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01 13:5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小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知青在海南工作艱苦,生活吃苦,大家常常餓著肚子參加勞動,全年一般在年節才能吃到一點肉,在這種艱苦環境下,年輕的身體幾乎透支,一些知青變得像“海南了哥”――又黑又瘦。為了給自己增加一點營養,顧不上什么環境保護,我們跟老農學習在晚上到田野去捉“田雞”一青蛙,抓到后自己煮來吃。這可是一門既簡單又有點“技術”的手藝:晚上捉田雞一定要用手電筒,但如果你不懂掌握手電筒照射的角度,就別想捉到田雞。老農就教我們,用手拿著手電筒放到自己的右眼右側,緊貼眼角,這樣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因為晚上田野一片漆黑,田雞也是黑色,主要靠手電筒照射到田雞的眼睛把光反射回來,我們一看到兩粒小亮點,就知道發現田雞了,然后慢慢走過去用“五爪金龍”抓個正著。如果不把手電筒放在這樣的角度照射,就是照到田雞,它的眼睛反射回來的一點光我們也難以看到,只能“徒勞無獲”。
在晚上捉田雞過程中,我有過“一喜一憂”的經歷。一次我照到兩點亮光后,知道找到目標了,于是慢慢走到亮點邊,伸出五指,用力一抓,一下感到這只田雞好像特別大,于是小心抓緊拿起來一看,哇!原來是一公在上、一母在下兩只相連,來個“現場”,雙豐收。另一次是當自己把手電筒緊貼右眼,赤著腳,在田基上全神貫注地尋找亮點的時候,突然聽到自己腳下有沙沙的響聲,趕快用手電筒一照,哇!整個腦袋都空白了,心臟幾乎停止跳動,原來赤腳下面正橫著一條皮膚是黑白相間的毒蛇,正慢慢爬過田基,如果我踏上它,被它咬一口,在黑暗的田野,沒醫沒藥,很可能這條小命就沒有了,幸得沒踏著。
偷雞
一次,聽到一知青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
篇2
可以說,上周末上演的“我只過1%的生活”故事秀,是本年度性價比最高的事件營銷,沒有之一。雖然馬佳佳、雕爺、黃太吉、余佳文,都是講故事的高手,但與“偉大的安妮”相比,能夠一次性、短時間、單純在社會化媒體中引爆并取得如此好的轉化效果,無人能出其右。
12月13日21點26分,微博大V“偉大的安妮”“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組圖,在微博上迅速發酵走紅,隨后很快擴散到微信朋友圈,短短的一天,兩大社會化網絡均被刷屏。截止12月15日20點,該圖在微博上已累計轉發了43.69萬次,點贊34.73萬次,評論8.9萬次。而其帶來的轉化也驚人的高,“偉大的安妮”14日下午15:07微博稱,這篇文章已經有超過6000萬的閱讀量,有超過30萬的用戶下載了她創業開發的“快看漫畫”應用,該應用也在App Store里最高時沖到了免費榜榜首,直到今天仍穩居第二名。
許多人驚嘆,真是牛叉的營銷,沒見她花錢便口碑和下載量雙豐收,這是絕大多數公司花錢也買不來的。
不得不承認,這確實很牛。即使隨后有人質疑她炒作,質疑她的漫畫水平,以及她前后說法不一的表達,在這里,我要說的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創業成長路徑,無關乎你我,單單從這一事件本身出發,我們能學到的,就是她的事件營銷技巧——一個好故事成就了一個熱門事件,一個好故事引發并促成了一個營銷閉環。
好故事成就好營銷
沒人愛聽大道理,最好講個小故事。這無關人的智商與地位,《故事會》和《知音》有各自的受眾群體,機場里的財經雜志同樣也靠商業故事讓白領達人們沉醉。
智威湯遜廣告公司CEO唐銳濤曾經說:我們的目標是把“老鼠變成米老鼠”?!袄鲜蟆笔且话闵唐?,很多,但人們不一定喜歡??墒敲桌鲜缶筒灰粯?,雖然都是老鼠,但它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可以獲得人們的熱愛——米老鼠就是品牌。
這個變的過程就是講故事。英文內容營銷中流行一個詞叫做story telling,直譯成中文就是“講故事”。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凡是成功的品牌,都很擅長“講故事”,它們懂得如何把品牌的歷史、內涵、精神向消費者娓娓道來,并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品牌理念的灌輸。
所以說,一個好的營銷就是講一個好的故事。
什么樣的故事是好故事?“我只過1%的生活”就可以算作是個標本。
解剖標本則能讓我們更好的看清楚細節。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鮮明的主題、個性化的人物、豐富且有沖突的情節、感同身受的細節缺一不可;而這些要素的目的就是要有代入感,讓觀眾、聽眾產生共鳴。
如果這樣來分析“我只過1%的生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高明之處。寶潔公司前營銷主管吉姆.斯登格說,最好的公司會講述兩種類型的故事,來建立強大而持久的品牌。一種是創世紀故事,重點是公司的創業傳奇;一種是顧客影響型故事,講的是公司的產品、服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改變。
“偉大的安妮”講的就是個創世紀故事。各位看官,請聽詳細分解:
1、鮮明而有正能量的主題——勵志與夢想
這是當下社會中熱度一直不減的話題,也是屌絲們聊以的精神食糧。有朋友在網上吐槽,說“偉大的安妮”創作的不是漫畫而是雞湯,確實如此,安妮給大家端上來的就是一碗熱騰騰的心靈雞湯。網友“姓趙無名”留言:“夢想系也許是唯一能和愛情系并列的一擊即中的文藝創作題材了,因為它根本就是整個人類的軟肋嘛。”
2、個性化的人物——90后少女創業者
在創業大軍里面,目前還能引起輿論和人們關注的,也只有90后了,這是所有70、80后的羨慕點和媒體的關注點。人們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場鮮活的好戲,看客們會為他們的一點成功而歡呼,也會為他們的一點挫折而苦惱。
3、新穎而可視化的傳播形式——漫畫
80、90后早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比起長篇的文字,圖像本身具有直觀性和美感,更易于傳播,也更適合碎片化時間。漫畫的形式本身就具有更好的可讀性和可傳播性。
4、故事的核心矛盾點與沖突——成長與創業中的堅持與特立獨行
這又是一個時下最最激動人心的模版,創世紀故事展現了品牌或公司創立之初的動機。正如梅賽德斯奔馳,人們會想起“父隨女姓”的故事,每一家偉大的公司都是對某個真實存在的特定用戶需求的響應。而創世紀故事正是理清了這一點。
從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安妮在自己的奮斗下已經打破了兩次1%的詛咒,現在又來借助網絡的力量實現第三個1%,這就是一個好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最動人。個性化的人物、豐富的情節、矛盾與沖突,在短短的漫畫中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讓用戶有了共鳴,安妮的影像在用戶的腦海中化身成了自己的未來與希望,每一個人在感動的時候其實都是在為自己感動。
應該說,“偉大的安妮”強大的講故事的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里,微博段子手講故事的威力大放光彩?!巴瑯拥墓适?,我們都表達不出來,但安妮用她的文字她的畫,卻可以表述得那么深入人心,所以才引起大家的共鳴?!?/p>
關鍵的引爆點和助推器
以上四點是一個好故事所必須要具備的。
與此同時,成為一個好故事,還需要:
1、真實,讓人相信。品牌故事必須“真實”,這倒不是說品牌故事必須是真人真事,而是品牌故事要能自圓其說。被消費者抓住品牌故事的漏洞,即使再真實也會被消費者貼上虛假的標簽。2、正能量,讓人感動。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的故事為什么長久流傳?因為它遵循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所以能夠跨越時空成為人間美好的永恒。因此,品牌故事必須演繹真情,演繹對人間真善美的追求。
這兩點在“偉大的安妮”的故事中也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但這個好故事能否成為一個好營銷,還有幾點要素必不可少。
首先,在構思故事之前,你要想清楚以下幾點:
1、你的目標受眾究竟是誰?2、你要用什么樣的故事去感動他們?3、如何到達受眾并讓他們參與其中?
在這方面,安妮應該想的比較清楚,在這次營銷中,短短的兩天時間,投資人、行業合作者以及普通的用戶都被一網打盡,這一結果肯定是超出了她當初的預想。從面向普通看客的內容入手,從社會化網絡發端,即使對普通用戶的影響沒有特別突出的效果,至少也能讓投資人和行業合作者看到自己的營銷能力,可能是安妮團隊最基本的初衷。
其次,時間點和大環境的支持特別重要。
馬爾科姆.格拉維爾德寫的《引爆點》,講述了流行理論的三個法則,第一是個別人物法則,即一件事物的流行離不開三種人,聯系員、內行、推銷員。第二是附著力法則,就是流行事物本身所具備的要素,這些要素可以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第三是環境威力法則,即發起流行的環境因素十分重要,一個微小外部環境的變化,就能決定流行或者不流行。
環境在這里至關重要。最近比較火的幾個事件,都是搭上了創業大潮的順風車,給大家講的都是創業中的酸甜苦辣,因而更容易被傳播。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引爆點》中所說的個別人物法則,推銷員的選擇至關重要。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我所說的你學得會卻做不到,主要指這一點。一般說來,“偉大的安妮”在微博上的粉絲群以及段子手群,是其敢于發力并且獲得成功的殺手锏。擁有逾838萬粉絲,加上微博上一眾長期抱團的段子手群,都成為了這一事件的推銷員,轉發、評論、贊,每個人都充滿著感情和興奮,充當著大小不等的傳播節點。
而這種傳播渠道,對絕大多數的企業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是砸錢去做推廣,也因非自發的參與,本身就像強扭的瓜,商業味過重和鏈條過長,也而使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來說,講故事是個長期且持久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滲透與鋪墊,對于一個事件營銷,或者說單次內容營銷來說,發起者很難奢望一次就獲得成功。激發用戶的心智,即是個腦力活,也是個體力活。如果你想四兩撥千斤,在對生活和八卦的解讀中延展出特色的營銷,激活你的用戶,挖掘的便是用戶的心智資源。
篇3
《牧童》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舟過安仁》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觀游魚》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宋·楊萬里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淮上漁者》唐·鄭谷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村晚》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與小女》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風鳶圖詩》?明·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
《折揚柳歌》清·許虬
柳條三尺長,明日清明節。
江南小兒女,采作流蘇結。
《山家》元·劉因
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
《幼女詞》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踏歌詞》唐·劉禹錫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憶匡一師》唐·李商隱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風鳶圖十首》明·徐文長
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
《采桑子》黃庭堅
投荒萬里無歸路,
雪點鬢繁。
度鬼門關,
已拚兒童作楚蠻。
《宿鄭州》唐·賈島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
主人東皋上,時稼繞茅屋。
《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篇4
學校不僅是全民健身運動的一項重要,而且學校體育還是國家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是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對提高整個民族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了層出不窮的校園體育活動傷害案件的嚴重制約,、合理、合法的解決此類案件已成為學校、的當務之急。本文就依法解決此類案件,明晰學校方在此類案件中所承擔的責任進行探討?!督逃ā?、《教師法》、《職業教育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是探討的法律基礎。校方并非在所有的學校體育活動傷害事故都承擔的完全的法律責任,而是根據在校學生發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根據其管理行為是否有過錯以及過錯與事故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且學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責任大小的認定應該根據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主要可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學校方學校已履行了相應的職責,行為并無不當的,不承擔法律責任。
關鍵詞:校園傷害事故、過錯、法律責任、職責
一、引言
學校體育不僅是全民健身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學校體育還是國家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開展學校體育活動能促進學生生長發育,體格健美,身體健康,精神愉悅,能幫助學生形成健身、娛樂、生活等方面的多種身體技能。并且能增進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和生活習慣,使學生在校期間有充沛的精力,具有促進身心協調的全面效能,直接關系到國家,民族未來的興旺發達??梢妼W校體育地位與意義非同一殷。
然而,近年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卻成萎縮狀態:學校組織大型體育活動的頻率逐年下降;體育老師在開展體育課教學中,一些對抗性強,運動強度大,容易出現傷害事故的科目僅作演示或者干脆取消。例如,我所在的學校運動會現在是能不開就不開,即使開,運動項目也嚴格挑選;前幾年體育老師把標槍項目給刪了,這兩年連鉛球項目也給砍了,足球盡量少踢,甚至跑步項目也難以幸免:幾年跑一萬米,后來跑五千米,現在降到一千五百米,……。學校體育工作質量受到很大的,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可能產生一定負面作用,對提高我國民族素質是很不利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學校缺少體育場地、設備、資金,體育活動成為學校頭疼的嚴重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近年來,各種學校傷害事故層出不窮,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是學生傷害事故中出現頻率高,事態嚴重的一種。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由于體育活動的性質決定了體育活動具有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性。我國法律沒有專門針對學校傷害事故方面法律。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社會對教育部門的壓力很大,事故解決難度更大。往往處校傷害事故僅僅是為了平息事件,安撫學生家長、群眾。要么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更多的是學校受到不公正的處罰。特別是體育活動中產生的學生傷害事故,體育教師甚至成為直接責任人而受到懲處,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學工作。因此,從法律上明確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正確處理和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對于學校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實施課程改革,維護學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保障國家教育方針的順利執行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確定學校校律責任的法律依據
我國目前沒有完備的專門關于校園傷害事故處理方面的法律,更沒有專門針對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的法律,但是,我們可以從《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各方面責任有相關的規定,不難從中出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中校方應負法律責任。
傳統觀念認為學校應該承擔未成年學生在學校的監護人責任,家長交了學費,學生在學校發生的一切都由學校負責。如果學生在學校出了事故,學校理所應當負全責。但是,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知道這種觀念既不合情理,也不合法。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不能等同于把錢存進了銀行。絕不是學生一到學校,家長就不用管了。就目前我國教育的現狀,學校根本不可能像家庭一樣,對學生實行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看護。學生思想活躍,活潑好動,并且學生不可能完全服從老師的安排,完全遵守學校的紀律。而且從法律上,根據《教育法》的規定,學校最基本的職責是教育而不是監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具有“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人生安全的職責,這種“保護”職責是一種“派生”職責,而家長的保護管理則是“全部”,就是《民法通則》中所講的“監護”。保護不能等同于監護,《教育法》中規定的學校的責任是“安全教育是否到位、管理是否適當、措施是否落實”。發生校園意外傷害事故后,判斷學校有無過錯,主要就應該是從以上‘三個是否’來看?!段闯赡耆吮Wo法》中第三章第十六條規定“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占、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第十七條規定“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所以,《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學校的責任強調的也是是保護的責任。
2002年教育部頒布施行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學校和學生及其監護人在維護學生人身安全方面的職責和責任,為今后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提供了明確的法規依據。《辦法》主要根據過錯責任來分清傷害方和受害方。《辦法》以維護學生、學校合法權益為基礎,充分考慮了學校和學生及其監護人之間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性,規定了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的基本原則以及事故處理的途徑和程序,界定了學校對學生傷害事故應承擔責任12種情形,以及學生和學生監護人應承擔責任的5種情形和學校免責的10種情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強調過錯責任,即盡職則無過錯,在法律上就不予以追究,未盡職則追究責任?!掇k法》第8條明確規定了相關當事人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過錯責任:“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 《辦法》根據過錯責任原則來分清傷害方和受害方,確定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是符合其他法律規定的。
通過對以上法律法規的分析,我認為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校方并非在所有的學校體育活動傷害事故都承擔的完全的法律責任。學校承擔的法律責任應當根據以下兩點來明確:一、在校學生發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根據其管理行為是否有過錯以及過錯與事故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來決定。并且學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責任大小的認定應該根據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主要可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二、在學校無過錯時,基于人道主義精神和保護弱者、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的考慮,學校在不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或其他補償。
三、學校方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學校承擔法律責任的情況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條件:1、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器材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標準,維護管理不當,存在可以預見的安全隱患。2、學校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體育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中安全教育不到位,組織不嚴密,管理不到位,沒有盡到了管理安全教育和管理保護職責。3、學校教師在組織教學,實施管理中采取了沒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4、學校對已知的特殊體質的學生沒有特殊照顧,未采取特殊保護措施。5、體育活動中傷害事故發生后,學校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致使傷害擴大的6、體育活動中老師毆打,指使他人毆打,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7、教職員工在體育活動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擅離工作崗位,或雖在工作崗位,但未履行職責或者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的。8、其他學校應該承擔則情況。
篇5
[關鍵詞] 骨量減少;骨密度;強化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8(b)-0018-02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為影響公共健康最嚴重的問題之一。WHO數據顯示,全世界骨質疏松總人數超過2億。在我國,按全國2006年調查估算,在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癥,約2億萬人存在低骨量[1]。骨質疏松目前尚無法根本治愈 ,骨量減少是骨質疏松的臨床前期狀態, 如忽略對其進行干預或者干預措施不恰當很容易發展成骨質疏松,進而引起椎體和髖部骨折等嚴重并發癥。該研究選取該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來院門診的中老年人,通過強化生活方式聯合藥物干預,探討其對中老年人骨量減少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該院門診體檢50~65歲的中老年人,經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定骨密度診斷為骨量減少,即T值在-1.0~-2.0之間,共計210例。通過病史及其他檢查排除骨折、繼發性骨質疏松、糖尿病、腎病、甲狀旁腺亢進、代謝性疾病及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和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選210名實驗對象,隨機分成兩組: 強化生活方式聯合藥物組(即干預組)110人, 干預措施包括有氧運動(每天快走或慢跑30 min~1 h,舒展體操10 min,每周4~5次) ,每天補充補充鈣爾奇D 1片(含元素鈣 600 mg ,維生素D125IU);對照組對生活方式無特殊要求。詳細記錄每位受檢者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及飲食生活習慣等資料。
1.3 研究過程
兩組干預及觀察時間為12個月 ,每月隨訪1次 ,隨訪內容包括運動量和服藥情況記錄,確保各項實驗措施落實,每月化驗1次血鈣、磷濃度,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12個月時測量腰椎(L1~4)和左側股骨頸骨密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 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入組與基線比較
干預組共入組 120人,男女比例1:1.34,平均年齡(56.38±6.23)歲,最終隨訪102人,隨訪率85% ,6人因無法堅持運動而放棄,2人因血鈣過高停止口服藥物。對照組共入組 100人,男女比例1:1.31,平均年齡(57.13±5.18)歲,最終隨訪94人,隨訪率94%,6人因出現骨質疏松臨床癥狀而使用藥物治療。兩組一般情況及基線指標的比較, 性別、年齡、身高、身體質量指數等一般情況及腰椎、股骨頸等部位BMD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對象基本情況構成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論
骨量減低是骨質疏松癥的前期,是正常骨量人群與骨質疏松癥患者過渡階段,即骨量丟失、骨密度下降,但尚不能診斷為骨質疏松癥的狀態。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骨量加速丟失和骨結構改變,則進入骨質疏松狀態,需終身治療。美國骨質疏松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2],絕經后白人婦女分別有54.0%和30.0%患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50歲的男性有3%~6%患骨質疏松,28%~47%為骨量減少。李寧華等[3]針對我國五大行政區進行分層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調查,40歲以上中老年人骨量減少患病率女性為32.4%,而男性患病率則高達為45.8%。
骨質疏松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可控制因素和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包括種族、遺傳、性別、年齡、絕經和母系家族骨折史等,可控制因素包括低體重、不良生活方式及藥物使用等。研究表明[4],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煙、飲酒、少運動、日曬不足、長期飲碳酸飲料等)、鈣元素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和缺乏運動是骨量減少發展成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有目的的一年以上的平衡飲食、戒煙限酒、鈣和維生素D補充、陽光日曬及適量的有氧運動等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整,可有效的防止和延緩絕經后腰椎和髖部的骨量丟失,預防骨質疏松癥[5]。然而何斌等[6]研究發現單純補鈣及少量維生素D(即口服鈣爾奇D),治療前后一年,腰椎及股骨頸BMD均有下降,并且骨代謝指標β-CTX上升明顯,提示骨量的進一步丟失,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張健等[7]針對骨量減少患者設計了一套健骨運動,每周運動3次,60~70 min/次,運動程序依次為熱身、有氧運動、跳躍運動(跳繩)、力量練習和柔韌練習,6個月后觀察實驗組腰椎BMD和髖部BMD分別升高了1.13%和下降了0.13%,說明6個月的健骨運動提高了腰椎BMD并延緩了髖部BMD的下降。
該研究中,我們簡化了何斌等[6]的運動方法,使其更適合中老年的運動方式,探討強化生活方式聯合鈣爾奇D干預對中老年骨量減少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聯合干預組1年后腰椎BMD升高了2.9%,股骨頸BMD沒有發生變化,而對照組腰椎BMD下降了2.28%,左股骨頸BMD下降了2.66%,說明強化生活方式聯合鈣劑補充能有效提高腰椎BMD并延緩髖部BMD的下降。所以骨質疏松防治應重視骨質疏松臨床前期狀態即骨量減少時的早期干預。該研究證實了在骨量減低階段進行積極有效干預,尤其對日常生活方式的調整,對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癥及骨折的發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骨質疏松防治中國白皮書編委會[J].骨質疏松癥中國白皮書[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3):148-154.
[2] Bonnick SL. Osteoporosis in men and women[J].Clin Comerstone, 2006,8(1): 28-39.
[3] 李寧華, 區品中, 朱漢民,等. 中國部分地區中老年人群骨量減少癥患病率研究[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1, 35(3): 205-206.
[4] 朱秀芬, 林華. 生活方式與骨量變化[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7,13 (8): 588-591.
[5] 林華, 陳新, 朱秀芬, 等. 生活方式調整干預絕經后骨量減少[J].中華骨質疏松雜志, 2008, 14(6): 409-413.
[6] 何斌,智喜梅,張偉杰,等.鈣與骨化三醇淳對中老年骨量減少患者的預防作用研究[J]. 中山大學學報 (醫學科學版), 2009(A03):193-195.
篇6
《 I Q 故事 》讀后感
我看了一本名叫 《 I Q 故事 》 的書 , 我覺得它把大道理全部改寫成了一個個小故事 。 我非常喜歡 , 而且我可以在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中體會和學習到一個個的大道理 。 列如 :《兩只小老虎》講了老虎媽媽生了兩只可愛的老虎寶寶 , 兩只小老虎一個好學 , 努力學老虎爸爸的本領 。 而另一只卻成天嬉戲玩樂 , 認為自己的爸爸是林中之王——老虎爸爸 , 自己就可以生活地無憂無慮 ,衣食充滿了 。 到最后才知道父母最終會死 , 于是他終于努力學習本領 , 長大成為了林中之王。這篇故事使我們懂得了“ 父母最終是要離開我們的 ,只有靠自己 , 才能過得好 , 所以我們在現在小時候 , 父母還養得起我們的時候好好學習 , 長大才能靠自己養活父母 , 養活孩子 , 養活自己?!?/p>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 . 很大的人生哲理與啟示 , 教會了我許多知識與道理 。
篇7
關鍵詞:及時性、針對性;簡約性、持久性;優越性、浸潤性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4-017-1
如果,老師與小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伺機補充一些淺顯易懂、意味深長的哲理小故事,這善意而重要的指點,聲聲入耳,句句潤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聽之感之,感之同之,同之內化也, 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結合教學實際、穿插式的德育小故事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及時性和針對性
當老師碰到學生違反紀律時,大多數情況下常用的是說教,但收效甚微。如果用一則針對性比較強的小故事來啟發思考不是更好嗎?例如,班級正在上自修課,老師因處理突況而遲到了一會兒,當老師趕到門口時,發現教室里鬧哄哄的,但老師并沒有馬上批評,而是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同學們,以前有個老木匠,他造的房子既堅固又美觀,老板對他很滿意。因為他用的是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手藝來造。當他退休前三個月,老板讓他造最后一座房子。他當時就很氣憤,都快退休了還不讓人清閑一點!于是,他就懷著不愉快的心情,用最劣質的木材,最差勁的手藝干活。三個月后,房子造好了,當老板把鑰匙交給老木匠時說:“這是我給你的退休禮物。”老木匠頓時后悔萬分!
“故事我講完了,同學們,我們平時的學習就等于在造房子,每一節自修課,每一次作業,看你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態度來‘造’。有的同學造的房子結實、美觀,將來‘住’進去安全舒適;有的同學則是粗制濫造,將來‘住’進去整天提心吊膽,后悔莫及。”
你看,一個小故事及時地讓學生明白:學習應為自己負責。而且說到了學生的心坎里,針對性強,使其恍然大悟,想必學生也樂于接受。
二、簡約性和持久性
小故事哲理性很強,但都簡潔明了、淺顯易懂,一般幾分鐘就能講完?!恶R拉松冠軍的秘訣》,550字左右,講2分鐘左右;《爬上金字塔的蝸?!?,350字左右,講1分半鐘左右……
講故事抓住適當的時機,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對學生的影響時間較持久。如果學生長期浸潤在這樣的氛圍中,往往會形成某些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
去年我教六年級,孩子們學習緊張,從一開學就處于神經緊繃的狀態。到期末時,孩子們已經有些松弛,畢竟他們是孩子,長時間的你追我趕,何其累也。老師、家長都希望他們能考個好成績,不負這一年的努力。于是,我在一天的晨會課上,說要給他們講一個《獵狗與兔子》的故事,并要求他們聽完后自己想一想我為什么講。他們一聽要講故事,都來勁了,胸都挺直了,黑葡萄般閃亮的眼睛都看著我,生怕我反悔似的。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一位獵人帶著他的獵狗去打獵。在森林里,獵人看見了一只正在埋頭吃草的小兔子。于是,他舉起獵槍,瞄準,“砰――”,槍聲剛落地,獵狗習慣性地奔跑過去??上В且粯寷]打死兔子,只是打到了兔子的后腿。于是,接下來要逮到兔子就全靠獵狗的了。獵狗為了得到獎賞,盡力地追趕兔子;而兔子為了逃命,拼命地往自己的洞穴方向跑去。后來,兔子竟成功逃脫,獵狗盡了力也沒追到受傷的兔子,反而被獵人狠狠地罵了一通。
事后,有動物問兔子,你為什么受傷了還能跑過獵狗而逃生呢?兔子很鎮定地說:“我逃跑時,是拼了命在跑,跑不快是要有生命危險的。而獵狗只是盡力在追我,它抓不到我,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被罵而已?!?/p>
聽完這個故事,學生都陷入了沉思,有的學生若有所思的神態告訴我,他聽懂了。有時,我也隱隱感到,也許,學生長大后,小學的課文倒忘了,但老師講的某個小故事卻還記得,受用終生??!
三、優越性、浸潤性
篇8
針對學生的現狀,為了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適應歷史課程改革,探索多種有效的教學途徑,我利用自己任歷史課教師的優勢,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探索性地設置了“故事時間”,開展了歷史小故事的演講活動。因為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生性活潑好動,表現欲較強,同時歷史小故事的演講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評價方式,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鍛煉學生各種能力和自主建構知識的途徑。
具體作法是:每一節歷史課前,教師讓出講臺5分鐘,安排一名同學上臺演講歷史小故事。所謂的課前演講并不是漫無目的地即興演講,也非脫離現實的東拼西湊。要求學生在每一節課開始前,去尋找對他們的學習和身心發展有益的成語故事、中外歷史故事、著名歷史人物的典型事跡等。演講時盡量做到語言生動流暢,內容充實,口頭講述,不能對照講稿照本宣科,既要有歷史內容又要有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同時滲透對學生史料整理、綜合判斷等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因為講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梳理線索、處理史料的鍛煉過程,學生可通過講故事、聽故事、分析故事,養成歷史思維的習慣,進而為形成探究學習能力做好鋪墊。對每一位演講完畢的學生,我都及時地組織同學對他的演講進行評議,并加以鼓勵或表揚。
歷史小故事演講活動開展以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演講的質量也越來越好,達到了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故事演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
“學生喜歡上歷史課”、“學生特別喜歡你”這是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常對我說的話,每一次,我無論踏進哪一個班級的教室,都能看到學生歡悅的眼神,整堂課學生表現得都很激動,每雙眼睛都那么明亮,充滿興奮。學生學習熱情如此高漲,我認為,很大程度上與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推行的歷史小故事演講活動有關,因為這一活動滿足了學生參與到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的強烈愿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身才華與能力的舞臺,同時營造了一個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良好教學氛圍。特別是一些學困生,由于他們其他科目的成績不太理想,上課展示自己的機會較少,而歷史故事的演講在課下給他們留有一定的準備時間,使他們有了成功的把握和自信,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進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比如:學生曾某某,入學時有“弱智”證明,任課老師都反映這個學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而且上課不聽講,常自己大聲自言自語,還不斷找其他學生說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先后幾次安排他課前進行歷史故事演講,并且上課還多次給他回答問題和講故事的機會。不管故事講得如何,問題回答的對與錯,我都給他以鼓勵和表揚,從而使他有了成功的。結果,他特別喜歡上歷史課,主動要求當歷史課代表,期末歷史測試取得了班級第一、年級第二的可喜成績,每次見到我他都高呼“歷史老師萬歲”,雖然他表達的方式欠妥,但是這反映了他的真實心理,說明了他對歷史課的真正喜歡。
二、故事演講開拓了學生視野,增長了歷史知識
通過歷史小故事的演講交流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歷史知識,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為了講好故事,積極主動搜尋閱讀各種書籍,如《成語故事》、《上下五千年》、《歷史名人小故事》、《小故事中的大智慧》、《故事會》、《山海經》等。同時又由于不同的學生演講不同的故事,使學生在聽故事中獲得新的歷史知識。有句話說得好:“一個蘋果交換一個蘋果,你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但是,一個思想交換一個思想,你得到的就是兩個思想?!币粋€學期如果每一位同學輪到兩次演講歷史小故事的機會,那么,全班30多位同學就可以共享60多個精彩的歷史小故事了。試想如果歷史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師的一言堂,又能夠講多少精彩的歷史故事呢?從實際效果來看,同學演講歷史故事的才能絲毫不比我們歷史教師遜色,并且,有些歷史故事經過同學的演講,在他們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教師有時也會深受感染。
三、故事演講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話語能力是一個人終生最有效的重要本領。講話是一個人展示才華的能力,是征服別人的基本能力。”講故事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要講好歷史小故事,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首先是要進行預習,并選擇自己要演講的歷史故事的范圍與大致內容;其次要進行課外閱讀,進一步確定演講的內容;再次,要進行演講方面的自我模擬訓練。剛開始,學生雖然在選取故事后反復熟悉,精心準備,但真正走上講臺,面對幾十雙眼睛時,往往陣腳大亂。要么照稿宣讀;要么兩眼緊盯地面或天花板,背課文般越背越快,如果忽然忘了某個人名、故事環節、時間,就會更加緊張,而且越緊張越想不起來,越想不出越緊張,陷入窘境。每當這時我都會對他們進行及時的鼓勵,這樣,大部分同學都能在第二次演講的時候,精彩地完成任務。心理學研究表明,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一個人自信心的增強、思維的連貫性、準確性的提高是緊密相關的。因而,開展歷史小故事的演講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故事演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
流暢的語言表達需要詞匯的積累和得體的運用,這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嚴謹、有條理的思維。同時,一個初中的孩子是否愿意開口,是否敢于開口,對其性格的培養發展有其深遠的影響。如:我所任班級中一些學生,有的普通話說得不太標準,有的上小學時從來沒有回答過問題,所以不敢主動地承擔故事演講的任務。對他們我進行了特別的照顧,可以讓他們照本閱讀,并對他們的閱讀適時作出肯定。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經過鍛煉,他們膽大了,有自信了,不僅故事由閱讀變為演講,而且上課還能積極
回答問題,配合老師的教學。
五、故事演講有利于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改革尤其要求做到: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皩W生是通過學習,認識客觀世界而獲得發展的主體,外界可以為學生的體驗、探究活動創造條件,但絕對無法代替?!睂W生講的小故事不是課本現成的知識的復制,而是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形成對知識的建構,講的過程本身是對知識的再一次加工和重現的過程。作為行為主體的學生,故事演講使他們的閱讀、鑒別、表述、分析的能力同時得到了提高,教學目標也隨之達到,學生的主體作
用得到了充分體現。
六、故事演講可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篇9
上個星期,我讀完了一本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
這是一本由40個小故事組成的故事集。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描述了中世紀阿拉伯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蘊藏著深厚的阿拉伯文化內涵。顯示出了阿拉伯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
書中的故事生動形象,愛憎分明、充滿哲理,并且都貫穿著光明和正義最終將戰勝黑暗和邪惡的主題。讓人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敘述語言十分幽默,采用的是中國文學著作中比較常見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整本書看似是一個大故事,但是中間又套著許多小故事。讀起來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無窮。難怪我對它愛不釋手,沉醉入迷了
書中有許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如機智勇敢的阿里巴巴,他使我明白了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個道理。還有愛財如命的吝嗇鬼丁朗,他使我明白了錢不是萬能的這個道理。還有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布昂,他使我明白了犧牲小家顧全大家的道理。以及陰險狡猾的艾絲,他又使我明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
篇10
故事講的是有一條小魚,它從小生長在池塘里,但它對于外面陸地上的生活非常的好奇,想著有一天能看看陸地上的世界。但是魚是不能離開水的,所以它認識了一只小蝌蚪,小蝌蚪長大成了小青蛙,每天在陸地上玩耍之后,夜晚總會回到小池塘,跟小池塘里的小魚說著它在陸地上的見聞。
小魚非常地開心,它甚至根據小青蛙的描述,畫出了自己想象中陸地上那些鳥兒,人類,以及奶牛。只不過小魚畫出來的鳥兒,是一只魚兒長著翅膀,人是一只有著魚尾巴的有兩條腿的魚,而牛是一只可以擠奶的魚。
看過這個小故事的人,肯定對于小魚畫出的那些畫逗的不行吧。覺得小魚看的太片面了,還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它所能想象的,也只是其于魚做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