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自己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09:3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自己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自己的作文

篇1

2、在別人眼中,也許我不是好學生,但是我有自己的個性,只要我認定的事,我就堅持到底.我性格外向,從不隱瞞自己的個性,我開心的時候會大笑,受委屈時會大哭.有時我很強大,有時我很弱小,有甜有酸的生活伴我成長。

3、我最討厭那種諷刺、嘲笑別人,我們班就有這樣的同學,專門愛打擊那些弱小的同學,為這事,班主任還專門在班會上講這件事。

4、我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我特別不愛動手。能口算的絕不用筆算,反正一句話,能不動就不動手。

篇2

當手放在鍵盤上時,總想不起寫什么,只能在鍵盤上磨呀磨呀磨呀。結果鍵盤上回車鍵的t都看不太清楚了。

無意中看到了藍色任務欄上的日期,呃?12月31日。不更一下就算不上碼字師了,都對不起管理員。

發到這時才發現自己的手速這么慢,可能是長時間不摸電腦的緣故吧。敲擊空格鍵時手也生疏的不自然加重了。

前面廢話了這么多都是為了能找一段時間想想整篇文章的構造。好不容易想出來了,可爸媽強烈要求看大片,學秦始皇鎮壓了程勝與吳廣??伤悸酚滞?。唉。

可能在生活中外向的人在另外一個地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不再笑,不在鬧。這叫什么?人性的互補?好深。(真的要應驗了?為什么這么多廢話?很不符合我的風格)

篇3

【關鍵詞】觀察;模仿;創造;寫作特色

寫作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訓練活動,作文本應順其自然,然而如今的孩子套話、假話隨口而編,作文變得空洞無味。如何開掘學生的寫作源泉,使學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悉心體味,談真話,寫真事,抒真情,怎么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就成了當務之急。

一、從小處著手,學會觀察生活的每個細節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边@不就說明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嗎?小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于他的現實生活。

(一)掌握觀察位置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常用的觀察點有:一是靜點觀察,有平視、仰視和俯視。二是動點觀察,有由近到遠,由下到上,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或反之。此外,我還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了解和認識生活。例如學校,可以引導孩子從傳達室進行觀察,就可以發現學校里樓房嶄新,花草艷麗,樹木蔥郁,從而激發對校園美景的熱愛;也可以站在操場上,從身邊同學入手,寫同學們大課間時候展現的無限活力,來感受生活的快樂。

(二)在觀察中感受生活

觀察有感,觀察有情,這就是感受。觀察生活時有無感受是寫好成文章的前提。有感受才有寫文章的欲望,只有感受獨到,才能寫出膾炙人口,耳目一新的文章 ,因此,感受十分重要。

我通過引導,讓學生知道:生活看來是平凡的,但是你必須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它的不平凡之處。這時,你必須抓住這些感受,再以你的童真,像一個畫家、一個詩人、或者一個藝術攝影師那樣,去捕捉、采掘和發現這些感受中的美點、閃光點,進一步體會其中的情趣,發現其中的哲理。這樣,就使你的感受在審美的層次上提高一步了,寫作的沖動也就產生了。課文中,有不少這樣的典范,例如,春天來了,你發現筍芽兒勃發的生機,觸發你對生命的歌頌;同學間的一次小矛盾,引導你對友情的珍惜。

(三)在觀察中引發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的來源就是觀察。聯想和想象豐富與否,決定于對生活的觀察深入與否,決定于知識的豐富與否。作文時浮想聯翩,可以使文如泉涌,生動活潑妙趣橫生,沒有聯想和想象,則文思枯竭,無話可說。

老師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自然、社會,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用耳朵聽取各種語言,聆聽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律動,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豐富,充實知識,陶冶情操。例如,當聽到春天第一聲鳥鳴時,我們會聯想到桃花漲紅了笑臉,柳樹姑娘正在沐浴著春風翩翩起舞,叮叮咚咚的小溪流中,魚蝦正在歡快地嬉戲,還會想到農民伯伯正在田間插秧……聯想,這從根本上說,就是讓學生捕捉素材,開啟學生的寫作源泉。

二、從模仿著手,加強寫作的基礎知識訓練

(一)重視訓練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遣詞造句是學生寫話的基礎,而我在指導學生用詞造句時則注意克服過去那種單純的為作業而造句的思想,而是從詞的使用范圍、造句的選材、常用詞造句等方面進行練習。如用“寬闊”這個詞造句,它的使用范圍是:寬闊的路,寬闊的廳堂,寬闊的球場等。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的遺詞造句能力不斷提高。

(二)訓練學生正確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高年級的學生已接觸“修辭手法”這個意義范疇,在文章中能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寫出來的句子生動、形象、具體,而且文章的主要內容會表達得更好。如《開國大典》一文中,描寫正午時,天安門廣場人多的情景:“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己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同學們都沒見過三十萬那么多人的場面,沒見過那么多紅旗迎風飄動的情景。文中用了“成了人的海洋”,就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天安門廣場上人很多,就像寬廣無邊的大海。用“海上的波浪”具體形象地寫出了紅旗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還有“雷鳴般的掌聲”用“雷鳴”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

三、從簡到難,培養學生創造性寫出自己的特色

(一)培養逆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寫作立意水平

“橫看成嶺側成峰”,對同一事物,學生往往只注重正面去理解,而忽視了反面,缺乏辯證思維過程。在寫作教學中有意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有利于開拓學生審題立意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文章主題的鮮明性、深刻性、創造性。

如對鵝卵石,有的同學從正面贊揚它的曲線美、光滑美、色彩美,說它“五顏六色天然秀,光潔圓潤勝明珠”;有的同學從反面貶斥它圓滑世故,說它“潮漲進三步,潮退滾回去,翻過來一副面孔,滑溜溜深得處世之竅”。運用逆向思維,往往能使觀點出人意料,極富創新閃光點。

(二)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拓寬學生寫作創新空間

學生作文“千文一面,偷梁換柱”現象普遍,這往往是思路難打開的結果。發散思維的培養,主要是對學生寫作思路作多角度擴展和深度的挖掘,尋找新鮮的、有生命力的寫作素材。其方法就是根據作文要求給定的信息分項發散,占有與文章有關的大量材料。

(三)培養想象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創新構思

篇4

——題記

我一路狂奔,渴望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一張和自己相似的面孔,從她身上我能夠找到自己命運的參照,何去何從,不再那么倉皇。

陽臺上放著一盆長生花,我不知道它何處“長生”,我發現每兩個月零29天它總會凋謝,然后我下樓連花盆一起扔掉,再買一盆回來。去買長生花的路上,總是會經過一個茶坊,每次我都會要一杯清菊茶,我可以確定那里面不只有,還有玫瑰和雪碧或是一些其它的東西。夏天的清菊茶中放冰塊,一口喝下去很是涼爽。

去買長生花的途中還要走過地下走道,有時候走累了,我就聽歌站在走道邊,一臉茫然地看著走過的人群。我一直會想我到底是誰呢?是一個冷酷的上帝,指揮著人群中的小人物,還是一只無知的蟲子,羨慕著眼前人們倉促的步伐,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買了一盆新的長生花,回去再次穿過地下走道,那些骯臟的老鼠從墻腳竄出來,衣衫襤褸的乞丐拉著二胡吹著簫,再看看我的長生花,富有朝氣和活力,和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走進茶坊我又要了一杯清菊茶,這里的老板似乎認識我了,熱情地招呼我。清菊茶在這里并不熱賣,我想是人們喝不出它的味道吧。只有我,能嘗出它的味道,清涼還有丁點苦澀。

篇5

你很傻,傻在不懂得釋懷

你很傻,傻得不懂得對與錯

不是嗎?

很多時候其實有很多人默默關心你、

默默的關注你

但是你卻不懂得

還會任性的自己怎么想就怎么樣做

其實有的時候別人那樣做也是為你啊

但是你卻不懂得

還是一味的責怪著別人

有時

你看似外表堅強

但是內心卻很脆弱

有時你的外表很脆弱

但是你的內心卻很堅強

是你不夠聰明吧

常常是一個笑話

很可笑很可笑的笑話

有時很想努力

但是卻努力不起來

有時候會很愚蠢的

問這問那

總把別人當做十萬個為什么

每一次受傷的時候你不會再別人面前哭泣‘

只會在小角落里偷偷地哭泣

每一次開心了你總是會將這個喜訊分享給你所信任的人

然后默默的傻笑著

每一次在你難過時

你總會唱起悲哀而又婉轉的歌曲

會吃糖

但是不會大哭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你一個人

在默默地

從脆弱到堅強

從堅強到勇敢

其實你并沒有偽裝什么

事實就是這樣

但是天總會黑

你總是會變

現在的你

不知道怎么了

變得如此脆弱

承受力如此的小

再也不像從前

其實還是有點懷念從前的你

那么活潑

可愛

可現在呢?

時間總會度過

總會躲不過

天氣總會變

冷暖不確定

現在的一切都好像一碗清水

好安靜

但是原來的一切都變了

只怪自己沒有好好把握好

只怪人不是時間的等待

現在的我是怎么了

如此的不夠堅定

自己

是啊

花開的時候總會凋謝

但是還會在開嗎?

若我可以倒流

那么好想從前的

原來你的愿望就那么少

只想做快樂幸福的

篇6

其實無論對于老師還是學生,一提到作文都有些犯難,畢竟將書本所學的知識和來自生活經驗和靈感的豐富內容轉化成文從字順、文采飛揚、內涵豐富、結構完整的文章確實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這些確實需要下一番功夫,因為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相應的教師批改作文也要與學生成長的過程相一致。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對待作文都遵從“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一模式,學生寫作文不夠上心,教師批改作文也累。批改一次作文,教師少則一星期,多則半月,累得夠嗆,而學生只關注教師打的成績與評語,他們也很少與他人討論寫作過程,分享得失感受。此外,有些語文教師在學生剛上初一批改作文時就從內容、結構、修辭、線索、文采、創意、內涵、情感等多方面縱深地展開,結果是學生往往抓了這頭忘了那頭,總是不能多面兼顧,所以無論寫多少作文,批改下來,學生卻沒有一點成就感,相反,學生對于寫作的挫敗感越來越強烈,直到失去寫作的興趣。以致于教師再怎么批改也起不到多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學生一旦失去興趣,沒有了內在推動力,就如同人沒有了靈魂,你再怎么包裝,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文教學要有針對性,要遵循學生寫作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展開。我認為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抓住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寫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

擺脫唯利是圖的縱容,擺脫唯分數是圖的束縛,擺脫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錯誤做法,讓學生不僅心動,還要筆動,同時化為寫作的實際行動,追求表達自己有話可說的作文。

二、重視形式多樣的素材積累

素材積累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積累素材的方法其實很多,可以是摘抄,可以是剪貼,可以是偶然的靈感和頓悟,也可以是媒體記錄。我在初一的第一堂作文課上就告訴學生,所謂“磨刀一節課,積累在長期”。當然,作文前還要將這些素材與課前活動聯系起來,可以設置一個星期或一個月的短期專題來展示和整理,如,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媒體動態、我的靈感等。這些活動都是需要學生長期積累和實踐才能完成的,也能夠為課堂作文教學添加豐富多彩的內容。

三、作文教學上除了教方法,還要注重學生思維的綜合訓練

舉一個案例:如,培養學生對材料作文的多樣化思維的作文課教學中,我先設計一個話題:0是什么?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學生回答,0是東方噴薄而出的朝陽,燃燒著青春的激情,放射出璀璨的光華,給人類帶來理想,帶來希望;也有學生回答,0是春夏秋冬,周而復始,過了山花爛漫、鶯歌燕舞的春就是夏;過了酷熱難耐、草木旺盛的夏就是秋;過了碩果累累、稻谷飄香的秋就是冬;過了寒風刺骨、雪花飛舞的冬又是春,周而復始,形成多姿多彩的四季人生??梢哉f學生的思路非常活躍,教師的設計從橫向和縱向給學生下一步的材料作了鋪墊和充分的思維準備,然后再出示作文材料,加以材料作文寫法的簡單講解,學生就基本能把握住材料作文的注意點了。這樣的課堂老師輕松,學生也樂意,不僅避免了作文課無所適從的結果,同時也使課堂充滿了趣味,何樂而不為呢?

四、小組合作,共享資源,互補得失

在布置作文題目后,先要求學生不要急于寫作,而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析討論題目中所包含的內容。看看題目的內涵和外延,結合自己積累的素材進行材料篩選,然后再動筆寫作。這樣的前期準備,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完成作文后,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認真品讀,并作簡要評價,再精讀其他同學的作品。在集體評析時,每位作者先發表對自己文章的看法,然后小組討論,形成一致意見。這種評改既促進了學生對自己文章的深入反思,同時也提高了對他人作品的鑒賞能力,即批評與自我批評。

五、批改作文的要求從簡到難、從少到多,不求全責備

對于作文批改要注重每次訓練的針對性,每次提出一個新要求,從字數―語言―結構―段落―詳略―表達―修辭―文采―情感―內涵等多方面由淺入深地慢慢引導,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多,指導學生都能熟練地按照提出的要求作文,教師在批改的時候也可以從一個小要求到兩個小要求,再到多個要求,到綜合要求的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地評價,在每次小要求范圍內,學生做好了,就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價,學生在習作中每一次都小有收獲,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老師批改有了針對性,還大大減輕了負擔。這樣學生經過漸進式的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逐漸提高了。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注重練習和評價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正所謂“授人以魚,可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供一生?!边@樣通過循序漸進的指導,學生就能更好地寫出展示自我風采的作文,作文教學也才能更彰顯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篇7

沾床立馬打雞血

翻來覆去覺得床上不舒服

拿出手機刷會兒微博

再看看空間有啥新鮮事

心在提醒自己

不可以

一定要馬上睡覺

于是

閉上眼睛數綿羊

應該還可以睡八個小時

我剛剛沖了廁所沒呢

窗戶應該關上了吧

怎么覺得有人在床邊看我

說好要睡覺

可是

腦海里在敲鑼打鼓

真是打雞血的夜晚

左思右想就是睡不著

篇8

日記是把每天遇到和所做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寫日記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寫日記的好處包含了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掌握更多詞匯。除此以外,寫日記可以使我們自我反省,因為我們把每天所做的事和所犯的錯誤一一的記錄在日記簿里。久而久之,當我們重新翻開日記簿時,就會發現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如果是錯的話,就應該加以改正。

不但如此,寫日記也可以增強我們的記憶力。我們把發生過的事寫進日記里,空閑時可以拿出來翻看,這樣會加深我們對某件事的印象。如果長大后再拿出來重溫舊夢,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既然寫日記有這么多的好處,我們不妨養成天天臨睡前寫日記的好習慣吧!

濱城四年級:6號靜靜

篇9

為什么我的耳里總會聽見一種聲音,這種聲音一直警惕著我;又為什么這種聲音總是帶著一種溫暖的感覺?哦,原來是爸爸的聲音!

小時候,我因為趕著乘校車而撞傷了一個小女孩,還賠了幾百元。在回家的路上,忐忑不安的心在身體里“撲通,撲通”地跳著?;氐郊依铮紫染涂匆娏似綍r對我最嚴格的爸爸,然而我最不想面對的就是爸爸。爸爸先把我叫進客廳,本以為會被爸爸訓斥一頓的,可是爸爸卻說:“傻女兒呀,在學校里闖了禍應該早點跟我說嗎。你看,把事情憋在心里不好受吧?”“我……”我被爸爸這句出乎意料的話嚇得說不出話來了。爸爸又說:“怎么?以為我會罵你嗎?我們是一家人,有什么事都應該一起分擔吧。”聽著爸爸這句話,我就更慚愧了。爸爸見我還是耿耿于懷的樣子,又說:“都說我是你爸爸,有什么事一起分擔了,怎么還在意呢?”我越聽越慚愧,最終,淚水奪眶而出?!罢f你傻就是傻,你是我的女兒嘛!有什么事不可以說出來,反而要哭呢?”說著,爸爸的眼眶中也泛出了眼淚。我忍不住了,撲在爸爸的懷中號啕大哭了起來,然后慢慢地睡熟了,在爸爸的懷中睡熟了……

爸爸,謝謝您給予我的愛!要是您是一個太陽,那么我就是一個月亮,靠太陽才能發光發亮的月亮;要是我是一只風箏,那么您就是一根線,讓我飛得更高更遠,讓我在狂風中不迷失方向;要是……最后,我還是要說一句爸爸,謝謝您給予我的愛!

篇10

曖昧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間美的東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愛花的民族也很多 ,德國在其中占其中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多次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家家戶戶都在養花 。他們的花布像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她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走過任何一條街道,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