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9 10:39: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降血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降血糖

中藥降血糖作用論文

1提高胰島素含量,降低血糖素水平

胰島素是胰腺內分泌部胰島B細胞分泌的體內唯一負性調整血糖的激素,它通過與特異性胰島素受體結合引起一系列受體后信號傳導及生物化學反應,通過激活的葡萄糖轉運子將葡萄糖轉運到靶細胞內,進行氧化代謝,維持正常血糖.胰島素的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可引發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關系到與受體的結合率.胰高血糖素為胰島素拮抗激素,是體內主要的正性調節血糖的激素,可促進分解代謝,具有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環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減輕糖尿病癥狀。中藥卷柏含有黃酮類、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蓮等報道,卷柏水煎劑可顯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機制可能與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保護B細胞不受破壞,促進胰島細胞修復,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組織對糖的轉化利用等有關。孫桂榮等進行的漢防己甲素(TET)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島B細胞的保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僅見數個散在的殘存B細胞,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則以B細胞為主,紫藍色分泌顆粒豐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島B細胞組織免疫化學染色結果發現,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物明顯缺失,且著色淺,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細胞數目則顯著增多,且顆粒的著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過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學研究證實大蒜素可促進胰腺泡心細胞轉化,胰島細胞增殖,B細胞增多,從而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增加。銀杏葉提取物(Egb)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銀杏內酯,對糖尿病胰島B細胞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李宗友觀察葫蘆巴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胰腺的作用時發現,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李明等選用LiBP小鼠,分離、收集,培養胰島,將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參溶液中孵育發現,人參對離體小鼠胰島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與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復方靈芝降糖膠囊可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藥,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鈉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的重要環節和顯著特征,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內胰島素并不缺乏,而是單位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即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2.1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細胞膜胰島素受體的親和力及數目關系到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率。李惠林等研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氣湯可使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36%,同時顯著增加肝細胞膜高親和力胰島素受體的數目,低親和力受體的數目亦有所上升。劉永玉等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及放射配基受體分析發現,用鏈脲佐菌素及高熱量飼料方法模擬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紅細胞胰島素受體結合力下降,應用大黃治療4周后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紅細胞胰島素受體結合力恢復正常。另外,黃連可提高胰島素受體的結合力,改善胰島素抵抗。許東暉等研究從海星中分離并經結構修飾獲得的新化合物A1998的降血糖作用機制時發現,A1998通過增強細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細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水平,促進胰島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激活細胞內肌醇磷脂特異性磷脂酶C,生成專門傳遞胰島素生物信號的第二信使磷酸肌醇聚糖,增強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

查看全文

小議中藥的降血糖的作用

研究發現,中藥的降低血糖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小,且作用機理具有多效應、多位點及多功能等特點。

1提高胰島素含量,降低血糖素水平

胰島素是胰腺內分泌部胰島B細胞分泌的體內唯一負性調整血糖的激素,它通過與特異性胰島素受體結合引起一系列受體后信號傳導及生物化學反應,通過激活的葡萄糖轉運子將葡萄糖轉運到靶細胞內,進行氧化代謝,維持正常血糖.胰島素的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可引發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關系到與受體的結合率.胰高血糖素為胰島素拮抗激素,是體內主要的正性調節血糖的激素,可促進分解代謝,具有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環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減輕糖尿病癥狀。中藥卷柏含有黃酮類、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蓮等報道,卷柏水煎劑可顯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機制可能與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保護B細胞不受破壞,促進胰島細胞修復,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組織對糖的轉化利用等有關。

孫桂榮等進行的漢防己甲素(TET)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島B細胞的保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僅見數個散在的殘存B細胞,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則以B細胞為主,紫藍色分泌顆粒豐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島B細胞組織免疫化學染色結果發現,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物明顯缺失,且著色淺,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細胞數目則顯著增多,且顆粒的著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過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學研究證實大蒜素可促進胰腺泡心細胞轉化,胰島細胞增殖,B細胞增多,從而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增加。銀杏葉提取物(Egb)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銀杏內酯,對糖尿病胰島B細胞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李宗友觀察葫蘆巴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胰腺的作用時發現,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李明等選用LiBP小鼠,分離、收集,培養胰島,將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參溶液中孵育發現,人參對離體小鼠胰島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與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復方靈芝降糖膠囊可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藥,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鈉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查看全文

剖析肺結核與糖尿病的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效果。方法對我院2003~2009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3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結核中毒癥狀不典型,其中以咳嗽、咳痰、納差、乏力、心悸、氣促為主要表現,低熱、盜汗不明顯。血糖控制程度明顯影響結核病灶的愈合。結論積極控制好血糖是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關鍵。

關鍵詞:肺結核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與肺結核關系密切,肺結核是糖尿病的嚴重合并癥。近年來糖尿病結核呈顯著上升趨勢。兩者并存,其臨床表現與單純糖尿病或單純肺結核不同,治療的難度也不像單一的糖尿病或單一的肺結核那樣簡單。糖尿病結核已成為臨床上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問題。

糖尿病代謝紊亂可促使結核迅速惡化,結核病進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謝紊亂,因此兩病之間相互存在著不利影響,必須同時地兩進行治療。

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病因及發病機制未完全闡明,尚缺乏病因治療。目前以教育為前提,長期控制飲食、適當動動和合理應用降糖血糖藥物為基本措施,貫以進行終生性綜合治療。

查看全文

胰島素非注射給藥途徑研究論文

摘要進入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發展迅速,不少制劑現已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有希望在最近一兩年內上市,從而將給長期蒙受注射痛苦的糖尿病人帶來福音。本文重點綜述了胰島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胰島素;非注射給藥途徑;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據1998美國糖尿病協會年度報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約為1.35億人,到2025年,估計糖尿病患者將上升到3億人,其中發達國家由5100萬增加到7200萬,增加42%;而發展中國家由8400萬躍進到2.28億人,增幅達170%。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5.9%,為此美國每年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上約花費1000億美元左右。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狀況也不容樂觀。1998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有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25歲至64歲的人群中發病率為2.5%。隨著我國人口的日益老齡化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胰島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藥物。目前市售胰島素制劑多數為注射劑,長期的注射會給病人帶來軀體痛苦和耐受性,這已經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被長期困擾的問題。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劑型的開發近二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不少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制劑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從而使該類制劑的開發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1口服給藥

口服給藥是所有給藥途徑中最為方便的一種,其病人依從性最好。但由于胰島素作為一種蛋白質,在胃腸道內的吸收難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點,因而提高該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藥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難題。目前胰島素口服制劑的研究主要著重于如下幾方面:

查看全文

枸杞多糖的開發和合理應用論文

【摘要】隨著國內外對枸杞多糖的研究深入,其多種生理活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對枸杞多糖的心血管和肝臟藥理實驗研究結論進行了綜述,表明枸杞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保肝等顯著的藥理作用,為枸杞多糖的開發和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枸杞多糖藥理實驗

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LBP)是枸杞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將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實經脫脂、水提、反復醇沉所得,枸杞多糖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和木糖等6種單糖組成,并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枸杞多糖因具有多種生理活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國內外對枸杞多糖的藥理研究也越來越深入,而且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近代藥理實驗表明,枸杞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護肝、抗腫瘤等功能。筆者對近年來國內外對枸杞多糖的心血管和肝臟藥理實驗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一、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1.1降血壓作用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8.8%。枸杞多糖具有比較好的降血壓作用。賈月霞等采用二腎一夾(2KIC)法復制腎性高血壓大鼠模型,并給予枸杞多糖觀察其作用,結果枸杞多糖可降低2KIC大鼠收縮期、舒張期血壓、降低丙二醛、內皮素的含量,增加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釋放,防止高血壓形成。白潔等通過實驗發現,枸杞多糖可使大鼠動脈壓下降,心臟收縮幅度減弱,而且切斷迷走神經前后,枸杞多糖的降壓效應無顯著性意義。枸杞多糖的降血壓作用可能與通過降低自由基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加對內皮的保護;調節血管活性因子使內源性舒張因子生成增多有關。

查看全文

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管理論文

摘要進入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發展迅速,不少制劑現已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有希望在最近一兩年內上市,從而將給長期蒙受注射痛苦的糖尿病人帶來福音。本文重點綜述了胰島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胰島素;非注射給藥途徑;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據1998美國糖尿病協會年度報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約為1.35億人,到2025年,估計糖尿病患者將上升到3億人,其中發達國家由5100萬增加到7200萬,增加42%;而發展中國家由8400萬躍進到2.28億人,增幅達170%。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5.9%,為此美國每年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上約花費1000億美元左右。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狀況也不容樂觀。1998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有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25歲至64歲的人群中發病率為2.5%。隨著我國人口的日益老齡化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胰島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藥物。目前市售胰島素制劑多數為注射劑,長期的注射會給病人帶來軀體痛苦和耐受性,這已經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被長期困擾的問題。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劑型的開發近二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不少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制劑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從而使該類制劑的開發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1口服給藥

口服給藥是所有給藥途徑中最為方便的一種,其病人依從性最好。但由于胰島素作為一種蛋白質,在胃腸道內的吸收難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點,因而提高該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藥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難題。目前胰島素口服制劑的研究主要著重于如下幾方面:

查看全文

臨床胰島素非注射給藥試驗階段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口服給藥;肺部給藥;口腔給藥;其它給藥途徑;結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目前市售胰島素制劑多數為注射劑、口服給藥是所有給藥途徑中最為方便的一種、微球及毫微球制劑、胰島素脂質體、胰島素微乳及油制劑、肺部具有較多的優點、胰島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劑的肺部給藥、胰島素經鼻粘膜吸收被認為是效果確切的、口服該藥物在體內可引起細胞內胰島素的解聚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進入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發展迅速,不少制劑現已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有希望在最近一兩年內上市,從而將給長期蒙受注射痛苦的糖尿病人帶來福音。本文重點綜述了胰島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給藥系統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胰島素;非注射給藥途徑;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據1998美國糖尿病協會年度報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約為1.35億人,到2025年,估計糖尿病患者將上升到3億人,其中發達國家由5100萬增加到7200萬,增加42%;而發展中國家由8400萬躍進到2.28億人,增幅達170%。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5.9%,為此美國每年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上約花費1000億美元左右。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狀況也不容樂觀。1998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有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25歲至64歲的人群中發病率為2.5%。隨著我國人口的日益老齡化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胰島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藥物。目前市售胰島素制劑多數為注射劑,長期的注射會給病人帶來軀體痛苦和耐受性,這已經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被長期困擾的問題。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劑型的開發近二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不少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制劑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從而使該類制劑的開發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1口服給藥

查看全文

急性心肌梗死時血糖變化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時血糖變化的臨床意義。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根據入院時的空腹血糖分為血糖正常組,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組和血糖升高無糖尿病組,比較發病時的癥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發生率和病死率。結果入院時高血糖且合并糖尿病組無痛性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發生率和病死率高于其余兩組。結論早期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并發癥多,病死率高。有糖尿病病史者發生無痛性心梗的可能性較大。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并發癥

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常見暫時血糖應激性升高。為了研究血糖升高在病程的發展及預后的臨床意義,本文通過對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結合臨床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病例隨機選自我院2005-2008年住院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根據病史及入院時空腹血糖分為三組:血糖正常的38例,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32例,血糖升高但無糖尿病的36例。比較三組病人發病時的癥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及病死率。

2結果

查看全文

翻白草化學成分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學成分。方法用硅膠柱色譜、凝膠柱色譜等多種柱色譜分離,得到單體化合物,用各種有機波譜鑒定化合物結構。結果分離得到6個化合物,鑒定為坡模酸(pomolicacid,1),3-O-乙酰坡模醇(3-O-acetyl-pomolicacid,2),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3),2α-羥基白樺酯酸(2α-hydroxylbetulinicacid,4),槲皮素-3-O-β-D-葡萄糖(quercetin-3-O-β-D-glucoside,5),山萘酚-3-O-β-D-葡萄糖(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結論所有化合物均為首次從翻白草中分離得到。

【關鍵詞】翻白草;化學成分;三萜;黃酮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Potentilladiscolor.MethodsChemicalconstituentswereisolatedbyrepeatedcolumnchromatographies.Thestructureswereelucidatedonthebasisofspectraldataanalysis.ResultsSiscompounds,pomolicacid(1),3-O-acetyl-pomolicacid(2),oleanolicacid(3),2α-hydroxylbetulinicacid(4),quercetin-3-O-β-D-glucoside(5),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wereisolatedfromP.discolor.ConclusionAllthecompoundswereisolatedfromtheplantforthefirsttime.

Keywords:Potentilladiscolor;Chemicalconstituents;Triterpenes;Flavonoids

中藥翻白草又名雞腿兒、雞腳草、鴨腳參、天青地白,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干燥全草,是一種常見中草藥。翻白草性平,味甘、微苦,無毒,歸肝、胃、大腸經,具有止血止痢,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咳血、吐血、大便帶血、崩漏、肺癰、癰腫及結核等[1,2]?,F代醫學研究表明,翻白草具有抗菌、止瀉、抗腫瘤、免疫抑制和降血糖的作用,在民間和臨床上有抗糖尿病的應用[3~5]。文獻報道從翻白草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黃酮類,三萜類,單寧類和一些脂肪酸和酚酸類化合物[6~8]。本研究報道從翻白草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到的6個三萜類化合物,通過有機波譜解析鑒定了各單體化合物的結構,分別為坡模酸(1),3-O-乙酰坡模醇(2),齊墩果酸(3),2α-羥基白樺酯酸(4),槲皮素-3-O-β-D-葡萄糖(5),山萘酚-3-O-β-D-葡萄糖(6),所有化合物均為首次從翻白草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

1儀器、試劑及藥材

查看全文

冬蟲夏草化學成分試析論文

1冬蟲夏草的化學成分

冬蟲夏草內包括水分10.84%,粗蛋白25.32%,粗纖維18.55%,碳水化合物28.9%,灰分4.1%,脂肪8.4%,有效成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1.1核苷類化合物核苷類物質(腺苷、尿苷、鳥苷)為冬蟲夏草有效成分之一,尤以腺苷具有明顯的藥理作用[1]。1951年,由加拿大學者Cunningham等從蟲草的培養物中分離得到冬蟲夏草素(cordycepin)。國內學者呂瑞綿[2]等從西藏產冬蟲夏草中分離得到尿嘧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徐文豪等[3]報道水溶性核苷類成分主要集中在子座部分,蟲體含量甚低,并且從子座的水浸液分離得到微量的次黃嘌呤、鳥嘌呤、腺嘌呤和核苷。劉靜明等[4]從我國長春蛹冬蟲夏草菌絲中分離得到腺苷、腺嘌呤和冬蟲夏草素,其中腺嘌呤和冬蟲夏草素首次從菌絲體中分離得到。

1.2多糖類成分蟲草多糖(cordyceps.polysacchride,CP)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肝纖維化、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糖等多方面的作用。1977年,宮崎等人報道[5]從冬蟲夏草中分離出來一種水溶性的高度分支的半乳糖甘露醇聚糖,主鏈為α(1→2),糖苷鍵連接的D-呋喃甘露聚糖,支鏈含(1→3),(1→5)和(1→6)糖苷鍵連接的D-呋喃半乳糖基以及(1→4)鍵連接的D-吡喃半乳糖基,非還原性末端均為D-呋喃半乳糖吡喃甘露糖。Tadashi等[6]從冬蟲夏草中提取分離出一個含蛋白的半乳甘露聚糖(CT-4N),測定該多糖主要由D-甘露糖和D-半乳糖摩爾比為3∶5組成。季暉等[7]從人工菌絲經熱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Toyopear1650M柱層析得多糖精品(CHWP),產率1.71%,凝膠過濾法測得其分子量為3.2×104,CHWP經紙層析和氣相層析分析顯示含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其克分子比值為1.0∶2.7∶1.8,并且通過藥理實驗驗證了CHWP的降血糖作用。

1.3甾醇、糖醇類成分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學者從冬蟲夏草、涼山冬蟲夏草、亞香棒冬蟲夏草中已分離出麥角甾醇、麥角甾醇過氧化物、麥角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2,2-二羥基麥角甾醇、β-谷甾醇、D-甘露醇和蕈糖。呂瑞綿等[2]從西藏產冬蟲夏草中分離得到了蕈糖、甘露糖等糖醇類及麥角甾醇。其中蕈糖成分此前從未見在冬蟲夏草中報道。酈皆秀等[8]從西藏產冬蟲夏草的石油醚部分分離得到膽甾醇、β-谷甾醇和麥角甾醇及其氧化物;肖永慶等[9]從冬蟲夏草的乙醚提取物中分離得到膽甾醇軟脂酸酯、麥角甾醇和麥角甾醇過氧化物以及D-甘露醇。

1.4氨基酸成分冬蟲夏草中含蛋白質20.06%~26.40%,由天門冬、蘇、絲、谷、脯、甘、纈、蛋、異亮、酪、苯丙、賴、組、胱、半胱、色氨酸等16種氨基酸組成,水解氨基酸含量報道不一,多數報道含量為20%~25%,最少含量為5.53%。最多含量為39.22%,以谷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的總含量為最高,以精氨酸、谷氨酸、色氨酸及酪氨酸等為藥理學主要成分。馬驍馳等[10]研究了沈陽產蛹冬蟲夏草培養液的化學成分,并從中分離得到環苯丙氨酸-脯氨酸、環纈氨酸-脯氨酸、環亮氨酸-脯氨酸和環丙氨酸-脯氨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