你:眼底 心頭;想你:今生 來世!

如果你是月亮,我就是星星;如果你是紅花,我就是綠葉。親愛的,我的存在,只是為了你!

篇2

1、對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美麗的夢何時才能出現,親愛的:好想再見一面。

2、當清風吹起我的長發,我獨自一個人站在山頂,好寂寞,只為等待苦苦思念的遠方的人兒!

3、我將把你緊緊地摟在懷中,吻你億萬次,像在赤道上面那樣熾烈的吻。

4、有你的日子你是一切,沒你的日子一切是你。

5、無論如何我都會感謝上蒼讓我遇見你。因為在我們心里:沒有聚散分離,只有愛!

6、一些路我們并肩走過,一些故事我們就是主人公,一首歌我們對唱了那幺久,永遠不變的是心中深藏的對愛的執著。

7、沒有你,我的世界沒有色彩;沒有你,我的天空沒有白云;沒有你,我的軀體沒有靈魂;沒有你;我的生命只有悲??!

8、也許是緣,但更多是怨,無所謂是緣是怨,今生相逢已讓我珍惜擁有。

9、我的愛人,你是我賴以生存的氧氣,雖然你不在我身邊,但你仍然充斥我周圍的每一寸空間,愛你永不變!

10、你知道我現在最想成為什么嗎?我最想成為一只大鳥,好大好大的鳥,一飛就飛到你的身邊。

11、如果愛你是上天交給我的任務,我愿意這個任務是永久,它不應有期限。因為上天知道我會好好的珍惜你的。

12、魚說:你永遠看不見我的淚,因為我在水里,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的心里 。

13、你問我,我有多愛你。我無法回答,因為你得先告訴我,你的一生有多長。

14、讀你之后才讀會美;懂你之后才懂得愛。我識美,所以為你沉醉;我懂愛,所以千緣難再!

15、我愛你,可是我不敢說,我怕說了,我會馬上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沒有人象我一樣愛你。

16、一分鐘就能讓一個人心碎,一小時就能喜歡上一個人,一天就能愛上一個人,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去忘掉一個人。

17、真正的情侶就是: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一小時是一秒鐘;而當他們分開的時候,一秒鐘是一小時。這正是我和你在一起的感覺。愛你直到永遠!

18、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群,變化的空間,變化的容顏,變化的語言,不變的是我對你的思念之情!

19、因為苦澀,才去品嘗,因為感動,才去深愛。

20、平凡的你給了我一份平凡的愛情,看在眼里,捧在手心,()記在腦中,留在心頭。只因你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真的謝謝你。

21、是鬼迷了心竅也好,是上天的注定也好。總之能夠認識你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快樂。

22、如果愛你是錯的話,我不想對,如果對是等于沒有你的話我寧愿錯一輩子。

23、我們能發展到今天真是幾經波折,可能還有更多的考驗等待著我們,但我只知道一件事,我愛你,我只想和你永遠在一起!

24、你是瘋子我是傻,二半吊子少半啦,沒有你就不瘋來,少了我也就不在傻,你在哪來我在哪,你要死了就少倆。

25、寒夜里,冷冷的,舉起手,呵了一口氣,讓我想起了你的手,那只需要我溫暖的手,想告訴你,你已經是我的一部分。

篇3

2、若無因緣,何以相遇,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3、愿世間山有木兮卿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

4、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5、我喜歡你,不是情話,是心里話。

6、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鎮,城鎮中有那么多的酒館,你卻走進了我的心靈。

篇4

[關鍵詞] 數字動畫;情感化;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整個世界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20年來,數字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更是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受數字化技術的影響,動畫也從傳統的手繪形式轉變為現代的數字形式。

一、數字動畫及其發展

最初的動畫是用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后來,發展為用木偶或線條繪制的影片。隨著電影業的發展,出現了用繪畫表現人物形象和劇情的卡通影片。這些傳統的動畫主要依賴于繪畫的技法和攝像機的拍攝,來完成影片的制作。而數字動畫是采用圖形圖像的處理技術,借助動畫制作軟件生成一系列畫面。

數字動畫藝術是傳統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傳統動畫藝術的基礎上,以數字技術為依托,不斷創新發展的新興數字藝術。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數字藝術,體現了科技與審美的交融,也是科技向設計滲透的具體表現。

在動畫百年的歷史中,數字動畫的歷史僅僅十多年,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CG動畫設計。傳統手繪動畫逐漸被CG動畫所取代,并很快成為一種潮流。CG技術是一種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屬于二維動畫。CG技術不僅可以制作場景,還可以模擬真人。美國迪斯尼動畫公司不斷地推出數字動畫電影,這些電影均是由電腦制作出來的。第二階段為Flash閃動畫。Flash閃動畫屬于一種網頁流式矢量動畫軟件,是專業為網絡打造的動態的、可互動的制作軟件。因為占用空間小、運行速度快,很快得到了普及。Flash閃動畫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表達豐富的情感,往往以獨特的構圖和色彩來表現情感的波動,用流動的鏡頭產生運動。Flas是在CG動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動畫,不能廣泛地應用于動畫影片之中,但卻在網絡以及廣告等領域得到了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得到了更加全面地發展,數字動畫也逐漸從Flash小動畫發展到了三維動畫。以3DMax、Maya、Moxi等為代表的三維軟件,促進了數字動畫的快速發展。這些高科技軟件給藝術家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和更加直觀的數字創作方式,創作者可以利用軟件制作出各種特殊效果,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數字動畫發展到今天,從動畫技術、制作流程、創作思想到包裝運營的整套體系,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但是,近幾年,數字動畫市場出現了“向數字技術要藝術效果”的傾向,原因在于數字動畫的創作過分地依賴于技術所帶來的程序化的視覺效果,往往流于程式化、而缺乏藝術感;過分依賴機械化,而失去了情感化。

二、情感化設計

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將人腦的加工水平分為三種: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與之相呼應的設計水平也有三種:本能水平設計、行為水平設計和反思水平設計,[1]這三種水平的設計常常是交互使用、相互滲透的。

我們在進行三種水平的設計時,必須考慮到人的認知和情感因素。對于認知和情感的關系,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說法。一種認為二者是對立的,認知屬于理性的、邏輯性的、人性化的,而情感屬于感性的、非邏輯性的、獸性的。另一種則認為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情感是在認知基礎上產生的,情感的波動會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情感和認知都屬于信息處理系統,只是功能不同。何謂情感?徐恒醇這樣寫道:“情感主要是由社會認知和文化價值導向形成,隨著理性的發展,由情緒器官產生的心理體驗”[2]。情感主要是引導和判斷,幫助人們確定事物的真假,而認知則是解釋,幫助人們弄清事物的內涵。由此可見,情感和認知的關系屬于外在和內在的關系。

數字化技術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方式發生了變化,現代的人機交互代替了傳統的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孤獨成為現代人的新苦惱。當人們無法達到面對面的交流時,就自然而然地將個人情感的表達轉移到產品上,對產品的精神價值需求越來越高。這些產品包括實用性強的生活用品,還包括精神性強的娛樂性產品,如數字動畫、網絡游戲等。優秀的設計作品能與人的情感發生碰撞,產生共鳴。所以,情感因素是設計創作過程必須考慮的關鍵性因素。

與人的情感相關的因素很多,但就設計的情感因素而言,主要包括情緒和美感兩個方面,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積極向上的情緒會指引我們不斷地前進,情緒會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接受和思考。美感是人的情感的外在因素,當人們看到美觀的物品時,情感就會積極活躍起來,產生一種想要認知和擁有的情感沖動。相反,不美觀、難看的物品,則會使人的興趣大打折扣。設計雖然屬于以實用功能為主導的商業活動。但是一味地追求實用性,而忽視了審美性,使其缺乏美感,必將導致失敗。

作為數字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字動畫受技術的制約,常常會導致過度地追求技術所帶來的炫彩,而忽視了人的情感在數字動畫中的滲透,導致數字動畫作品缺乏深度和意義,而走向失敗。所以,數字動畫同樣需要情感化設計。

三、數字動畫的情感化設計

數字動畫如同所有戲劇藝術一樣,讓觀眾在認知和情感方面都參與進去。Boorstin指出電影投合三種不同的情感水平:本能的、替代的和旁觀的,與諾曼的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三種水平是一致的。[3]電影和動畫有著本質的相似性,尤其是現代的數字電影和數字動畫同屬于數字藝術。所以,該理論同樣適用于數字動畫設計。

所以,對于數字動畫的情感化設計,我們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本能水平設計

諾曼認為:本能水平設計與外形有關,視覺、觸覺和聽覺處于支配地位,能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的活色生香。一部有著華美的三維畫面、優美的數字音樂的動畫片,給人一種炫目、炫耳的視聽覺感受,這是本能設計所起的作用。所以,數字動畫的場景和音樂、燈光和色彩,都會對本能水平產生影響。

數字動畫中的場景、燈光、色彩以及音效都屬于信息傳遞、情感接受和表達的外在因素,與外形有直接關系。為了體現數字動畫的本能水平設計,設計師必須充分把握這些因素及其關系,合理地進行藝術表現,以求達到外形的美觀,喚起接受者的情感。數字動畫主要利用數字技術來完成各種元素的創作和表現,具有機械性,像數字動畫的建模、燈光和材質都具有明顯的程式化,制作出來的元素難免具有某種相似性。所以,原畫師在進行各種元素的設計時,要從主題內容出發,盡可能地賦予各種元素以美感,來滿足人們情感的本能水平的需求。

此外,視角的設定也會影響本能水平。太遠,觀眾看不清楚,達不到親身體驗。太近,形象過于清晰,很難表現氣勢。俯視,場景中的人物被壓縮,顯得很渺小。仰視,人物變得強大。其實,這些不同的視覺感受正是設計者操縱用戶情感所采用的一種藝術技巧。數字動畫的聲效和音效也會影響本能水平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

總之,數字動畫設計的外在形式因素都與情感的本能水平有關,直接影響著人的行為實施。設計時,應在其功能性的基礎上,注入更多的審美性,使其能引起人們的感覺舒適。

(二)行為水平設計

Boorstin的“替代的”對應著諾曼的“行為的”。諾曼認為:用戶必須學習掌握技能,并使用技能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行為設計講究的是效用,優秀的行為水平設計包括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覺四個方面。在進行設計時,必須以人為中心,把重點放在理解和滿足真實使用產品的人的需要上。

數字動畫由于觀眾不能直接參與,只能通過觀看來感受影片中的各種活動,高水平的影片一樣能帶給人身臨其境的藝術幻覺。正如Boorstin所說:“替代的眼睛把我們的心放在演員的身體內,我們受演員的感覺,但我們為我們自己判斷它”[3]。數字動畫中的行為水平屬于一種幻覺行為水平,是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將觀眾卷入影片,幻覺性地參與活動。產生這種幻覺需要觀眾集中精力,使自己全部的有意識的注意力都參與,不受外界的干擾,精神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

數字動畫的行為水平設計必須充分地調動人的幻覺心理,利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細膩感人的人物情感以及炫目炫耳的數字特技,將觀眾帶入一種親身體驗的幻覺行為中。

(三)反思水平設計

反思水平是一種理智的水平。在數字動畫中的角色,故事情節要表達的隱喻和類推的深度和復雜性比影片中所看到的角色和故事更深刻、更富有意義。Boorstin所說的“旁觀水平”就是一種反思水平。反思水平設計在本能水平設計和行為水平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反思、觀察,并加以評論。對于設計來說,反思很重要。這種反思不僅包括設計者的自我反思,還包括觀眾的反思。設計者的反思往往建立在觀眾意見反饋的基礎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藝術創作,不斷地提高個人的素養和眼界,以便于更好地迎合觀眾的需求。而觀眾的反思在于對透過影片的故事情節和藝術感染,反思影片的思想以及生活哲理,以便于更好的生活。

反思水平設計不僅要求設計師有扎實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藝術技能,還要有較深的文學素養。一個好的劇本,只有在好的設計師的努力下,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動畫影片。對于反思水平的設計,依然要從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反思是人的反思,需要人通過個人的情感需求來體現對作品的接受和認可。其次,影片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反映人的情感的。要想讓觀眾對影片有更深刻、更有意義的理解和認識,就必須抓住人的情感。

當然,反思水平設計是在前兩種水平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可以說,本能水平設計是為了滿足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需求,行為水平設計是為了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受,而反思水平設計是為了留給觀眾思考、遐想的無窮回味空間。人的需求、體驗和回味都是需要以情感作為依托的,當人對某事物有了某種情緒,這種情緒恰恰是與該事物所含的情感相一致,且該事物又具有一定美感的時候,人的情感就會與該事物的情感產生共鳴。所以,從情感化的角度,來進行數字動畫的設計能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美]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篇5

浮生若夢,煙雨年華,伴我走過的春夏,陪我升起的朝霞,卻被歲月的清風,吹散在天涯。我竭盡地攀爬,只為留下最美的它。奈何我奮進拼打,勇敢前踏,卻無力改變時光的瀟灑。原來,在歲月的光環下,我始終留不住青春的步伐。

1.青春流失在幸福中

云煙渺渺,風也蕭蕭,想念伊人莞爾一笑 。漫卷輕紗,輕彈琵琶,伴著伊人,看最美晚霞?;ㄇ霸孪?,我賦詞章,伊人相伴。攬紅顏入懷,誓守千年不分開,執紅顏手,伴紅顏走,就這樣瀟灑地走到世界盡頭。紅塵妖嬈,惟妙惟肖,等一季花開,待一世相愛。紅顏胸懷,誓死依賴。古往今來,最美相愛,永駐心懷。梁祝美眷,燃起多少青年生死相依的信念;霸王別姬,淚染多少青年的衣襟;孟女哭城,造就多少不朽的篇章。

月光稀,北風急,君為伊人暖寒衣。

思故里,不分季,夜空之下心相系。

今何兮,歸來期,朝朝暮暮永不離。

此情悠悠,人兮向往,但終究席散后,青春已然遠去。驀然回首,快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青春。

2.青春流失在快樂中

纖纖手指,微微輕揚,淡淡筆墨,揮斥情場。譜一首時光之曲,訴一場流年之殤。煩憂之時,喜歡沐浴文字海洋,與文嬉戲,與詞相鬧,伴文相隨,與詞結友。悠揚文字,抒寫心間,是一種享受,一種生命守候。閑暇之時,喜歡依偎青山懷抱,靜趟綠水之中。與百草相擁,賞那山花爛漫。清純泉邊,看蝴蝶翩翩起舞。夕陽西下,與花為友,與蝶相伴。一路沿途,或悲或喜,或哭或笑。轉身回眸,風也瀟瀟,不禁甚覺。山悠悠,水悠悠,看我清風攜兩袖,沐浴這份純凈之美,不禁暢然歡快,瞬間淡抹塵世悲哀。

純凈之美,人兮渴望,但終究夕陽西下后,青春已然遠去。我們在快樂的享受這份自然美時,卻在無奈中眺望著青春背影。

3.青春流失在悲傷中

塵世紛繞,各行其道,縱然小丑演技惟妙惟肖,也演繹不了世間煩惱;凄夜星少,月再美好,也映忖不出天空妖嬈;櫻花圣桃,絕美海島,亦終究是虛無縹緲。我走在人生的路口彷徨,望盡平川,頃刻渺茫,是我不夠堅強,還是被遺忘的憂傷,刺骨得太凄涼 我久久佇立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只為尋找那個遙不可及的你,卻始終望不見那熟悉的身旁。絕望之下的冰冷瑟光,失望之后的苦苦惆悵,恍然間,才發現,自己已然被遺忘。我們邁著堅實的步伐,在青春路上,灑下了一屢惆悵。

君心弱,花亦落,悲喜無常誰負責?

路漫漫,不堪看,紅塵陌路情誼斷。

櫻花瓣,離傷寒,月光之下心已亂。

望彼岸,思緒轉,獨留自己空長嘆。

篇6

關鍵詞:美術: 情境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1-113-001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尤其體現出了情景教學的重要性。有幸聽取了上海特級教師――李慰宜老師的《情景繪畫活動》的講座,讓我對美術活動的情景體驗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以前一直認為美術活動示范是很重要的環節,回顧自己以往的美術活動,示范成了重點,有很多說教的成分,示范完就是幼兒的操作,一成不變,缺乏新意和活動的趣味性。在聽完李老師的講座后才頓時覺悟,原來美術活動也可以情景化。情景繪畫是借助虛擬的各種情景線索,以角色的行為把現實生活同化于自己夢想般的世界,滿足個人表現對外部世界認識與情感的需要,宣泄自己作為畫中角色的審美情感體驗。而教師在情景美術活動中的工作就是深入幼兒生活,選取有價值的題材,并按幼兒的特點進行加工提煉,不斷創設富有藝術情趣的情景,引導幼兒感受與表現。

小班下學期開始,幼兒開始學習使用剪刀,開始拿著操作材料進行簡單的操作。因為制作材料的限制,好幾次,小朋友在制作的工程中不是丟了這樣就是丟了那樣,如在制作手工拖鞋的時候,因為操作紙比較多,需要先把2只鞋底剪完以后再進行黏貼。因為小班的孩子對自己物品的保管意識不夠強,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就很容易剪完一只鞋子后沒有保管的意識,所以再剪完另一只鞋子的時候經常會有孩子跑到我面前跟我說:“老師,我只剩一只鞋子了?!薄袄蠋?,我找不到我的鞋子了?!睂τ谶@樣的現象,我也很頭疼,我試圖想找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既能讓他們輕松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又能完成作品。

這次的手工是制作《香酥鴨》,共有2張操作紙:一張是鴨子,一張是盆子。整個操作過程是先把鴨子和盆子剪下來,然后把鴨子黏貼到盆中間??粗@個操作材料我又開始擔心起來,他們中的個別孩子肯定又會把操作紙弄丟,這樣將會給孩子們制作成功的作業帶來難度,如果此時我過度說教的話,效果也仍然是不明顯,反而會加劇美術活動的枯燥性。怎么才能讓孩子在活動中不丟失操作紙,并且能在一個富有情趣的環境下激發孩子的潛能和主動操作意識?于是我邊示范邊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我先提示孩子們要將鴨子剪下來,然后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把這只鴨子怎么煮了吃呢?”“老鴨湯?!薄翱绝?。”“紅燒鴨?!薄谑俏揖徒榻B起來:“我今天要做香酥鴨,看好咯,我的鴨子要進烤箱啦?!蔽野鸭艉玫镍喿臃诺搅恕翱鞠洹崩?,四四方方的椅子還真有點像烤箱呢?!昂昧耍喿釉诳玖?,不能去碰了哦。我要準備個盆子,一會把烤好的香酥鴨裝盤?!蔽疫呎f邊又剪起另一張操作紙。剪完以后,我問:“孩子們,你們聞到香味沒有?”小朋友們都很投入的回答我:“聞到了,好香呀!”“叮――時間到。香酥鴨烤完咯。我要來裝在盆子里咯?!蔽野严闼著喣闷?,還裝出了很燙很香的樣子,涂上膠水,黏在了盆子上,這時澄澄還提醒我說:“王老師,當心燙到手?!?/p>

香酥鴨完成了,我雙手捧起,假裝用鼻子湊近聞:“哇,好香的香酥鴨呀?!焙⒆觽兌加锰煺娴谋砬閷W著我的樣子,深呼吸一口:“好香呀,好好吃!”看著他們投入的樣子我乘熱打鐵問:“那你想不想也做一只香酥鴨呀?”“想!”孩子們立即都興奮地鼓起掌來。

對于這次活動我也獲得了以下的幾點感悟:

一、教師在情境導入中占主導

在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能有自我保管的意識,我特地采用了形象生動的烤香酥鴨作為情景教學,不僅打破了原有的美工活動的枯燥,更讓孩子愛上美工,并能在教師提供的情境下有興趣有目的的學習?;仡櫼酝拿拦?,活動中,活動過程都是教師制作和幼兒練習為主,反思自己的教學,缺少了教學的激情和興趣,又怎么能去要求孩子主動參與活動、培養幼兒的創作興趣呢?是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在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在情景教學中的準備,情景的創設要以材料體現為主,幼兒的實際需要為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情境,讓幼兒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培養幼兒,誘發主動參與,使美術教學過程成為以極大的熱情經歷不斷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

二、創設情境要根據幼兒的年齡而深化

情景化教學要根據幼兒年齡的實際需要,不可套用,否則肯定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本次活動是針對小班幼兒進行的設計,將手工材料《香酥鴨》進行生活化、真實化,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常把假象當現實的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常可以把假想的事情當做真實的事件,把自己當成游戲中的角色。就像此次活動,孩子真的以為自己是一個小廚師在制作一只香酥鴨,所以在操作活動的時候特別的用心和專注,不會輕易放置材料、丟失材料,當聽到“叮”的一聲時,他們似乎都已經聞到了香酥鴨的味道,感受到了小廚師的成功和快樂。這樣的體驗方式只有小班幼兒體驗得到,試想,如果我們把這個情景放入大班的教學活動中的話,估計幼兒會說:“老師,紙質鴨子怎么可能烤出香酥鴨?!彼?,在選擇活動情境設計上要貼近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僅可以讓幼兒充分享受到了活動的快樂體驗,還要使我們創設的情景教學變得十分的自然。

三、重現生活經驗,激發創造欲望

篇7

一株不起眼的冬青長在花園的角落里,顯得那么地弱小。其它地花兒都不把它放在眼里。

玫瑰離冬青最近,它非常生氣:“你是從哪兒來的東西,長在我旁邊,把我的身份都降低了,難道你不知道我是愛情的象征嗎?你看看我多么鮮艷的花朵,那是送給心上人最好的禮物。你瞧瞧你長的那丑樣,趕快離我遠一些。”

月季也附和著說:“就是嗎!像個呆呆的傻子,把我們花園的臉都丟了。”

一串紅跟著說:“它就是一愣頭青,一點生氣都沒有,跟我們的風姿卓越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小丑!”

“是呀!它是我們花園的恥辱……”其它的花兒也跟著起哄。

冬青默默地待在角落里,它沒有說話,它知道它不說話是最好的。

冬天快要來了,玫瑰、月季等都隨秋風一起消逝的無影無蹤了。只有冬青依然生長在角落里,依然那么綠,那么青——冬日花園里唯一的風景。

篇8

1、崽崽,有你真好,有你的冬天,不冷。

2、再冷的冬天有你牽著,也就不冷了。這應該就是愛情的樣子哦。我只有踹兜里。

3、杯中有茶,手中有書,身邊有你,這個冬天就不冷了。

4、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平如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這個冬天有你,不冷。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關鍵詞】情感表達;情感再現;構圖;角色塑造

前言

情感是一種主觀意識,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一種情感反映。藝術是一種主觀的表現形式,許多情感都需要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動畫短片中的情感表達是動畫短片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動畫片創作中更應該注意情感的設計。

1.情感的表達對劇本和角色的影響

1.1 情感表達對劇本的影響

動畫短片的劇本創作是動畫短片制作的關鍵,是動畫短片創作的基礎。動畫短片雖短,但是好的開端、發展和都是不可缺少的。劇本是編者的情感外化,角色的情感升華,觀眾情感共鳴的基礎,劇本同樣是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有的言簡意賅,有的繁瑣不清,有的情真意切,有的讀者看完后毫無感覺。

故事主導著世界上大部分文化力量,我們從小都是受故事的熏陶慢慢建立起善惡觀、價值觀甚至人生觀的,電影、電視、戲劇、小說、童話等等都是講故事的主導媒體,動畫短片作為電影藝術的一種形式,前期的故事題材也和電影的劇本一樣重要,因為他決定著整部片子的靈魂。如果一部片子能把觀眾的思緒帶進去,讓觀眾會一起與之關聯的種種美好,會隨著片子的情節而波動情緒,使情感得到升華,從而提升片子的藝術效果。例如《小胖妞》: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為愛不顧一切的簡單故事,動畫中的爆炸頭小王子可能并不帥,但小胖妞對他一見鐘情。小王子遭到了香腸嘴粉紅色魔王的綁架,為了救愛人,她被粉紅色魔王施咒,不斷變胖,在和粉紅魔王的對抗里,大腹便便的小胖妞把肥皂當滑板,飛過襪子和廚房里的碗碟,最后在一個餐桌上與魔王對峙,她機智地躲過了電腦攝像頭機器怪人的圍攻,在麻將磚塊從天而降的瞬間,擋在心愛的小王子身上,自己被砸斷了胳膊。智斗惡魔之后,小胖妞用麻將牌壘成巨大的心字示愛,小王子卻嫌棄她身材臃腫,扭頭離去。在我們看來《小胖妞》顛覆了傳統漫畫里英雄救美的情節,小胖妞敢愛敢恨的設計感動了許多網友,傳統童話里的灰姑娘、白雪公主仿佛都不及小胖妞可愛。

1.2 情感表達對角色的影響

角色的塑造在動畫短片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角色不僅可以使短篇更加精彩也可以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是我們一起融入片中,和角色一起演繹著故事。一個動畫短片的角色因其形象設計的生動可以帶給觀眾審美上的滿足,動畫短片中的角色造型大多是通過虛擬夸張畫出來的演員,但是形象設計有來源于生活,可能就像是你身邊的某一位朋友或者動植物。他們都是比現實中夸張了的造型,把現實中熟悉的事物從另一個視覺來看,技能吸引觀眾的好奇心,又能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

2.情感表達在動畫短片中的運用

2.1 情感在色彩中的運用

色彩渲染的氣氛是無窮無盡的,色彩會使觀看者引起種種情感,是因主觀因素而起,是從過去的經驗、記憶、知識所引起的聯想。色彩聯想的時間長了,會漸漸成為符號表情,然后會建立起來表示某種意義的色彩標識,人們對色彩的感覺產生了共性以后,都會賦予色彩特定的象征意義。每個人的視覺審美不一樣,觀看同一部動畫短片的時候其中的色彩也會給每個人帶來不同情緒情感上的感染力,例如,兩個人同時觀看一部動畫短片,片子的主色調是黑色,喜歡黑色的朋友就會異常興奮,會不停的贊嘆場景畫的如何的漂亮,看到最喜歡的一幅場景時甚至會不自主的從座位上站起來,而另一位不喜歡黑色的朋友,他會感到黑色的場景陰森冰冷,給人恐懼透不過氣的感覺,不會像那位喜歡黑色的朋友那么興奮,只會坐在座位上不動,甚至看不下去,情緒也會變得非常低落。

2.2 情感在聲音中的運用

耳朵是敏感的,聲音是富有情感穿透力的。聲音以表現見長,以動人心弦制勝。耳朵比眼睛更容易動情,聲中有情,情寓于聲,聲情并茂,聲淚俱下等是人的情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耳朵只要有一點傳情暗示,就會直接進入心靈,并作出情感反應。人接受信息的過程需要一個立體的空間,如果只是視覺觸及畫面而沒有任何聲音的話,就算動畫短片中的角色表演的栩栩如生,那么銀幕前的觀眾也會感覺了無生趣。豐富多彩的畫面配上適當的聲音,才會使觀眾更容易走進片子,融入片子,從而感染觀眾。因此情感在聲音中運用顯得十分重要。

2.3 情感在構圖中的作用

構圖是創作者能動的對畫面布局等方面的藝術處理所做的構思,構圖包括對畫面表現得主次、對比明暗、遠近、虛實等矛盾性要素和關系的處理和確定。攝影是以單幀的畫面形式出現的,動畫短片則是連續播放的,連續變化的畫面產生的動作感、流動感、韻律感,都賦予短片以生命和靈魂。構圖決定著人觀看場景之后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反應。當你面前的場景是在遼闊的草原上天地相連時,你的心胸就會感到開闊,當你面前的場景是一座座山川相連時,你就會感到悶得透不過氣和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如果片子中的畫面選取三角形構圖,觀眾從擁有幾何形的三角形中領悟到的是堅固和不可動搖的情感體驗。S型構圖就像一條蜿蜒的河流,其中的任意一條都富于張力,S型構圖不僅給人優美的感覺,同時還給人們有力的印象。畫面的表現會給人們以直接的情感渲染,如《小胖妞》中榴蓮怪物緊追王子的一段畫面,我們也會緊張、擔心。當面對《老人與?!分心且蝗~扁舟與蔚藍的大海時,如果我們能感覺到海濤的洶涌,都在表達著我們無所依憑,與在大海上的老人和鯊魚的奮力拼搏合而為一了。

3. 情感再現是設計者創作的靈魂與再現的過程

3.1情感再現是設計者創作的靈魂

情感是人類共有的屬性。動畫中的情感再現是設計者創作的靈魂。優秀的動畫必然會深深地打動觀眾的心靈,動畫短片創作受到現代設計思潮的影響,與傳統動畫片大相徑庭并形成了自己的設計方法,現代動畫短片創作總體而言是在設計理念的,以動畫劇本為基礎的前提下發展開的。但它又有著自己的創作方法和情感意境的創造、有著多元的設計資源構思路徑及靈感的引導。

3.2 情感再現的過程

情感是難以捕捉的抽象形態,也是令創作者感興趣的內容,如:喜、怒、哀、樂等,然而情感的再現則需要情感的物化。情感是動畫設計表現的普遍與永恒主題,特別是高度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人們希望在個性化的動畫作品中宣泄多彩的情感:狂喜、愉悅、快樂、痛苦、悲傷、憤怒、思念一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語言來溝通的,而動畫則是通過具體形態畫面與人之間進行溝通傳達信息的。設計師在創作動畫時,賦予動畫角色一定的形態,而形態則傳遞出一定的特征,就如同它從此有了生命力,人在觀看動畫作品的過程中,會得到種種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動畫形態一般給人傳遞兩種信息,一種是理性的信息,即動畫角色的形態、場景的布局、色彩的搭配、光源的照射等,另一種是情感信息,如:動畫角色的行為、語言、思想等.前者是動畫存在的基礎,而后者則是動畫生成的關鍵。它們互相為用,創造完美的形象畫面及無形的情感遐想。

在動畫創作中情感的設計需要將情感物化形成特定的符號。通過設計師之手將組成動畫設計情感的相關元素進行符號的再現,通過視覺,聽覺等形式向觀眾傳遞出整部動畫片的情感意境。

4.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文淺析,我們可以看出短片創作中的情感設計在短片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他滲透到了動畫短片的每一個角落,是動畫短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雖然我國的動畫短片尚存在著些許問題待解決,但我國的動畫短片也有很多值得我們驕傲的精品,例如《三個和尚》、《哪吒鬧?!?、《九色鹿》、《女媧補天》等動畫片都是中國動畫片史上不朽的經典之作。我們要在以后的創作中更好的把情感表達出來,定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是中國的動畫短片在世界動畫短片市場中更加有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張鳳鑄. 《電視聲畫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

篇10

[關鍵詞] 邁克爾·度德威特;極簡主義;東方水墨;筆法;禪境

邁克爾·度德威特生于荷蘭,2000年憑借一部動畫短片《父與女》將所有國際大獎盡攬囊中,而此時他僅年過50歲,只有拍攝三部電影的經驗,其中一部是畢業作品,還有一部是試播片。他的作品有一種清晰的敘事邏輯,如果分析一下他的三部獨立制作的電影《和尚與飛魚》《父與女》和《幽幽茶香》,就會發現明顯的相似之處。前兩部作品都是存在主義的故事。第一部講的是一個和尚追一條魚;開始,他一心想要抓住它(但沒有成功),后來,他悟出了他這種追尋的真正目的,并且和抓捕對象融為一體,獲得了內心的寧靜。第二部影片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看著父親乘船離去,再沒有回來,此后就一直在苦苦企盼。她騎著自行車,一次又一次地來到分別的地方,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在她生命的盡頭,她終于又見到了她深愛的父親。最后,她必須躺下來,放下現有的東西(她丟開了陪伴她一生的自行車,來到小船的殘骸旁邊)去達到她的目標,這與《和尚與飛魚》最后的場景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最為相似之處的是涉及深受東方書法藝術影響的藝術處理。邁克爾·度德威特對東方水墨畫的空間感與生命力傾心不已,這也成為他的作品靈感來源。本文擬從骨法用筆、水墨色彩、禪境表現三方面來闡釋邁克爾的東方情愫,旨在更為全面地挖掘其作品的深層含義,他的作品猶如一面鏡子,劇中人的意識和立場、進退和選擇無不映照今人的悲喜與困惑。

一、關于骨法用筆

邁克爾·度德威特的作品簡約清雅,每個鏡頭畫面都像一幅東方水墨作品,簡約中蘊涵了無限的力量和生命力。以《父與女》為例,整部片子全以鉛筆與炭筆在紙上完成,作者的意念全賴“用筆”傳達。雖然水墨畫的筆法是“以線造型”,但它不僅僅包括線條藝術,還包含著“以意帶肘,以肘帶腕,以腕帶指,以指運筆”的一系列作畫行為。清代惲南田的《甌香館集》指出:“有筆有墨謂之畫?!卞X鐘書先生《管錐篇·全齊文卷二十五》中說:“骨法,用筆是也?!薄肮欠ā奔础肮橇Α?,依“骨力”用筆,實則用筆之法度。炭筆運用功能的特性上某些方面如同毛筆一樣,可隨腕力之運轉而變化,有如蒼勁之筆法,“寓神氣于其間。炭筆行紙上,若以中鋒運筆,成尖銳刻畫之勢,有如鋒藏于紙背,其色黑如漆;以側鋒沿形體走勢逐層迅速掃成,筆跡依紙面凹凸不平之肌理渾然而成,有如云煙氣蒸滋潤明潔之感;用側鋒以筆鋒向下拖畫,筆法艱澀,有如刀刻金石般之筆痕;若以橡皮當筆使,通過‘揉、擦、抹’之筆法,使其筆鋒深藏不露……”故而使炭筆需講求筆力,依“骨法”行筆。在《父與女》的分鏡腳本中,為幫助奠定刮風場景的草圖是邁克爾以炭筆中鋒為影片繪制的第一幅木炭畫,所使用的斜線筆力勁道,具有指引視覺的方向感及動勢,雖然畫面過于戲劇化,但它強化了木炭畫技法在整部影片中的應用。而在中后場的背景中,邁克爾用木炭和鉛筆畫在紙上,木炭則是他用手指和手掌涂抹上去的,也正是這組隱藏筆鋒的草圖讓他意識到應該怎樣用陰影去強調戲劇化的氛圍。片尾的兩幕背景中大面積區域都覆蓋著陰影,這樣難得一見的處理方式使木炭畫給人的聯想似乎更寬廣了些,令我們想起東方水墨畫中的云煙露靄之山水,勾勒如蒼藤古柏、峻石屈鐵之筆法。

東方傳統藝術“用筆”一則為“寫形”,以“筆渾成形”;二則為“神致”,“意隨筆出”。邁克爾鏡頭畫面遵循由此自終的創作理念——極簡主義,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象空間。這與東方傳統藝術理念是不謀而合的。書法藝術是一門抽象的藝術,它的抽象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一個從形到線、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創造和培育了比較純粹的結構和形式美。當然,線條的組織概括是個人修養和審美情趣的直接反映。同時,線的主觀處理也是個性特征的集中表現。邁克爾“力之所成”則“意之所至”:如在《父與女》片尾出現了一只海鳥——一只反嘴鷸。本來他想用這種海鳥組成一組有意思的鏡頭——20秒左右的——后來突然發現這樣會轉移觀眾對故事主線的注意力。最后確定下來的反嘴鷸的畫稿:形象異常簡潔,同傳統的東方書法頗為神似。對形象感受的差異往往會在用線手法上有所不同,線成了思維的載體和抒感的手段。邁克爾創作的過程就是簡化的過程:開始有許多想法,然后漸漸地去厘清脈絡。

二、關于水墨色彩

在《和尚與飛魚》和《父與女》兩部影片中,人們一眼就能認出邁克爾·度德威特的風格特點。精致的輪廓線與從書法中汲取營養的藝術設計一脈相承,強調用光的簡單有效。畫面中沒有任何無效的或與整體不協調的元素,因為整體風格傾向于最大限度地簡化。如《父與女》就是一部幾乎純用單色的短片,背景類似淡彩畫。為了使場景易于理解,背景元素固然很少,但其設計卻極富創造力——在邁克爾的作品中,東方水墨色彩的運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水墨的產生源于東方的文化精神與哲學底蘊。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道’之出口,淡乎無味”,“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等思想觀點對后世藝術追求有著深遠影響。墨為玄色,玄為陰;紙為白,白為陽;一陰一陽謂之道;玄色為五色之母,幽深玄妙,和“道”一樣樸素,最接近玄化無言的“道”。色是現象之色,墨為本質之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色無色,正合中國美學關于表現宇宙生命精神的藝術理想,也合乎文人畫家空靈淡遠的美學追求。

東方水墨色彩的特點是要突破自然主義,這似乎是邁克爾的重要靈感來源。身處一個陽光燦爛、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卻不惑于眼中之色,不為客觀色彩所役使,而是以超然的智慧,選擇黑白來演繹天地萬物,以水墨畫創造了獨特、神奇、玄妙的色彩篇章,樸素無華卻絢麗燦爛。在《父與女》接近單色的畫面中,色彩是事先調整好的,防止在同一場景中出現不合適的變化——通過這個色彩設計可以看出,用到的顏色并不多,但這些顏色產生的視覺效果卻豐富飽滿。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所言:“夫陰陽陶蒸,萬物錯布。玄化無言,神功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綠之彩;云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清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纟卒。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矣?!边@清楚地表明了水墨畫的用色方式——不求“以色貌色”的形似,而是舍去現象而直抵物象本體,追求生命內蘊的精神。邁克爾繪制的水墨畫面在攫取本質的基礎上,以墨色呈現“多彩絢麗”之貌,正所謂大巧若拙,大匠不雕,飾極返素。

三、關于禪境表現

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影片《父與女》的理念是極簡主義,簡潔原則貫穿了影片始終。傳統東方世界重視“空”與“靜”,東方書法中的筆墨線條與周圍留白空間散發出的力量與生命帶給邁克爾巨大的震撼。東方水墨的空間構造,既不是憑借光影的烘染襯托,也不是一些雕像立體及建筑的幾何透視,而是顯示一種類似音樂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間感型。確切地說是一種“書法的空間創造”。東方書法本是一種類似音樂或舞蹈的節奏藝術。它具有形線之美,有情感與人格的表現。

至于創作《父與女》,邁克爾當初曾自問最想表達的是什么,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冀望,一種既美麗又令人感到痛楚的深沉情感,一種深切的渴望,一種企求。在創意之初,邁克爾認為最動人的一個想法是:首先是分離,之后為相聚,這也成了故事的主要架構。當他駕車行駛在荷蘭中部廣闊的平原上,放眼望去盡是平地,視線最后無可避免地落在遠處的地平線上,這種感覺決定了他在影片中帶入故鄉這種寬廣的空間感,而影片的相關細節則一一涌現:劇中父親與女兒的關系、如何運用自然景象與季節變換來烘托劇情等等。整個故事與人有關,講述了個人的生活歷程,也因此該片得到了觀眾罕見的情感回應?!扒椤笔切撵`對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氣”是“生氣遠出”的生命,“格”是映射著人格的高尚格調。繪畫有豐滿的色相達到最高心靈境界,所謂禪境的表現,種種境層,以此為歸宿。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

《父與女》臨近尾聲的一個場景,已成為老婦人的女孩,在躺在船上之前,想把她的自行車立起來,但自行車卻總是倒下來,她試了幾次,最后丟下它不管了——對她來說,生命已經結束了,她遠離了物質的東西。她已經走過了某一階段……這正如中國人對于空間和生命的態度,不是正視的抗衡,緊張的對立,而是縱身大化,與物推移。中國詩中所常用的如往復、來回、周而復始、無往不復,正描繪出中國人的空間意識,“花未全開月未圓”,有與無,彼此互為因果,相生互變,互為相滅。

四、結 語

人是懸掛于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文化動物,文化是律動著的人類生命之流。東方文化認為有無之間互為因果,如一呼一吸之自然往復,無時隨性,有時惜福,人生便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邁克爾·度德威特似乎深諳此理,因而他筆下的女孩、和尚和茶粒無論如何癡迷忙碌,尋尋覓覓,終究是“塵沙聚會偶然成,蝶亂蜂忙無限情;同是劫灰過往客,枉從得失計輸贏?!弊鳛樯谒?,長于斯的西方人,以其獨特視角來詮釋對東方傳統世界的情愫尤其彌足珍貴。歌德的詩劇《浮士德》里曾說過:“去了解有哪些力量,使這個世界變為整體?!彼稳舜鲝凸拧妒朗隆贰耙八膳远桑﹃柹酵馍健爸?,對于領會世事有無窮境界,山外有山,水外有水,自然余情縈繞不斷。中國古人對窮極天地之本源的愿望所激發的宇宙思想,包含著專注于人世間的情深一往的夢想,這也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叭チ私膺@一切是人類的古老夢想,是詩人和思想家的夢想?!?博爾赫斯說:“東方總是使西方人神魂顛倒?!蓖?,西方也使東方人神魂顛倒,這樣的情況也許是人類為尋求共同的夢想而形成的吧。

[參考文獻]

[1]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奧利維耶·科特.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幕后·手記[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