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旁腺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14:05: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甲狀旁腺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研究論文

【關鍵詞】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旁減)是指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減少和(或)功能障礙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其特點為手足搐搦、癲癇樣發作、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以及典型的頭部CT掃描呈現雙側基底節區對稱性鈣化等,臨床多以神經癥狀為特點,部分以癲癇首發入院,容易誤診?,F將1998年11月至2007年11月收住本院的7例以癲癇為臨床表現的甲旁減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7例中,男2例,女5例。特發性甲旁減2例,年齡分別為21歲和40歲,病程6個月和6年;手術后甲旁減4例和放射性碘治療后1例,年齡35~62歲,病程2個月~10年。

1.2臨床表現

查看全文

甲狀旁腺癥臨床研究論文

摘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由于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少而引起的一組癥候群。其特點是手足搐溺、癲癇樣發作,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本文就我院經臨床確診的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的頭顱CT表現進行分析和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甲狀旁腺功能、頭顱CT

一、資料與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經臨床確診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5~60歲。30例患者中,21例為反復發作性四肢抽搐,7例為四肢麻木,2例為發作性癲癇。全部患者經臨床血鈣、血磷等生化檢查,血鈣濃度0.85~1.70mmo1/L,血磷濃度2.0~3.14mo1/L。全部患者均行頭顱CT檢查,掃描設備為ProspedEII雙層螺旋CT機,掃描層厚及層距均為5~10mm,連續掃描。

二、結果

30例患者CT檢查均發現腦內有不同程度鈣化,主要分布在雙側基底節區,丘腦,小腦齒狀核及腦回白質交界區,對稱性分布,基底節區鈣化為逗點狀、三角形、錐狀及倒八字樣;丘腦鈣化為類圓形斑點狀;小腦齒狀核鈣化為腎形、括弧樣;腦白質交界區鈣化為溝狀、迂曲條片狀。30例患者腦內鈣化部位頻數依次為蒼白球30例,尾狀核頭30例,額頂葉28例,尾狀核體25例,殼核26例,小腦齒狀核25例,枕葉14例,丘腦10例。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腦內鈣化病變呈對稱分布,鈣化大小形態基本一致,呈前后徑長,左右徑窄的特點,腦回白質交界區的鈣化有由前向后發展的趨勢,且隨病程延長加重,腦內鈣化越重,分布越廣泛,內囊未見受累;增強掃描未見異常增強影。

查看全文

胎兒甲狀旁腺同種異體移植

胎兒甲狀旁腺同種異體移植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癥,療效確切,維持時間久

,已被公認。國外開展甲狀旁腺移植研究已有90年歷史,但同種異體移植成功報道

較少;我國自1980年提出運用胚胎組織甲狀旁腺同種異體移植獲得成功以來,不少

學者對此作了進一步研究和應用,成功率明顯提高,積累了許多經驗?,F將近年來

有關胎兒甲狀旁腺同種異體移植的研究進展情況綜述如下。

1移植物的來源

查看全文

甲狀腺手術并發癥監護思索

甲狀腺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手術治療是其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甲狀腺解剖結構復雜、重要血管神經密布,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甚至威脅生命,因此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問題日趨引起人們的關注?,F將甲狀腺手術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行甲狀腺手術患者186例,男68例,女118例;年齡20~79歲,平均46.7歲。甲狀腺大部切除術49例,甲狀腺腺葉切除術63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56例,甲狀腺全切加頸淋巴清掃術18例。術后發生并發癥15例,其中喉返神經損傷引起暫時性聲音嘶啞6例,雙側喉返神經損傷行永久性氣管切開1例,術后切口內出血3例,甲狀旁腺損傷致低鈣血癥5例。方法:

①喉返神經損傷的觀察和護理:主要是行一側或雙側甲狀腺腺葉全切和(或)頸淋巴結清掃術,術中操作時損傷所致,如切斷、結扎、鉗夾或牽拉過度,少數是由于血腫壓迫或瘢痕組織牽拉引起。一側損傷患者表現為聲音嘶啞,雙側損傷導致聲帶麻痹,可引起失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需立即做氣管切開。如術中發現喉返神經被切斷或有損傷,可立即行自體靜脈橋接修復,效果確切[1]。預防關鍵在于術中操作輕柔,避免過度牽拉血管。術后患者回病房,麻醉清醒后,鼓勵患者發音,向患者提問,力求回答簡短,以早期判斷有無神經損傷,對聲音嘶啞者予以安慰解釋,使患者消除恐懼心理;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呼吸頻率、節律,觀察有無呼吸困難和胸悶情況。床邊備氣管切開包、吸痰器、急救藥品。對聲音嘶啞者應囑少說話并給予營養神經的藥物、理療、針灸等治療。

②術后出血的觀察和護理:多發生在術后48小時內,嚴重可引起呼吸困難和窒息,是術后最危急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或因結扎線脫落引起,術后劇烈咳嗽、嘔吐、頸部頻繁的活動都是出血的誘因。為了預防出血的發生,術前要做好完善的術前準備,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術后24小時盡量減少頸部活動,避免劇烈咳嗽,教會病人正確的咳嗽方法及咳嗽時保護傷口的方法。術后常規霧化吸入3天。床旁備氣切包、氧氣等搶救物品。術中采用先結扎后縫扎,徹底止血,并置引流管于創腔的最低處以利引流,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出液體量及顏色變化。術后血壓平穩后,讓患者取半臥或半坐臥位,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有無呼吸困難和窒息。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頸部是否迅速增大,如24小時引流量>150ml,頸部腫脹明顯,患者出現呼吸費力、煩躁不安、口唇發紺,說明有活動性出血,應立即通知醫生行床旁搶救,拆除縫線,敞開切口,清除血腫,如繼續出血,應及時送手術室止血[2]。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嘔吐進行相應處理。術后48小時內,患者不應過頻活動和談話,以減少切口內出血。術后痰多且不易咳出者,應做好保持呼吸道通暢的護理,幫助和鼓勵患者咯痰。

③甲狀旁腺損傷的護理:多數發生在術后1~3天,主要是由于甲狀旁腺受到損傷或血運受到影響。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發生率約2%,主要表現為低鈣血癥和手足抽搐,剛開始患者感覺手足麻木感,進一步加重可表現為手足搐搦。嚴重者表現氣管痙攣甚至引起窒息死亡[3]。因此手術中應避免誤傷、誤切甲狀旁腺。切下甲狀腺標本時要仔細檢查其甲狀旁腺有無誤切,如發現有甲狀旁腺,立即設法移植于胸鎖乳突肌肉中等是避免此并發癥的關鍵。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面部、唇周和手足部有無針刺和麻木感或強直感,有無手足抽搐。抽搐發作時,立即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10~20ml,地西泮等藥物以解除痙攣。癥狀輕者口服鈣劑,必要時加服維生素D。適當控制飲食,限制肉類、蛋類、乳類等含磷較高的食物,給予患者高鈣低磷食物,如豆腐和海產品。

查看全文

甲狀腺手術后護理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98例,男56例,女142例;年齡25~75歲,平均41歲。甲狀腺功能亢進53例,甲狀腺腺瘤10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35例,甲狀腺癌8例。

1.2手術方法單側甲狀腺次全切116例,雙側甲狀腺次全切66例。雙側全切加清掃6例。

1.2.1術后呼吸困難和窒息多發生在術后48h內,是最危急的并發癥[1]。常見原因:①切口內出血壓迫氣管、因手術時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結扎線滑脫所引起;②喉頭水腫:主要是手術創傷所致,也可因氣管插管引起;③氣管塌陷:是氣管長期受腫大甲狀腺壓迫,發生軟化,切除甲狀腺體后軟化的氣管失去支撐的結果等。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煩躁、發紺甚至窒息,可有頸部腫脹,切口滲出鮮血。術后注意觀察頸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敷料有無滲血,術后血壓平穩后取患者半坐臥位,嚴密觀察脈搏、呼吸、血壓變化,一旦出現血腫壓迫或氣管塌陷,需立即進行床邊搶救,剪開縫線,敞開傷口,迅速除去血腫,結扎出血的血管,待病情好轉,再送手術室做進一步檢查止血和其他處理;對喉頭水腫者立即應用大劑量激素,地塞米松30mg靜脈滴注,吸氧,呼吸困難無好轉時行氣管切開。因此,術后應該常規地在患者床旁放置無菌氣管切開包和手套以備急用[1]。

1.2.2甲狀腺危象是甲亢的嚴重并發癥,臨床觀察發現,危象發生和術前準備不夠,甲亢癥狀未能很好控制及手術應急有關。危象時主要表現為高熱>39℃,脈搏>120次/min,同時合并有神經、循環和消化嚴重功能紊亂。表現本組1例患者因急于手術,術前服藥時間短,術后27h發生危象?;颊弑憩F為高熱40℃,脈搏130次/min,大汗、煩躁不安、譫妄甚至昏迷。立即予以處理??诜饣浫芤?~5ml,緊急時將10%碘化鈉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以降低循環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氫化可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用退熱、冬眠藥物或物理降溫等綜合措施,盡量保持患者體溫在37℃左右,吸氧,減輕組織缺氧。預防關鍵在于術前做好心理護理,了解心理狀況,針對性的解釋、開導和安慰,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術前常規給患者口服2周盧戈液,心率較快者給予心得安,精神緊張者給地西泮,使患者情緒穩定,睡眠充足,體質量增加,脈率穩定在90次/min以下,脈壓恢復正常,基礎代謝率增加20%以下,腺體縮小變硬。術后早期加強巡視,觀察病情,發現危象,及時處理。

1.2.3喉返神經損傷主要是手術操作時損傷所致,如切斷、結扎、鉗夾或牽拉過度,少數是由于血腫壓迫或瘢痕組織的牽拉。一側損傷患者表現聲音嘶啞,兩側損傷導致聲帶麻痹,引起失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預防關鍵在于術中操作輕柔,避免過度牽拉血管。術后鼓勵患者發音,向患者提問,力求回答簡短,以早期判斷有無神經損傷;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呼吸頻率、節律,床邊備氣管切開包、吸痰器、急救藥品。本組1例因手術中鉗夾、牽拉所致,經理療處理后,3個月恢復。

查看全文

甲狀腺切除術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的臨床特點。方法對采用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的46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6例患者手術均獲得成功,術后1例出現飲水嗆咳,1例出現抽搐,在14d內恢復。隨訪2~33個月,未見復發。術后患者對頸部切口的愈合均較滿意,手術效果理想。結論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安全可行,創傷小,并發癥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甲狀腺切除術;小切口;臨床特點

甲狀腺結節是外科常見多發疾病,甲狀腺手術方式較多。各種手術方式各有優缺點,現將本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頸部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患者46例的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組甲狀腺結節患者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27~73歲,平均46.5歲。病史3個月~28年,平均69個月。彩超或CT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直徑1.0~5.6cm,平均4.7cm。病理診斷甲狀腺囊腫12例,甲狀腺腺瘤11例,亞急性甲狀腺炎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4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6例,甲狀腺癌1例。

查看全文

甲狀腺治療彌漫性結節性論文

【摘要目的探索甲狀腺全切術治療病變彌漫的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可行性。方法回顧分析59例已行甲狀腺全切的復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臨床和隨訪資料。結果術后短暫性喉返神經損傷136%(8/59),短暫性低血鈣186%(11/59),短暫性足踝水腫119%(7/59);術后通過口服甲狀腺素制劑能較好地維持血清中T3﹑T4水平。結論甲狀腺全切術適用于病變彌漫的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全切術;并發癥

Totalthyroidectomyforthetreatmentofmultinodulargoiter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feasibilityoftotalthyroidectomyforthetreatmentofdiffusemultinodulargoiterMethodsTheclinicalandfollow-updataof59casesofpatientswhounderwentthyroidectomywereanalysedretrospectivelyResultsTemporalrecurrentlaryngealnervepalsyoccurredon136%(8/59)patients,hypocalcemiaandankleedematemporarilyoccurredon186%(11/59)and119%(7/59)patientsafteroperation,respectively;takingthyroxinbyoralcanmaintainserumT3﹑T4atagoodlevelafteroperationConclusionThyroidectomyissuitableforthetreatmentofdiffusenodulargoiter

【Keywordsthyroidgland;nodulargoiter;totalthyroidectomy;complication

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甲腫)是常需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但手術后有不同程度的復發率,尤其是病變較廣泛的患者術后更易復發[1~4]。為探索能否應用甲狀腺全切治療病變廣泛的結甲腫,預防復發,筆者回顧分析了本院自1990年5月~2004年5月因結甲腫手術后復發,且因病變廣泛而行甲狀腺全切患者的臨床和隨訪資料。

查看全文

尿石癥成石過程中激素作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激素尿石癥

尿石癥的病因比較復雜,它與自然環境、社會生活條件、全身代謝紊亂及泌尿系統本身的疾患有關,可以認為結石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激素對泌尿系結石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改變機體礦物質代謝,破壞尿中礦物質的平衡,使尿中致結石因素如草酸、尿酸、磷、鈣等物質排出增多,而尿中抑制結石成分如枸櫞酸、鎂排出減少,引起晶體析出、沉積和結石形成。我們將近年來國外有關激素在尿路結石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研究綜述如下。

一、甲狀旁腺激素(PTH)

PTH是調節鈣、磷代謝的重要激素之一。一方面,PTH能使骨脫鈣、脫磷而重吸收至血循環,使腎對鈣重吸收增加,對磷重吸收減少,尿磷排出增多。另一方面,可促進腎將25(OH)D3羥基化,成為活性更高的1,25(OH)2D3,后者能增加腸道鈣的吸收,進一步加重高血鈣。此外,PTH還可抑制腎小管重吸收碳酸氫鹽,使尿呈堿性,進一步加快腎結石形成,同時還可造成高氯血癥性酸中毒,促使血漿白蛋白與鈣結合減少,游離鈣增加造成高鈣血癥。PTH分泌過多造成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引發尿石癥,已為多數學者所共識[1]。據報道,18%~40%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PHPT)患者合并有尿石癥[1,2]。在腎臟,PTH和與蛋白相偶聯的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活位于腎小管基底側膜上腺苷酸環化酶,使細胞內cAMP增加并充當傳遞信息的第二信使而發揮調節鈣、磷代謝的作用。因此,測定尿cAMP含量可間接反映體內PTH水平,這是PTH經典作用途徑[1,2]。Spiegel[2]發現除cAMP外,三磷酸肌醇和二?;视鸵材艹洚擯TH在細胞內的第二信使,它們被PTH激活后,也能調節細胞內鈣離子。Spiegel認為PTH病理生理作用包括:①對腎、骨的直接作用,可能對一些其他靶器官也有影響。②間接改變礦物質內部的穩定性。PHPT患者,PTH過量分泌,可導致骨脫礦、腎石癥、高鈣血癥及尿石形成,同時其尿中結石抑制物枸櫞酸鹽比正常對照組低,對結石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盡管PTH在PHPT患者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在大多數尿石癥患者,通常PTH的作用是次要的,不明顯的。Lindsjo等[3]調查324例尿石癥患者,結果顯示大多數高尿鈣癥患者主要因為腸道鈣高吸收而不是高PTH作用所引發。同樣,Weisinger等[4]在72例尿石癥病例調查中發現無PHPT的高尿鈣患者PTH很低或測不出。低鈣飲食后,尿鈣與cAMP無關。他認為原發性腎漏鈣的患者,由于負鈣平衡可繼發PHPT,相反,原發性腸道高鈣吸收的病人PTH分泌則可能受到抑制??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特發性高尿鈣患者中繼發PHPT的存在,PTH水平變化是繼發的,不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二、前列腺素

查看全文

甲狀腺機能亢進改良手術方法研究論文

【關鍵詞】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甲狀腺切除術;改良手術方法;療效評價

0引言甲狀腺機能亢進多發生于青年女性,隨著手術技能的提高以及方法的改進,傳統的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手術并發癥逐漸減少,但仍有一定的發生率[1-2].為解決對正常組織損傷小、并發癥少、外觀好等問題,我們引入微創理念,對甲狀腺機能亢進手術方法進行了改良,綜合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選擇200703/200803在本院實施甲狀腺機能亢進手術患者141(男43,女98)例,年齡(39.2±15.6)歲.病程3mo~7a.其中甲狀腺Ⅰ度腫大7例,Ⅱ度腫大99例,Ⅲ度腫大35例;左右葉對稱性腫大119例.術前輕度甲亢16例,中度甲亢64例,重度甲亢41例.術前完成血、尿、便常規,心電圖、氣管正側位片及凝血機制檢查.連續3d檢測基礎代謝率,以了解甲狀腺功能情況,必要時進行T3,T4檢查.將患者隨機分為改良手術組(n=65)和對照組(n=76).

改良手術組患者采用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2].采用局部麻醉或頸叢麻醉,取胸骨切跡上1.5~2.5cm處,作長4~6cm橫弧形切口,盡量在頸淺筋膜下疏松組織內游離皮瓣上至甲狀軟骨切跡平面,下方不游離縫,切開頸白線,不切斷頸前肌群,于氣管前筋膜上方斷開甲狀腺峽部,向左右側牽開,用食指伸入腺體后外側將腺葉稍頂起,控制腺體出血,提起甲狀腺下極在真假包膜間緊貼腺體鉗夾、切斷、結扎甲狀腺下極血管各分支及甲狀腺中靜脈,以便能充分顯露甲狀腺中下極,探查甲狀腺上極,于欲切除線處切除甲狀腺中下極,使保留的上極腺體組織約1cm×1cm×1cm大?。?].處理后甲狀腺窩用“T”字形膠管引流,另于切口下戳口引出.對照組采用常規甲狀腺次全切手術.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數據以x±s表示,采用非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不顯著.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改良手術組為(90.0±10.1)min,(150.0±17.2)mL;對照組為(102.0±12.5)min,(210.0±21.5)mL.術后并發癥及患者滿意度:改良手術組患者術后并發喉返神經損傷1例,考慮為麻醉所致,2wk后恢復,傷口全部Ⅰ期愈合,術后7~9(平均8)d出院,患者滿意度95%;對照組患者術后聲音嘶啞2例,甲狀腺危象1例,經治療均緩解,傷口全部Ⅰ期愈合,術后10~12(平均10)d出院,患者滿意度88%.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查看全文

甲狀腺癌并發癥預防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和病理特點及對甲狀腺癌改良手術方式的探索,提出如何減少甲狀腺癌的漏診與手術并發癥防治。方法對本院8年來對結節性甲狀腺腫586例并存甲狀腺癌59例的臨床分析。結果59例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48例、濾泡狀癌6例、髓樣癌3例、未分化及其他癌2例。其中微小癌(WHO定義最大直徑<1cm)28例(47.5%)。術中所有病例標本均行冷凍切片及常規病理切片,51例術中報告甲狀腺癌,診斷準確性達86.5%。對20例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全切加改良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另39例均甲狀腺次全切除或近全甲狀腺切除加術后左甲狀腺素抑制治療。結論甲狀腺癌與結節性甲狀腺腫有著密切關系,冷凍切片快速病理檢查是提高術中甲狀腺癌的檢出率是關鍵,手術操作細致及手術細節上的改進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甲狀腺癌并發癥預防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sofnodulargoitercombinedwiththyroidcarcinomaandtoexplorethemodificationofoperationsforthyroidcarcinoma,themethodtoreducethemisdiagnosisandoperationcomplications.Methods59casesofnodulargoitercombinedwiththyroidcarcinomaoutof586casesofnodulargoiterwithin8yearsinourhospitalwereretrospectivelystudied.ResultsAmongthe59cases,therewere48casesofpapillarycarcinoma(81.3%),6casesoffollicularcarcinoma(10.2%),3casesofmedullarycarcinoma(5.1%),2casesof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andotherkindofcarcinoma(3.4%).amongthem,therewere28minimumcancer(47.5%).Allthesamplesofthecaseshadfrozensectionexaminationandroutinepathologicalsectionexamination,51hadtheintraoperativereportsofthyroidcarcinomaandthediagnosisaccuracywas86.5%.Totalresectioncombinedwithmodifiedclearanceofnecklymphnodeswascarriedoutin20casesandsubtotalthyroidectomy,theother39caseshadsubtotalornear-totalthyroidectomycombinedwithlevothyroxineintake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sThyroidcarcinomaiscloselyrelatedtonodulargoitercombined,pathologicalexaminationoffrozensectionisthekeytoimprovethediagnosticrateforthyroidcarcinoma,carefulnessandimprovementinoperationcanpreventthecomplication.

【Keywords】ThyroidcarcinomaComplicationPrevention

根據Framingham數據庫統計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生率為5%~10%[1],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甲狀腺癌占人類惡性腫瘤<1%。根據瑞士一項500例全甲狀腺尸檢研究顯示,甲狀腺癌發生率為8.6%,其中乳頭狀癌74%,濾泡狀癌16%,髓樣癌9%[2];而絕大部分地區的臨床顯性甲狀腺癌的年發生率男0.9~2.6/10萬,女2.0~5.9/10萬。作者對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手術治療68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59例進行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