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席慕容范文
時間:2023-03-27 23:0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青春席慕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席慕容早期詩歌 女性視角 生命的美
由于性別差異,兩性世界中的審美視角是有所不同的。席慕容,一位在藝術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女子,她的作品浸潤著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在她的筆下,屬于女性的青春、愛情被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詮釋著女性世界的美。
席慕容所追求的這種美是純美。這種純美是人類生命初始所擁有的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沒有被塵世沾染的至高無上的美,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的心,是清澈而透明的。但這份純美是一種夢,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如何才能得到純美?很多完美主義者都在不斷地用生命去追尋。顯然,現實生活因為利益的紛爭是找不到純美的,席慕容在她的詩歌中娓娓道來的是一份只有在過去或是未來才有的純美。又因為這份純美只能在過去或是心靈空間存在,因此與現實的矛盾常常又構成席慕容詩歌中的一絲悲劇美。任何一位解讀席慕容早期詩歌的女性都能從中體味到她對絕對愛情的追索的純美之境與純美之下淡淡的憂傷。
一、在完美時刻遭遇破碎之美
每一位女性在經歷成長,逐漸成熟時都有如花朵一樣綻放,這是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席慕容在詩中常描述到這美好時刻:“風霜還不曾來侵蝕/秋雨也未滴落/青澀的季節又已離我遠去/我已亭亭/不憂也不懼?!?《蓮的心事》)“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一棵開花的樹》)在這最完美的時刻,作者詩中的“我”從不曾揮霍或賣弄自己的美麗,而是懷著對愛情的頂禮膜拜,熾熱而又含蓄、慎重而又默默地等待著愛人的到來。這種等待是如此虔誠,像背負使命的人在號角吹響之前,像運動員在令槍鳴響之前,外表平靜而內心顫動。在這種弦即將離箭之際,就希望“你”能在等待中出現,來成就這一完滿。但是,現實卻總是事與愿違,“你”不是“來得太早”或“來得太遲”,就是“終于無視地走過”,總是錯過?!拔摇钡淖蠲赖臅r候與最美麗的等待終究“你”無法看到,或是被“你”漠視。完美在這一瞬間支離破碎,使讀者聽到破碎的聲音,“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開花的樹》)。在《曇花》中,她嘆道:“總是/要在凋謝后的早晨/你才會走過/才會發現/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經是/怎樣美麗又怎樣寂寞的/一朵?!奔幢阌幸惶焓恰八眮韺ぁ拔摇?依然“尋我不到”,在“他”“洶涌著哀傷”地走后,“我才醒來”,只好“把含著淚的三百篇詩/寫在那逐漸云淡風輕的天上”(《彩虹的情詩》)。
席慕容的詩歌中就這樣將美麗的等待劃上破碎的痕跡。完美是一種美,使完美破碎更是一種美。不斷地錯過呀錯過,在唉嘆之余,難能可貴的是這種破碎并沒有引來“我”的抱怨,“我”最終把這種錯過用淡淡的幽怨歸結于“無緣”,“我”只能靜靜地在悲哀中獨自成就那一份本該屬于“我倆”的完美,這種選擇讓席慕容的詩歌更是憑添了一種空靈之感。
二、對人生種種別離不舍與無奈的悲情之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別離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有對青春歲月的別離,有對故人的別離。
在席慕容詩歌中的女性世界里,青春是一幅最美的油畫,但最美的東西即使不在最美的時間遭遇破碎,也是極易流逝的。這種易逝給人無盡的傷感?!霸陂L長的一生里/為什么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為什么》)。這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青春,這最單純的快樂只屬于青春,青春是美好的,但與青春別離之后,只剩下對青春的無盡回憶。席慕容在《青春》中訴道:“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睂τ谇啻?席慕容的態度,從來都是對其綿綿不絕地回憶,在每一個夜里,在燈下,在每一個季節轉換的時侯。這種回憶是席慕容詩歌的主旋律,飄散著青春易逝的悲情之美。
對別去的歲月是這樣,但對離人呢?《渡口》寫道:“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比松怨艂x別,離別之后如果不能再重逢,人應該如何對待離人。為了人生的完美,席慕容認為應該用理性的忘卻來對抗憂傷之情。在《野風》中她嘆道:“就這樣地俯首道別吧/世間哪有什么真能回頭的河流呢?”“我們也來相約吧/相約著要把彼此忘記?!痹凇墩垊e哭泣》里,她懇求著:“請試著去忘記/請千萬千萬別再哭泣?!毕饺菡J為在經歷無法重逢的別離之后,忘記是一道良方,可以使人不再哭泣,可以讓生活恢復平靜?!疤?這樣藍,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安寧和美麗”(《禪意》之二)。
在席慕容的心中,別離的歲月是要懷念的,而別去的人最好要忘卻。但遺憾的是,她卻總難以逃離感性世界里不忘的情愫。于是在忘與不忘中徘徊,在忘與不忘的矛盾中用詩彈奏著凄惻的旋律。于是在她的詩歌悲情之美之外又憑添了追憶之美。
三、不斷地懷念,但不追索追憶之美
大多女性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感情世界會維持一種風和日麗或云淡風輕的狀態,無論現實生活如何平淡,很少有人會將現實不斷推倒重來。但女性又天生就是感性的動物,大多渴望浪漫。在這種矛盾之下,大多女性會選擇在乏味的生活中不斷回憶青春歲月的純真愛情,這種純真愛情的美帶來了感性的源泉。席慕容在詩中,雖然理性地認為應該忘卻離人,但又感性地對青春歲月的愛情一再描繪?!渡铰贰放c《暮色》中的“我”渴望著年輕時那一夜里“輕憐、纏綿”的歌,如“山風拂過百合”,即便“回顧所來徑”時“蒼蒼橫著”如“翠微”一般“這半生的坎坷”,但在“暮色”中,這回憶中的歌聲“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歲月的流逝使情感鎖在了過去的時空里,但最純真的情感卻永遠不會因為時空的轉移而被遺忘。相反,被時間如浪一般沖刷之后,這份回憶更是成就了去除雜質的完美?!拔覑勰?只因歲月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頭/才能編織出華麗的面容啊/不露一絲褪色的悲愁”(《給你的歌》),這種停留在另一個時空里的回憶就像是平靜生活中的一盞燈,寫著每一個女性永恒的青春之美。
盡管回憶是不可或缺的,但席慕容認為,這種感情只可追憶,只可懷念,只可在深夜淺笑或流淚,而所戀的人與事是不能再去觸及的。在《悲歌》中她寫道:“今生將不再見你/只為/再見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再現的/只是些滄桑的日月與流年?!痹谙饺菰娭?若“再見你”,將似刻舟求劍,看得到的是舟上的刻痕,求不到的是刻痕下水中的劍,劍早已留在了那個時間的那個空間里。這,實際上是席慕容在保全記憶中初戀的干凈與純潔?!拔胰绾紊岬门c你重逢/當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著的我的青春”(《短詩》)。通過不斷的回憶,和在現實生活中的不觸及,席慕容保全著年青時純真戀情的完美,勾起讀者對追憶中這份完美的慎重之情,每一位讀者也在讀罷后,沉思或是懷疑著自己無限留戀的是那人、那事,還是那段歲月中的自己。
四、通過現實意象反映女性世界的哲思之美
席慕容的詩中充滿了哲思美。這種哲思是一個淡雅、真純的人對生命的思考,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對生命的感悟?!镀呃锵恪穼懙?“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庇孟c海浪的走向象征著人生的不同階段,年少時,一路追逐,不斷向前;年老時,卻總想落葉歸根,在人的一生中,思鄉之情漸行漸濃。這樣的比喻是如此自然貼切,是席慕容詩中閃耀著的靈感的光芒。
席慕容的詩歌中還常常把女性的一生比作一出戲,《戲子》中描繪的那個傷心的人兒,在獨享著自己的淚。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猶如濃妝重墨下的戲子,在現實的燈光和舞臺下扮演著真真假假的自我。演繹著遵循大眾價值觀的理想的人生,看似熱鬧,內心孤獨,因為那只是在人前的一場戲;臺后,卸裝之后,每一個人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這場戲,不就是人生真實的寫照。人生,終究是“一場難分悲喜的演出”(《詠嘆調》)。
席慕容的文筆從來都不晦澀深奧,她用最簡單純樸的語言打開自己和讀者的心扉,表達著女性世界里最簡單真摯的情感,記錄著女性生命中最美麗的歲月,她用一種隨緣而感恩的心,在無怨中把完美留在每一個時空,在回憶中續寫著生命的美麗,在思考中追求著生命的本質,讓每一個讀她詩的人心靈沉靜,擺脫凡塵的利益之困,從獨特的女性視角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真正為這淡淡憂傷著的生命的美而感動,而無怨。
參考文獻:
[1]席慕容.無怨的青春[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7.2.
[2]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M].???海南出版社,2003.8.
[3]蔣孔陽.美學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0.
篇2
青春,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我們后半生能夠衣食無憂,在我們的年輕的時候,努力地學習、工作成了我們心中的吶喊;為了回報父母辛勤的栽培、為了給自己的后代多一份責任,在我們年輕時,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年華的重要性立竿見影。
當夜已沉靜時,一切的喧嘩都沒有了當初的味道,有的只是那種淡淡的清香。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愿,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信心和青春?!鼻啻海且粋€人儲存力量,沉淀知識,展示求知欲望和斗志的一個最好階段。在人生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公,我們不可能把這些都統統扼殺,唯一我們可以肯定并且能夠做好的就是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強大。用自己小小的內心,施展自己的力量,為自己撐開一片天地,把屬于自己的希望播下,滿載著心中的自信,收獲每一天的快樂和幸福。
青春是美好的,卻是短暫的。不管你的青春曾經多么地光彩照人,總有曇花一現的宿命。所以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就是一種成功,就是一種幸福。
青春雖美好卻易逝,故屈原曰:“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席慕容也詩曰:“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淺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就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青春努力奮斗。
青春,是一奪美麗的奇葩。要想美麗駐留心間,我們必須讓我們的根筋粗壯有力,這樣我們才會枝繁葉茂,羽翼才會更加豐滿。席慕容在《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中曾寫道:“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這么倉促的青春,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如何去珍惜,值得我們每個人發人深思。
篇3
11月27日,臺北小巨蛋啟動“快樂天堂滾石30演唱會”。多么碩大的“滾石同學會”,以至于還得分成八個“班級”,班長吳楚楚、黃韻玲、周華健、陳升、伍佰、張震岳、任賢齊以及五月天,都是不同風云時代的代表分子。班長之下,那份過于豪華的出場名單,更是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作為一個70后,我腦海里浮現的任何一個臺灣歌手,可能都是滾石的人,以至于錯以為歌壇就叫滾石。我以為不管哪個歌手,他不是在滾石,就是在滾石曾經混過的。這個聚會又讓我想起他們,而想起之后才發現,我忘記滾石已經很久了,我忘了自己的“小時候”。
你應該和我有過一樣的童年,那時候窗外還能聽到蟬聲,男孩子都躲在錄像廳里,春晚還是先進生產力,家里擺著單卡或雙卡的錄音機,我們在地攤上買正版盜版的磁帶,再用白紙像包書皮一樣包起來。那時候有飛碟巨星耀亞洲,張雨生的未來不是夢,但更多的還是黃色的“滾石唱片”標簽。那些磁帶聽太多遍了會掛帶,吐出一堆褐色頭發一樣的東西。磁帶不知被多少人傳聽過,回到自己手里再放,就成了“突然忘了揮別的烏啦烏啦,含著笑的兩行烏啦烏啦”。
當內地還吼著“成,成,成吉思汗!”“手里捧著窩窩頭,菜里沒有一滴油”的時候,在水一方給我們送來了“天天天藍”,告訴少年的我們“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替我們問著“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么”,我們都成了追夢人,滾石的歌手們都是造夢者,“為何夢見他,那很久很久以前不見的男孩又回到我夢中……”
我們總會愛上自己的第一次。當時的滾石,不僅是最成功的唱片公司,它也是我們的一段青春。在我有些單調的少年十五二十時,滾石讓我擁有了詩意的簡單生活,它是一盤經??◣У男⌒〈艓В瑥膶Π兜负6鴣?。那時我們還讀余光中,讀哭泣的駱駝,讀席慕容,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流浪,鄉愁,青春,哀愁,他們都是滾石派,共同組成了我們關于青春的記憶碎片。
去年聽縱貫線演唱會的時候,我猛然意識到那個唱《戀曲1980》的男人已經五十多歲,這個數字比他穿過黑發的手更讓我昏眩。在滾石的閃耀群星中,梅艷芳張國榮黃家駒走得最遠,齊豫皈依佛教,陳淑樺封閉了自己,李宗盛賣起吉他,生意也不見得好,周華健自嘲再也寫不出哪怕一首歌,徐懷鈺不再是小女生而是債務纏身,潘越云為離婚愁白了頭發。
篇4
青春是南飛的候鳥,漸去漸遠的是我們的無忌。
青春是一場華美的葬禮,埋葬的是我們最凄美的年華。
青春,到底,有多少快樂,多少悲哀?
青春是凄慘的歌,處處是被淚水蘸盡;
青春是藍空中的飛鳥,畫出各個完美的弧度,再落入黑暗深淵;
青春在被我們是蘸上憂傷的遺墨;
青春在我們我手中蕩出一個個空曠的圓..再悄然滑去
青春是藍天一抹彩色,給我們帶來驚異..
歲月打著成長的符號悠然劃去我們青春年華
青春,到底,有多好,為什么我總在期盼它早點消逝
那些歲月,那樣的我們,早已經在我眼里,漸漸離去,
剩下的,只是那一撥又一撥的思念,來紀念青春的我們
青春是深夜里抱著膝蓋在一片黑暗中細數憂傷的落寞
青春是一個沙漏,慢慢堆積,之后一切從來.
青春是最美麗的詞,可也是最殘酷的畫面
青春易逝,花季難在,人生只售單程票
青春,明暗交錯,有時會覺得自己那么幸福,
但有時又會覺得如此悲傷疼痛
小四說的,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
我也如此覺得,青春,我不敢多想
它給我帶來的悲傷遠大于它給我帶來的快樂
可不管是明媚,還是憂傷
這點青春,卻是我們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旋律
有悲傷,有快樂,有開始,有結束
席慕容說,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篇5
此時,他們個個身著純白色籃球服,向世人展示著飛揚的青春。也許,一場籃球賽算不了什么,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平日里冷傲不羈的他們認真執著的一面。帶球,突破,擊打著青春的鼓點;轉身,上籃,迸濺出青春的火花;傳球,跳躍,頌讀著青春的宣言;回防,合作,展示著青春的力量。
有節奏地走著,左手的籃球像只乖巧懂事的小狗狗,緊緊跟隨著球員的腳步。突然,運球的腳步加快,小跑著沖向敵人的防線。轉身,過人,找準時機將籃球自然送出。接到籃球的人輕跳起身,將籃球拋出,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輕松跳進籃筐。球像一顆小石塊落入平靜的水面,頓時蕩漾起觀眾們一陣陣喝彩。仿佛一下子將凝重的空氣打破,渾身上下熠熠生輝。
不可思議,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驚奇的看著眼前進行的一切。
他們,平日里吊到不行的他們,故意惹怒老師的他們,作業不認真集體起哄的他們。而此刻,臉上卻閃爍著從未有過的認真光芒,像一群乖到不行卻略帶叛逆的中學生。陽光下的他們變得連我也陌生,擁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鎮靜。
一場籃球賽,讓我用新的目光審視他們-本班籃球賽隊員。
篇6
儲藏室的角落,安靜地立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玻璃罐,里面盛著石榴紅的液體。隔著厚重的玻璃,那些液體沒有香味,亦沒有光澤,日夜呈現一種沉默的姿勢。沒有人知道,罐中藏的,其實是一段暗戀情懷。
那年,我發瘋般愛上了桀驁的他,但他的心卻另有所屬,我把自己歸結到他的暗戀者行列,希冀著有朝一日他和她分道揚鑣,我好上位為他的女友。
葡萄酒釀造專業的我,每個晨昏,在葡萄葉、葡萄果實、酒精、丹寧和葡萄酒中輾轉度過。春夏秋冬,心事如細碎的陽光,在每一季的葡萄藤中纏綿悱惻地穿過,而葡萄藤卻絲毫不解風情。
最后一次釀造課,我終于和他排在一組,心剎那間仿若受驚的兔子似的,在胸腔里左奔右突,腦海間,突然涌上了席慕容的詩:《酒的解釋》。
我歡天喜地地忙前忙后,但他不屑,不就是一罐實驗用的酒嗎?干嗎那么認真?
我擦擦額頭的汗說,用心了,葡萄汁才能釀成酒,否則,氧化過了頭就會變成醋。
見我頑固不化,他自去找女友嬉笑,在實驗室的一隅,我極其認真地將葡萄一顆一顆除梗,仔細清洗,用力破碎,再過濾好,當深寶石紅色的葡萄汁流淌進玻璃罐內,加入二氧化硫后,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拿橡木塞封住瓶口。
時光翩躚遠逝,我的寂寥的青春被那個橡木塞一塵封就是三年。畢業時,我向導師討了那罐未曾開封的酒。情商太低的我,虔心篤定地相信,愛情遲早會來。卻沒料到,他的眼神始終淡漠而疏離。
因為得不到,我便嗜酒如命。卻不知,愛會過期,不愛無罪。
暗戀的男子終于攜妻走進婚姻,那天,我獨自喝光了一瓶紅酒,酒醒后,帶著那罐自釀酒決意輾轉到陌生城市,午夜夢回時,輕撫玻璃罐上歷盡滄桑的標簽,眼淚便肆無忌憚。
今夜,翻開席慕容的詩集,再讀到“在釀造的過程里,其實,沒有什么是我自己可以把握的,包括溫度與濕度,包括幸福”時,我恍然。
光腳跳下床,跑到儲藏室里,三兩下打開塵封數年的酒,一股酸且濁的酒氣撲面而來,原來,自己久不能釋懷的,不過是一罐失敗了的酒釀。
篇7
我們長大了,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學會了沉默和憂郁.我們常會一個人坐在窗前望著遠處的高樓與那蔚藍的天,回想發生在我們身邊或是精彩或是平談的一幕幕,回想自己的過去.在我們煩惱時,或許可以一整天不和別人說哦一句話,我們似乎感到了似乎感到了成年人所特有的落寞與傷感。我們只思考與緬懷,在感受青春帶給我們的一點點苦澀……
十六七歲的我們,崇拜流行歌手的瀟灑,也欣賞搖滾歌手的瘋狂;我們喜歡達.份奇作品中事物的形象逼真,也贊美比加索的抽象大作;我們對世上的不平事感到憤慨,也為人間的一點點真情而感動;我們曾為林黛玉的悲慘命運在寒夜中默默流淚,也為至情至愛的席慕容所沉醉……年輕的我們或許就是這樣:心中充滿激情但不時也流露出一絲沉穩,活躍中隱含著一點點多愁善感……
剛剛步入人生的我們渴望真正的友誼,也渴望來自親人朋友的那一點點愛與溫情.當你在風雨的接頭漠然無助的時候,是否希望有把小雨傘在肩頭撐起?當你最失落傷心的時候,是否也渴望幾句真誠溫馨的話語?當你寂寞孤獨時忽然收到了遠方好友的來信,你是否真正理解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也曾懷疑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話,但當幾年的同窗好友分別在即,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篇8
蹤跡1:青春是一個蛻變的季節。
無聲無息,青春輕輕的在我瘦弱的身影后替我卸下那副稚氣的妝容,留下絲縷的蹤跡,似乎在宣告著她已來過。蛻變其中的我們已慢慢地從一顆稚嫩的小蓓蕾綻放成一朵散發出濃郁芳香的奇麗的花兒。漸漸地從一株被忽略在墻角的小草蓬勃成一棵能阻擋住太陽光芒的大樹?;蛟S你還會從小時候卑微渺小的丑小鴨蛻變成讓所有人都驚羨的白天鵝。蛻變的結果,你,我,他都還無從知曉,但在青春中思維的蛻變卻是不言而喻的。此刻的你,是正面對著陽光明媚的花季,還是如我一般行走在迷蒙的雨季。雨季中的我會對著花兒凝視半晌,雨季中的我會對著垂下的雨簾訴說隱藏在心底的悄悄話,雨季中的我已變得多愁善感,雨季中的我正用純潔的心來解讀青春的蹤跡。
蹤跡2: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
迫不及待,青春已在歲月的門楣上刻下深深的印記,遺留下揮之不去的蹤跡,似乎在提醒我們要記得她曾融進過我們的生活中。沉溺其中的我們不僅享受著青春給予的如童話的浪漫,同時也經受著它帶來的冰火紛飛的歷練。身處其中的我情緒似乎總是難以控制。時而溫柔可人,時而暴跳如雷;時而垂頭喪氣,時而莫名激動;時而晴空萬里,時而陰雨綿綿,看著自己一切的一切,卻無能為力,無法自控。有時候的我們,會感到瞬間疲憊,我們會因一次考試的失誤而暗暗憂傷,會因朋友的誤解而偷偷掉淚,會因……于是,我領悟到了,青春的天空不盡是陽光普照,不只呈現蔚藍色,偶爾也會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愁雨的來襲,也會有使人恐慌的“黑色幽默”?;蛟S這就是青春遺留下的略帶苦澀的蹤跡吧,我在思索。
蹤跡3:青春是一剎那的芳華。
來去匆匆,青春已在流年的縫隙中揮發成空氣,彌漫在薄霧濃云間,殘存下的蹤跡,似乎一直在記錄著她的彌足珍貴。無可奈何,青春是一剎那何其短暫的芳華。那只是生命的一段時光,她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短暫的一次,誰錯過了她,誰就算白來了世上走一遭,誰把握了她沒誰就是最幸福的人。正如席慕容所說:“青春的美麗與珍貴,就在于它的無邪與無暇,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的確,青春是一列單程客車,不能返回也沒有驛站。她不是玩偶可以任由你擺布于股掌之間。她不會因取悅于你而停留原地,相反,只有你的守候才能讓她傾瀉下一剎那的芳華,那樣青春的花朵也將綻放在你的腳下,青春的蹤跡也就纏繞在你纖細的指尖。
篇9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么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
——席慕容
看到這個題目,心中仿佛有說不完的話,只想找一人來傾訴,只想找一份寄托來依靠。
我便想到了這首青春贊詩,第一次讀他是就有一種沖動,到現也不知道因何而來……回想起
曾經的我多么迷茫于青春二字上,正是這首短詩將我從泥濘中拽起,細細的品味青春的點點滴滴,片片斷斷,坎坎坷坷,碰碰拌拌,猶如傾聽一首優美的樂曲,感慨斐然,激情萬千……
還記得剛到三中的第一天,也就是開學一天,一切的一都是那樣新奇,來到這里的同學都左看看右看看,希望深切的感受一下這全市初中生都夢寐以求的高中。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一步一步將我從人群中擠開,說實話第一次的與三中的親密接觸是在失望的圍繞下告終的,早上的欣喜全都埋藏在那天下午的發泄之中,現在想來或許這正是青春的細節的可貴之處,不只有無盡的喜悅更有不經意間讓你捉摸不透的點點憂郁,層層憂傷。
或許現在的我們還在懷念初中小學的悠閑時光;還在回憶初四時的緊張與歡樂;還在留戀畢業時的憂郁與戀傷,寂寞與惆悵;還在期待著初中同學每天與你的閑逛,游蕩,嬉鬧。朋友,不不要再把精力放在那已成為歷史的回憶之中了,現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現在把握那小事中的細節,細節中的感動,感動中的真誠,真誠中的友誼,友誼中的恒久。
青春,我第一次正式的強調這個詞,不!這不只是一個詞了,他更代表了一種勇氣一種自豪,一種激情,他是太陽的象征,是力量的源泉;青春,我第一次深刻的剖析他,青:年青,年齡上的限定,春:一種希望的象征,一種無畏的詮釋,一種信念的表達,青春,永遠不會衰老的生命。因為有了你,在生命的鴻溝前,我們不再退卻;因為有了你,在墜落的邊緣,我們始終有掙扎的力量;因為有了你,在充滿荊棘的坎坷路上,我們的心頭始終有勝利殿堂陽光的照耀;因為有了你,在失敗的低谷,我們給自己再來一次的機會。
篇10
陰郁的囚牢中,一盞孤燈不經意地搖動著。忍住了惡劣環境帶來的種種不適,忍住了宮刑的屈辱,那支筆未曾停歇。一部書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尊嚴,是他對殘酷現實的不屈。
江畔,風掠過江水迎面吹來,吹動他的長衫,吹動他的眼波。他是“帝高陽之苗裔”,他“又重之以修能”。然而卻遭受眾朝臣的排擠。尊嚴,是“紛吾既有此內美”的自信。
席慕容說:“生命是一條流淌的河,我們都是那過河的人。”我們在河水中捕撈的是什么?是執著?是不屈?是自信?是生命的尊嚴!河水流淌著,時而湍急,時而輕緩。沖不走的,是我們的尊嚴。
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說“人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這精神早已熔化,溶入了我們的血液里,演變成了她面對鍘刀時的無畏,他用身體做炸藥支撐點時的無懼,他用身體堵住槍口時的無悔……這無畏無懼無悔造就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尊嚴,更是中華民族的尊嚴。
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協議書”上的簽字,抗美援朝戰士們的凱旋,八年抗戰的勝利…………
你們是英雄,你們的尊嚴是中華民族的的青春,你們的尊嚴是中華民族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