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與廣播電視論文
時間:2022-04-11 11:42:50
導語:媒體融合與廣播電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廣電轉型勢在必行
廣播電視轉型,是一場全球化的變革。新傳播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廣播電視行業的生態環境。為適應新的媒體生態,國外一些廣播電視媒體率先進行了探索。在國外,傳統媒體大樓進行搬遷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轉型表現形式。一方面媒體大樓的搬遷可以帶來房產等附加收益,另一方面,媒體融合也需要傳統媒體在工作環境上進行改造。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通過搬遷新大樓的方式,建立起“超級編輯部”,將廣電與網絡部門聚集在同一個空間工作,使傳統媒體人員和新媒體人員的溝通與調度更加便捷。廣電轉型是行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根據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受流媒體繁榮影響,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境內電視收視率下降了4%。電視收視市場的萎靡在中國也同樣存在。根據CSM50測量儀有關數據,在2014年上半年省級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中,平均收視率破1的電視劇只有21部,沒有一部電視劇收視率破2。整體數據下行,單項數據也沒有突出的亮點?;ヂ摼W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來受眾轉移,視頻網站、網絡電臺成為網絡用戶的首選,對廣播電視帶來沖擊。收視率和收聽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廣告收益,因此,廣電進行新媒體融合也是協調自身盈利模式的一次嘗試。廣電行業轉型是履行社會職能的需要。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強調要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作為大眾媒體的廣播電視,面向受眾主要為社會金字塔體系的基礎層,也就是普通大眾。因此,廣電行業的轉型肩負著國家使命,涉及到社會的穩定與團結。
二、廣播電視行業轉型關鍵與路徑選擇
廣播電視行業轉型需要樹立以“全臺意識”為關鍵的全局理念。對于廣電記者和編導來說,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段、播出長短是最重要的內容。有了獨家或者重大新聞,或是優質節目的首播,廣電記者編導都會優先選擇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廣電人員要樹立全局意識、大局觀念,將新媒體不僅僅視為工具,更要視為信息的傳播途徑和渠道,正視新媒體的地位。廣電行業要按照多平臺、多終端分發的思路,使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完成二者融合的全新制播模式。廣播電視一般根據播出的節目進行計酬,對于收視率高的節目會額外獎勵。長此以往,培養出了廣播電視帶給媒體人員特殊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在新媒體時代,廣電要提高對新媒體內容的獎勵機制,使新媒體活躍起來、地位上升,實現與廣播電視的并行發展,并最終達到深度融合。“用戶思維”的培養是廣電進行新媒體融合的關鍵內容。媒體融合帶來的是用戶地位的提升。傳統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與受眾互動較弱。新傳播技術的發展使媒體與受眾聯系變得便捷與簡單。廣電媒體要通過用戶互動,獲得反饋以進行改進與提升?!坝脩羲季S”主要體現為互動與服務。在2014年金鷹節互聯盛典直播過程中,湖南衛視使用了發源于互聯網的“彈幕”直播互動模式,觀眾留言以彈幕形式出現在屏幕上。這種將明顯帶有互聯網特征的互動模式引入電視的嘗試,便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踐行“用戶思維”的勇敢實踐。網民通過膠東在線網站的《網上問法》,可以隨時向在線律師免費提出一些法律服務要求。這檔欄目為百姓搭建起了通往法律的橋梁,較好地體現了服務理念。廣播電視媒體也應向具備“用戶思維”的新媒體欄目學習,并進行有關互動與服務的嘗試。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廣播電視融合新媒體,在轉型的同時,也需要繼續保持內容與品牌等固有優勢,保持自身公信力和影響力,正確引導輿論,履行媒體職責。
作者:黃楚新王丹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 上一篇:信息時代廣播電視論文
- 下一篇:信號傳輸系統與廣播電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