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時間:2024-04-10 10:11: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垃圾填埋的方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home garbage disposal plant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it's prone to lightning strik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stall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s on how to establish a set of safe,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Key words: garbage disposal plants;lightning prevention;hidden trouble;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4-0222-01
0引言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這些垃圾得不到妥善的處理而隨意亂堆亂放的話,將會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目前世界大多國家都采用填埋的方式來處理生活垃圾,我國目前也是采用這種方法,但是由于垃圾填埋場的地理位置,運行特點等原因使其在雷電防護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許多垃圾填埋場由于沒有安裝防雷裝置曾經發生過多次雷擊事故,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在生活垃圾填埋場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經濟合理防雷裝置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隱患分析
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場是一年四季全天運行的生產單位,在生活垃圾填埋時,都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工人和機械設備來對垃圾進行堆填處理,而在雷雨天氣進行處理作業時,工人和機械設備就非常容易遭受雷擊,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1 從地理位置來看
從生活垃圾填埋的地理位置來看,其地理位置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為了不讓生活垃圾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生活垃圾填埋場一般都建立在離市區較遠的野外;其二,垃圾填埋場一般都建立在峽谷地帶,填埋時沿著峽谷逐漸往上堆放直至填滿整個峽谷,這樣的地理環境本身就是雷電高發的地方,將填埋場建立在這樣的地方,防雷隱患尤為嚴重。
1.2 從運行特點來看
從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生產運行特點來看,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水分,這樣的垃圾在填埋場中腐爛變質后,將會造成垃圾填埋區域的電阻率較低,而電阻率越低的地方發生雷擊的可能性就越高;另外,由于垃圾在腐爛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沼氣等易燃氣體,一旦發生雷擊,就可能造成重大爆炸和火災事故。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防雷隱患非常嚴重;因此,為了保證作業工人和機械設備的安全,確保垃圾填埋工作的正常運行,在垃圾填埋場中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雷電防護措施就顯得非常必要。
2防雷方案
一個完整的防雷方案通常包括直擊雷、感應雷防護以及接地與等電位聯接系統三部分。由于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巨大,傳統的直擊雷防護手段難以做到整個場區的直擊雷防護全覆蓋,只能針對辦公樓、宿舍樓、地磅房等重點區域做防雷保護。為了保證整個填埋區域內的雷電安全,先進的雷電預警系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方案。下面分別就填埋區域防雷和管理區域防雷兩個方面論述生活垃圾填埋場整體防雷解決方案。
2.1 垃圾填埋區域的防雷
由于垃圾填埋場的占地面積很大,長和寬一般都在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而且垃圾是不斷的往上填埋,如果采用普通建筑物的防雷方法來保護整個垃圾填埋場具有很大的不可操作性。如果采用普通建筑物的防雷方法來對整個垃圾填埋場進行保護,按三類防雷建筑考慮,我們必須在高于整個垃圾填埋場最高填埋高度的上空建設一套不大于20×20m的避雷網,這樣的做法投資會很大,施工難度也很高。所以,我們認為這樣的防雷方法不是很理想。
我們認為垃圾填埋場的防雷可以參考一些大型露天場所的防雷方法,例如高爾夫球場、一些大型的體育場館等,這些建筑物在防雷方面與垃圾填埋場具有很大相似性,它們同樣不可能,也沒有一個場所采用了架設避的雷網格的方式來進行防雷,那么這些場所又是如何進行防雷的呢?據了解,國內的很多高爾夫球場和大型運動場館都采用了比較先進雷電預警系統來防御雷電。例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北京奧運場館之一的鳥巢,也是由于場館范圍較大,在運動場上的人員無法得到防雷裝置的有效保護,他們就是采用了雷電預警系統來防御雷電。雷電預警系統通過大氣電場儀實時地監測近地面大氣層靜電場的變化,并將檢測值輸入到控制系統中加以處理,從而準確偵測雷暴的產生和發展全過程,并在雷擊危險來臨前發出警告信號,使在危險區域作業的人員在雷暴發生前有足夠的時間撤離到安全的區域,從而達到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的目的。
因此,我們認為要在垃圾填埋區完全按照規范要求安裝一套完整的防雷裝置是不現實的,應該采用先進雷電預警系統來對雷電活動進監測和預警,通過制定并嚴格執行相關的雷電防御管理制度,確保在雷電發生前,在填埋區域作業的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撤離到安全區域。這是目前比較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防雷方案。
2.2 管理區域的防雷
管理區域一般是普通辦公樓、宿舍樓、地磅房等建筑物的防雷裝置,這些建筑物應該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的要求安裝避雷帶(針)、引下線、接地體等防直擊雷裝置;然后按《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93)的要求,電源系統最好安裝三級避雷器,做到層層設防,信號線上安裝相應信號避雷器,再做好等電位聯結和布線等工作就可以了,這些規范性的條文此處不再詳細說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雷電預警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監控系統,也屬于信息系統的范疇,在做好信息系統的防雷時,也應該注意做好這一部分的防雷。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管理區域的建筑物和信息系統應該按規范要求做好防直擊雷、電源系統防雷、信息系統防雷、等電位聯結以及接地系統,而垃圾填滿區域采用雷電預警系統,這樣所共同構建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防雷體系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整體解決方案,將對整改填埋場內的建筑物及其人員和設備提供完善的保護。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 處理技術
一、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概況
衛生填埋作為生活垃圾的最終處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國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主要方法。特點是費用低、方法簡單,在選定的處置場內,采用防滲、鋪平、壓實、覆蓋處理垃圾并對填埋場沼氣、滲濾液進行處理。經科學的選址、嚴格的場地保護處理,對滲濾液和填埋氣體進行控制。衛生填埋場具有處理和終止處置生活垃圾的雙重功能,采用焚燒處理的殘渣和堆肥處理中的不可堆肥部分都需要衛生填埋處置。作為生活垃圾的最終處理方法,是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填埋場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滲濾液的污染控制。滲濾液是垃圾在填埋過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機物分解產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離水、降水以及入滲的地下水,通過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水質則隨垃圾組分、當地氣候、水文地質、填埋時間和填埋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顯著變化。所以做好衛生填埋處理技術的處理也是很重要的。
二、衛生填埋處理技術類型
衛生填埋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
(一)普通厭氧填埋:工程設施簡單,填埋作業簡便,但不符合衛生標準;發達國家已沒有這類填埋場,國內有早期建設的還有在使用。
(二)厭氧衛生填埋:無排滲導氣系統,衛生標準較低;發達國家已不使用,國內原有垃圾填埋場大部分屬該類型;
(三)改良型厭氧衛生填埋:衛生標準高,填埋作業簡便,國外生活垃圾填埋場一般采用這種形式;國內新建填埋場如杭州天子嶺、深圳下坪、南昌麥園、福州紅廟嶺和貴陽高雁等填埋場均按建設部技術標準《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標準》CJJ17-2001、《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標準》CJ/T3037-1995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等進行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
(四)準好氧型衛生填埋:根據有關資料表明,本類型滲濾液有機物濃度略低于改良型衛生填埋,腐熟速度較快,但通氣管路多,作業繁瑣,比較少用;
(五)好氧型衛生填埋:衛生條件好,垃圾腐熟快,但通氣管路多,且需設鼓風機鼓風,不僅作業復雜而且技術上尚處于未成熟階段。我國包頭有類似型式的填埋場建設嘗試,該類填埋場適宜在少雨、干旱地區使用,可省去滲濾液處理系統。
三、填埋氣與滲漏液的處理技術
(一)填埋氣的收集技術
1、豎井收集系統。早期的填埋氣主要用豎井收集系統,具體做法是在填埋場填埋作業后不久,通過挖掘機械或人工打井的方式建造豎井系統。
2、表面收集系統。填埋場在表面覆蓋完成以后,便可進行表面收集系統的安裝。整個系統是由排氣管編織而成的收集網,填埋氣通過排氣細管輸送到系統的幾個中央采氣點進行收集。
3、水平收集系統。水平式收集系統是在垃圾填埋到一定高度后,在填理場內鋪設水平收集主管,然后,將水平氣管收集到的氣體匯集到主收集管。
(二)填埋氣的應用
1、直接燃燒。對填埋氣進行加工處理后,可以直接供給工業及溫室用戶,其中以供暖或工業生產為用途的熱效率最高。填埋氣的經濟效益取決于填埋場到用戶的距離及發生源的連續性。
2、發電。主要由填埋氣收集燃燒系統和發電系統組成,填埋氣經收集后,經加壓輸送至內燃發機組,燃燒轉化成電能傳輸出去。
(三)滲濾液的處理現狀
滲濾液水質復雜,這給滲濾液的處理處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非常完善的處理工藝,對滲濾液的主要處理途徑是:
1、與城市污水合并處理。將垃圾滲濾液就近引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與城市污水合并進行處理。
2、滲濾液回灌技術處理。用適當的方法,將在填埋場底部收集到的濾滲液從其覆蓋表面或覆蓋層下部重新灌入填埋場。
3、滲濾液處理廠處理。目前,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理化學法。
(四)滲濾液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垃圾滲濾液的成分復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濃度高、處理難度大。主要的處理方法有生物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和土地處理法。單獨采用一種方法處理垃圾滲濾液難以滿足排放要求,因此必須采用多種方法的組合工藝。
2、以循環回灌法為預處理,再把滲濾液輸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合并處理是適合我國的滲濾液處理方法。但必須考慮到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的距離及污水廠對滲濾液的接納能力。如單獨處理,則建議采用物理化學處理法進行深度處理。
三、分析垃圾填埋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二次污染相對嚴重
例如垃圾滲出液在沒有嚴格的防滲措施時會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同時垃圾堆放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場地周邊的空氣質量,另外,垃圾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既是火災及爆炸隱患,排放到大氣中又會產生溫室效應。近年來有的城市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建立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衛生填埋廠,較好地解決了二次污染問題,但建設投資大,運行費用(包括規范的填埋、滲出液處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最關鍵的是填埋場處理能力有限,服務期滿后仍需投資建設新的填埋場,進一步占用土地資源。
(二)環境污染相對嚴重
由于生活垃圾中有機物含量和含水率往往高達50~60%,導致滲濾液產量大、濃度高,滲濾液處理達標排放或能夠送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的填埋場較少,地下水污染地表水的污染事故不斷出現。垃圾所散發的毒、臭氣體向周圍漫散,形成空中、周邊、地下立體污染,而且易引起甲烷爆炸事故,由此對人、畜、生態環境釀成悲劇的事例,屢見不鮮。雖然,在許多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較發達城市建設了不少“衛生填埋場”,減少了一些污染,但由于技術和管理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很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設計理念比較落后,
科技水平低,土地填埋利用率不高,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大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缺乏有效的基礎和邊坡防滲措施;填埋處理方式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技術要求,可能出現如下險情:一是垃圾在填埋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在垃圾層中大量積聚,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在瞬間突破覆蓋層,沖擊膨脹可能發生物理爆炸;二是垃圾填埋防滲措施不當,可能引起垃圾滲濾液滲漏,污染地下水源、土壤、植被,危及動物甚至人畜健康;三是填埋區周圍群眾反映強烈,生活垃圾在降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甲烷、二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物惡臭氣味,形成“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危害;四是垃圾沒有經過分揀,其中有利用價值的物資作為廢物填埋,加大了垃圾的產生量。
四、結束語
我國城市垃圾無機物多、有機物少的成分特點更適合采用衛生填埋處理技術[x]由于垃圾中無機物含量高,填埋后比較穩定,產生的臭味氣體少,不會造成大氣質量惡化;滲濾液相對較少。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設備簡單,運行成本低,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
篇3
一個現代化的中小型城市,不但要高樓大廈、寬敞道路、鮮花綠地,更要有與環境相配套的環衛設施,有先進的垃圾處理場所和技術,垃圾處理場建設要符合城市當地實際,與當地城市經濟和人口發展水平、市民需求等相適應。
關鍵詞:中小城市垃圾處理設施 規劃建設
城市環境衛生問題,說到底,就是一個城市垃圾收運及處理的問題,因此,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建設情況直接影響城市環境衛生問題的水平及質量。城市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要充分考慮當地生活垃圾特性,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要有民生意識、科技意識、超前意識,避免盲目亂建。
一、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特性
當前,我國城市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達440公斤/年。相對而言,中小城市的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要小于大城市。不同地區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存在著很大差異。目前,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通常是經濟發達地區高于經濟落后地區,燃氣普及率低的地區大于燃氣普及率高的地區,而北方地區由于冬季取暖的需要,人均生活垃圾的產生數量也要相對高于南方地區。
中小城市與大城市的生活垃圾構成有十分明顯的差別。在大城市,有機物成分占總量的31%~36%以上,無機成分約占60%,其余成分約占4%~6%;而中小城市由于居民消費水平及生活能源氣化率都比較低,所以生活垃圾中有機成分約占總量的20%,無機成分約占65%,而其余成分的比重更低[1]。廣大中小城市當前城市生活垃圾熱值大約僅在3300千焦/噸,各地中小城市生活垃圾構成差異也很大:在北方地區,燃煤仍然是北方中小城市的主要生活能源,所以煤渣、灰土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在南方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許多中小城鎮產生的生活垃圾中混有大量的鄉鎮企業產生的輕工業廢物,如塑料、橡膠、皮革、布條等,致使生活垃圾熱值很高。
二、中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
垃圾組成成分隨著城市的發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變化??v觀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變化過程,可歸納為具有代表性的3個典型階段即:第一階段低有機物;第二階段高有機物;第三階段高發熱量,并逐漸從第一階段向第二、第三階段發展變化。目前,我國特大城市、大城市生活垃圾的組成成分基本處在第二階段并向第三階段發展變化之中,以第二階段特征為主;而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組成成分正處在第一階段并向第二階段發展變化,以第一階段特征為主[2]。
垃圾處理主要有3種基本方式,即衛生填埋、堆肥、焚燒。近幾年,垃圾處理技術不斷細化,圍繞3種基本方式衍生出諸如厭氧發酵生物制氣、垃圾裂解技術等等。
中小城市在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上主要存在盲目追求先進技術、盲目追求資源化利用等,而忽視了城市本身的經濟能力以及垃圾的成分組成,致使一些高額投資建設的垃圾處理設施無法運轉。中小型城市應首先根據垃圾特性選擇可以采用的垃圾處理方式,同時要對中小城市的生活垃圾產量和成分組成變化有充分的長期性認識,對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有長期性的統籌規劃,同時兼顧土地等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原則,更好實現規劃期間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要求;其次,要根據自己城市的地理特點、經濟狀況等確定垃圾處理中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綜合以上兩點因素確定垃圾處理方式。不同垃圾處理方式對不同特性垃圾的適應性和解決問題的效果分析見下表。
垃圾處理方式比較
注:的多少表示垃圾處理方式對不同垃圾特性的適應性和解決相應問題的效果。越多,效果越優。
中小城市垃圾特性為低有機物垃圾,最適合選擇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垃圾填埋,如果能實現垃圾分類,可考慮部分垃圾進行堆肥和生物制氣。同時,中小城市垃圾處理設施近期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垃圾的無害化,在實現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上再考慮垃圾的資源化和減量化,所以現階段中小城市垃圾處理方式以垃圾衛生填埋為主比較合適,要避免盲目追求垃圾綜合處理和同時實現垃圾處理的“三化”目標[3]。不過,在一些經濟實力強、垃圾收費體制順、垃圾收費標準比較高的城市也可考慮其他垃圾處理方式??紤]資源、資金等方面的因素,最好的方法是綜合處理、處置的方法。所謂綜合處理方法就是將衛生填埋、堆肥、焚燒和資源回收利用方法有機結合,共同處理,以減少和避免單一處理方法的不足。資金條件允許的中小城市最好采用這種綜合處理方法。
三、垃圾衛生填埋場的規劃建設
選址原則。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應符合GB16889-1997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標準和CJJ17-2004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填埋場選址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與當地的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自然環境保護相一致;選址應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建設、規劃、環保、環衛、國土資源、水利、衛生監督等有關部門和專業設計單位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填埋場不應在國家標準和規范明令禁止的區域選址建設;填埋庫容應保證填埋場使用年限在l0年以上,特殊情況下不應低于8年[4]。
規劃建設原則。要兼顧現在及將來的發展,既要考慮近期的垃圾填埋處理,又要預留出將來堆肥、焚燒等垃圾處理方式的發展空間,要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遵守國家及有關部門的相關法規、政策以及垃圾處理方面的技術標準,做到功能完備、節省土地、合理布局;控制建設投資規模,根據建設規劃分期實施;要統籌考慮城市及鄉鎮的垃圾處理,建設規模要有適當余量;以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帶動垃圾收集運輸方式的改變,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運輸距離及運輸條件。要對各種垃圾運輸方式進行經濟比較,選擇合理的垃圾運輸方式。
規劃選址和建設中需注意的主要問題。除考慮以上規劃原則外,各城市還要針對自身的特點,重點注意以下問題:選擇垃圾填埋場要考慮城市自然地理狀況、建設衛生填埋場的條件、垃圾的運輸距離;衛生填埋場規劃建設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并與相關行業的專業規劃相協調;填埋場應盡量避開匯水區,選擇較緩的坡地、淺的坑洼地或相對平坦的地方建設垃圾衛生填埋場,以減少投資;填埋場進場道路應避免穿過村莊,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和矛盾,影響填埋場的正常運營;填埋場選址在有條件時盡可能靠近市政管網,以便于場區污水處理后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在填埋建設規劃中要注意滲瀝液量的控制和滲瀝液的收集導排,合理規劃填埋單元,最大限度的做好雨污分流。根據實際情況可考慮對滲瀝液進行分層收集,以免滲瀝液側面滲出后混入清水收集系統,污染環境;規劃中要考慮氣體污染源的控制,填埋場氣體污染主要來自于填埋堆體、污水調節池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等。中小型垃圾填埋場容易忽視填埋堆體的壓實和覆蓋,所以在建設規劃階段就要考慮到將來采用的填埋壓實方式和覆蓋材料,以及污水調節池和初級處理系統的氣味污染控制方式,如:調節池加蓋、種植植物、加除味劑等;填埋場使用的一些易老化材料,如:土工布,應根據建設規劃分期買入、分批鋪設,以免造成材料浪費,可在規劃設計時考慮將這部分費用列人填埋場運行費用,同時也有利于將填埋場一次性建設投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作者簡介:朱玉紅,工程師,從事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1.王濤. 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研究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環保產業.2004年08期
2.郭廣寨.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系統的綜合選擇學.上海環境科學.2001(20)1:37-40
3.胡秀仁.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思考.環境保護.2001(3):41-43
篇4
[關鍵詞]垃圾填埋滲濾液 水質特性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3-322-2
1引言
由于填埋方式具備處理垃圾量大、運行成本低、易操作等優點,我國城市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主要以填埋方式處理。但在填埋過程中,垃圾中原含有的水、場內滲入的雨水、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降解反應生成的水,在微生物的發酵及壓實作用下,經過垃圾層過濾后,會滲出的大量的垃圾填埋滲濾液。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有毒物質及有機污染物。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穿過地表及地下土層,嚴重污染地下水體、毀壞地表植被、威脅人類健康。
2垃圾填埋滲濾液水質特性
2.1污染物濃度含量高
垃圾填埋滲濾液的污染物濃度含量高且變化范圍較大。BOD5和COD最高能夠達到數千至幾萬mg/L。在pH=7時,BOD5/COD在0.5至0.6之間。垃圾填埋場的運行時間越長,BOD5、COD、BOD5/COD會降低,但堿度升高。
2.2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
表l為我國城市垃圾填埋滲濾液的典型污染物及濃度變化,易知其含有的有機污染物組分復雜且濃度較高。其中存在77種有機污染物(可疑致癌物1種,輔致癌物4種),還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氯化芳香族化合物、酚類化合物、磷酸酯及苯胺類化合物等。
2.3水質和水量變化較大
垃圾填埋滲濾液水量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雨季水量遠大于旱季水量。另外,污染物的組成和濃度也會呈季節性變化。隨著垃圾填埋時間的延長,滲濾液水質變化明顯。垃圾填埋時間在5年以下的滲濾液水質特點為色度較大、COD及BOD5的濃度較高,且BOD5/COD也相對較高、pH值相對較低、重金屬離子的濃度也很高。垃圾填埋時間在10年以上的滲濾液的水質特點為色度較大、COD以及BOD5的濃度較低,且BOD5/COD也相對較低、pH值一般在6-8之間,為中性或弱堿性、重金屬離子濃度開始減少、可生化能力較差。垃圾填埋時間在5-10年的滲濾液的水質特點介于兩者之間。
2.4重金屬含量多
垃圾填埋滲濾液中重金屬離子含量多達10幾種,且含量較高,特別當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混合填埋時,重金屬離子的含量往往更高。垃圾填埋滲濾液的色度高達2000―4000倍,會散發出極重的腐敗臭味。重金屬離子中鐵的含量可多達2050 mg/L、鋅的含量可多達130 mg/L、鉛的含量可高達12.3mg/L、鈣的含量甚至可高達4200 mg/L。這些含量大的重金屬離子會嚴重抑制生物處理過程。
2.5氨氮含量較高
垃圾填埋滲濾液一個重要的水質特性是氨氮含量較高。另外,氨氮的濃度會隨垃圾填埋時間而不斷增加,可高達數千至上萬mg/L,大約占總氮含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當垃圾填埋滲濾液中氨氮濃度較高時,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嚴重影響,進而抑制了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同時,氨氮濃度越高,其抑制性就越強,就大大降低了生物處理的效果。
2.6微生物營養元素比例失衡
由于氨氮含量較高,垃圾填埋滲濾液中C/N的比例常出現失衡情況,另外,因為P元素的缺乏,BOD5/TP值大部分為300以上,與微生物生長所適宜的100:1的碳磷比相差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抑制了垃圾填埋滲濾液中微生物的繁殖生長。
3影響因素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水質特性與填埋垃圾的種類及填埋場的構造、運行管理、氣象條件有關。另外,在同一垃圾填埋場中,滲濾液水質特性與填埋時間呈高度相關。
3.1垃圾種類的影響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水質特性受填埋垃圾種類的影響比較大。廚余垃圾中的有機物是滲濾液中 CODCr與BOD5的主要來源。廚余垃圾含量的高低能夠直接影響滲濾液COD和BOD5濃度的高低。除此之外,因為灰渣、殘土等對有機物會有過濾與吸附作用,因此填埋垃圾中灰渣、殘土的含量也會較大的影響滲濾液中有機物的濃度。另外,因為城市人群的生活習慣、生活水平及環保意識的不相同,各個城市的垃圾種類也會相差較大,從而使滲濾液的COD及BOD5在數千至上萬mg/L間變化,見表2。
3.2填埋時間的影響
垃圾填埋場處理垃圾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多次垃圾填充、壓實及覆蓋過程。不同的填埋區處于不同的填埋年齡。根據垃圾填埋時間,填埋場滲濾液通常分為3-5年的年輕填埋場的滲濾液、5-10年的中年填埋場的滲濾液及10年以上的老年填埋場的滲濾液。填埋時間對垃圾填埋滲濾液水質特性的影響主要在于微生物分解可降解物及大氣降雨進入垃圾填埋層后對污染物的洗刷溶解作用。表3是滲濾液水質特性隨填埋年齡變化。
3.3填埋工藝的影響
在垃圾填埋場外設置排洪溝,可以排除場外的地表徑流;另外,在場底鋪設黃粘土或襯墊,能夠有效防止地表徑流和地下水進入垃圾填埋場,那么滲濾液中有機物濃度就保持相對較高。同時,如果垃圾填埋場的地表徑流未截流或截流效果不好、使用一般的粘土來防止滲濾液污染地下水,都會致使滲濾液的有機物濃度降低,大量增加滲濾液水量。
3.4填埋場運行管理的影響
填埋場采用滲濾液回灌方式,能夠持續補充并保持垃圾層內的濕度和營養。可以為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作用提供了更加適宜的條件,維持填埋場的穩定并改善滲濾液的水質。同時,滲濾液含有的有機物又能夠被垃圾層中的微生物分解,大大較少了滲濾液中有機污染物的濃度。
3.5填埋結構的影響
填埋結構直接關系到垃圾填埋滲濾液的生物降解作用及穩定進程,影響主要在于不同的結構會造成垃圾層中氧氣狀況的差異。好氧填埋場內進行好氧降解,將可降解化合物等降解為C02與水,能更快改善滲濾液的水質。
3.6環境溫度的影響
環境溫度能夠影響微生物的活動及化學反應的進程。溫度升高適宜的溫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加快降解垃圾,可以增加滲濾液水量。而零下溫度致使一部分垃圾凍結,使廢液減少,抑制一些化學反應。
4結束語
垃圾填埋是我國最常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其產生的滲濾液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氨氮等,并易受垃圾種類、時間、填埋結構、溫度等影響,具有復雜性,其處理也具備一定難度。所以,必須針對其水質特性及影響因素,選擇出高效、環保、經濟的滲濾液處理工藝。
參考文獻
[1]代晉國,宋乾武,王紅雨.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環境工程,2011(S1).
篇5
一、基本情況
目前,我市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共有6個,總設計處理能力16萬噸/日,全部負責各自縣區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處理工藝上均有脫磷脫氮流程,6個污水處理廠均有環保審批手續,目前有5家通過了環保驗收,尚有1家未進行環保驗收。6家污水處理廠均安裝了出水水質自動監控設備,主要監控因子為流量、COD。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基本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來處理。
我市共有3個垃圾填埋場,總設計庫容量816.2萬噸,實際日均處理生活垃圾780噸,三個垃圾填埋場均未設計防滲漏設施,日均產生滲漏液188.2噸,三個垃圾填埋場,僅有市區的小嶺垃圾處理有限公司,開展了滲漏液的監測,監測結果達標。泗洪縣無垃圾填埋場,城鎮生活垃圾主要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處理,宿豫區和宿城區的生活垃圾,送市區的*市小嶺垃圾處理有限公司處理。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成效
對于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我們嚴把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確保使用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確保滿足日益增加的城市生活污水產生量。為了解決資金困難,除了市縣配套財政資金之外,我們還靈活利用外來資金,采用BOT方式建設運行污水處理廠。環保的日常監管方面,我們要求對所有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每周一次例行監察,每個月進行一次例行監測,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根據監管的需要,我們在所有的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在線監測儀,并聯網至市環保局監控平臺,數據傳輸采用GPRS無線傳輸方式,目前主要監測COD因子,確保處理效果,達標處理。
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一共有3個,最大的是*市小嶺小嶺垃圾處理有限公司,06年通過環保審批,目前已經投運,但尚未進行環保驗收。沭陽縣的垃圾填埋場建于20*年,目前容量已經飽和,引進外來資金建設的新的垃圾填埋場目前已經開工,預計2008年底投入試運行。泗陽縣的大衛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在正常運行。
三、存在問題和原因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1、城市配套官網不完善,部分城鎮生活污水不能接入官網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2、大部分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脫磷、脫氮工藝落后,不能滿足節能減排的要求。3、部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不理想,目前泗洪縣集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總體出水合格率僅50%,氨氮排放濃度全部不達標。4、污泥目前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不能進行有效化利用。5、部分污水處理廠尚未通過環保驗收。
生活垃圾填埋場,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生活垃圾填埋場數量較少,泗洪縣尚未建設垃圾填埋場,還在使用露天堆放的方式進行處理,宿豫區和宿城區的生活垃圾,送交市區的小嶺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2、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缺陷,導致滲濾液未能有效處理,形成二次環境污染。3、環保部門對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監管空白,目前沒有針對垃圾填埋場的監察和監測制度。
四、對策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階段,我市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專項行動的工作:
1、根據目前針對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市政府,引起領導重視,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
篇6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技術需求
1、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及處理概況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或者為了保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過程中而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被稱之為城市生活垃圾,另外法律及相應的行政法規規定的固體廢棄物也被稱之為生活垃圾?,F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城市每年“制造”的生活垃圾數量不斷增加,正以每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的速度增長,據統計,我國城市人均每年“制造”的生活垃圾數量達到了四百五到五百千克,生活垃圾數量如此驚人。
現如今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為填埋、堆肥和焚燒,其中填埋處理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約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比例的百分之五十,而堆肥和焚燒這兩種處理方式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則占城市生活垃圾總處理量的百分之十一。雖然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仍待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太低,甚至達不到垃圾處理總量的一半。
2、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理方式及現狀
2.1填埋
我國應用最早的一種垃圾處理方式就是填埋,在我國早期時候生產力比較低下、技術相對落后,人們沒有能力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所以普遍選擇將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填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開始使用“衛生填埋法”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部分大型填埋場能夠對填埋氣體進行收集并用作發電等用途,隨著人們對垃圾填埋技術的不斷深入研究,有研究處理物化處理、生化處理、土地處理等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技術。
2.2焚燒
焚燒垃圾也是我國普遍使用的一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垃圾焚燒處理方式,垃圾焚燒可以極大的減輕垃圾的重量和體積,方便處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一些科研機構研制出了垃圾焚燒處理設備,可以將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所產生的能量收集起來用于發電,將廢物變為資源,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垃圾處理方式。但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煙塵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甚至排出的氣體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2.3堆肥
近幾年經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城市生活垃圾取之自然,還于自然,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微生物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在特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可以通過自我繁殖的方式將城市生活垃圾中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來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這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被稱為“堆肥法”。
堆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最適宜的垃圾處理方式之一,這一垃圾處理方式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堆肥處理可以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成分轉化成可供莊稼生長的肥效物質,還不會污染環境,最適合處理易腐爛、可降解的有機物含量高的城市生活垃圾。
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相應的對策
3.1源頭控制,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收集
要想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就必須要從源頭上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在源頭上減少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另外做好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工作,號召群眾將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將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回收利用,將城市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實現垃圾的資源化。
3.2完善相關法律和政策體系
目前我國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還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僅有一部《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城市生活垃圾做出了規定和要求,卻沒有其他相應的補充、配套法規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詳細的管理。要想更好的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就必須要建立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讓有關部門可以依法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管理,規范生垃圾處理行為。
4、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衛生填埋技術,作為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長期時間內仍會是我國最主要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堆肥處理生活垃圾目前的發展前景堪憂,但是,將堆肥作為一種預處理手段則有很多優點。堆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有利于減少垃圾填埋滲濾液產生量以及減少滲濾液中有害物質含量,同時,也能提高垃圾焚燒的處理效率。垃圾成分是影響技術的關鍵因素,我國生活垃圾的成分較為復雜,無論是填埋、焚燒或是堆肥,在目前的實際處理中都存在不少問題,用單一的處理技術無法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的總目標。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是將填埋、焚燒和堆肥等技術的優點有機結合、綜合為一體的技術。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困擾人們的大事情,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不斷增加,一定處理不好城市生活垃圾就會對周圍的環境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為了促進城市的生態循環,保護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因此綜合處理必定會成為未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英民,尚曉博,李開明,張朝升,張可方,榮宏偉.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現狀與管理對策[J]. 生態環境學報,2011,02:389-396.
[2]許金紅.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1.
[3]王偉,周建勛,賈文超,葛亞軍,吳世新.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與技術需求分析[J]. 環境衛生工程,2008,02:38-42.
[4]敖華玲. 關于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探討[J]. 環境,2009,S1:31-33.
篇7
關鍵詞:垃圾填埋場;水環境;污染控制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日益擴大、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城市垃圾產量也隨之不斷增長,城市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城市發展問題。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已經成為了我國城市垃圾集中處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地下填埋成本較低、工藝簡單,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垃圾填埋的過程中,其滲濾液卻可能會對水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須要針對垃圾填埋場水環境污染控制問題進行深入研究[1]。
1我國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情況與滲濾液處理水平分析
我國城市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工作發展較晚,從上世紀80年代才真正展開對衛生填埋場的建設,而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建設則要更晚。我國在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物力,獲得了較多成果,例如上海、北京等地區已經初步實現了對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反滲透出水也已經達到一級排放標準,但整體而言我國城市來及填埋場建設與滲濾液處理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多不足,許多垃圾填埋場在建設之初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進行建設,存在垃圾滲透液直接排放、防滲設施不達標等多個問題,給周圍水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水環境存在的影響
城市垃圾填埋場在建設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從而防止其向場外擴散,進而對周圍水環境帶來不可挽回的污染影響。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此的研究,垃圾滲濾液中的污染物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垃圾自身含有的有害物質;二是垃圾在地下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水分以及有害物質;三是地下水浸泡垃圾而產生的廢水;四是回灌水。這些滲濾液是潛入地下的污染源,因此將給周圍水環境以及人體健康都帶來極大的損害,且這種危害是很難被及時發覺的,一旦污染問題開始凸顯時,實際造成的損害將已經到了難以彌補的地步,因此必須要在垃圾填埋場的建設時就充分重視對水環境污染的控制,從而較好的防范這類污染問題[2]。
3城市垃圾填埋場水環境污染控制研究
3.1填埋場防滲層設置
城市來及填埋場在建設時必須重視對防滲層的設置,從而有效防止垃圾滲透液對周圍水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問題。垃圾填埋場的防滲層需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基礎、地下水導流層、膜下防滲保護層、土工膜、膜上保護層、滲濾液導流層以及土工織物層。其中土工膜自身的反滲透性較強,但是其缺點在于抗刺穿性能較差,因此在填埋場的垃圾填埋過程中極易出現破損而造成垃圾滲濾液的泄露,而膜下黏土保護層則具有較強的抗刺穿性能,因此即使土工膜出現破損也能夠較好的維持防滲透層的防護功能。值得注意的時,在鋪設土工膜層時,必須要對垃圾填埋場進行土壤滲透試驗,確保其滲透系數符合施工要求。
3.2排水系統設置
垃圾填埋場的排水系統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地下水、滲濾液以及雨水。在進行排水系統設置時,要將地下水疏排系統設置在防滲膜之下,并通過設置樹枝狀穿孔的PVC管道來進行地下水的排除工作;而滲濾液導滲系統則要設置在防滲膜之上,與地下水疏排系統實施分流處理;雨水排除系統則需要結合當地的地理風貌等因素進行設置,根據當地的自然地形來設置分區,從而最大可能的降低進入到垃圾填埋區的降雨量,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滲濾液水量。
3.3提高滲濾液處理水平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垃圾填埋場的衛生等級,垃圾滲濾液對周圍水環境將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充分重視對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工作。一般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學處理方式已經以及生物處理方式。物理化學處理又包含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以及離子交換等,而物理化學處理方法能夠較為顯著的去除滲濾液中的污染物質,且其處理效果相對較為穩定,但也存在處理成本較高的問題,因此必須有效結合生物法進行滲濾液的處理。在進行滲濾液的處理過程中,應該重視水質、水量對處理方法的影響,并盡可能的采用生化與物化方法相結合的形式,從而有效提升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水平[3]。同時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在處理老化滲濾液方面也存在較多優勢,因此也可以結合當地的自然地形、成本等因素選擇最佳的滲濾液處理方法。
結語
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目前我國城市來及填埋場的建設情況以及對滲濾液的處理情況,同時也分析了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水環境存在的影響,針對這些污染問題,本文對加強城市垃圾填埋場水污染控制問題展開了分析,認為要從填埋場防滲層設置、排水系統設置以及提高滲濾液處理水平這三個方面進行城市垃圾填埋場水污染控制。希望本文對垃圾填埋水污染問題的研究能夠對降低垃圾填埋對水環境的污染影響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曾無己,張協奎.城市垃圾填埋場水環境污染控制初探[J].基建優化,20114,01:66-68.
[2]羅定貴,張鴻郭,劉千紅,蘇貴臣,陳迪云.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水環境污染效應研究———以廣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場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5:868-874.
篇8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 處理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劇增,城市垃圾產量也快速增加,使得垃圾處理難度增加,給城市發展和管理帶來困難,并嚴重威脅著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目前我國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估計到2010年日產量60~70萬噸,年產量2.52億噸,人均年產量440kg,每年全國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超過1億噸,并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全國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圍城之中?!?】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要求我們采用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方法和技術,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1.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技術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水平近年來不斷提高,但總體水平還較低,長期依靠直接堆放和簡單處理方式進行消化,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雖然我國已逐步展開垃圾綜合治理技術,但是垃圾污染問題仍是大部分城市所面臨的問題。通過無害化、減量化處理,把垃圾作為資源加以利用,是我國長期的指導方針,目前國內外較成熟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焚燒處理技術、堆肥處理技術、衛生填埋處理技術?!?】
(1)焚燒處理技術
焚燒處理技術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諝饬亢捅惶幚淼奈镔|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的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3】。通過焚燒處理可以得到有效的分解,煙氣中的有害氣體達標排放。我國焚燒技術分兩類,一類為流化床技術,一類為固定床焚燒爐和鏈條爐排式焚燒爐技術?!?】焚燒處理技術的特點是處理量大,減容性好,無害化徹底,并且有熱能回收,但由于焚燒設備一次性投入大,運行成本高,對垃圾熱值有一定要求,尾氣處理要求嚴格,因此垃圾的焚燒處理在發達國家使用較多。
(2)堆肥處理技術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有機質在一定溫度、濕度、含氧量等條件下可生化分解成沒有腐敗性的一種腐殖土狀物質,以該物質為基質經烘干粉碎加入適當的無機肥料添加劑和生物菌種,在造粒機中制成顆粒,經干燥制成顆粒狀有基復合肥和生物有機肥。堆肥按需氧程度一般分為厭氧堆肥和好氧堆肥兩種。厭氧堆肥是依靠專性和兼性厭氧細菌的作用降解有機物的生化過程,此法有機物的分解速度緩慢、發酵周期長,占地面積大。好氧堆肥是依靠專性和兼性好氧細菌的作用降解有機物的生化工程,此法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快、堆肥所需天數短、臭氣發生量少,因此采用較多。【5】堆肥處理技術的關鍵是分選,是該技術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如果分選不徹底,用混合垃圾進行堆肥,有機廢物發酵因素欠科學化,許多有害物質會隨堆肥進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衛生填埋處理技術
衛生填埋是一種最通用的垃圾處理方法,特點是費用低、方法簡單,在選定的處置場內,采用防滲、鋪平、壓實、覆蓋處理垃圾并對填埋場沼氣、滲濾液進行處理。經科學的選址、嚴格的場地保護處理,對滲濾液和填埋氣體進行控制。衛生填埋場具有處理和終止處置生活垃圾的雙重功能,采用焚燒處理的殘渣和堆肥處理中的不可堆肥部分都需要衛生填埋處置。作為生活垃圾的最終處理方法,是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
根據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質、處理技術及經濟發展水平,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應作為我國現階段城市垃圾處理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2. 衛生填埋處理技術介紹
衛生填埋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
(1)普通厭氧填埋:工程設施簡單,填埋作業簡便,但不符合衛生標準;發達國家已沒有這類填埋場,國內有早期建設的還有在使用。
(2)厭氧衛生填埋:無排滲導氣系統,衛生標準較低;發達國家已不使用,國內原有垃圾填埋場大部分屬該類型;
(3)改良型厭氧衛生填埋:衛生標準高,填埋作業簡便,國外生活垃圾填埋場一般采用這種形式;國內新建填埋場如杭州天子嶺、深圳下坪、南昌麥園、福州紅廟嶺和貴陽高雁等填埋場均按建設部技術標準《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標準》CJJ17-2001、《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標準》CJ/T3037-1995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等進行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
(4)準好氧型衛生填埋:根據有關資料表明,本類型滲濾液有機物濃度略低于改良型衛生填埋,腐熟速度較快,但通氣管路多,作業繁瑣,比較少用;
(5)好氧型衛生填埋:衛生條件好,垃圾腐熟快,但通氣管路多,且需設鼓風機鼓風,不僅作業復雜而且技術上尚處于未成熟階段。我國包頭有類似型式的填埋場建設嘗試,該類填埋場適宜在少雨、干旱地區使用,可省去滲濾液處理系統。
現以目前使用較多的改良型厭氧衛生填埋處理技術為例對其工藝特點進行簡述。
3. 改良型厭氧衛生填埋工藝特點
填埋分單元逐日覆土填埋。進場垃圾經計量后,進作業點按統一調度卸車,然后由填埋機械攤平、碾壓。碾壓作業要求分層進行,垃圾層的厚度是影響壓實密度最重要的因素。為了獲得最大的
密度,垃圾應分層攤平,每層厚度在0.45~0.8m并加以壓實;分層越厚,機器能壓實的程度越低,見圖3-1。壓實機械通過垃圾的行程次數也會影響垃圾的壓實密度。機器在一個方向駛過垃圾一次定義為一個行程;無論什么機器,為獲得最佳的壓實效果都應完成3至4次行程,如附圖3-2所示。
行程次數在5次以上并不能獲得經濟的附加密度值。填理厚度達到2.3m時,覆土0.2m,構成一個2.5m厚的填埋單元。根據國內已建成填埋場的運行經驗,當土料供給困難時,為保護生態自然環境,可用其它材料,如塑料薄膜等作覆蓋材料取代2.5m填埋單元的覆蓋用土。1~2天,構成一個單元并做到逐日覆土,并進行噴藥消毒滅蟲,以減少和杜絕蚊蠅昆蟲孳生。多個填埋單元組成2.5m厚的單元層。四個單元層組成一個大分層,高度10m,覆土0.3m,分層有一定坡面,各層外坡面應形成弧面,坡向填埋區周邊截洪溝或邊溝,以利于排除場區層面上地表徑流,減少滲濾液量。大分層之間設寬度6m的控制平臺,可通過填埋設備,并設有截排坡面徑流的排水溝。填埋完成后的坡面總坡度為1:4,頂面坡度為2%。按不同的填埋階段,覆土作業可分為三種:1)填埋單元覆土厚0.2m;2)分層覆土0.3m;3)最終覆土及封場頂面覆土厚1m以上,具體覆土方法視封場后使用要求來決定。
對于庫區底層垃圾的填埋。為了保護庫區防滲系統不受損壞,鋪填第一層垃圾時應嚴格按照下列要求作業:
(1)底層垃圾應為松軟性物質,如有長硬物料,如鋼筋、鐵管、竹木干等堅硬條狀物,應全部挑出,以防碾壓時破壞集滲系統及保護層。
(2)底層填埋垃圾的厚度為3~3.5m,由推土機一次布料,推土機應行走在垃圾層上,不允許直接壓到保護層。
(3)場區填埋過程衛生管理采取措施主要是防止垃圾飛揚出垃圾場。經驗表明,阻止垃圾飛揚出場的最佳方式是高低柵網聯用;高網按總圖布置(3m高),而低網(2.0m左右,頂部呈凹形)則在工作面上依風向變化而搬移;此外堤壩也有助于收集飛揚垃圾,并要定時在場內和場四周進行清掃散落垃圾的工作。
填埋達到設計標高時,需封場復墾,恢復植被,具體做法為:1)在填埋終了層面覆蓋一層粘土;2)在粘土層上可根據需要再覆蓋一層營養土,土表面可進行綠化,總覆土厚度為1m。實行逐次填埋逐次封場。
這樣做能減少地表徑流滲入垃圾體,減少滲濾液量,防止和減少廢氣逸散,減輕污染和病菌傳播,避免蚊蠅、昆蟲孳生。填埋期結束時,整個場地也完全封場。靜置一段時間后,填埋場可以利用來植樹、種菜或作休閑用地等。
3. 結束語
我國城市垃圾無機物多、有機物少的成分特點更適合采用衛生填埋處理技術[x]由于垃圾中無機物含量高,填埋后比較穩定,產生的臭味氣體少,不會造成大氣質量惡化;滲濾液相對較少。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設備簡單,運行成本低,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可行的。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具有的處理費用低,土地利用率高,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小等特點,決定了從我國城市垃圾的成分和國家總體經濟實力等方面考慮,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應作為我國現階段城市垃圾處理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黃進 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實施條件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6
[2]劉天奇等編著 環境保護概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11-212
[3]聶永豐 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4]張景欣 霍演龍 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燒發電處理技術[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7,31(1):89-90.
[5]史征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河北化工,2010,第33卷(11):34-35
Municipal solid waste sanitary landfill technology introduced
Songhui
(Guizhou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Ltd. ,Guiyang, Guizhou, 550002)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urbanization, human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economic prosperity,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improving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importanc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uitable for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s current waste disposal methods - sanitary landfill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ill be our main way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篇9
關鍵詞:垃圾填埋場防滲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糯扎渡水電站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主要對糯扎渡水電站施工期共5年,運行期從2015年~2055年共計40年的垃圾量進行處理。運行期每年人數按照220人考慮。
填埋場屬溝谷型填埋場,為了取得初始填埋庫容,根據現場地形特點,選擇在沖溝下游的溝谷口狹窄處處建垃圾擋壩一座用于填埋場運行初期和后期垃圾的填埋,并確保整個填埋場垃圾堆體的穩定。填埋場填埋占地面積約1.547hm2。庫區呈長條形,整個工程分為四個部分:進場公路、垃圾填埋場區、污水處理系統和控制布置區。根據填埋場區的地形測量可得,所規劃的填埋場的總庫容約10萬m3。
二、場區防滲工程
防滲工程是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關鍵的核心部分,填埋場的防滲處理包括水平防滲和垂直防滲兩種方式,水平防滲是指防滲層水平方向布置,防止垃圾滲濾液向周圍滲透污染地下水;垂直防滲是指防滲層豎向布置,防止垃圾滲濾液向四周橫向滲透污染地下水。
填埋場防滲材料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天然防滲材料,另一種是人工合成材料防滲層。
適合于填埋場防滲系統的人造襯里應該滿足以下標準:滲透系數不得大于l.0×10-7cm/s;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適宜的厚度和強度(如標準規定,根據我國環境衛生工程的實踐,將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厚度確定為不小于1.5mm);化學性能必須穩定,應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能,耐酸、堿及抗老化能力;具備足夠的抗拉強度,能經得起地基承載對防滲系統的破壞作用,能承受得起整個填埋堆體和正在作業的填埋作業機械與設備對其構成的正壓力。
三、防滲方式的選擇
根據場址的地質情況,場址不具備天然防滲的條件,因此必須采取人工防滲的方式進行防滲。根據填埋區地質情況,也無法進行垂直防滲,因此本填埋場必須采用水平防滲方式。
目前,從國內外的實踐應用來看,用于垃圾衛生填埋場主要有三種土工合成材料,
分別為土工膜,土工網格和土工織物。土工膜是一種相對較薄的柔性熱塑或熱固聚合材料,一般用在填埋場的土工膜主要功能是作為水、氣的隔離層。目前,在垃圾衛生填埋場應用最廣泛最成功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與其他土工材料相比,它具有最好的耐久性。HDPE 膜是高分子聚乙烯由平板機壓制而成,通常采用 l~2mm 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為襯層材料,其滲透系數可達 10-12~10-13cm/s。防滲材料選擇,根據本工程場址的情況主防滲層采用 2mm 厚 HDPE 膜。
四、材料厚度選擇
我國現行標準規定填埋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厚度不應小于 1.5mm。
HDPE 膜對各種有機物的防滲性能測試表明,隨著 HDPE 膜厚度的增加,污染物擴散能力開始迅速下降,隨后下降趨勢趨于平緩。當 HDPE 膜的厚度為 1.0mm 時,正處于迅速下降期,滲透能力相對較大;當 HDPE 膜的厚度為 2.0mm時,多種污染物質的滲透能力基本上己處于平緩下降期,再增加膜的厚度對滲透能力影響不大;因此,僅從防滲性能考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采用 HDPE 膜防滲,1.5mm厚為可用值,2.0mm 厚為較好值。
為防止垃圾加載以后,地基沉降相對較大,進而引起的防滲膜拉伸變形,并綜合該場填埋庫區的特點,因此本設計選擇 2.0mm 厚的 HDPE 膜。
五、幅寬選擇
國外有關研究表明,滲漏現象的發生,10%是由于材料的性質以及被尖物刺穿、頂破作用,90%是由于土工膜焊接處的滲漏,土工膜焊接量的多少與材料的幅寬密切相關,以 5m 和 6.8m 寬的不同材料對比,前者需要 X/5-1 個焊縫,后者需要 X/6.8-1 個焊縫,前者的焊縫數量至少比后者多 36%,意味著滲漏可能性要高 36%。因此宜選用寬幅 HDPE 膜。
六、摩擦性能選擇
由于場底地勢平坦,場底坡整后也無法做出較大坡度,場底HDPE膜發生滑動的可能性較小,可選擇光面的 HDPE 膜。對于坡面,則需要考慮到不同材料之間的相對滑動對防滲系統造成的破壞,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本工程在坡面上采用糙面HDPE膜,場底采用光面膜。
七、防滲結構
場底結構從下到上依次為:壓實地基、500g/m2 無紡土工布一層、2mm 厚 HDPE 膜、HF10土工排水網格、500g/m2 無紡土工布一層、300 厚卵石導流層、l50g/m2 織質土工布一層,最上面是垃圾層。
邊坡防滲結構從下到上依次為:壓實基礎、500g/m2無紡土工布一層、2mm厚 HDPE 膜、500g/m2 無紡土工布一層、廢舊輪胎充卵石保護層。
八、防滲材料鋪設設計
防滲材料鋪設時候,其接觸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其他應按照以下執行:
1.各種防滲材料鋪設前應保證鋪設面完全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直接鋪設在土建結構面上時,應保證構建面結構穩定,坡面平緩過渡,垂直深度 25cm 內不得有任何有害雜物;鋪設在下一層土工材料之上時,應保證下一層土工材料施工質量合格,表面無積水、無雜物。
2.合理地選擇鋪設方向,盡可能地減少接縫受力。
3.鋪設工具不得對土工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產生損害。
4.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縫最少。
5.在坡度大于 10% 的坡面上和坡腳 1.5m 范圍內不得有橫向接縫,一般土工膜的焊接采用雙軌焊接,在坡角處采用擠出焊接。
6.各種土工材料的搭接寬度不得低于相應的連接標準。
7.鋪設過程中調整材料的搭接寬度時不得損害己連接的部分。
8.鋪設過程中防止任何因為裝卸活動、高溫、化學物質泄漏或其它因素而破壞土工材料。
9.用于卷材展開的機械設備不得造成土工材料的明顯劃傷,并不得造成鋪設基底表面的破壞。
10.片材鋪設平順、貼實,盡量減少褶皺。
11.鋪設后應及時壓載錨固,所有土工材料均須保證當日鋪設當日連接。
九、防滲層的鋪設要求
對HDPE防滲層的鋪設要求有:
12.HDPE防滲膜須平坦、無皺折;
13.HDPE防滲膜的搭接應盡量使其焊縫減少,HDPE膜接縫處的焊縫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
14.在斜坡上鋪設HDPE防滲膜時,其接縫方向平行斜坡面,不允許出現斜坡上有水平方向接縫,以避免斜坡由于滑動力可能在焊縫處出現應力集中;
15.基礎底部的HDPE防滲膜應盡量避免埋設垂直穿孔的管道或其他物體;邊坡必須進行錨固,采用矩形槽錨固法;
16.邊坡與底面交界處不能設焊縫,焊縫不在跨過交界處之內。
結語
糯扎渡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自2005年投入運行,由于各承包商營地的生活垃圾填埋未全部運行垃圾場,至2009年底,垃圾填埋場實際填埋量約為0.5萬m3。
目前垃圾場的運行委托專業公司進行管理,垃圾入場,垃圾填埋作業由專人負責,至目前為止未出現污染事故。
篇10
一、監測目的與意義
目前國內飛灰處置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主要是將其穩定化處置后進行填埋,將危險廢物中所含的污染組分呈現化學惰性或被包容起來,便于運輸、利用和處置,減少污染。一般固化穩定化的方式有水泥石灰固化、化學藥劑固化、熔融固化等方式,固化后飛灰具有抗浸出性、抗干濕性、抗凍融性、耐腐蝕性、不燃性、抗滲透性及機械強度等特性[2]。
飛灰填埋處置分為進入危廢填埋場處置和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涉及標準包括《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從2013年6月開始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開始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飛灰穩定性進行了14個月的跟蹤檢測,目的主要是了解飛灰經過固化處理后進入危險廢物填埋場其重金屬、無機物等參數的浸出毒性情況,進一步掌握固化處置工藝的效果。根據GB18598-2001中填埋物入場要求和GB16889-2008中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和醫療廢物焚燒殘渣入場標準要求,飛灰穩定化處理后重金屬浸出毒性應低于表1中“限值”要求。通過定期測試可以掌握飛灰毒性浸出的情況,以評價飛灰穩定化實施的效果、了解進入危廢填埋場的達標情況,為飛灰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穩定處置提供數據基礎。
由于GB16889-2008主要是對重金屬的浸出較嚴,而二英的指標3ugTEQ/Kg對大多數飛灰來說不需處理即能滿足(未經處理的飛灰中二英含量一般在0.5~0.6ugTEQ/Kg)[3],所以,本項目研究主要考慮以穩定重金屬為目的性能分析。
二、檢測對象及方法
1.檢測對象
本項目中的飛灰取自固化后未填埋前的飛灰。飛灰產生及處置流程如下:蘇州焚燒廠采用比利時西格斯(SEGHERS)的往復式機械爐排爐,煙氣凈化工藝由SNCR脫硝、(半干法+干法)脫酸、活性炭吸附和袋式除塵器構成,其中,半干法和干法脫酸系統均采用Ca(OH)2作為原料,與煙氣中的酸性氣體反應,達到脫酸的目的,經處理后的煙氣達到《歐盟垃圾焚燒污染物排放標準》(DIRECTIVE2000)標準。脫酸反應塔及袋式除塵器下飛灰經刮板輸送機收集后送飛灰倉進行儲存,后經飛灰運輸罐車運輸至危險廢物處置場進行水泥固化或水泥+螯合劑組合固化,經化驗人員抽樣分析,合格后進入填埋庫區分區填埋。
2.固化工藝選擇
本次研究分為兩種固化工藝,分別是水泥固化和水泥+螯合劑組合固化。第一階段(2013年6月~12月):采用水泥固化方式,工藝為水泥+水,水泥采用325#,水泥、水添加量分別占飛灰處理量的15%、30%。利用預處理攪拌設備向焚燒飛灰中按比例加入水泥、生產用水后混合攪拌的預處理工藝,固化穩定、抽檢合格后運往填埋場指定區域填埋。
第二階段(2014年1月~7月):采用水泥+螯合劑組合工藝,螯合劑采用蘇州某環保科技公司生產的螯合劑,水泥采用325#,水泥、螯合劑及水添加量分別占飛灰處理量的10%、3.5%、22%。利用混煉機進行混煉后,實現飛灰的穩定化處置。
3.檢測方法
根據飛灰的產生量每月定期到生活垃圾焚燒廠飛灰固化處理設施抽檢穩定化后的飛灰樣本,樣本采集后進入實驗室進行浸出前處理和上機分析,并且在樣本采集過程中根據飛灰產生量進行隨機抽檢,主要參考HJ/T20《工業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范》和HJ/T298《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樣本在現場縮分、記錄相關信息后密封避光運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由于固化方式不同,飛灰的浸出前處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一階段的飛灰樣本采用HJ557水平振蕩的方式制取浸出液進行檢測,第二階段的飛灰樣本采用翻轉振蕩的方式進行前處理制取浸出液,其目的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固體廢物被自然水體或滲濾液浸瀝后有害物質的溶出效果。
樣本浸出后進行相關的儀器分析,其中有機汞采取氣相色譜的測試方法,分為甲基汞和乙基汞;無機汞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氰化物采取蒸餾比色的方法進行分析;六價鉻采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氟化物采取美國戴安的ICS1500型離子色譜儀進行檢測;其他金屬則采取PE的ELAN DRC-e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進行檢測分析。測試結果以mg/L表示。
三、檢測結果與分析
從劉彥博等人對天津雙港垃圾焚燒飛灰固化/穩定化實驗的研究看,原始飛灰中鉛的含量為1326mg/kg,鎘的含量為36mg/kg,鉻含量為212mg/kg,經過固化處理后金屬毒性呈下降趨勢[4]。從本項目2013年6月~12月的測試結果(詳見圖1)可以看出,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廠飛灰浸出毒性超標情況主要集中在“鉛”這項參數,其他參數均處在GB18598-2001、GB16889-2008標準控制值以下。
結合從本項目2014年1月~7月添加螯合劑穩定化處理后的的測試結果(詳見圖2)可以看出,采用水泥+螯合劑組合工藝后,飛灰中各類重金屬浸出濃度非常低,大多數在檢測限附近或未檢出,均遠遠低于GB16889-2008進場要求的標準值。從以上兩個工藝處理后的浸出測試結果可以得出飛灰經水泥+螯合劑穩定化處理后其浸出毒性滿足表1中GB16889-2008的限值要求,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
四、結論
1.在水泥固化階段,70%以上的抽檢月份鉛浸出毒性有超標現象,因此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監管部門需加強對鉛的固化穩定監管,鉛濃度較高也表明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包裝類垃圾所占比例偏高,應加強包裝類垃圾的分類回收、再利用。
2.蘇州市焚燒飛灰中含有較高濃度的Pb、Zn、Cd,遠遠超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其中Pb浸出毒性超過其它重金屬,無法通過水泥固化滿足GB16889-2008的要求。
3.焚燒飛灰采用水泥+螯合劑穩定工藝后,各項指標均滿足GB16889-2008要求,可直接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但是該工藝的“不經濟性”十分明顯,當前螯合劑雖有部分國內廠家生產,價格仍居高不下,導致處理費用太高,極少城市和焚燒廠能夠承受,當前仍需要開發比較經濟適用的固化劑。
參考文獻:
[1]梁梅,黎小保等.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基本特性及穩定化研究.環境衛生工程,第22卷,第3期,2014.8.
[2]劉青.焚燒飛灰無害化處理過程中的固化處理分析.北方環境,第25卷,第3期,2012.6.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垃圾焚燒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