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價格戰范文
時間:2023-03-14 19:5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商價格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8月14日上午10點,京東CEO劉強東連發兩條微博: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將派員進駐蘇寧國美店面。
當天下午4點,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回應稱: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于京東,我們都會即時調價,并給予已經購買反饋者兩倍差價賠付。明天9:00開始,蘇寧易購將啟動史上最強力度的促銷,我一定能夠幫劉總提前、超額完成減員增效目標。一起努力!
隨后劉強東連發6條微博回應,京東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并且無底線便宜!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京東惟一不缺的就是錢!
晚上10點左右,國美副總裁何青陽表態加入價格戰:國美從不回避任何形式的價格戰,從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將比京東商城低5%。并且從本周五開始,國美1700多家門店將保持線上線下一個價。
至此,一場緣起“微博約價”而引發的號稱“史上最慘烈價格戰”一時間在電商行業間硝煙彌漫,新一輪電商大戰拉開序幕。隨著當當、易迅等企業的“亂入”,正演變為整個國內電商行業的混戰。
根據有道購物搜索的監測,當日開戰的1個小時內,京東調價19%,蘇寧調價17%。兩家電商的瘋狂比價大戰把今年的電商價格大戰推向了最,甚至將價格戰引向線下業務。
不過,當天根據一淘提供的第三方“戰后信息”,6大電商的大家電商品11.7萬余件中,僅有5000多件商品價格有所下降,占比約4.2%。而調查顯示,多數網友對價格戰并不認可。此次大戰也被定義為電商間的炒作,只是靠吆喝低價搞噱頭。
其實,在電商格局未定的大前提下,電子商務平臺圍繞“價格”的征戰從未消停過。有人認為,不管電產商是否真的賠本賺吆喝,至少這種降價促銷贏人氣的銷售方式已漸成常態。價格戰是一種最低端的促銷方式,但在電商時代,價格卻是一種最有效的銷售手段。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鐘祥財教授說:“中國近代的經濟發展就存在著一種現象,當民族企業沒有可能在質量、品質和創新上與外國貨相抗衡時,就拿出價格低的殺手锏,今天的電商大戰其實就是這個行為的現代版?!?/p>
篇2
玩真的
其實,前兩年電商之間就經常打價格戰,尤以京東和當當為代表??墒?,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這些價格戰大多都名不副實,如經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滿200減100,表面上聽著還可以,可是進去以后才知道是買200贈5張面值為20的優惠券,而且優惠券的使用規則還是每筆交易滿100才能使用1張優惠券。消費者當然不傻,也會算賬,一看就不想參與,因為如果使用完5張優惠券,他們最終至少得消費700。這樣的價格戰與其說是價格戰,不如說是營銷的噱頭。有過一兩次相同經歷后,消費者便再也不會輕易相信電商所謂的“價格戰”了。
這次轟轟烈烈的價格戰是否是真正的價格戰呢?據網易有道購物搜索的數據顯示,以京東為例,京東6月每個商品的最低價相比5月每個商品的最低價下降幅度達20%,這證明在商品單價方面確實是有調整的。天貓方面,從6月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的暑假期間,天貓一共會提供3億元補貼,其中2億元用于補貼商家,1億元以紅包形式交給消費者支配。因此,相比之前,此次價格戰可以說是真正的價格戰。
真英雄
篇3
鑒于“雙十一”中價格先升后降、商品送達延誤等問題為網民所詬病,此次各大電商也在戰前宣傳上更為理性,且紛紛打出用戶體驗的感情牌。
例如,淘寶將本次“雙十二”主題定位“小而美”,與“雙十一”注重拉動B類品牌賣家打折促銷不同,這次活動第一次面向全網所有賣家推出“零門檻報名入口”,并通過社交化的“求優惠”來決定商品價格和促銷。京東商城則更強調服務,并將12月12日定為“京東關愛日”。京東商城昨日還宣布投資40億建設南北兩大云計算中心,選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和江蘇宿遷市,以優化數據處理、資源分配以及物流三大業務能力。此外,蘇寧電器也宣布以后每年都將參與“雙十二”,并通過實體店渠道砸錢造節。
“雙十二”大促已有變身營銷大戰之嫌,但并不阻礙網上產品的熱賣。盡管淘寶稱此次不再公布消費數據,但從最新披露消費金額的電商表現來看,增長依舊可觀。
篇4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價格戰 競爭
一、電商價格戰帶來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勝劣汰。企業間通過的“價格戰”,可以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制度。在強有力地競爭下,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電商企業淘汰出局。還可以促使電商產品聚集,實現規模經營。(2)通過競爭,促進電商提高綜合競爭能力。電商之間以競爭對手的價格為參照,明確自身的合理定價,可以更好的掌握市場動態,定準自身在市場中的位置;通過科學管理策劃和營銷手段,使品牌內涵得到豐富和發展,同時節約成本,無形資產的增加使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得到提升,從而單一價格戰變為綜合實力競爭。(3)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更高滿足。適度價格戰能夠促使電商加強監督管理,發展創新技術,降低成本消耗,從而使企業競爭力得以加強,此外,價格戰促使企業提高自身服務水平,為滿足客戶需要推出具有差異性和系統性的服務。
2、消極影響
(1)過度價格戰使市場秩序混亂,資源被浪費。市場經濟核心就是價格機制。市場供求關系直接對價格造成影響,價格促使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同時對市場進行引導,發揮利益驅動機制。適度的價格戰像興奮劑一樣對企業起到積極作用,但長期使用興奮劑,勢必導致市場混亂,逐漸將正常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整個行業的市場發展受到損害。(2)價格戰使產品價值與價格匹配不合理,供應商負擔加重。經濟界限中,生產成本價格最低,并占有最主要位置,惡意價格戰忽略了價格成本,其價格策略使企業難以承受。此外,價格戰使產品供應商利潤降低,甚至沒有利潤或虧損,企業無法累計資本,從而使企業的長遠發展受到阻礙。價格戰給企業帶來的銷量上漲暫時的,卻會使企業毛利率受損。銷量暫時增加帶來的利潤如果不能彌補毛利率和固定成本的損失,企業利潤將會得到嚴重虧損,甚至造成企業倒閉,使行業效益受到影響。(3)價格戰過度使消費者對企業忠誠度降低。不少消費者提出,電商企業對消費者宣稱缺貨,實際上卻有貨。這其中的原因是電商以其商品價格低而獲得巨大競爭力,電商之間的競爭也因低價取勝,為了突破低價的禁錮,便采用了不誠信的捷徑來降低成本。(4)物流運輸緩慢甚至癱瘓。近些年,價格競爭此起彼伏,除了各大節日,電商挖空心思的周年慶等活動,使得商品價格一度壓制非常低,網民也在價格戰中紛紛為商品的銷量做貢獻,銷量成倍上升對商家來說可能是好事,但為了完成網購的運輸,各大物流公司也可為拼盡了最后一口氣,但是依舊換來的是物流差評的字樣。(5)售后服務差。隨著電商企業價格戰的激烈進行,企業對商品售后服務的滯后性逐漸凸顯出來,當消費者收到商品時,發現商品存在各種問題,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對商家提出質疑,然而商家往往將問題推給物流運輸,物流公司又會聲稱商品本身存在問題,問題推諉使消費者利益受損。
二、電商價格戰的原因分析
1、行業層面
(1)電子商務正處于起步階段,相比其他行業具有較高的利潤率。而較高的利潤率容易吸引其他行業的資金進入本產業中,當這些資金成功進入后,將加劇產業內部的競爭強度,使得爆發價格戰的可能性變大。(2)商品“同質化”問題凸顯,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狀況。企業生產的商品沒有自身獨特的特點,而是與其他行業競爭者的產品大同小異,那么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的時候,肯定會擇優錄取物美價廉的商品,在這個時候,價格優勢就會凸顯,價格競爭會成為市場策略。商家為取得市場而降低價格,從而使利潤下降,為更大程度獲取利潤,只能降低商品制造成本,以避免企業虧損甚至破產。(3)利用規模效應、獲取行業利潤。在行業中能夠實行價格戰,說明企業能夠產生較高的利潤,其價格空間較大,并且隨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其企業管理將會更加完善,從而使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會致使價格下降。一旦利潤下降,那么價格競爭到一個段落,轉向其他形式的競爭。因此,利潤低的行業應不會實施低成本戰略。
2、企業層面
(1)爭奪市場份額。目前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加入到了電子商業行業當中,希望能夠使用新時展,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束縛實現轉型。由于當前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還在初級發展階段,但在市場份額的競爭卻非常激烈。市場變革過程中,只有成本低廉,質量高的產品才具有良好競爭力,因而價格戰無法避免。(2)電商之間的博弈。2012年6月份,京東商城在B2C網絡購物交易市場中占有了20.50%的市場份額為,蘇寧易購占有了3.7%的市場份額為,由此可見京東和蘇寧成為B2C市場兩寡頭。但于2012年8月中旬,劉強東與李斌在微博中展開罵戰,從而誘發了一場令人矚目的電商價格戰,京東和蘇寧是兩大競爭對手,他們的產品銷售相似,包括各種家電、圖書和日常用品和食品。(3)增加宣傳提高知名度。在一般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口碑評論是影響銷售的主要條件,會產生銷售信譽。通過現如今的電子商務市場我們能夠看出,進行降價吸引客戶的商家都是一些大型的綜合型電子商務營銷商場,比如說天貓、京東、蘇寧等,這些購物網站上都有類似的產品,而且售后服務水平相差不大,這些產品具有較高的同質化,所以說使用降價的方式能夠吸引一大部分客戶,提高自己的宣傳力度,增加市場知名度。
3、國家政府方面
(1)不健全的監管體系。在2012年8月份,京東商城就使用大福福降價的方式挑起了網上銷售的價格戰爭,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在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的影響下產生的。通過全面的調查分析,最后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聯合查詢得出的結果就是。這種電子商務的價格戰已經嚴重的涉嫌欺詐消費者以及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對此進行了處罰。經過21天的商討,我們可以看到,沒有適當的、有效的設計機制。這些企業能夠公開的進行宣戰,進行價格爭斗,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大眾化的商品在網絡經銷存在這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國的相關法律存在一些漏洞?,F如今我國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是針對網絡銷售價格的。(2)政府的失職行為。在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之中,政府部門做不到全面監控,在一些方向上缺少監管力度,造成局部地區行為喪失。主要是面對一些新興事物,缺少足夠的信息,政府部門在這些方面沒有作為,所以就會為某些不正當的企業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F如今市場的價格戰,就是我國政府部門監管不力造成的,在一些惡意的壓價競爭中因為現如今的法律還不完善,所以就造成了這些惡劣的市場價格戰。
三、規范電商企業價格戰的對策
1、加強行業規范和管理
其一,建立誠信的反饋制度。(1)使用經濟身份證來對銷售企業的信譽進行查詢。(2)組建一個完善的國際性信用平臺,健全電子商務的營銷體制。(3)將國際化銷售平臺與經濟身份證進行合作管溝,建立一個及時有效的信息檔案。(4)通過國家政府的引導,對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合理的監督。(5)進行多方向的銷售方式,增加企業信譽。
其二,加強市場管理力度。組成一個商業聯盟,主要就是針對商家以及消費者的平臺。通過電子商務來進行各部門的相互監督,最終能夠有效地解決市場價格戰的問題。比如說一淘、網易等都能夠提供相關的物品搜索,都能在市場的價格監測之中產生重要的作用。
其三,增加服務質量?,F如今電子商務營銷商家不應該一直進行這種價格戰爭,而是應該進行面向消費者服務的競爭,這種不合理的想象早晚要進行管制,提高服務質量才是最應該做的競爭。(1)要對電商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服務的質量以及水平。(2)下大力度投資建設網絡交流平臺,讓服務更準、更快。(3)對于網站的售后部門應該進行追蹤服務,提高客戶的滿意度。(4)健全舉報體系進行消費教育。
2、促進電商合理化競爭,健康發展
(1)差異化營銷以及增加客戶體驗。要使用多種特征的差別進行營銷。比如說國際品牌海爾企業,這個企業的售后網絡體系相當的完善,在服務的質量以及速度上都是前列,從而大幅度提高了企業在市場份額所占的比例。(2)鼓勵電商企業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商家將競爭主要放在降低價格上,應該進行大膽的創新。在最近幾年電商市場主要推出的秒殺、特惠銷售等都是最近比較新穎的電商業務,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F如今秒殺雖然不怎么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團購的熱潮還是不減當年。所以,商家應當進行新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魏連啟:膽小鬼游戲與智豬博弈――弱者的決策策略[J].新東方,2014(5).
[2] 趙冬梅:電子商務市場價格離散度的收斂分析[J].經濟學(季刊),2013(2).
[3] 李玉:從“電商價格大戰”引發的微博營銷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篇5
電商狂歡,是一場名為價格戰,實為狂吸流量的好戲。
阿里系對于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有著自己的判斷:流量和現金流。我認為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陔娚糖罒o邊界無轉換成本的屬性與長尾效果,誰抓到足夠的流量,誰自然就是老大。傳統零售最重要的是什么?店址。而對于電商來說,地理位置消失了,最重要的就是流量。
8·15當天的流量,京東47.5%第一,蘇寧19.8%,并且曾一度超過天貓排名第二,雙贏的效果。
以吸流量為大前提,雙方決策層的表現有趣的很。劉強東第一塊板磚揮出,宣稱大家電要比蘇寧實體店便宜10%以上。注意,是蘇寧實體店。蘇寧絕對是個大家伙,柿子撿軟的揀,但罵街一定要找狠角色,劉總在這方面一向是深明個中真意的,從之前與當當的圖書戰,到西紅柿門變生鮮頻道,他的社會化媒體營銷一向玩的風生水起。
蘇寧的回應頗值得玩味,表示蘇寧易購一定比京東便宜,注意,是蘇寧易購。第一吸引眼球:在線下京東是零,但在線上易購比起京東還是嫩點,正好借著狠角色趕緊上位??梢韵胂螅趯αR之前有多少消費者只知京東不知易購的?第二避實就虛玩了一手好太極,蘇寧千億的銷售,而易購就目標小得多,2011年銷售59億,真要打起來不傷筋骨。
一切需求,都來源于沖突,而二流的企業尋找沖突,一流的企業制造沖突。
再看價格,真的血流成河了么?先不說兩家有沒有錢燒,價格是真降還是假降,只看一個小數據:南方周末在8·15隨機比較了京東和易購的9種產品,比如海爾空調:京東48個型號,蘇寧41個型號,重合產品有多少?只有一樣。綜合各種品類來看,重合率也只在10%左右。
可以下結論了,這是一場惡斗,只不過是在京劇里。對罵十分入戲,精彩無比,底下觀眾也看得開心,中國人最愛看熱鬧啦。但是真動起手來雙方只是比劃幾下點到即止,一團和氣,所謂真傳播假沖突是也。
所謂不花一分錢做廣告,關鍵在借勢。兩家互借對方的名頭,光隔空對罵就掙了漫天飛舞的恐怖流量,所謂異曲同工之妙也。
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路長全:蘇寧:混亂時代的清醒者
篇6
以京東商城十年店慶促銷活動為導火索,在剛剛過去的6月里,中國電商行業經歷了一場集體“價格戰”狂歡。盡管在不少消費者看來,這場號稱2013年電商價格大戰的首輪戰役反響平平,遠沒有去年的8·15、雙11來得讓人興奮,但在上述的當局者看來,這重復又重復的過程已經成為一場“不打也要打”的危險游戲。用戶的需求并非無止境,但各種壓力下的玩家們卻不得不全速前進。電商靠價格吸引眼球的時代還遠遠沒有過去。于是,一方面擔憂自己變成了“賣白菜”的打折戶,一方面又不敢停止腳步,怕就此止步于第一陣營的競爭。
而誰將笑到最后?
京東天貓“二選一”的矛盾
“現在做電商,賣家好累的,不賺錢?!痹诰嚯x阿里巴巴旗下天貓26-28日連續三天的服飾類促銷還有一天之際,李波在忙碌之余向南都記者感嘆道。
有觀點以為中國電商在經歷過近幾年高速粗放的發展后,正轉入阿里巴巴或京東曾經提及的“修身養性”或“休養生息”階段,評判的標準也正從增長轉為盈利。作此判斷顯然還太早了。
“打價格戰會不會讓我們賺得更少?一定會?!钡诶畈磥恚@是“不打也要打”的危險游戲。有很多像李波一樣追隨互聯網成長的賣家,他們的營業額已經達到千萬以上,并期待從這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電商才剛剛起步,如果說線下的蛋糕沒增長或正在萎縮,但線上的銷售卻是一直在增長。這個過程中,價格戰有個很明顯的作用,對任何細分類目來說都一樣,就是跑馬圈地?!崩畈ū硎?,其實很多賣家都知道,如果做個2000萬可能沒那么辛苦,還有點錢賺,而即使做到2-3個億,賺的錢也和這個差不多,甚至還少?!暗數案庾兇笠院螅阋€是一兩千萬的規模的話,就會被吃掉。而做大之后,會有很多投資或者融資的能力,會有很多方法來賺錢。所以前面要先沖,把蛋糕做大?!?/p>
這是供應商、賣家、平臺等每個電商玩家都能清楚感受到的事實。劉強東那句“越大越安全”的名言,被不少電商人認同。因此,價格戰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頻繁地開展,大家不得不疲于奔命,保持位置。而在這個過程中,“二選一”應運而生。
就在京東發動6月大促的前兩天,京東副總裁蕢鶯春突然發博客聲討阿里巴巴,暗示天貓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雖然阿里巴巴官方否認天貓進行“二選一”,但多位賣家對南都記者透露,接到過天貓“通知”,若賣家參加了京東6·18店慶月,就會被取消參加阿里雙11的資格。
“他們搶得很厲害,京東6·18提前一個月來找賣家,馬上天貓也開始了?!标愒?化名)透露稱,“鎖后臺”的事情時有發生?!疤熵垥崆暗劫u家這邊來,直接跟你去倉庫看,有哪些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要準備好,應該怎么做。到時候甚至需要鎖我們的庫存,一件衣服有多少數量不可以減少只可以增加,消費者點擊購買后,如果你發不了貨就只能被罰錢或者扣分。消費者不會理會是誰鎖你的庫存。京東也一樣,譬如我們把店面裝修好了說參加京東活動,突然天貓打電話來說不能參加要改了那個頁面,這時候京東就鎖了后臺,讓你進都進不去,被迫要參加這個活動。雙方都很強勢?!?/p>
“二選一”的背后,是京東與天貓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倒影。京東在2011年的下半年發力PO P平臺業務,這一業務的核心賣家群體來自服裝鞋帽日化等領域,而天貓在這些領域發力已久,又以“雙11”資格為有力武器發起強勢進攻,京東難免被動。
但最頭痛的還是賣家?!拔覀儕A在中間,他們是神仙打架,我們是凡人受傷?!崩畈▽Υ擞X得非常無奈。
頻繁價格戰或透支品牌
以京東商城十年店慶促銷活動為導火索,在剛剛過去的6月里中國電商行業經歷了一場集體“價格戰”狂歡。京東、蘇寧、易迅、亞馬遜、當當、凡客等紛紛宣布參戰。
易迅C E O卜廣齊表示:“通過這幾年跑11·.11光棍節和6·18以后,你會發現這不是某個企業的事了,易迅那天的爆發式增長不比京東低,其他的平臺都會有這樣的爆發式增長,這已經變成網民自己的一個節日了。”
但在不少賣家看來,價格戰歸根結底,或者說從來就還是只有兩個主角———阿里巴巴和京東。陳月舉了個例子?!耙话愕拇蟠俣际?2點開始,我們會通宵加班。有次某平臺號稱搞大促,員工要改頁面,結果到12點一看只有幾百個U V,我就說大家收拾東西回家睡覺吧。所以行家都明白其他平臺不用分配太多精力,因為相比起這兩家,其他的份額實在太小了。”
2012年,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產生總銷售額191億,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而在今年的6·18店慶月中,京東CM O藍燁向南都記者表示,整體的銷售規模在6月17日到19日達到了將近50億,三天總訂單數超過700萬單,其中家電銷售額達15.9億,整個開放平臺包括服裝、家具等同比比自營增長了2.5倍。
價格戰、人海戰術接踵而至,李波回憶稱,在去年雙11雙方最緊張的時候,京東和天貓對核心賣家采取的都是“一對一”的盯人戰術。
此次6·18,京東方面給出的數據是,真正因為“二選一”退出京東平臺的只有3家,而且都是服裝品牌,對京東并無造成影響。但李波透露,真正留在京東的核心服飾類賣家只有1-2家?!白鳛橘u家,其實都是在商言商,以服飾類來說,6·18的銷售額只有雙11的三分之一,所以兩者只能擇其優?!?/p>
但李波認為,這種選擇其實是相當矛盾的?!拔覀円膊幌胍患要毚?。就好像運營商一家獨大的時候,收費肯定是貴的。有競爭,平臺的收費才會下來,所以私底下我們希望京東可以快快起來。以前,一般行家都會說搞完雙11,12月份就去北京跑一下,重點支持京東,做一兩個月,錯開時間,其實大家都難處理?!?/p>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京東和阿里巴巴的競爭,也在推動整個電商行業全速前進,對不少玩家來說產生的是另一重煩惱。
“就像是6·18一樣,本來是京東的店慶,但所有平臺都在做6·18。做完雙11后,到了12月聚劃算、各家的年終專場、三折封頂都出來了,一路都在搞促銷,從9月份開始就沒有停過,一直持續到次年1月份。”
對這種過于頻繁的價格戰,李波的看法是:“其實很多我都說我不想參加,今天五折,明天四折,后天三折,別人覺得你這個品牌都不是品牌了,就只是在賣貨,賣白菜的?!?/p>
而更嚴重的,有賣家甚至會因為頻繁的價格戰或大促面臨倒閉的危機。李波舉例稱,以服裝為例,今年你想做1個億的銷售額,如果全場五折就是2個億的吊牌價,一般要以2倍的比例來備貨,就是說要準備4個億的貨,如果說成本價是3折,那4個億的吊牌價就要準備1.2個億的資金,這對很多賣家來說并不是一筆小數目,在運營或促銷手法上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八孕袠I里流傳一句話,價格戰就像,你明知道它很危險,但是你又一定要享受它。年年都是這樣,好多商家都是做價格戰做死了?!?/p>
消費者從“買便宜”到“占便宜”
除了賣家,消費者的心態也在產生微妙的變化。電商平臺激烈的大促之爭,低價是最重要的噱頭之一,但在這個噱頭之下,消費者的熱情是否還如以往般濃烈?
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是從事醫療工作的林先生網購的主陣地。在京東6·18大促的前一天,林先生看中的一款音箱由899元大降至699元。6月17日晚,林先生急忙下單搶貨。隨后,他發現蘇寧易購竟然打出了649的低價,而讓他頗為氣憤的是,在6·18結束之后,京東這款音箱的價格更戲劇性地又降至649元。
對于這樣的經歷,有消費者覺得很無奈?!叭绻羌庇玫臇|西不會等到大促才買,而有些確實想買的東西,大促也不一定做促銷。”林先生表示
從搜狗搜索提供的比價榜來看,今年6·18價格戰期間全網促銷商品真實降價仍屬主流,但個別商品存在先降價再提價的現象,這在手機、廚房電器、美妝個護等熱門類商品中表現明顯,相反,單反、電視、冰箱、移動硬盤和臺式電腦等商品則領銜熱門品類商品平均價格降價幅度前5名。
事實上,價格戰在中國電商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其歷史原因。在以純線上銷售品牌A 21的負責人陳宇文看來,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電商的消費者由淘寶培養起來?!疤詫毷亲钤缡褂脙r格戰的,所以最早一批中國電商培養的消費者,就是對價格非常敏感的那部分人。大家想到電商首先就想到淘寶,想到淘寶首先就想到便宜。其次,2008年經濟非常差的時候,很多出口不好的企業轉移到網上做銷售,這批賣家當時所面臨的嚴峻問題就是庫存,不單是服裝很多行業都在賣庫存,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快速的手段就是價格戰?!?/p>
他認為,今天價格戰的審美疲勞大家都意識到了。“這樣搞下去,品牌如何發展呢?你什么時候見過路易威登、古馳天天打折???我們感覺應該今年價格戰還會繼續,但是到了明年后年就很難說了?,F在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我們同行專做價格戰的商家,簡單來講就是那些爆款,都已經不行了,所以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一兩年后有比較好的供應鏈和品牌的商家,會更容易生存,把生意做大。”
過去兩年是電商的爬坡期,從去年6·18一直到雙11,整個行業都非常熱鬧。創維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向南都記者表示,去年雙11天貓賣了191億,羨煞眾人,但這是電商興奮期的特殊表現,這種盛況可能會一去不返?!?012財年,創維在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占比從1.8%上升到3.8%,增速很快,但今年電商的增速比去年會放緩。雙11之后,線上線下已經逐步達成平衡。今年6·18也不比去年,坦率地說,創維今年6·18在線銷售額比去年有所下滑?!?/p>
消費者的心態在改變,賣家的運營思路也在變化。“以前買東西要買便宜的,現在買東西可能是想買那種‘占便宜’的?!睂I掛燙機的貝爾萊德,其總經理梁永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戰歷來是家電銷售的一種手段,但是這兩年打起來技術含量會高很多,不再是純粹的降價那么簡單?!彼J為,現在的消費者更有個性。“不是說你一定便宜就好,而是你要適合整個網絡購買人群的特性,所以促銷的形式會比簡單把價格拉下來復雜很多?!?/p>
在南都經濟官微發起的“6·18電商大戰真便宜還是假實惠”的讀者調查中,有37.8%表示對今年的價格戰“根本不關注,都是商家宣傳而已”,有29.8%的人認為“今年商品降價幅度沒有去年大,喊得歡實惠少”,另有25%的人認為“電傻促銷太過頻繁,早就促銷疲勞了”,只有7%的讀者認為“確實有便宜貨,我淘到了”。
來自網易惠惠網的數據顯示,雖然同為價格戰,在2012年的8·15中,京東流量漲幅達到132%,蘇寧流量漲幅706%,而在今年的6·18中,截至當天下午京東流量日均漲幅僅為36%,而蘇寧流量上漲49%。
易迅C E O卜廣齊分析稱,從時間上說,京東的6·18是上半年,和下半年的11、12月份來比肯定不如下半年的?!鞍⒗锇桶偷碾p11和雙12應該是做過比較精心的考慮的,因為每年年底的最快一波成長就在11、12月份。我們做事情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順水推舟,一種是逆水行舟,所以雙11和雙12都算是順手推舟的事,而5、6月份如果純粹是提高銷售的話是逆水行舟的事?!?/p>
硬著頭皮參戰
一年幾度價格戰,一年幾度審美疲勞,但不打也要打。在采訪中,南都記者發現,即便如履薄冰,打價格戰仍是所有電商參與者的共識。
“價格戰并不是要看價格打得有多低,最重要的是如何刺激消費者的消費力?!本W絡服裝品牌茵曼的創始人兼C E O方建華向南都記者分析稱,如果按吊牌價5折出售、再加上贈送優惠券等投入,算下來茵曼的毛利只有40%左右?!斑@種大促我們的定位是做到盈虧平衡就行,更看重的是能為品牌帶來多少新顧客。”方建華表示,今年天貓年中大促為其增加的新用戶有2萬個。
在這種主旋律下,一場更為瘋狂的戰爭正在拉開。今年天貓自掏2億元現金直接回饋消費者,京東早早就占據了各類媒體和廣告平臺的主流位置,推出各式全場滿減的活動。所謂的精細管理和深度的用戶數據挖掘取代不了鋪天蓋地的廣告和降價促銷,銷售額仍在取替毛利成為考驗電商的核心指標。
京東CM O藍燁認為,其實低廉的價格是一個重要的客戶體驗,如果說大家買這個東西都買得很貴,客戶體驗不會太好?!八?,京東是要推動整個產業鏈優化成本,讓用戶享到實惠,涉及到客戶體驗和客戶感受的東西我們比較堅持?!?/p>
而步步緊追的易迅,其CEO卜廣齊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B2C最適合做標準的商品,如果你標類商品不能有很好的價格競爭力是不會被消費者接受的。“對我們來講,在騰訊的電商里面,商品價格是我們未來幾年里面要守住的,因為騰訊電商在這個市場來看還是后發的一個進入者。今天我們找到一個方向之后,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里有更快一些的成長。我們也知道,目前國內消費者對價格還是相對敏感的,很大一部分的消費者還是有跨平臺比價的一個習慣?!?/p>
主打平臺路線的阿里巴巴也并不打算坐視旁觀。“我不同意說我們使用價格作為唯一的手段。反過來我也不同意說,因為價格好像比較敏感,我們就所有東西就不能用價格,因為它畢竟是營銷當中的一種重要手段?!碧熵埜笨偛猛蹯侠谙蚰隙加浾弑硎?,“也許真正忠實用戶他已經脫離了整個價格優勢的,你要給他提供一些額外服務。但目前大多數消費者,你總要給他一個上網買東西的理由。我們從來不忌諱說對于某些消費人群,價格是非常有意義的手段?!?/p>
從各家給出的數據來看,因京東商城十年店慶促銷活動而起的銷量仍處于增長態勢。各個玩家所追求的理想狀態是,靠價格戰建立規模,當規模夠大,就能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更好,因此才有可能一邊打價格戰一邊接近盈利。
但從賣家的角度而言,方建華提出,在未來還是不適宜把所有希望放在大促或價格戰身上。“一則沒有利潤,二則會讓部分消費者轉向大促價格便宜時才買?!狈浇ㄈA表示,這些問題一度在茵曼身上出現過,現在茵曼也在加緊淡化這種影響。他表示,后來通過快速推出大量新品,茵曼最終將正常日銷量穩定在100萬。
另一方面,隨著日益的常態化,價格戰已經由之前爭奪市場的競爭手段逐漸演變成電商企業的營銷手段。對于各電商平臺來說,跟隨未必能夠改變自身的市場排位,但是不跟隨卻有可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硝煙散盡回歸理性
研究機構易觀國際認為,同質化的大促形式以及電商市場不穩定的價格體系將成為今后影響電商大促的重要阻礙因素。兩天一小促,三天一大促會對供應商及消費者造成傷害。不穩定的價格體系容易造成較差的用戶體驗。這從部分電商平臺與供應商的緊張關系及用戶評價方面已經完全暴露,但卻未引起電商企業的足夠重視。
對于供應鏈的掌控則是價格戰背后的角力,只有在供應商那里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才能保持價格優勢,并將這種優勢傳導到末端的銷售上。因此6·18剛剛結束,易迅就召集500多家供應商開會。卜廣齊稱,目前在傳統零售或者現在的電商平臺上,品牌廠商和渠道之間往往是利益的博弈關系,但易迅要推出整合供應鏈平臺、大數據平臺、統一開放的物流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在內的四大核心平臺改變這種關系。
而事實上,相比過往,如今各個平臺都更為強調對供應商的“增值”服務。京東強調未來差異化競爭的方向,是要把強大的物流系統分享給賣家。而天貓更為推崇的是其“回款周期”,以及聯合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推出的各種新型金融服務,比如訂單抵押的小微貸款,去減輕賣家在大促中的壓力。
但在波司登副總裁程偉雄看來,以服裝業為代表,當前的價格戰仍與早期的“庫存”調整有密切的聯系?!罢麄€行業估計兩年內就能完成調整,到時這種以量販取勝的模式也會回歸理性,低價是否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唯一值得品牌商和平臺一起思考。”程偉雄表示。這意味著,當企業完成了這一輪庫存的清掃,其是否愿意繼續迎合平臺商的“低價”殺手锏換取銷售的暴增還存在變數。
@南都經濟微調查
6·18電商大戰真便宜還是假實惠
參與人數600
A。今年商品降價幅度沒有去年高,喊得歡實惠少179 (29 .8%)
B。電商促銷太過頻繁,早就“促銷疲勞”,興趣154 (25 .7%)
篇7
訊:電商之間價格戰紛爭不斷,實際上為了保住自己可憐的那點市場份額。在貨源、物流、渠道、模式的滯后下,虛高的價格也僅僅是吸引眼球而已。面對質疑,樂蜂高調宣布8月1日開始五周年店慶月,此舉也被輿論解讀為借店慶掀起新的一輪美妝價格戰。
隨著美妝電商頻繁加入價格戰,側面也顯示了2013年美妝市場的活躍。先是樂蜂網在227挑起三月桃花節,創下當天銷售1.22億,成交57萬單的戰績。其次,樂蜂4月青春正火,以美妝加入易迅,蘇寧,國美等3C大戰。之后,618京東慶生,樂蜂再次沖破了美妝市場的價格底線。與此同時,幾次電商價格戰的沖擊,也挑戰著美妝市場的利潤低線。
8月,各種防曬、美白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女性美妝市場潛伏無限商機。此次樂蜂五周年慶,動員員工從訪問、下單到支付、交付乃至退貨、退款……,力求優化每個購物環節,提供一流的服務水準。同時,樂蜂網還推出價值上千萬元的促銷讓利活動,包括時尚芭比娃娃手機、各種現金禮券甚至汽車都有可能作為獎品派發。秒殺、團購、直減和特價等促銷方式整合進一步壓縮美妝行業的水分,力圖搶占八月電商市場的頭籌。
“價格戰的邏輯,追求的都是利益至上,往往以犧牲品牌為代價換取流量和用戶?!皹I內專家表示,聚美倉促上馬“3.5周年”,在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了電商行業競爭的慘烈程度。另一方面,價格戰可帶來大流量和大銷量,以此考驗網站運維和團隊合作能力,也是提升用戶體驗的最好機會。(來源:新民網)
篇8
訊:7月11日以來,中國首個無添加品牌柚子舍全網發起一個名為“我要吐槽防曬霜”的活動,利用微博和微信兩大媒體收集防曬霜吐槽內容。據悉,此次活動參與人數超過8萬,被吐槽的品牌近一百個,真實的曬圖創意的吐槽讓活動繪聲繪色,龐大的吐槽源震驚業界。
活動還不僅如此,柚子舍在防曬霜品牌幾乎集體遭吐槽的時候,強勢推出自己的無油防曬乳,霸氣實施0元挑戰價,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一眾網友熱捧,也讓同行紛紛側目,如此風口浪尖旁人唯恐躲避不及,是什么樣的自信讓柚子舍逆流而上。
據業內人士分析,防曬作為夏季護膚最熱門的話題,防曬霜市場必然是各大護膚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為了贏取市場份額,各個策劃團隊無不煞費苦心頻頻出招,線上線下活動辦得鑼鼓朝天,品牌戰、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品牌之多,產品之豐富,讓消費者應接不暇。作為新生護膚品牌,想要擠進這個龐大的市場分一份羹,是極其不容易的,柚子舍深刻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龐大的電商價格戰前,明智的選擇了制造話題的入口,拉攏人氣關注自己,再適時推出自己的產品,贏得更大的關注。
當然,也有人在說,此次吐槽活動防曬霜品牌幾乎無一幸免,難道柚子舍就不怕消費者怒火爆發也惹禍上身么?柚子舍相關負責人表示,防曬霜作為愛美女士夏日必備的產品,用戶體驗一直以來確實也存在不少問題,柚子舍以人為本,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暢所欲言這是活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柚子舍堅信,作為一個新型的電商品牌,再不能把營銷思路局限在傳統的價格戰上,要懂得創新思維,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把消費者的訴求放在第一位,生產出經得起消費者檢驗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好產品。柚子舍新一代無油防曬乳,就是消費者最迫切需要的夏日救星。
柚子舍的無油防曬理念貼合了消費者時下對防曬的最大訴求,在盛大的活動中宣傳得更加深入人心。據悉,短短一個星期,柚子舍無油防曬乳的銷量已突破3萬大關,并且勢頭正盛,看來柚子舍的霸氣營銷策略已初有成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期待柚子舍的更多精彩表現。
篇9
年
中大促剛剛告一段落,電商平臺們紛紛秀成績,但你這次真剁手了嗎?
中國電商發展這十幾年,幾乎每個階段都有一個價格戰里程碑。從年頭到年尾,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各種由頭的價格戰。每年一過完年,3月要開始姨媽巾價格戰,4月要打面膜價格戰,5月要打化妝品價格戰,6月賣電器,7月暑期檔,8月開學季,9月蘋果發新機了,10月準備“雙十一”,11月終于盼來了“雙十一”,12月還有“雙十二”,次年1月賣年貨,2月準備著3月又要來了……
還得配合著友商的店慶,踩著點打起來,3月截聚美,6月截京東,8月截蘇寧,11月截阿里,反正品牌方也是剛好6月清年中庫存,11月清年底庫存。
電商用低價策略搶占線下份額,電商平臺之間用低價策略互相排擠。暴露年齡的人應該都記得,電商當年就是品質差的代名詞。
但要論影響力和頻次,價格戰近一兩年可明顯在走衰。前幾年還有真金白銀打價格戰的,這兩年只是裝裝樣子的嫌疑就很大。
原因呢?首先,價格戰得有錢才能打。資本市場火熱的時候能打;資本遇冷,自然也就打不起來價格戰。
格局上,國內電商零售雙寡頭的格局基本穩定,跨境電商今年格局也基本穩定,相對穩定的市場,打價格戰的可能性就低。
幾乎所有做零售的人都會承認,價格對于零售確實非常重要,一切零售可以總結為9個字――好商品、好服務、好價格。但這三點的重要性在每個階段各有不同。在一個市場的初期階段,消費者往往是價格敏感型。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消費者逐漸會愿意為優質的商品和服務買單。中國現在1億多的新興中產階級,正處于消費升級階段,用戶逐漸脫離價格敏感而轉向優質商品和服務敏感,這樣的大背景下,價格戰出現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價格戰的目的肯定不是賺錢
既然要打價格戰,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賺錢,至少不是短時間內的賺錢。一般來說,價格戰的目的有以下三種:
一、獲取用戶,占領市場,形成規模效應
便宜是零售企業獲取用戶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零售企業的獲客成本包括營銷推廣、物流補貼,還包括直接的商品價格補貼。
比如2015年初的母嬰紙尿褲價格戰,紙尿褲只是一個引流款,母嬰是跨境電商的大品類,彼時正是跨境電商初起,瘋狂搶用戶的野蠻階段。賠錢賣紙尿褲,是變相的“花錢買用戶”的一種方式。有了用戶以后,就可以從其他品類上賺得利潤。
這一打法多發生在市場萌芽階段,價格戰用的多是高頻引流款品類。價格戰是企業在短時間內甩掉競爭對手、建立統治地位的良方。同時,這種情況下的價格戰,還是教育用戶、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一大方法,比如近兩年活生生用錢砸出來的打車軟件使用習慣。
二、價格狙擊,打擊競爭對手
網絡書店對實體書店就是這樣。實體書店的進價一般是標價的6.5折,而電商平臺賣書,售價多為標價的4?6折,搞得實體書店好像用不了多久就要“擇日而亡”了。
同樣還是圖書,著名戰役還有“京東當當價格戰”。劉強東微博表示京東要上線圖書頻道,當當號召圖書供應商對京東進行封殺,然后價格戰就打起來了,當當宣布4000萬讓利促銷,京東宣布8000萬讓利促銷。
這一打法多發生在行業洗牌階段,市場相對飽和,通過低價可以清退實力不濟的商家,并阻止新的商家進入。從這一角度來說,無論是哪種品類的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都要接受價格戰的洗禮。資本家要想搞壟斷,價格戰往往是最佳手段。
三、為了噱頭、為了廣告而價格戰
這種價格戰最沒誠意,頂多算是虛晃一槍,裝個樣子。比如已經持續了好多年的全民網購狂歡節,真半價的商品少得可憐。平臺要求商家在狂歡日的售價是近30天的最低,可憐又“雞賊”的商家早在30天之前就提價了。
價格戰不是誰都有能力打
價格戰肯定不是隨隨便便想打就能打的。先需要有足夠冷靜的頭腦分析大環境,判斷行業趨勢、競爭狀況是否是打價格戰的好時機;再預判競品可能出現的應對方案;同時,做好Plan B,想好一旦價格戰中出現突發變故該如何應對。
思想上做好準備,接下來就是行為上的準備,需要壟斷采購、增加庫存、擴充產能,保證銷售渠道暢通、售后服務完善。真正的價格競爭力,只可能建立在高效優化的供應鏈上。
所以,價格戰門檻非常高:
純補貼的價格戰容易犧牲,但是供應鏈結構強就容易獲勝;
后端匹配能力中研發、系統、倉儲、物流、客服樣樣匹配才能打;
現金流要充沛,沒血不能打仗。
價格戰真的開打后,玩家們腦子里想的其實只有一件事――如何盡快達到目的,終止價格戰。畢竟,戰爭還是要流血犧牲,價格戰就是一套“七傷拳”,損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一特征決定了價格戰不能是持久戰,只能是遭遇戰。
用價格戰搶用戶這招,消停了點
獲取新用戶、攫取新流量無疑仍是現今電商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也是價格戰的一大起因。
關于流量,業內一般的觀點認為,現在電商普遍缺流量,因為網購的人口紅利在快速衰減,所以大家只好“往上拓,向下沉”――通過跨境電商拓展那些有消費升級需求的中產階級用戶,通過農村電商拓展四五六線低線城市及農村用戶。但是拓展方式上,現在又與以前的集中流量有很大的不同――內容電商走俏。
新的流量現狀使得新用戶獲取方式更加多元,價格戰的重要性下降。SNS社會化流量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兩年的數據是,外部媒體給淘寶帶來的流量占比從2014年的5%上升到了2015年的46%,淘寶的運營重心也從原來的類目運營轉向到了內容運營。
社區、社群電商都快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了,具體運作又分兩種:一種是內嵌社區板塊,比如手機淘寶底欄正中間是“社區”,一種是社會化流量分銷,包括各種微信購物方式,有微商、朋友圈購物、好友鏈接拼團等等。
電商的獨特優勢是避免價格戰的最佳堡壘。電商1.0階段,特征就是大而相同,所有電商平臺都想做開放平臺、做全品類。一通競爭下來,除了價格不同,各電商的區別越來越小。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商走進了不得不靠價格拉動銷售、燒錢維持銷量的泥沼。
現在來看,至少新電商們比較清醒了,盡量想把優勢集中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垂直品類電商都在反撲供應鏈,在供應鏈上做獨家合作、自有品牌布局,除了可以靠生態圈提高效率,更是可以建立獨有優勢。
品牌商的渠道保護也是電商無法進行價格戰的一個原因。比如,歐洲很多國家都有新書限折令,規定新書在出版一年內不許打折銷售??缇尺M口電商面臨這一問題的較多。外國品牌多有渠道保護,在選擇渠道商時看重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及渠道商能否對商品價格進行一定保護,很多外國品牌不希望因為渠道商的過低定價損害品牌形象。
從用戶角度來看,商家價格戰處理不當,很可能叫好不叫座,甚至招來一片差評。
“叫好不叫座”指的是確實招來了新用戶,但是全都是“僵尸用戶”,有降價刺激的時候用戶才下單,否則就不下單。價格戰無法吸引高價值用戶。商家原先期盼先放血打價格戰,置之死地而后生,結果死了就沒再生過來。
“招來一片差評”指的是價格戰往往非常高調,給用戶帶來了很高的心理期望值,一看降價促銷力度并不大,用戶會有被欺騙的感覺,雖然短期增加了銷量,但是用戶信任度無疑在下降。
篇10
6月18日是京東商城的十周年,為了在這一天好好打一場價格戰,各大電商用“別吹”、“別慌”、“別吵”、“別扯”等來忽悠大眾,電商價格戰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對于各大電商公司來說,打還是不打,這都是個問題。
所謂價格戰,就是比誰價格更低,在線下的賣場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查詢信息價格的成本高,價格戰不容易挑起來,而這一切在互聯網上就容易得多,也有了價格戰的誕生,每年的雙十一是天貓的購物狂歡節,每年的“618”是京東的價格戰,但在很多人認為“搶購”、“零利潤”等都是吸引眼球的噱頭罷了,價格戰究竟成就了誰?又毀了誰呢?
最先成就的當然是價格戰的挑起者,媒體爭搶的免費報道為價格戰的挑起者省了不少公關的錢,所以跟風者也想分一杯羹,也進來湊事兒。因此電商價格戰能給大電商帶來更大知名度和更多流量,但小電商只能是被毀的,第一玩不起(議價能力低),第二耗不起(資金有限),第三關注的人少,太容易被人忽略,大電商活的更好了,小電商活的當然更艱難了。美團網為什么總搞抽獎活動?就是因為用少量的錢聚集大批用戶是值得的,而小的團購網站就玩不起這一招。
電商價格戰并不是假的,只是沒有宣傳的那么離譜而已,所以消費者一定是能體驗到實惠的,電商網站吸引了更多的用戶來購買降價的產品相當于是薄利多銷,幾個電商比起價格來可是個好新聞,媒體也有了報道的資源,像360、金山這樣的公司還會湊個熱鬧,一個比價專版瀏覽器,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
所以總的來說,電商價格戰還是個多贏的循環,只是苦了本來生活就艱難的小型電子商務網站,除非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否則早晚要被大電商榨干呀!
慢奢侈快時尚 加速搶灘中國市場
當一些奢侈品牌宣布放緩中國開店速度,并悄悄關閉一些經營不善的店鋪時,另一些奢侈品牌卻不信邪,迎難而上,繼續在中國大張旗鼓地開店。5月29日,萬寶龍位于上海虹橋尚嘉中心的全新精品店閃耀揭幕活動的星光還未消退,6月7日又傳出百年靈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中國第二家旗艦店的消息;6月14日,上海地標性黃金地段新天地,聚集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眾多的大腕級人物,也引來一次本年度在此區域最大的盛事——SWATCH集團寶璣、寶珀、雅克德羅三店同開的慶典。
在奢侈品以優雅、藝術的姿態在中國市場拓展的同時,現代時尚的另一極——快時尚品牌其實也沒有閑著,它們也在不斷地擴容和拼搶地盤。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電商行業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