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變化快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3 21:5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容變化快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容變化快的成語

篇1

2、瞬息萬變[ shùn xī wàn biàn ]: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3、日新月異[ rì xīn yuè yì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4、千變萬化[ qiān biàn wàn huà ]:形容變化極多。

篇2

大相徑庭,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xiāng jìngtíng,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出自《莊子·逍遙游》。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相徑庭成語的基本解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大相徑庭成語的解釋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肚f子·逍遙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大相徑庭成語的近義詞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天壤之別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形容極大的差別。也說天淵之別。

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形容相差得遠,很明顯不一樣。

大相徑庭成語的造句1、他發現他領導的幸存政黨與他自己的觀點大相徑庭。

2、走在校前大路上,人影零落,與往日的喧囂大相徑庭,一回首那校門的橫幅已經提醒今天又將注定成為某些人一生中有決定意義的日子。

3、遠處看去,青瓦黛墻的房舍,大相徑庭,被青山綠水環繞,于淡淡的云霧中,美到無言。

4、漫步在美麗的大花園內,心情與觀望官邸大相徑庭。

5、如今的縣城和十年年前的城市面貌大相徑庭,我很高興能夠見證這些可喜的變化,享受這些科學發展帶來的美好成果。

6、如今的縣城和十年前的城市面貌大相徑庭,我很高興能夠見證這些可喜的變化,享受這些科學發展的美好成果。

7、又是一道金屬門,只是這道金屬門和石屋那道大相徑庭,是由表面亞光的合金材質制成,顯得既堅固又厚實。

8、因特網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而其他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可能會跟你的大相徑庭。

9、二十年后,這五個人都依然生活在世上,但是生活方式卻大相徑庭。

10、劉備望著劉琦的背影,忽然想起他方才輕快的神色,與往常大相徑庭。

11、可是今天,這些都已毫無可能。

那時的情形同現在相比確實大相徑庭。

12、當他在十幾年之后,首次接見劉邦派來的使臣陸賈時,就從越俗,與中原的束發戴冠大相徑庭,儼然以真正的蠻夷大長自居。

13、小山六之助的想法與日本政府此時的意圖大相徑庭。

14、他知道,自己此刻正站在命運的岔路口。

向左還是向右,選擇不同,今后的人生也會大相徑庭。

15、又比如,很多縣份的耕地幾個世紀都沒有作過系統的丈量,其間有的增加,有的減少,甚至該地區的地形都有了改變,過去所定稅糧數額,可能已與現在實際情形大相徑庭。

16、本以為那雙眼睛會立即露出笑意并再次感到滿足,甚至會有一點小傲嬌,但卻與我想得大相徑庭。

17、但是,伯克希爾公司和中國基金在兩方面大相徑庭。

18、此番發言與國內民眾要求加速撤軍速度的呼聲大相徑庭。

19、在悉尼的這12個月與我此前的預期大相徑庭。

20、這與以前在英格蘭或切爾西打得比賽大相徑庭。

21、難道這不是和你長期以來振振有詞宣揚的那些理論大相徑庭嗎?

22、而這并不是預期的結果,因為這與前期的研究大相徑庭。

23、像作者們承認的那樣,核心問題是數字經常跟直覺大相徑庭。

24、從社會角度說,現代和美國的道德觀念大相徑庭。

25、即以當時一些文士擇主而事而言,人們的評價就大相徑庭。

26、嗯,坦白說,中餐和西餐可是大相徑庭。

27、他的發言同美國國內想要加快撤軍速度的希望大相徑庭。

28、那男人的態度則與作丈夫的態度大相徑庭。

29、語言的發展使得漢語里很多字、詞的古今義大相徑庭。

篇3

關鍵詞:成語;高考;語境

一、成語――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

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其中蘊藏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反映了漢民族語言的發展歷史,反映了漢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發展歷程。借助成語可以了解服飾文化,如“鳳冠霞帔”“珠圍翠繞”是帝王妃嬪和貴族婦女的打扮,“綾羅綢緞”是有錢人的穿戴,普通老百姓只能“短褐穿結”,儒生負“方巾闊服”的儒雅,士大夫是“峨冠博帶”的尊貴;喜事“披紅掛彩”,喪事“披麻戴孝”??梢詫W習歷史,如“破釜沉舟”“樂不思蜀”“完璧歸趙”。可以體會農業生產,如“精耕細作”“躬耕樂道”“解甲歸田”。也可以知曉中國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特色,如“雕梁畫棟”“富麗堂皇”“亭臺樓閣”“舞榭歌臺”“瓊樓玉宇”“蓬門蓽戶”。還可以學習教育中的經典,并不斷地完善道德價值觀,如“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仁者愛人”“父慈子孝”“自強不息”等等??傊?,成語知識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它們朗朗上口,以高度濃縮、意義的豐富性為人們喜愛、樂誦,此題考得好,它繼承并發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二、高考成語知識的考查形式

據《考試大綱》看,近年各地高考題中對熟語的考查,除了那些實用性強、流傳性廣的慣用語、歇后語、俗語外,重點還是常見成語的使用,且考題不再機械地考查成語的使用,而是選三個近義成語讓你選填,考查了考生對成語的辨析和運用能力。如,2010年天津卷第3題,2011年江西卷第3題,2012年江蘇卷第2題,2013年高考江蘇卷第2題、四川卷第3題、福建卷第17題,2014年江西卷第2題、湖北卷第3題、江蘇卷第1題。這樣的題型設置越來越多,由簡單的四個成語的辨析到六個成語的辨析,要求學生不僅知某成語的意義,更要辨析相近成語的差別意思。但不論形式如何變,成語的意義是固定的、不變的,因此教師必須教給學生成語知識,更要使其學會應用成語、辨析成語。

三、成語誤用的類型

歷來對成語誤用的類型,有多種理解,有的認為是五種,有的認為是十種或十二種。但不論多少,有一點是值得商榷的,即“不合語境”。當我們教學生如何判斷成語正誤時,要理解成語,分析語境,所有成語誤用都可以歸納為不合語境。因此教者須仔細辨析、透徹理解,莫把病因簡單歸于“不合語境”,我認為常見的誤用類型有八種:

1.曲解詞語、望文生義(2014年大綱卷第2題C項)

2.用錯對象、對象不當(2014年大綱卷第2題B項)

3.誤用褒貶、褒貶不當(2013年大綱卷第2題B項)

4.顛倒尊卑、謙敬適當(2010年全國卷Ⅰ第2題B項)

5.語義重復、自相矛盾(2013年安徽卷第16題D項)

6.搭配不當、不合習慣(2011年大綱卷第2題B項)

7.夸大其詞、不知輕重(輕重失當)(2010年北京卷第2題B項)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兩用)(2012年遼寧卷第13題C、D項)

四、從真題中辨析“不合語境”

縱觀近五年(2010年―2014年)高考真題來分析成語誤用類型的不合語境。

2010年高考試題,全國卷一第2題D項,答案分析為(附庸風雅,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不合語境。)其實這里犯的錯誤應是望文生義。“依附它,使自己風雅、高檔”。全國卷二第2題B項,答案分析:“姑妄言之”,不合語境,而成語中“妄”的意思是“隨便,不負責任的態度”,這樣就與整個句子的意思相矛盾了。湖南卷第3題C項,問題應是“津津樂道”,指饒有興味地談論,它后面不再跟談話,因此重復了。遼寧卷第13題C項,答案分析為不合語境,但“耿耿于懷”含有貶義,語境需褒義,褒貶失當;安徽卷第16題A、B、D三項均分析為不合語境,其中A項“別無二致”,應該是望文生義,B項“等量齊觀”這個成語一般用在否定句中,因此屬于“搭配不當”,D項“首當其沖”放在句中也是望文生義而誤用。江蘇卷第2題A項C項均解析為“不合語境”,我們知道A項“滿城風雨”是貶義詞,而句中是對張師傅冒險救乘客的事跡的報道,應用褒義詞,因此是褒貶不當。C項“信手拈來”指寫文章不費思索、很快,但句中說垃圾,則是對象不當。

看2011年高考試卷,大綱全國卷第2題的D項,分析問題為“不合語境”,由“不絕如縷”的意思可知,放在句中應為“望文生義”。遼寧卷第13題B項解析為不合語境,我們看“東山再起”它的意思是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恢復地位,而命題者的意圖應該是考生可能會簡單“望文生義”為某種事物再次發展。北京卷第2題B、C、D三項為不合語境,仔細分析,B項“不期而遇”,由其意思及語境可見是不合事理習慣。C項“江河日下”由句意可見理解為江河水一天天向下流去,典型的望文生義或對象不當;D項“兵不血刃”則是與句意矛盾或輕重失當。湖南卷第2題D項分析為不合語境,“活靈活現”指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但句中說的是兔,因此是“對象不當”。山東卷第4題A項“漫無邊際”形容非常廣闊,一眼望不到邊,或指談話寫文章沒有中心,而句中說“漫無邊際的史料”,則是搭配不當。

2012年高考試卷分析。新課標全國卷第13題D項“從一而終”說的是愛情婚姻觀點,而句子則談的是“記憶”,應為對象不當。大綱全國卷第2題C項“漸入佳境”指的是境況或興趣愛好,但句子說的是家具,對象不當。江西卷第3題A、D項分析為不合語境,A項“如數家珍”形容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說的故事十分熟悉,句子中說的則是地震家舍的情況,所以“對象不當”。D項“茹毛飲血”指原始生活,但句中則說的是戰爭的殘酷狀況,望文生義。山東卷第4題A、B兩項為不合語境,我們看A項“巧舌如簧”是貶義詞,但句中演講者只能為褒義,則是“褒貶不當”;B項“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說的是田園生活,可見是望文生義。

2013年高考試卷分析如下,新課標全國卷一第13題A、C項答案解析為不合語境,A項“振振有詞”,是個貶義詞,由句意可知表揚他上課水平,可見褒貶不當。C項“電光火石”形容速度快或變化快的事物,句中形容話,對象不當。浙江卷第3題B項“細大不捐”指大小都不拋棄,而句意說不捐款,因此望文生義。大綱卷第2題A項“歷歷在目”指對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楚地出現在眼前,而句中說的是親情,對象不當,B項處心積慮,則是褒貶不當,C項“求全責備”,褒貶不當。

最后看2014年高考試卷。新課標全國卷Ⅰ第13題,答案只是籠統地解釋了成語,并沒有深入分析。“當仁不讓”指應該做的事主動做,只有第3句相符?!柏煙o旁貸”指不能推卸責任,教育子女就是一種義務責任,當仁不讓,重在一個“仁”字上,只符合第1句醫務人員的天職。大綱卷第2題D項“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但句意是普通人驚嘆,因此望文生義。答案解析為此處用于說明普通人感嘆買不起價格不菲的演出,其再細點分析應是望文生義,“驚嘆看到的事物”。大綱卷第2題D項,安徽卷第17題D項,當仁不讓,說不合語境,但句子中用于商務競爭,對象不當。山東卷第4題B、C項分析,均為不合語境,看B項“反戈一擊”:比喻掉轉頭來反對自己原來所屬的或擁護的一方。而句中說的是軍事演習中,奪回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典型的望文生義。C項“廣開言路”,一般用于上級。而句中用于代表們相互之間,因此是對象不當。浙江卷第3題C項答案解析為“此處應用,不溫不火”,而成語的意思是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而句中說的是寫字樓的狀態,只能是對象不當了。

篇4

閱讀是汲取知識文化最直接的手段,而深閱讀則是對知識文化的融會貫通。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三年級語文的知識總結1一、易讀錯的字

早晨(chén)絨(róng)球花

粗(cū)壯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雙臂(bì)

背誦(sòng) 挨(ái)打

二、易寫錯的字

晨:上邊是扁“日”,下邊不要少寫一橫。

裝:上半部分右邊是“士”,不是“土”。

荒:中間部分是“亡”,不要多寫一點。

舞:共有十四畫,第十三筆是豎折。

揚:右面的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要寫得左窄右寬。

三、會寫詞語

早晨 漢族 鮮艷 絨球花

服裝 打扮 朗讀 安靜

停在 粗壯 穿戴 校園

敬愛 國旗 敬禮 銅鐘

教室 樹枝 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歡 處罰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夠 猜想 揚起

雙臂

四、多音字

教(jiào)教室( jiāo)教書

好(hǎo)好聽( hào)好奇

覺(jué)覺得( jiào)睡覺

假(jiǎ)假話( jià)放假

背( bèi)背誦( bēi)背負

圈( quān)圓圈( juàn)羊圈

五、形近字

漢(漢字)嘆(嘆氣)

服(服裝)朋(朋友)

靜(安靜)凈(干凈)

粗(粗心)姐(姐姐)

落(落下)洛(洛陽)

狂(狂歡)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

揚(表揚)楊(楊樹)

避(避開)臂(雙臂)

六、近義詞

鮮艷—艷麗 好奇—新奇

打扮—裝扮 潔白—雪白

安靜—寧靜 轟響—轟鳴

狂歡—狂喜 突然—忽然

覺得—感覺 流利—流暢

詳細—詳盡 認真—仔細

清楚—明白 鴉雀無聲—悄然無聲

七、反義詞

安靜—熱鬧 招引—驅趕

潔白—烏黑 濕潤—干燥

出來—進去 揚起—放下

主動—被動 認真—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鴉雀無聲—人聲鼎沸

八、詞語搭配

【動詞搭配】

(打)招呼 (朗讀)課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戲

(看)熱鬧 (走過)荒野

(吹著)口笛 (站)墻角

(收起)戒尺

【形容詞搭配】

(敬愛)的老師(可愛)的小學

(古老)的銅鐘 (粗壯)的枝干

(潔白)的粉墻

【數量詞搭配】

一(條)小路 一(間)教室

一(所)小學 兩(只)猴子

九、詞語歸類

【ABB 式詞語】一條條 一個個

【 AABB 式詞語】急急忙忙 高高興興

【“ 一× 一×”式詞語】一字不漏 一聲不響

十、句子積累

1.擬人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2.反問句: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日積月累”里的古詩《所見》。

2.說說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

學校里有不同民族的學生,大家穿戴不同。大家一起朗讀課文,一起做游戲,非常快樂。

3.仿寫句子: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清風一吹,他們便跳起歡快的舞蹈;蝴蝶一來,他們便爭先恐后地打招呼。

4.識記含有身體器官名稱的成語:

搖頭晃腦 披頭散發 張牙舞爪 提心吊膽

面紅耳赤 手忙腳亂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5.寫寫自己的同學,把其長相、性格特征和經常做的事情等寫下來,讓別人猜猜他是誰。

三年級語文的知識總結2一、易讀錯的字

石徑(jìng) 贈(zèng)送

君(jūn)子 橙(chéng)色

印(yìn) 著 凌(líng)亂

增(zēng)添 棕(zōng)色

鑰匙(shi) 繽(bīn)紛

喇叭(bā) 豐(fēng)

二、易寫錯的字

徑:右邊的部分第二筆是點。

霜:上面的“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

挑:第七筆是豎彎鉤,不是斜鉤。

緊:下面的部分要寫得緊湊。

規:左邊的第四筆是點。

遲:上邊的“尺”最后一筆是點 。

三、重點詞語

寒冷 石徑 斜著 霜葉

贈與 姓劉 蓋住

殘冬 君子 橙黃橘綠 送客

鋪滿 水泥 緊緊

院子 印著 排列 亮晶晶

規則 凌亂 棕紅 遲到

金色 放晴 明朗 金黃

雨珠 落葉 閃閃發光 盡頭

平展 葉叢 歌唱 一盒

顏料 郵票 飄揚 爭著

仙子 淡黃 好聞 梨花

勾住 一曲 豐收 清涼

留意 楓葉 果樹

氣味 香甜 香味 過冬

四、多音字

挑(tiāo)挑水(tiǎo)挑戰

行(xíng)步行(háng) 行列

空(kōng) 天空(kòng)空地

扇(shàn)扇子(shān)扇動

好(hǎo)好像(hào)好奇

樂(yuè)音樂( lè)快樂

五、形近字

寒(寒冷)賽(比賽)徑(小徑)經(經過)

霜(霜葉)雪(雪花)殘(殘花)線(白線)

挑(挑明)跳(跳動)遲(遲到)送(送人)

泥(水泥)呢(人呢) 列(列車)劉(劉海)

盒(盒子)蓋(蓋子) 梨(梨樹)利(利用)

曲(一曲)由(由于) 豐(豐收)手(手指)

六、近義詞

明朗——晴朗 凌亂——雜亂

增添——增加 仔細——認真

愉快——愉悅 清涼——涼快

美麗——漂亮 香甜——甜美

歡樂——快樂

七、反義詞

凌亂——整齊 增添——減少

仔細——馬虎 清涼——炎熱

美麗——丑陋 雪白——烏黑

八、詞語搭配

【動詞搭配】

(加緊)挖洞 (睡)大覺

【形容詞搭配】

(明朗)的天空 (彩色)的地毯

(棕紅色)的小鳥 (金色)的海洋

(美麗)的 (好聞)的氣味

(金色)的小喇叭 (豐收)的歌

【數量詞搭配】

一(雙)小雨靴 一(個)小巴掌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

一(把)扇子一(枚)郵票

一(首)歌子

九、詞語歸類

【ABB 式詞語】

亮晶晶 濕漉漉

【ABAB 式詞語】

金黃金黃 瓦藍瓦藍

【描寫顏色的成語】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描寫秋天的四字詞語】

秋高氣爽 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

春華秋實 層林盡染 天高云淡

十、考點提示

1.背誦:《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和《秋天的雨》第2

自然段。

2.會用自己的話說說《山行》《贈劉景文》和《夜書所見》詩句的意思。

3.《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6、7

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4.《秋天的雨》第2

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5.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

6.學會用正確的格式寫日記。

三年級語文的知識總結3一、易讀錯的字

融(ròng)化 剩(shèng)下

睜(zhēng)大 搖晃(huàng)

縮(suō)小 根莖(jīng)

拆(chāi)開 咱(zán)們

嚼(jiáo)著 稍(shào)息

幾(jī)乎 答(dā)應

拼(pīn)命 嘀(dí)咕

禁(jìn)令 蹭(cèng)來蹭去

二、易寫錯的字

剩:第十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睜:右邊的“爭”第四筆橫要寫得長一些。

訴:右邊的部分有“丶”,不要丟掉。

旅:右下角是“ ”,不要寫錯。

憐:右邊是“令”,不是“今”。

算:部首是“?”,中間是“目”。

三、重點詞語

寒冷 離開 等待 剩下

斧子 砍倒 山谷 火柴

原野 告訴 睜眼 接著

一定 煤油燈 發生 樹根

村子 燈火 旅行 咱們

可憐 剛才 救命 拼命

掃地 管理 胃口 來得及

流淚 打算 要好 草堆

作聲 答應 做夢 馬上

當然 消化 知覺 光亮

眼淚 大吃一驚

四、多音字

切(qiē)(切開)(qiè)(一切)

倒(dǎo)(倒下)( dào)(倒立)

難(nán)(為難)( nàn)(苦難)

調(diào)(調動)( tiáo)(調劑)

答(dá)(回答)( dā)(答應)

應(yìng)(答應)( yīng)(應該)

卷(juǎn)(卷起)( juàn)(試卷)

幾(jǐ)(幾個)( jī)(幾乎)

稍(shāo)(稍微)( shào)(稍息)

處(chǔ)(處罰)( chù)(到處)

五、形近字

等(等著)寺(古寺)

剩(剩下)乘(乘車)

砍(砍樹)吹(吹風)

由(由于)油(石油)

睜(睜眼)爭(爭氣)

并(并且)拼(拼命)

淚(淚水)汨(汨羅江)

喊(叫喊)減(減法)

剛(剛才)鋼(鋼鐵)

六、近義詞

美麗—漂亮 滿意—滿足 舒展—伸展

周圍—四周 悲哀—悲傷 分散—分開

七、反義詞

寒冷—溫暖 難受—舒服 高大—矮小

舒展—收縮 悲哀—歡樂 分散—集中

八、詞語搭配

【形容詞搭配】

(很遠很遠)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

(細細)的根

(高大)的樹

(開心)的樣子

(小小)的陽臺

(年輕)的農夫

(美麗)的木地板

(要好)的朋友

(勇敢)的蟋蟀

【量詞搭配】

一(盞)煤油燈 一(個)農夫

一(輛)手推車 一(棵)樹

一(頭)大黃牛 一(次)旅行

一(只)小螞蟻 一(塊)大奶酪

【動詞搭配】

(睜大)眼睛 (鉆出)地面

(執行)命令 (搬進)洞里

九、詞語歸類

【ABB 式詞語】暖洋洋 笑瞇瞇

【“越A 越B”式詞語】越走越快 越看越像

【含反義詞的成語】爭先恐后 七上八下

【含數字的成語】四面八方 三言兩語

十、句子積累

擬人句: 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語文園地三“日積月累”的內容。

2.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

3.學會用所給詞語編一個童話故事。

三年級語文的知識總結4一、易讀錯的字

大洞(dóng) 準(zhǔn)備

孵(fū)蛋 撞(zhuàng)到

蘿卜(bo) 晾(liàng)尿布

干嗎(má) 來訪(fǎng)

壓(yà)根 模(mò)仿

發瘋(fēng ) 差(chà)不多

百發百中(zhóng)

二、易寫錯的字

準:左邊是“兩點水”,右邊是“隹”,不要少寫一橫。

暴:第十五筆是點,不是捺。

曬:右邊第五筆是豎彎。

三、會寫詞語

變成 門板 破洞 準備

墻壁 暴風雨 很餓 撞到

吃飽 根本 安心 主人

母雞 注意 蜘蛛 漂亮

因此 曬太陽

四、多音字

嗎(má)(干嗎)( ma)(好嗎)

擔(dān)(擔心)( dàn)(重擔)

覺(jiào)(睡覺)( jué)(感覺)

長(cháng)(變長)( zhǎng)(長大)

壓(yà)(壓根兒)( yā)(壓力)

盡(jìn)(盡力)( jǐn)(盡快)

中(zhōng)(中心)( zhòng)(中彈)

彈(dàn)(子彈)( tán)(彈力)

五、形近字

準(準備)堆(土堆)備(備好)奮(興奮)

壁(墻壁)臂(手臂)餓(饑餓)鵝(天鵝)

飽(吃飽)跑(跑步)曬(曬著)灑(灑水)

六、近義詞

使勁—用勁 安心—放心

漂亮—好看 濃密—稠密

飄動—飄蕩 牢固—堅固

明白—明了 高興—快樂

特別—特殊 好聽—動聽

洪亮—響亮 感謝—感激

憐憫—憐惜 詫異—驚詫

七、反義詞

安心—擔心 漂亮—丑陋

偶爾—經常 濃密—稀疏

牢固—松散 明白—糊涂

陌生—熟悉 討厭—喜歡

高興—悲傷 白天—晚上

特別—一般 批評—表揚

容易—困難 成功—失敗

失望—希望

八、詞語搭配

【動詞搭配】

(跳)出來 (講)故事 (曬)太陽

(放)風箏 (飛過)屋頂

【形容詞搭配】

(小小)的聲音 (濃密)的胡子

(甜甜)的果醬 (百發百中)的獵人

【量詞搭配】

一(條)縫 一(張)網

一(根)胡子 一(條)狗

一(個)圈套 一(只)公雞

一(個)男孩

九、詞語歸類

【含“笑”字的成語】捧腹大笑 眉開眼笑

【 AABB 式詞語】破破爛爛 匆匆忙忙

十、句子積累

1.感嘆句:

對一根胡子來說,果醬是多么好的營養品啊!

2.排比句:

(1)它不會像狗一樣叫,不會像貓一樣叫,也不會像牛那樣哞哞叫,更不會像馬那樣嘶鳴。

(2)一天早晨,它在樹林里練習,發出的喔喔喔的叫聲是那么逼真,那么好聽,那么洪亮。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日積月累”中表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俗語。

2.識記有關“笑”的成語:捧腹大笑

開懷大笑 哈哈大笑 哄堂大笑

眉開眼笑 喜笑顏開 相視而笑 啞然失笑

3.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嘗試續寫故事。

三年級語文的知識總結5一、易讀錯的字

母親(qīn) 鸚(yīng)鵡

翠(cuì)鳥 吞(tūn)下

捕(bǔ)魚 蒲 (pú)公英

合攏(lǒng) 盛(shèng)開

觀察(chá)

二、易寫錯的字

搭:右上邊是“艸”,不是“?”。

翠:羽字頭不帶鉤。

耍:上面是個“而”字,第二筆是撇。

釣:右邊的“勺”,第三筆是點。

趣: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喜:注意上邊是“士”,不是“土”。

睡:右邊第四筆橫最長,最后一筆橫最短。

三、重點詞語

搭船 母親 外祖父 沙啦

響亮 羽毛 翠綠 長嘴

靜悄悄 吞下 捕魚 雨點

船夫 用力 船頭 翠鳥

蒲公英 盛開 玩耍 呼喊

哈欠 釣魚 而是 觀察

合攏 有趣 喜愛 睡覺

鄉下 窗前 常常 絨毛

假裝 起床 一本正經

四、多音字

啦(lā)(沙啦)( la)(來啦)

假(jiǎ)(真假)( jià)(放假)

樂(lè) (快樂)( yuè)(音樂)

覺(jué)(自覺)( jiào)(睡覺)

盛(shèng)(盛開)( chéng)(盛滿)

悄(qiāo)(靜悄悄)( qiǎo)(悄然)

五、形近字

沙(沙發)吵(吵鬧)搭(搭船)答(回答)

悄(悄悄)消(消失)啦(沙啦)拉(拉手)

吞(吞下)蠶(養蠶)盛(盛開)盆(盆子)

欠(哈欠)吹(吹風) 耍(玩耍)要(重要)

釣(釣魚)鉤(鉤子)

六、近義詞

用力—使勁 美麗—漂亮

玩?!覒?喜愛—喜歡

快樂—歡樂 盛開—開放

仔細—認真 合攏—收攏

張開—展開 一本正經—不茍言笑

引人注目—惹人注意

七、反義詞

漂亮一丑陋 快樂—悲傷

合攏—張開 引人注目—默默無聞

喜愛—討厭 仔細—馬虎

吞—吐 有趣—枯燥

靜悄悄—鬧哄哄

八、詞語搭配

【形容詞搭配】

(彩色)的小鳥 (翠綠)的羽毛

(紅色)的長嘴 (金色)的草地

(綠色)的草地 (可愛)的草地

(一本正經)的樣子 (有趣)的蒲公英

【量詞搭配】

一(條)小魚 一(只)翠鳥

一(張)長嘴 一(種)花

一(片)草地

九、詞語歸類

【ABB 式詞語】靜悄悄 傻乎乎 懶洋洋 毛茸茸 臟兮兮 慢吞吞 喜洋洋

【擬聲詞】沙啦 呼嚕 嘎吱 喀嚓 轟隆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一本正經 大驚失色

從容不迫 心平氣和 沒精打采

十、句子積累

1.比喻句: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2.感嘆句: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十一、考點提示

1.《搭船的鳥》第2-4

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2.《金色的草地》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常以問答題的形式考查。

篇5

對于接觸英語詞匯量較小的學習者來說,色彩詞似乎只包括那些指代某一種特定顏色的詞,如果將這些單一的詞予以擴展,也只能在它們后面加上一個表示特定物體的詞,構成一個合成式的名詞。然而,色彩詞的含義十分廣泛,表示一種顏色的詞匯,還可能被人們賦予其他的特定含義。如果不對色彩詞的結構、翻譯方式和實際應用習慣進行深入研究,就很有可能誤解色彩詞在特定語境下的含義,從而造成翻譯的混亂。

一、英語色彩詞結構

(一)單一詞匯

單一結構的色彩詞,是最常見的色彩詞構成,它們主要代表某種基本的色彩,如紅色、綠色、黑色、白色等。然而,單一的色彩詞也包括由其他領域的名詞轉換成的詞匯,如從自然界的某些事物中引申出來的色彩詞。例如:olive這個詞原意是橄欖,但是經常用來表示黃綠色,因為橄欖的顏色與之非常相近;再如:peacock這個詞原指孔雀,但是也可以用來指代孔雀藍這種顏色。

(二)合成詞匯

在所有的英語色彩詞中,合成形式的詞匯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部分色彩詞前面是動植物名稱、人物姓名、物質名稱等,而后面是表示基本顏色的單一詞匯。這部分合成詞也可以由某一個形容詞,連接上表示基本色彩的詞或者某種名詞組成。例如:檸檬黃、橄欖綠等詞匯是由植物名稱和基本顏色構成;象灰色是由動物名稱和基本顏色構成;瓶綠色是由某種事物與基本顏色構成。

二、英語色彩詞翻譯方式

英語色彩詞的內部結構相對復雜,而這些詞匯的翻譯方式也有獨特之處。人們通常認為:只要將英語色彩本身翻譯正確就可以了,無需深究這個詞匯背后的含義。實際上,許多英語色彩詞不能僅僅被翻譯為一種單純的顏色,因為這些詞匯通常與成語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比喻修辭方式密切相關。另外,當地人的語言習慣,在翻譯過程中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漢語中有些與顏色有關的詞匯經常被用來指代其他含義,這種現象在英語中同樣存在。

例如:“紅色”這個詞不僅代表一種顏色,還能代表一種熱烈的氣氛、熱情的態度,有時還會與一些激烈的負面情緒相關。當我們希望表達某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時,可以用red表示隆重和熱情;當我們希望表達某件事情具有獨特的含義時,可以用red形容這件事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癟hevisitinggirlmustbetreatedred”,可以翻譯成“來訪的女孩必須被熱情招待”;而“Todayissoredtome”,可以翻譯成“今天將會使我非常難忘”。

再如:“藍色”這個詞可以用來象征高貴典雅的氣質,但有時也要結合具體的語境,翻譯成“令人感到憂愁的”、“心情不好”等含義。Blue可以用來指代某人的工作業績良好,如“Sheworksveryblueinthatcompany”,指的是“她在那家公司干得不錯”;這個詞也可以形容心情壓抑沉重的感覺,如“Mymotherseemssoblueinthesedays”,可以翻譯成“媽媽最近情緒比較低落”。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語境下,blue還可以用來指骯臟下流的物品,如黃色錄像帶、卑鄙的言論等。

由此可見,許多表示顏色的英語詞匯都有正反兩方面的意義,要正確翻譯這些單詞,就要結合上下文,弄清這一詞匯在特定語言環境下的意義。

三、英語色彩詞實際運用

(一)科學研究領域

在科學研究領域,人們經常會用到一些表示色彩的詞,然而,這些詞匯自身卻與它所指代的顏色沒有關聯。例如:red一詞可以用來形容速度很快的汽車、比較粗的物體、對于溫度變化敏感的化學物質等;Black與表示“礦物”的詞匯組合,可以被譯為石墨。雖然在這樣的語境下,這些詞匯與色彩本身已經基本脫離了關系,但是人們之所以還用它來指代事物,正是因為詞匯本身具有一定的形象意義。由于英語和漢語在運用習慣、背景文化等方面差距較大,因此,色彩詞在科研領域的運用方式也包括很多。

(二)商務往來領域

人們將表示色彩的詞運用在商業交往中,主要目的是增添產品的吸引力,使人對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開展一種商品的市場調查時,廠商可能會研究這一市場中消費者群體的傾向,并以此為依據來改變自己的商品名稱、圖像等。這樣的做法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消費者被自己所喜愛的色彩名稱或圖像所吸引,就會對產品本身也產生購買欲望。這樣一來,原本滯銷的某種產品就可能會再次變成暢銷商品。

(三)其他生活領域

世界是充滿色彩的,表示色彩的詞匯不僅可以運用在商務往來和科研中,還可以運用在其他很多日常生活場合。例如:班級在競選班長時,備選的同學可以用英語色彩詞匯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并表達服務集體的熱情。與傳統方式相比,這樣的演講方式更能引起其他同學的共鳴,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應當擴展自己的知識范圍,不斷豐富英語色彩詞匯的知識儲備,力求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些詞匯。

四、結語

篇6

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中學教育中,地理應該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教師就必須認真、持久地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讓他們認識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學!多年來,我注重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

教學中對于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的語言、傳情的教態和板圖結合,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目的。

1.1 生動有趣、富于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

(1)巧借古詩教學。詩詞歌賦,瑯瑯上口。應用得法,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能創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教學環境。如講地球的運動時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2)短小精悍的成語也會使教學過程增輝添彩。 如“滄海桑田”描述了地殼的運動;冷鋒過境時,形容天氣用“風雨交加”;講地球運動時用“星移斗轉”;講海陸間循環用“百川歸?!薄R眠@些成語準確、生動、形象,既具有科學性,又客觀地反映了地理現象,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3)謎語是我國的國粹,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歷史。 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則可啟發學生思維,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導入新課時運用一些謎語?;钴S了同學們的思維,然后開始講新課,效果不錯。講課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謎語,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船出長江口”――上海;雙喜臨門――重慶;“天無三日晴”――貴陽。

1.2 形象的描述與板圖結合。如講鋒面雨帶隨夏季風在我國東部移動的規律時,一邊畫略圖,一邊用興奮的情緒感染學生。

2 巧妙插敘,激趣

課文中常有一些比較重要但又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的引用一些與教材有緊密關系的,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

3 易記的歌訣、諺語、順口溜

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瑯瑯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 圍著火爐吃西瓜” 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白云下面馬兒跑” 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 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

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借助電視錄像、動畫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4.1 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進行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圖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文,圖文結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4.2 認真設計地理略圖,提高地理教學效果。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地理略圖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地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的注意力隨著老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并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記憶,并且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3 充分利用電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的直觀優勢,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教育是現代化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投影以其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等獨特的長處和優勢顯現出極大的生命力,成為廣大教師廣泛采用的一種手段。運用自制的投影片作為一種直觀性、實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學軟件,解決了很多傳統教學形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7

⑴“天空好像一盞乏了油的燈,紅光漸漸地減弱”。運用“一盞乏了油的燈”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天空中紅光漸漸地減弱。

⑵“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會兒,看見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細,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本渲小耙惶惶睂懗隽讼脊庑袑⑾У膭討B。“不可挽救”形容夕陽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極其快的速度下山的情景,含有不可逆轉的意思?!凹毼ⅰ笔侵柑栆惶惶料氯r跳的幅度小,變化不大,“迅速”是指太陽下落的節奏快,速度快。

⑶“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句中的“長音階”“短音階”運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葉中間放出的清光。

⑷“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充滿童趣。

4.請同學們聯系生活體驗,研讀有關國畫常識的語段,體會畫竹的內涵。思考:文中“西洋畫像照樣,中國畫像符號”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學生研討后回答,教師提示:

所謂“符號”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內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關鍵是內容,而不在于形式。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兩種審美體系兩種繪畫形式的不同。

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響到本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是文化的鮮明的載體。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希臘──羅馬一脈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表現在哲學、宗教、藝術、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國畫重寫意,與我們民族傳統的審美觀有很大的關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畫重寫實,也和西方文化重實驗相關。

5.請學生就印象深的一幅中國畫(也可結合課本的封面),談談自己對中國畫獨特魅力的理解、體會。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札記

四、探究體驗

1.學生齊聲誦讀全文后,思考:

⑴文中的“爸爸”從孩子的游戲引入藝術的教育,談談你對爸爸教育方法的看法。

⑵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一些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等游戲,結合畫竹影的文意,那么你認為游戲和藝術有什么關系?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適時點撥:

⑴文中“爸爸”的出現,給孩子們講了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把孩子們熱愛繪畫的熱情進行正確的引導,“爸爸”這樣做,保護了孩子們獨特的藝術創造,有利于興趣愛好的發展。

⑵游戲說是關于藝術起源問題的一種學說,這種“游戲”指的是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戲”。游戲說的代表人物德國美學家席勒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游戲可以說和這種精神的游戲很相似。如從堆雪娃娃、泥巴造城堡中有獨特的藝術創造體驗和發現,充滿童趣。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體會課文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

五、課堂小結

月光下的竹影牽動了無邪的心,孩子們在婆娑的竹影中,感美到美的創造;爸爸平實的語言,因勢利導地講述藝術入門──中國畫的獨特內涵,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領悟到美的一種表現形式。真可謂“引入門墻無意中,寓教于樂見匠心”。

六、課堂練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愜()意豐碩()參差()()

水門?。ǎ┱耗ǎ?/p>

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撇()___禪()___差()___

()___()___()___

3.填寫恰當的量詞:

一()細煙一()黑影

一()竹葉一()油燈

4.在括號中寫出相應加粗字的反義詞:

⑴院子里的光景由()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變成()音階了。

⑵這選擇和布置很困難,并不比畫馬()。

⑶其實竹葉的方向,疏()、濃()、肥(),以及集合的形體,都要講究。

5.在下面橫線上填一組同義詞構成成語:

東____西____熟____無____手____腳____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札記

天____地____生____死________聽____說

6.用“/”斷句,準確表達出括號里的意思:

⑴貝貝找不到爸爸媽媽非常著急。(貝貝著急)

⑵貝貝找不到爸爸媽媽非常著急。(媽媽著急)

⑶貝貝找不到爸爸媽媽非常著急。(爸媽著急)

參考答案

1.qièshuòcēncītīnɡzhàn

2.piē撇開piě撇捺

chán禪師shàn禪讓

chā差價chāi出差

3.縷個叢盞

4.⑴暖短⑵容易⑶密淡瘦

5.張望視睹忙亂長久離別道途

6.⑴媽媽/非常⑵爸爸/媽媽⑶找不到/爸爸

布置作業完成相應的資料部分。

板書設計

竹影

篇8

[關鍵詞] 習語 東西文化 異同

習語(idioms),源于希臘文中idiom和idiomatikos,原意指“特殊”或“特殊的”。通常包括成語(set phrases)、諺語(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語(colloquialisms)、典故(allusions)、俚語(slangs)和歇后語(enigmatic folk similes)。習語堪稱語言之精華,在體現語言的文化特征方面,較之其他語言成分更具典型性。因此,考察習語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以求在外語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漢英習語所反映的東西文化之相似性

1.漢英習語所反映的東西文化交融即文化全球化現象

漢語習語和英語習語作為兩種特殊的語言現象,人們往往強調它們的民族性和典故性,但也應該清楚地看到,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語言的變化恰好可以體現出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在中西交流過程中,很多英語習語已逐漸融入到漢語中,如“酷”“cool”、“粉絲”“fans”等已經成為漢語中經常使用的語言,并因此具有了習語的某些特性。還有些來自西方傳說、典故、神話人物的習語,如“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達摩克里斯神劍”“Sword Damocles”、“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丘比特”“Cupid”等已被 人所了解并能直接運用。另一方面,隨著世界各地華人移民數量不斷增加,他們也把中國的文化帶到了異國他鄉,例如:“kongfu”“功夫”、“liche”“荔枝”、“mahjong”“麻將”、“Tai-chi”“太極”、“Bonsai”“盆栽”、“Confucius”“孔子”等都被寫進了英語語言。

2.漢英習語所反映的東西文化在語言邏輯上的一致性

雖然有些時候使用的詞匯或比擬的事物不同,但某些英語習語與漢語習語卻存在很多相似之處。這也使得我們在理解英語習語的時候有章可循。

例如,“Kill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源于希臘寓言,說的是曾有一個鄉下人,因發財心切,殺死了自己飼養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鵝,以為這樣就可一次獲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塊,結果一無所獲?,F比喻只貪圖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但漢語中不說“殺鵝取卵”,而說“殺雞取卵”,意思是相同的。兩者喻體不同,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只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殺死的不是鵝而是一只雞,要取出的是蛋而不是金子而已;“crocodile tears”譯為“鱷魚的眼淚”,據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它那雙藍灰色眼睛里常常會擠出幾滴眼淚。由于鱷魚貪婪兇殘,令人生厭,所以英語中有這樣形象的比喻,這與漢語中“貓哭老鼠,假慈悲”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漢英習語所反映的東西文化之差異性

1.地理環境差異

許多漢英習語反映出中國和英國的地域差異。眾所周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位于歐洲西部,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那里有數不勝數的小海島,所以,英國很多的習語就和航海生活有關。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因此,漢英習語中許多與土地或海洋相關的習語就應運而生。比如形容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而“in low water”指“拮據”,“to keep one’s head over water”表示“勉強糊口”等等,都可看出海與英國的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而漢語中有表示君利至高無上的詞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體現出中國人把土地看得有多么重要。

2.社會風俗差異

社會風俗是人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對事物的固有看法、約定俗成的規則。習語反應的社會風俗差異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顏色的差異

在西方,紫色代表尊貴、皇室或上流社會,從習語“be born in the purple”“出身尊貴”中可見一斑;而在東方,特別是中國,黃色具有同樣的象征意義,漢語習語“黃袍加身”、“黃道節日”,不一而足。再以紅色為例,在中國,紅色象征著喜慶、歡快的節日氣氛,是一種深受喜愛的顏色,與其有關的習慣用法更是不勝枚舉:“紅雙喜”、“大紅榜”、“開門紅”、“紅紅火火”……在西方,紅色代表的是危險和警告,它往往出現在交通標志上,它還具有憤怒、擔憂和混亂的含義,通常被認為是貶義詞,所以“in the red” 指“經濟拮據,負債累累或者債臺高筑”,“to see red” 表示某人在“發怒,火冒三丈”的意思。

(2)數字的差異

漢英習語中都體現出對某些數字的好惡。最典型的例子是“Judas’s kiss”。這個習語來源于圣經,猶大在圣經中出賣了耶穌,是一個背叛者,也因為他是最后晚餐(背叛的前夜)中的第十三個人,所以就不難理解早期的基督徒賦予數字13特殊的含義。所以,西方的飯店不會出現13層和13號房間,因為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漢語中就是人們對數字“4”的使用,由于“4”和漢語中的“死”有諧音,因此不少人認為“4”是一個不吉祥的數字,所以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有意避開4的數字,而且,在中國有4的數字的東西很多都不容易銷售,如有數字“4”的手機號碼、車牌號碼就比較難銷售。再有就是東西方對數字7的使用,在中國對于數字“7”的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它與“去”“氣”諧音,很多人認為“7”是僅次于“4”的數字,也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對于數字“7”的使用頻率也相對較少。而在西方第七重天為天國的最高層,也是上帝和天使的住處,所以那是個盡善盡美、幸??鞓返牡胤?身處七重天會得到極度的滿足、快樂。習語“in the seventh heaven”就比喻“極度快樂,高興至極,萬分滿足”了。

(3)動物的差異

英漢語言中動物的內涵意義截然不同的例子更為突出。最典型的莫過于在對狗這種動物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英語國家把狗視為“man’s best friend”“人類最好的朋友”,有不少習語都反映了使用英語的民族對狗的喜愛,如“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樣忠誠”,還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

龍,作為一種虛構的動物,在 是力量、財富、繁榮及祥和的象征。中國的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十分狂熱,不論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華人都視自己為“龍的傳人”。中國人形容自己為“中國龍”,自己的球隊為“龍之隊”等等。然而西方世界認為龍是邪惡和暴力的標志,所以才有“sow dragon’s teeth”“挑起糾紛”一說。

(4)差異

英漢兩民族的不同,自然也會體現在語言方面。英語中出現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而與之相應的是在我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佛教文化。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國家,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英語習語中有許多習語和基督教息息相關,像剛剛說到的“七重天”的例子,還有相關的習語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同時也有“Go to 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

三、結束語

英語習語與漢語習語相似,都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民族的風情習俗。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研究習語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途徑。通過對漢英習語所反映的文化異同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畢研韜,李聞海. 語言與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王壽來. 英語格言諺語小辭典[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1992.

篇9

魯殿靈光、美酒遺香

古代定調用“管”(隋唐時用篳篥),吹管時空氣振動形成音值高低,管長不同則頻率不同。古人以“三分損益法”調整管長,形成五音二變,即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1-do、2-re、3-mi、5-sol、6-l唬┖馱黽印氨溽紜⒈涔”(4-f弧7-si)的七聲音階。自然音律中振動頻率為一比二時,形成八度音值;通過五次三分損一和六次三分益一,形成十二個長度不同的管子,這個八度音域就分成了十二個音,命名為⑴黃鐘、⑵大呂、⑶太簇、⑷夾鐘、⑸姑洗、⑹仲呂、⑺蕤賓、⑻林鐘、⑼夷則、⑽南呂、⑾無射、⑿應鐘;即為十二律呂(自然律,非西肥二平均律),奇數六音為陽律,稱“律”;偶數六音為陰律,稱“呂”。

音階關系不是絕對音高,十二個音都可做為標準音“宮”音使用,以首音身份領起一個完整七聲音階,稱為“均”。如此生發“旋相為宮”法,十二個標準音×七個音階,形成十二均共八十四個宮調。

八十四個宮調其實就是八十四個音值,有一些是重復音高,或者是可以忽略誤差的近似音高,于是淘汰重復、化繁為簡。至隋唐燕樂為七音二十八宮調,至宋詞時實際使用有二十三宮調,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記載是十七宮調。詞體、曲體時的宮調名稱已經變化,稱為“俗律”。

古代宮調在當代的遺存,已經少之又少,比如個別民間音樂,而昆曲是保留宮調遺跡最多的音樂。昆曲在理論上現有還是十七宮調,但實際使用不足此數。

歸屬:宮調攝領曲牌

昆曲現有使用宮調簡況:

北曲主要是十種套曲:黃鐘宮【醉花陰】套、仙呂宮【點絳唇】套、中呂宮【粉蝶兒】套、正宮【端正好】套、南呂宮【一枝花】套、雙調【新水令】套、商調【集賢賓】套、越調【斗鵪鶉】套、越調【看花回】套、般涉調【耍孩兒】套。除【看花回】套外,都是繼承自元雜劇。各宮調所攝領曲牌,有些可以出入兩個宮調,昆曲中除中呂【上小樓】【快活三】【朝天子】【四邊靜】四牌兼入正宮、仙呂【花】【柳葉兒】等兼入商調,其余犯調者已經鮮用。各曲譜中所見十套之外的北牌,除仙呂【賞花時】外,昆曲中鮮有使用。

南曲攝領常用牌較多的宮調有:黃鐘宮、仙呂宮、中呂宮、正宮、南呂宮、商調、越調等,各自都有不少的套數和單牌;另外小石調有【漁燈兒】套,雙調單牌【鎖南枝】【武陵花】、大石調單牌【念奴嬌序】、羽調單牌【勝如花】也都是名曲。南曲另有仙呂入雙調,這是昆曲所特有的宮調,所攝曲牌套數和單牌都較多,如【步步嬌】套、【嘉慶子】套、【惜奴嬌序】套、【風入松】套以及【朝元歌】【銷金帳】【六么令】【江頭金桂】等單牌。

昆曲南曲尚有引子曲牌,基本上保持宋詞格律,如【虞美人】【卜算子】【浪淘沙】等等,其實就是詞牌使用了昆腔唱法,其宮調歸屬依照原詞牌。南曲【尾聲】的宮調歸屬性不強,北曲【煞尾】在不同宮調中有一定的格律差異。

所以昆曲實際使用只有十三個宮調,常用四百多個曲牌都有各自的宮調歸屬,攝牌較多的有九個宮調。極少曲牌的宮調歸屬不明確,多是集、犯類,如【巫山十二峰】【二犯朝天子】等。

分宮別調不是簡單的曲牌歸類,包括但不局限于分類功能。曲牌歸屬宮調管理的優點有三:一是避免凌亂使用,昆曲牌子是劇曲而不是散曲,具有很強的秩序性,按宮調使用曲牌,能夠保證曲子服務戲劇的高效性。二是避免錯誤使用,曲牌的個性很強,其歌唱效果有特定性,戲劇情境所需歌唱效果也有預設要求,兩者需達成一致。三是避免同一性,昆曲唱腔法假若類同,則失去曲牌的本位意義,宮調歸屬對曲牌差異的迷失有制約作用。

標簽:宮調的情感特色

元代燕南芝庵在《唱論》中對十七宮調進行了情感特色的歸納,如仙呂宮清新綿邈、南呂宮感嘆悲傷等等,歷代曲家引用此定義者無數。其定義的前綴語是“大凡聲音,各應于律呂”,此總結即針對每個宮調的聲音特色。

昆曲宮調的情感氣氛通過所屬曲牌體現,曲牌首先是音樂,然后按律配合文辭,所以曲牌的聲音特色與宮調聲音特色能夠溝通??梢詮乃鶎偾品聪蜿P照:

有些與古論相符,如商調“凄愴怨慕”。北【集賢賓】套和南【二郎神】套大部分曲子都符合,即使不一定那么凄怨,商調曲牌也絕不會適用于高興的、輕快的、昂揚的情緒,南【山坡羊】【金絡索】等單牌也是。

有些比古論拓展更廣,如正宮“惆悵雄壯”。【錦纏道】等曲子多是如此。但從此又生發出激昂悲憤的情緒,如北套的《斬娥》《刺虎》《哭像》、南套的《慘睹》等劇;也可生發出壓抑著的悲悵,如《寫真》《祭姬》等劇。

有些與古論相符,但同時又有截然不同者,如黃鐘宮“富貴纏綿”。南【畫眉序】、北【醉花陰】套確有此味,如《驚夢》《絮閣》等。但南【獅子序】和【降黃龍】兩個短套的情緒,卻是哀苦味更濃,如《哭釵》《藏舟》等。

其他各個宮調也都能找出各自的情感傾向,不同宮調之間的情感區別也是存在的。宮調情感特色雖然有個別現象不絕對相符,但普適性壓倒個別性。然而同一種情感特色偶爾也會在多個宮調里出現,故而曲牌歸屬雖然不絕對依據情感杠桿,但也不能否認宮調具有自身的情感特色。當然這種情感特色是總方向的提示,宮調所攝曲牌各自尚有別致之處。

指導:宮調與套數

昆曲把曲牌連成套數使用,宮調是其連套規范的參考標準之一,對套數具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從套數使用現狀可以明確這一點。

連成套數的曲牌,原則上屬于相同宮調。南曲無論長套、短套或集曲套,非同宮調曲牌組成套數的情況幾乎沒有;而自牌循復成套,也是同宮調的體現。北曲除個別曲牌出入兩個宮調外,絕大多數也是同宮調連套。

宮調在戲劇情境變化之下是可以活用的,曲牌套數轉換意味著的宮調轉換。北曲常常是一個戲劇段落(比如一折或一場)使用一個宮調;南曲因其組套方式的靈活性,不同宮調可在同一場次中出現,但必須伴隨著戲劇情境的變化。

篇10

關鍵詞:土庫曼斯坦留學生;聲調;訓練策略

漢語的每個音節均有固定的聲調,而且聲調還有高低之分和升降曲折之別。漢語聲調的這一復雜性給土庫曼斯坦留學生漢語聲調的習得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偏誤現象。因此,針對土庫曼斯坦留學生漢語聲調的研究有助于逐步糾正他們聲調發音的偏誤,改善其“洋腔洋調”的語音面貌。本文根據筆者兩年多的課堂教學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四種簡單實用的聲調訓練策略。

一、易混淆聲調的訓練

王漢衛在《基礎階段聲調教學四題》中提出了最小對比原則?!霸诼曊{對比練習里,排除聲母、韻母的差異,即在聲、韻母相同的情況下,進行聲調差異的對比訓練”??梢?,有效的對比訓練不僅可以幫助留學生意識到漢語四聲的區別特征,也有助于教師抓住聲調學習的難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土庫曼斯坦留學生最嚴重的聲調混淆類型為陽平與上聲、陽平與陰平之間的混淆,因此需加強這兩類主要混淆類型的對比發音訓練。

(1)陽平與上聲的混淆

首先,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陽平與上聲的起點位置,即陽平的起點位置略高于上聲。其次,強調陽平與上聲的不同特征,向學生解釋陽平的“凹形”是一個伴隨特征,發音時不必刻意強調,其語言目標是終點處的峰點;而上聲的“凹形”是語言目標,非常重要。最后,讓他們明白陽平的終點位于調域的最高點,而上聲的終點略低于陽平。

(2)陽平與陰平的混淆

首先,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陽平與陰平的起點位置,陽平的起點位置要低于陰平。其次,向他們解釋陽平的“升形”特征和陰平的“平形”特征,可通過展示直觀掛圖加深印象。最后,讓他們體會發音時聲帶的松緊度。發陰平時,聲帶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而發陽平時,聲帶應先松后緊,音高逐步上升。

二、模仿發音的訓練

模仿發音訓練是一種較常用、較基本的訓練方法,即教師朗讀完一個音后,留學生跟著模仿發音。模仿發音訓練需要教師有較好的發音能力,并且對留學生的發音偏誤有較強的敏感性??砂慈缦马樞蚍蛛A段訓練。

(1)固定順序階段此時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剛接觸漢語聲調,可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固定順序模仿發音。

(2)難易順序階段:等他們完成語音基礎階段的學習后,應按他們聲調習得的難易順序進行模仿發音。針對土庫曼斯坦留學生聲調習得的難易順序特點,應按去聲、上聲、陰平、陽平的順序。

(3)隨機順序階段:等他們掌握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后,再逐步模仿訓練不同順序的發音材料。

這樣訓練的目的是防止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形成固定的聲調順序模式以及防止音節間的相互影響。此外,在模仿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及時、明確的反饋,以便學生進行有效地糾錯。此外,糾錯時應以鼓勵為主,使他們養成正確的聲調發音習慣。當然,教師也需激發他們模仿發音的興趣,努力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這是一種較實用的訓練方法,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經常的、反復的訓練。

三、擴大調域的訓練

漢語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每個人的調域都有差異。發音時,肌肉越緊張,聲調越高;肌肉越松弛,聲調越低。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留學生往往不習慣在一個音節內實現聲調的緊張與松弛的交替,或緊張與松弛的區分度不大,難以獲得足夠的調域寬度。調域寬度不夠就會限制聲調的舒展程度,導致聲調起訖點的音高不到位,音高的高低走向不明顯。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同樣存在調域寬度偏窄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加強他們調域的訓練。訓練方法如下:

(1)聲帶松緊訓練

首先,教他們如何控制聲帶松緊來確定調域范圍。聲帶松,基頻值就低;聲帶緊,基頻值就高。其次,進行聲帶松緊的交替訓練。先試著讓他們把聲帶調整到最放松狀態,再逐步收緊聲帶直至最緊張狀態,然后把聲帶從最緊張狀態調整回最放松狀態。通過反復的交替訓練,可逐漸擴大他們的調域范圍。最后,向他們解釋各聲調發音時聲帶松緊的變化情況。例如:發去聲時,聲帶先緊后松,音高逐漸下降。

(2)調域間的比較訓練

首先,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全音域,即最高調域、中間調域、最低調域的相對音高。再讓他們自然地發低調域和高調域的音,再在兩者之間發中調域的音。其次,等他們對調域范圍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之后,再逐步練習從一個調域到另一個調域的過渡。最后,確定各聲調起點、終點、折點的調域范圍,反復進行四聲的發音訓練。例如:對去聲的掌握,先讓他們明確聲調的起點在高調域,終點在低調域,在發音過程中,由高調域降到低調域的底部就是一個標準的去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