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研究

時間:2022-04-13 08:28:40

導語: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研究

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對于現代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是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根基,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工作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教學工作改革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時期下,素質教育對于德育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如何做好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實現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目標的關鍵。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小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關鍵和基礎。另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和本質來看,其在德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其在素質教育改革階段,對于推進現代教育深入發展,提升小學生能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谶@一情況,小學階段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德育教育工作,勢在必行。

一、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突出德育教育主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把握,是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考慮的一個要點,如何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做好德育教學引導,是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發展的關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資源在應用過程中,要立足實際,把握本質和內涵,以提升教學質量。在進行階梯性、分學段推進過程中,要切實把握以下幾點內容:(一)引經據典。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心智不成熟,其對文化內涵的理解較為困難,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是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關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資源開發中的應用,要注重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通過活動方式,使小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潛移默化的對小學生價值觀進行影響[1]。例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階段應用時,可以將一些文化典故與德育教學進行聯系。比如熟知的、“精忠報國”、“孔融讓梨”等典故,這些典故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通過對典故的講解,可以使小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理解[2]。如精忠報國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孔融讓梨中的謙讓、禮貌品質。(二)由淺入深。中華優秀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應用,要注重采取分學段階梯性的方法進行推進,能夠由淺入深,使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內涵和精神要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結合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觀點“兒童認知具有特定的規律,必須依據其認知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階段德育教學工作中應用,需要對德育資源的選擇進行把握。例如教師在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德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道理比較淺顯易懂的內容進行引入,例如“曾子殺彘”。教師需要把握曾子殺彘中體現出的道理,對故事的主旨進行體現,使小學生在聽故事的愉悅氛圍下,對故事體現出的誠信品質進行把握。在對高年級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將中華優秀文化中的“臥薪嘗膽”典故進行講解,使小學生對“臥薪嘗膽”中體現出的精神品質進行把握,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小學生成為一個勤學上進的人??傊?,在小學階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于德育教育工作當中,注重把握小學生的特征,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能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的道德品質進行感知和理解,潛移默化的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德育觀,為打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重要基礎[3]。

二、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采取靈活性的教學手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學中應用,如何對教學方式進行把握,使教學方法具有針對性,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采取靈活性的教學手段,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強調德育要點,突出育之要求。小學德育教學工作開展,要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把握,圍繞這一點進行教育工作,以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小學德育教育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時,需要對教育資源進行把握,并結合教育資源對教育方法進行活化,突出教育的實用性,避免德育教育淪為蒼白說教。例如在開展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要積極開展課堂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圍繞傳統文化的某一內容進行講解。例如對“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典故講解時,可以讓小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典故體現出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短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更加生動、形象的表述。通過這一方式,小學生可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理解,并且也可以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更好的促進德育教學效果的提升。(二)注重對節慶教育方式進行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應用時,要注重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應用方法,能夠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應用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定期的開展課外活動,使小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出的精神內涵進行把握,使小學生精神品質和道德品質得到提升。比如重視節慶教育,充分利用“五一”、“十一”、“端午節”、“中秋節”這些傳統節日,開展主題節慶活動,使小學生對節日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感知,通過“五一”、“十一”節慶活動,能夠使小學生樹立國家意識。通過“端午節”、“中秋節”這類的節日,可以使小學生對傳統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更好的認知。采取活動的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行銜接和結合,考慮到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同時,這一方式的應用,還考慮到了小學生之間的群體交流,為小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引導小學生處理人際關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結語

小學階段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德育教育,要注重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做好妥善的安排,使德育教育能夠更好的結合實質,以突出教育效果和教育質量。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對原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善,能夠立足于傳統文化所體現出的精神實質,將其與現代德育教育內涵進行結合,在對傳統優秀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的基礎上,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靈活的教育手段,使教學工作開展更具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的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姚永輝.文博資源的“活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化改革推廣新思路[J].基礎教育,2017,(02):40-47.

[2]于晴.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維度的民辦高校學生德育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5,(28):228-229.

[3]孟德馨,張強.河北省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傳承研究[J].學周刊,2012,(14):8-9.

作者:杜曉倩 單位:山東臨沂高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