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習俗范文
時間:2023-03-25 02:43: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年習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祭灶的風俗,據說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3、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后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4、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并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赡苁菫榱撕喕y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5、灶王爺是古代神話中的一個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戶來的官吏。灶王爺每年要向玉皇大帝匯報,為了討好灶王爺,在人間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習俗。今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的日子,古時候今天要祭灶的。
6、在古代,人們為了要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為自己多說好話,也常用灶糖來謝灶。灶糖是一種又黏又甜的糖,它是用大麥芽熬成的。吃到嘴里,雖然不太甜,但十分黏牙。人們用它來謝灶,讓灶王爺吃了后,把嘴黏住,多說好話,少講壞話。這當然是既有趣又可笑的一種希望罷了。
7、我們這里的祭灶,就是打掃房屋,在灶臺的墻壁上貼灶王爺爺和灶王奶奶的畫像,兩邊貼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之夜,要給灶王爺上香,并供奉餃子、果品,以此來感謝灶王爺的庇佑。
篇2
[論文摘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素養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高校青年教師應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擁有良好的教學情感,懷有孜孜不倦的教學意志,持有銳意改革的教學行為,亦即知、情、意、行四個方面的教學素養??赏ㄟ^注重職前培養,優化崗前培訓;加強職后訓練,提高教學水平;改革評價體系,引領教師成長等路徑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
教學素養是指教師在實現有目的的教學行為中所應該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是教師準確科學地實施教學的基本素質,它主要表現為教師設計教學、策劃活動、實施教學、應對生成、解決實時性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作為教學的主力軍高校青年教師(一般指35歲以下)的教學素養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高校教師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較大,據教育部人事司統計,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為96.58萬人,同年全國高校30歲以下教師比例為29.32%,40歲以下占65.23%。高校青年教師具有學歷層次較高、基礎理論知識較扎實、與學生易打成一片、現代教育教學技能較強等優點,但他們又存在著缺少教育教學經驗、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育人工作、隨機應變能力弱等缺陷。因此,亟需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素養的培養。
一、高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養
筆者認為,高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知: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直接影響青年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采取的態度等。燕良教授認為,現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去模式化的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尋找、發現、建構各種關系的過程;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直覺與體驗的作用;教學的過程是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經驗和多元真理觀的過程;教學應當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教學的過程是回歸生命、使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才能的過程。為此,青年教師只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地以學生為本,尊重生命的本真價值,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
2 情:擁有良好的教學情感。一些研究者對25年來教室里各種行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與概括,指出高效率教學包括如下八個方面:(1)課堂氛圍;(2)課堂管理;(3)教學過程的清晰度:(4)教學方式的多樣化;(5)教學目標的定位;(6)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7)學習的成功;(8)高質量的思維能力。高質量的思維能力體現在思維的批判性、邏輯性及問題解決時的思維過程之中。教學情感對進行高效率的教學尤其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高校青年教師應具有的教學情感和主要作用有:第一,熱愛教學,為成功教學奠定基礎。丁肇中說因為自己熱愛科學研究,因此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急切地希望發現所要探索的東西。青年教師熱愛教學才能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才能把教學當作一生的事業來奮斗,而不僅僅是謀生的工具。第二,教學富有激情才能感染學生。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情感具有感染性和傳遞性,教師富有激情才能感染學生,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第三,熱愛、尊重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高校青年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充分尊重學生,平等待人,進行賞識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按馬克斯范梅南的說法:人的很多稟賦都是被他人所發現的,自己不一定能意識到,而一旦被別人發現了就變成了這個人的特性,就成了這個人的優勢所在。人如果能把他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他就是一個擁有巨大的、別人不可替代的能力的人。因此,高校青年教師要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啟發,以“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的方式使學生獲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覺醒,使其變得更為自由和完整。 轉貼于
3 意:懷有孜孜不倦的教學意志。在高校教學中,懷有孜孜不倦的教學意志是教好課的重要保證??鬃釉?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薄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在教學中更要以堅強的意志約束自己的行為,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在高校教學中,如何設計教學內容是青年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養,也是上好課的根本保證。此外,青年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將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由于高校職稱的評聘機制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等弊端,使青年教師也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詹姆斯杜德斯達稱教學與學術成就緊密相連,互相促進,它們的結合是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成功的關鍵。學生的課程評估反映出,在通常情況下,最好的學者也是最好的教師。因而,高校青年教師一定要把教學與科研有效結合起來,使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4 行:持有銳意改革的教學行為。對青年教師來說,其成長大體要經歷適應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幾個發展階段,而且每個發展階段又有其不同的特點。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全方位地展示自己,要想脫穎而出,需要自身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地揣摩與提高,不斷地革新自己的教學行為,亦即要進行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反思性教學包括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個性化教學,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素養的基本路徑
1 注重職前培養,優化崗前培訓。針對青年教師教學素養不高的現狀,高校要注重崗前培訓,注重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從目前情況看,新教師崗前培訓工作大多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由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或本地區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具體承擔崗前培訓任務。根據《高等學校崗前培訓教學指導綱要》的規定,培訓內容有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高等教育法規等,使用材,采用集中授課與業余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總課時不少于110學時,培訓結束后采用閉卷形式測試培訓效果。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需針對崗前培訓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等弊端進行改革,豐富崗前培訓內容,從注重教育基本理論向注重教學技能的提高轉變;從傳統的講授法向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轉變;可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示范課與對新教師的評課來豐富教育理論知識與提高教學實踐技能等。
2 加強職后訓練,提高教學水平。為了縮短青年教師教學從探索期到成熟期的過程,在教學之初建立青年教師導師制,安排教學能力強的中老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從備課、上課、評課全方位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為了提高導師指導的積極性,要加強對導師和青年教師的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給予適當的獎懲。應建立和完善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制度,使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派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和進修,使其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促使他們不斷地進行終身學習。
3 改革評價體系,引領教師成長。第一,在教師職稱評定方面,除了考慮教師的科研能力外,更應考慮其教學能力,應將教學能力納入到評價體系中。第二,評價指標體系中除了包括評價教師教學的基本素養外,還應把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評價指標當中,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注重教師對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第三,把封閉式的評價量表與開放式的問卷評價結合起來,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及時回饋給教師,促進其健康成長。
注釋:
①燕良.生命哲學中的教學理念蘊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②[美]Gary D.Borich.教師觀察力的培養:通向高效率教學之路[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27~31
③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
④蔡希勤.百家品論語[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28
篇3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266-01
1.語文素養的意義
語文素養,顧名思義就是以培養語文能力作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它是由人文素養、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等因素組成的。它的內涵相當豐富,因此在對語文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其語文積累、口語交際、思想品質、學習的習慣與方法、習作、閱讀等方面進行培養,而且它還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實際操作能力、接納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由此可見,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僅是為學生學好其它學科打好基礎,而且它還是學生進行終身發展以及全面發展的基礎。
2.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的培養構建
2.1因升學帶來的測試效果。在我國的小學中,學生步入高年級時普遍先體會到的就是升學的壓力。同時升學的壓力也促使教師為了得到好的績效評價,將高年級語文中的知識點作為授課目標,把讓學生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作為自身的任務。這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語文教材中人文特征的內容,把應試當做了關鍵點?,F在普遍的教學都是這樣的流程,使得語文素養的培育有了相對較大的阻礙。
2.2固定的教材內容設計對語文素養的培養產生了限制的效果。小學的語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很少推陳出新,基本維持不變,這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一方面,這讓教師逐漸擁有較多的經驗,在固有的課程內容上,也可以教學順暢;可是另一方面,在教學順暢的同時,也意味著教師不會去發散思維拓展其他的內容,創新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表現。在穩固的情況下,內容和形式一成不變,這對于語文素養的培養來說是沒有作用的。
3.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的存在意義
3.1對于學生的全方位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傳遞人類的文化是我國教育的本質,同時文化還可以促進人的社會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人,并且教學人。語文素養密切關注全方位的發展,追求的是獲得價值和知識的能力??上攵?,語文素養在人的生活和進程中散發著重要的光環,在小學時期就貫徹落實語文素養的培養將成為最基礎的舉動。在我們成長的進程中,語文的素養有著核心的作用,它可以使得小學生從基礎出發,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讓終身的教育能夠落實。
3.2語文的人文價值是語文素養重點強調的。當今時代,聽、說、讀、寫這些基本的技能,已經不足以表現語文對于人們帶來的好處了。語文的素養在我們一生中都是產生正能量的,在人類生命中是始終存在著的?,F在是競爭激烈的時代,是高科技與多媒體迅猛發展的時代,語文的素養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擁有幸福和歸屬的感覺。小學語文教學中添加了語文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教育模式的重要舉措,給小學生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多的。
3.3學生的生命歷程和語文素養息息相關。在語文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語文素質,并且在培養的過程中,充分顯示出了學生的成長歷程。教育可以引導學生的成長歷程,讓經典的語文作品灌輸到學生心靈,展開與智者、與生命的對話。
4.學生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4.1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素養的培養中,教師要深刻地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這是教育界觀念的突出改變,也是為語文素養能夠得到完善的必要措施。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是以他們為中心的,從而促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主動性。
4.2要把學生的全體素養培養上去。語文是我們剛踏進校園首先接觸的學科,在很大程度上來看,是特別重要的文化載體和進行交際的工具。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全體的學生的素養,而不是局限于某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要在全體的學生中進行教學,將學生內在的智慧和潛能激發出來。
4.3要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習語文最先要掌握的就是課本中的文章。在學習文章時,最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則是結合生活,將學生帶入情景。所以,教師在語文的授課中要將文章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文章的局限性拓寬,讓學生的知識面變得更廣,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形成良好的把握、創造、認識和了解生活的基礎。
5.怎樣的途徑可以培養出語文的素養
5.1改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的流程中,最為基本的是學會語言知識,培養語文能力。促進語文能力形成的關鍵在于:(1)在語言知識中附加值的傳授產生。(2)讓文章能夠順暢地解讀出來。(3)實踐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4)讓語文的交際能力展現在現代的生活中。
5.2讓學生的語文視野能夠拓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貫徹與生活實際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有很多種,包含:(1)讓學生一起觀看新聞聯播等時事新聞。(2)引導學生走入圖書館,去了解課堂上不能學習的知識。(3)以科技工業園和人文的景觀為基礎,帶領學生去參觀。(4)在假期帶領學生進行良好的社會體驗。(5)讓學生注重觀察,把父母和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總結,并區分利與弊。
參考文獻:
[1]黃海艷.充分發揮讀寫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方面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1,73:54
[2]國秀玲.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2:182
[3]王潔.把握閱讀技巧 提升閱讀素養--芻議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2,24:26
篇4
江蘇省早在1986年就進入老齡社會,是我國第一個進入老年型的省份。目前老齡人口(60歲以上)超過117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5.7%。
江蘇老齡化進程呈現出三大特點:
首先是來得早、基數大。江蘇人口老齡化出現于1986年,比全國(1999年)早了13年。全省老年人口數從1986年的629萬人到2006年的1151萬人,20年凈增522萬人。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口的比例從1986年的10%增長到2006年的15%。
其次是增速快。1986年至2006年,江蘇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為3.1%,快于全國3%的增長速度。從2001年到2010年,江蘇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27萬。到201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1260萬。2020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1648萬,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1%。
最后是壽齡高,江蘇人口預期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9歲提高到目前的74歲。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達169.7萬,占全省老年人口總數的14%,且以年均3.8%以上的速度繼續增長。
二、江蘇老年人商品市場情況及發展趨勢
1、從需求角度看,江蘇老年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江蘇省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五保供養、農村養老保險、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為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救助為支柱的醫療保障體系已經形成;以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服務為輔助的養老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建立。老年人收入相對穩定,養老金、離退休金標準在逐步提高,“十一五”末人均月基本養老金將達到1500元。比如2006年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水平是每月1109元,2007增加到每月1248元,今后3年將繼續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很大改變,由過去的舍不得消費到現在的花錢買健康、花錢買快樂。
2、從供給角度看,江蘇老年消費市場供不應求。與旺盛的市場需求和老年人的消費愿望相比,商家的行動顯得相當滯后,在他們眼中,老年人都有抑制消費的心理,賺老年人的錢很難,老年產品和服務獲利微薄,因此出現市場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的局面。比如老年服裝消費市場。江蘇老年人對市場上現有的老年服裝都感到不滿意,他們認為,現在的服裝商場既沒有老年服裝專柜,也沒有老年人專有的服裝品牌。還有在老年養老服務方面市場供應也不足,據我們座談會了解,目前提供“一對一”老年護理的高檔老年養老公寓在江蘇還沒有。
3、從經營角度看,老年消費市場有點象“雞肋”。據南京中央商場常務副總閻永平介紹:原來商場曾經每一樓都設有老年專柜,后來全撤了。商品的品種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需求,老年人消費能力和商品的價位不符等,都是那次撤柜的原因。閻永平表示,就目前南京市場來說,一些綜合型大型商場還是能找到老年人吃穿用的商品。只是因為如今老、中、青服飾界限已逐步淡化,所以在商場中找不到專為老年人設立的消費區。但是考慮到部分老年人希望企業在經營結構調整時兼顧老年人的消費問題,為他們購物提供方便,不少商場還是會有部分老年商品銷售。一些服裝商家表示,由于受老年人特殊體形、陳舊的消費觀念和老年服裝的超長周期等原因限制,老年人消費在主流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老年人消費檔次低,一般都是兒女為了孝敬老人才購買老年人的日常用品。因此,生產廠家并不樂于這塊市場。老年服裝、鞋等的利潤不如女裝、男裝、童裝利潤空間大,因此生產、銷售的廠商也寥寥無幾。
4、從商業模式看,存在創新的巨大空間。如何抓住老年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要求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有的企業家敏銳到察覺到這一商機,通過老年家庭護理服務入手,以服務帶動老年商品消費。如南京“家家有老”健康用品公司,以“以良心品質,護老人健康”為企業核心理念,把品牌專賣型保健品店發展同社區商業建設和城鎮社區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向社區居民提供輪椅、保健品、助行輔助器具、座便輔助器具、護理輔助器具、失禁輔助器具、低視力輔助器具、生活輔助器具、支具輔助器具、康復輔助器具、無障礙設施、檢測系列、供氧系列、家用保健系列、治療儀系列、防護系列、無糖系列、運動損傷系列等豐富的產品。目前,企業運作良好,正在發展加盟店。
5、從政府規劃看,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根據《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我省老齡產業發展的目標是:圍繞老年人需求,遵循市場規律,構建包括養老設施、生活照料、衛生保健、康復護理、文化教育、體育健身、老年用品、老年食品、老年旅游、各種商業養老補充保險等在內的老齡產業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老齡產業,基本實現老年消費供求關系的平衡。積極鼓勵、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參與老齡產業的發展。重點扶持社會養老設施建設、老年保健康復服務和老年特殊用品的開發,幫助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的老年產品和服務品牌。到2010年,全省養老服務業增加值要明顯增長,大幅度增加就業崗位。
三、江蘇老年人消費特點和加快發展政策建議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滿足老年人需要的產業涵蓋了很多領域,如老年教育、老年醫療保健、老年旅游、老年家政服務、社會化養老、老年玩具、老年服裝服飾等。
在消費方面,老年人的“要求”很多,比如服裝要寬松一些,褲腿要肥一些,這些老年時期特有的特征都是廠家要解決的,但從目前市場來看,絕大多數生產廠家并沒有涉及,只是部分廠家在做年輕人服裝的同時順帶著做一些。隨著聽力、視力、活動能力的下降,老人對老花鏡、助聽器等用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我國少有專門的企業開展研發和生產??傮w上,老年消費有以下幾個特點:
1、高度統一性:老年人消費的特點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的人來說,更具有統一性。老年人的消費行為和習慣不大受潮流時尚的影響,相反更容易產生品牌依賴,加之老年人口流動性小,購物時間無限制,因此這一消費群體有較大的穩定性。
2、強調便利性:老人們有時間,也有耐心。老年消費場所最好別選在鬧市區,最好選在環境好,相對空曠的地區,但交通一定要便利。要能享受在一家商場完全購物的便捷,不僅有老年人的服裝、鞋帽等大眾商品,更可以有保健品、食品、拐杖、輪椅等,力求做到全面。
3、服務要求高:老年人之間的人際溝通比其他群體更廣泛。如果商場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務,那么他們的購買成功率就會更高。貼心的互動必不可少,可以多舉辦一些小型活動,讓老人們常有聚會的機會。這樣也容易得到他們最新的需求信息,補給商品。
四、存在的問題與政策建議
主要問題:
1、老年消費市場投入回報周期長,企業投資意愿低。
2、老年消費市場誠信度低,特別是老年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影響了產業的發展。
3、企業對老年消費市場研究不夠深入,開發的產品不到位。
建議:
1、培育壯大專業的老年用品商場。對真正有實力、誠信好的專業用品商場建議國家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全國連鎖發展。
篇5
學校:
班級:
姓名:
注意:卷面整潔、字跡清晰,答案以任課教師講解為準。
1.請寫出三種脊椎動物、三種無脊椎動物。
答:
2.請寫出五種聞名世界的珍稀動物。
答:
3.魚有哪些共同特點?
答:
4.魚是怎么游動的?
答:
5.魚是怎么呼吸的?
答:
6.鳥有哪些共同特點?
答:
7.羽毛的這些特點對鴿子的飛行有什么好處?
答:
8.鳥的足有什么特點?
答:
篇6
關鍵詞: 師生關系 影響因素 年級差異 中醫藥院校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1]。已有研究表明,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特別是市場經濟的推進,高校師生關系呈現出一系列新問題和新矛盾[2]-[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系到大學校園的穩定、高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因此,研究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某中醫藥院校1260名30個班的在校大學生,利用自制師生關系問卷對一、二和三年級在校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回收120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95.9%[3]-[4]。其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大學生分別為401人、392人和415人。運用spss軟件對各年級大學生各個問題選項百分比進行統計和χ2檢驗[4]。
2.結果與分析
對影響師生關系的大學生選項答案統計分析后,發現影響師生關系的最大障礙、主要因素呈現出極顯著的年級差異;多媒體教學對師生關系的影響呈現顯著的年級差異;其他影響因素年級差異不顯著。
2.1影響師生關系的最大障礙的年級比較
調查顯示,在回答“影響師生關系的最大障礙”問題時,三個年級選擇最多的都是“缺乏一個合適的溝通平臺”,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占57.4%、51.5%、45.8%,一年級最多,經χ2檢驗有極顯著年級差異(表1)。
2.2影響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的年級比較
表2顯示,三個年級大學生認為影響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是學生人數多,老師精力有限,三個年級選擇分別占58.9%、50.3%、51.8%,一年級最多,經檢驗,三個年級的選擇具有極顯著差異。
2.3多媒體形式教學對師生關系影響的年級比較
對“多媒體形式教學對師生關系的影響”問題的回答,三個年級大學生選擇多媒體教學拉大了師生關系的人數最多,分別為39.4%、38.5%、46.7%,三年級大學生選擇最多,不同年級大學生選擇表現出顯著差異(表3)。
3.討論與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個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存在顯著年級差異。在回答“影響師生關系的最大障礙”問題時,三個年級大學生選擇最多的都是“缺乏一個合適的溝通平臺”,提示學生很迫切地想與教師溝通,尤其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上完課就走人的老師,一時找不到與教師溝通的平臺?;卮稹坝绊憥熒P系的主要因素”時,三個年級大學生首選因素均是學生人數多,老師精力有限,一年級學生選擇更多。1999年以來,高校擴招使學生數量增加,師資短缺,合班上課,教師工作量加大。教師精力有限使師生間溝通減少,不可能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疲勞工作形成的職業倦怠使學生更容易產生不滿情緒[5],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師生關系。而剛從高中小班上課進來的一年級大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更是不知所措,認為太多學生使其與教師交往機會減少而影響與教師的關系。三個年級大學生更多認為多媒體教學拉大了師生間距離,尤其三年級大學生更為顯著,其原因可能是三年級大學生經過多年多媒體教學經歷,失去對多媒體的興趣。
以上可見,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校、教師必須更多關注一年級大學生,尤其盡可能創造條件小班上課,打造與學生溝通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胡宗彪,徐寒.高校師生關系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16:48-49.
[2]彭這華.關于和諧視域下高校師生關系的思考[J].長沙大學學報,2011,03:137-138.
[3]蔡青,黃淑蕓,羅汀,周濤,苗戎.中醫藥院校師生關系現狀的調查分析[J].基礎醫學教育,2014,07:587-588.
[4]蔡青,黃淑蕓,羅汀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4,5:152-154.
篇7
【關鍵詞】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中圖分類號:R5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031-0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YANG Hongb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Luzhou People,s Hospital, 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se patients. Methods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at a certain period, including 21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186 cases of non-elder patients.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in non-elder patients, higher incidence caused by gastric ulcer, gastric cancer induc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the undetermined cau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The elderly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duodenal ulcer and infec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han the non-elder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incidence caused by liver cirrhosis between the elder and non-elder patients. Conclusions As compared with non-elder patients, higher incidence caused by gastric ulcer, gastric cancer and the undetermined cau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Key words】the elderl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tiology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常見病,老年患者對上消化道出血的代償適應能力差,常伴更多、更嚴重的合并癥而死亡率高,預后差[1]。為探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本文對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照研究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關因素,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入選標準入選標準為:有嘔血或黑便癥狀, 經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證實有上消化道病變,未經上述檢查者以嘔血、柏油樣黑便,引流物隱血陽性為臨床診斷依據。年齡≥60 歲者為老年組,年齡在18~59 歲者為非老年組。
1.2方法
收集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 性別、年齡、胃鏡、幽門螺桿菌 (快速尿素酶法及病理檢測) 結果, 分析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關因素。
1.3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1.5 統計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值x±s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樣本構成比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情況與轉歸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04 例,老年組218 例, 平均年齡(70±9.57) 歲, 男145 例, 女73例,行胃鏡檢查者159 例,未檢查者59例;好轉183 例, 死亡35例。非老年組186 例, 平均年齡(48±9.99) 歲, 男130 例, 女56 例,行胃鏡檢查者173 例,未檢查者13 例;好轉180 例, 死亡6 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率,男性比女性高,但與非老年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老年組與非老年組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資料比較(x±s)
2.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兩組資料顯示,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消化性潰瘍出血均占首位。老年組以胃潰瘍多見, 非老年組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見;老年組胃癌致上消化道出血及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高于非老年組;老年組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及門脈高壓性胃病發病率與非老年組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老年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組,見表2。
表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P<0.05
3討論
自1990年代以來,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率增加,約70%的上消化道出血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每年約超過1%的8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高齡始終被認為是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高危因素[2,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影響出血的性質、嚴重程度與預后。提高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認識,對指導治療,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本資料中,老年組與非老年組上消化道出血發病率的病因,均以消化性潰瘍出血占首位, 但老年組胃潰瘍多見。其機制可能為:老年人胃體胃竇交界上移,胃黏膜退行性變、腺體萎縮,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 同時老年患者常伴多種慢性疾病、非甾體類抗炎藥的使用,應激的誘發等,容易導致胃粘膜損傷而胃潰瘍發生相對增多。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飲食習慣和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老年人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4,5,6]。本資料中,老年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組, 其原因可能隨年齡增長,胃粘膜萎縮及腸化生的程度逐漸增加而不利于幽門螺桿菌生存,同時與幽門螺桿菌定居部位從胃竇向胃底遷移,常規胃竇部活檢易造成假陰性有關[7]。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與門脈高壓性胃病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是門脈高壓的主要并發癥和致死原因之一,目前臨床上門脈高壓癥常見原因是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其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在2年內再出血的危險性可達80%[8],本資料中,老年組與非老年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腫瘤發生率高。本資料顯示胃癌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居第4位(13.3%),表明胃癌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內鏡檢查陰性的不明來源的持續或反復發作的消化道出血,而本資料中,老年組患者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占15. 1%,多與患者病重不能及時行胃鏡檢查或不愿配合行胃鏡檢查有關。
4結論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潰瘍出血占首位,其中胃潰瘍、胃癌以及不明原因出血高于非老年患者。因此,對發生于老年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應盡快明確出血原因, 以便及時治療,改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國芳, 瞿春瑩, 張敏紅,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與影響預后的因素. [J].華夏醫學, 2006,19(4):632-634.
[2] van Leerdam ME,Vreeburg EM,Rauws EA,et al.Acute upper GI bleeding:did anything change? Time trend analysis of incidenceand outcome of acute upper GI bleeding between1993/1994 and 2000[J] .Am J Gastroenterol,2003,98(7):1494-1499.
[3] Kaplan RC, Heckbert SR, Koepsell TD,et al.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ize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ong older persons[J].J AmGeriatr Soc,2001 ,49(2): 126-133.
[4] 汪功華,凌安生.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老年人胃病的關系[J] .安徽醫藥,2008,12(8):731-732.
[5] 盧平,周力,張永宏.貴陽市老年人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07,23(3):268-269.
[6] 張玫,湯哲,湯欣,等.社會因素對老年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14):1779-1780.
篇8
1、3 + 3 + 3 + 3=( )×( ), 2 × 6表示( )個( )的和 。
2、在式子4 × 6=24中,乘數是( )和( ) ,積是( )。 在式子24 ÷ 6中,24是( )數,6是( )數,4是( )數。
3、4乘5寫作( ) 5乘4寫作( )。
4、寫出用口訣“一一得一”計算的乘法算式是( ),除法算式是( )
5、3 × ( )=( ) ( ) × 4=( ) ( )×( )=306、3 × 2 + 2 =( )× 2 4 × 4 – 4 = 4 ×( )7、12個蘋果每( )個一份,分成( )份。
8、一個三角形是由( )條線段圍成的。
9、一根小尺長( )厘米,大約是( )拃長。
二、在()內填上“>”“<”或“=”
6×3()2 4()16÷4 1()6÷6 2+2 () 2×2三、在()里填數
4×3=( ) 3×4-2=( ) 1×5=( ) 6×5=( ) 4-4=( ) 5+5=( ) 6×6=( ) 7÷7=( ) 32-4=( ) 100-60=( ) 25+5=( ) 30-5=( ) 60+50=( ) 87-11=( ) 25+52=( ) 63-52=( )四、列式計算
1、6乘4的積是多少?
2、3個6相加得多少?
3、被乘數和除數都是6,商是多少?
4、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五、應用題
1、15盆花平均排成5行,每行多少盆?
2、有16個西瓜,兩個男同學每次抬4個,兩個女同學每次抬2個,哪兩人臺的次數少?
3、樹上有25只小鳥,5個5個的飛,多少次飛光?
4、同學們做廣播操,每排站4人,4排有多少人?
5、方便面2元錢一包,餅干4元錢一盒,糖5元錢一袋。
(1)小明買了3袋糖,一共用了多少元?
篇9
對120例老年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進行了全面觀察和分析,發現不同老年人患同種疾病,服用同類藥物,卻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除老年患者機體對藥物敏感程度、耐受力及個體差異[1]外,用藥時的心理狀態也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我們根據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實施了相應的心理干預,收到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老年患者中男102例,女18例,年齡55~75a。均系干部,享受全公費醫療。所患疾病多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
1.2 方法
對老年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的心理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制定響應干預措施。
2 心理問題
2.1 攀比自卑
老年患者由于腦動脈硬化而致腦功能減退,不同程度的患有癡呆,且常出現一種幼稚的、類似孩童思維的一種攀比心理。如在用藥數量、種類、價格、醫護人員查房時間長短等問題上與同類疾病,或同病室患者攀比。認為“醫護人員可能與某患者是熟人或親戚關系”;“為啥護士先給他輸液”等等。故出現自卑和抵觸情緒,有時故意刁難醫生,自述病情加重,甚至直接提出要求增加新藥,從而影響正常治療。
2.2 依賴心理
老年患者由于缺乏“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一切病痛都依賴于藥物。如失眠、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常認為只有藥物才能達到鎮靜、降壓、降糖的目的,忽略了心理失調的重要影響。心理失調是指心理活動過激或不足,或心理活動異常表現[2]。
2.3 求愈心切
老年患者常伴發多種疾病,同一臟器可有不同性質的病變,且多為慢性疾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當效果不顯著或病情有反復時,就易悲觀失望,意志消失,缺乏信心。但“長壽欲”又促使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新聞、報刊、雜志、電視廣告、土單驗方及道聽途說上,總想“多藥齊下”,藥到病除。
2.4 迷信心理
老年患者多不懂用藥知識,在接受治療時,總認為進口藥比國產藥好、新藥比老藥好、貴藥比廉價藥好。尤其是公費醫療患者,不管對癥與否,一味要求醫生開“價格高、包裝美、產品新、說明妙”的藥,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2.5 抗藥心理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緣故,需長期打針、服藥,不僅經受著“皮肉之苦”,還要飽嘗“酸、甜、苦、辣”,如此便漸漸產生畏懼、厭煩情緒。有的不愿意接受某種治療,有的不按時按量用藥,或把藥匿藏起來,隨心所欲,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3 干預措施
3.1 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解除消極情緒
通過交談形式,與患者進行心靈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周到細致的服務,用熱情感染他們,盡量滿足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讓他們體會到溫暖[3]。消除冷落感、孤獨感、疑慮感、衰老感及不滿情緒[4],使他們轉變角色,變消極心理為積極動力,使藥物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3.2 健康教育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情緒、心理與疾病的關系,防止發生心理失調,保持心理平衡。同時醫護人員還要具備精湛的業務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患者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同情心。通過語言和行動,樹立自我形象,給患者以最大的安慰和鼓舞。如給患者送藥時,要衣帽整潔、舉止端莊、態度和藹、口吻親切、稱呼恰當,耐心講解藥物的名稱、用法、劑量、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對無陪護又行動不便者,應主動給患者倒水服藥,輸液時協助大小便,灌熱水袋加溫,經常巡視等。使患者感到自己像生活在溫暖的家庭中一樣,真正體會到醫護人員的工作是認真的,作風是嚴謹的,態度是誠懇的。對同類疾病或同病室患者,應一視同仁,從而贏得患者的高度信任與合作。
3.3 理解患者,合理疏導
老年患者具有病種多、病程長的特點,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求愈心切”和“抗藥”的兩種既矛盾又統一的心理要多做疏導工作,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合理制訂用藥計劃,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懼、悲觀、急躁情緒。同時也可讓患者相互介紹用藥經驗和體會,互相啟發、互相鼓舞。
3.4 運用暗示治療,滿足心理需求
對“依賴心理”重的患者,可采用暗示療法。如田某,男性,入院后各種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但患者整日訴說全身不適,夜不能眠,每晚必須用鎮靜劑,第二天則又頭重腳輕,顏面潮紅,精神萎靡,不思飲食,總懷疑自己得了“怪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滿足了他的心理需要,晚上睡前給他兩片谷維素,并囑此藥是“速可眠”,效果特別好,且無副作用,但不能長期應用,否則會出現成隱性。經過數日治療,患者自述夜間睡眠好,第二天頭腦清醒,精神飽滿,食欲增加,癥狀消失。
3.5 消除迷信心理,重視藥物的心理效應
老年患者涉世深,見識廣,就診醫院多,吃藥種類繁,極易產生“迷信心理”。所以,醫護人員在利用查房、發藥,或工休座談時,因人、因病講授通俗易懂的藥理知識和用藥常識,使患者用藥時達到最佳心理效應。
總之,良好的心理狀態,是用藥治療的根本前提,而異常的心理反應,則是阻撓機體康復的大敵。心理干預正是針對老年人的不同心理,從心理學的角度,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消除或減輕不良情緒導致的心理障礙。只有正確運用心理干預,調動機體內的積極因素,才能使藥物治療發揮出“藥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燕娜,張貴卿.藥理學[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29~32
[2]方君.老年性疾病的預防與心理調節[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4,10(3):166
篇10
一、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素養提高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一個人的書寫往往是體現一個人性格、素養的重要形式,寫得一手好字就是一種財富。養成良好的寫字素養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礎,更為所有科目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培養寫字素養是學生其他學習能力的基礎。傳承我們的漢字傳統文化,要從小抓起,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僅僅需要他們掌握好漢字的書寫筆畫以及偏旁部首,初步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就可以了。但是低年級書寫漢字是為以后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良好的寫字素養是極其重要的。課程標準中對漢字書寫的教學有著明確的規定,由此可見,我國對學生的寫字素養是很看重的,也充分體現了進行漢字書寫規范教學的必要性。
二、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現狀
很多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寫字素養了,教師有著良好的練書法的平臺,學生也在積極主動地進行書法練習,雖然如此,在?F階段,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一)良好的書寫習慣未養成
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很難的,但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培養良好習慣。小學低年級學生中坐姿不正確、握筆姿勢不正確、寫字筆順不正確、寫字不夠端正、漢字用法不正確、錯別字現象多、卷面臟亂不整潔、涂抹現象比較嚴重,漢字書寫的整體結構不美觀,等等。
(二)沒有充分意識到寫字素養的重要性
很多學校、教師、學生都沒有充分認識到寫字素養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在低年級,一節語文課上一般會留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用來給學生練習書寫漢字,有的學校每周還會專門安排一節書法課,但是這些大都流于形式,并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學生也沒有意識到寫字素養對自己的影響,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練習。
(三)漢字書寫的質量過差
現在大多小學生的作業負擔都比較重,因為教師只在乎學生的作業對錯,而不在意整體的質量,導致學生也只在意如何快速、正確地完成作業,而沒有將作業的工整度擺放在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寫字素養是所有教師共同的任務,但是很多教師認為這只是語文老師的任務,沒有進行有效的配合。
三、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素養提高策略分析
(一)開展活動以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的自主性偏差,想要提升他們的某一種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教師應該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書寫的練習中,給學生創造一個很好的學習書寫的氛圍,給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寫字的各種活動中。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做書寫示范之后給學生互相競爭的機會,選擇幾名學生一起上黑板書寫,之后讓其余的學生對其進行評價,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達到培養學生“會寫、會評”的目的。采用比賽的形式是利用了小學生的好勝心,當他人受到表揚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從而使學生更加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寫字習慣的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寫字素養如何。而在寫字習慣的培養別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寫字姿勢,這也是寫好字的保障,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而寫字時細心、認真的態度和隨之形成的良好品質,也將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這種習慣的力量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財富。提升寫字素養的重要途徑就是讓學生可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態度??梢詮膬煞矫嫒胧郑?/p>
1.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并勤于對學生進行指導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也僅僅能保持十五分鐘左右。在課堂上教師要想辦法將四十分鐘的時間高效利用起來。課前,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制定一些規則,比如:在課堂上坐姿必須規范,雙手要放在桌子上,眼睛要距離書本一尺遠等等。很多小學生過于依賴橡皮擦,寫字的正確率偏低,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少用或不用橡皮擦,在下筆之前要思考清楚,提高寫字的正確率。教師要勤于巡視,在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時及時矯正,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時間,教師應該在學生寫字初期就培養其優秀的寫字素養。
2.注重學生的寫字品質
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寫字的態度,讓學生注重質量而不是速度。在對品質的培養上,應該遵守“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適當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寫字環境。為了讓低年級學生加強對寫字習慣的重視,教師可以將寫字的正確習慣編成一個口訣和歌曲,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在學生進行寫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停巡視,發現問題之后及時給學生指出來,讓學生及時改進,多對學生進行鼓勵,都可以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從而更喜歡練習寫字。寫字是一項在安靜中完成的工作,低年級學生的心性不定,比較著急,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書寫潦草、錯別字多,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安撫,讓學生可以靜下心來完成寫字訓練。
(三)使用“激勵性”教學方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好勝心是比較強的,他們渴望并且注重老師的每一次夸獎和鼓勵,在進行寫字訓練時,教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詞語,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優秀的。教師的鼓勵和夸獎也可以激發起其他同學的學習激情,他們會因為渴望老師的夸獎而更努力地進行練習。對學生的評價也要積極,將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技能等多方面的表現結合起來,給學生最全面的評價,讓學生在合理的評價中更努力學習。小學低年級的各科教師都要參與到對學生寫字素養的培養中,各科老師都要注重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成,在課上對學生進行坐姿的要求,讓學生每時每刻都知道寫字習慣的培養是重要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他們有著很深的影響,教師應該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寫字素養的重視,從而學生也會對寫字素養更加重視。
(四)讓學生養成勤練習書寫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