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英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08:1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位置英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ccounting Payable Clerk
應付帳款文員
Accounting Assistant
會計助理
Assistant Portfolio Manager
組合基金經理助理
Accounting Manager
會計經理
Accounts Receivable Clerk
應收帳款文員
Accounting Clerk
會計文員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注冊會計師
Senior Accoutant
高級會計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首席財務官
Audit Manager
審計經理
Collections Officer
收款負責人
Actuarial Anaylst
保險分析員
Insurance Underwriter
保險承銷商
Auditor
審計師
Bank Administrator
銀行事務管理員
Junior Accountant
初級會計
Loan Administrator
貸款管理員
Bank Treasurer
資金調撥
Management Accountant
管理會計
Billing Clerk
票據文員
Mortgage Underwriter
抵抻保險員
Billing Supervisor
票據管理員
Payroll Manager
工資經理
Bookkeeper
檔案管理
Staff Auditor
審計員
Bookkeeping Clerk
檔案管理助理
Stock Broker
股票經紀人
Budget Analyst
預算分析
Tax Accountant
稅務會計
Credit Analyst
信用分析
Tax Inspector
稅務檢查員
Credit Manager
信用管理經理
Vice-Presid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財務行政副總裁
Financial Analyst
財務分析
Vice-President of Finance
財務副總裁
Financial Consultant
財務顧問
Loan Servicer
貸款服務
Financial Manager
財務經理
Financial Planner
財務
計劃員
Bank Clerk
銀行出納
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部分)
Assistant Personnel Officer
人事助理
Benefits Coordinator
員工福利協調員
Assistant Vice-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副總裁助理
Compensation Manager
薪酬經理
Director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總監
Employment Consultant
招募顧問
Employer Relations Representative
員工關系代表
Facility Manager
后勤經理
Job Placement Officer
人員配置專員
Personnel Consultant
員工顧問
Labor Relations Specialist
勞動關系專員
Personnel Manager
職員經理
Training Coordinator
培訓協調員
Recruiter
招聘人員
Vice-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副總裁
Training Specialist
培訓專員Administration(行政部分)
Administrative Director
行政主管
File Clerk
檔案管理員
Executive Assistant
行政助理
Office Manager
辦公室經理
Executive Secretary
行政秘書
Receptionist
接待員
General Office Clerk
辦公室文員
Secretary
秘書
Inventory Control Analyst
存貨控制分析
Staff Assistant
助理
Mail Room Supervisor
信件中心管理員
Stenographer
速記員
Order Entry Clerk
訂單輸入文員
Telephone Operator
電話操作員
Shipping/Receiving Expediter
收發督導員
Ticket Agent
票務
Vice-President of Administration
行政副總裁
篇2
2、星星熄燈了。
3、風雨滿山川。
4、春風混柳絮。
5、踏月尋星河。
6、蟄伏半世情。
7、檸檬味少女。
8、月亮在云里。
9、荒野大堵客。
10、孤不可無你。
篇3
關鍵字:經營范圍內部責任營業自由
一引言
關于公司經營范圍的性質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國立法對此態度亦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從民法通則及公司法的權利能力限制說到合同法的代表權限制說,可謂是立法的一大進步。然而,代表權限制說否為最佳之選擇呢?本文試就此進行分析。
二經營范圍性質學說概述
所謂經營范圍亦稱營業范圍,國外立法一般稱之為目的或宗旨。
關于經營范圍的性質的學說,大體而言,計有四種[2],一為權利能力限制說,二為行為能力限制說,三為代表權限制說,四為內部責任說。因所持觀點不同,關于公司經營范圍外的行為是否有效及無效時是否有補正之可能,將的出不同結論。
(一)權利能力限制說
權利能力限制說認為公司經營范圍的限制乃是對公司權利能力的限制。該說依其對法人實質所持態度不同又可細分為兩派,采法人擬制說者認為法人無行為能力經營范圍自僅僅限制權利能力。日本民法屬之?!度毡久穹ǖ洹?3條規定:法人依法令規定,于章程所定或捐助行為所定目的的范圍內,享有權利,負擔義務。
但法人實在說者認為法人不僅有權利能力也有行為能力。則經營范圍限制的不僅是權利能力也包括行為能力。我國民法屬之。我國《民法通則》42條規定:企業法人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公司法》11條規定:公司應當在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采權利能力限制說,則公司超出經營范圍的行為當然無效,絕對無效。即使公司經修改章程亦無補正之余地??芍^猶如死胎,縱妙手回春也回天無術。
學者認為經營范圍對權利能力的限制的意義在于,維護了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權益。因為公司經營范圍不僅表示了公司的權利能力,也反映了公司的經營風險。而股東正是根據經營范圍來預測投資風險做出投資決策。且交易相對人可根據公司經營范圍來判斷其將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超出了公司經營范圍。[3]
(二)行為能力限制說
該說認為,公司的權利能力僅僅受其性質和法規的限制。公司作為權利義務主體,其經營范圍的限制僅是對行為能力的限制。
依該說,公司經營范圍外的行為,類似于無行為能力自然人的行為,屬于效力待定。如果事后竟修改章程取得行為能力,則該行為因補正而具有完全效力。
學者認為,權利能力限制說所主張的凡超出經營范圍的行為一律無效,顯然不利于對方當事人的保護和交易安全。且易給公司推卸責任的機會。而采行為能力限制說則可以兼顧公司股東及對方當事人利益。梁慧星教授持此觀點,并認為我國《民法通則》42條和《公司法》11條以及《合同法》50條采行為能力限制說。[4]
(三)代表權限制說
該說認為,公司經營范圍不過是劃定法人機關的對外代表權的范圍而已。
依此說,法人經營范圍外行為屬于超越代表權的行為,應為效力待定,存在予以追認的可能性。且肯定有準用表見的余地。德國學者拉倫茨采此說,認為法人目的得限制法定代表代表權,顯然逾越法人目的時,自成立代表權的濫用[5].我認為我國《合同法》50條采此說。該條規定: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四)內部責任說
此說認為,公司經營范圍是公司內部關系的準則,僅決定公司機關在公司內部的責任。故公司經營范圍外的行為當然有效,而不論相對人為善意或非善意。因此而導致公司損害的情況下,公司負責人應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義務。德國公司法規定,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即使超出了宗旨的范圍,仍然約束著公司。在與公司之間,法定代表會不應從事超出經營范圍的活動。我國學者謝懷軾先生采此說。[6]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似采此說。
三各學說之評論
(一)權利能力說之評論
我認為權利能力限制說不足取,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易導致給公司推卸責任的機會。如果公司超出經營范圍為交易行為,有利可圖,當然不會主張無效,但一旦對其不利或自身不能履行義務,則就會主張該交易超出經營范圍應為無效。從而既不履行依交易所應承擔的義務,也不承擔違約的民事責任。這就會嚴重損害相對方的利益。這實質上是只有相對方受交易合同的束縛。實有違合同之本質,民法之公平誠信原則。
第二,有礙交易安全。公司是營利性組織,其一切活動之根本目的便在于實現營利。而交易的便捷可靠是達到營利目的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確保交易的快速便捷。要求與公司交易的相對人每進行一次交易都查閱章程自是不便。況且某交易究竟是否在經營范圍內也很難判斷。如1991年,江西省曾經為一個案子中涉及的究竟是“化工產品”還是“藥”的問題,弄得一審再審,最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反復批示才結案。試想連法官都搞不清楚所謂的“經營范圍”,怎么指望交易相對人會做出準確判斷?!
第三,不利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因為公司一旦為超出經營范圍的行為,即為無效,無追認補正之可能。則即使當事人已履行合同,對其并無爭議,甚至交易標的物幾經轉輾,也應返還給對方。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之今天,其對社會秩序危害之深,可想而知。
第四,我們應當明確的是,超出經營范圍經營并不等于違法經營。所謂違法經營是指從事法律禁止從事或法律規定必須經過嚴格審批才能從事之經營。而超出經營范圍經營或許有可能是違法經營,或許僅僅為一般超出經營范圍的經營。前者自應是無效。但若認為后者亦應為無效,則并不符合交易盡量有效原則。只要交易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我們就沒有必要對當事人間私的關系干涉過嚴。
第五,而且,采權利能力限制說并不合公司立法司法之發展趨勢。如明確以經營范圍限制公司權利能力的日本,自大正時代以來,逐漸放寬了對目的范圍外行為的解釋,最終形成客觀抽象基準說。該說認為,不僅從事章程所定目的事業的行為,屬于法人自體的行為,而且為了完成目的事業而從事的一切必要事項均應屬于目的范圍內行為。并以此為根據解釋認為公司代表法定代表代表公司向政黨政治獻金的行為非目的范圍外行為。到這一步,可以說完全否定了公司經營范圍對權利能力的限制了[7].另一典型代表為英國。英國可謂是越權行為理論的發源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嚴格限制公司能力的理論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到1972年,英國公司法以制定歐洲共同體法為契機,對該理論大加修改,該法第9條規定,公司機關所為的行為,即使此種行為超出法律所賦予或法律所允許賦予該機關的權利時,不在此限。至此越權理論被完全否定了[8].(二)行為能力限制說的批判
本人認為,行為能力限制說亦不足取。因為
第一,行為能力的本質為意思能力。意思能力為行為能力的基礎,有意思能力者則有行為能力。但法人并不象自然人那樣存在意思能力有無之問題。當然也就不存在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的情況。對法人而言,其只存在完全行為能力且其行為能力范圍與權利能力范圍是一致的。公司法人也是如此。如果認為經營范圍僅是對行為能力的限制,則等于說公司權利能力范圍要大于行為能力范圍,在客觀上還存在某些公司法人有資格享有但卻不能通過自身的行為來取得行使實現的權利了。而這一邏輯結果是完全違反法人理論的。
第二,如果采該說,則在實踐中還存一難以處理的問題。即公司的追認必然發生組織法上手續問題。如股東大會變更經營范圍的決議(公司法40條107條),主管機關對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登記等。須經過如此復雜手續才能得以追認,在實踐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很值懷疑。它完全違反了交易便捷原則。實有概念法學之嫌。
另上文中權利能力限制說之不足亦是對其很有力的批判。
(三)代表權限制說與內部責任說的比較
與代表權限制說相比,內部責任說最大特點便在于對非善意之相對人亦進行保護。批判內部責任說的學者認為,對非善意之相對人進行保護不符合民法之公平與誠實信用原則,有縱容惡意之嫌。我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現代商業為農耕式而非狩獵式。19世紀的商人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贏利,而為達此目的可謂是不擇手段。猶如獵人,關注的是今天能否獵到獵物,而對于明天如何,山中是否還有獵物并不關心。也就是說,他們追求的只是短期盈利。這種經營方式或許適合于19世紀之社會。然而,現代市場交易日趨復雜,風險日益增大,競爭越來越激烈,迫使商人間不得不共同合作,在雙方共同獲利的基礎上共同發展。形容商人之間的關系為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并不為過。也就是說現代商人追求的是長期盈利。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商人必定以極大之誠信而與他人簽訂交易合同,積極促使雙方各自贏利目的之實現。在明知對方超出經營范圍亦是如此。正是因為在簽訂合同時認為雙方可達共贏之目標,才會簽訂此合同,并在簽訂合同之后積極履行各方之義務。一方受損實為雙方之損傷,而此并非其所期待。現實生活中明知對方經營范圍而仍與之交易不減反增足以證明這一點。由此可知,盡管相對人明知法定代表超出經營范圍,也不能認為其就是惡意。
況且我認為公司以超出經營范圍為由主張合同亦不值法律加以優遇。因為(1)超出經營范圍為法定代表以公司之名義做出。其明知超出經營范圍而仍冒合同“無效”之風險是因為其能從此合同中獲取贏利。如果因此而使公司不利,他主張合同無效自屬非善意,并不值法律加以保護。(2)監事有監督法定代表之權利,更有監督法定代表之義務。在法定代表為超出經營范圍行為之前或當時,甚至在簽訂合同之后一定期間內(在對公司之不利并未顯現前),他均有權利要求法定代表加以糾正(公司法54條126條)。但現實生活中,監事往往是在給公司造成不利時才主張交易超出經營范圍為無效。顯然亦存在動機不良。(3)股東也是如此。盡管其只享有監督法定代表之權利,而沒有監督法定代表之義務。但現實生活中,那一起爭議不是在確定給公司造成不利時才加以主張的呢?在獲利時一聲不吭,遭遇損失時便“名正言順”主張無效。法律對這種人亦值得加以特別保護嗎?!
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我認為,代表權限制說主張在相對人非善意的情況下對公司加以優遇并不具有充分之合理理由。因此我們有必要轉換價值判斷標準來衡量何說更優。而現代商業社會所注重者無非交易安全與經濟效益。下面以此進行分析
1交易安全。(1)設交易標的僅在雙方間流通,二說并無太大差別。但這僅為理論上,實踐中之交易往往并非如此簡單,即使存在,亦屬少數。(2)設交易標的經過多次流通。這時內部責任說顯然較代表權限制說為優。因為后者合同無效導致隨后所有合同無效。顯然對交易安全不利。而采內部責任說,公司與相對人交易仍為有效,公司必須依合同履行義務,這對隨后交易并無影響。而在市場經濟社會,交易標的在短期內經過多次流通實屬常態。由此可知,就交易安全來看,內部責任說顯然較代表權限制說為優。
2經濟效益。(1)采代表權限制說,合同無效,則法定代表對相對人承擔責任。已經履行合同者須恢復原狀。因標的物未進入流通領域,不能產生價值,而且恢復原狀須付出成本,這無疑為一種損失。(2)采內部責任說,合同有效。則公司須嚴格履行合同義務,避免了合同無效時恢復原狀所造成的損失。且公司直接向法定代表追究責任可避免連鎖合同無效及要求相對人承擔恢復原狀責任的煩瑣。公司法完全可以規定法定代表任職期間股份凍結制度,一旦法定代表給公司造成損失,便可以直接以轉讓法定代表股份的方式獲得賠償。
更何況,采代表權限制說存在與行為能力限制說同樣的致命弱點,相對人非善意的情況下,交易行為效力待定,可以補正……而追認在實踐中并不具有可行性。
應注意的是,采內部責任說是否會因與無權(狹義)做出不同之價值判斷而有違公平精神及法律之邏輯呢?我認為不會。因為:(1)委托之社會作用為私法自治之擴張。一個人之精力時間及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躬親。惟有借助于,才能充分實現私法自治,滿足自身社會生活之需要。而這也就決定了被人不可能對人實現有效之監督,以避免人濫用權。但公司代表人則不一樣。為避免公司代表人濫用代表權而給股東甚至國民經濟社會公共利益帶來危害,各國公司法均設置了完善的對公司代表人監督機制。如監事會,獨立董事,股東代表訴訟等等。也就是說,公司代表人超越經營范圍從事交易,股東他們事實上是存在過錯的,即完全沒有盡到監督職責。讓股東承擔無權代表的效果也可以說是對其過錯的一種懲罰。何況讓其還可以通過追究真正應承擔責任公司代表人的責任呢。(2)一般認為,法定代表人的侵權行為即是法人的侵權行為,公司不得主張其已盡選任監督之責任而免責。但則不一樣。如果公司對人的選任監督已盡充分的注意,則公司將不負責任(日本民法典715條)。既然法律對代表人與人的侵權行為做出不同價值判斷,讓公司就代表課以比更重的責任。那么采內部責任說也就不會因與無權(狹義)做出不同之價值判斷而有違公平精神及法律之邏輯了。
四內部責任說的實質意義-營業自由
如果內部責任說為對經營范圍性質的最佳理論選擇,那么肯定還會有人問,既然經營范圍僅限定為對公司內部人員尤其是法定代表的法律責任的,那還要工商機關對經營范圍進行登記干嗎?-而這也正是我的疑惑!
我們知道公司法其內部充滿了大量的強制性規范,甚至可以說,強制性規范站了主導地位。[9]但卻從來沒有人懷疑公司法是私法。而私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私法自治,即經濟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一切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均取決于當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則上國家不做干涉。[10]其表現于公司法中便為營業自由。也就是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是否設立公司,設立何種公司,經營何種行業,何時解散是否轉讓股份均依其自由意思自主決定,原則上國家不做干涉。
由此可見,營業自由是公司法的核心理念。公司法律規范制度的設計應充分服務于這一理念并積極促進這一理念的實現。換句話說,盡管公司法中充滿了大量的強制性規范,但其存在的目的便在于促進營業自由之充分實現并為其實現而創造積極條件。而這也就是我們判斷公司法中強制性規范存在是否合理的依據。
公司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他的營利性。而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日趨復雜的今天,如果我們把其選擇經營范圍的自即營業自由限定的過死,設定一些不必要障礙,則并不利于公司目的的實現。因此完全有必要給予公司營業自由,使其得以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幻而變更自己的經營范圍,而沒有必要在每次修改章程時還要到工商機關進行登記。(當然,也并非無限制的自由,仍然要經過股東大會修改章程的決議并符合從事相關行業的必要資金設備等條件。行政部門有權進行監督,因不符和相關條件而從事該行業時,行政部門有權給予處分,甚至吊銷營業執照。在給相對人造成損害時,可以依照法人否認機制給予處理。從事法律規定的特別行業時要經過政府的批準。)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部分省市已經在開始這方面的探索。據報道,武漢市工商局規定,在武漢市沌口開發區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吳家山海峽兩岸投資產業園,企業進行工商登記時,可以不注明經營范圍。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將在全市推廣。另北京市亦有類似規定。即自2004年2月15日起北京市所有內外資企業申請的營業執照上將不在限定其具體登記范圍,除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項目應經過審批的項目,未經批準前不得經營外,法律法規未經審批的,經營者可自主選擇經營項目。
注釋:
[1]一般認為,善意指不知情,惡意為知情。但本文惡意采最狹義解,是指故意通過簽定合同損害對方利益。
[2]梁慧星著《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51-152頁。
[3]李功國主編《中國公司法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版33頁梁慧星著《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53頁江平主編《新編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頁。
[4]同注[2]。
[5]轉引自王澤鑒著《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168頁注釋3。
[6]謝懷軾《外國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頁。
[7]鄧曾甲著《日本民法概論》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頁。
[8]謝懷軾《外國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3頁。
篇4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應用能力 關注職業 實踐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174-02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中職教育的首要教學目標,但我國目前中職語文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最突出的就是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學生畢業后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還有所欠缺。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培養目標出發,結合具體教學談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一 以應用能力為本的中職語文教學定位
準確把握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價值取向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效率的前提。我國的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重知識還是重能力的爭論。職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我國語文教育的三老之一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語文知識?!雹僭诂F階段,作為“技能教育”中職教育就更應是“應用化”教育。
1.應用性是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目標要求
中職語文課大綱中明確指出:本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中職語文教師在實施課程大綱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更加重視讓學生掌握可見可測的語文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中職語文課總學時為216學時(包括選修課),②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總學時為360學時(包括選修課),③科目所占用的總學時少于普通高中近40%。因此,語文教學必須相應降低“知識化”方面的教學要求,強化“應用化”思想,融入一些實用的專業化導向。
2.應用性是中職學生的就業要求
面對激烈人才市場的競爭,中職業學校定位的教育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我國政府明確提出“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④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從學生就業的角度出發,要確立應用化導向。
所以,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以適應學生畢業后日常工作和社會交際的需要。但從現實情況看,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通中學的語文教學卻是大同小異,還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性。要改變這一現狀,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找準自己的基點——實際應用性?;谶@樣的要求,近年來,筆者在職業中專語文實踐性教學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二 以應用能力為本的教學內容
怎樣將語文知識點密切結合中職學生就業要求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能學以致用,立足于行業、崗位,關注職業,準確定位,是選用教學內容的關鍵環節。
1.注重聽說訓練,突出專業知識
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對學生加強以專業知識為內容的聽說能力訓練,因為中職生畢業后將直接融入社會,某種程度上,其口頭表達能力比寫作還更重要。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適應實際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初步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得體地進行口語交際,應該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
2.強化應用寫作,培養從業技能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但中職語文教學不能夠簡單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學要求和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的需要為準則,要特別注重應用文教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專業角度,開設相近的應用文體寫作課程,如文秘專業開設公文寫作課程;商務專業開設商務文書寫作課程等,以強化培養學生的從業技能。
3.開設寫字課程,提高書寫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的名片。廣大中職生邁向社會的第一項考驗就是他們的說話和書寫能力。然而,大多數中職生的漢字書寫很不規范。因此,中職語文課程應開設寫字課程,讓每個都學生練成一手好字,既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準備一張有分量的名片,又為他們在工作中能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4.滲透專業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學校有著雙重的教學任務,教師應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相關專業課程的探索熱情。根據學校性質和專業特點,注意發掘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彼此聯系,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蘇州園林”一文的教學中,不同的專業應有不同的側重,園林、建筑專業應側重于東方園林設計布局特點的分析,藝術旅游專業應側重于文章所蘊涵的具有鮮明的東方美學特征的分析。
三 以應用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
要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這就是要采用一系列突出實踐型教學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培養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教學效果。
1.模擬教學法
模擬教學是一種以人為創造某種與社會交往的仿真情境作為實踐教學場所或組織形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實訓基地或人造情境中的模擬實踐中,學習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筆者在文秘專業語文教學中寫《應聘書》時,讓學生先模擬一下應聘的場景,增強直觀性,讓學生評論現場表現的優缺點并說說如果是這樣的應聘,能不能被錄用?于是學生的多種智力被調動起來,參與熱情很高,然后再趁熱打鐵讓他們寫《應聘書》,這樣學生經過模擬訓練,真正體會了到專業所需,學習的動力也就加大,提高了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是一種借助某個具體情境或特殊問題的描述 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對特殊情 境或問題的思考、分析和研究,發現或抓住問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手段,從而培養其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如在進行“說話要得體”的專題復習時,曾設計了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人請客吃飯,到了開餐時間,還差一個客人沒來,他邊看表邊焦急地說:“怎么搞的,該來的還不來?”在座的一位客人聽了,隨即起身告辭。他見挽留不住,便說:“唉,不該走的又走了?!逼溆鄮孜豢腿艘宦?,也趕忙起身告辭。
問題1:請客的朋友落個尷尬的結局,問題出在哪里?
問題2:請結合生活體驗,說說怎樣才能做到說話得體?
問題3:請你說一個發生在你身邊的因說話不得體而鬧笑話或落得尷尬結局的故事。
這樣的案例緊貼學生的生活,甚至可以說就是幫助學生如何更好地為人處世,學生怎么會沒有熱情學習呢?
3.模塊教學法
模塊化教學是一種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系統化教學方法,能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的結合。如文秘專業,根據其專業特點,語文教學可設計如下幾個模塊:閱讀欣賞模塊、基礎及應用寫作模塊、口才訓練模塊、交際及公共關系模塊等。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針對不同專業需要,某項模塊是要重點強化的要心中有數。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講,口才訓練模塊的教學顯得更為突出一些,教師就可以在著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上多做訓練。
4.以賽促學教學法
就是以參加競賽為中心開展系列性的技能教學活動。⑤以賽促學作為一種新的技能教學模式所獨具的挑戰性、競技性、刺激性、現場性都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
如新疆沙灣縣教師進修學校把辯論賽引進語文課堂,使語文教學更加具有實際價值。不僅是參辯者聽、說能力的全面展示,而且是比賽雙方思想、知識、思維、心理等綜合素質和整體配合能力的較量,極具挑戰性,尤其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
5.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式語文教學,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設計的挑戰性問題的引導下,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前提,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和傳統語文教學相比,探究式語文教學具有更強的參與性、實踐性、問題性和開放性??梢院芎玫嘏囵B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文字寫作能力、觀察思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如在餐飲專業講調查報告這種應用文體時,可在簡單介紹調查報告寫作方法的基礎上,給學生布置作業時,作出在本地區開麥當勞連鎖店的可行性報告。讓同學們通過查找資料,進行社會調查等方法寫調查報告,然后進行課堂交流。這種探究性活動,既鍛煉了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迅速發展,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中職學校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的應用能力,就必須改革語文教學內容和方法,突出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語文與學生的就業聯系起來,努力實現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注 釋
①呂叔湘.呂叔湘論語文教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104
②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3號
③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十五個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的通知,教基〔2003〕6號
篇5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應用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43-01
新課標將傳統的“雙基”教學進一步科學化,突出強調“職高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著“重分析輕感悟”、“重知識輕能力”、“重課文輕實踐”的現象,學生該說的時候不會“說”,該寫的時候不會“寫”,給學生的實習面試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職校語文教學要以“應用性”為教學目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切實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為今后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一、訓練口語,提高學生擇業競爭力。
中職生馬上要走向工作崗位,特別是職高第四學期,即將要接受企業的面試,俗話說:丑媳婦總要見公婆。但是,有的學生成績、技能、品質各個方面還是很優秀的學生,就是因為面試時候太緊張,語無倫次,而屢屢落選,俊媳婦也見不了公婆,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給我們教育者的思考是深刻的:我們的語文教學忽視了重要的功能——語言交際! 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口語訓練。
為了使學生思想活躍,廣開言路,鍛煉他們語言的流暢和控制語速的能力,我堅持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五、十分鐘談話”,給學生“通報”當日的社會、學校和班級里發生的一些事情,使學生及時了解社會學校和班級的動態。學生也可以將一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新聞說出來,讓同學們分享快樂和憂愁;每周以一個中心話題為主題,展開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先在組內交流,然后在班級里交流;每學期,以正反兩個觀點為話題,進行一次辯論賽,評出最佳辯手等獎項。雖然他們的辯論是幼稚的,甚至有時候還有“冷場”出現,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他們的運用語言積極性,你可以看到:在教室里、宿舍中,你經常可以看到三五個人為了某個問題,各抒己見,而又有條不紊。我們要把口語訓練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除了寫好大作文以外,利用班上的“學習園地”和學校的《白鷺》文學社擇優發表學生習作,適時對學生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
二、磨練思維,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閱讀的過程,是學生和作者交流的過程,也是和自己靈魂交流的過程;通過問題設計討論,是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語言中蘊含的信息的篩選、把握、分析、組合,對問題的分析、推理、判斷,對語言的推敲、組織、表述,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獨立思維能力,這對于中職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三、強化應用文寫作, 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
職校生走向工作崗位需要的正是“聽”、“說”、“讀”、“寫”這些基本的語文素養。然而,在我們的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情況是里擔憂的。一些學生寫請假條,沒有請假事由,沒有起止時間,自己名字也沒有;寫計劃,標題只有“計劃”兩個字(標題應包括制定單位或人、時限、內容、文種四個要素)。有的同學甚至填寫招聘表也不能很正確的填寫,“簡歷”是什么不知道,個人簡介不會寫。可以想象,如此素質的學生今后的人生之路有什么發展。我們從實際出發,在校本教材的編輯上面補充了這方面內容,增加了“便條”、“啟事”、“海報”、“調查報告”、“計劃”、“總結”、“請示”、“報告”、“會議記錄”、“發言提綱”等應用文文種及學時數,強調語文教學“應用性”的職能,同時在每學期學生成績的評定中也加強了應用文的考核,應用文寫作還被列入“我校文化科達標項目”。這樣,綱舉目張,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有些地區已經有了很成功的做法。比如:浙江省臺州市2005年6月中職語文會考命題,就強調了語文“應用性”特點:1.要求學生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寫字);2.能在特定的語境中說大方得體的話來應付真實的生活情景(溝通表達);3.從所給的閱讀材料或一組數據中獲取信息,得出結論(材料閱讀分析四個);4.對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發表自己的感想(材料作文),以此加強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應用性”,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面向專業,為學生就業積累文化底蘊。
中職語文課教學不僅要考慮到完成教學大綱規定“動作”,也要考慮到學生專業課學習的附加“動作”。校本教材的編寫及具體的教學都要挖掘語文課與專業課的聯系。教學“園藝與綠化專業”班級時,我特別加強學生古詩詞教學,要求他們每天背誦規定的唐詩,增加他們的學生的文化底蘊,一學期下來大部分同學都能夠“熟背唐詩一百首”。同時,我還利用我在美術方面的愛好,加強了對書法、國畫、雕塑、和民間工藝的鑒賞,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眾所周知,“園林設計”、“盆景培育”的構思很重要,命名更是“一字千金”!我經常從網上下載一些盆景圖片,讓學生根據形狀展開想象,用唐詩來命名。諸如:“孤帆一片日邊來”、“兩個黃鸝鳴翠柳”、“空山新雨后”、“一覽眾山小”和那些盆景相映成趣,把專業學習和語文學習融為一體,極大程度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旅游專業應加強寫景散文尤其是游記散文,以游蹤為順序,穿插景點風貌的介紹及作者的觀感的學習。各專業學生對畢業設計、技術論文,小創意、小發明的介紹及論證,也都需要打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學習的深厚功底。
其實,每個專業都是和語文相通的,只要我們找到這個互通點,我們就可以因材施教,如同庖丁解牛一樣,水到渠成!語文教學也就可以真正徹底改變那種:學生自己讀課文有滋有味,老師分析課文昏昏欲睡的尷尬境地,語文教學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語文才能成為中職生終身學習的武器。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創新思維;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新定位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080-02
進入21世紀,口語交際能力的高低已成為制約人才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在就業壓力日趨加大、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求職、安身、立業的必備素質。然而令人憂慮的是,語文教學在高職院校的處境日益艱難,口語交際教學改革更是停滯不前。在這種局面下,應用創新思維尋找口語交際教學改革新的突破口,進而帶動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何謂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類所獨具的?!盵1]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漫長歷史中,創新思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文明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與創新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何謂創新思維?目前,在理論界對創新思維的定義尚無一個完全統一的意見。部分研究者認為,“創新思維是與創新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思維活動”。另一部分學者認為,“創新思維是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主動性和獨特性的思維活動”。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創新思維“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外在有機聯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動”。[1]
創新思維作為思維方式的一種,不僅具有一般思維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維的地方。對于創新思維來說,不能只是簡單地依靠事物已經外化的表象或有關情況的簡單描述,而是要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巧妙的構思,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前人或他人未能解決的問題。當然,創新思維決不是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斷、憑空想象,必須是在一定基礎上、一定前提下,去尋找新的方法和途徑。
二、應用創新思維,對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新定位
1.重新定位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角色
近二十年的語文教學一直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課堂的組織者的角色也逐漸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如果把這種角色定位簡單地移植到口語交際教學中來,顯然是不合適的。
口語交際教學不同于傳統語文教學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教學的開放性。無論是教學的內容、方法還是課堂氛圍,都應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而多數教師常常習慣于處在主導者的地位,認為應該讓學生跟著自己走,不能跑題,不能走出自己設定的框框。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上,學生不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整個教學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教學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不應該簡單地以主導者的身份出現,而應當是一個語言表達的示范者、教學環節的組織者、課堂氛圍的調控者,有時還要充當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或冷靜的旁觀者。當然,這樣做并不意味著對課堂和學生放任自流,相反,這應該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駕馭”,一種看似無形、實則有序的宏觀上的調控。
2.重新定位制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尋找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識。王世堪先生明確指出:“中學生當眾講話最大的心理障礙是緊張、膽怯。”[2]在一些問卷調查中,87%以上的學生承認自己害怕當眾講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學生對當眾講話產生如此畏懼的心理呢?在調查中,超過83%的學生認為自己害怕當眾講話的原因是怕說不好被人嘲笑。在其他研究者的類似調查中,結論大體相同。
由此,很多語文教師得出結論:害怕當眾講話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很難克服。所以,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是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從表面上看,這一結論似乎無懈可擊,支持這一論點的論據更是不可勝數。但是,人們卻無法同時解釋另外一個命題:為什么世界上有些國家或民族的人卻普遍擅長于交際呢?比如美國人,他們在口語交際場合表現出來的開放性和自由度是顯而易見的;英國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保守的民族之一,卻以能言善辯著稱于世,這些又作何解釋呢?如果仔細研究第一個命題,就會發現,人們在這里不知不覺地犯了一個嚴重的邏輯上的錯誤――偷換概念?!爱敱娭v話”不等于“口語交際”。害怕當眾講話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如果把害怕口語交際也簡單地當作一個心理問題來處理,那就不合適了。
那么,制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究竟是什么呢?這決不僅僅是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或者說是一個人如何看待得與失、榮與辱、名與利的問題。中國有句古語:言多必失。意思是話說多了就會犯錯誤,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禍從口出”也是這個意思。由此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口語交際,更多地是擔心自身的利益受損,這才是制約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關鍵所在。
今天的大學生多處在18至20歲的年齡段,屬于青春期的后期,青年期的前期。這一時期的學生,他們一方面努力擺脫家庭的束縛,渴望參與社會交往,同時情感上又極度敏感,害怕在交往中受到傷害。他們非常在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言行的評價,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在口語交際上產生自我封閉的心理障礙。因此,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成為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所在?!傲⒀砸哉\”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思想道德基礎。[2]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說話,不做悖德的事,不說違心的話,不虛偽,不耍滑,不信口開河,不夸夸其談,倘能做到這一點,不僅是一種道德境界的極大提升,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也會逐漸被消除。
3.重新定位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定位要服務于總體教學目標。高職院校要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科學、合理地定位口語交際教學目標。一所學校之中,不同專業之間目標定位不同,同一專業、班級的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目標定位也要有所區別。在此基礎上,安排足夠的學時,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要結合專業的特點,強調口語交際訓練的生活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要盡量避免局限于課堂、止于統一的書本、教材。要積極開發適合學校自身特點、專業特色、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并大膽實踐。也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口語交際教學才不會流于形式,才會真正給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積極、有益的影響。
4.重新構建口語交際教學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需要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關心教學評價的發展和研究。也正因如此,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探索出客觀、適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法和機制。[2]
既然是創新,就要打破框框,特別是打破一些不適合口語交際本身特點和時展特點的老的做法,比如用一張試卷或一、二次測驗來評價學生的整體口語交際水平,或者用一個統一的標準評價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客觀、不現實的,不僅無法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且還很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關鍵是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結合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合理的規劃。比如,面臨的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測評級別;針對興趣愛好、個性心理的不同,提供給學生多種測評方式的選擇,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特點、特長,自由選擇。而且,要建立一種注重考查綜合素質、特別是社會實踐能力的綜合評價體系,要把學生進行崗位技能訓練、參與社會實踐以及健康人格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歸根結底,評價的終極目的是為更好更快地完成教育目標,即:培養人格健全并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的現代公民。
綜上所述,在高職語文日益走向“邊緣化”的重要關頭,在口語交際教學改革面臨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應用創新思維,打破教學的常規,對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制約口語交際教學的瓶頸以及教學的內容、方法等問題重新定位,尋找一條適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口語交際教學新途徑,是當前高職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種理性選擇。
參考文獻:
篇7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以為,“生活便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的必須”。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也就是生活的目的。生活囊括各種各樣的狀態與環境,既包括個體的,也包括社會的,群體的。教育與社會、與生活息息相關,必須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生活之中。而學??梢苑Q之為社會的一部分,學校的生活可以當做平常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所以教育就是兒童現下的生活,而不是為未來的、固定的成人生活做準備。學校的生活要與兒童自己的生活相符合、相一致,要與兒童的興趣和要求相一致。學校的生活要順應學校之外的社會生活,適應當今社會變革的趨向并能推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二)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的特性就是生長,其實就是生活,于是教育就是生長,除卻生長以外,不會有其他目標。所謂“生長”便是指孩子自己成長的各個時期,不僅包括身體方面,還包含智力和德性方面。當代心理學已經證明,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他學習的工具,而直覺是通過體內表達出來的;因此,身體教育的抑制活性,是本能的抑制,因此阻礙了學習自然的方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過組織保證繼續生長的各種力量,使教育得以繼續進行下去。成長和生命是無止境的,因此沒有最終的目的;兒童和青少年在自己的成長和生活中不斷進步、改進、革新、重組,逐漸成長為并最后成為社會中的一分子。教育即生長,要求舍棄穩定、刻板的兒童發展觀,不斷想辦法創造條件激勵兒童的本能成長,創辦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獲取經驗的有意義的活動。
(三)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杜威教育哲學是實用主義經驗論。“經驗”是他的教育哲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詞,也是他的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核心。經驗是世界的基礎,經驗的過程是一個實驗的、理性的過程,是機體對環境的主動改造。教育便是經過孩子本身舉止去得到種種直接經驗的進程。人類活動對環境的適應,必須以前人的經驗來作為解決問題的基礎。杜威在《經驗與教育》一文指出:“全部教育都離不開經驗。教育是在經驗中,由于經驗,為著經驗的一種發展過程?!币虼?,學習、受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使兒童不斷取得個人的直接經驗,即經驗不斷改造或改組的過程。一切真實的有用的教育,都離不開經驗。教育進程要考慮到兒童身心成長情況與程度,兼顧到兒童的興致,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
總而言之,杜威的教育觀是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孩子的積極舉動來體驗及尋找行動和擔當結果之間的過程,即不斷地使經驗得到整合與重組。任何獨立于這一過程之外的東西都不應是教育的本意。
二、杜威的教育本質觀對當代語文教育的影響
(一)語文教育回歸生活,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必須植根于他的社會生活實踐以及由此產生的經驗和感情上,脫離社會生活,那語文能力的提高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頭腦就會空洞,思想感情就會貧瘠。生活,是養育語文能力的沃土。而語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也充分說明了語文的學習要貫穿于生活的點點滴滴。除了課堂上的語文教學,還要注意語文與其他學科,以及校園、家庭、社會等等的關系。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發現語文,語文的視域是與生活一樣的。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來學習語文,比如某一秒鐘的情感體驗,對某件事、某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親近自然時的那種愉悅、怡然的心態,甚至看到某一句廣告詞、某個宣傳海報、某個明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點的感觸和想法,這些看法、想法的記錄和抒發的過程也就是語文能力的運用過程。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正常交流,表達自己觀點,與別人思想交融的過程也是一個運用語文能力的過程。語文無處不在,生活的過程就是語文能力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過程。所以,不斷有人試圖創設類似于“情境教育”“體驗式教學法”的語文教學模式,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把生活情境搬入課堂,把教學移出教室,讓兒童在情境中與教師、與文本對話,在情境中理解他人、表達自己。充分讓語文能力的提高與兒童自身成長的過程相結合,創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把語文的學習當成兒童的生活的一個方面,“教育即生活”,如此,兒童的自然成長的過程也就是語文能力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過程。
(二)教師要正確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職責杜威提出的“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反對把教育變成外部的壓力和忽略兒童自身的傾向,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兒童,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必須首先符合兒童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天性和興趣,避免一味地教授,而不管不顧學生自身的體會和想法。從而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和選擇者,教師的作用不是強迫孩子去學習文本、詞的用法,而是能夠激發起學生內心深處學習語文的強烈愿望,能夠調動起學生自身對知識的渴求,這要求教師首先對語文要有濃厚的感情和興趣。如果教師自己不帶任何感情地去講授一些冰冷的知識點,又怎么讓學生對它產生好奇和熱愛?兒童的心理實質上是以本能為中心的先天生理機能的持續成長和發展,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推進這種本能的發展。所以語文教學不能壓抑這種本能,不應以犧牲個人的獨特理解力和思考能力為代價,而把學生訓練成一個個應付升學、考試的機器?!白鹬貎和瘯r期”,要充分尊重孩子生長的需求和時機。孩子的生長不僅需要學習,也需要游戲和娛樂。這種天性同樣不能壓抑,教師可以設法在各式各樣的娛樂和活動中,將語文的學習貫穿其中,這樣,才能促進兒童的自然生長,身體和人格及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協調的發展。
(三)對課堂教學的啟示杜威在《兒童與課程》中提出探索科學的教學模式的指導原則即“教材的心理化”,把教材變成經驗的一部分。以此提出“從做中學”的“教學五步”方法,使學生在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培養能力,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以此為導向創立了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的“六步課堂教學法”。這六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對經驗連續性和交互性的尊重。對當今的語文教學模式做出自己的詮釋。它能夠引導學生真正主動學,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課堂中的各種教學因素得以和諧地相互作用,共同建構了一種活潑、有效的課堂教學“經驗”。這也正是杜威“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理念在中國語文教學中的例證。所以,今后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把課堂教學的過程作為一個經驗的獲得和不斷改造的過程,使教師愈少意識到自己在施教,教師就把自己當做班級中的一分子,使學生愈少認識到自己在受教,這樣平等的教學對話關系如果確立起來,那么語文課堂就會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場景,學習的過程也就是生活經驗積累的過程,真正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四)對兒童情感及價值觀的啟示課堂即生活,學校即社會,那么課堂和學校就要擔負起培育學生最基本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任。杜威的教育本質觀非常注重實踐、實用的功能,認為凡是對自己有幫助的都可以借來應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毫無保留地拿來使用。比如小偷偷竊的經驗也是一種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我們是絕對不能拿來學習和發揚的,而應該堅決地摒棄。要注意在實際的生活和教育中樹立積極正當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要把那些適用的、積極的經驗灌輸到孩子的理念中,而把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的、造成負面影響的經驗舍棄掉。如此,才能正確把握和運用杜威的教育本質觀,實現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由此可見,樹立陽光、正能量的、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對杜威教育本質觀的進一步理解和發揚,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將其思想得當的運用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結語
篇8
關鍵詞: 視同銷售行為;應稅收入;增值稅;銷售成本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5-0137-02
0 引言
現行的稅收實施細則為何針對不是貨物銷售的行為要求視同貨物銷售計算應繳增值稅呢?其現實操作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稅務機關為了防止企業通過非常規的貨物所有權轉讓行為逃避納稅,避免造成稅基被侵蝕,稅款流失;另一方面是為了確保稅款抵扣鏈條不中斷,避免納稅企業因各環節間稅負不均衡而導致重復繳稅。
1 視同銷售行為的界定
現代我國市場經濟社會中《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對于視同銷售行為作了比較全面詳細的界定,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點:①單位或個體工商戶將自己的貨物交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②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置在同一縣(市)的除外;③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④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⑤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工商戶;⑥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⑦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個人。
2 現行有關視同銷售行為的賬務處理一般方法
2.1 確認應稅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結轉銷售成本
①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個人代銷:委托代銷貨物在受托方已實際銷售后,即完全符合收入的確認條件,委托方應在收到受托方的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②銷售代銷貨物:如果是視同買斷方式代銷,受托方買斷貨物后再出售,受托方在實際銷售所代銷貨物時,則確認為其自身的銷售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③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或者用于交換,按公允價值確認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④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雖然沒有直接的現金流入,但其清償了企業對外承擔的債務,與將貨物出售后取得貨幣資產,然后再分配利潤給股東或投資者,在經濟上是一致的。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屬于職工薪酬中的費貨幣利,應確認應稅收入,計算應交增值稅。⑤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設有兩個以上機構(相關機構在同一縣、市的除外)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其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應當視同銷售,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之規定,如果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向購貨方開具發票;二是向購貨方收取貨款。應確認應稅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同時結轉銷售成本。否則必須由總機構繳納增值稅。
2.2 將自制資產視同銷售的案例分析
案例:2013年5月,B公司將其自己生產的洗發水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洗發水單位成本30元,市場價70元,適用增值稅率為17%。B公司有職工200名,其中一線職工170名,管理人員30人。2013年度發放工資、薪金102萬元,除發放洗發水外的職工福利費支出5萬元。結合以上給出的條件,執行會計制度的賬務處理:
B企業只按成本價結轉成本費用
借:生產成本——職工福利費7123元
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1257元
貸:庫存商品6000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2380元
生產成本=170×30+170×70×17%=7123;
管理費用=30×30+30×70×17%=1257;
增值稅=(170×70+30×70)×17%=2380
2.3 結轉銷售成本,不確認應稅收入,計算應繳納增值稅
①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個體工商戶:貨物的對外捐贈實質上并未使企業獲得經濟利益,而是使該經濟主體發生了一項額外的營業支出。此類業務完全符合視同銷售行為的范圍,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按捐贈貨物公允價值確認的應稅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②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對外捐贈等非應稅項目:此類業務很明顯是經濟主體的一種內部結算關系,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普通發票,但需要按規定確認應稅收入計算應繳增值稅。
3 其他經濟組織的視同銷售行為
其他經濟組織的視同銷售行為是否作為應稅收入以及如何計算應繳增值稅,要依據新會計準則中有關收入確認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并依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計算應繳增值稅,如委托代銷或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用于投資、分配利潤、發放福利等,在會計上符合收入的定義,必須在確認應稅收入的同時,計算應繳增值稅。
4 對于稅收制度體系改革的一點思考
①對于深化稅制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做起:一是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二是堅持稅費聯動、有增有減,保持宏觀稅負相對穩定。既要考慮保障國家事業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適當集中財力,也要考慮有關方面特別是企業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三是有利于培育地方主體稅種,調動地方組織收入的積極性和自主性。②進一步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功能?,F行消費稅制度存在征收范圍較窄、課稅環節單一且靠前、稅基偏小、稅率結構欠合理等問題,所以要適當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將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產品以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等納入征稅范圍;調整征收環節,弱化政府對生產環節稅收的依賴,促進解決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調整部分稅目稅率,進一步有效發揮消費稅的調節作用。加快房地產稅立法,適時推進相關改革。③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要按照正稅清費、循序漸進、合理負擔、有利征管原則,參照國際做法,將現行排污收費改為環境保護稅,稅率設計要綜合考慮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實際治理成本、環境損害成本和收費實際情況等因素。加快資源稅改革。從經濟發展角度考察,資源稅從量計征,極易造成稅負水平偏低,難以發揮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作用,改革迫在眉睫。重點是推進煤炭等重要礦產品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清理相關收費基金。④全面推進增值稅改革。按照稅收中性原則,全面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建立符合產業發展規律、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消除重復征稅問題,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激發企業活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與商業模式創新。清理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姬亞楓,王建華.特殊銷售業務稅務與會計處理辨析[J].財會通訊,2011(12).
[3]張炳紅.淺議增值稅視同銷售業務會計處理[J].價值工程,2013(6).
篇9
導語: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喜歡去國外旅游。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英語作文,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游客的行為素質The Tourist’s Behavior
As the economic level keeps increasing, many people would like to travel abroad. But there is a survey shows that China is one of the five worst tourist nations which include India, France, Russia and England. It didn’t surprise me because there is always news about how Chinese tourists impressed the local people by their bad behavior. They were known as talking loud in the public, being un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tipping stingily, and the worst, marking on the historical sites. Every time I heard about these thing I felt so sorry for my country. China is meant to be a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courtesy people. We are nice to foreigners here and being a good host. I hope every tourist who goes abroad should understand that he/she is on behalf of our country.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fend the dignity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show the world the best of China.
【參考譯文】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喜歡去國外旅游。但是有份調查顯示中國是五個最差游客國家之一,還包括印度、法國、俄國和英國。這份調查并沒有讓我吃驚,因為一直都有新聞說中國游客的糟糕行為讓當地人印象深刻。他們被認為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不愛護環境、吝于付小費,更糟糕的是,還在歷史古跡上留言。每次我聽到這樣的消息都為我的國家感到很遺憾。中國理應是個文明古國,人民熱情禮貌。我們在國內對外國人都很友好,做一名好主人。我希望每個出國的人都應該明白我們是代表著自己的國家,我們有責任維護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像世界展示最好的中國。
篇10
【關鍵詞】嬰幼兒胃腸功能紊亂;中醫治療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358-01
小兒臟腑功能嬌嫩,飲食起居若有不慎,易致臟腑功能失調,脾失健運,常表現為便秘、腹瀉、嘔吐、腹脹腹痛、厭食、溢乳等。參照《實用臨床消化病學》及《尼爾森兒科學》,將符合胃腸功能紊亂,有如上臨床癥狀表現的的患兒納入觀察對象。同時,參照《中醫兒科學》,將小兒胃腸功能紊亂行中醫分型:喂養不當致食滯腸胃型、貪涼飲冷致寒凝腸腑型、感受外邪致濕熱內蘊型、或素體脾胃氣虛,腎陽不足型。就診的120名患兒107名通過中藥調理及指導合理喂養,治療1周后患兒癥狀基本痊愈,余下的13名患兒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治愈率為89.15%,治療效果滿意。
食滯腸胃型:臨床多表現腹脹、納呆、大便粘滯不化,氣味酸臭,惡心暖氣,嘔吐奶塊,排氣惡臭。舌苔厚膩,脈滑,指紋紫滯,推之不暢。治宜清化積滯,理氣調中為主。常用藥物有雞內金、法半夏、陳皮、山楂、厚樸、佛手、香櫞、神曲等理氣消積之品。
寒凝腸腑型:多表現為腸痙攣,腹痛拘急,大便秘結或瀉泄清冷,熱敷可緩解,舌淡苔白,脈緊,指紋淡。可用肉桂、蒼術、砂仁、豆蔻、炮姜等溫中和胃理氣之品。
濕熱內蘊型:多表現為嘔惡酸嗖,腹脹納呆,大便臭穢,煩急頰紅,手足心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暗紅。治宜清熱化濕運脾,常用中藥有薏仁、竹茹、浙貝、蘆根、公英、茵陳、車前子等。
.脾胃氣虛型:常有瀉稀便,日瀉數次,完谷不化:形體瘦弱,面色萎黃,肌膚松軟,食欲不振;精神疲怠,熟睡懶動,睡眠露睛,唇舌俱淡。舌體胖嫩,苔少或薄白,脈細無力,病勢遷延。治宜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為主。常用白術、黨參、茯苓、甘草、蓮子、山藥、北芪等。
脾腎虛寒型:多由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氣損傷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臟等引起,病情經久不愈,瀉下清稀,或大便干結,患兒面色蒼白,形體日見消瘦,精神萎靡,四肢厥冷,腹部時有疼痛不適,下肢浮腫。舌質淡,苔滑潤,脈沉遲弱。治宜補益脾腎,升陽止瀉為主。常用中藥有當歸、白術、肉桂、杜仲、菟絲子、芡實等。
須注意的是臨床上不應拘于一證一型,思路受限。因小兒乃純陽之體,臟腑嬌嫩,易虛易實,脾胃虛弱者常夾雜有食滯、濕熱內蘊,而食滯、濕邪膠著日久亦會傷及脾胃,故治療時不應一味消積導滯或一味的濫補,而是攻邪導滯時佐以健脾之品,補益脾腎時輔以運脾理氣,時時顧護脾胃,補瀉于無形,才能使治療合理有效。
【結論】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各臟腑功能尚未壯充,當喂養不當或感受外邪,或素體脾胃氣虛,先天腎陽不足,易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常表現為便秘、腹瀉、嘔吐、腹脹腹痛、厭食、溢乳,若治療不當,可導致癥狀反復發作,病情遷延,可并發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中醫中藥在治療中可發揮較大優勢,在提供營養指導的同時,通過辯證分析,或健脾理胃、消積導滯,或溫腎培土,臨床用藥隨證靈活運用加減,往往可以取得滿意療效。
參考文獻
[1]李媛;不含乳糖奶粉治療遷延性腹瀉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03年05期
[2]葉禮燕;聶曉晶;;感染所致慢性腹瀉的防治[J];臨床兒科雜志;2007年04期
[3]張志鋒;;張友玉運用香砂平胃散治療脾胃病經驗[J];甘肅中醫;2010年02期
[4]詹春梅;陳春紅;張麗萍;;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腹瀉病的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
[5]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二院兒科 劉海燕;教你幾招應對孩子腹瀉[N];衛生與生活報;2009年
[6]汪受傳. 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100-106
[7]汪受傳. 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90-691.
[8]王永炎,王慶文. 今日中醫兒科[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73-275.
[9]韓新民,汪受傳,虞舜. 小兒泄瀉中醫診療指南[J].中醫兒科雜志,2008,(03):1-3.doi:10.3969/j.issn.1673-4297.2008.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