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恩范文

時間:2023-04-12 12:4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感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生感恩

篇1

在你沒有這樣做之前,你的思想集中在你所沒有的東西上,所以你就會抱怨。

——題記

“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繼續往前走/為什么/人要這么的脆弱墮落/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流行歌曲《稻香》僅僅詮釋了一個很簡單但卻又很容易讓人們遺忘的一個道理——那就是知足為樂,不要奢求太多,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就算沒有擁有的!

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落難荒島的魯濱孫在面對茫茫大海命運未卜時,列了兩張清單,一張列出他所面臨的困難,另一張列出他可以感恩的事;他在一張清單上列出他現在所有失去和缺乏的物品,同時在另一張清單上列出現在他擁有的一切。結果他驚人的發現:他自己擁有的物品,竟是如此豐富!感恩清單讓他充滿了生存的勇氣。終于,28年后他活著離開了荒島。

是的,這就是感恩清單的力量。在面臨困境時,我們不要去想我們失去了什么缺乏什么,而應該用充滿生的渴望來想我們現在還擁有什么,這樣可以使我們有信念,有追求,有對生活的信心。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列一張感恩清單,從此開始,它會改變你的能量。在你沒有這樣做之前,你的思想集中在你所沒有的東西上,所以你就會抱怨。”但是,如果反過來想,想想我們還有什么,那就不應該是抱怨了,而是感恩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這么想,那么人人都會快樂,人人都會成功,人人也都要感恩。

我自己也做了個實驗(實驗品當然是我自己)。在兩張紙上分別寫上我現在所沒有的,缺乏的和我已所擁有的。然后,只看我所沒有的清單的時候都沒多注意,打開仔細一看,不由的“哇!”了一聲。我的媽呀!Mygod!這么多??!我越看越生氣,越看越抱怨,覺得我自己怎么什么都沒有啊,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窮光蛋”。但又打開我所擁有的清單一看,雖然只有短短幾條,但讓我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充滿了樂趣:

⑴:我擁有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最真誠的母愛。

⑵:我擁有世界上最堅強的“后盾”——我的親人。

⑶: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同學,朋友和“死黨”。

⑷:我擁有世界上最幸福的愛!

篇2

感恩節是個泊來品,但我覺得這個節日設得好。受人之恩,且不說應當如何回報,有沒有能力回報,但表示感恩之情總還是必要的,因為它彰顯了一個人的品質。每年有這么一天突出感受這個主題,有助于喚起人們的愛。

也正是這次出差,去了趟泰山,下榻于泰山腳下的泰安市的御座賓館。房間里擺放著一份淺紅色紙印制的《人生格言錄》,其中有一段《感恩的心》是這樣寫的:“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鍛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眲傞_始,對這個觀點并不十分地茍同:人應當具有感恩之心,但總不能對曾經傷害、欺騙、鞭打、遺棄、絆倒你的人懷著一種感恩之心吧!如果這樣,那豈不是太違背做人的原則嗎?也與社會所倡導的一個人所應有的正義感相矛盾嗎?可當我讀到“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這句話時,我的心釋然了。是啊! 我們應當為使你堅定成就的人和事而感恩。

常懷感恩之心,是走向成功需要的態度和胸襟。人所應具有感恩之心,大概已經不會有人持有疑問?,F在的問題是,什么是恩?給你關心,給你愛護,給你幫助,在你人生的關鍵時刻,拉你一把,扶你一下,肯定是一種恩,應當牢記于心里,否則,就是忘恩負義。但如果把傷害、欺騙、鞭打、遺棄、絆倒也說成是一種恩,許多人是不會接受的。但是,在人生道路上,相當部分人確確實實有過被人傷害、欺騙、鞭打、遺棄、絆倒的經歷,也可以說,不是在傷害、欺騙、鞭打、遺棄、絆倒中一厥不振,就是在傷害、欺騙、鞭打、遺棄、絆倒中逆境奮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篇3

大家好!

我是來自六年五班的李嘉龍,我演講的題目是《心存感恩,回饋人生》。

一滴水,要感謝大海,讓它匯聚成了無盡的水流;一朵花,要感謝雨露,滋潤它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一只鷹,要感謝長空,賜予了它前進遠方的力量;一座山,要感謝大地,用自己的臂膀,給了她高聳的方向;一個人,要學會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學會感恩,不僅是報答,更是心存感激的表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滿感恩之情。一顆感恩之心,化干戈為玉帛;一顆感恩之心,化腐朽為神奇;一顆感恩之心,化冰峰為春暖。學會了感恩,才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好。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竊,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能在失竊中找到美好,因為他擁有了茁壯成長的感恩之樹。

在人生的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陽光雨露。這種人生的哲理,讓我們不斷地面臨生命的挑戰,人生的巔峰。感恩溝通了人的心靈,讓他人的幫助銘記在心。在這個時代,如果人與人之間不存在感恩,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復存在,社會也將成為一片大沙漠。

感恩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生活美好的基礎。我們心懷感恩,就能回報社會,報答自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若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若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若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我們若播種感恩的心,就收獲誠懇的態度;若播種誠懇的態度,就帶動良好的習慣;若播種良好的習慣,就升華為健康的性格;若播種健康的性格,才收獲成功的人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4

但是現實中的我們,常常記得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很容易忽略了發生在身邊的溫馨和感動。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所以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學會了占有,學會了享受,我們總是希望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多,卻忘記了去感恩,忘記了回報。

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一員,我和很多同齡人一樣,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夢想,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不停的在努力和拼搏著,

我經歷過很多職業,做過工人,干過銷售,企業干部等等,1983年改革開放后,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我辭職開了這家美容院,美容院經營初期,各種問題和困難也接踵而至,面對困難,不退縮、不畏懼,靠著一個勤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曾經那小小的門面,目前已初具規模,小門店也變成了企業,隨之而來的榮耀,“光彩之星”、“誠信企業”,“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讓我品味到了成功,也讓我的企業發展增添了信心。

除了社會各界給予我們的各種榮譽和支持外,在近年中,我先后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2007年又被推薦為區政協委員,無錫市美容美發商會副會長、區工商聯美容美發商會會長、東亭私個協會理事等社會職務,在面對這些職務時,我清楚而又理性的認識到其實在這些背后融入的更多的是社會對我企業和個人的一種信任和支持,因此,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除去經濟效益外,更要有一種社會責任,而個人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更要有一種對社會的感恩之情,沒有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和我的企業也不能茁壯成長。

因此在工作之余,我每月上門為敬老院老人義務服務,積極參加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人道萬人捐、“一對一”幫困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在“一對一”幫扶活動中,結對幫助一位貧困生完成學業,2011年8月,有關部門組織為新疆霍城捐資助學活動中,我捐獻了一萬元……至今已在慈善捐獻、公益救助等活動中累計捐獻了近50萬元。

感恩社會,也要感恩員工。在企業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員工的勤奮工作,我的企業也無法生存,更談不上壯大,目前,

單位有40多名員工,每年我都會組織他們出去旅游,并參加二次以上的業務培訓,并逐步為他們繳納了社會保險金,員工十分團結,凝聚力很強,有幾名員工“跳槽”后又“飛”回來了,單位的“好”使他們吃了“回頭草”。

2007年,無錫地區發生了供水危機,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風向標促使我們在內部作了一項大膽的技術革新。洗發用水量較大,怎樣利用洗發水的余熱便成了我們的攻關課題。在有關人員幫助下,投資3萬多元,我們將洗發水的余熱回收再利用,一年可節電2萬余度,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一項實質性的事情。我并將此經驗向行業匯報,要求推廣。這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的事例,我至今難以忘懷。

記得著名哲學家康德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反復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有增無減的贊嘆和敬畏,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一顆感恩的心?!彼裕挥袑W會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篇5

美國有一個感恩節,感恩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具有各種信仰很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為他們一年來所受到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虔誠地企求上帝繼續賜福。

其實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帝,我們對父母、親友、同學、政府以及社會等等都應該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以及我們每天都享受的陽光、空氣、水源,難道我們不應該感謝它們嗎?一位詩人在一個盲人乞討用的牌子上寫道:“春天到了,而我卻什么也看不到?!蔽覀兣c這個盲人相比,是多么的幸福,而這個盲人與那些失去生命的人相比,她能活在這世上,誰能說這不是一種命運的賞賜呢?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謝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而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請用平實的話語來表達發自內心的謝意吧!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人間的幸福和喜悅;感謝老師的教導,讓我們嘗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感謝同學們的真誠,讓我們得到關懷和幫助;感謝春天的花草,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火力;感謝秋天的落葉,讓我們領悟到了豐收的回歸……

生活中處處充滿恩惠,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才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快樂才會取之不盡。

篇6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是的,人的一生都是短暫而又美好的,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度過我們的人生。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應該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活,為愛你的人而活。父母把我們從小帶大,含辛茹苦的養育我們。從會說一句話,從會走一小步開始從會叫爸爸開始……他們的愛是偉大而又無私的。當我們與父母發生誤會的時候,是否想過父母此時心里會多難過。他們是為我們而擔心,為我們而難過。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又能給父母什么呢?難道我們只會給他們“生氣”和“難過”。不是的,我們可以給他們很多??梢越o他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句輕聲的問候,和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們可以給他們很多的。只是我們都還沒有發現。我們可以給父母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心是真誠的。把我們對父母的愛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每天好好的學習,和父母談談心,經常陪陪自己的父母……

父母的愛是偉大無私的。還有太多的愛是在你的身邊,只是你沒有發現罷了。所以學會發現你身邊的愛。更應學會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身邊的愛。

人生如水,水是生命之源,而人最應該有的是愛,愛的源泉無窮大,感恩的心,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用一顆愛心觀察世界,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你會更快樂。人生應有感恩,更應學會感恩。

篇7

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于不會、不愿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篇8

關鍵詞:感恩;身心素質;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

中圖分類號:G651G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4-0253-01

當我們難過時,有人會比我們更難過,當我們高興時,有人會比我們更高興;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有人會為了我們的事情整晚的睡不著覺,幫我們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當我們因為成功而感到自豪的時候,有人會更加驕傲的向周圍人炫耀,這人便是我們的父母。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將他們最偉大、最真摯、最無私的愛給予了我們。母親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寬厚的肩膀將我們高高的托起,讓我們看見外面的世界,像大樹一樣為我們遮風擋雨。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我想每一位同學都曾想過如何回報父母這個嚴肅而神圣的問題,我認為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應努力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 培養良好的身心素質

《孝經?開宗明義章》中有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币馑际钦f,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也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在現實生活中,每年都會發生大學生自殺事件,究其原因有感情不順的,有考試不及格的,有交不起學費的等等……這些在我們人生當中都是小的挫折,因為這樣小的挫折而放棄生命是不值得的,也是自私的,死者通過這種方式自己“解脫”了,留給生者的卻是無盡的痛苦。所以我們珍愛生命,關注健康,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父母、親人和朋友。

要想擁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包括個人衛生習慣、宿舍衛生習慣、鍛煉習慣等等。例如你們的宿舍是否天天有人打掃,衣服、被單褥單是否定期清洗,寢室的空氣是否清新?每天是否安排一些時間鍛煉身體?有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做出一番事業,進而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二、培養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

在劉和剛演唱的歌曲《父親》當中,有幾個詞值得我們關注,“堅韌”“艱辛”“自信”“愛心”等等這些詞語都是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的體現,在父輩身上我們要學習,并要傳承,那么學習什么?1、學習父輩堅強的意志,即使受到挫折,也要挺直脊梁;2、學習不抱怨,既使對現實生活狀態不滿意,也要充滿信念去拼搏,即便考入的不是理想中的大學,也不要灰心,只要堅定信念,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3、學會吃苦,歌詞中描述父親“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由這一句話聯想到一句俗語“吃虧是?!?,我們能在逆境中學習和成長,學習如何認識自己,擺正自己,要少享樂,多奮斗,最終才能走向成功;4、同時還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人對待他人或事情的態度。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集體當中,在集體中你充當什么樣的角色,明確這個角色要承擔的責任。這就要求每個人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盡職盡責。

三、加強科學文化素質

父母培養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整整二十余年,他們付出了全部心血,甚至傾其所有,最終目的小而言之就是讓我們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大而言之就是為了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淵博的知識,較強的社交能力是成就理想的基礎,所以我們要珍惜大學時光,秉承著“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信念努力學習,畢業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以此回報父母、孝敬父母。

篇9

初三(5)班周曉瑜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學會感恩是做人的資格證,學會感恩是與人之間交往的通行證,學會感恩是……

“孩子們,請低下頭,閉上眼睛,想象父母就站在你的面前,伸出了手……”一句句肺腑之言炙人心口的話語從那位專家口中說出。此時此刻的我,低著頭,“欲語淚先流”,淚水不斷地從眼眶里涌出來,浸失了衣服,卻能滋潤父母的心,那是因為我懂得了,懂得了該感恩我的父母了,心中的愧疚無法用語言表達,腦海里不斷浮現出父母曾經給予我的關懷和幫助。他們所賦予我的不僅僅是生命,而是更多的愛。這愛數不清也看不見,化作一個天使,默默地守侯在我身旁,陪伴著我成長。

不會感恩的人,不配做人,只有感恩的人,才能做個有良心有血肉的人。 父母對孩子滿腔的愛,作為孩子,一定要學會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因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我們一生也永遠回報不了的!

篇10

——題記

你發現了嗎?如果一個人心里時常涌出咸咸的淚水(請注意,是內心而不是表面!)那么這個人一定是心懷感恩的人。因此感恩不需要轟轟烈烈,感恩只在舉手投足間。

多少年來,無數偉人因為感恩而變得更崇高,無數學子因為感恩而變得更充實。一個人要學會做人,首先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你將不枉來這人世間;感恩朋友,你將會和他們相處的更加融洽;感恩社會,你將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感恩國家,你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恩地球生活會因你而更美好……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說說,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為此付諸行動。如果說愛是三月里淅瀝的春風,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綠;如果說愛是初夏和煦的陽光,感恩就是樹木成長的濃蔭;如果說愛是秋季豐碩的果實,感恩就是農民們喜悅的淚水。

你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嗎?某個人,一次家里失竊,被偷走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偷去的只是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他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黃香溫席”“烏鴉反哺”等等,這些不都是世間萬物心存感激的最好證明嗎?雖說在這科技發達,變化萬千的21世紀仍有不少人心無感恩概念,但是,在我們90后的渲染下,他們一定會被感動的。那么實現共創感恩和諧社會的目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