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范文

時間:2023-04-05 13:5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青年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悲哀的青少年,

我悲哀的青少年人呀!

常常獨自悲哀,

哀情年人之墮落。

當你迷戀于網絡游戲時,

當你整夜整夜的上網時,

你可曾知道網絡是讓你查詢信息的,

你可曾知道網絡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沉迷于網絡游戲中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抽煙喝酒時,

你可曾知抽煙喝酒會使你患肺癌,

你可曾知抽煙喝酒會上海你的腦子和胃,

有抽煙喝酒嗜好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賭博時,

當你為錢傷害父母時,

你可曾知紙牌是讓你娛樂的,

你可曾知紙牌會讓你走向犯罪,

沉迷于賭博中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厭學時,

當你將試卷亂扔時,

你可曾知你會成為窮光蛋的,

你可曾知試卷是讓你學習的,

有厭學心理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談戀愛時,

當你陷入情網而又無法自拔時,

你可曾知談戀愛會使你陷入感情的漩渦,

你可曾知談戀愛會是你學業荒廢,

正在談戀愛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把剩飯亂倒時,

當你把饅頭亂扔時,

你可曾知它是你維持體力的能量,

你可曾知一個饅頭可以救一條命,

將食物亂扔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虛度光陰時,

當你整天睡在宿舍時,

你可曾知你在逐漸接近死亡,

你可曾知道你真在慢慢變老,

整天浪費時間的青年人,

醒悟吧!

當你不看父母時,

當你問父母要錢時,

你可曾知他們加班的辛苦,

你可曾知他們在地里汗流浹背的勞動,

不理解父母的青年人,

醒悟吧!

你可曾知父母已是病魔纏身,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關心你,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愛你,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艱辛。

你可曾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你可曾知大父母會遭到天打雷劈的,

你可曾知好逸惡勞是恥辱,

你可曾知你是父母的希望,

你可曾知努力無悔是真理,

你可曾知時間是珍貴的。

輕狂物質的現代人,

不知國際競爭激烈,

如果這樣墮落下去,

會再次爆發,

八國聯軍侵華會再次爆發,

民族屈辱史會再次上演,

國家將會滅亡。

常常獨嘆怨千年,

我愿奔赴宇宙間,

我愿用一生努力去尋找,

使青年人幡然醒悟路。

我愿奔赴珠峰顛,

喚醒青年人麻木的靈魂,

種種現象使我??尢?,

我于去年去尋找桃花源,

與世隔絕到永遠。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五四精神今日仍可見,

現在少年不知當年革命難,

總是習慣眼前的平。

志在胸中常努力,

憂愁的心震動著整個山河,

枉我今為一少年,

對眼前的現實無法改變,

不能帶個大家幫助,

我心中有愧。

我愿舍棄此命換青年人的醒悟,

青年人不醒悟我何惜此頭盧,

可惜我能力有限,

對眼前無法改變,

只有空長嘆。

青年人不醒悟,

我愿珍惜這段時間,

發奮在讀十年書,

找到一條新出路。

青年人,

醒悟吧!

醒悟吧!

?。?/p>

終于醒悟了,

大雪又飄起來了。

我的同胞們,

我的朋友們,

愿你們珍惜時間與精力,

去努力,

篇2

【關鍵詞】 胃癌; 青年人; 臨床特征

1臨床資料

我院1997/2001手術治療進展期胃癌232例中,臨床及病理資料完整的青年人胃癌26(男14,女12)例.漢族14(男7,女7)例,朝鮮族12(男7,女5)例. 年齡30~44歲,其中30~34歲7例,35~39歲2例,40~44歲17例.上腹痛15例,上腹不適或反酸噯氣9例,腹脹、嘔吐5例,進行性消瘦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上腹或劍突下有壓痛14例,上腹部包塊2例.均經胃鏡檢查及活檢確診為胃癌,其中4例胃X線鋇餐透視或造影,誤診幽門梗阻1例,胃潰瘍1例,確診胃癌2例.病理類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15例,未分化癌4例,印戒細胞癌4例,其他1例.病變發生部位;胃底3例,胃體5例,小彎側4例,胃竇部13例,幽門部1例.按Borrmann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5例,Ⅳ型6例.胃的周圍淋巴轉移3例(N1~N2).實施全胃切除術2例,胃癌根治術18例,姑息性手術4例,胃空腸吻合術2例.術后隨訪,術后1 a死亡13例,2 a死亡9例,3 a死亡3例,4 a死亡1例.

2討論

近年來青年人胃癌有增多趨勢,發病率4.73%~8.27%[1] . 女性明顯高于男性,占56.6%~70.5% [2-3].本組青年人胃癌發病率11.2%,其中女性發病率為46.2%.在青年女性病例中,妊娠期和哺乳期病例占19.4%~41% [3-4],認為40歲前后女性胃癌發病與女性激素、內分泌、免疫狀態的改變有一定關系. 青年人胃癌好發于胃竇部. 本組胃癌發生在胃竇部占53.8%,與文獻報道相一致.青年人癌侵潤力強、組織分化差、生物學惡性度高的特征. 本組低分化腺癌占57.7%,未分化癌和印戒細胞癌占30.77%.大體類型Borr Ⅲ,Ⅳ型胃癌為主,占80.77%,術后隨訪無一例5年生存.提示青年人胃癌生物學惡性度高,預后差.

【參考文獻】

[1] 安澤武,王茹.青年人胃癌53例臨床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1:55-57.

[2] 卜建石,宋斌.青年胃癌189例臨床分析[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16):封3.

篇3

【關鍵詞】 肺癌

【摘要】 目的 探討并了解青年人肺癌臨床病理特點。 方法 對1996年1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的資料較完整的147例40歲以下的原發性肺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青年人肺癌男女比例為1.7∶1,誤診率高達73.5%,病理類型以腺癌最多(46.3%),其次為鱗癌(36.7%)及小細胞肺癌(4.8%),TNM分期以Ⅲ、Ⅳ期居多占72.1%,手術切除率低。 結論 青年人肺癌誤診率高,病理類型以腺癌最多,女性發病率相對較高,確診時多為晚期,預后差。重視青年患者的肺部表現,及時行相應檢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診斷及治療。

關鍵詞 青年人 肺癌 病理 臨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lung cancer patients.Methods 147young lung cancer patients(40years old or younger)who with detail material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1.7:1.Adenocarcinoma was accounted for46.3%and was the main histological type of lung cancer in youth.The secondary was squamous carcinoma(36.7%)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4.8%).Advanced disease(stage)was more common(about72.1%)in young patients.The rate of ac-ceptable surgical resection was low.Conclusion Lung cancer in youth tends to be misdiagnosed.In these patients,adenocarcinoma was the main histological type and the advanced disease was more common.The prognosis was poor.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ymptoms of chest and do some essential examination so as to determine the clear diagnosis and do reasonable treatment in early stage.

Key words young lung cancer pathology clinical analysis

我院自1996年1年~2004年5月共收治肺癌1849例,其中青年人(≤40歲)肺癌216例,占同期住院肺癌患者的11.7%,現將能查到的資料較完整的147例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47例患者均經病理(手術、纖支鏡、B超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等)或細胞學證實為肺癌。男92例,女55例,年齡17~40歲,平均33.9歲。其中17~20歲5例,21~30歲46例,31~40歲96例。

1.2 吸煙情況 女性患者無一例吸煙者;男性92例中有吸煙史者67例;其中吸煙>10年且吸煙指數(平均每月吸煙支數×吸煙年數)>400年支者41例;吸煙5~10年,且吸煙指數>200年支者26例。

1.3 臨床表現 本組有癥狀者136例,其余11例體檢發現,其中咳嗽91例,胸悶、胸痛23例,痰血28例,氣促21例,低熱出汗11例,頸淋巴結腫大3例,顏面浮腫3例,骨關節疼痛4例,消瘦乏力2例。

1.4 病理類型 147例中腺癌68例,鱗癌54例,小細胞肺癌7例,腺鱗癌2例,大細胞癌2例,不明病理類型14例。1.5 誤診情況 本組147例共誤診108例,誤診率高達73.5%,其中誤診為肺結核68例,結核性胸膜炎19例,肺炎10例,關節炎4例,肋間神經痛3例,胸膜間皮瘤2例,支氣管擴張癥2例。

2 討論

近年來國內外多數學者將40歲以下的肺癌患者列為青年人肺癌,并對其臨床病理特點進行了一系列探討,綜合歸納有以下特點 [1~3] :(1)青年人肺癌誤診率高;(2)青年女性發病率相對高于老年女性;(3)病理類型以腺癌較多見,其次是鱗癌及小細胞肺癌;(4)以進展期病例為主,手術切除率低。本組病例顯示男女之比為1.7∶1,與同期非青年人肺癌組男女之比4.6∶1(1342/291)相比,提示青年人女性發病率相對非青年女性高。病理分類腺癌68例,占46.3%,與文獻報道相符 [4] 。分析其分期,主要以Ⅲ、Ⅳ期為主,106例,占72.1%。由于青年人肺癌并無特異的癥狀,加之對青年人肺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因此當患者出現咳嗽、胸痛等癥狀時,??紤]結核或炎癥而行相應治療,未進一步檢查而造成誤診。本組多誤診為肺結核、胸膜炎、肺炎,且誤診率高達73.5%,與部分文獻報道 [5] 相仿,較部分文獻報道 [3,4] 高,這可能與該地區肺癌發病率相對較高,而醫生的警惕性不高有關。分析本組患病與煙塵關系,吸煙者共67例占45.6%,來源于肺癌高發區(云南宣威)40例占27.2%,有明確煤塵長期接觸史(>10年)者(云南富源)27例占18.4%,與同期住院肺癌患者來源于這兩地的非青年組分別為508例(31.1%)及327例(20.0%)相比略低,這可能與環境因素需長期作用才能致癌,而高發區發病有年輕化趨勢以及青年人肺癌誤診率相對較高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青年人肺癌臨床病理特點有一定規律,病理分型、臨床分期以及延誤診斷都是導致青年人肺癌預后差的關鍵因素。對有可疑癥狀的年輕患者應積極行痰脫落細胞或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即使病理檢查為陰性,仍須定期復查,以免漏診;對于一些原因不明的肺外疾病,也應常規行X線胸片檢查以排除肺癌??傊?,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生存期。

參考文獻

1 莊祥云(譯).青年人肺癌.日本醫學介紹,2000,21(5):229-230.

2 張玲,劉淑珍.青年人肺癌.肺癌雜志,1999,2(2):111-112.

3 陳保紅,李慶云.61例青年人肺癌臨床及病理分析.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3,2(3):178.

篇4

你們好!

我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我最近看了一個調查,那就是—中國城市青年生活調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你們想知道結果嗎?結果表明,有百分之七點七的青年人在認真地學習,準備為祖國做貢獻;有百分之十點九的青年人整天沉浸在娛樂的氛圍之中;百分之十二點一的青年人以穿名牌為重,“穿金戴銀”的;這還不算什么,更令我吃驚的是,竟有百分之三十一點三的青年人以吃喝為重,百分之三十一點三啊!占了全部人數的一小半。看了之后,我是又驚奇又氣憤,真是想不通,這是為什么呢?

有一句話說得好,叫“活到老,學到老”難道不是嗎?有些老人們常常在嘆息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努力學習,現在不能為祖國、社會做貢獻,他們也常說道:“人老了,什么也學不了了。”對呀!時光老人給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更不會等人,只有你們自己去與時間賽跑,去利用時間,去爭取時間,才會比別人更勝一籌?,F在學習還來得及,趕快去學習吧!社會需要人,祖國更需要人才啊!你們應該從今天開始,不,是從這一刻開始,努力學習,好好報效祖國,為祖國“出謀劃策”,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青年人快醒醒吧!只要努力,會有更美好的未來在等著你!

祝你們

早日成才!學業有成!

篇5

1979年武漢地區的調查資料中發現,中學生(13~17歲)發病率為2.22%,大學生(18~25歲)為4.61%,這說明青年人的高血壓有隨著年齡增高的趨勢。一般認為城市青年的發病率高于農村青年,但男女差別不大。

青年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特點,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常常伴有明顯的高血壓遺傳因素及家族史(如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史)。據新近統計,高血壓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達59%。各種實驗也表明,本病有遺傳因素的存在。

2.往往起病緩慢,青年自覺癥狀較輕,體型常常比較肥胖。

3.繼發性高血壓病,發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找到比較明顯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青年婦女懷孕后期引起的妊娠高血壓,還有一些腎臟的腫瘤和內分泌疾病如多囊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癥等。這一類病人除了血壓增高以外,同時還存在原發疾病的癥狀。這類高血壓也叫做“癥狀性高血壓”。

4.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引起的高血壓病,這種類型在青年人高血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它常常與情緒緊張有關。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緊張而體力活動又少的職業,如司機、會計、電報員等,易患此類高血壓病。此外,長期受到城市和工廠的噪音干擾,對視覺、聽覺形成慢性刺激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血壓增高。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血管收縮中樞長期處于興奮狀態,因而引起全身小動脈血管痙攣,血液通過這種痙攣變細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壓自然要升高。此刪除了血壓升高以外,還常伴有心悸、汗多等癥狀。一旦情緒穩定,緊張因素去除,血壓可降至正常。

5.有些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小伙子和姑娘,也會發生暫時性的血壓增高,俗稱“青春期高血壓”。人進入青春期以后,體態、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顯變化,腦垂體、性腺和甲狀腺等內分泌活動比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骼、心肺等組織器官迅速地發育成長,但是,心臟的成長,比其它組織器官要緩慢些,這樣,無形中心臟的負擔就要相對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較狹細,血液通過狹細的血管,就要靠心臟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緒不穩定,幾種因素加在一起,血壓便容易升高了。

青年人發現自己的血壓偏高怎么辦?

1.不要過分緊張,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飲食宜清淡,少吃鹽。較胖的病人應少吃動物性脂肪,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煙酒嗜好者要自覺戒除。

3.定期測量血壓。如收縮壓高于16O毫米汞柱,舒張壓高于90毫米汞柱,就有可能是臨界高血壓或可確診為高血壓,這都要積極進行防治。

篇6

(廣東省普寧市華僑醫院, 廣東 普寧 515300)

摘 要:目的:探討青年人結腸癌的臨床病理特點。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7年間經纖維結腸鏡(或手術)病理確診的結腸癌病例,并就發現76例青年人結腸癌發病情況及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將所有病例按年齡劃分為青年組(年齡<40歲)和中老年組(年齡>40歲)。結果:青年人結腸癌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組織病理學類型以低分化腺癌(42.11%)、粘液細胞癌(19.74%)為多,病程≤9個月者占(51.32%)。結論:臨床病程短,病理組織學分化差是青年人結腸癌預后差的重要原因。提高對青年人結腸癌的認識,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關鍵詞: 結腸癌; 病理學; 預 后

Clinical Analysis of 76 Cases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Methods: Collected all cases of colon carcinoma admited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03, and divided all these cases into youth group (<40 yrs) and middle-aged and older-aged group (>40 yrs). The incidence and other correlated data of 76 cases of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were studi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was higher in male than in female, and the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42.11%)and Krukenberg tumor (19.74%) were more common in histopathology. The course of disease less than 9 months were found in 51.32% of cases. Conclusion: Shorter course of disease and poorly differentiated in histopathology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bad prognosis in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To enhanced the recognition of colon carcinoma in youth and to diagnose and treat in early may be the key point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Colon carcinoma; Pathology; Prognosis

本文對我院經結腸鏡(或手術)病理確診的76例青年(20~39歲)結腸癌進行回顧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經結腸鏡(或手術)病理確診的結腸癌683例,將全部病例按年齡分為兩組,即青年組(20~39歲),中老年組(>40歲),發現青年人結腸癌病例76例,中老年人結腸癌607例,并就青年人結腸癌的臨床,病理特征與中老年組做相應對照,結果用x2檢驗。

2 結 果

2.1 發病情況,76例青年人結腸癌中,男42例,女34例,男女之比1:0.81,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8.41歲。占同期結腸癌檢出率的12%,中老年人結腸癌607例,男344例,女263例,男女之比1:0.76,平均年齡60.42歲。

2.2 臨床癥狀與診斷:76例青年人結腸癌中,腹痛57例,(75.00%)粘液血便36例(47.38%),納差消瘦49例(64.47%)腹部包塊18例(23.68%),貧血27例(35.53%),腹水7例(9.34%),腹部脹滿31例(40.79%),青年人結腸癌的主要診斷方法是結腸纖維鏡,病理活檢。

2.3 腫瘤部位及病理組織學。76例青年人結腸癌中,腫瘤位于乙狀結腸34例(44.74%),盲腸部26例(34.21%),升結腸6例(7.89%),橫結腸5例(6.58%),降結腸3例(3.95%),肝曲及脾曲部各1例(各占1.31%)。病理學結果:結節型19例,潰瘍型27例,浸潤型30例,組織學分型,低分化腺癌占42.11%,高分化癌占11.84%,粘液細胞癌占19.74%,與同期隨機選擇的76例中老年結腸癌相比,組織學類型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青中老年結腸癌組織學類型比較(略)

2.4 病程及治療結果、病程≤9個月39例(51.32%),病程≥15個月17例(22.38%)。行根治手術13例,姑息手術21例,內科保守治療或放棄治療42例。

3 討 論

青年人結腸癌的患病率國外文獻報道,明顯低于國內,本組為12%,與報道相近[1]。結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但青年人結腸癌并不罕見,結腸癌好發于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再次為橫結腸、降結腸,肝曲及脾曲較少見。本組資料顯示,青年人結腸癌多發生于乙狀結腸,與文獻報道相符[2]。青年人結腸癌預后差與病程,病理組織學分型,延誤診斷有關。本組病程≤9個月者為51.32%,病程≥15個月者只占22.38%。本組資料顯示低分化腺癌占42.11%,粘液細胞癌占19.74%,與中老年組相比有顯著差異,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中老年組(P<0.05)。說明青年人結腸癌惡性程度較中老年人更高,與文獻報道一致[3]。青年人結腸癌缺乏特異性,與慢性良性結腸病的表現無多大差異,給早期診斷帶來一定困難,易造成誤診、漏診。本組誤、漏診率達75.32%[4],確診時多屬晚期,失去手術根治機會,預后差。因此,如發現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粘液便或粘液血便應急早作結腸纖維鏡檢查,以便急早發現。對可疑病變部位應積極深挖,多取組織送病理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結腸癌及癌前病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青年人結腸癌療效,改善預后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Rao BN,Pratt CB,Fleming ID,et al.Colon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 of 30 cases[J]. Cancer, 1995,55:1322-1326.

[2] 大腸癌病理與預后關系研究協作組.3147例大腸癌病理病因與預后的關系[J].中華腫瘤雜志,1986:2:136.

篇7

摘 要 人才作為社會生產第一要素,企業青年人才培養成效如何不但直接關系著競爭力水平,同時更會對其今后能否實現良好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為此做好青年人才培養就成為了各企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此,下文將基于筆者研究及工作實踐,重點圍繞于企業青年人才培養措施談一談自己的認識,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 企業 青年人才 培養 措施

一、創新學習活動載體,打造青年員工學習平臺

榱爍好地對青年人才進行培養,創新學習活動載體,打造學習平臺是其一項重要措施。第一,企業要依托于現有專業技能教育培訓基礎上,將其和員工自學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既能將企業原有培訓體系運用起來,同時也可以借助于二者融合而使得青年員工汲取知識與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第二,充分利用起興趣小組、互助小組以及技術攻關小組等載體構建,將企業青年員工納入其中,從而為其學習進步提高多種平臺;第三,利用創新大賽、崗位能手等活動培養青年員工創新思維與能力。

二、建立青年員工成才渠道

結合企業青年人才工作實際,建設成才渠道,即針對企業中專業技術、操作、管理以及黨群這四大分類而分別建立成才渠道,隨后根據青年員工專業知識、技能水平、責任擔當以及工作年限等情況采取逐級晉升,并做好相關公式,這樣一來既能為企業青年人才成才提供有效的渠道,同時更能夠借助于該模式切實有效地激發出他們培訓學習及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三、立足崗位實踐,采用多元化的培訓方式

在對企業青年員工進行培養過程中,應當要有意識的引導其指制定崗位成才計劃與目標,并更為其提供充足的積累經驗以及實踐鍛煉的舞臺,以提高企業青年員工在各個崗位上的競爭能力、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以實現青年員工的多方面發展。此外,還應當調動青年員工大膽創新的意識,以及敢想敢做的激情。再者,可以采取“技能大賽”、“崗位能手”以及“導師帶徒”等方式來實現青年員工的培養與選拔,通過營造一個良性競爭氛圍來不斷促進青年員工的綜合素質提升。

四、構建完善人才激勵體制,建設高素質青年人才隊伍

在進行企業青年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構建其完善的人才激勵體制,采用物質激勵、目標激勵、情感激勵、用才激勵等方式來加大對企業青年員工的激勵力度。其次,應當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與工作氛圍,對于成績優異、德才兼備以及年輕有為的青年員工應大膽任用與提拔,讓青年員工能夠在企業中找到自我價值并看到自我升值的空間,以充分調動其參與工作的積極性與熱情,讓其能夠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青年先鋒行動當中,以不斷提高企業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五、建立優秀人才后備庫,并采取科學合理的干部提拔考核

為了確保企業優秀人才儲備,建立起人才后備庫是重要手段,為此企業各部門管理者要詳細掌握本部門中青年員工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及責任心等實際情況,隨后將優秀的青年員工納入到優秀人才后備庫當中,之后通過采取一些列教育培訓手段促使其成才。另外,為了確保其所提拔青年人才符合相應要求,企業在其提拔考核上要采取諸如“三推三考”、“三推一考察”等多種機制。以“三推三考”為例,青年員工除了要經過職工代表、直系領導以及部門領導這三者共同推薦外,企業還需要對提拔員工進行理論考試、面談以及組織考察,這樣一來不但有助于確保青年員工提拔考核的公平公正公開,使其考核能夠讓其他員工信服,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為企業選拔出具有真才實干的優秀人才,從而為今后良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六、提升青年員工職業素養,幫助其科學進行職業規劃

做好本職工作是職業道德的根本體現,只有讓每位員工都做好自身本職工作,才能讓整體企業得以高效、安全的運轉,并且只有在做好自身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青年員工的業務技能以及本領才能有效發揮出來。此外,還應幫助青年員工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幫助其正確進行自我分析,訂立工作目標,并讓其對自身的強處與優勢進行準確評估,從而讓其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并且確定位職業方向,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市場壓力不斷增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實現良好的發展,做好青年人才地培養十分重要。有鑒于此,上文在基于筆者研究及實踐情況下就企業青年人才培養提出創新學習活動載體,打造青年員工學習平臺、建立青年員工成才渠道、立足崗位實踐,采用多元化的培訓方式、構建完善人才激勵體制,建設高素質青年人才隊伍、建立優秀人才后備庫,并采取科學合理的干部提拔考核以及提升青年員工職業素養,幫助其科學進行職業規劃等措施,從而為提升青年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程龍飛.企業青年人才培養現狀與創新思考[J].商,2016(35):51-51.

篇8

【關鍵詞】 青年人;40歲以下;胃癌;臨床特點

胃癌約占胃惡性腫瘤的95%以上,是人類常見的的惡性腫瘤,居全球腫瘤發病和癌癥死亡率的第二位,發病年齡以中老年居多[1]。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年人胃癌并不少見,且有增加的趨勢,有文獻報道發病率為7.50%[2]。青年人胃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侵襲范圍廣、預后比中老年明顯差。但對于早期發現有根治性切除條件的青年人,胃癌術后5年生存期反而比非青年組高,而非根治性切除的青年胃癌患者大多在1年內死亡。為探討青年人胃癌的臨床特點,筆者收集1997~2003年資料完整的31例青年人胃癌患者,并與同期280例非青年人胃癌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我科1997~2003年共收治胃癌患者311例,其中男性257例(82.6%),女性54例(17.4%),男女之比為4.76∶1。按年齡情況將年齡≤40歲者作為青年組,年齡>40歲者作為非青年組,青年組31例(10.0%),女性12例,男性19例,非青年組280例(90.0%),女性42例,男性238例。

2.方法 對所收集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癌腫部位、組織類型、臨床分期、轉移情況、預后情況等。本文所指組織類型是以癌的組織結構、細胞形狀和分化程度為依據,主要分為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臨床分期則根據胃鏡檢查、手術記錄、病理檢查等進行TNM分期,沿用Borrmann提出的分法分為Ⅰ、Ⅱ、Ⅲ、Ⅳ期。

3.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以例數及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結 果

1.癌腫部位 青年組胃竇癌12例(38.7%),胃體癌18例(58.1%),胃底賁門癌1例(3.2%);非青年組胃竇癌155例(55.4%),胃體癌69例(24.6%),胃底賁門癌56例(20%)。結果顯示青年組胃體癌較非青年組發病率高,而胃底賁門癌較非青年組低(P

2.組織類型 青年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為主,占80.6%(25/31),非青年組以高、中分化腺癌為主,占66.4%(186/280),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3.臨床分期 從癌的臨床分期看Ⅳ期胃癌青年組和非青年組比較有顯著差異,青年組Ⅳ期胃癌16例(51.6%),非青年組Ⅳ期胃癌69例(24.6%),青年組所占比例明顯更高(P

4.胃癌轉移及根治性切除情況 手術中探查肝轉移和腹膜播種是作為胃癌非根治性切除的依據。肝轉移青年組3例(9.7%),非青年組21例(7.5%),兩組無明顯差異。腹膜播種青年組12例(38.7%),非青年組31例(11%),青年組腹膜播種更高(P0.05)。見表3。

5.預后 全部手術病例的生存率,3年生存率青年組為51.6%,非青年組為58.6%,兩組無明顯差異,在青年組根治性切除15例中就有9例存活5年,5年存活率60%,而非根治性切除的16例中僅2例存活3年,其余6例存活1年,8例存活未滿1年。非青年組根治性切除的151例中76例存活5年,5年存活率50.3%,兩組5年存活率無明顯差異。見表3?!”? 兩組的年齡、癌腫部位的比表2 兩組組織類型、臨床分期的比較表3 兩組患者的治療、癌腫轉移及生存情況比較

討 論

關于青年人的定義有不同的意見,絕大多數作者將青年人定義為小于40歲,本組病例也參考國外的劃分法[3],將小于40歲(包括40歲)作為青年組。青年人胃癌與非青年人群比較,其發病率相對較低,但近年來有上升趨勢,本組發病率為10.0%,略高于包光監報道的6.24%[4]。且青年女性胃癌發病率高于非青年組,可能與青年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及其致癌作用有關[5]。

本組資料顯示,青年人胃癌發病部位以胃體居多,胃底賁門罕見,而非青年組則以胃竇較多見,胃體和胃底賁門也占相當的比例,這與劉豫瑞等[6]報道的青年人胃癌以胃竇部多見不同,可能與觀察的對象及區域性差異有關。青年人胃癌的組織類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細胞癌多見(80.6%),臨床分期以Ⅳ期多見(51.6%),并以腹膜轉移為主(38.7%),明顯與非青年組不同。細胞DNA倍體和細胞周期是胃癌惡性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癌的細胞倍體分為二倍體和異倍體,后者包括三倍體、四倍體等異倍體和單細胞峰的低倍體,青年者胃癌大多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異常峰群的異質性腫瘤,含有多個干細胞系,有較強的浸潤和轉移能力,生物學行為較惡性,細胞周期S相均值顯著長于非異質腫瘤,細胞分化和增殖異?;钴S,轉移和浸潤能力極強[7],本組非青年組患者進展期胃癌周邊大多呈浸潤性生長,預后較差,生存5年僅9例(29.0%),但有根治切除條件的病例,術后遠期療效不低于非青年組,根治性切除的15例中9例存活5年,5年存活率60%,而非青年組根治性切除的151例中76例存活5年,5年存活率50.3%,雖比較無顯著性差異,但結果仍提示我們,對于青年可疑患者,應完善各種檢查,特別是胃鏡檢查,以盡早明確診斷,符合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應及早施行手術,這樣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發現率較低,其原因為:①青年人胃癌早期癥狀隱匿,缺乏特異性,臨床醫生對青年人胃癌認識不足,警惕性不高,僅滿足于常見的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診斷;②服用胃藥后癥狀緩解誤認為是良性疾病。本組絕大多數病例均認為是一般胃病而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臨床醫師應提高對青年人胃癌的認識,對于反復發作的胃病,應行胃鏡檢查,取活組織檢查,以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手術治療。

總之,青年人胃癌具有癥狀隱匿,惡性度高、進展快,一旦發生轉移,侵襲范圍廣,預后差等特點,根治性手術患者5年生存率不低于非青年組,因此早期發現,積極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青年人胃癌治療預后及生活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3.

[2]梅 林,辛正宏.59例青年人胃癌臨床分析[J].華西醫學,2007,22(3):611-612.

[3]Theuer CP,Kurosaki T,Taylor TH ,et al.Unigue features of gastril carliniorna in the young,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J].Lancer,1998,83(1):25-33.

[4]包光監.青年人胃癌的臨床特點[J].實用臨床醫學2004,5(1):46-47.

[5]丘清武,林木興,邱 朔.青年女性胃癌33例臨床內鏡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8,19(03):180.

篇9

關鍵詞:青年人 感性消費 營銷策略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消費者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逐步趨于高級化。感性消費正逐漸替性消費,發展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消費形式。在這一過程中,當代青年人表現最為突出。這一人群的消費活動具有典型的感性消費色彩,他們是我國感性消費的主要力量。本文就感性消費及其特征、當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消費習慣和企業的相應營銷策略作初步探討。

一、感性消費及其特征

感性消費是相對于理性消費而言的。西方營銷理論認為,消費者的需求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量的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商品短缺,人們追求量的滿足;第二階段是質的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商品的數量極其豐富,人們開始追求同類商品中高質量的商品;第三階段是感性消費階段。在這一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產品的同質化,不同品牌的商品很難在質量、性能等方面分出上下高低。這時消費者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的數量和質量,而是與自己有著高度密切程度并且最能體現自己個性與價值的商品,是消費的個性化階段。

上述的前兩個階段通常被認為是理性消費階段,消費者的購物標準相應是經濟上的合理性,性能價格比是其實際購買行為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的指標。而在感性消費階段,消費者則更青睞商品的象征(例如:顯示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文化素養和生活情趣等),追求一種情感上的滿足,或自我形象的展現,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舒暢。換言之,感性消費強調的是心理需要,消費者的購物標準相應是某一種或幾種心理需要的滿足感。在感性消費需要的驅動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并不是非買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能與其心理需求引起共鳴的感性商品。這種購買決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標準,以“喜歡就買”作為行動導向。當某種商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某些心理需要或充分表現其自我形象時,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可能遠遠超出商品本身,例如,人們戴名表、開名車,不僅僅是為了記時準確和交通方便,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夠展示自我形象,獲得自尊的滿足。

當然,感性消費與理性消費不是完全對立的。在紛繁復雜的現實消費行為中,有的基本上完全以理性消費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大米這樣的基本生活資料的消費;有的基本上完全以感性消費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用于附庸風雅而非實際閱讀的精裝書籍的消費;更多的則介于二者之間,理性消費的購物標準與感性消費的購物標準在不同程度或購買過程的不同階段上發揮作用。不過,總的說來,感性消費的出現和發展確乎已成為消費者消費活動的一種趨勢。其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從客觀上來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為社會產品的豐富化和多樣化創造了條件,因而消費者個性化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消費對象方面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消費者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原來由于購買力不足而限于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消費者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剩余購買力,因而為量的消費與質的消費以外的感性消費提供了購買力方面的物質保障。

其次,從主觀上來說,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表明:人的需要可以劃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從低到高的層次;當低層次的需要基本滿足之后,便會產生高層次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盡管仍然存在,但基本上不再作為人的行為的激勵因素。實際上,這五個層次的需要可以歸結為生理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兩大層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理需要的不斷滿足也就意味著心理需要的感性消費的出現和發展成為必然的趨勢。

二、當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消費習慣

當代青年人主要指的是上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他們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這群人是“幸運”的一代(特別是生活在沿海發達地區城市里的),處于很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中,成長于商品文化蓬勃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異軍突起之機,對現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適應性強。由于他們出生于同一時代,處于共同的社會、政治、歷史和經濟環境中,因而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的觀念和行為。在當代青年人的身上,往往會表現出以下一些特征:

1、們藐視權威,追求個性張揚或物質利益最大化;

2、他們更加感性化,習慣靠直覺而不是靠理性判斷事物,只知道喜歡就夠了,并不追究喜歡背后的原因;

3、他們獨立意識特別強烈,喜歡表現個性魅力和風采的獨特行為,反映出多樣性的審美情趣和多元化的價值取向。

正是因為在這些生活觀念的引領下,他們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大膽與叛逆。在他們眼里很少有,沒有不能做的事。有調查表明:中國的獨生子女一代或當代青年人既是中國的一個特色產物,又是一個與世界各國同齡人幾乎有著相同觀念的群體。因為他們成長在冷戰結束以后,全球消費新潮與消費文化基本趨向大同的年代。2004年奧美廣告公司對中國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獨生子女一代的調查表明:中國獨生子女的消費觀念具有明顯的全球化傾向。調查還發現,他們喜歡上網聊天、打電子游戲、手機換個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飾。難怪人們可以在美國的紐約、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韓國的漢城,還是中國的上海,看到幾乎同樣裝束的年輕的女孩子:她們的頭發漂過幾綹,上衣一定是露肚臍裝或幾乎的吊帶裝,牛仔褲上面總有幾個破洞,當然身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飾物。她們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歡標新立異地扮“酷”。沒有一個字能像“酷”一樣能夠讓當代青年人百用不厭的了?!翱帷贝頃r尚、前衛、叛逆、另類、冷漠、清醒、刺激、好玩,也代表一種智慧,一種建立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智慧。如果說某些事物在20世紀中后期時的主流文化中是另類,是前衛,只存在嬉皮士和朋克當中的話,那么它們在今天的當代青年人中則已不再是一道道突兀的風景。也許,現在的主流社會還會覺得當代青年人的言行思想不著邊際,但當他們成為日后的社會主流力量時,他們所倡導的酷文化、酷生活、酷工作、酷運動、酷藝術就會成為主流的酷時尚。在他們眼里,究竟什么樣的商品才是“酷”勁十足呢?下面僅以一份關于國內中學生心中的“酷”的調查來說明:

1、感性多于理性,魅力人士更具有號召力;

2、生動與做派的風格,易為青少年所接受;

3、運動、能力強、氣質冷漠,是他們心中的“酷”;

4、最喜歡流行與時尚。

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由于這一代人受到了其長輩無微不至的呵護,物質生活相對比較優越,社會與文化的大開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上講,過多的呵護反倒會形成一種逆反心理,他們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間,而不需要其他人過多地干預他們的生活。他們也不愿意去關心別人,因為在他們的意識當中,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立的??梢娫谶@一代人身上,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已經變得越來越小。

由于當代青年人在消費方面對于價格的敏感度低,能為企業帶來大量的利潤,因此,越來越多的廠商特別關注這一群體,但是同時他們也發現這一人群比較難以捉摸,現在的購買不代表將來會購買,戶忠誠度比較低。

三、針對當代青年人的消費特點,企業可采用以下營銷策略

1、重視營銷調研,加強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工作

由于當代青年人喜歡多變、刺激、新穎的生活方式,他們對商品的忠誠度一般不高,所以企業越來越感到難以把握它們的消費偏好。這就要求企業要重視營銷調研,加強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活動,及時了解他們的消費心理的變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方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2、開發有針對性的“感性商品”

在及時準確的營銷調研基礎上,為他們提供能滿足心理感受和欲望的商品即“感性商品”?!案行陨唐贰钡姆N類主要有尊貴感、情趣感、充實感、自然感、復古感、時代感等等,而富于個性和人格化的“感性商品”所具有的這些特色正是當代青年人所刻意追求的。

3、創造感性情境

感性情境的創造對零售場所提出越來越高要求,除了寬敞、舒適、潔凈、明亮等基本要求以外,還要求更多的感性元素的精心設計,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調動當代青年人們的情緒,從而激發他們的購買行為。這就需要專業的感性情境設計:以當代青年人體驗為中心,充分調動他們的五官刺激達到預期的情緒效果。感性情境設計可以細分成:視覺營銷(外形、影像、燈光、顏色、空間等設計),聽覺營銷(音樂、節奏等設計),味覺營銷(氣味等設計,),嗅覺營銷(口感等設計)和觸覺營銷(手感等設計)。

4、更新廣告策劃觀念

當代青年人選擇產品或品牌的準則不再基于“好”或“不好”這一傳統的理性認知觀念,而是更基于“喜歡”或“不喜歡”的感性情感態度觀念。因為他們所追求的是產品或服務能帶給他們的一種感覺或附加價值。因此,在廣告與品牌溝通中,傳播與溝通的重點是體驗產品與品牌價值,具體包括顯示身份或階層的象征、美的感受、時尚與先鋒、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等。能滿足這些需要的廣告策劃才會受到當代青年人的青睞。

5、提供感

當代青年人對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他們不僅僅是要滿意,要的更多的是“感動”。所謂感,就是真正以消費者的感覺為中心的服務:幫助消費者找到他們想要的產品比推銷自己的產品更重要;以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成交比定價策略更重要;服務人員傳遞更多的良好的、友善的、熱情的情緒比完善的服務流程更為重要;快速響應比僅僅是便利更讓消費者感動;建立良好的消費者關系品質比單次成交與否或成交金額的多少更為重要。

在感性消費時代,當代青年人將成為市場上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力量。面對這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絕大多數企業都無法回避。只有那些善于與市場環境變化與時俱進的企業,才可能更多贏得當代青年人的歡心,在市場的角逐中獲得領先的地位。

注:本文為遼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項目B類96號之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夏學鑾.大話西游、后現代文化和當代青年人[M].北大講座(第一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高馳.企業形象是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保障[J].學術交流,2002,7.

篇10

[關鍵詞] 青年人;結直腸癌;預后

[中圖分類號] R735.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3(a)-035-03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60 cases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WANG Gang, ZHANG Jun-hua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12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Data of 160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of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3 to 2008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young people of our count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female; th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was main pathology type(35%),the tumor infiltrated more deeper; compared with old people, colorectal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 showed poor histological stages and pathological types, poor prognosis(11.5%); misdiagnosis rate was higher than 60%. Conclusion: Young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high risks should be suggested to have enteroscope examination,so as to improve early diagnosis rate,radical resection rate,and to improve 5-year survival rate.

[Key words] Young people;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

結直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上升很快。20世紀90年代初占惡性腫瘤的第六位,目前為第三位。作為社會經濟、文化領域中堅的青年人,他們所患結直腸癌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其臨床生物學特點與中老年人結直腸癌差異很大,由于目前對本病認識不足,導致漏診、誤診較多;同時青年人結直腸癌進展快,早期又缺乏癥狀,往往診斷時已屬中晚期,失去根治機會,5年生存率低。因此對青年人結直腸癌應予以重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F將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1月年青年人結直腸癌160例患者治療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160例,男96例,女64例。男∶女=1.5∶1,年齡15~35歲,其中,≤20歲者22例,21~30歲72例,31~35歲66例。其中,直腸癌100例,結腸癌60例。

1.2臨床癥狀、體征及確診病程

黏液血便/血便82例(51.25%),排便性質改變136例(85%),腹痛120例(75%),里急后重60例(37.5%),體重減輕98例(61.25%),腹部包塊36例(22.5%),貧血40例(25%),腹腔積液16例(10%),發熱10例(6.25%)。從出現癥狀到確診病程為7 d~2年,≤1個月16例,1~3個月58例,3.1~6個月20例,6.1~9個月38例,>9個月28例。9個月以下病程占82.5%(132/160)。

1.3發生部位

結腸鏡及手術所見,腫瘤位于直腸100例(62.5%),乙狀結腸32例(20%),橫結腸、升結腸各8例,降結腸、結腸肝曲、結腸脾曲各4例。

1.4病理類型

本組黏液腺癌56例(35%),管狀腺癌38例(23.75%),狀腺癌28例(17.5%),印戒細胞癌16例(10%);高分化腺癌10例(6.25%),中分化腺癌6例(3.75%),低分化癌6例(3.75%)。

1.5誤診情況及誤診率

本組誤診為結腸炎26例,腸梗阻20例,痔出血16例,痢疾8例,闌尾炎10例,結腸息肉6例,腹膜炎4例,肝硬化腹腔積液6例,共誤診96例,誤診率為60%。

1.6 Dukes分期

根據結直腸癌Dukes分期標準,以及患者的體征和手術所見,A期10例,B期28例,C期80例,D期42例。

1.7治療方法及結果

行直腸癌根治術78例,結腸癌切除術38例,剖腹探查4例,造瘺術32例,未手術8例。伴肝轉移性腫瘤切除、活檢術6例;子宮次全切4例;藥物流產2例;闌尾切除2例。術后化療30例。圍術期因右半結腸壞死、卵巢壞死而死亡1例。吻合口瘺4例。切口感染延期愈合9例。隨訪結果:1年生存率為62.5%;3年生存率為28.8%;5年生存率為11.5%。

2討論

2.1青年人結直腸癌的特點

2.1.1發生率,結直腸癌為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國外文獻報道青年人結直腸癌的發生率為1%~4%。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低于歐美國家,而青年人結直腸癌較國外為高,國內青年人結直腸癌發病率占結直腸癌總發病率的9.9%~15.3%。本組青年人結直腸癌占本院同期結直腸癌的10.7%(160/1498),顯著高于國外報道,略低于國內資料。男性多于女性。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尤其是膳食結構的變化,預測發生率可能繼續上升。

2.1.2好發部位,青年人結直腸癌可發生于結直腸各段,但本組直腸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部位,這與相關報道結直腸癌高發地區解剖部位分布相似[1]。

2.1.3本組以黏液腺癌為主要病理類型,占35%(56/160)。黏液腺癌病理特點是其向腔內發展前,就已存在于腸壁內和遠處轉移[2]。這是青年組進展快、愈后差的主要病理學依據。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一方面是不受控制地無節律的無限制生長;另一方面是癌細胞離開原發灶到其他部位,可繼續增殖為新的病灶。腫瘤侵犯直腸黏膜下層,轉移率為10%~15%。腫瘤侵犯直腸肌層,轉移率可達20%~30%。腫瘤侵犯直腸肌層以外,轉移率可達40%以上[3]。因此,如果在腫瘤轉移之前,通過手術將原發病灶徹底根除,方可爭取完全治愈。因此,將腫瘤的手術與闌尾炎、腸梗阻等相比,應看作是亞急癥手術,應早期診斷,盡快手術治療。

2.1.4本組Dukes分期中,C期和D期共122例,占的比例較大(76.3%)。5年生存率只有11.5%。有報道全國直腸癌術后5年生存率:Dukes A期為83%,Dukes D期僅為6%。說明早期診斷是提高結直腸癌的效果和預后的關鍵[4]。在治療方面,本組術中合并化療14例,術后化療30例。一般看來,盡管有70%~80%的結直腸癌在診斷時局部可以切除,但總的治愈率僅為半數左右,其失敗的原因在于腫瘤的殘存,或存在隱性或微小病變。故化療成為結直腸癌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過去一直認為化療對結直腸癌的效果很差,近年來隨著許多新一代腫瘤藥物的出現,結直腸癌化療療效較前有明顯的提高[1]。現在結直腸癌綜合治療已在臨床較廣泛應用。

2.1.5早期診斷率低,誤診率高。O'Connell綜述了近40年間世界各重要結直腸癌研究中心關于青年人結直腸癌的文獻,發現有15%~50%的患者因各種原因延誤診斷,甚至誤診,延誤時間從數天至9年不等,平均延誤時間為6個月以上[5]。但由于患者首發癥狀、體征、結腸鏡表現不典型,??蓪е抡`診[6]。本組曾經發生誤診有96例,誤診率達60%,其中主要誤診為結腸炎、腸梗阻。

2.2誤診原因分析

2.2.1早期癥狀無特異性,陽性體征少:青年人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無特異性。本組首發癥狀為排便習慣改變,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缺乏特異性。易與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另陽性體征少,易誤診為良性疾病。再者,合并患有良性疾病,易把腸癌掩蓋。本組有10例合并有痔瘡、息肉等。

2.2.2對青年人結直腸癌的認識不足:患者年輕體健,無特異性癥狀及體征,不易引起醫師、患者的注意。沒有仔細詢問病史(包括家族遺傳史)。早期缺乏進一步深入了解病情的意愿,常當作一般常見病和多發病而未做進一步的檢查,或因經濟等原因,患者不配合檢查。

2.2.3基層醫院由于受條件限制,有些沒有腸鏡、病理等設備,不能進行腸鏡和活檢組織學檢查,診斷困難時實行診斷性治療,使患者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影響預后。即使有結腸鏡,仍有一定漏診和誤診,這與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①結腸鏡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練,腸道準備是否充分等情況;②結直腸的解剖特點使得直腸乙狀結腸交接處、結腸脾曲、結腸肝曲等所謂盲點在結腸鏡操作時如不仔細檢查容易漏診;③某些腫瘤生長方式奇特與所常見的息肉型、潰瘍型、彌漫進展型不同,故容易造成漏診。因此,在結腸鏡操作過程中對任何可疑的結直腸黏膜異常改變應常規取活檢作病理檢查。

2.2.4醫師未能及時認真地為患者體檢,特別是直腸指檢,在本地直腸癌占比例最多的情況下尤為必要。直腸是指骶岬到齒狀線的一段腸管,長15~18 cm。7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直腸指檢時,手指可及的范圍之內[7]。只要醫生能常規指檢,即使捫摸不到腫塊,若發現指套有血跡,再做進一步的內窺鏡的檢查,便不會再有誤診的病例[8]。當發現大便帶血、黏液血便、大便次數增多時,不應以經驗來判斷為腸炎、痢疾。而應考慮到腫瘤的可能性,常規作直腸指檢。雖然細菌性痢疾、腸炎也會出現以上癥狀,其里急后重及腹瀉等癥狀較明顯,大便細菌培養陽性。且根椐藥敏試驗抗感染治療有效。如果效果不佳,應當做結腸鏡檢查后會明確診斷。本組有34例誤診為腸炎、痢疾患者。

2.2.5結直腸癌臨床上常與痔相混淆。本組有16例誤診斷為痔。結直腸癌是長在腸腔內的,當癌腫高出黏膜面時,常受到糞便磨擦而出血。大便出血是結直腸癌的常見癥狀。早期結直腸癌除大便帶血外,往往無其他癥狀。患者常以為是痔出血而服用止血藥或對癥治療。有些病例可以暫時止血,但已延誤病情,使病情進一步發展。其實痔出血是糞便被運送到肛管時,因發炎、充血、腫脹的黏膜下痔靜脈被擠破而出血,覆蓋在大便表面的血多為新鮮的,而結直腸癌的出血是在腸腔內。由于腫塊的增大和表面的壞死感染,形成潰瘍,即使沒有大便的摩擦也會出血。當大便積聚在腸腔中,沒有達到一定的壓力導致反射性排便時,大便已與血混在一起。所以結直腸癌的出血為深色。如有這些鑒別知識,及時到醫院檢查,會及早發現,不會被誤診。

2.2.6本組有6例誤診為結腸息肉。息肉、腸道慢性炎癥、腺瘤、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超過10年者,發生結直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倍。雖然大多數的腺瘤不惡變,但腺瘤患者結直腸癌的危險性增大。因此對于結直腸腺瘤、長期慢性潰瘍型結腸炎、結直腸血吸蟲肉芽腫等結直腸良性疾病,以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和結直腸癌手術史,均屬高危人群。平時出現不適多給予關注,即使息肉已切除,也要定期復查。

2.2.7患者在較長時間受大便次數增多、腹痛、墜脹感、排便不盡感折磨后,害怕診斷為“癌癥”,而抱“聽天由命”的想法。直到腹痛明顯不能緩解,或出現腸梗阻后才到醫院就診。本組有20例出現腸梗阻,延長就診時間,確診時已屬晚期,失去手術機會,預后差。因此如果發現排便習慣與糞便性質改變時,及早作腸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病變。對可疑部位應注意取組織送病理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2.2.8有些患者害怕做檢查因而誤診。大多數青年患者中,尤其是女青年患者出現便血、腹脹痛、消瘦,因害羞等原因不愿做肛檢,到病重不能工作和影響日常生活時,才去醫院診治。本組有8例女患者因此原因而誤診在9個月以上。

2.3治療與預后

國內報道,青年人結直腸癌如能在淋巴結尚未轉移時得到診治,則術后5年生存率為81.9%,但如果已發生淋巴結轉移,則5年生存率僅有21.8%[9],Miehael也指出,青年結直腸癌有67%可望行根治性切除術[10]。故早期診斷,及時行根治術,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關鍵。由于青年人結直腸癌發現時往往病期較晚,故手術根治率低,預后較差,Cusack等[11]發現65.6%的青年人結直腸癌在第1次檢查時即有區域淋巴結或遠處轉移,說明青年人結直腸癌比中老年組更具組織學侵襲性。本組5年生存率僅為11.5%。所以為提高根治率,除要強調提高早期診斷外,合理的手術方式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本組有1例低位直腸癌因患者強烈要求保肛而行Dixon術后5月復發,我們認為對低位直腸癌保肛除考慮腫瘤離肛緣距離外,更應注重腫瘤占據腸腔周徑、病理分化程度、直腸周圍有無浸潤、與盆壁有無固定等因素,嚴格掌握指證,不能因患者年輕而放寬保肛指征,以免手術不徹底或術后復發??紤]到青年人結直腸癌惡性程度高、易轉移,保肛指征應從嚴。同時,根據2008年美國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最新結直腸癌診治指南,對于結直腸癌青年患者,更應重視加強綜合治療措施,以改進治療效果。術前化療可視患者耐受情況決定是否采用,而術后化療多為常規,青年人結直腸癌對放化療多較敏感。對于腫瘤較大者,多可輔以術前放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對于腫瘤分期為T4的患者,多建議術中放療。而介入化療栓塞不應常規列入治療方案,除非有肝臟轉移。加強術前術后的綜合治療對患者預后亦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學者認為目前針對結直腸癌的診療模式對于結直腸癌青年患者可能并非最好選擇[12],青年患者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方案。

總的來說結直腸癌青年患者的預后因素主要有:年齡,手術方式,是否行根治術,病理類型,腫瘤周徑,浸潤深度,淋巴轉移,遠處轉移以及TNM分期。其中淋巴轉移為獨立危險因素[13]。

2.4提高早期診斷率

青年人結直腸癌的預后可能受家族遺傳背景的影響[14],本組有6例有家族胃腸腫瘤史。因此,臨床醫生要仔細詢問病史(尤其結直腸癌家族史),并進行常規指檢,全結腸鏡檢查對診斷結直腸癌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有腫瘤或息肉家屬史、大便變稀或便中伴有黏液和鮮血者,近期出現持續性腹部脹氣、隱痛或不適者,原因不明的進行性貧血、乏力伴體重減輕者,便血或慢性腹瀉經對癥處理后癥狀仍無改善者,應予以重視,行常規檢查。動員高危人群定期隨訪,如1~2年做一次腸鏡檢查,以求提高早期診斷率,減少誤診。對無法根治者力爭切除腫瘤,再配以化療、免疫治療,從而提高5年生存率。

青年人結直腸癌的腫瘤進展期細胞生長機制與中老年有所不同。在Liu等[15]的研究中,58%的結直腸癌青年患者表現出明顯的基因不穩定性,而中老年患者中僅12%。Lukish等[16]亦發現在結直腸癌青年患者中,47%的患者檢測出DNA復制錯誤(RER陽性),RER陽性的結直腸癌青年患者有較好的預后。Gryfe等[17]的研究證明,腫瘤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high 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在青年人結直腸癌的診斷預后中有一定意義,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陽性的患者有較好預后。由于青年人結直腸癌的特殊腫瘤生物學特征,已經有研究者將基因檢測技術用于青年人結直腸癌早期診斷以及判斷預后[18],但目前僅處于實驗階段,尚難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張天澤,徐光煒.腫瘤學[J].第2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朱國清.53例青年人結腸癌臨床病理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01,28(4):299.

[3]劉寶善.消化道器官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15-882.

[4]譚華,韓振強.直腸癌498例臨床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1,21(4):33.

[5]O'Connell JB, Maggard MA.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young[J].Am J Surg,2004(187):343-348.

[6]陳安海.青年人大腸癌臨床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03,23:434.

[7]代建德,姚毅明.直腸癌誤診28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1):3-5.

[8]劉寶善.大腸腫瘤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61-162.

[9]莫善.青年人大腸癌[J].實用腫瘤雜志,1990,5(2):115-125.

[10]Palmer ML, Haerreral, Peter NJ.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in patients less thal 40 years of age[J].Dis Colon Rectum,1991,34(4):343-346.

[11]Cusack JC, Giacco GG, Cleary K, et al. Survival factors in 186 patients younger than 40 years old with coloretal adenocarcinoma[J].J Am Coll Surg,1996,183(2):105.

[12]Lin JT, Wang WS. Outcome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in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of ag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20(6):900-905.

[13]Liang H, Wang XN. Prognostic factor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surger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9):1458-1462.

[14]王石林,顧國利,丁映欽,等.青年人大腸癌的預后與家族遺傳背景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4,13(4):249-252.

[15]Liu B, Susan M, Farrington.Genetic instability occurs in the majoritq of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N`t Med,1995,1(4):348-352.

[16]Lukish, Jeffrey.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DNA replication error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Annals of Surgery,1998,227(1):51-56.

[17]Gryfe R, Kim H.Tum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2000,342(2):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