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過零丁洋范文
時間:2023-03-31 09:0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天祥過零丁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師:我國的歷代王朝中,南宋是極弱的一個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滅亡。可是,在南宋歷史上,卻涌現了許多英雄人物。如:岳飛、辛棄疾、陸游,還有我們即將要學習到的文天祥。
師:請結合注釋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
(投影)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于家鄉起兵抗元。
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后得以脫逃,轉戰于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于大都(今北京)。
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平庸,后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補題理解詩意――
師:一代名臣,杰出的文學家,他在這首詩里想要向我們傳達什么呢?請同學們誦讀全詩,根據自己的理解給詩補個題目。
(生讀詩,思考)
生:我覺得應該補上人名和時間,可是時間不清楚。我就補――(文天祥)過零丁洋。
生補充:我知道,書注中有,是祥興元年(1278)。
師:好,一位同學抓住敘事的要素補題,一位同學預習很細心。請繼續。
生:(文天祥)過零丁洋(嘆零?。?。
師:在前人的基礎上添加感受“嘆零丁”,你說說你的依據。
生:頸聯有詩為證:“零丁洋里嘆零丁”。是說文天祥在被俘之后押經零丁洋時感嘆自己孤苦伶仃。
生:(文天祥兵敗被俘)過零丁洋(嘆零丁)。
師:結合詩句說說看。
生:“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稀少,兵力薄弱,與元軍苦苦抗戰四年,最終兵敗被俘。
師:“寥落”書注解釋為“稀少”。你們能說說帶有“寥若”的詞語嗎?
(生思考,查詞典)
生:查到了!“寥若星辰”,意思是稀少得就像早晨的星星。指為數極少。
師:同學們,抗元的人就像早上的星星一樣稀少,可嘆!南宋朝廷一直就有主戰派和主降派在抗爭,此次兵敗,元軍統帥張弘范威逼利誘文天祥寫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將領張世杰,文天祥堅決拒絕,并寫了這首詩作為回答??少?!
生:老師我可以在同學們的基礎上補:(文天祥兵敗被俘)過零丁洋(嘆零?。ㄓ懈凶髟姡?。
師:“有感作詩”好!還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生:惶恐!他在惶恐灘頭心情恐慌。
師:對啊,惶恐灘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勢十分險惡。
生:以死明志,視死如歸?!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有一死,只留下一顆熾熱的丹心光照史冊。
師:那你們讀讀題目,看有什么不妥呢?
(生讀)
生:我發現“嘆零丁”與“有感”有矛盾?!坝懈小卑皣@零丁”感受,但詩中還有其他情感。
師:你很敏銳!好,我們再齊讀補好的詩題――《文天祥兵敗被俘過零丁洋有感作詩》(板書)。
師小結:同學們著重抓住文天祥起兵抗元的個人經歷和兵敗被俘后的感嘆,以及他表明的寧死不屈的決心補題。有思考,有創意。
探討英雄形象
我們一起來激情朗讀我們合作創作的題目――《文天祥兵敗被俘過零丁洋有感作詩》,并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師生激情誦讀詩歌)
師:現在你在詩中又讀到一個怎樣的文天祥呢?
生:我讀到了一個寧死不屈的文天祥?!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敝笔阈匾?,表達自己面對生死,無所畏懼。
生:我讀到了一個飽經風霜、身世坎坷、又有一顆赤膽忠心的文天祥。他飽讀詩書中了進士,可是為了反對侵略,保家衛國,他走上了戰場。我在資料上查到,他聽到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他聽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產,招募起了3萬壯士,組成義軍進行抗元。
師:你預習真的很認真。很會搜集資料,并學有所用,令人佩服。繼續――
生:我讀到了一個能文能武的的文天祥。他飽讀詩書,中了進士,留下了很多詩文。他還帶兵抗元,指揮戰斗。
師:詩中提到他自己讀的什么書?
生:一部儒家經典。
師: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經典的作品你們知道嗎?
生:孔子的《論語》和孟子的《孟子》。
師:孔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孟子有“舍生取義”之說。孟子倡導“仁”。
師:對,在孔子提出“殺身成仁”的基礎上,孟子也提倡“舍生取義”。核心是兩個字:“仁”和“義”。好,繼續。
生:我讀到了一個愛國的文天祥。祖國山河破碎如風中柳絮,飄忽不定,個人身世如雨中被打的浮萍,漂泊無依。但是他依然毫不屈服,慷慨就義。
師:好。你從頷聯中讀到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文天祥自己家破人亡。國破家亡之際,他的最終抉擇凸顯了他的愛國情懷。頷聯描寫得多形象啊,用了什么修辭?
生:比喻,把國家命運比作風中柳絮,自己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十分悲慘。
師:唐代薛濤有詠《柳絮》詩句: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柳絮,無情之物啊。而浮萍呢?“漂泊浮萍本無根?!睙o根之物啊。
師:同學們,你們讀出了一個英雄的文天祥,他就像神一樣光照史冊??墒牵€是人啊,一個普通人應該有的情感他有沒有呢?
生:有,他也惶恐,他也感嘆孤苦伶仃。
生:他巧用地名,將地名與自己憂慮不安的心情巧妙結合,對仗非常工整。
師:很棒!這一聯已經成為經典。詩人回首當初兵敗江西,從惶恐灘撤離,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勢非常險惡,再看今日被俘,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兒喪亡,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自己只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真是無限悲苦。詩人將往日的體驗與今日的感受交錯在一起,心中的悲憤自然是難以名狀的。你們能讀出這種悲憤嗎?
生:“說惶恐”和“嘆零丁”要重讀。
師:請你讀一下。
生朗讀情感飽滿,重讀部分語速緩慢而拉長。
師引導同學們動情共讀頸聯與尾聯。
探究英雄緣起
師:好!我們通過探討和朗讀感受到了英雄身上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惶恐!他也感嘆!同學們,這就是人的本性。他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正是因為他是人,他卻做出了寧死不屈的壯舉,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思考,搖頭)
師投影: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擊元兵入侵,兵敗被俘,拒降不屈,殉難于燕京。就義前在衣服上留下這樣的絕筆:
“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以死。
其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p>
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誦兩遍。
生舉手:我發現文天祥深受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影響,他是個真正的讀書人!
生:他以天下事為己任,不能救國家和百姓于危亡之中,他深感屈辱,曾經想用自殺來表明心志。
生:他對國家充滿感情,就義之前還面向南宋朝廷百拜,心中只有國家,他不愧為民族英雄!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理解文天祥吟誦的千古名句了嗎?他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就讓英雄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請記住這是文天祥用生命譜寫的贊歌!請齊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學反思:
這節課設計是我個人最滿意的:自創問題。第一:探究英雄文天祥;第二:探究英雄人性的一面;第三:探究英雄性格形成的緣由。即從“英雄――普通人――英雄”,三步探究,追尋英雄緣起,了解儒家文化對文天祥的影響,進一步體會文天祥的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愛國豪情。
篇2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5、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6、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7、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8、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10、月出佼兮,佼人撩兮。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2、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3、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14、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篇3
1、山河破碎風飄絮下一句: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于文天祥所著的《過零丁洋》。
2、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翻譯: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炭譃┑膽K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何謂“詩眼”?狹義地講,就詩的結構而言,在詩中能起承上啟下樞紐作用的詩句;就詩的內容而言,能總括詩的內容的字句;就詩的主題而言,能點明作者情感的詞句……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提高學生古詩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能力。如何才能達到這一詩歌鑒賞目標呢?在教學中,筆者深切地體會到,引導學生抓住詩眼是最佳方法。在其長期的探索中,筆者還根據詩歌內容特點的不同,賞析的角度不同,又把詩眼細化為“史眼”、“情眼”、“畫眼”、“藝眼”,并從這四個角度來引導學生欣賞品讀古詩,把握古詩的意蘊,感受古詩中的“史”、“情”、“畫”、“藝”之美。
所謂“史”眼,就是詩中蘊含著歷史事件的字句。學生抓住這些字句就能了解歷史事件,讓人感受到文化遺產的史詩美。如唐代詩人杜甫,人們之所以把他的詩稱為“詩史”,就是因為他的詩描述了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如《春望》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給國家帶來的殘破景象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而這歷史情景都統在該詩題目的“望”字里。所以筆者緊抓這一題眼,引發學生深入討論:題目是“春望”,按常理,春天,人們應該望的是什么景象?詩中望的是什么景象?……學生抓住“望”這一題眼,紛紛發言:“望”見國家破爛不堪,雜草叢生,滿目荒涼;“望”到人們對著花草鳥兒觸目驚心、痛心流淚;“望”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民,見到一封家書覺得比一萬兩黃金還珍貴;“望”見鏡中的頭發白了,簪子別不住了……再如教學白居易的《觀刈麥》時,筆者引導學生抓住“觀”這一題眼,設鑒賞題:詩人觀到小麥怎么樣?觀到“婦姑”“童稚”在做什么?觀到“丁壯”勞動時怎樣的場景與心理?還觀到“貧婦人”怎樣的令人心酸的情景?觀后詩人又聯想到什么?從而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中唐時期沉重的賦稅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歷史。
所謂“情”眼,就是詩中蘊含著作者思想感情的字句。學生抓住這些字句就能深切地感受作者內心世界的跌宕起伏,感受到感人肺腑的詩情美。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一詩,在學生借助工具書,弄懂詩意后,筆者就引導學生直奔本詩的“情眼”:本詩直接表明作者視死如歸、決心為國捐軀的詩句是哪句?詩人這種忠貞報國的情懷是否是一時的沖動?能否從詩中看出?經過探究,同學們認為詩人的愛國精神充滿了一生:首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表明詩人是為報效國家而讀書科考,并抗擊元軍四年;頷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在風雨飄搖中,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的十分憂慮,進一步表明了他的愛國情懷;頸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悲壯的情懷里蘊含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至于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所謂“畫”眼,就是詩中蘊含著美麗圖畫的字句。學生抓住這些字句眼前就能浮現出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面,讓人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畫意美。如學習白居易的古詩《錢塘湖春行》時,筆者引導學生抓住詩中的“春”的景物的字句來體會,眼前就出現了一幅杭州西湖的早春圖:瞭望西湖湖面,春水新漲,幾與岸平,向遠處望去,似與云相連;樹上的早鶯都爭著朝陽的樹枝,空中飛舞的燕子正忙著銜筑巢用的泥土;湖邊五顏六色的野花讓人眼花繚亂,路上新生的嫩草剛剛蓋過馬蹄……使學生不僅學到詩人處處緊扣環境和季節特征的寫景方法,而且從中感受到了早春的西湖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還使學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一種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所謂“藝”眼,就是體現中國律詩中對仗與押韻的字句。學生抓住這些字句賞讀,就能感受到古詩對仗與韻律的藝術美。古代律詩,除了引導學生大體了解字數與平仄要求外,重點要引導學生體會它的句子對仗的工整美,詩句押韻等的韻律美。所以“對仗”,“韻腳”等就是鑒賞律詩藝術的“藝眼”,而律詩的第二、三聯(律詩要求必須要對偶)的句子和偶句的最后一個字(律詩要求必須要押韻)就是“藝”眼所在。如文天祥的律詩《過零丁洋》,我們還可引導學生抓詩的“藝”眼來賞析。該詩的第二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除了常用的詞性相對外,還采用了天文相對的方法——“風”與“雨”,從而生動形象地比喻了國家與個人前途命運的動蕩不安的現實;而詩的第三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中又采用地名相對的方法——“惶恐”與“零丁”,且分別運用反復的手法巧連成句而對,同時還暗合作者當時“惶恐”不安與孤苦“零丁”的悲壯心境,真乃巧奪天工之筆。本詩再加上從首句“經”開始,一韻押到結尾的“青”,讀來朗朗上口,既富有韻律之美;又有從悲壯到高亢的讓人有蕩氣回腸之美感。通過以上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文天祥的律詩《過零丁洋》,無論是它的形美,還是它的內在美,都堪稱千古絕唱。
篇5
唐·杜甫
劍外呼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篇6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洞和?唐·杜甫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哆^零丁洋》 宋·文天祥
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哆^零丁洋》 宋·文天祥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6、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漢·曹操
7、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妒緝骸?宋·陸游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妒緝骸?宋·陸游
9、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宋·陸游
10、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宋·陸游
11、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恫辞鼗础?唐·杜牧
1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宋·陸游
1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先秦·屈原
14、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稄能娦衅呤住て渌摹?唐·王昌齡
15、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都汉ルs詩·其二百二十》 清·龔自珍
1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歌 / 渡易水歌》 先秦·佚名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栋遵R篇》 魏晉·曹植
18、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对V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陸游
19、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涼州詞二首》 唐·王之渙
2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先秦·屈原
21、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稌鴳嵨迨住て湟弧?宋·陸游
22、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毒鸥琛鴼憽?先秦·屈原
23、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毒鸥琛鴼憽?先秦·屈原
24、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毒鸥琛鴼憽?先秦·屈原
25、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兜菢恰?唐·杜甫
26、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少年行四首》 唐·王維
27、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渡倌晷兴氖住?唐·王維
28、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恫∑饡鴳选?宋·陸游
2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冻鋈住て湟弧?唐·王昌齡
30、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赌蠄@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31、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稉P子江》 宋·文天祥
3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蹲灶}小像》 近代·魯迅
33、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出塞》 清·徐錫麟
34、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出塞》 清·徐錫麟
35、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都汉q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曹松
3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陡笆浅炭谡际炯胰硕住?清·林則徐
37、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 宋·陸游
38、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逗投宋纭?宋·張耒
3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渡倌晷兴氖住?唐·令狐楚
篇7
2、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3、范成大《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
5、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p>
6、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p>
7、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8、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篇8
堅守本心,走自己的路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清純高潔。
北宋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自幼“以名節自砥”。他擁才華,卻不慕錢財。雖在朝為官,但俸祿甚微,在九江時還將自己的積蓄給了故里宗族。酷愛蓮花的周敦頤以蓮之高潔寄托自己畢生的心志,一生致力于理學的研究,不為外物所動。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堅守,才有了“先天宇宙論”的出現,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來也一直為人們景仰。
堅守本心,走自己的路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遠見卓識。
北宋王安石自幼立志以天下為己任,做一個利國利民的人。官至丞相的他沒有貪慕富貴,耽于安樂,而是高瞻遠矚,見微知著,系統地提出變法主張。正是因為王安石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決心,才使其抵制住了權、錢、利的誘惑,才有了國富兵強的“壽苗法”“市易法”“三金法”,等等。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金庫,提高了國防力量。他所頒布的法律,至今有著重要的意義。
堅守本心,走自己的路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至死不渝。
文天祥以《過零丁洋》一詩明志,堅決抵抗元朝入侵。南宋滅亡后,元世祖軟禁文天祥,以美酒佳肴款待,并派出南宋的降臣、廢帝來勸降,繼而又讓他的親人來說服他,文天祥始終不為所動,并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明心志,一片丹心成為民族的瑰寶。幾百年的潮起潮落依舊淹沒不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
人生漫漫,一不小心,你將深陷泥潭。在這條名為人生的船上,會經歷風風雨雨,需始終銘記堅守本心,在浮沉紛擾中獨守心中一方樂園凈土。
教師點評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的優秀作文怎不令人欣喜?文章引經據典,古人事例信手拈來。結構清晰完整,文章的開頭入題簡潔,提出論點,主體部分設置三個分論點論證中心論點,結尾再次深化文章的中心論點。另外,佳句頻出,語言優美,是本文的一亮點。
篇9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抖Y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汀对狸枠怯洝?/p>
8、位卑未敢忘憂國?!懹巍恫∑饡鴳选?/p>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懹巍妒緝骸?/p>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篇10
不過,現在我要說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張千載。
張千載跟文天祥是同鄉好友,從小在一起讀書,被老師視為“雙璧”。可惜張千載的運氣不是很好,當文天祥高中狀元、飛黃騰達甚至官至宰相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小舉人,郁郁不得志。
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學,就想拉他一把,推薦他出來做官。但張千載心氣很高,始終沒有去見文天祥,一直在家里種種田、讀讀書,安貧樂道。
后來到了南宋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軍抗元失敗,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北)被俘,一路北上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張千載聽說后,立即變賣家產,等文天祥一行路過他的家鄉時,就跑去上下打點,請求跟隨文天祥一起去大都,照料他的起居。元軍統帥也很敬仰文天祥的為人,就答應了。于是,一路上,張千載天天服侍文天祥,給他喂飯,幫他洗漱,像一個忠心的仆人。
到了大都后,文天祥被關押起來,張千載就在附近找了個房子住下,每天去給文天祥送飯,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些詩文,他也花錢買通關系,將它們秘密帶了出來,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正氣歌》,在民間廣為流傳。
就這樣,張千載傾家蕩產,不避寒暑,盡心盡力地服侍了文天祥三年之久,直到文天祥被忽必烈下令處決。此時已身無余財的張千載,不知道又用了什么辦法,硬是將文天祥的尸體運了出來,而且還將在俘虜營中自殺殉夫的文夫人歐陽氏的尸體也一起找來,火化后將二人的骨灰帶回了老家。
后人敬佩文天祥的這位義友,把這種朋友之間的情義稱為“生死交情,千載一鶚”(張千載號一鶚)。
看這個故事的時候,讓我又想起來“”時的一個故事。
“”初期,傅雷被打成了,經常要接受檢查甚至辱罵、毒打。傅雷是一個品行高潔的人,受不了這些侮辱,就于1966年9月3日在家里服毒自盡,妻子朱梅馥也上吊自殺。
傅雷夫婦的尸體被火化后,因為他們的長子傅聰正在英國,次子傅敏也被關進“牛棚”,再加上當時人人都噤若寒蟬的社會環境,他們的骨灰一直放在那里,沒有人敢去認領,即使是他們的親朋好友,也都因各種各樣的顧慮而踟躕不前。
在那樣一個時代,再加上傅雷夫婦的身份,如果骨灰得不到認領,很可能會被丟棄街頭。這時候,一個誰都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把他們的骨灰帶回了家。
這個人叫江小燕,是上海一個普通的女工,跟傅雷一家毫無關系,只是因為她讀過傅雷的書,知道他是一個好人,不忍心讓他的骨灰拋灑街頭,就冒充他的干女兒,將骨灰帶回了家。
更可貴的是,江小燕不光留存了骨灰,還專門給上級寫信,為傅雷夫婦辯護。可想而知,在那樣的年代,這樣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結束后,傅雷的長子傅聰返回國內,江小燕這才把留存了十幾年的骨灰鄭重地交給了傅聰。
此時的傅聰,已是名揚世界的大鋼琴家,就問她有什么可以報答她的,江小燕說,給我一張票吧,我想聽聽你的演出。
傅聰說,那天他哭了很久,既為父母的骨灰失而復得,更為江小燕高貴的品行。
許多事情原本跟這些小人物沒有多少關系,但他們卻出人意料地站了出來。只是因為他們樸素地相信那個人是好人,不應該受到那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