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10 03:59:20

導語: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論文

一、注重德育內容的內化過程

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認知與行為之間,個體需要一個漫長的內化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彰顯德育教育的主體性,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與過去相比,現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可讀性較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妨采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多給學生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具體的體驗過程中通過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動手操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從而把德育過程內化。例如:在學習“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時,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1)為什么說不了解過去就不能正確地理解當前?(2)高中階段在人生發展過程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3)怎樣讓每個學生在中學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怎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發揮一個人的才能?這幾個問題,利用學生原有的思想認識很難解決,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積極地探究問題的實質,最終成為德育內化的動力。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定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當較多地采用討論課、辯論課、演講課等形式,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觀點。學生經過自我體驗,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例如:在教學“傳統文化的繼承”時,設計一場精彩的辯論賽,主題是“傳統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教學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在辯論中理論指導辯論,事實說明理論。學生帶著問題自覺鉆研理論、收集事例,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辯論過程中,學生每講到精彩之處,都會產生思想的強烈共鳴。在這樣的辯論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辯證地看待我國傳統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三、德育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德育教學,要實現從理想型到實事求是型教育的轉變。在德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高談闊論,而應如實地告訴學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經濟成分并存,各種思想文化激蕩,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惡、丑”。要教育他們明辨是非,培養道德選擇能力,并且把一些新觀念納入德育范疇,盡量貼近學生。如現代人大多無法拒絕網絡的誘惑,那么,如何在信息時代利用好信息的強大功能是德育教育的重大課題。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認識到客觀條件雖然是問題產生的一個原因,但是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要注意知行合一,把德育落到實處。德育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德育的形式相對“隱形”,然后才能事半功倍。情感是德育教育的載體,是感化心靈的無形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德育。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對學生曉之以理,還要對學生動之以情,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品德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四、通過社會實踐進行德育滲透

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思想政治教學不僅是要傳授課程內容,而且要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德育教育,如演講、調查、競賽等實踐形式,更要緊緊圍繞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或在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開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交流討論、社會調查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一課時,組織學生討論曾經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大家認為,誠信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如果犧牲誠信騙取消費者利益獲得非法利潤,這個企業最終必然走向滅亡。在教學“市場交易原則”時,要求學生觀察生活實際現象,討論菜市場看到的真實情景,甚至編排成小品,由學生扮演角色,使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深深體會到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應該遵循平等原則。通過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課堂教學結構得到完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調動,德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得到有力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德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時刻受家長、老師的“監督”,自尊心容易受到打擊,心靈容易受創。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理想,便自信心不足,對前途感到悲觀迷惘,常引發自卑、自閉等心理,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容易達到德育教育目的。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思想政治課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特別重要。首先要鼓勵學生,讓他們充滿自信,這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與自信心相抵觸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識中的消極因索,處理不當,會挫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害身心健康。因此,要幫助學生克服與防止自卑感的產生,培養與樹立自信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仔細地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這樣他們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要引導學生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培養良好性格,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積極的情緒,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與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形成健全人格。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和教學素質,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創新教學方法,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原則,大膽實踐,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有效性。

本文作者:陳玉工作單位:淮陰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