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干部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15:04: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鄉村干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鄉村干部

“免稅時代”鄉村干部該干點啥?

筆者近日參加人大代表團例行活動,在與一些鄉村基層代表交談中,發現他們普遍流露出一種莫名的失落感和盲目感,對農業稅取消后自己該干什么心里很茫然,認為現在“沒權、沒錢、沒了管理農村和農民的‘杠桿’支點,如今當鄉村干部真沒勁?!?/p>

仔細分析,“免稅時代”鄉村干部進入“茫然期”,關鍵還是長期以來鄉村干部工作職能錯位所致?!耙X、要糧、要命(計生)”曾經一直是鄉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也衡量他們政績的重要標志。為此,鄉村干部工作主要集中在收稅收費、維護社會治安和看管婦女的“肚皮”上。為了實現“政績”,搞得鄉村干部與農民群眾之間情緒對立,甚至釀成惡性案件,影響很壞。事實上,這種職能定位本身就是“錯位”的。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服務廣大農民、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才是鄉村干部真正的職責所在。免征農業稅,實際上是為鄉村干部“減負”,把他們從繁重的收費收稅工作中解脫出來,密切與農民群眾的關系,改進和加強服務農民的工作,這是職能的“回歸”。

“免稅時代”呼喚鄉村“新政”。免征農業稅,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收,擴大基層民主必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政策的有效落實給農村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現實條件下的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如何正常有秩運行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當前,采取辦班培訓、領導幫帶、考核激勵、精簡機構等辦法,加強基層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推進鄉村“新政”,要把功夫下在“一推雙帶”上。就是要在著力提高鄉村干部素質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農村富余勞力轉移,帶動農民素質提高和增收致富。因此,鄉村干部要變“管理型”為“服務型”,迅速從過去催種催收的“四季歌”,向急農民所需的“全天候”轉變,從過去指揮農民的“司令官”,向幫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參謀”轉變,從過去抓管理的“農業警察”,向農民群眾貼心的“服務員”轉變,以便更好地服務農民,指導農村工作,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吉林省梨樹縣鄉村干部通過加強職能轉變,采取“獻策不決策、參與不干預,政府搭臺不唱戲,服務不增負”的措施,指導全縣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就受到了農民的歡迎。

現在,鄉村干部決不是無事可做了,而是輕裝上陣,應該大有作為。鄉鎮政府也不是可有可無,不僅僅是取消的問題,而是要在改革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進行撤鄉并鎮,理順體制編制,削減冗員。在此基礎之上,大力強化鄉鎮政府建設,增強執政能力。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管理有效探索思考

**鄉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前些年,由于部分鄉村干部工作漂浮,作風散漫,群眾對干部不信賴,全鄉工作曾一度被動落后,黨群干群關系不很和諧,群眾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相對較多。**年以來,該鄉新任黨委班子迎難而上,積極探索鄉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新模式,較好的優化了干部作風,提升了士氣,打開了工作局面。目前,該鄉多項工作已躋身全市先進行列。

一、積極的探索

途窮思變,久亂思齊。面對渙散的鄉村班子和被動的工作局面,**年初,新一屆**鄉黨政班子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鄉深入開展了以“四清四明”(清計生,明法紀;費,明義務;清財務,明清濁;清所為,明職責)為主題的專題教育活動,對全鄉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隨即,從健全制度入手,從強化管理著力,不斷激發鄉村干部的內在潛能。

1、民主立制。在廣泛征集黨內外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堅持民主議事原則,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符合本鄉實際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以其作為全鄉工作的總指揮棒,實施對全鄉人、財、事的全面監管。一是在干部管理上求細致。該鄉建立健全了早晚指膜考勤、干部分工駐村、工作交流調度、定期學習講評、機關內務衛生等系列規章制度,對鄉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出勤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規范,通過完善的制度體系,促使鄉村干部明確職責,主動作為。如為優化鄉村干部會風,狠剎開會遲到、早退和隨意缺會等現象,該鄉嚴格實行了會前會后點名、會中量化計分制度,并直接以經濟手段保證制度落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在工作運行上求合理。把計生工作、社會治安、基層黨建、重點工程建設等工作納入全年目標管理考核范疇,按照既符合上級精神又體現本鄉實際的原則,提出每項工作的年度總目標、總要求,以此作為工作考核的總依據。同時,為發揮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對各項工作的指導和推動作用,該鄉以季度為時段,提出了每一季度各項工作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以及每項工作在目標管理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并工作任務細化量化落實到片到人。三是在財務管理上求規范。積極推行村級民主理財制度、村財鄉管村用制度,對村級財務嚴格實行專賬管理、報賬開支、預算監管,嚴控財務收支。該鄉財政所在信用社為各每個村設立了一個財務專戶,安排專門會計負責管理,同時,定期張榜公示財務收支情況。在鄉財本級,著重加強票證、現金和賬務管理,嚴格規范支出核批、核報程序及范圍,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資金一個庫、審批一支筆,不斷提高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2、層級管理。為提高管理績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該鄉積極推行“分權而治”的層級管理制度,讓鄉村干部在適當的權力空間中,增強團隊意識、主體責任,推動工作高效落實。在鄉一級,根據全鄉工作實際,按照“工作難易相當,任務基本對等,地域盡量接近,保障重點工作”的原則,將全鄉21個村劃分為4個片,并設立計生、重點工程建設、后勤管理3條線,各片(線)設正副片(線)長各1名。所有正副片(線)長均由全體鄉機關干部無記名投票產生。各片工作實行片(線)長負責制,片(線)長擁有選片權、輪選組閣權、人事任免權、片內管理權和財務分配權,全權負責片(線)上日常工作的安排、協調、處理和調度。各片片長根據工作需要,可直接任免片內各村副職干部,同時,對村支書、主任的任免具有主要建議權。在村一級,徹底改變過去“鄉為主、村為輔”的工作格局,將工作權力下放,管理關口下移,把村級工作的計劃、組織、人員調配、指揮領導等各項權力交由村支書全面負責,由村支書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逐步分解;村級日常行政事務決策權下放到村主任,重大決策由村委成員會同村支委集體研究決定,并督促各村參照鄉干部分片駐村的管理辦法,實行村干部包組負責制,主動將工作任務具體到人,并呈報鄉黨委、政府備案,鄉黨委、政府只從季度考核入手,對各片各線各村工作進行宏觀掌控。

3、雙線考核。鄉黨委每季度對鄉村干部進行一次工作考核,從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兩個方面對干部季內工作進行一次全面客觀的評價。每季度前,鄉黨政領導根據上級的工作安排,分別就各自分管工作提出季度工作重點,由鄉村干部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委員會審核后,分解到各片各線各村,作季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指標,并按照百分制計分原則,擬定季度工作初步考核方案??己朔桨附涏l黨政聯席會議集體討論通過后,即成為全鄉各項工作的考核依據。鄉黨委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主任的考核工作委員會和由鄉長任主任的考核執行委員會。季度工作完成后,鄉考核工作小組按照季初定下的方案,對各片(線)、村的日常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并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劃等。對上級部署的緊急任務或重點工作,則取采取隨機調度、動態考核、折合量化的方式進行,既保持考核的靈活性,又增強隨機任務的快速啟動能力。兩項得分累計結果即為干部的季度績效。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始終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監督下進行。在考核工作的各個環節,各片各線各村和每一名鄉村干部均可通過正當途徑,了解核對自己本季工作的得分,有權對不合理的分值扣減進行質疑,并要求更正??己私Y果經鄉黨委領導會議通過后,在全鄉張榜公示。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黨建總結講話

同志們:

也是傳達貫徹上級黨委關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實施“先鋒”工程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鄉黨委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這次全鄉黨建工作會議是鄉黨委專題研究部署黨建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春耕生產剛剛結束,就召開了黨委會專題研究了相關工作。為了開好這次會議,增強會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鄉黨委還組織班子成員和各村支部書記、主任到部分黨建工作開展較好的鄉鎮參觀學習,通過比較,總結了鄉近幾年來黨建工作取得的成績,較全面深入具體的解了鄉黨建工作存在一些差距。剛才,鄉黨委李書記作了一個很好的講話。李書記的講話從全鄉工作的大局,闡述了做好黨建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從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實施“先鋒”工程,全面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鄉黨的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個講話對今后全鄉搞好黨建工作將產生較大的影響,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和指導作用。希望大家認真領會,并切實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年以來全鄉主要黨建工作作一個簡要回顧,就如何抓好今年及今后的黨建工作講幾點具體意見:

一、年以來我鄉主要黨建工作的簡要回顧

自年實施“先鋒”工程以來,鄉黨委嚴格依照省州縣有關會議、文件和縣委永發[]12號《關于實施“先鋒”工程,大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的精神以及鄉黨委的實施方案,圍繞“五好五帶頭”的總體目標和“三抓三增強三培養一體現”具體要求,扎實工作,為推動全鄉“先鋒”工程向縱深發展奠定了基矗鄉黨委在抓好各支部常規黨建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以下七個方面取得了突破。

1、積極探索“支部帶協會”的農村黨建新模式。鄉黨委、政府以實施“先鋒”工程和開展干部駐村入戶促農增收工作為契機,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目標,積極探索“支部帶協會”的農村黨建工作新模式,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優勢產業的發展。一是在最具優勢的核桃產業上,建立黨支部介入型的核桃產業協會。二是在農民最需要服務的民族工藝產業,建立黨支部引導型的彝族服飾刺繡協會。三是注重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環節,建立黨支部領辦型的中藥材種植技術協會。目前,3個協會中有會員135人,其中黨員31人。

2、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鄉黨委把實施“先鋒”工程和“10.16”恢復重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成立了“鄉‘10.16’地震恢復重建先鋒服務隊”,121名鄉村組黨員干部駐村入戶,走訪調查,對120戶地震民房使全鄉恢復重建工作按統一標準如期完工,接受上級的檢查驗收,同時也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工作報告

今年以來,鄉不斷加強宗旨教育,切實踐行“三嚴三實”,著力強化提升鄉村干部“四種意識”,進一步推動作風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穩步和諧發展。

一是強化目標任務意識。按照年初確立的目標任務,明確時間節點,推進招商引資、鄉村統籌建設、扶貧幫困和民生工程等重點工作。按照序時進度,近日,鄉班子成員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查找差距,使下半年目標要求更加清晰。

二是強化問題導向意識。對照“三嚴三實”,結合自身情況查擺存在的問題,在查擺問題時發現存在招商引資等工作雖然氛圍濃厚、制度嚴明,但成效不明顯,農村環境整治雖然力度較大,但難以出亮點。認真分析原因,增強廣大干部的責任感和危機感。

三是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對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某方面的工作研究不深、不透,在查找原因的同時,再次明確目標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嚴明工作紀律,激發主動作為、干事創業的激情。

四是強化工作效率意識。要求全體鄉村干部在抓好工作落實的同時,強化對工作的研究,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特別是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真正實現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確保“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查看全文

提高鄉村干部積極性思考

鄉村兩級政權是黨和政府最基層的組織,鄉村干部長期工作在農村一線,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他們工作積極性的高低,直接影響其作用的發揮,影響到上級的決策、指示和精神的貫徹落實,影響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充分調動鄉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發展和穩定,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是否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如何管理好鄉村干部,使之更好發揮其聰明才智,更好地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建設,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此,筆者就以*縣新店鄉黨委、政府對鄉村干部的管理為例,對如何提高鄉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方法和對策作一粗淺的分析與探討。

一、基本概況

*縣新店鄉有國土面積156平方公里,轄13個村、254個村民小組,有住戶7536戶、人口30093人。全鄉鄉村干部職工共119名。一段時期以來,全鄉上下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低,工作被動、成績拙劣,且連續三年在全縣的“爭先創優”考核工作中都是倒數,致使全鄉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銳減。自*年3月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后,該鄉黨委、政府結合鄉內實際,進行了全面的調研,探索出了一些工作激勵機制,逐步扭轉了一度時期以來工作被動的格局,一舉走在了全縣的前列,成績突出,面目一新。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帶頭,率先垂范。領導干部就是排頭羊、領頭雁,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感染和影響周圍一大片干部群眾。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后,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書記、鄉長都親自帶頭做,職工們跟著學,工作方式徹底從過去的“安排他去”變為了現在的“跟著我來”,職工們學有榜樣,做有示范,積極性提高了。

(二)以人為本,關愛職工。新店鄉黨委、政府從人性化的角度,對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給予了極大的關愛,為職工營造了一個和諧、寬松、可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的環境。一是在工作中充分尊重職工意愿,虛心聽取職工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正確對待一些工作能力較差的干部,不歧視、不鄙視,采取多培養、多輔導的形式,使他們不斷提高;三是關心職工身體狀況,組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四是通過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定期慰問困難職工和職工家庭,了解職工困難,解決職工疾苦,落實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真正內涵,以愛心的情感溫暖了職工的心,讓他們在工作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管理有效探索

*鄉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前些年,由于部分鄉村干部工作漂浮,作風散漫,群眾對干部不信賴,全鄉工作曾一度被動落后,黨群干群關系不很和諧,群眾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相對較多。20*年以來,該鄉新任黨委班子迎難而上,積極探索鄉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新模式,較好的優化了干部作風,提升了士氣,打開了工作局面。目前,該鄉多項工作已躋身全市先進行列。

一、積極的探索

途窮思變,久亂思齊。面對渙散的鄉村班子和被動的工作局面,20*年初,新一屆*鄉黨政班子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鄉深入開展了以“四清四明”(清計生,明法紀;費,明義務;清財務,明清濁;清所為,明職責)為主題的專題教育活動,對全鄉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隨即,從健全制度入手,從強化管理著力,不斷激發鄉村干部的內在潛能。

1、民主立制。在廣泛征集黨內外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堅持民主議事原則,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符合本鄉實際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以其作為全鄉工作的總指揮棒,實施對全鄉人、財、事的全面監管。一是在干部管理上求細致。該鄉建立健全了早晚指膜考勤、干部分工駐村、工作交流調度、定期學習講評、機關內務衛生等系列規章制度,對鄉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出勤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規范,通過完善的制度體系,促使鄉村干部明確職責,主動作為。如為優化鄉村干部會風,狠剎開會遲到、早退和隨意缺會等現象,該鄉嚴格實行了會前會后點名、會中量化計分制度,并直接以經濟手段保證制度落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在工作運行上求合理。把計生工作、社會治安、基層黨建、重點工程建設等工作納入全年目標管理考核范疇,按照既符合上級精神又體現本鄉實際的原則,提出每項工作的年度總目標、總要求,以此作為工作考核的總依據。同時,為發揮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對各項工作的指導和推動作用,該鄉以季度為時段,提出了每一季度各項工作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以及每項工作在目標管理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并工作任務細化量化落實到片到人。三是在財務管理上求規范。積極推行村級民主理財制度、村財鄉管村用制度,對村級財務嚴格實行專賬管理、報賬開支、預算監管,嚴控財務收支。該鄉財政所在信用社為各每個村設立了一個財務專戶,安排專門會計負責管理,同時,定期張榜公示財務收支情況。在鄉財本級,著重加強票證、現金和賬務管理,嚴格規范支出核批、核報程序及范圍,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資金一個庫、審批一支筆,不斷提高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2、層級管理。為提高管理績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該鄉積極推行“分權而治”的層級管理制度,讓鄉村干部在適當的權力空間中,增強團隊意識、主體責任,推動工作高效落實。在鄉一級,根據全鄉工作實際,按照“工作難易相當,任務基本對等,地域盡量接近,保障重點工作”的原則,將全鄉21個村劃分為4個片,并設立計生、重點工程建設、后勤管理3條線,各片(線)設正副片(線)長各1名。所有正副片(線)長均由全體鄉機關干部無記名投票產生。各片工作實行片(線)長負責制,片(線)長擁有選片權、輪選組閣權、人事任免權、片內管理權和財務分配權,全權負責片(線)上日常工作的安排、協調、處理和調度。各片片長根據工作需要,可直接任免片內各村副職干部,同時,對村支書、主任的任免具有主要建議權。在村一級,徹底改變過去“鄉為主、村為輔”的工作格局,將工作權力下放,管理關口下移,把村級工作的計劃、組織、人員調配、指揮領導等各項權力交由村支書全面負責,由村支書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逐步分解;村級日常行政事務決策權下放到村主任,重大決策由村委成員會同村支委集體研究決定,并督促各村參照鄉干部分片駐村的管理辦法,實行村干部包組負責制,主動將工作任務具體到人,并呈報鄉黨委、政府備案,鄉黨委、政府只從季度考核入手,對各片各線各村工作進行宏觀掌控。

3、雙線考核。鄉黨委每季度對鄉村干部進行一次工作考核,從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兩個方面對干部季內工作進行一次全面客觀的評價。每季度前,鄉黨政領導根據上級的工作安排,分別就各自分管工作提出季度工作重點,由鄉村干部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委員會審核后,分解到各片各線各村,作季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指標,并按照百分制計分原則,擬定季度工作初步考核方案??己朔桨附涏l黨政聯席會議集體討論通過后,即成為全鄉各項工作的考核依據。鄉黨委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主任的考核工作委員會和由鄉長任主任的考核執行委員會。季度工作完成后,鄉考核工作小組按照季初定下的方案,對各片(線)、村的日常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并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劃等。對上級部署的緊急任務或重點工作,則取采取隨機調度、動態考核、折合量化的方式進行,既保持考核的靈活性,又增強隨機任務的快速啟動能力。兩項得分累計結果即為干部的季度績效。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始終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監督下進行。在考核工作的各個環節,各片各線各村和每一名鄉村干部均可通過正當途徑,了解核對自己本季工作的得分,有權對不合理的分值扣減進行質疑,并要求更正??己私Y果經鄉黨委領導會議通過后,在全鄉張榜公示。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培訓中心首期培訓班上的致辭

鄉村干部培訓中心首期培訓班上的致辭

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歐盟豫南鄉村干部培訓中心首期培訓班在我縣開班了。值此機會,我代表新野縣委、縣政府,向蒞臨新野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參加培訓的各地市縣的學員們、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

新野縣是豫西南的門戶,歷史文化悠久,人杰地靈,歷史上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因“三請諸葛”、“決策草廬”、“火燒新野”等典故而馳名中外。全縣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人口73萬,轄9鎮5鄉??h城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5萬,城鎮化率30%。新野是全國對外開放縣、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和全省26個城鎮化重點縣、全省4個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示范縣之一。近年來,新野縣按照“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規模經濟外向化”的發展思路,以建設“全國棉紡織基地縣”、“全國優質蔬菜基地縣”、“全國皮埃蒙特優質肉?;乜h”為目標,通過強力實施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開放帶動戰略,縣域經濟形成了棉紡織、蔬菜、畜牧三大支柱產業,保持了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28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54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2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0元。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我縣自1992年開展村民自治活動以來,通過精心組織,上下聯動,強力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逐步建立健全了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和“民主監督小組”,普遍開展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活動,較好地落實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村社會大局穩定,我縣在1995年、1999年、2003年連續三次被命名為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縣14個鄉鎮全部被市政府命名為全市村民自治模范鄉鎮。

中國—歐盟鄉村干部培訓項目的啟動,對于提高我國鄉村干部的組織管理水平,推動村民自治活動深入開展,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歐盟鄉村干部培訓項目在我縣設立培訓中心,是對我縣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更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鑒學習兄弟市縣區先進經驗,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增強我縣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我縣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村民自治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為民服務工作報告

(一)鄉村干部為民服務與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

黨和人民給予了我們一個位置,我們應當還給黨和人民一個懣意。通過走訪調研,不少群眾和業主均反映鄉村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期望鄉村干部作風更加務實。有個別鄉干部下村指導流于形式,以應付上面檢查為已要,有的村(社區)部分干部駐村不到戶,鄉干部駐鄉不到村,干部訪貧做樣子,機關干部下鄉走形式,身在基層心不在群眾,對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看不清、吃不透、把不準,對群眾的困難不聞不問、不理不睬。有的村(社區)村務不公開、不透明,不能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對群眾提出的意見不是主動接受,而是不理不睬,扯皮推諉,涼了群眾的心。二是期望鄉村干部增強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打鐵還需本身硬,鄉村干部只有自己具備了致富帶富的能力,才能為群眾做好表率,帶領群眾一同致富。但有的鄉村干部,尤其是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干部,基層經驗少、閱歷淺,指導工作的實踐經驗不足;老干部又多少存在著地位優越感,不太愿意真正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存在得過且過的現象。個別村干部只滿足于完成日常事務性工作,未能有創新的思維和開拓干事的魄力,未把引導群眾致富當作首要任務,帶領當地群眾致富的能力較弱,造成經濟發展緩慢,群眾認可度較低。三是期望辦事情更加方便快捷。特別是離鄉政府較遠的村社,又特別是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聯升村、斑竹園村,群眾從家里出來到鄉上辦事要花耗2、3個小時,有時到了鄉上,遇到辦事部門負責人到區上開會或者因公外出,還要白跑路,尤其是對一些有殘疾的群眾就更加不方便了,因此群眾期望能將窗口服務部門位置前移,最好多設置村便民服務代辦點;或者實施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四是期望鄉村干部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干事創業是一個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F在,鄉上一些部門、一些工作人員不作為、不干事或工作成效不明顯的現象還仍然存在。部分鄉村干部還存在當“太平官”、“做太平事”的思想,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服務群眾的意識還比較淡薄、不能完全俯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和深入田間地頭推行農業科技新政策、新技術、新產業,不能完全為群眾發家致富出謀劃策,真正帶領群眾奔小康的能力不強,缺乏群眾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五是期望干部對土地款的分配更加合理公正。由于我鄉地處城郊,物流園的加速建設,使我鄉許多村民均變成了失地農民。而由于各社的具體情況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因素,特別是外嫁女(指戶口未遷出本社,但由于婚姻原因嫁到了外地)、有戶無地、有地無戶、空掛戶等造成在土地款的分配上群眾的意見分歧很大,加之由于地方家族勢力的影響,無形中增加了許多信訪問題和土地款分配難度加大,群眾反映要求國家制定有關土地款分配的指導性實施細則,以徹底解決群眾因土地款分配而產生的許多矛盾和問題。

(二)全面實現小康與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還存在著距離

農民變居民,農村的基礎設施具有城市的配套功能,讓農村變成群眾的休閑樂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當前群眾最需要實現和追求的目標。通過深入到群眾中去祥細的調查研究,我鄉在全面建面小康社會上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交通不便是制約我鄉經濟發展的瓶勁,基礎設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鄉還有一些社的道路還沒有完全硬化,特別是斑竹園村、石骨堰村的很多社的水泥路至今未得以實施建設,鄉村沒有經濟能力進行修建,僅靠群眾集資籌勞根本就無法建設,群眾生產、生活特別是出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制約,群眾要求修建水泥路的呼聲很大。由于我鄉沒有大的河流經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雖然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完全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許多地方還完全依賴于靠天吃飯的現象,水利設施相對落后,抽水站設備成舊,每年所需的維修資金較多,全靠政府的投入已完全不能滿足日常的正常需要。

二是農業生產技術相對滯后。農村中農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初中及以下的文化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觀念陳舊,技術落后,缺乏創新意識,對新事務接受力較慢,由于資金和人才的缺失,造成新的農業新技術無法推廣,我鄉大多數村的農業生產仍局限于傳統的耕種模式,極大影響了群眾的增收,大部分農民群眾急切地盼望政府能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和新興產業的推廣,真正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的有效值,減少農業生產成本,盡可能增加群眾的收入。

查看全文

鄉村干部工作職責制度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免除農業稅后,鄉村干部的職能將由行政性向服務性轉變,對鄉村干部職能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提出新的要求。為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解決和發展生產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規范鄉村兩級干部的行為,保護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特制訂本條款。

第一條,堅持黨管農村工作的重大原則,鄉村工作的重心要放在“三農”工作上。

第二條,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

家的法律、法規。

第三條,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第四條,履行公職,廉潔奉公,聯系群眾,樹立服務型政府的形象。

查看全文

關于鄉村干部轉變作風的幾點思考

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廣大農民群眾“求富、思穩、盼服務”的愿望,與鄉村干部的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工作作風等,在某些方面還很不吻合,嚴重影響了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去年以來,我們結合貫徹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立足央子鎮實際,從點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風轉變方面進行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點放到了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結合這一實際,談點鄉村干部轉變作風的思考。

一、常懷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在社會轉型時期,廣大農民群眾盡管人數多,但由于他們相對居住分散,因而在組織資源、政治資源方面與鄉村干部之間極不對稱。于是,造成部分鄉村干部靠民而不為民,憂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親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實現方式獨立于普通農民。因此,我們必須給農民這樣一個弱勢群體以支持,關注他們的難處,反映他們的要求。

要捧出一顆真心。應當說,當前農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會功利意義。為農民說話,就是為社會進步說話。因此,要捧出一顆真心對待農民,是轉變干部作風的根本。去年以來,我們在抓干部作風轉變工作中,要求全鎮農村干部都要自覺樹立政策觀念、法制觀念和群眾觀念,都要像焦裕祿、孔繁森、吳金印、郭全明那樣,捧出一顆真心,帶著感情工作,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通過樹立“三個觀念”,從點滴小事做起,真心實意與農民群眾交朋友,有效地縮短了干群之間的距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F在不少群眾主動到鎮黨委、政府找干部說心里話,及狽從車鼻芭┐宓納縝槊褚狻K撬擔蚶锏母剎坑胛頤墻慌笥?,说知心话,办知心蕯n頤腔褂惺裁匆韉摹K俏宋頤僑褐謐畔?,晤U且鞫欠鐘恰?SPANlang=EN-US>

要開辟一條通道。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地方群眾對干部有意見,說干部“不像話”;干部對群眾有看法,說群眾“不聽話”。干群之間的矛盾,成為農村的不安定因素,影響了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間缺乏一種有效的溝通渠道,使原本就該是“魚水”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了。因此,開辟干部群眾談心對話渠道,是當前融洽干群關系,密切魚水之情之關鍵。去年以來,我們著力開辟和拓寬干群溝通渠道,先后在全鎮完善推廣了“民主聽證會”、“民情懇談日”、“聯民、為民、富民”活動等做法,架起了干群雙向交流的橋梁。讓群眾暢所欲言,參與村級重大事項,民主監督黨委、政府和廣大鎮村干部,已成為全鎮上下的自覺行動。

要攤開一本帳目。從我鎮和一些地方的情況看,一些群眾上訪,其原因多是農村財務“不清、不公、不實”所致,頻繁出問題的村級財務成了群眾上訪的主要導火索。為從源頭根治農村財務問題,自覺向轄區范圍內群眾攤開帳本,讓他們參與、監督,就解決農村財務不清、不公、不實問題,以能消除了群眾疑慮,確實是促進農村穩定的上策。近幾年,我們針對這一問題重點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推選鎮村務公開制度。凡鎮、村兩級大事決策、重點項目、收入開支等,一律向全鎮群眾公開。二是推行鎮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無論是鎮機關干部、企業干部還是村干部,離任后必須進行全面審計,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經濟尾巴。三是嚴格實行帳目、資金“雙代管”制。切實加強“收支兩條線”管理,定期對財務進行檢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經濟問題犯錯誤。這些舉措,在群眾中反響強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據統計,去年以來,全鎮開工建設大型建設項目7個,全部實行公開招標,共計節約建設資金達100多萬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