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20:06: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哲學思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哲學思想

的哲學思想

除了《矛盾論》、《實踐論》等幾本哲學小冊子之外,雖然沒有完整的哲學思想體系,但是博大精深的哲學思維早已被中外的學者所公認。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的思想,其哲學基礎必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決定了哲學思想中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因此,哲學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繼承與發展,又是對中國哲學優秀遺產的批判與改造。

一、哲學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任何科學思想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一定的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包含著一定的歷史必然性的。哲學思想的形成,如同整個思想一樣,是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的。

哲學思想的萌芽:(略去時代背景及革命實踐過程)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27年背叛國民革命,這大約六年的時間里,哲學思想處于萌芽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理論標志是:

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2月首次發表)提出了關于中國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其哲學思想的表現為:1)始終貫徹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階級的經濟地位決定階級的政治態度的原理。指出,工人階級是一切革命的領導力量。2)注意同一階級內部不同階層的分析,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對小資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的分析上。3)注意從發展變化中分析階級。反對用靜止的、孤立的觀點來分析階級。4)在注意階級性質分析的同時,注意階級數量的分析。5)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2、《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3月發表)總結了湖南農民運動的豐富經驗,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其哲學思想的表現為:論述了馬克思主義者應如何正確對待群眾運動,宣傳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領導群眾的思想。

查看全文

管子哲學思想探討

【摘要】《管子》是先秦諸子學中百科全書式的哲學思想著作,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該書篇幅宏偉、思想豐富、博大精深、包攬各家,是一部雜儒、道、法、陰陽等各家學說在內的論文匯編,是稷下之學的管子學派依據管仲立論的著作總集?!豆茏印啡珪素S富的哲學思想,對于研究先秦時期的學術文化思想具有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值得繼續進行深入地挖掘和闡釋。

【關鍵詞】《管子》;天人觀;道論;氣論

《管子》是一部內容相當豐富的思想史料,是一部研究先秦時期諸子學派思想學說的重要著作。本文通過探尋《管子》一書之學派歸屬,以《管子》的經典文本為中心,對《管子》書中的哲學思想進行解讀和闡發,以期探求書中義理。

一、《管子》一書之源流疏理

《管子》一書大致成書于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戰國時期廣為流行,《韓非子·五蠹》篇有言:“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睆膫黜灣潭壬蟻砜矗豆茏印芬粫谙惹氐臍v史地位可見一斑?,F在的《管子》附有西漢劉向的敘錄,漢初有86篇,今本實存76篇,基本上是劉向所編輯,另外的10篇已經失傳?!豆茏印芬粫泟⑾蛘黼m一直流傳下來,但是在清代以前是不受重視的,傳抄訛奪現象非常嚴重。直到清代中期,由于諸子之學復興,學者們才較多地注釋《管子》。學界一般認為,《管子》基本上是春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推崇管仲的思想集結,以此推測此書為稷下學士的管子學派所作。若要弄清《管子》一書的學派歸屬,須從此書的思想內容入手?!豆茏印芬粫枷胴S富,包攬各家,因此,對《管子》一書性質的判定就顯得尤為重要。清代史學家章學誠說:“《管子》,道家之言也?!碑敶軐W家馮友蘭在其《中國哲學史史料學》書中講道:“從形式上看,我們可以說,《管子》書的思想體系就是管子或管子學派的思想體系,但《管子》所包括的不是一家的思想,而是許多家的思想。它雖然包括了許多家的思想,卻又不能算是雜家的書。”為什么不能算是雜家的書,馮友蘭先生在其書中繼續提到:“雜家只是把各家的長處都收集起來,湊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而《管子》卻不是這樣?!蹦敲醇热徊皇请s家,到底是哪家思想占主導地位呢?劉向在其《漢書·藝文志》中將《管子》列為道家著作,而現代哲學家張岱年在其《管子新探·序》中說:“從《管子》書的總體看,列入法家是正確的,雖然《管子》書中也含有道家的思想?!庇纱丝梢?,從全書的思想內容來看,《管子》并非一時之書,亦非一人之手。《管子》一書是稷下學者為了推崇管仲的思想所作,他們依托管仲立論,故此書為管仲學派的作品總集,這一點已為學界所公認。綜觀《管子》全書,內容龐雜,思想豐富,是先秦諸子學中百科全書式的哲學思想著作,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管子》中的哲學思想

查看全文

思想及哲學思想分析論文

我們對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目的是要弄清幾個重要理論的內涵和聯系,弄清它們對我國政治經濟的影響。而作為我黨創始人同志的理論思想,特別值得我們關注。思想是我黨的創始理論,是我黨的靈魂所在,它的核心思想貫穿著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我們客觀地對思想及其哲學思想進行研究,探索其理論精髓,用發展的眼光去解讀,有利于我們弄清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脈博和走向,這項工作迫在眉睫,是我們現在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幾個重要理論的研究排序

筆者認為,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研究上,應當有如下排列方法。這種排列一目了然,各理論之間的關系和位置比較清楚。

馬克思主義第一排

列寧主義第二排

(蘇俄理論略)

查看全文

天論觀與成吉思汗哲學思想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圣主,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人物。12世紀末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國,進行了震撼世界的征戰,創建四大汗國,征服了所屬范圍內的諸民族,開創了新的世界格局,成為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是英明的可汗,偉大的軍事家,杰出的政治家。成吉思汗在艱難環境中,統一蒙古部族,在亞歐文明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草原上興起的世界性汗國,開啟東西方交通,以世界統治者的名譽載入史冊。這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這是時代的產物,是蒙古人共同奮斗的結果。當時蒙古人不僅有了自己獨特的生存、生活方式,能夠基本上滿足生活需要,而且財產占用方面,處在較為主動地位,不只是滿足自己的吃住,而且是為開展更廣泛的社會活動打下物質基礎。在這樣堅實的經濟基礎上,蒙古人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主人翁作用和歷史首創精神。歷史是無情的,斗爭的結局是客觀的,都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在于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墒?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還在于,人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界的過程中開發智力,提高人的智能。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薄?〕蒙古人的思維方式、智慧、能力也與其所從事的生產方式和改造的自然界直接有關。蒙古人的哲學思想,甚至成吉思汗哲學思想的根源在于其從事的游牧經濟和社會政治實踐活動。一般來講,思想根植于當時的時代,但成吉思汗卻吸收了他那個時代所能產生的最高層次的其他民族的思想觀念,使他的思想既適應于他本民族群眾的一般愿望、習慣和要求,而又超越了他周圍本族民眾的思想觀念,從而使他的思想成為能夠動員民眾、駕馭民眾、引導民眾不斷前進,以實現其宏偉目標的巨大物質力量。所以,成吉思汗本人也就被列為我國古代二百位杰出的思想家之一,而不是什么“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武夫。

一、成吉思汗獨具特色的天論觀思想

(一)天勸論

有關天的認識是與人發生關系時才形成的??傮w上看有三種關系:一是自然界和人的關系;二是神(薩滿)和人的關系;三是理性認識和人的關系。這三種關系,隨著蒙古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認識能力的提高。思維方式的變化,逐漸發展提高。這樣天的概念則成為內容豐富、社會作用眾多的文化和哲學觀念。在當時,神和人的關系起著主導地位的作用,這一變化發展就是自然界的天的概念向宗教概念轉化,又從宗教概念向哲學概念轉化的逐步發展過程。蒙古族是敬天的民族,蒙古人從祖先起是崇拜天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天是蒙古人的重要信仰對象,是薩滿教的主要內容,成了整個社會的宗教意識。蒙古人對天的認識,一方面把天看作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與日月星辰及萬物同等看待;另一方面認為天是統治萬物的神。在社會具體環境和實踐過程中給天增添了宗教和倫理的色彩,要求至誠至真,盡力用天意行禮。如此兩種不同的觀點在哲學史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正反兩個傾向和兩條認識路線。天命論是當時社會普遍流傳的大眾化的意識形態,是人們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維的基本模式。因此,成吉思汗本人生長在宗教唯心主義盛行的環境中,又處在極度孤苦困迫的逆境中,況且少年坎坷滄桑,多次化險為夷,因此受天命論的影響是必然的??墒?鐵木真并沒有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依靠自己的堅強意志,頑強地站立在重重的困境中,機敏慎重地面對現實,想方設法解決實際問題,并為達到目的而百折不擾地奮斗,表現出不怕困難,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這是他的鮮明的個性和人格魅力所在。所以,成吉思汗后來并沒有繼續接受過去的天命論,也不拘泥于以往天明的說教,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生活實踐經驗,合理地解釋了天勸論。這是由成吉思汗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創業的具體過程所決定的。鐵木真提出了“天勸論”的觀點。在鐵木真看來,天不但預見吉祥和惡兆,而且通過各種信號暗示給人們。因此,根據天的預見意思來調整人的行動的過程和結果,避免產生惡兆后果,而努力去做產生吉祥的過程和結果。鐵木真正因為有如此信仰天,對天產生難于抑制的恐懼,說明他相信天命,信仰薩滿教。但是,鐵木真不是盲目地聽從天的勸告,不是無原則的信仰天,而是具體分析,依據最終的結果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迷信天,不顧后果的全部依靠天安排的“天命觀”。也就是擺脫了宿命論,在天的面前體現了人的價值。當天的勸告和政治抱負之間發生矛盾時,鐵木具選擇了有利于實現政治抱負的道路,違背了天的勸告,自主自立,追求有價值地活著,有名聲地死去的人生觀。這反映了鐵木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責任,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英雄主義精神。作為一個人,都有對社會和他人負有一定的責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的義務?!疤囟ǖ娜?對于具體現實的人來說,你是否認識到無關緊要,必有規定的歷史使命和事業”。〔2〕所有的人肯定有這樣的責任和事業,問題在于是否有意識地認識到,并付諸實踐去完成,這是最重要的問題。當時鐵木真有意識地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事業,并為完成這些,他不想、也不愿意無聲無息、毫無價值地死去。這是人生價值觀的最積極最生動地體現,具有巨大感染力,也是作為杰出歷史人物的必備特征。尊重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能動地發揮了人的創造能力,并且作為體現人的價值的標準。這就意味著把人從天的支配和控制下解放出來,不靠天地,不靠別人,自已決定自己的命運,獨立自主地思考,并解決問題。這不僅是蒙古族思想史上觀點的一個飛躍,而且使蒙古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高度,為以后實踐中解決天人關系提供了基本原則,也成為蒙古人走向越界,成為英雄民族的精神動力。成吉思汗善于并能夠改變事物,喜歡變革中的生活。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崇拜天,盲目地信從天的意志,一切聽從天的安排。天意、天命被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無上的神。因而思想保守,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是,成吉思汗恰恰用自己的行動改變這一舊風俗,違背天的意志和勸告而出山。這是一種變革的思想和行為,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思想的解放,沒有思想的解放也就沒有生活的出路,也沒有創造新事業的可能性和條件。因此,成吉思汗的這一思想和行為,對蒙古社會和蒙古人具有很大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二)天力論

鐵木真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并承認力量的重要性,主張把天地之力與人的力量結合起來。因此,他提出蒙語“古出”一詞,意為“力”“氣力”“贊力”“力量”。這不是偶然的事,這是標志著鐵木真具有了一定的實力,反映了對力量的認識的思想大有提高,表明著天論觀的理論化趨向?!傲Α笔侵浮耙磺凶龉さ娜说牧Α薄?〕,是關于人或事物自然具有的作用、功能、能力、才干等的綜合概念?!傲α俊笔亲鍪聞摌I的基本條件,其中有天地的自然力勢力,人的體力、智力、氣力、精力、能力等多種。在當時誰有力量誰就能完成歷史任務,統一天下,才能當上可汗。鐵木真受別人的欺壓迫害,就在于沒有“力量”,后來能夠消滅篾兒乞惕人的原因也就在于有了力量。鐵木真回顧過去和現在的形勢,總結失敗和勝利的經驗,進行認真的比較思考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力量的重要性。從而正式提出了“力量”觀。重視人的力量,并把它放在天地氣力之上。這是鐵木真關于天人關系方面的認識和思想觀念的一個重大的變化。人雖有力量,但必須相互“那闊扯克”,這樣才能真正成為贊力。蒙語“那闊扯克”就是依靠、協助、贊助、做伴、結交等。具體地說,如果沒有王罕、札木合的做伴,就不可能形成徹底打敗蔑兒乞惕人的實力。在此做伴的條件是很重要的。鐵木真向王罕和札木合求助,相互協調幫助是有條件的,所以才有這種可能性,才能使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達到預期的目的。結交安答,相互幫助,統一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是當時的一種風尚或習慣。過去鐵木真只承認天的勸告作用,而未提大地的作用。鐵木真論述天地的理由,在于表達力量是雙方結合的結果。對立的雙方相互斗爭的同時,又要相互統一,才能形成力量。這是辯證的基本內容。鐵木真認為,天和地各自都有力,不過只有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增加”力量。合者成,離者損。據《蒙古秘史》記載,鐵木真與札木合之間,離間圖謀,結果安答分開,各走各的路。當時鐵木真雖然離開札木合,但他的所作所為很得人心,因而勢力有所增加,投靠他的人越來越多,共戴鐵木真為可汗。他成為全蒙古可汗不是按照上天的旨意,天地贊助,而是增添力量的結果,是歷史的客觀的要求,人心所向,民眾支持和幫助的結果。“天力論”和“天佑論”是成吉思汗關于天的一個重要觀點,“天力論”“天命論”相對來說,前進了一步。因為,在蒙古古代社會里怎樣看待人與天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天命論是把天放在第一位,把人放在第二位,天支配人的一要,決定人的一切?!袄咸觳粠兔?努力成泡影。”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沒有必要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沒有必要去做任何事,只有等待老天的恩賜和幫忙便了事,這是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天人統一”觀,是典型的宿命論觀點。可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吉思汗打破了天命論的“天人統一”觀點,調換了人與天的位置,把人放在第一位,而把天放在第二位。這是蒙古哲學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思想轉變。也就是說,從“天人統一觀”中,把天與人分天,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使人從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從而給人以自由、自主,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這是很寶貴的深刻思想。(三)長生天氣力論我們可以把“長生天”的內涵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從蒙古人的信仰角度分析?!伴L生天”是蒙古人信仰的薩滿教的天,對此額爾登泰、阿爾達扎布解釋道:“古代蒙古人信仰薩滿教,對天信仰的是‘長生天’,對地信仰的是‘火’。”〔3〕道潤梯步解釋道:“蒙夏天是個敬天的民族。而天是個永恒的存在,故曰長生天”〔4〕??偠灾?‘長生’一詞始發于薩滿教,來源于對天的信仰,表達了部落起源永恒,火盤永存之意,祝愿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其次,從理論角度分析?!伴L生”一詞表明著天的屬性。蒙古人經常把天當作創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萬能的神來崇拜,所以,把天的屬性和作用采用不同的修辭來描述。如在《蒙夏天秘史》里把天說成“上天”“皇天”“天神”等等,表達了各自的含義,這些都表達著專門的意思,指著具體的事。而成吉思汗概括的“長生”,這一概念,則形象地表述了天的絕對性和無條件的屬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成為理性化的哲學范疇,達到了最高境界。最后,從階級立場的角度分析。當時把成吉思汗的祖先都說成是奉上天之命而降生的,而天是永恒存在的。這了隱喻著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永世長存,他所創建的事業和這帝國長盛不衰的含義。這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形成和自己實力的逐漸壯大有著直接的關系。成吉思汗把自己標榜為得到“長生天”的佑護和恩賜,造福黃金家族,布施全蒙古范圍的人,力圖從政治思想上維護所得的勝利果實,并在實踐中加以鞏固和發展。要得到巨大的增添的長生天的氣力,必須遵循成吉思汗制定的法規,永不變心,忠誠服務。用成吉思汗的話說:“您離開我們,到大江的那邊,還要照樣的去做;您離開我們到高山的那邊,也不要懷念其他。”這樣一心一意,篤信長生天,就會得到長生天氣力的佑護。這就是說,長生天是有氣力的,但是獲得它的佑護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必須忠誠于它,篤信不疑?!疤臁本褪蔷哂袩o條件的、絕對的“長生”屬性和有條件的、相對的獲得“氣力”的屬性,是絕對和相對、無條件和有條件的有機統一,這是“長生天氣力”論在理論上的全部含義。成吉思汗把長生天氣力論與鞏固政權,不截斷黃金家族的“黃金韁轡”的問題聯系起來,全面考慮到條件的狀況,具體地分析有利和不利的情況,清楚說明事情的緣由。出兵征討異國他鄉時仍依靠長生天的氣力的佑護。建立和鞏固政權也靠長生天氣力。成吉思汗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針對不同的事件,提出過許多關于天的思想觀念,但其中最能充分體現他的思想精華的還是“長生天氣力”觀點。這是在新的歷史形勢下,繼承前人有關天的思想,借助于薩滿教天的崇拜,形成的一個理論化、系統化的理論觀點。這是成吉思汗對蒙古族文化的哲學思想史作出的重大貢獻,也是把蒙古族哲學提高到理論思維的高度產生的實際成果。“天”既是反映著由天命注定的黃金家族的前途,又反映著成吉思汗有關天的觀念的不斷豐富和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已勢力不斷壯大的過程中,他提出了“天勸論”、“天力論”、“天佑論”、“長生天知曉論”、“長生天氣力論”等觀點和思想。這些觀點和思想都以“天”為基礎,說明了天的不同時期的不同作用。這些觀點和思想的全體內容,一個比一個加深,內涵越來越深刻,越益抽象化,最終高工概括成“長生天氣務”的觀點。

查看全文

針灸哲學思想源起與辨思

[摘要]中醫針灸彪炳于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寶庫,綿延數千年而生生不息。與現代醫學歷經諸多基礎理論對立乃至裂變、交叉甚至相融的發展趨勢不同的是,中醫針灸始終固本而開新,持守著自身的哲學思想根脈。有鑒于此,討論中醫針灸的哲學思想及其發展理路至關重要,關鍵要清晰回答中醫針灸研究過程中面臨的三大理論命題。首先需要探究中醫針灸的古今之辯,核心議題涉獵《黃帝內經》的溯源及其哲學分流;其次還要探明中醫針灸的內外之分,著重分析中醫針灸起源于中國還是印度的問題;再次需要探析中醫針灸的中西之別,重點要解析并矯正中醫針灸與西方針灸之間的關系。由此論證中醫針灸本體“一元”和發展“多元”的基本特征,進而延展出如何整體把握中醫針灸的哲學根基及未來走向的現實命題。

[關鍵詞]中醫針灸;黃帝內經;古今之辯;內外之分;西方針灸

中醫針灸貫通華夏文明之脈,揮寫著數千年中華民族醫學史獨特篇章?!抖Y記•大學》開篇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其先后,則近道矣”[1]。圍繞“醫學是什么”這一人類社會發展的恒久命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韓啟德認為,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存在著中西方不同發展軌跡,西方傳統醫學在公元5世紀后衰落,而中國傳統醫學長盛不衰,持續發展。筆者藉此以中醫針灸的哲學思想及其發展理路為證,發現其演進過程經由三大分水嶺并衍生出重要理論命題。一是關于中醫針灸的古今之辯,核心涉獵《黃帝內經》的溯源及其哲學分流;二是關于中醫針灸的內外之分,集中表現為針灸起源于中國還是印度的問題;三是關于中醫針灸的中西之別,重點要解析中醫針灸與西方針灸(WMA)之間的關系。上述三大命題聚散分合,既聚合為中醫針灸是“一元”還是“多元”的哲學本根問題,還離散為中醫針灸傳承發展中的主要理論分歧。由此延展出如何推動中醫針灸務本開新,亦即怎樣整體把握中醫針灸的哲學根基及未來走向的現實命題。

1古今之辯:《黃帝內經》起源及其思想分流

凡論及針灸起源則關涉中華文明源頭。針灸因何而生,從何演化,如何形成數千年代際相承的歷史品質和學科風貌?無論是千百年來針灸的針具和灸法演化,還是針灸療法的整體性和系統化發展,總是隱現并且貫穿著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主線。這不僅折射出中華文明在中國傳統醫學演進中的思想光輝,反映出中醫針灸療法從多元走向一體的歷史變遷過程,而且匯集了中華民族的醫學智慧乃至哲學思想,呈現出漫長歷史時期中醫針灸發展的獨特品格?!饵S帝內經》堪稱中醫針灸的集大成者。晉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盛贊華夏始祖伏羲“嘗百藥而制九針”?!渡胶=洝穭t流傳“有石如玉,可以為針”,記載著“石篯”刺破癰腫的療法。從使用砭石到完善針具針法,從使用火種到形成施灸工具和艾灸療法,均充分反映出華夏先民把生產工具和生活條件發展為自身健康服務的理念。直至《黃帝內經》問世,才最終形成了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經典。后世尊稱為“醫之始祖”的《黃帝內經》[2],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有81篇,論述針灸學的內容近半數的篇幅,位列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稘h書•藝文志•方技略》將其收錄為“醫經”[3]七家之首,其中《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細數《黃帝內經》的版本斷代研究,大致可分為3種不同的觀點。一是成書于先秦時期。古人冠以“黃帝”和“經學”之名,藉以《黃帝內經》證明中醫發祥歷史悠久,集中圣賢思想,位居重要典籍?!痘茨献印泛蜁x代皇甫謐、宋代林億等醫家均以此為崇。二是定型于戰國時期。宋明時期的儒家和醫家如邵雍、程顥、朱熹、桑悅、方孝儒等,均持有《素問》與戰國時期《周禮》同時代的觀點,亦有《黃帝內經》出于扁鵲之后、倉公之前的比較性論證。三是完善于西漢時期。明代郎瑛曾作出《素問》誕生于西漢的推斷;現代中醫學者則因由西漢“黃老學派”盛行、西漢經濟社會發展穩定,而得出《黃帝內經》成書于西漢的結論。綜合上述觀點,即可發現《黃帝內經》經歷了較長的歷史發展時段,可謂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進而從《黃帝內經》的文本分析,遂有《素問》為基、《素問》為法的特征。一方面,《素問》完成了中醫的基礎性和整體化建構,廣泛涉及臟腑學、經絡學、病理學、診治原則、針灸學等范疇,其哲學基礎來源于“黃老之學”;另一方面,《靈樞》涵涉臟腑、病因、病機等內容,尤為注重闡釋經絡腧穴、針具刺法以及治療方法,兼具《素問》本體論和《靈樞》方法論的特點。《靈樞》最早稱作《針經》,后有《九卷》《九靈》《九墟》等稱謂?!鹅`樞》之名,出于唐代王冰《素問〈序〉》及注語。南宋史崧編撰《靈樞》二十四卷,元代“古林書堂”刊本為十二卷,明刊《道藏》本為二十三卷,現僅存史崧二十四卷本《靈樞》行世。中醫針灸始終灌注著中國哲學思想精髓。中醫針灸的學理基礎從何奠定,其思想源流有著怎樣的主體脈絡呢?探析這樣的命題,首當涉及長期潤澤中醫針灸發展的中國哲學思想,并且它顯然前置于中醫針灸的內在體系研究。譬如,中醫針灸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饵S帝內經》與道家經典諸如《道德經》《莊子》《太平經》《淮南子》《管子》在思想表達和專用術語等方面相互參透。誠如,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坦言:“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4]。這在《靈樞》中就有著集中反映,主要表現為道家哲學的本體論“天人合一”衍生出五行、精氣等哲學觀,并生成了經絡周而復始、循環發展的思想;道家哲學的辯證法“陰陽對立理論”則延伸出針灸陰陽調和與辨證施治的理念;道家哲學中的自然觀“道法自然”則演化出針灸“針法自然”的原則;道家哲學的修真理論則為針灸技術吸納并藉此打開眾妙之門。又如,中醫針灸受到儒道合流和理學發展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哲學經由儒家思想改造,淡化了主觀唯心主義色彩,進而衍生出“理”為最高范疇的客觀唯心主義,形成了儒道合流乃至并重的新格局。儒家思想影響的理學,推崇“萬物有理”和事物運行的規律,這在中醫針灸“子午流注針法”起源和運氣學說發展等方面得到充分體現。學術界普遍認為,子午流注屬于“宋代儒醫群體形成、醫儒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背景下,針灸醫家運用了儒家象數理論所設計的一種針刺理論”[5]。子午流注取穴法因循天干地支陰陽之變,遵循臟腑經絡平衡運行,恰恰表現為理學在針灸中的應用。北宋初期,運氣學說日益興盛,主要依靠預測氣候和疾病流行趨勢,采用天干地支配陰陽五行、地支配三陰三陽之氣等方法,測算“運”和“氣”的盛衰,其哲學思想與理學崇尚的宇宙整體觀、臟腑一體觀、天人合一觀高度契合。

2內外之分:針灸起源于中國還是印度之考證

查看全文

哲學思想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哲學;實踐哲學;階段性

[論文摘要]哲學思想既是思想的活的靈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聯系新的實際發展哲學思想,勇于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理論概括,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思想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自己的顯著特點。

一、哲學是實踐哲學

一是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人是認識的主體,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客觀世界是認識的對象,一切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與社會科學知識都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有一句比喻生動的名言: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梢?,哲學思想是十分重視實踐的基礎作用。

二是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真正動力。把在實踐推動下的認識分為認識的感性階段與運用概念進行判斷與推理階段即理性階段。人們的實踐水平,制約著人們智力的開發與思維能力的提高。

查看全文

淺論哲學思想特色

【正文】

,一個農民的兒子——“讀了六年孔夫子書”,“又上了七年資本主義的學?!?,從康德二元論到黑格爾的唯心論;從孔孟儒學到康有為、嚴復的新學;從孫中山“三民主義”到陳獨秀、的新文化,兼容并蓄,紛繁雜陳,在艱苦中探索,追求革命的真理,尋找中國革命的道路。,從井岡山到遵義,從遵義到北京,一步一步走出來,成為一代偉人。在長期的探索革命實踐中,從種種主義、學說中汲取精華,實現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轉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諦造者。中國歷史也伴隨著這個轉變,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是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奮斗不息的集體智慧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對中國革命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經驗所進行的理論概括和科學總結,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哲學,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庫中的重要內容和創造性的發展,是中國哲學的繼承和發展。他的哲學思想最具有中國特色。

一、哲學思想

哲學,是中國哲學發展史上最豐富的成果,是中國哲學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哲學思想之集大成,是廿世紀哲學思想發展的最新階段,是中國哲學的現代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中國哲學的發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并稱為世界哲學的三大體系。中國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基礎,是中國人民認識世界、探索人生、研究古今的指南,集中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哲學是中國哲學發展的最新階段,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艱難曲折、前仆后繼探索中國革命和解放道路進程中,取得勝利的結晶。哲學是中國哲學的延伸與發展,是對中國哲學批判的繼承。

中國哲學產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末期,在其發展的漫長道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哲學在這個特色中又富有新的鮮明內容。

查看全文

幼教融入哲學思想

幼兒往往對生活和社會中的一切充滿著好奇和嘗試的沖動,常能以極其樸素和敏銳的觀察力,提出許多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若能有意識地對幼兒滲透哲學思想,會有利于引導幼兒用哲學思維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一、在幼兒故事中滲透“哲學思想”

幼兒故事中往往蘊涵著一定的哲理,在故事教學中教師若能夠挖掘其中的哲學因素,引導幼兒用哲學思維方式來思考故事,則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哲學思維能力,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比如,童話故事《老鼠膽》講的是一只小老鼠總是愁眉苦臉,因為它非常害怕貓。天神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變成一只貓。老鼠變成貓后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變成狗,但它又開始怕老虎,天神就讓它做老虎,但它又擔心會遇上獵人。最后,天神只好把它又變回老鼠,并且說:“不論我怎么做都幫不了你,因為你擁有的只是老鼠膽?!边@則故事蘊涵著這樣的哲理:我們常希望改變一些不順利的環境,其實需要改變的常常不是外在的環境條件,而是我們內在的生命;讓我們用智慧與勇氣,堅定地面對眼前的挑戰。雖然這樣的哲理對幼兒而言有點深奧,但教師可以結合現實對幼兒進行講解,如用這則故事引導新生順應幼兒園新的環境。諸如此類的富有哲理的幼兒故事不勝枚舉,如繪本故事《世界為誰存在》通過各種動物的親子對話追問“世界為誰存在”,來啟發幼兒去思考生命與自然。又如繪本故事《風到哪里去了》通過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一問一答,來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界永無休止的循環規律。再如民間故事《驢子過河》通過驢子用同樣的辦法馱著鹽和棉花過河而遭殃的事例,來告訴幼兒做事不能總是憑經驗,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思考的道理。

二、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哲學思想”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用哲學來思考,比如天冷了要穿衣服,熱了要脫衣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又如餓了要吃飯,但只能吃適量,多了就會撐——適度原則;再如登山時上坡容易下坡難,行船時下行容易上行難——矛盾的轉化原則;等等。教師若能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應用哲學來思考這些現象,則能激發幼兒對哲學的興趣。美國教育哲學家喬治•F.奈勒曾說過:“那些不應用哲學去思考問題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膚淺的。一個膚淺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壞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壞則每況愈下?!币虼?,教師應重視自身哲學素養的提高,可以品讀哲學故事和書籍,如《小故事,大道理》《水知道答案》、《把信送給加西亞》《心靈的雞湯》《學會做事》等;也可以參加教師沙龍,在與同行思維的碰撞中提升哲學素養,自覺地對社會、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做出辯證的思考與判斷;還可以學習名師,從哲學的高度結合自己的實際,批判地繼承名師教學中好的做法,挖掘名師的思想內涵。這樣,教師就能學會用哲學的眼光思考問題,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捕捉幼兒感興趣的“哲學”素材,從而運用這些哲學素材來啟蒙幼兒的哲學意識。

三、在幼兒游戲中滲透“哲學思想”

查看全文

淺談《送瘟神》哲學思想

摘要:所寫詩詞的字里行間均閃耀著馬列主義與思想的真理光輝。筆者借由七律二首《送瘟神》說開去,分析這兩首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加之筆者對其他詩詞的理解,得出小結:詩詞是一部反映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史詩,在這部史詩中,幾乎每首詩詞中都能反映對立統一規律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關鍵詞:詩詞;《送瘟神》;哲學思想;時代特色

“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同時又是舉世矚目的偉大詩人。”[1]他所寫詩詞的字里行間,到處閃耀著馬列主義與思想的真理光輝,向世人展現著我國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光榮而艱巨的偉大歷程。他的詩詞,或波瀾壯闊、恣意,或筆觸細膩、樸實無華。無論何種風格,隨處可見的是詩詞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

一、《送瘟神》作成的時代背景

讀6月30日的《人民日報》后,得知余江縣徹底消滅了血吸蟲,思緒萬千,徹夜難眠。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陀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逼涠按猴L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這兩首詩于1958年7月1日揮筆寫成,最早是刊登于1958年10月3日的《人民日報》。[1]解放前,血吸蟲病在江南肆虐,患者多不治而亡。江西余江縣是全國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國解放不久,在“”“三反五反”以及“肅反”取得勝利的基礎上,于1955年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余江人民積極響應,掀起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掀起消滅血吸蟲病的群眾運動。經過兩年多的奮戰,于1958年樹起第一面消滅血吸蟲病的紅旗。6月30日的《人民日報》,詳細報道了《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與《反復斗爭,消滅血吸蟲病》的社論?!翱戳诉@篇激動人心的報道,極為興奮,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次日,恰好是黨的37年誕辰。他面向臨窗的旭日,乘興寫下了組詩《送瘟神》。”[2-3]當時的中國人民,在“全力以赴,力求上進,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鼓舞下,意氣風發,斗志昂揚。中國人民實現了推翻一個舊中國的宏偉計劃,更有建設一個新中國的堅強信心。而改造舊中國,正是建設新中國的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爱斈曛园l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就是認定了消滅血吸蟲、解放生產力是改造舊中國的迫在眉睫的歷史任務!”[4]

二、《送瘟神》體現的哲學思想

查看全文

近10年哲學思想研討回顧

1993年紀念百年誕辰時,我國曾舉辦全國性的大型學術研討會,哲學思想及整個思想與生平研究論著數量達到高峰。2003年紀念誕辰110周年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的規模已不及以前,但出版、發表論著的數量仍不斷增長。并且,不少青年學子也加入了哲學思想研究的行列。清點近10年來的哲學思想研究,有許多新的變化和起色。例如,哲學思想研究團體的學術會議逐年舉行,每次會議都圍繞新的學術論題并緊密結合實際來展開。新的刊物《研究》得以創辦,這為學界提供了的新場所。學術成果新有增加,相關論文有1380余篇,著作(包括再版書和論文集)60余部。同時,2009年2月成立的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和同年9月成立的思想生平研究分會,也十分重視哲學思想研究,每年的學術活動為學界同仁開拓了新的空間。2009年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軍事科學出版社和中央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建國以來軍事文稿》三卷本,則為軍事思想、軍事哲學思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該書收錄的821文獻中有91篇為首次公開發表。作者擬對近10年來哲學思想的研究狀況作一回顧。

一、學術會議未曾中斷,學術刊物新有創辦

進入新世紀以來,哲學思想研究盡管不再像以往那樣轟轟烈烈、舉辦大型學術會議并吸引眾多學者參加,但相關研討會每年都在進行。主辦研討會的領軍者是全國哲學思想研究會。自2003年以來,研究會持續召開了7次全國性的大型學術研討會。2003年12月,第11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廣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舉行,有數十名學者與會,主要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21世紀哲學思想的研究這一主題展開討論。2004年8月,第12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西華大學召開,與會學者主要圍繞鄧小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主題進行討論和交流。2006年8月,第13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市委黨校召開,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名學者與會。會議主要圍繞科學發展觀和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主題、哲學思想的現實意義進行探討。2007年8月,第14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山東青州召開。會議主要就《實踐論》、《矛盾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展開研討。學者們認為,這些著作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并運用來分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又把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許多經驗上升到哲學高度進行了科學的概括。2008年7月,第15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青海省委黨校召開,來自中央機關、全國黨校、高校和社科院系統的7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會議以“哲學思想與改革開放30年”為主題,并對這個主題涉及的眾多問題開展學術交流,特別是對哲學思想、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關系進行了研討。2009年9月,第16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山西農業大學召開。會議主要是圍繞哲學思想的三大基本理論觀點即實事求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和群眾史觀展開討論,認為它們既是思想的哲學基礎,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2010年12月,第17次全國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在華南師范大學召開,會議主題為“的文化觀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顯然,全國哲學思想研究會持續召開學術會議,為加強全國各地學者的學術往來、提高研究哲學思想的研究水平有很好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一些省市的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也持續不斷,其中較為典型的是四川省思想研究會學術年會的召開。2004年,研究會年會召開時有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思想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省內20多所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會議主要圍繞“思想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一主題進行了學術研討。2008年,年會的主題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三個永遠銘記’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2009年,年會的主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中國60年理論研討會”,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和四川、重慶及河南等省市高等院校代表參加了會議,討論的內容主要涉及“思想與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思想在各個領域的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改革開放”等問題。作為故鄉的湖南湘潭大學及韶山管理局,近10年來對哲學思想及整個思想的研究新有起色,它不斷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成為新的研究基地。自20世紀末,全國高校及黨校系統的哲學思想研究和教學機構陸續撤銷,哲學思想不再單獨列為高校的課程。在這種背景下,湘潭大學的思想研究機構卻得到加強。它所屬的思想研究所(前身是創辦于1980年的思想研究室,1992年改辦為所),2002年更名為思想研究中心后,2004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年又經教育部組織專家評審、被遴選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思想研究中心有其他研究機構所不具有的優勢。早在2001年,湘潭大學與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簽訂協議,確定共同開展思想研究,雙方商定在研究資料、學術力量、科研項目、學術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該中心現設有思想發展史研究所、思想基本理論研究所、思想與現當代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文獻信息中心、同志紀念館、圖書館(后兩者隸屬于韶山管理局)。2006年,湘潭大學思想研究中心創辦了《研究》。它盡管是以書代刊的形式每年出版一期,但為全國的研究者們提供了新的學術陣地。到2010年為止,《研究》共出版了5期,刊發了不少相關研究文章。湘潭大學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同志紀念館還和中國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自2008年起在韶山聯合舉辦全國“論壇”,至2011年共舉辦了4屆?!罢搲痹雌鹩?999年中共中央黨校教師發起的“首都中青年學者及其思想研討會”,2002年它更名為“首都理論界及其思想研討會”,2005年起邀請外地部分研究專家和學者參會后更名為“論壇”?!罢搲弊?006年至2010年,在北京舉辦過三屆不定期的活動。同時,由中央黨校主管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基金會的刊物《理論視野》發表有關哲學思想研究的文章數量也在增多。此外,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近些年來也加強了哲學思想研究,哲學思想成為該所研究生學位論文重要研究題材之一。同時,中山大學的刊物《現代哲學》也時常發表一些哲學思想研究的論文。顯然,湘潭大學思想研究中心、韶山管理局、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和中國馬克思主義基金會的學術活動,以及相關的學術刊物的編輯工作,給哲學思想研究增添了新活力。在1993年前后,全國共有四家研究及其思想的專門刊物,即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思想研究所主辦的《思想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主辦的《哲學思想研究》,湖南省委黨史委主辦的《思想論壇》,中國思想與實踐研究會主辦的《思想理論與實踐》。然而,《思想論壇》、《思想理論與實踐》因各自原因先后停刊,只有《思想研究》仍保持原名,《哲學思想研究》則易名為《鄧小平理論研究》,并且發表的有關思想研究的專業論文明顯減少。所以,《研究》的創辦,《現代哲學》、《理論視野》以及《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研究”欄目的設立,使哲學思想研究成果發表的刊物得以擴展。它們與《思想研究》、《鄧小平理論研究》,以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辦的《黨的文獻》一起,組成了一個較為強大的及其思想研究的學術陣地,并以各自的特色吸納并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中堅和青年學者,提供了相關學術成果發表的平臺。

二、一些領域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些論點被重點關注

自1980年代以來,國內哲學思想的研究開始涉及各個領域,即除了研究《實踐論》、《矛盾論》等哲學原著外,還研究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歷史以及詩詞等方面的著作,形成了廣義的哲學思想研究,形成了不少分支學科。同時,對著作的文本研究也開始受到關注,進入1990年代以后則得到進一步加強。進入21世紀以來,哲學思想研究的新起色主要有如下方面:一些學者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關系、從實踐視角來審視哲學思想。例如,中央文獻研究室石仲泉教授強調《實踐論》、《矛盾論》是像古賢那樣的“發憤”之作?!八粌H是個人哲學思想發展的巨大飛躍,而且是現代中國哲學的璀璨明珠,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在中華民族哲學發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保?]湘潭大學李佑新教授認為:“哲學思想在基本性質上是與馬克思哲學一致的,即都是實踐哲學?!瘪R克思實踐哲學的重要特質就在于力主“改變世界”,而“改變世界”是一個訴諸現實感性活動的實踐問題?!皩嵺`哲學的偉大意義是勿庸置疑的:它將馬克思‘改變世界’的實踐哲學在中國付諸實踐了,從根本上改變了現代中國社會的面貌?!保?]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煥章則從哲學史角度來認證的實踐哲學,他認為“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列寧在挖掘黑格爾哲學的合理思想時所提出的一個論斷,在總結中國革命經驗的基礎上又對它做了進一步的發揮[3]。武漢大學李維武教授是從中西結合的基礎上來論證的實踐哲學的。他指出:“的‘實踐論’既有與作為外來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密切聯系的一面,更有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由外來哲學轉化為中國哲學的一面。這兩個方面,是與自19世紀末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相聯系的:一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越出西歐演變為世界性哲學,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實踐精神帶給了非西方民族,喚起了東方前近代民族的覺醒;另一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又在這一過程中與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革命實踐相結合,融入到不同民族國家的思想世界之中。研究‘實踐論’的中國性格,不能用其一面去遮蔽另一面,應當對這兩個方面作歷史的辯證的把握?!薄爸挥袕鸟R克思主義哲學興奮點的轉移來看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才能真正了解的‘實踐論’獨創性之所在,才能真正揭示和把握其中的中國性格。”

河北師范大學王玉平教授等學者則指出:“哲學不是一種追求世界本體的思辨的邏輯體系,而是立足于中國社會的現實基礎之上、具有明確價值取向的實踐哲學。它以實事求是為其理論特征,以為人民謀利益為其價值追求。它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以及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底蘊,具體詮釋了的人文關懷的情感內涵,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保?]此外,還有不少學者論述了實踐哲學的特征。曾有綜述文章這樣指出:“近年來學術界對實踐哲學思想的形成條件、基本內涵進行了研究,認為實事求是是實踐哲學思想的精髓,群眾路線是其核心內容,社會主義是其根本方向,為人民服務是其價值取向。這無論在實踐哲學思想的整體性研究,還是在其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理論成就。”[6]在分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背景下,一些學者對的價值觀、榮辱觀進行了挖掘。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莊前生研究員指出:“生前雖然未曾寫出價值學的專著,但是在他宏偉而又深邃的思想體系中蘊含著一套嚴整而又獨特的價值觀。他正是用這套價值觀去觀察世界,去評價事物,去塑造人生,去改造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和代表,不僅個人終身信仰、盡力實行這套價值觀,而且自覺地用它來教育全黨,使之成為全黨乃至全民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因此,的價值觀實際上也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眱r值觀的內容包括人民是價值創造的主體,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是人民利益,價值評價的最高標準是必須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霸谖覈斍澳酥两窈箝L遠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學習的價值觀,用它來教育人民,具有十分重大的實踐意義?!?/p>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