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方法

時間:2022-11-23 09:46:06

導語: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方法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傳統媒體廣播電視承擔的新聞宣傳任務越來越艱巨,面臨新媒體的影響和壓力越來越大。在新形勢下,傳統媒體只有不斷轉變觀念和宣傳方式,積極創新,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鑒于此,本文將對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廣播電視新聞宣傳的改革創新,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關鍵詞】新形勢;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作

為大眾傳播媒介和新聞宣傳主要陣地,廣播電視在信息傳播、社會服務、大眾娛樂,以及在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加強與群眾溝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媒體行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迅速發展,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傳播方式和手段,特別新媒體借助手機、互聯網客戶端,給廣播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沖擊。因此,作為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只有不斷地改革創新,總結經驗,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才能在傳播媒介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促進廣播電視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面臨的問題

對傳統媒體行業來說,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為其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壓力,就目前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一定沖擊。隨著新媒體在內容和形式等各個方面的探索和發展,受眾可以從手機中獲得更加豐富的信息和視聽娛樂節目,使大眾在新媒體中享受海量的視聽盛宴。我國目前在網絡上使用新媒體觀看各種影視節目的人數不斷增加,傳統媒體的市場逐漸被新媒體行業搶占。廣播電視的受眾人數呈現出總體下降趨勢,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其次,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報道形式單一,缺乏理念和方法的創新和探索,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等方面還不夠接地氣。然而,新媒體能夠抓住事件的熱點和亮點,進行碎片化、及時高效地傳播,點擊率和收看率往往在短時間呈現快速增長。廣播電視融入新媒體的時間較短,很多地方廣播電視臺依然按照傳統方式進行采編播放,沒有發揮自身優勢[1],很好地融入新媒體之中。最后,廣播電視臺仍舊遵循傳統人工監聽管理模式,無法從根本上滿足對所有節目監管。為適應信息化的科技時代,廣播電視臺要建立完善的節目管理系統,滿足媒體監管需求。

二、現代社會新聞信息傳播的特征

(一)新聞信息來源多元化

過去,地方廣播電視臺是當地群眾獲得新聞和資訊的主要渠道,由于易受地理因素限制,新聞信息少,來源也很單一。當今是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使群眾的新聞信息來源不再僅僅依靠傳統媒體,現階段,智能手機功能多樣且價格便宜[2],各種新聞客戶端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可以通過手機和互聯網輕松快速獲得信息,新媒體和自媒體使新聞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拓寬信息采集路徑,探索新的信息來源渠道,并積極參與到媒體融合之中,根據新媒體的特點,將采訪報道的相關內容轉化到新媒體之中,提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二)新聞信息傳播途徑增多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手機等電子設備日益普及,幾乎人手一部,某地區一旦發生新聞,人們會第一時間拿出手機開始拍照、錄像,并將其傳到網上和廣大網民分享。除了廣播電視,新媒體、自媒體成為新聞和資訊重要傳播途徑。隨著信息化進程加快,人們更加關注實時新聞,因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融入互聯網時代,對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及時報道,在提升新聞趣味性的同時,更要注重播報及時新聞。新媒體形勢下,新聞記者要注重拓寬信息采集途徑以及手段,提升新聞吸引力,開通互聯網公眾號,讓受眾真實參與進來,匯聚網絡中的趣事趣聞,激發人們的興趣。若有突發性新聞,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將信息加以整理,并調查信息真實性,做好輿論引導[3],通過網絡、手機以及電視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增加新聞的受眾接收范圍,提高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力度。

(三)新聞熱點的受眾范圍廣

目前,隨著信息化進程加快,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得到新聞信息,有價值的新聞容易形成熱點新聞或是上“熱搜”,人們關注新聞熱點,并在客戶端和網頁評論選項中對有關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看新聞的同時成為事件的參與者。這些新聞熱點往往會超出地域范圍,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因此,廣播電視記者要加強對熱點新聞的報道和解讀,提前介入和策劃,及時引導社會輿論。同時,對本地經濟社會、旅游發展、民俗風情等內容進行報道,打造本土化新聞形式[4],突出區域人文特點,融入地方特色,拓寬新聞宣傳內容,提升新聞宣傳效果,吸引受眾群體。

三、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的措施

(一)改變新聞采集方法

因為廣播電視臺容易受到地域限制,缺少素材來源,再加上單一化信息采集渠道,報道的新聞比較乏味,大多是行業動態,受眾對此不感興趣,新聞記者采訪沒有動力。所以,記者在收集線索、了解資訊時一定要采取新的手段,拓寬信息收集途徑,找到優質新聞來源的渠道?;ヂ摼W時代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傳播平臺,人們可以憑借手機或電腦將周圍發生的事情經過互聯網分享出去,在傳播信息時,人們通常將一個新聞根據所在地區進行組合,展示當地獨有的特色以及趣味。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可以針對這種情況,將網絡上實時的信息進行篩查、精選、編排,創新新聞采集方法。此外,新聞工作者還可以深入行業以及社區群眾的朋友圈,便于及時獲得信息。對于某些突發事件[5],新聞記者在不能及時到達現場獲取消息時,可以依照網絡上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盡快了解事件過程,在保證真實客觀的前提下,進行新聞報道,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走向。綜上所述,在新聞采訪報道前,記者要盡可能地收集可利用的資源,借助各種網絡資源以及群眾的力量,制定完善的采訪方案,提高采訪內容的質量,利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平臺對新聞做一個全面的客觀報道。

(二)拓展新聞信息解讀視角

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往往會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模式傳播。而大眾作為記錄者、者,往往沒有到達現場,沒有進行采訪,只是進行了拍攝或者轉發。由于傳播者的自身素養問題,很多情況下會出現道聽途說的假新聞以及惡意中傷當事人的“網絡暴力”等現象[6],這種傳播模式容易讓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可信度。對此,廣播電視臺新聞工作者要將客觀真實作為新聞宣傳的生命,每一次采訪要認真仔細核實新聞事件的真假,記錄真實的細節。同時,記者可以根據事件的發生發展,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解讀和后續報道,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幫助大眾剖析事件的真相和本質,帶給受眾不同的新聞視角,在宣傳的同時正確引導群眾。

(三)增強新聞的趣味性和本土性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形式和內容不能適應現代受眾的需求,很多新聞報道的是行業動態,新聞性不強,不夠貼近聽眾和觀眾,無趣而乏味,讓大部分受眾產生聽覺、視覺疲勞。因此,廣播電視臺新聞工作人員要采取措施,改變這一狀況,創新報道方式,增加新聞的趣味性,吸引受眾的興趣。記者可以在采訪報道中融入當地特色,增加貼合群眾生活的內容,體現出新聞的趣味性。廣播電視新聞宣傳要通過創新方法和手段[7],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節目,著重于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傳播社會正能量。

(四)提升新聞宣傳隊伍素質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符合時展眼光的高素質新聞工作者隊伍,需要一支不斷開拓創新、迎接挑戰的記者編輯隊伍。為此,廣播電視臺要大力培養人才隊伍,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采編人員的素質,積極主動融入新媒體之中,為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工作增添活力。

結語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在新形勢下,面對新媒體的挑戰,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創作出貼近生活的鮮活新聞,制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路線及政策,發揮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在輿論引導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左懷順.淺談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J].記者觀察,2019(8):97.

[2]張茗葳.淺談電視臺通聯新聞工作的新趨勢[J].活力,2016(10):84-84.

[3]郭紅梅,張偉.新聞宣傳工作要為群眾服務——淺談如何加強民政部門新聞宣傳工作[J].理論界,2014(7):195-197.

[4]阮龍珠,張亮.淺談如何加強縣級電視媒體輿論監督的有效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0):264.

[5]郭紅梅,張偉.新聞宣傳工作要為群眾服務——淺談如何加強民政部門新聞宣傳工作[J].理論界,2014(7):195-197.

[6]王永新.淺析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6):183.

[7]聶辰席.聚焦主題主線堅持守正創新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工作強起來——在2019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2):4-10.

作者:金磊 單位:新疆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