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統籌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19:55: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統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統籌

實施醫療保險統籌方案

為進一步完善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提高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提升城鎮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增強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抗風險能力,根據《省人民府辦公廳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關于推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意見的通知》辦發〔〕號)精神,結合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國家和省府要求,年10月前將山縣、縣的醫療保險納入市級統籌范圍,全市行區域內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

二、基本原則

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堅持府主導原則,精心組織,穩步實施;堅持基金共濟原則,擴大基金整體規模,提高基金抵御風險能力,切實發揮基金保障效能;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原則,提高醫療保險服務管理水平,方便參保人員就醫。

三、統籌內容

查看全文

離休人員醫療統籌制度

第一條為保障離休人員的醫療待遇,完善離休人員的醫療管理,進一步做好離休人員的醫療服務工作,根據國家、省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市區內下列用人單位及其離休人員:

(一)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離休人員;

(二)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離休人員;

(三)在哈各企業單位離休人員。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離休人員是指經組織部門認定的建國前參加革命并已離職休養人員。

查看全文

推行醫療統籌建議

為進一步完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推行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的意見》(人社發〔2009〕21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推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政府主導推進、政策基本統一、基金分級管理、市級風險調劑、分類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推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著力解決參保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異地看病難問題,切實增強基本醫療保險公平性和保障能力,提升基本醫療服務水平。

(二)目標任務

統一全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建立市級風險調劑基金,建設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應用平臺,實施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到2011年底,在全市范圍基本實現參保人員就醫、結算“一卡通”。

查看全文

新型合作醫療統籌意見

經行署同意,現將《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級統籌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為進一步促進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工作,提高新農合統籌層次,增強保障能力,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號)、《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市級統籌指導意見》(發號)和年醫改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實際,制定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級統籌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和深化醫改工作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程序規范、運行高效、監管到位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通過級統籌,提高新農合統籌層次,降低基金運行風險,有效保障基金安,提高監督管理水平,保障和促進新農合制度持續健康發展。

(二)總體目標

查看全文

新農合醫療保障統籌匯報

料理參合手續,區合管辦、各鎮辦、各村要嚴格依照文件要求。嚴格把好參合人員資格審核關,認真填寫參合人員信息、出具發票。如發現有身份不實、信息漏登、漏錄、不出具發票等現象,將依照相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保證基金使用效率,為使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健康運行。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水平,更好推進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根據《市衛生局市財政局轉發省衛生廳省財政廳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彌補方案〉年版)通知》鄭衛農衛〔〕23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訂以下方案。

一、實施原則

(一)自愿參與。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履行繳費義務,按時足額交納保費,區、鎮辦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積極引導支持新農合統籌工作;鼓勵鄉村各種經濟組織和社會各界對當地新農合工作給予資金等多方扶持。

(二)以收定支。保證適度,略有結余??茖W合理確定起付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既保證制度有序運行,又使農民減輕經濟負擔,得到最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

(三)大額為主。必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既要突出大額醫療費用統籌,又要兼顧小額醫療補助,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確保廣大農民群眾合理、公平享受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促進新農合繼續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補償方案

規范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是新農合制度建設的基礎和核心。為進一步加強新農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農民受益水平,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制定以下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大額醫療費用補助為主、兼顧受益面。新增各級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大病統籌,也可適當用于小額醫療費用補助。

(二)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適度,略有節余。既要將合作醫療基金最大程度地用到農民身上,又要避免出現基金透支,確?;鸢踩?/p>

(三)堅持區域內相對統一。省轄市所轄縣(含市、區,下同)補償模式和住院補償起付線、封頂線要基本一致。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和農民醫療消費水平,各縣具體補償比例可適當浮動。

(四)堅持便民利民宗旨。在確?;鸢踩那疤嵯?,逐步簡化報銷補償程序,確保補助資金及時兌現。

查看全文

新農合綜治醫療統籌補償意見

同時接受區新農合監督委員會的監督。區政府將把新農合納入各鎮辦部門的目標管理進行考核。

保證基金使用效率,為使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健康運行。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水平,更好推進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根據《市衛生局市財政局轉發省衛生廳省財政廳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彌補方案〉年版)通知》鄭衛農衛〔〕23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訂以下方案。

一、實施原則

(一)自愿參與。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履行繳費義務,按時足額交納保費,區、鎮辦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積極引導支持新農合統籌工作;鼓勵鄉村各種經濟組織和社會各界對當地新農合工作給予資金等多方扶持。

(二)以收定支。保證適度,略有結余??茖W合理確定起付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既保證制度有序運行,又使農民減輕經濟負擔,得到最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

(三)大額為主。必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既要突出大額醫療費用統籌,又要兼顧小額醫療補助,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確保廣大農民群眾合理、公平享受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促進新農合繼續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醫療保險制度城鄉統籌發展探討

摘要:我國已經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其主體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三項制度構成。但是制度設計的差異化導致城鄉醫療保險的“碎片化”,造成重復參保、醫療資源浪費、管理效率低下、醫療待遇不公等問題。整合“碎片化”的醫療保險制度,使其逐步走向一體化,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醫療保險;城鄉統籌;社會公平

一、現行醫療保險制度概況

(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且环N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其參保對象是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職工,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當參保者因病治療發生醫療費用時,相關辦理機構會報銷一定比例的費用,從而減輕參保人因疾病所造成的經濟負擔。該醫保于1994年開始試點,1998年在全國范圍推開。表1顯示,全國職工醫保參保人數逐年增加,2009年為21937萬,到2013年上升至32212萬。

(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查看全文

論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風險防范

論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風險防范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是保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正常運轉的首要條件。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一旦統籌基金出現嚴重超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保障功能就會隨之削弱甚至崩潰,從而導致基本醫療保險改革失敗。但是,統籌基金在運行的過程中面臨著種種風險,是客觀存在、不容回避的事實。因此,認真研究與探討醫?;疬\行當中存在的各種風險以及規避和預防這些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風險的形成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風險的形成大致可分為整體社會因素和局部社會因素。

整體社會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我國醫療保險制度自身特點所致。我國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是由以前的公費醫療逐步轉變而來?,F階段,醫療保險的支付是由參保人、醫療機構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三個方面來完成的,醫藥消費的不透明性,使得醫療監管機構很難對醫藥消費的價值與消費內容的合理性做出準確的界定,這就為統籌基金正常、準確地支付醫藥費用造成了很大困難。二是在當前狀況下,各定點醫療機構所獲得的財政投入不變甚至被削減,其經濟效益主要依靠于自身的創收能力,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醫療機構把獲取經濟利益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追求目標,甚至有的醫療機構為了獲取最大經濟利益而不惜采取種種手段,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哈爾濱天價醫療費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三是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加強,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這部分人群的醫療消費需要也日益加強,這勢必也會造成醫療費用的大幅增長。

查看全文

城鄉統籌發展中醫療問題的調查報告

當前,我國醫療行業存在的許多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關鍵之一。為打破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國農工**市委在**市市委書記**的委托下成立了專門的調研組,走訪了城區一、二、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考察了西三旗、天通苑地區等發展較快的城鄉結合部;并深入到大興、順義、房山、昌平、懷柔等郊區進行調研;設計并隨機發放居民調查問卷數百份;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取得了第一手資料。比較全面的掌握了**市城鄉醫療衛生的現狀和問題?,F將調研報告刊登如下,供參考。

阻礙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醫療問題

問題一:城鄉衛生發展不公平、不協調從衛生需求看:經對全市農民**年度年人均醫藥費用支出情況進行調查,農民平均每年醫藥費用297元;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年人均同期醫藥費用1976元。從基本醫療的保障水平看:20**年,**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政府、村集體經濟、農民三方籌資總額1.5億元,大病統籌覆蓋191萬農民;城市職工醫療保險籌資總額44億元,大病統籌覆蓋不足300萬人。從衛生資源可及性看:城鄉衛生資源分布(人、財、物)城鄉差異大,目前,城市以街道為單位衛生服務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居民步行5―10分鐘、郊區鄉鎮居民步行15―20分鐘可以到達醫療機構;偏遠山區農民就醫時間平均超過30分鐘,最遠地區平均超過60分鐘。從衛生資源品質看:根據20**年的統計,**市有三級醫院52所,其中分布在城區(指城八區)46所,郊區(指通州、順義、昌平、大興)6所,山區(指門頭溝、房山、平谷、懷柔、密云、延慶)0所;二級醫院107所,城區56所,郊區24所,山區27所;一級醫院366所,城區220所,郊區55所,山區91所。從衛生技術人員的分布情況看: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90815人。其中三級醫療單位有衛生技術人員46402人,城區45736人,郊區1214人,山區1452人;二級醫療單位有衛生技術人員29686人,城區14787人,郊區7563人,山區7336人;一級醫療單位有衛生技術人員14727人,城區10144人,郊區1931人,山區2652人。從部分設施看:全市醫療單位實有床位數69381張,城區49354張,郊區10166張,山區9861張;全市醫療單位實有萬元以上設備臺數為68367臺,城區50227臺,郊區4733臺,山區3407臺。

問題二:衛生資源配置過于集中,城鄉差距過大據20**年的數字,**市有52所三級大型醫院,數量約為上海市(20余所)的2倍,一般省會城市的10倍。著名專家多(據估計約為全國專家總數的60%-70%),醫療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在某些方面居國際先進水平。由于**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過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城鄉差距過大,大型醫院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區,如:從米市大街到崇文門短短數百米之內就有協和醫院、同仁醫院和**醫院三所三級甲等醫院。但新建居民區大部分位于城鄉結合部,如:天通苑、回龍觀、望京小區、西三旗、西紅門等,但這些地區無一所三級醫院。據調查,天通苑地區擁有30萬人口,目前有14家醫療水平不等的醫院和2家藥店,但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床‰y的問題長期困擾百姓。

問題三:醫療人才資源分配不合理**市的醫療衛生人才主要集中在三級大型醫院?;鶎樱ㄒ?、二級)醫院、尤其農村地區人才十分匱乏。近年來我市郊區和農村醫院招收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絕大多數工作2-5年期間離開醫院,流向其他行業(主要是醫藥公司和醫療設備公司作推銷員)。調整醫療人才的配置和分流,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問題四:公共衛生建設存在嚴重缺陷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完善、衛生資源分割嚴重,屬地化管理難以實現等;目前婦幼保健、嬰幼兒的計劃免疫、計劃生育、傳染病防治、家庭護理等項工作主要靠一級醫院和社區(村)衛生站承擔,這些醫護人員都屬于集體所有制、自負盈虧,由于經費不足,其工作效率和質量難以提高;康復治療、健康教育、精神和心理衛生和疾病的防治、老年病的治療和護理、慢性病治療和監控、重大疾?。ò┌Y、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慢性肺心病等)的普查等項工作均屬于公共衛生范疇,但這些工作的實施基本為空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