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獎范文

時間:2023-04-10 15:38: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魯迅文學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作家望江南

魯迅先生可能不會想到,以他名字命名文學獎會讓許多作家趨之若鶩。同樣諾貝爾文學獎讓世界作家趨之若鶩。作家為什么對文學獎感興趣,主要還是功利心作祟。在中國有兩個文學獎最讓中國作家魂牽夢繞,一個是茅盾文學獎,一個是魯迅文學獎。得這兩個文學獎好處,筆者認為有四個:一、在中國文壇出名。二、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名。三、作品會有更多人關注。四、作家命運可能會改變。

望江南經常與作家交往。望江南發現有些作家特別會提起自己曾經輝煌:魯迅文學獎某某年得主,孫犁文學獎某某年得主,梁斌文學獎某某年得主。望江南發現這些作家名片上把某某文學獎印得特別大,好像別人近視眼看不到。

篇2

魯迅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為鼓勵中國優秀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

魯迅文學獎每三年評選一次。目前包括以下各獎項: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文學評論、文學翻譯獎共七個獎項。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文學的發展而于1981年設立的。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

2008年,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四部獲獎作品是:賈平凹《秦腔》、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麥家《暗算》、周大新《湖光山色》。

莊重文文學獎

莊重文文學獎是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于1987年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

2008年,第11屆莊重文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周曉楓、戴來、謝有順、石舒清、溫亞軍、鄭小瓊、張者7名青年作家獲獎。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由《南方都市報》于2003年2月斥資設立,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設立的文學大獎。該獎項一年一度,在創立之初,就因其鮮明的民間立場、透明的評審程序而備受矚目。

2008年,王安憶憑借《啟蒙時代》一書榮獲年度大獎: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7年度杰出作家”。麥家、楊鍵、舒婷、陳超、徐則臣分別獲得2007年度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最具潛力新人稱號。于堅則獲得新增加的“生態文學致敬作家”稱號。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瑞典著名的發明家和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寫下的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權威、最有影響的文學獎項,在全球文學界享有盛譽。由瑞典文學院頒發。

2008年,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0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獲獎理由是:“一位注重新歷程、詩歌歷險、感官享受的作者,是一個超越目前主導文明和探求主導文明低層的探索者”。

美國國家圖書獎

美國國家圖書獎由非營利機構的國家圖書基金會主辦,每年一度。設最佳小說獎、非小說獎、詩歌獎和少年文學獎四個獎項,并且設特別榮譽獎章。它是美國最重要的文學獎。

200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頒給了彼得?馬蒂森的小說《影子鄉村》。文學貢獻獎頒給了杰出的出版人:格羅夫出版社的巴爾尼?羅賽特,以嘉獎他多年來為文學事業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英國布克獎

布克獎創立于1968年,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重要的獎項。每年頒發一次,授予當年出版的最佳長篇小說。布克獎的目標是獎勵優秀作品,提高公眾對嚴肅小說的關注。

2008年度英國布克文學獎揭曉,印度作家阿拉溫德?阿迪加的處女作《白虎》獲此殊榮。阿迪加是第四位獲得這一文學獎的印度作家。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龔古爾文學獎”是1903年在法國設立的,在法國文學界的影響非同小可。1874年,法國作家埃德蒙?德?龔古爾為了紀念他早逝的弟弟,在遺囑中規定用他們的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每年評選出一本當年出版的最佳小說。

2008年,這一獎項授予了擁有法國和阿富汗雙重國籍的作家阿提克?拉希米。拉希米原以波斯語寫作,獲獎小說《堅韌的石頭》是他使用法文創作的第一部小說作品。

篇3

《靠近大地》

洪少霖著 九州出版社 ¥38.00

洪少霖的散文隨筆集《靠近大地》分為三輯:第一輯“鄉村心情”,第二輯“夕陽落日”,第三輯“思緒萬千”。

翻開共計270多頁的《靠近大地》,能夠感知一股大地般樸實渾厚的氣息在其中流淌;品讀《靠近大地》,它沒有過于華麗的詞語,卻有著大地般豐富的心情與思緒;感受《靠近大地》,真正是“文如其人”。

文字是神奇的!洪少霖的文字里有著他的許許多多快樂和傷感,有著人世間各種各樣不同的美景和殘缺。在閱讀《靠近大地》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是,他在創作時的欣喜、從容、激憤、傷感……

愛尚書庫:

《陽光有聲》

程應峰著

大眾文藝出版社 ¥28.00

傳說中有這樣一種鳥,銜來一縷陽光,世界便有了聲音,聲音便開始傳遞思念的音符。 如果你聽得見陽光的聲音,一定是你心靈的鳥兒醒著,陽光的聲音才會片刻不停地在你生命的河流里蕩漾;如果你聽不到陽光的聲音,一定是你的耳朵睡著了,陽光的聲音無法抵達你的心靈。因此,你該叫醒你的耳朵,否則,你有什么理由對這個世界心懷抱怨呢?《陽光有聲》就像這樣一只鳥兒,帶著你在不經意間參透人生的的禪意。

《哺乳期的女人》

畢飛宇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26.00

《哺乳期的女人》敘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個之間的性意識,它是一種潛在的原生狀態,說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終都不點破這種朦朧境界。他以一種心靈敘事的方式,緩緩地打開男孩的內心;又以特有的溫情,緩緩地收攏一切。作品曾獲《小說月報》獎、全國十佳短篇小說獎、《小說選刊》獎、首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作品。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遲子建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26.00

這本《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遲子建的短篇小說集。此書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讓讀者近距離地感受蕓蕓眾生中種種徹骨哀痛,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底層平民生存困境的關注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全書共收入了《霧月牛欄》、《清水洗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踏著月光的行板》、《起舞》、《采漿果的人》6篇小說。其中,《霧月牛欄》、《清水洗塵》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分別獲得第一、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很適合小說愛好者閱讀。

《為了愛的緣故》

蕭軍 著 金城出版社 ¥49.80

這是一部具有史料價值的回憶錄。本書所輯存注釋的42封書簡,大部分是蕭紅于1936至1937年間,由日本東京寄回上海和青島給蕭軍的,也有幾封是她回國后,又去北京,由北京寄到上海的。作者在40多年后,于故紙堆中發現了這批書簡,將它們按年月日做了排序,加以適當的注釋,是對其與女作家蕭紅相識、相處6年間(即上個世紀30年代)一段過往心態和歷史往事的追憶。

篇4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山東省作家協會

主辦單位:山東省作家協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5-4677

國內刊號:37-1173

郵發代號:24-8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5

給大家說說我的恩師劉富榮,雖然他任我的班主任時,我已經讀初三了,但我依然認為他是我最為重要的一位啟蒙老師。

一天數學課上,班長讓大家自習,說劉老師回老家做新郎官去了,入洞房去了!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不想就在這時,劉老師卻從教室外進來了,就像是剛從蒸籠里出來的一樣,頭上身上都在冒汗,那雙黃色的軍用鞋都濕透了。

后來去過老師的老家之后,我做了一個估計,從老師家到學校,步行至少需要六個小時,就是說,老師大概沒有在洞房待過兩小時。

說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劉老師教了我們兩年,居然沒有換過外衣。有一次上課,在黑板上寫字時,露餡了。老師打著補丁的舊衣服下面,居然是一件新衣服!仔細一看,舊領子下面確實有一個新領子,因為風紀扣系得很嚴,剛進來我們都沒有發現。再仔細觀察,我們發現老師在那一周之內很害羞,原因是穿了一件新衣服。

要畢業了,每位同學交了兩毛錢,給每一位任課老師買了一個洋瓷盆子,上面寫著“將臺中學八二級初三(2)班全體同學敬贈”。但給劉老師的卻無法送到他手中。他知道我們要送禮物,一直不開宿舍門。后來另一個老師在窗外對他說,馬上要畢業典禮了,學生們都在等你,劉老師才開了門,收下盆子,卻提了一個條件,說你們稍稍等我一會,我會接受你們的禮物的,然后跑步出去了。

等他回來時,我們已經排好隊準備開往操場參加畢業典禮了。老師氣喘吁吁地站在我們面前,右手提著一大摞畢業證,左手攥著一大把錢,嶄新的一疊錢,不知從哪兒換來的。他說,同學們的禮物我收下,但是這兩毛錢你們必須收下。大家說怎么可能啊,這是我們給老師的一份心意。老師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是這兩毛錢你們必須收下。我們當然不能收這兩毛錢。但最后老師拿出了殺手锏,好,你們不收這兩毛錢,我就不發畢業證。大家就只好抹著眼淚把那兩毛錢收下了。

隨著歲月的流轉,這個細節在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重到每每想起就一陣心疼。

2007年,我僥幸獲得魯迅文學獎,從紹興領獎回來,我第一時間到老師任教的西吉縣平峰中學看望老師。一進老師的宿舍,我的眼淚就下來了。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間,一邊是辦公桌,一邊是床,一邊是灶,一邊堆著炭,門后立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輪胎上沾滿了泥。這么一個僅可容身的小房子,既是他的辦公室,又是臥室,又是廚房,但老師卻是一臉的快樂,快樂到無以復加,這是我從他的目光深處讀到的。

過了一會兒,老師把抽屜拉開,說文斌你看你寫給我的信,我都保存著呢。

厚厚的一疊信在老師手中錯落開來,那是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寫給老師的信。既有在郵局買的信封,也有印著不同單位名稱的公用信封,散發著過去歲月的氣息。

真是無法描述當時心中的感受。

早知道老師會如此精心地收藏這些文字,真應該每天寫一封才對。

在我的印象中,老師是通才。語文老師緊張他教語文,數學老師緊張他教數學,化學老師緊張他教化學,政治老師緊張他教政治,美術老師緊張他教美術,全聽學校安排。

在我的印象中,老師沒有批評過哪位學生,但學生都十分地尊敬他,也怕他。班里有幾位搗蛋的學生,在別的老師上課時,老是不安生,但在劉老師的課上卻是乖孩子。

送走我們后,劉老師也調到縣教師進修學校任教??墒遣坏絻赡?,他就堅決要求調回平峰中學,在那里過且耕且教的生活。周六周日回家種地,周一至周五教學。

一個人的心中裝著這么一位老師,存著這么一些細節,你會覺得無比幸福!一個人的心中裝著這么一個人,你會覺得無比富有!

篇6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童詩集、童話集和散文集12部,主編、翻譯童詩童書等近300部,獲得全國寶鋼教育獎、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中國童書金獎和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溫柔的云

朵朵人兒

云輕輕說了好幾遍:“起床了?!毙?、小草和小花個個還在夢里呢。太陽說:“你太溫柔,該喊的時候不能心軟,瞧我的!”嘩――太陽伸出發亮的手,利索地揮舞,拍拍小草的屁屁,拍拍小樹的肩膀,拍拍小花粉嘟嘟的小臉蛋。嗨呀,它們扭扭身子,揉揉眼睛,都醒了。云溫柔地笑笑,又溫柔地飄走。

譚老師導讀: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可不能老睡懶覺呀。每天的生活都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

小猴和小兔

雷曉芳

小猴和小兔是一對好朋友。媽媽給小猴胡蘿卜,小猴說:“我想送小兔一個。”爸爸買了一輛遙控汽車,小猴把小兔喊來一起玩。猴姐姐講故事給小猴聽,小猴興奮得打電話給小兔。兔媽媽給小兔買了好多書,小兔趕緊拍照,發給小猴,還告訴他:“你看看這些書有哪些沒看過,先借給你吧?!毙『锖托⊥谜媸且粚门笥?。

譚老師導讀:好朋友之間要分享快樂,分享有意義的東西。

蝸牛比賽

我家的小智

蝸牛報名參加跑步比賽,讓烏鴉大吃一驚。發令槍一響,兔子、鴨子、小螞蟻一起向前跑。烏鴉來回飛,給蝸牛報信:“兔子到終點啦!鴨子到終點啦!小螞蟻也到終點啦!蝸牛你是最后一名,別跑了?!蔽伵2恢?,繼續向前跑。過了很長時間,蝸牛到了終點,得到最佳堅持獎。蝸牛笑了,烏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譚老師導讀:蝸牛很有耐心,他堅持不懈,最終贏得了獎勵。做人做事要有恒心,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

鵝媽媽讀書

譚旭東

看見豬媽媽帶著小豬讀書,小鵝很羨慕,對鵝媽媽說:“媽媽,你也給我讀書吧?!薄昂媚?。只要你喜歡,媽媽一定帶你讀書。”鵝媽媽到森林書店里買了一袋故事書,回到家里,每天都給小鵝讀。小鵝很喜歡,說:“媽媽,要是你也會寫故事書就好啦?!冰Z媽媽一聽,也開始寫故事,沒多久就寫了一本《鵝媽媽故事集》。

譚老師導讀:親子閱讀對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個學習語言、鍛煉寫作的機會。有愛心,能堅持,讀多了,一定也會講、會寫。

蝸牛的驚喜

譚旭東

篇7

2013年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作家

1958年,閻連科出生于河南嵩縣田湖鎮。他自小放牛種地,讀到高一便輟學在家。1978年應征入伍,歷任戰士、排長、干事、秘書、創作員、電視藝術中心編劇,直至成為專業作家。

閻連科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多次獲國內外文學大獎。比如,他曾連續兩屆獲得魯迅文學獎;2006年出版的《丁莊夢》是中國最早反映艾滋病人生活的長篇小說,被《亞洲周刊》評為“全球華語2006年10部好書”之一,并榮獲臺灣“讀書人獎”,2007年又被日本網站評為翻譯最佳作品;《風雅頌》獲《南方周末》2008年唯一年度小說獎;《年月日》獲2009年度法國唯一的小說翻譯獎;《我與父輩》獲“全球華語優秀作品獎”;長篇小說《受活》引起文壇強烈關注,被稱為中國的《百年孤獨》,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2009年,閻連科以13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起廣泛關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月,閻連科獲得久負盛名的布克國際文學獎的提名。此前,中國作家只有王安憶和蘇童獲得過這一獎項的提名。閻連科的作品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他是當代中國最為重要的作家之一。

【頂級示范】

一條土花狗

閻連科

有次我和家人一起去八達嶺,回來到沙河那兒,看見一條狗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逆行著瘋跑。我擔心它最終會和某輛轎車的前輪或擋板相遇,撞在一塊兒。幾經周折,我們終于用食品和水換取了狗的信任,把它帶回了自家園子里。

它是一條黑白相間的土花公狗,約有四十公分高。從它的體態、胖瘦和它對人的警覺中,可以肯定它不是一條流浪狗。流浪狗警覺的目光中總有一種求助的眼神;而它的目光中,在吃了蛋糕喝了水之后,那警覺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焦慮和不安。由此可以判斷,它應該是一條有家、有主人的狗。

把它放在我家院落里,除了因陌生產生的不安外,它沒有在高速路上那種對汽車與死亡的焦慮與緊張,看到我們一家人時總是搖著尾巴,湊上來舔我們的手??吹接型惐蝗藸恐趫@里溜達時,它會發出“汪汪”示好和相邀的叫聲。

狗對家是有著超強記憶能力的。幾年前,報紙上曾登過一則消息說,用一輛汽車把一只狗從北京拉到幾百公里外的唐山,那狗過了二十來天,又從唐山跑回到了北京家里。由此我推測,這條土花狗眼中的不安和陌生,其實是對它家主人的思念與懷想。

果然,在我的觀察中,這條土花狗,每天半夜都在喝完半盆水后離開我家,走出園子,不知到哪兒去了。而在天亮前,它又精疲力竭地回來,臥在我家院里,一臉失落,渾身充滿了疲憊感。

然而,半個月后的一天早上,我起床出門,發現它沒有如往日那樣,疲憊地躺臥在食盆邊的椿樹下面。直到中午、晚上,它都沒有回來。

以后的每天清晨,我們一家人無論誰先起床,都要首先開門看一看,院里的那棵椿樹下,是否臥著一條土花狗……隨著時間的晝走夜來,我們也漸漸淡薄了關于花狗的記憶。

事情的戲劇性發生在一個月零幾天后,秋天到來時。有天下午,我正在院里摘豆角,忽然聽到柵欄門外有“汪汪”的狗叫聲。抬起頭,看見那條土花狗正把它的前蹄趴在門上,試圖站起來,目光中的熱切像寒冷中的兩把火。而在那狗的背后,跟著它的主人。他有六十多歲,一個禿了頂的老年農民,懷里抱著兩個巨大的西瓜。他累得滿頭大汗,腰朝地上弓著。

“喂,是你收留過我們家花花吧?”老人大聲問我,一邊把那兩個西瓜放在低矮的柵欄門柱上。

原來,老人把這條狗從小養到五六歲。兩個月前,它出門去追一條的野狗,追著追著就丟掉了。過了十多天,有天早上起床,門一開,發現它又突然回來了。

今天,老人帶著花狗到世界公園這邊賣西瓜?;ü凡煌5匾@個園子里跑。它跑到園子門口,重又回到瓜車旁;回到瓜車旁,重又心神不寧地朝這園子跑,有幾次還咬著他的褲腿使勁朝園子這邊拉,弄得他無法暢暢快快地做生意。最后,他忽然想起它失蹤了半個月的事,懷疑這園里有人曾收留過它,就跟著花狗到了我們家。

花狗和它的主人離開我家時,夕陽西下,院子里一片彤紅溫暖的光。

【頂級作文經】

寫作是可以教的

閻連科少年時,曾有位語文老師,業余在家寫小說,據說寫得比《紅樓夢》還要長,還要好。當時他已經讀過《紅樓夢》,于是對老師產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尊敬。這位老師特別高傲,每天上課時,卷一根紙筒煙叼在嘴上,課又的確講得很好。閻連科說,正是這位老師的傲慢,顯示了那個時代文學的高傲與神秘。這個故事也成了他日后走上文學道路的重要原因。

閻連科認為,寫作是可以教的,很多技巧可以由老師傳授給學生。汪曾祺說過,他是沈從文的關門弟子。言下之意,他是沈從文教出來的。所以,學生在學寫作文時,老師的傳道與授業非常重要。

篇8

電視體育賽事轉播節目研究

論網絡的法律治理

淺論哈羅德·品特戲劇的政治意蘊

社會轉型與90年代廣西作家群

“滴滴打車”APP使用的傳播學分析

《新青年》一二卷經營情況淺析

美軍研究生教育培養機制研究及啟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眾傳播路徑研究

政府在處置過程中的媒體應對

網絡文化生態平衡與網絡傳播倫理規范

淺析網絡小說實體化原因、路徑與影響

對《說文解字》中“晉”字源流的考辨

從歷史的角度探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淺析菲律賓史詩神話中洪水神話的人文特點

多元的訴求——中國古代海神信仰流變

多元的文化、開放的對話與活的文藝批評

卓然獨秀南中國——論新世紀的廣西文學

廣西現當代作家的民族身份認同與主體建構

中國“影戲美學”視聽形式的創制和埴固

白先勇小說創作與地方文化互動關系研究

淺析電視綜藝節目群體主持形式的現狀及發展

論《光明日報》記者唐湘岳的典型人物報道藝術

媒介融合時代報紙版面設計的演變與創新

網絡人際傳播與后現代公共領域建構

高校青年教師網絡政治參與的特征與動因分析

媒介融合時代古裝宮廷劇創作的突圍策略

商業語境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困境與出路

一曲冷調的哀歌——細讀痖弦詩作《坤伶》

反思與進路:經學視野下兩漢文學理論研究述評

對話聶震寧:數字化時代的文學寫作、出版和閱讀

偏重與并行——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述評

關于大眾傳媒在人的現代化建設中的理性審視

論“神性寫作”及其話語啟示——以譚延桐詩歌為例

印刷、網絡、大數據:國學研究與傳播的技術三時代

淺析電視媒體涉恐報道之媒介控制緣由及路徑

中國西部地區新農保問題研究:基于多中心理論的視角

規避新社會階層非制度化政治參與亟需制度創新

抗日救亡時期中華民族“和”、“達”文化的偉大作用

平凡之路偶有奇跡——談魯獎對我寫作生涯的影響

大眾化模式特色分析:1990年代臺灣報紙文藝副刊的轉型

中國現代比較詩學的先鋒性及其在越南的影響與啟發

近代來華西人對東南畬族文化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初探

“非遺”視野下石阡木偶戲的現狀分析與傳播策略研究

中國—東盟博覽會品牌形象研究:基于符號融合的理論視角

基于青年群體調查的大石山區社會文化變遷及對生態的影響

基于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的廣西文化在當今美國傳播現狀研究

文藝副刊的結束與堅守——世紀之交以來臺灣報紙文藝副刊研究

篇9

五月的腰身,一閃進豫西南一帶

麥子全黃了

這種從季節深處來的黃,相互攙扶

你從外邊可以敲擊出金屬的聲響

麥黃是一種緊急,騷動

村前村后的路

都繃緊了神經

鳥類發沉,更多的事物已經退回原處

騰出天空,太陽不斷地增加著強度

場院已經收拾停當

原野像一位將要臨盆的孕婦

麥鳥

箭一樣射向空中

透明的玻璃房里,漏下它的

叫聲

把麥子的話語傳遞給麥子

傳遞給屋檐下,那個

穿黑衣的老人

一支支被太陽點燃著的火焰

穿行于今年的農事間

使那些在田間勞作的人捉摸不定

這些來自農業深處的精靈

散發著麥子根部的潮濕,隨著麥浪

流向遠方

在白花花的天空

你只能聽到它們流水一般的聲音

卻看不到它們的蹤影

村前遇雨

雨走了以后又回來

她要帶上我

她在村子里找到一臉烏黑的我

在我的手里放下一對銀器

她纖細的手,牽著遠處的羊群

把小草寫的詩交給那些搬運雨水的人

燕麥扶著她的肩頭站了起來

她對我說:你的腰要伸直,挺起胸膛

只是走了很短很短的一截路

翻過高坡

雨就不見了

杏花開了

山中的杏花開了

它們掙脫重重黑暗,開了

杏花里存在著某種答案

它翻身的動作,照亮了事物的邊緣

杏花在一個老人的內心清掃著

說笑著

把隨身帶來的一些東西

還給老人。像一個個嘴唇

老人身上布滿了杏花細小的聲音

——它們落在泥土里,會轉變成

別的事物,生長著

南方

北為陰,南為陽

可是,南方柔軟得更像一個人性

可是,南方細雨得更像是昆曲里坐著的新娘

南方啊

抽象以南,葉綠素以南

由我村莊的指向和夢想構成

南方啊,玻璃的晶體,玻璃的聲響

無邊的陽光堆成了連綿的山岡

有一年冬天,我到了南方的腹地

在川埠廣大的鄉下,音樂著普遍的流水

植物們的舞步,釋放出更多的南方

古橋頭,站著巨人般的光亮

它穿過我的身體時

有玻璃般聲響

竹籬笆

竹籬笆

溫暖,安詳

繁殖著光,綠,笑聲

竹籬笆的門,永遠向著曠野開

它從不拒絕

包括一只細小的蜜蜂

這些用細竹子和藤條扎的

用陽光和鳥聲扎的——竹籬笆

被夏天的青秧子纏繞,泛著人性之光

它們爬呀,一直爬到我筆下

溫暖著我的文字,我將用這些

暖性的文字,再扎一個籬笆——

在那里,我將細讀

細讀這些用竹子和藤條編寫的

人類詩篇

上升

上升,上升

萬物都在上升

看見的和看不見的

都在上升。地下的骨頭

也以朽亡的方式上升,當它們

穿過地表時,與陽光融合,壯大

蟲鳴和花朵,在上升,陽氣在上升

人在上升。人上升的方式

就是放下,放下懷抱中的朽骨

放下重和原有的結論。你應該相信

陽光中透明的因子,確實能夠改變

石頭的結構,使它變輕,然后升騰

并為一棵老榆樹,重新書寫地址

陽光真好,它使原野臨盆,鷓鴣啼鳴

陽光真好,它使村莊明亮,雞鳴狗叫

因此,陽光里,一定有著

未曾謀面的親人

細細的燈火

我看到燈火扭動它手中的鑰匙

打開村莊的門

燈火坐在村子的中央

細細的光照遍了村北與村南

它把我大哥的名字,臉

放在潮濕的籮筐以及農具中間

我死去多年的父親,被它喚醒

從門外緩緩走進來

它站在高處,向那些黑暗中伸過來的手

講述著光明的原理和品質

大哥沒有說出的話語,來源于這盞燈

燈的移動,牽動著村莊和季節的移動

陽光真好

陰雨過后

太陽復出,大地鮮亮

像換了一件新衣裳

陽光,在樹葉上吐蜜,在池塘里

舞蹈,在蛙鳴聲里歡笑

牛在踱步,羊在吃草

此刻,流水是一些長長的歌吟

原野旋轉著花香

村莊安詳,活著真好

此刻,籬笆墻外,鳥雀翻飛,暖風頻吹

鋪滿野花的小徑上

假若,走過來一只羊或是飛來一只鳥

那一定是某一個死去的人

重新復活

高大與細小

這就是無聲的陽光

它不僅是一些高大事物的搖籃

——比如,山啊,海啊

——比如,報紙的頭版那些黑體的

大字啊

它的懷抱,浩大得連接廣宙

又細小得能躲過人的視線

它不會忽略一聲最小的嘆息

也不會遺忘那些塵埃深處的蠕動

——比如一只蚜蟲

和它細小而卑微的存在

千里萬里,陽光從一棵雜草的根部

找到它,這灰塵般的蚜蟲

周身感到了無邊的溫暖和撫愛

陽光摟定它,使用宇宙間普遍的光和熱

——也許,蚜蟲背上的丁點陽光

就是人類幾千年來苦苦追尋的

公正和道義

少林拳師

清風,明月,露水

打造的筋骨

只留下影子

只留下拳腳,翻飛著丁當的鐵

傾瀉而下的時光之碎片,嘶嘶地

冒著火花

少林寺披著袈裟,使用嵩山全部的巖石

蓄存人類的偉力和奇跡

一只掌,停下來,它是人的

還是佛的,內里有一兩聲禪鐘

篇10

趙士英,字子美,號律一,一九四六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居士林副林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天津書法家協會理事、天津詩詞協會理事、天津作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

幼承家學,后入室中國著名畫家王學仲、孫其峰先生門下學習書畫。著名畫家王學仲先生評價其“工寫兼到、書畫雙修”。

精小楷,兼擅行楷、隸書。作品入選全國五、六、七屆書法展,全國三、五、七屆中青展,全國一、二屆正書展,全國首屆扇面展,全國新人展,全國第四屆楹聯展,全國首屆蘭亭獎大展,西泠印社國際書法篆刻展,一、二、三屆中央電視臺書法大獎賽,中韓書法展等。共獲:銀獎一次、銅獎一次、優秀獎四次。曾獲天津市五屆魯迅文學獎。

書法之余,兼擅國畫,山水、花鳥、人物皆有涉獵。尤以鐘馗神佛畫名世,作品曾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展出,1996年親赴美國籌辦個人展覽。

三印書屋隨筆

中國書畫之創作,雖有六法之說,歸納起來無非氣韻筆墨四字,有氣韻無筆墨,如抽刀斷水,有筆墨無氣韻,若舉杯澆愁,自有不稱意處。拜金主義思想泛濫,極少有人去探索古人藝術之精髓,意匠的粗糙,筆墨的幼稚,影響了中國書畫的發展。

中國的書畫,講究文化底蘊,潘天壽講:詩、書、畫、印為書畫創作基本功,不求四絕,而要四全。如今誰還下此笨功。創作要下笨工夫,學識修養,筆墨技法,要雙管齊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中國書畫要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見解,中國人的學識,中國人的筆墨,才能稱其為中國書畫。隨時代的筆墨,也要有中國味。梅蘭芳先生講:“移步不變形?!庇嗌跞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