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德育管理的內涵及職責

時間:2022-08-13 09:36:52

導語:院校德育管理的內涵及職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院校德育管理的內涵及職責

一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內涵

根據管理的一般含義和德育管理內涵的論述,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高校德育管理:所謂高校德育管理,是指高校或高等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高校德育的性質和任務,在遵循德育客觀規律的前提條件下,通過實施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職能,協調高校德育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有效組織、調動和利用高校內外各種德育資源和相關要素,優化高校德育環境,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通過對高校德育管理和高校德育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內容:其一,德育管理的對象是影響德育效果的德育資源和一切相關因素,而德育的對象是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其二,德育管理是一種提高德育實效性的特殊管理活動,而德育是把一些具體的德育信息傳遞給學生,目的是引起學生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其三,德育管理是一個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而德育是社會與教育者、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一種教育活動。二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職能職能(Competency)是指人、事物、機構在特定體制中所應有的作用。人的職能是指一定職位的人完成其職務的能力;事物的職能一般等同于事物的功能;機構的職能一般包括機構所承擔的職權、作用等內容。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職能就是指高校德育管理具有的職責和功能,它主要包括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方面的內容。

1決策與計劃職能

決策是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主體是管理者。它是管理者識別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機會的過程。(Lewis,Goodmanandfandt,1998)計劃就是指為了實現決策確定的目標,提前進行的行動安排。決策與計劃職能是高校德育管理的首要職能,決策與計劃是德育管理者的首要任務。高校德育決策就是對高校德育一系列重要問題的決定,是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而提出若干個可行性方案用以進行比較,并且選擇最優行動方案的過程。高校德育決策包含以下過程:一是診斷問題。首先必須要求決策者發現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問題,知道在哪里需要改進。實際情況與預期狀況的差異,并提示管理者潛在的機會或者問題的存在。二是明確目標。管理者需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確立所要解決的問題和達到的目標,目標體現的是組織想要獲得的結果,所以說明確目標是高校德育決策中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職責。三是擬定方案。一旦德育目標被正確地識別出來,高校德育管理者就要提出達到目標和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這一步驟既需要結合上級精神和自身實際,也需要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大量研究和分析相關數據與信息的基礎上搞好科學預測,而且要提出盡量多的方案。四是篩選方案。這一步是評估所擬定的各種方案的價值或恰當性,并選擇最滿意的方案。由于最好選擇通常是建立在仔細判斷的基礎上,所以德育管理者必須仔細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實,并確信自己已獲得足夠的信息。五是執行方案。選定方案之后,緊接著要對選定的方案組織實施。六是評估效果。對方案執行效果的評估是指將方案實際的執行效果與德育管理者當初所設立的目標進行比較,檢查是否有偏差,并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以確保決策目標的順利實現。高校的德育計劃是高校德育決策的組織落實過程,德育計劃通過將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活動任務分解給組織的每個部門、環節和個人,從而不僅為這些部門、環節和個人在該時期的工作提供了具體的依據,而且為決策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高校德育計劃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出做什么(What),明確高校德育的目標與內容。第二,說明為什么做(Why),這也是闡述完成事情的原因。為了充分調動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熱情與激情,更好地實現高校德育目標,必須明確計劃制定的原因和目的。第三,指出由誰去做(Who),即明確實施計劃的有關部門和具體工作人員。第四,指出在何地做(Where),即明確計劃實施的地點或場所,了解計劃實施所處的環境。第五,指出什么時候去做(When),規定了計劃開始和完成的時間,并且明確實施計劃時的時間分配,以便于更充分地運用學校的德育資源。第六,是怎么樣去做(How),明確了計劃實施的方式和手段。高校德育的決策與計劃是指引高校德育活動的藍圖,在高校德育管理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

2組織職能

組織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為實現某個客觀的、外在的共同目標而相互協助行動的集合體。這是從組織本身作為一個實體的角度來考慮的。其二是指作為一個實踐過程的組織,是一個安排特定集體各種活動的過程。我們認為作為德育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高校德育管理中的組織就是建立并利用學校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氛圍,科學配置并有效使用學校的各種資源,將高校德育過程中的各要素連接成一個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德育管理,將計劃付諸實施并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高校德育的組織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設計高校德育組織結構。當德育目標確定以后,德育管理者首先應對為實現德育目標而制定的各種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把有聯系密切或者性質相似的工作進行合并,并成立相應的工作部門,而且要根據具體的管理幅度來確定德育的縱向管理層次,最終形成一個完整并且豐富的系統。二是分權和授權,當確定了德育組織結構形式以后,就要根據具體要求進行適度的分權和正確的授權,分權意味著把德育管理的職權由高層管理者委派給不同的層次和各個部門,所以一定要講求適度。授權就是把權力委任給各個管理層和各個部門的過程。處理好組織中的分權與授權,有利于組織系統內部的協同工作。三是組建德育隊伍。在科學設計德育組織并分權和授權的基礎上,還應該適當配備德育人員,包括人員的選拔、培訓、考核、任命、獎懲以及對其行為的激勵等。四是德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是指高校德育管理者為了實現德育目標,在決策、計劃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種管理資源,做好協調和保障工作,開展豐富多樣的高校德育活動。高校德育管理組織是高校德育決策和計劃得以實現的根本,也是高校德育管理者對高校德育進行有效控制的前提,它能大大提高德育資源的使用效率。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標并非依靠少數人或者零散的力量就可以實現的,必須有一個有效的組織來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系統中的每個人都能為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工作,所以說組織是實現高校德育管理目標的基礎。

3領導職能

“領導”從名詞和動詞的角度來考慮有兩種各自的含義:名詞屬性的“領導”就是指“領導者”,動詞屬性的“領導”是指領導者所從事的活動。“領導職能”中的“領導”就是指在一定的組織或者團體中,通過管理者的引導、指揮和協調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高校德育管理的組織職能是對組織的資源進行配置和使用。必須通過實施高校德育管理的領導職能,才能使這些資源運作起來。高校德育管理的領導是為了達到既定的德育目標,運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對管理對象施加影響,從而指揮、協調、激勵管理對象的過程。高校德育管理能否發揮預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高校德育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自身素質。領導是指揮、帶領、引導和鼓勵下屬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的過程。所以說,領導者必須擁有影響追隨者的能力或力量,取得被領導者的認可,這既需要組織賦予其責任范圍內的支配力量也就是權力,也需要領導者個人所具有的影響力也就是威望。高校德育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首先需要有清醒的頭腦、寬廣的胸懷,能夠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能給組織成員指明組織活動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途徑;其次要能夠協調好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讓全體組織成員勁往一處使,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再次要能為組織成員提供發展的空間。因此,提高德育領導者與管理者的自身素質非常重要。高校德育隊伍管理是德育領導的核心,事關整個高校德育工作。德育隊伍是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增強德育有效性的關鍵。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政治堅定、業務性強、專兼結合的高素質的德育隊伍,是構建高校德育體系的關鍵,是完成教育任務、實現組織目標的基本保證。

4控制職能

斯蒂芬•羅賓斯曾這樣描述控制的作用:“盡管計劃可以指定出來,組織結構可以調整得非常有效,員工的積極性也可以調動起來,但是這仍然不能保證所有的行動按計劃執行,不能保證管理者追求的目標一定能達到?!笨刂剖枪芾砉ぷ鞯闹匾毮苤?。高校德育的控制,就是保障高校德育計劃與實際德育工作相適應,以便順利實現目標的活動。高校德育控制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標準。標準是人們檢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結果的規范,制定標準是進行控制的基礎。高校德育管理實施控制,首先就要根據既定的計劃的要求和控制對象的客觀情況來確定控制的標準。具體地說,控制標準就是要制定出對學生的自身素質和高校德育效果進行檢查和衡量的指標及其體系。二是衡量績效。衡量績效就是高校德育管理者根據預定標準對高校德育實際工作的成效和進度進行檢查、衡量和比較,獲得并掌握高校德育具體工作與計劃目標之間的偏差及其嚴重程度的信息,并進行具體分析。三是糾正偏差。德育管理者利用科學的方法,依據客觀的標準,對高校德育工作績效進行衡量,可以發現計劃具體執行中出現的偏差。糾正偏差就是在此基礎上分析高校德育偏差產生的原因,并且制定實施有效的糾正措施。高校德育控制就是依據高校德育計劃的要求,設立衡量高校德育績效的標準,然后把具體高校德育工作結果和預定的標準相比較,來確定德育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其嚴重程度,并對這個偏差進行糾正,以確保組織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組織目標的圓滿實現。高校德育控制是高校德育組織機構健康運轉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德育計劃目標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