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德育教學變革思考
時間:2022-05-14 10:43:33
導語:網絡時代德育教學變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網絡環境對學校德育的沖擊
(一)網絡沖擊了學生未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
網絡是一種開放的環境,網絡上不同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文化傳統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如不加以正確和有力的引導,必將出現思想上的混亂,影響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網絡中的垃圾信息弱化了學生的道德意識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與各種各樣的色情、暴力、反動、欺詐信息混雜在一起,使網絡成為萬花筒。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好奇心強,很容易受信息垃圾的污染,把原有的道德意識拋之腦后。
(三)沉迷網絡,毒害了學生的智力和心靈
一些學生對網絡極度迷戀,以致浪費時間、精力,荒廢學業,阻礙智力的發展。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會失去對周圍現實環境的積極參與和感受,容易導致孤僻、冷漠、缺乏責任感、不合群等不良人格的產生,甚至會將虛擬環境中的生活搬到現實生活中來,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秾W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二、網絡環境下小學德育工作的策略
如何讓網絡成為德育教育的助力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教師通過對優秀網絡文化的學習能夠為學生建立一個好的德育教育平臺,這不僅能促進自身的發展,同時也能影響學生,使其抵制腐朽文化,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網絡德育的工作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因為學生將網絡應用在學習方面是比較少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利用計算機上網,很少有小學生用計算機主動學習。因此,網絡時代德育工作的開展必須首先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自律意識,同時多開展一些網絡德育工作,教會學生抵御不良誘惑。
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離不開教師的不斷指導,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現身說法的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加強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能夠增進學生對網絡學習的認識。網絡教育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教育工作,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像搭上了一個時代快車,賦有時代氣息。學校德育應該主動迎接網絡的沖擊和挑戰,利用網絡的特點不斷更新德育理念,這樣才符合時代的要求。
德育需要網絡,網絡更需要德育,德育工作對網絡應該變堵為導,讓學生在網絡中健康成長。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網絡時代德育工作者面臨的嶄新課題,小學德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學習網絡知識,變被動為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網絡時代的少年兒童思想政治工作,最終達到德育目的,實現師生互動成長模式。
21世紀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網絡時代,這個時代的發展方向是多極化、多元化、多向化的,網絡的滲透無處不在,學校如果想要阻擋網絡的盛行,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沒有必要。與網絡共處一個時空的學校德育應主動迎接網絡的沖擊與挑戰,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構筑適應網絡時代特點的學校德育框架。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現實,用科學、健康、積極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學生,用文明、道德、優良的教學環境規范學生,用新鮮、趣味、生動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最終達到入腦、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績效。
作者:馬玉玲工作單位:山東省膠州市膠西鎮百盛小學
- 上一篇:會計職業道德調查及改進
- 下一篇:黨的群眾路線學習計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