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4:56: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陶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陶瓷

傳統陶瓷對現代陶瓷藝術創作影響

摘要: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經歷了非常長的演變和發展過程,在20世紀的60年代末,我國的陶瓷藝術雖然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依然保留著傳統陶瓷藝術的創作特點。在一切都在飛速發展的今天,陶瓷藝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和突破,尤其是在裝飾和實用效果上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同時還需要用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深厚的精神內涵充實現代陶瓷藝術,使它在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同時,也要保留住本土的核心精神文化?,F如今的陶瓷藝術創作相比以前的傳統陶瓷藝術制作更加精良,更加有趣,并且也更具有個人風格和情感的特點。筆者主要針對傳統陶瓷對現代創作的影響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現代陶瓷藝術;傳統;陶瓷文化;陶瓷藝術創作

1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現狀

中國現代陶瓷藝術是由傳統陶瓷文化逐漸演化而來,因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給人以充分主觀想象的創作風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由此產生了大量的陶瓷藝術創作者,也吸引了很多陶瓷藝術的欣賞者。中國陶瓷藝術真正的創作,起源于20世紀中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到了20世紀90年代,陶瓷藝術中開始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受人歡迎,我國文藝創作有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不過,在數量眾多的文藝創作中,質量存在不足,產生了類似快餐藝術消費和抄襲模仿外國優秀作品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作品千篇一律,這樣機械化生產勢必會造成質量的殘缺。比如,有一部分陶瓷藝術家是在學術、工廠、研究所里進行創作,并沒有什么新的創作思路,主要為生產服務而創作;其主要考慮的都是如何適應市場,適應生產規程,適應大量的推廣,要降低成本。這樣他們就不可能把自己過多的主觀思想強加于市場,強加于制作生產,對于企業和市場而言,固然這很重要。但長此以往,陶瓷藝術家們就很難發揮自我的創作性和個性。所以主席才著重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因此陶瓷藝術家們應該在藝術和思想上多下功夫,爭取創作出更多的優秀文藝作品,既要有很強的藝術表達性,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2傳統陶瓷影響著現代陶瓷藝術的創作風格

要想創作出優秀的陶瓷藝術作品,一定不能忽略傳統陶瓷文化對創作的影響。首先現代陶瓷藝術重現和演繹了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風格。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歷史悠久,風格多種多樣,把傳統陶瓷的風格和現代的設計語言結合起來,去創作、運用其特有的符號重新演繹、產生不同的形式,既能體現出中國傳統味道,又帶著新潮、豪華的感覺??偟膩碚f就是,運用傳統陶瓷文化加上現代手法來制作,如果兩者得到巧妙的運用結合,必然會創作出相當優秀的陶瓷藝術作品。中國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其中傳統陶瓷文化更具“個性”,它有自己所獨有的思想和價值觀,還有自己特有的語言,但可惜的是目前這種現代陶瓷藝術的優秀作品并不是很多。

查看全文

廣東陶瓷公共藝術研究

摘要:廣東的陶瓷文化歷史悠久,擁有佛山、潮州、廣州三大特色陶瓷產區,是中國陶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及現代藝術文化的發展以及龐大的陶瓷產業鏈為廣東現代陶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現當代藝術材料觀的影響,出現了不少藝術家在材料領域進行探索,試圖打破傳統專業界限,而陶瓷材料以其自身的特性與藝術魅力吸引了藝術家的目光,被廣泛地運用在公共藝術創作當中,成為現代城市空間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

關鍵詞:陶瓷公共藝術;公共藝術;現代陶藝;改革開放

1背景優勢

(1)優越的地理環境。廣東省屬于東亞季風區,年平均溫度22.3℃,月平均溫度為保持在16℃~19℃之間。陶瓷公共藝術在廣東的發展避免了陶瓷因為溫度太低發生凍裂的情況。此外,廣東省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陶瓷原礦材料,為廣東陶瓷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深厚的陶瓷文化與陶瓷產業背景。陶瓷公共藝術在廣東的起源和發展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廣東多元的文化歷史背景和龐大陶瓷產業背景。無論是陶瓷藝術還是陶瓷產業都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最為盛名的當屬石灣的陶塑、潮州的瓷塑及廣州的廣彩瓷。除此之外,廣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龐大的建筑陶瓷產業基地,佛山自1983年引進新的陶瓷生產設備后就在現代陶瓷生產領域不斷創新,在全國衛浴領域位居前茅。而潮州楓溪陶瓷產業主要以生產出口日用瓷,其陶瓷產量久居全國前列,2004年被授予“中國瓷都”的稱號。

2介入空間途徑與方式

陶瓷公共藝術介入空間的方式受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影響。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為廣東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使陶瓷公共藝術獲得更大的發展,介入空間的方式也更多樣化,總結廣東陶瓷公共藝術介入空間的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幾種。(1)以室內軟裝工程的方式介入空間。20世紀90年代以后,廣東已經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城市、珠江三角洲開放區等多個層次較為全面的發展。各項事業迎來的發展的大好機會,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介入室內軟裝工程的方式為廣東陶瓷公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成為廣東陶瓷公共藝術進入公共空間中最常見的途徑之一。在這種方式中,藝術家充當乙方,工程承包者為甲方,甲乙雙方經過協商之后甲方委托乙方為特定的空間或者環境進行設計和建設,一般來講這種只涉及甲乙雙方的合作方式下的作品可實施性較高,整個流程下來效率較高,方便操作。(2)以創意園改造的方式介入空間。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從國家到省、市各級逐步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建設,各方面追求可持續發展,一些舊的被遺棄的工業園區重新受到了重視,各地區紛紛開始了創意園區的改造和建設熱潮,以創意園區的改造為切入點也因此成為陶瓷公共藝術介入空間建設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廣東,以佛山石灣南風古灶園區和廣東紫泥堂園區改造為例,為陶瓷公共藝術介入空間提供了條件。(3)以陶瓷公共藝術活動的方式介入空間。改革開放政策對中國來說不僅是在經濟和科學技術上的對外開放,同時也促進了文化交流的發展。在21世紀以互聯網發展為標志的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文化、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廣東,一些地方性的藝術文化交流也逐漸地頻繁起來,包括跨國性的一些藝術展覽、工作坊活動、競賽等。這些藝術活動中不乏以陶瓷公共藝術為創作方向,對廣東陶瓷公共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據所收集到的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在廣東省內舉辦過多個陶瓷公共藝術文化交流活動,如1999年12月舉辦的“99石灣當代華人陶藝家‘千年之燒’”、2002年由葛姆雷策劃舉辦的《亞洲土地》公共藝術項目、2008年“百萬夢想磚”大型行為藝術裝置策劃以及“南風古灶2009國際陶藝工作營”“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的中日韓國際柴燒工作營”等。工作營帶來的是各種思想與文化層面上的交流和碰撞,是公共藝術以環境為基礎一種更為開放式的創作,與城市環境,城市市民有較強的互動和交流。

查看全文

陶瓷藝術創作研究

摘要:本文結合古今中外藝術創作的有關論述和個人創作體驗,對陶瓷藝術創作的收藏、價值和創作狀態等問題進行了粗略梳理與思考。

關鍵詞:國畫;瓷畫;藝術創作;創作狀態

羅伯特•亨利在《藝術精神》的序中說:“博物館里收藏的藝術作品,無法造就藝術之國。但是,有藝術精神存在之處,就會出現珍貴之作供博物館典藏。更棒的是,人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能夠獲得無比的快樂。藝術讓人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這一切都是值得人們探究的美好事物?!惫P者從這段話中提煉出了三個問題:1、怎樣的藝術作品是值得收藏的?2、怎樣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3、怎樣的藝術創作狀態是最好的?其實,這幾個問題是我思考已久的,它在我心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只是苦于不能提煉出精準的語言來表述,羅伯特•亨利先生精準地為我作了回答。

1、怎樣的藝術作品是值得收藏的呢?羅伯特•亨利說“有藝術精神存在之處”的藝術作品是珍貴的。這一思想與我們國畫的創作理念是一致的,因為中國畫追求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中國人有極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常常將自己從自然物象中品味出來的特別品格與人們認為人類應該具有的精神品格相關聯,將其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出來(比如文學作品、書畫作品等),以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例如,國人酷愛梅、蘭、竹、菊,尊之為“四君子”:于梅,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在畫作《墨梅》中贊曰:“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以梅之品格引導人們樹傲骨,不同流。于蘭,《孔子家語•在厄》曰:“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币蕴m之品格引導人們立世需守節。于竹,清代畫家鄭板橋在畫作《竹石圖》中贊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币灾裰犯褚龑藗兠鎸Υ鞌〔磺?。于菊,魏晉文士鐘會(司馬昭的謀士)在《菊花賦》中贊之:“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碧拼娙税拙右自凇对伨铡分袑懙溃骸澳秃ㄓ袞|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币跃罩犯褚龑藗儾粻幨?,守貞操?!八木印保侵袊娜水嫳憩F最多的素材之一,文人士大夫們借之表達自己的情志,引導世人培養優秀品格。大自然里的梅、蘭、竹、菊以其獨特的品格教會人類怎樣面對現實,文人畫里的“四君子”以其極具正能量的“藝術精神”鼓勵人們做最好的自己。亦因此,人們喜與梅、蘭、竹、菊為伴,將其培栽于房前房后,日日品賞;亦因此,人們還喜以“四君子”圖為伴,將其懸掛于堂前室內,時時品讀?!八木印痹谥袊说木袷澜缋锸浅绺叩模八木印眻D在中國人的心里是珍貴的。

2、怎樣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呢?羅伯特•亨利說:“讓人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這與國畫的創作主旨也是一致的。中國畫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鳥。對于人物畫,唐代畫家、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說:“以忠以孝,盡在于云臺。有烈有勛,皆登于麟閣。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敗,以傳既往之蹤?!比宋锂嫷摹敖袒弊饔?,讓中國人有了正確的道德觀。對于山水畫,南朝•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圣賢暎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熟有先焉?!鄙剿嬕浴敖杈笆闱椤薄敖杈笆銘选钡谋憩F形式,引導人們感悟人生哲理,培養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對于花鳥畫,人人皆知,其核心是“以物寓意”“托物言志”。中國畫,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無一不在引導人們“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因此,參與創作中國畫的人們的一生都是有價值的。

3、怎樣的創作狀態是最佳的呢?在“創作過程中能夠獲得無比的快樂”的創作狀態是最佳的。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的先輩早給了答案:清代畫家鄒一桂在《小山畫譜•天趣》中答之:“人能以畫寓意。明窗凈幾,描寫景物,名花折枝,想其態度綽約,枝葉宛轉,向日舒笑,迎風欹斜,含煙弄雨,初開殘落。布置筆端,不覺妙合天趣,自是一樂;”宋代畫家宗炳在《山水畫序》中答之:“于是閑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藂,獨應無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賢映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結合自己的從藝經歷,再讀自己的創作狀態和感悟。筆者是一位瓷畫創作者,即用彩繪技法在瓷器上繪畫。彩繪,是陶瓷藝術的一種裝飾形式。彩繪藝人從起初只會在瓷上簡約地裝飾一些紋飾,到最終可以在瓷上描繪精美的圖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探索——改革——創新——精益求精,讓瓷富有了極高的“藝術精神”,無論是技藝,還是內涵。創作瓷畫最能令人“自是一樂”的是“布置筆端,不覺妙合天趣”。我創作最多的是傳統文人畫,但并不是完全承襲,而是以當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傳統文人畫,詮釋當代人的思想和情感。我喜歡看文人雅士的故事,喜歡讀古代詩詞,因為它們常常帶我進入精神愉悅的狀態,常常在我眼前浮現賞心悅目的景象。我很喜歡明四家(亦為吳門四家),因為他們都才學廣博。明四家里我研究最多的是沈周,因為沈周非常享受生活,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一直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心態,更因為沈周有《廬山高圖》?!稄]山高圖》是沈周在四十一歲時,為賀老師陳寬(醒庵)七十壽,憑借想象而作的。我好奇沈周為老師賀壽為什么要選擇廬山入畫,他沒有到過廬山卻憑想象將廬山表現得如此精彩。原來,陳寬是江西人,江西有廬山,而廬山是文人雅士們所向往的名山,沈周要以老師家鄉的名山,來比喻老師有廣博的學問和崇高的道德,所以,他選擇了“廬山高”這個主題,以之表達對老師的高山仰止之敬意。沒有到過廬山,卻能把廬山表現得如此精彩,令我對“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于是,我也興筆創作了一幅表達對沈周敬仰之情的瓷板畫《山水清音》。此作品將畫面一分為二,上半部分示遠山,下半部分繪近景:遠山入云,飛瀑萬丈;近景一橋跨壑,流水潺潺。橋的兩端,一是坐于山頭亭間觀景的高士,一是攜杖急步上橋奔亭的儒者。想象能拜謁我崇敬的沈周先生的場景,好爽……,快意無窮。沈周的《廬山高圖》激發了筆者深入廬山感悟山水、感悟生活的念頭,于是,我邀約好友一起造訪廬山。在與廬山親密接觸的那些日子里,令我受益匪淺:觀真山真水,感其態其形;靜坐聽音,悟人間百態。深入現實生活,令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感受,獲得了不少感悟,也讓我對沈周的《廬山高圖》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我對廬山瀑布情有獨鐘,常常以之入畫。因為心里有,所以創作時多為一蹴而就,無論是構圖布局,還是意境營造,都是從心底油然而生。我曾在鑲器上創作了一幅廬山瀑布圖,朋友們都認為很有氣勢、很美??晌颐棵慷嗽敹加X得好像少了點什么,反復琢磨終于找到答案,是意猶未盡,而這種意是用物象無法說盡的,于是我想到了前輩的辦法——意之未盡,題跋述之,在畫中的留白處題寫了唐•徐凝《廬山瀑布》的詩句“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詩畫相融盡我意,暢快……喜歡陶瓷藝術的都知道,瓷畫的構思布局與瓷器的器型天然合成,融為一體才是最佳的,因此,瓷畫藝人要想出佳作,先得讀透所有的瓷器的造型語言和藝術內涵,并且將它們存入自己的腦海,胸有成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有獨特的藝術構思的時候,腦海里會立刻想起怎樣的意境能賦于怎樣的瓷器之上,怎樣的瓷器能完美表達你的藝術精神。

查看全文

陶瓷藝術設計創新研究

摘要:中國陶瓷藝術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展示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與藝術特色。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陶瓷藝術作為一種文化也緊隨步伐。在當下,發生改變的除了社會意識形態外更多的是人們的審美心理,伴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陶瓷藝術發展迎來新篇章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文章從這一現狀出發,以現代生活方式為切入點對現代陶瓷藝術設計的改革創新進行剖析,希望能更好地促進陶瓷藝術的有機發展。

關鍵詞:現代生活方式;現代陶瓷藝術設計;創新

在中國,陶瓷藝術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陶瓷藝術是中國人在對美的追求上的重要體現,貫穿整個歷史進程,并在各個時期形成了極具時代特色的典型特征與藝術氣息。從古至今,她一直在藝術的大舞臺之上展示著自己的魅力,她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蘊含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朵絢麗奇葩。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審美意識在不斷改變。傳統的陶瓷藝術已無法完全滿足現代人們的多元化需求,一個全新概念現代陶瓷藝術應時而生?,F代陶瓷藝術在展示自身藝術特征與審美的同時還反映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面對如此嶄新的藝術形態,并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支撐。我們從現代生活方式切入進行研究剖析,著手陶瓷藝術的自身,在設計思維、意識形態、造型裝飾、材料工藝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一、現代陶瓷藝術設計的思維創新

現代陶瓷藝術設計一方面源于生活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受情感與審美的支配,它是將功能與形式、技術與藝術、物質與精神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藝術表達。在信息技術引領的時代,面對陶瓷藝術,消費需求已由原來的物質需求轉向了精神層面,已不再是人們生活剛需的器皿,更多的是體現時代文化的有機載體、賦予時代內涵的藝術化產品。因此,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創新思維就成了現代陶瓷藝術設計的主題,也是其最凸顯的生命力所在。思維創新需要我們解析現代生活本質,在深層次的體驗感知基礎上對現代生活進行大膽創新性的感悟。不能簡簡單單的只停留在外部形式上創新,那種臨摹照搬傳統的做法是消極落后的設計意識,終將被淘汰。設計師要不斷培養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不斷提高藝術表達能力,在創作時應更多的使陶瓷藝術品體現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并將其融入作品,真正做到立足設計思維創新的同時探索出符合現代人審美意識的表現形式。除外在表現之外還應對蘊意、風格、工藝材料等進行創新,改革創新百花齊放的設計意識是首選。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為現代陶瓷藝術設計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人們觀念不再局限于某一種,也不再有單一的衡量標準,多樣化個性化成為主導趨勢。面對如此現狀一切設計都應該以現代生活為前提出發點,向人性化方向發展傾斜,力求做到和諧共鳴,與現代人的審美變化與生活方式相吻合。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深思,在創新路上不要一味地追新求變,表現個性迎合多樣,而把傳統的文化與精髓拋之腦后,那便又流于形式毫無意義。對于現代陶瓷藝術,創新是亙古不變的追求,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要一方面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一方面創新創造出中國獨有韻味的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作品才不會被歷史淘汰。

二、現代陶瓷藝術設計的意蘊創新

查看全文

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1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體系現狀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需要發展同樣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需要政府、企業、銀行等組織機構的共同努力來發展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1.1政府引導資金投入。隨著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增強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了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和宏偉規劃。為了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以及促進文化產業繁榮,景德鎮市編制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截至2014年,景德鎮已建成19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其中國家3個、省6個、市級6個),創意產業5000余個。在景德鎮陶瓷工業園區,陶瓷文化創意企業已達60余家,占園區企業總數的37.1%。在景德鎮高新區,一批大型文化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集群,企業如哈哈尼、景東、古鎮、誠德軒的主要聚集地;在雕塑瓷廠,建國瓷廠的成立形成了陶瓷藝術家創意工作室的代表,聚集在陶瓷科技園,新都民營陶瓷花園代表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聚集區。1.2建立擔保機制。2012年,市政府安排資金用于增加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的資金規模。同年,景德鎮市縣政府共保證50家中小型陶瓷文化創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2.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5.63%。2013年,珠山區政府成立中小型陶瓷文化珠山區信用擔保中心。2014年,正式成立了景德鎮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服務平臺。1.3搭建中小文化創意企業金融平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趨勢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中小文化創意企業融為一體,升級為具有投資屬性的綜合文化創業服務機構。2014年,景德鎮啟動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景德鎮郵政儲蓄銀行以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為基礎,全職客戶經理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服務咨詢服務。一方面,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如融資支持證券、經紀、信用評級、稅務、法律顧問、管理咨詢,陶瓷生產和研究機構等機構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另一方面,景德鎮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為大量中小型陶瓷文化創業投資和融資服務的啟動和運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1.4銀企合作。2012年,由中國工商銀行設立的陶瓷發展基金,第一期資金已經到位并已開始運作,截至2015年12月,預計將資助規模達到10億元。景德鎮許多陶瓷文化創意企業規模小,直接融資能力相對較差,政府正積極帶頭,銀行和企業的專業參與,社會資本進入公私合營模式,引入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文化創意產品和財務管理、上市交易、O2O等渠道,重點關注“瓷金融”。

2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體系存在的問題

2.1政府投入的催化劑效應尚未充分顯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自90年代以來,政府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日益增長,但與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相比,仍然有所不足。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采取項目補貼的形式,企業使用后期獎勵機制的良好經濟回報,這些企業資本運作環境相對寬松。政府還將增加對企業投資的銀行貸款,給予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雖然政府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它已經引入了一些法規和措施,與這些企業相比,投資仍然相對較小。政府政策對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融資能力影響深遠。銀行因陶瓷文化和創意企業規模小、風險大,不想為政府提供資金。所以,政府要應從宏觀形式入手,為金融機構提供良好的投資和融資環境,提供一些中小文化創意企業融資的優惠政策。2.2投融資信用環境不對等。除政府外,雖然以投資和融資雙方為主要市場,以自己的業務、自資、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基本原則,但發展的基本概念非常不同。商業銀行以其穩定經營而聞名。在業務發展中堅持“安全,流動性和盈利能力”三管齊下的標準,要求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透明信息和相應的信用支持,而文化創意企業通常是中小企業,其中許多是在種子期,啟動期和成長期,再加上企業的家族、合作性質、高操作風險、可持續性弱,無法實現其獲得銀行融資所需的標準。

3完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體系的建議

在充分分析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及融資情況,結合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完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融資離不開政府的引導作用,還應積極擴展投融資渠道,努力完善投融資擔保體系以及不斷完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法律法規。3.1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及政府的引導作用。首先,政府應合理規劃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優化文化創意產業鏈管理。其次,政府還應整合和評估各地區現有的文化創意資源,找到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的最佳模式以及集聚區之間的聯系,利用各地區的優勢,相互補充,促進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的互動發展。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設立投資開發指導基金。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發展指導基金主要用于指導風險投資機構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根據支持文化創意企業在創業初期的重點方向,指導基金本身不直接從事風險投資業務。引導基金遵循“政府引導、科學決策、市場運作、防范風險”原則。3.2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1)指導、規范私人貸款。首先,對于中小型陶瓷創意企業,更多來自私營部門和金融機構等方面的靈活籌資。因此,解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企業的融資問題,通過將民間資本引入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完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融資體系,是一個重要途徑。其次,私人資本可以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資本增值的形式,以這種方式融資成本低,不會由于融資而增加文化企業的財政負擔。另外,私人資本進入陶瓷文化企業可以促進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更高效的資本運作。所以,引進私人資本為陶瓷文化企業可以帶來許多積極的效果。(2)私募股權融資。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主要以商業為主,私募股權融資模式的私募股權基金應成為文化創意企業的主要來源。通過私募股權基金可以使更多的外資和私人資本投資景德鎮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和融資主體不是單一的,而是社會的。(3)引進外商投資和融資模式。通過外商投資模式可以吸引外商投資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吸引外商投資。其一,讓外國公司或個人收購景德鎮當地的陶瓷文化和創意企業。其二,允許購買陶瓷文化創意產品,專利權或營銷權。其三,讓景德鎮地方陶瓷文化創意企業合作,分享雙方的市場資源。吸引外資同時,對景德鎮地方陶瓷創意產業保護和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但在引進外資的同時,應加強對外資的管理,建立文化市場檢查組,建立文化市場信息管理平臺,監督文化市場,完善文化市場監測信息系統法律法規,運用現代科技實施文化市場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實踐,通過文化市場的發展實現文化市場的科學管理,科學、統一、公平有序運作規則實現文化市場管理的現代化。根據目標原則、誠信原則、層次管理組織結構的原則,實現文化市場管理的標準化,管理組織結構的總體目標,政策一致的管理不同層次員工的組織結構不同管理目標,按照明確的分工承擔責任。3.3努力完善投融資擔保體系。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信息不向公眾開放,導致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投資者無法確定投資規模風險,因此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寧愿選擇放棄投資,這使得企業的融資差距越來越大。通過建立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信用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提高企業信息的透明度,使投資機構全面了解投資企業增加投資信心,降低投資風險,有利于陶瓷文化創意行業融資差距。景德鎮政府可以拓展擔保機構、產權評估和交易機構、保險機構、證券和債券機構等綜合擔保部門。具體來說,景德鎮金融分配資金設立專門的陶瓷文化創意投資保證基金或陶瓷文化創意投資保證公司,專門從事陶瓷文化創意投資保證業務合格將向相關銀行推薦。而且一旦對符合一定標準的文化產業項目實施貸款補貼政策,將大大促進文化部與商業銀行的戰略合作,商業銀行將擴大文化產業信用,將有效減少文化企業的貸款利息負擔。由景德鎮市政府牽頭,金融機構獲得信用信息整合,建立和完善景德鎮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的信用卡模塊,并使這個平臺真正發揮作用,可以方便查詢到各種小企業信用記錄,方便金融機構進行合理信用。還可以發送單獨的公司信用記錄數據庫,以構建電子郵件平臺,方便金融機構查詢。建立文化創意型企業信用信息平臺,首先可以針對銀行貸款降低信用風險;其次,中小企業可以提高誠信的意識,使金融市場有序運行;再次信用記錄良好的中小企業獲得貸款,以確保使用貸款規范需要不斷升級信用平臺以增加其方便性;最后以信用平臺為客戶信息,如平臺搭建,需要依托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更新數據庫實時確保數據是真實的。采用嚴格的保密制度,只允許經認可的合格金融機構輸入查詢。實現文化科技“雙輪驅動”戰略,文化與科技、金融相融合,“文化+”新業態不斷發展,文化創新驅動格局初步形成。3.4不斷完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法律法規?!笆濉睍r期,經濟發展全面進入新常態,政府相繼出臺了《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和發展。近年來,景德鎮市政府也頒布了地方法規和文化產業法律法規,為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但總體來說,這些法律法規分散,并沒有形成更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所以,還應完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法律發揮。首先,文化創意企業的資本準入制度不應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沖突,應鼓勵私人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只有有效地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才能激發文化創意產業的創造性和創造性主動性,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真正實現“創新、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使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創意理念共享全國乃至全世界。

查看全文

試議陶瓷酒瓶的設計

一、注重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陶瓷酒瓶的造型和裝飾設計

首先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其次就是為了使生產者取得更大利潤。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作為一個設計者在對陶瓷酒瓶進行裝飾設計時,最重點的就是如何設計使白酒能暢銷。這是設計裝飾的目的?,F代社會的發展對陶瓷酒瓶的造型和裝飾設計起到了激發靈感的作用。在世界藝術多元化發展,互相接軌的趨勢下,各種思想意識主流都涌入了經濟開放的中國。這就要求陶瓷的裝飾不僅要達到一定的藝術欣賞效果,展現酒文化的意蘊,同時要體現一定的經濟價值,只有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才能適合現代市場及消費者的要求。陶瓷酒瓶的裝飾由于受到功用目的和消費市場的制約,所以在選擇題材上要充分考慮,不可隨心所欲,應表現積極向上、健康美好、吉祥如意、寓意深刻的內容。讓人感到愉悅,使人得以修心養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適應現代生活,要求酒瓶在生活、實用、通俗和商業的基礎上展現其價值??傊?,陶瓷酒瓶的造型和裝飾設計要做到經濟、實用、美觀。

二、符合現代工業化生產要求

由于酒屬于大規模生產消費品,因此也決定了酒瓶也要能夠實現大批量工業化生產。陶瓷酒瓶的工業化生產流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模具翻模一次成型,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過程也較為簡便,但僅適用于造型及裝飾較簡單的酒瓶:另一類是通過將酒瓶的不同部位進行結構化拆解,而后將拆解的部件同步進行工業化流水線作業,最后將各部件的坯粘連起來,并針對不同部位進行單獨施釉。這種方法做工精細、個性化定制程度高,被廣泛地運用于造型及裝飾較復雜的陶瓷酒瓶,但生產效率相對于一次成型酒瓶而言比較低。陶瓷酒瓶的裝飾技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色釉、彩繪、雕刻、貼花紙等多種手法,現在多數裝飾為了達到效果均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裝飾手法相結合。這樣多種裝飾技法結合的裝飾能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意圖,體現酒瓶的美感,但是很多過于復雜的裝飾工藝不利于批量生產,這樣就不能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相對來說造價也會隨之提高,這樣又不利于生產者,成本的提高必然會造成成品價格的提升。但從市場調查來看中等價位的酒更容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所以在運用各種技法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它的銷售情況,盡量減少成本的造價,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被人們青睞,贏得市場。同時,除了設計上要達到一定檔次的審美標準,也要考慮到生產者的利益,盡量降低成本,才能提高陶瓷酒瓶在白酒行業的接受度。

三、兼顧陶瓷酒瓶的可回收利用性

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人類服務的,為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而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審美情趣在不斷的改善,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F在不僅追求物質上的充裕,同時也要求精神上的滿足。陶瓷酒瓶既是大規模工業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同時它又是工藝品,具有欣賞價值。既然具有欣賞價值,就可以考慮兼顧酒瓶的可回收利用性,這里的回收利用并非當作廢品回收,而是可以當做藝術品擺放在家中陳列;抑或作為某種盛裝其它液體的容器體現功能性。或許有人要說,普通的瓶子也可以體現出這種功能性。但實際上,人們對可回收產品的利用是有選擇的,怎樣體現酒瓶的可回收性,也成為陶瓷酒瓶設計師們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命題。

查看全文

傳統繪畫對陶瓷裝飾的影響

[摘要]中國傳統繪畫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將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融入陶瓷工藝中,不僅能提升陶瓷作品的藝術性和視覺美感,而且能拓寬傳統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使陶瓷藝術的表現范圍和藝術意境得到拓寬。現對陶瓷工藝的相關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傳統繪畫對陶瓷裝飾的影響。

[關鍵詞]傳統繪畫;陶瓷裝飾;影響;表現手法;融合

我國傳統繪畫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將其與傳統繪畫藝術相結合,能夠將傳統繪畫藝術的時代特點充分展現出來。在陶瓷工藝的發展過程中,根據不同時代背景,不斷創新陶瓷工藝的表現形式,陶瓷工藝在融合傳統繪畫藝術的同時也融入了時代特點,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共同發展。

一、傳統繪畫與陶瓷裝飾的結合

唐代以前,所謂純粹的繪畫發展得還不是很成熟,至宋元時期,隨著繪畫材料的豐富、文人的積極參與,繪畫藝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傳統繪畫大多是運用毛筆、水墨配合顏料和宣紙來進行創作,而且在傳統繪畫的創作過程中,人們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使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將傳統繪畫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傳統繪畫的不同表現形式可以將傳統繪畫分為工筆畫、寫意畫、白描畫和水墨畫等。除此之外,人們在創作過程中還可以根據畫作不同的表現內容,將中國畫分為山水畫、人物畫以及花鳥畫等。傳統繪畫在內容表現方面相當豐富,同時繪畫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中國傳統繪畫的創作與時代背景和社會形態有著重要的關系。例如,宋代是我國歷史上比較重視書畫的一個朝代,同時也是古代陶瓷發展的鼎盛期,創作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其裝飾題材以折枝花為主。宋瓷上的牡丹花紋構圖嚴謹、姿態生動、變化適度、造型優美,創作了“喜相逢”的圖案構成形式,別具風采。元代青花瓷器色彩單一、簡潔。明代瓷器上的繪畫則是當時裝飾藝術的最高點。中國傳統繪畫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表達了不同的繪畫特點,能夠準確地傳達出當時的社會生活,再加上受到當時宗教和經濟文化的影響,使得傳統繪畫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傳統繪畫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

當代陶瓷藝術論文

但是很少有人去刨根問底:這些被人懷疑其價值甚至最后被拋棄的東西究竟是不是藝術?其實在真正的畫家眼里,藝術和非藝術一直存在著明顯的界限。所謂當代藝術的危機實際上是假藝術的危機,甚至只是廣告和畫廊的危機?!边@位畫家明確指出,這些所謂的藝術,實際上是假藝術,非藝術。他還舉了一個生動的事例:“有一個在全世界巡展的藝術家,他展出的是四塊鵝卵石,上面撒點灰塵,這即是所謂的觀念藝術。有人從旁走過,驚嘆道:‘妙極了!’同樣是這些人,當他們在沙灘上看到同樣的東西時,卻視而不見。我認為這很荒唐,令我想起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衣’。一個藝術家,如果拿來了一堆垃圾,他說,這是好藝術、新藝術,只有審美能力低下、僵化守舊的人才看不見。于是人們說,那是多么美妙的藝術??!我想說,這是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創新不是搞所謂的觀念藝術,不是把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放在射燈下就叫藝術。這是藝術家應該掌握平衡的地方,怎么在既不拘泥于傳統的同時又不誤入超前的觀念藝術的歧途。這種現象在陶瓷藝術領域也屢見不鮮?,F如今,形形色色的藝術陶瓷充斥著陶瓷市場,種類繁多,每個藝術家的風格也迥然不同,而這都被統稱為當代藝術陶瓷。當代藝術陶瓷融合了許多中國的藝術元素,反映了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征,作為一種藝術結晶,它時尚、前衛,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反映了當代中國的精神風貌,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符號。但對于相對傳統的作品有精華同時也有糟粕,我們不可能全盤吸收或否定,但越來越多的題材陳舊,技法落后的作品盡管帶有大師頭銜,卻被湮沒在茫茫市場中。當然,一些所謂的觀念性的作品也是得不到市場認可的,非藝術和皇帝的新衣都是忽悠不了懂行的買家的。藝術的創新已成為藝術家和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因為人們都強烈地認識到,一個沒有創新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件沒有創意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是不值得收藏的。市場是殘酷的,絕大多數收藏者是理智且具有預見性的,他們在考察藝術家獨特風格的同時也在考察能否在藝術史上占有地位。藏家需要的是藝術含量高、繪畫技法新穎、文化內涵深厚、個人風格獨特、陶瓷裝飾語言豐富,并且符合當代人審美情趣的作品,而不是一味摹古的傳統作品。而這些正是現代陶瓷市場發展所要求我們陶瓷藝術家的,不然必定會被市場淘汰,被歷史的車輪碾滅在時間的軌跡里。

藝術貴在創新,無論是當代藝術還是傳統藝術,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盲目接納。還要有一個改變吸收的過程,食古不化和一味崇洋都不可取,吸收和繼承不等于照搬套用,借鑒不能代替自我創造。在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中應該規避簡單化,克服片面性。值得欣喜的是,現在出現了許多敢于探索,勇于實踐的藝術家,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創新的優秀作品。然而,也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愿看到的現象。有些人把“創新”當成了一種時髦的詞匯,成為一種口頭禪,他們把“創新”作為一幀標簽,成為新、奇、怪的護身符;有的將陶瓷器型任意扭曲、殘損,美其名曰:“創新”;有的把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等畫種的表現手段硬往瓷上套,青花雖越畫越精細,發色卻越來越浮淺;噴槍越用越靈活,畫面越來越陳化;海綿越用越自如,形式卻越來越呆板。這種全然不顧陶瓷自身語言特征的表現方式,也說是在“創新”。還有的使出渾身解數,洋洋灑灑在瓷上做戲作秀,遺憾的是,這并不是我們所想所要的創新。創新不是怪誕、荒謬、做作的代名詞。在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任何一種創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是在很長時間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產生的,還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洗禮,才可能被社會所認可。我們客觀地回頭看看,我們能有多少所謂“創新”的作品經得起這些考驗?大多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創新的源動力來自藝術家的理念,“新”有深刻的涵義。什么是新?最核心的是,要有新的理念,有了新理念才會有新的思想,才可能創作出新精神、新形式、新面貌的作品。作品是藝術家思想、閱歷和修養的集中體現。如果思想僵化、知識陳舊、手段老式,何來創新?只有觀念新,才會有作品的立意新,才會有新的形式美感。還需要注意的是,創新也應從藝術各自的材料工藝出發,應與所處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陶瓷藝術屬工藝美術,想要創新,材質、工藝、裝飾材料等工藝手段首先也要有創新才行。所謂的創新,是相對于舊而言的新。新是舊的發展延續,舊是新的根莖基礎。好比一棵大樹,新枝葉是老枝葉發出的新生命,只有枝繁葉茂生命力旺盛的參天大樹,才會年年有新綠。藝術的創造力體現在藝術家淵博的知識,扎實的功底和思想的境界上。藝術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如果沒有新生命的延續,離衰亡就不遠了。所以說,創新是藝術家的本能,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然而創新意識的形成是個奇妙的過程,有人說需要靈感。把靈感說得神玄不已。認為成功藝術家之所以創造能力很強,是他們的“靈感”很豐富,他們只要幾杯杜康下肚,靈感就會如泉涌。其實,靈感是什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語見的,他說:“靈感是知識、經驗、追求、思索與智慧綜合在一起而升華了的產物?!膘`感的內涵如此之豐富,它要求我們要做到如上幾點靈感才會產生。但是,知識的掌握,經驗的積累,方向的把握,思維的活力以及智慧的培養決非短期能達成的,更何況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基于藝術而言,不管是傳統或者當代,也不管是具體還是抽象,這些都不重要,它只是一種表現形式。當今社會是個兼容的社會,包羅萬象,重要是作品要體現作者的真實情感。形式風格沒有優劣,主要看重的是不是最適合的,除此以外,就是舍本求末。藝術是傳遞情感的符號,當你傾注真情,娓娓道來你的故事的時候,一定能讓觀者為之動容。梵高用他粗重的筆觸傳遞他已經失控的情緒;八大那翻著白眼的獨角鳥傾訴著他欲哭無淚的哀情;而徐渭的斑斑墨跡,讓人分不清是血還是淚……人們的心被震撼,被征服,這就是真情實感的力量所在,創新的力量所在,藝術的力量所在。

總之,創新是一個漫長的探索之路。只有堅持下去,或許某一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敝链耍覀儜摿私饬俗鳛橐粋€藝術家應該所具備的素質,這不是某個藝術家、某些藝術家、而是一切藝術家都具有的、與藝術創作相關的素質。一是為藝術而獻身,二是創新精神。除了這個共性以外,同一時期同一地方的藝術家面對相同的社會生活而創作出不同的作品,就涉及到藝術家的個性了。藝術家必須具有某些素質才能成為藝術家。這個道理也是對的,某個藝術家特別優秀,創造了特殊的藝術風格,這就是藝術家的個性所在。最后希望所有的陶瓷藝術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利用陶瓷這個豐富特別的載體創作出更多符合當代主題并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好作品,讓世界看到當代瓷都藝術家的風貌。

作者:李珺娜

查看全文

陶瓷營銷的現狀與需求

一、我國陶瓷的市場營銷現狀

當前我國日用陶瓷生產企業對陶瓷產品的設計認識不夠深。由于陶瓷業是我國傳統的支柱產業,我們的日用陶瓷產品的生產成本低,在價格上我國有著一定的優勢,這一點在一定意義上推進了中國陶瓷的發展,因而我國日用陶瓷出口產業飛速發展,呈現大好的景象。但是由于價格低這樣的情況,很多的企業只從事簡單的產品加工以及銷售,運作非常簡單,沒有自己獨立的有影響的品牌意識,沒有重視產品的深加工。當價格處在非常低的位置,并且產品價格很難上升時,就不能符合當前追求個性化產品的大市場,產品很難從低端轉向高端個性化產品,從而不利于產品的長期發展。隨著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大幅度的提高和經濟收入的飛速上升,不同的新觀念正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質量,欣賞水平整體提高,高質量生活的追求觀念正日益融入現代社會。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陶瓷產品的設計和運用,都必須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通過陶瓷產品的功能、結構和形式,來領會到設計者的良苦用心,才能令使用者品味出他們如何結合美的規律與社會時尚,有的放矢地服務于各階層人士,讓人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融洽和依賴。這正是我們目前陶瓷產品設計中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市場調研與陶瓷產品設計的有機結合是陶瓷企業走向良性循環發展的關鍵環節。進入WTO以后,我國的陶瓷產品出口由于價格問題先后遭遇到不止一次的反傾銷,因而提高陶瓷產品的檔次、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以避免反傾銷對企業所造成的損失,已成為我國大型陶瓷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的當務之急。許多企業必須調整經營策略,通過對國際陶瓷市場的深入調研和總體把握,分析并通過信息的搜集、綜合分析,并對進口國消?者的收入、風俗和愛好等特點的調查研究,重視進口國的人性化研究、分析,使市場調研、技術創新、產品設計三者有機結合,從而提高產品檔次,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使企業進入良性的循環軌道。

二、陶瓷的市場營銷的發展需求

我國陶瓷行業正向高端的產業發展,需要的是高水平人才,能夠把陶瓷產品做出品牌的高水平人才,真正滿足陶瓷行業要求的營銷人才應該是一種創新型、復合型人才。這類人才必須具備陶瓷產品的分類和鑒賞能力,并且能夠知道陶瓷加工的技術特性和質量標準等多方面的知識。但是高校現有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仍單純以經濟、管理、營銷、策劃等為主,所以學校應放寬專業口徑,要求學生學習陶瓷藝術鑒賞、陶瓷工藝與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并最終建成跨學科型課程體系,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文理結合、理工結合。高校畢業生往往難以適應需要大量經驗的營銷工作,區域內高校的營銷專業教學也缺乏足夠的實踐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實際經驗。對企業而言,使用缺少經驗的大學生需要在時間、培訓?用等方面付出很多成本,對學生而言,工作經驗的缺乏也給自身就業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學校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可行辦法就是盡快在日常教學中實現實踐教學和課程教學的相互促進、融合,形成從培養目標、人才素質結構、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踐活動等方面一體化的新體系,進一步促進以就業為導向的能力培養。在不斷改善校內教學與實踐條件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以陶瓷企業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或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時問到本地陶瓷企業兼職、調研,從而增加學生技能培養和經驗鍛煉的行業針對性。如此一來,學校便可以提供更多具有一定經驗的人才,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就業率,區域內的陶瓷企業也可以借此獲得急需的人力資源,提高生產和經營效率,從而實現企業與高校的互利雙贏。

在提高對營銷的重視程度、發掘自身人才需求的基礎上,企業應當以良好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吸引營銷人才,滿足自身需求,公司內部也要培育和建設營銷文化,增強營銷人員的凝聚力,造就一支忠誠企業、勤奮工作、不畏困難、素質過硬的營銷隊伍。首先,應根據“行情”,向營銷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而不要單憑主觀意愿訂薪酬,或者過份地強調企業內部待遇的“平衡”,與其日后被迫參與產品市場的惡性競爭,倒不如先不吝成本地參與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利用人才優勢構筑壁壘,回避產品市場的惡性競爭。此外,也不要總把營銷人員看作“打工仔”,要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利潤轉股、期權、贈股、折價配股、分公司參股等形式轉變優秀營銷人員的身份,以充分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更好地留住人才。只有由富有經驗的、長期為企業服務的營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才能充分利用自身經驗和關系網絡,發揮關系營銷模式在陶瓷營銷中的優勢。

查看全文

陶瓷茶具設計研究

[內容摘要]為明晰當代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的整體現狀,本文立足于相關專著、書籍、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等文獻資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70年間(1949—2019)有關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的文獻進行了相應分期分類的整理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展開綜述與簡評,為該領域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述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各類與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相關的研究文獻眾多。以中國知網(CNKI)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檢索基準,以1949—2019為時間區段,以“茶具”為主題詞檢索,共發現2688篇文獻,其中博士學位論文19篇;添加“景德鎮陶瓷”作為并含檢索詞,共檢索出122篇文獻,其中博士學位論文4篇。而以其所從屬的日用瓷范疇展開檢索,共發現1405篇文獻,包含博士學位論文4篇,多涉及陶瓷茶具設計研究問題?;诖?,本文將結合已出版的89本專著、編著、編輯類書籍文獻,從分期與分類兩個方面對70年間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文獻進行梳理與述評,以期為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提供參考。

一、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簡況

當代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始時期,即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結束(1949—1977)。該階段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的恢復期,以茶具設計為核心的主題性研究較少,多散布于史料整理、方志撰寫與日用瓷生產工藝技術梳理歸納類研究中,且在發現、總結其難點與成果的同時涉及傳統陶瓷茶具的生產制作問題,而后由于社會環境背景等諸多外界因素致使該階段研究停滯。第二階段為奠基時期,自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肇始期至20世紀末(1978—2000)。景德鎮陶瓷產業隨社會趨勢進入重啟階段,日用瓷研究領域側重于技術性問題的突破與相關產品質量標準的構建,為其設計實踐研究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客觀技術條件。同時學界針對陶瓷史論的研究在該階段漸成體系,使豐富的史料案例資料得以呈現,其中對代表性案例的闡釋方式與思路,即工藝美術史研究范式成為后期陶瓷茶具設計研究范式的基礎模板。第三階段為發展時期,自21世紀初至今。該階段陶瓷產業在工藝技術層面已形成完備基礎,原始產業體制隨市場經濟的改革也將其設計研究推向新的階段。具體表現為文獻數量的增加,相關專著、案例匯編、刊物發表已達數百篇;原本專注于陶瓷茶具史料案例的研究也與茶文化、飲食文化演進研究出現廣泛介入融合的態勢,多元的設計實踐研究拓展了其領域研究的維度,在擴充了研究視角的同時也豐富了陶瓷藝術設計學科研究的內容。

二、景德鎮陶瓷茶具設計研究分類概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