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電子商務的教學解析

時間:2022-12-26 11:51:08

導語:大學電子商務的教學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電子商務的教學解析

本文作者:王小寧方星工作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企業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對于企業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很多學者都進行了分類。喻昕等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的探討》中將企業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分為三類:(1)技術開發型。指精通電子商務技術,同時具備足夠的現代商務知識,善于理解商務要求,能夠從事電子商務軟件平臺、交易系統的開發,在技術上獨當一面的人才。如網站系統設計與開發人員、網頁美工設計人員,數據庫開發與維護人員等。(2)應用型。指精通現代商務知識,同時具備足夠的電子商務技術,能夠勝任電子商務在各相關行業的具體應用。如網絡營銷人員,客服人員等。(3)管理型。通曉電子商務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熟知至少一個行業或一種模式的電子商務理論和應用,能夠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其發展特點和趨勢。如商務經理等。2.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其學習需求可歸納為以下3類。(1)應用性需求。電子商務起源于網絡和商務實踐,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斷發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如網購,團購等電子商務活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有很強的應用性需求,想要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在畢業后迅速適應、進入電子商務實務環境,熟練操作和運作電子商務活動,具有分析和解決電子商務實際問題并從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2)綜合性需求。在經過大一基礎平臺課的學習之后,學生就會對電子商務的復合性有大概了解,對技術和商務兩方面知識的需求就同時凸顯出來。學生會希望在專業課的學習中懂得電子商務技術手段(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等技術),能將商務需求轉化為電子商務應用;能知曉一些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商務運作方式和模式,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方式,以及網上商店、網上采購、網上銀行、網上交易市場等電子商務模式。(3)多面性需求。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大二、大三專業課的學習之后,通過找工作和考研等渠道獲得的信息,促使他們定位自己適合于電子商務行業的哪一個方面或層次,學習時會加強對這一方面電子商務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因此,小到網絡產品展示、網絡繳費,大到電子政務、網絡購物等各方面電子商務知識都有需求。3.實踐教學的培養現狀在教學方法上,首都師范大學郭曉宏提出“過程性評價”方法,指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浙江財經學院陳明晶等提出基于“三創”(即創意、創新、創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新模式;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羅曉東提出“動態能力集”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思路,核心思想是:依據行業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中心,將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任務化、項目化,構建人才培養動態能力集;再根據任務化了的動態能力集確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形成動態的能力模塊和能力點。在教學手段上,湖南商學院使用基于混合學習,合作學習,社會建構論的輔助課堂虛擬學習社區開展電子商務教育;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提出,基于工作過程的崗位技能實訓、就業綜合技能實訓和創業實踐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三級實訓體系;還有很多學校提出工學結合,創業教育,校企合作等思想。在教學系統設計上,西安交通大學采用以“重點實驗室+校企合作平臺”為依托的實踐教學模式;北京郵電大學采用以“實驗室+實踐基地+虛擬平臺”為依托的實踐教學模式;華中師范大學采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的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杭州師范大學采用以“全程化實踐課程+企業平臺”為依托的實踐教學模式;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朱聞亞提出基于“專業—就業—創業”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教學研究型大學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偏向于以教師為中心。在教學研究型學生人數較多的現實情況下,易受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對書本和老師所講的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應付考試,并沒有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理解,使得教學研究型大學實踐教學的開展,難免浮于表面。(2)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科研資源、師資力量難以和研究型大學相媲美。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一些學校傾向于以服務社會的目的,如針對“淘寶”等電子商務公司需求進行“訂單式”、“崗位式”技能知識培養。使得學生專注具體的商務活動,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扎實學習,學生短時間內可以直接上崗,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

教學研究型大學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研究,我們從課堂內教學、課堂外自主學習和涉及課內外的綜合活動三方面提出了教學研究型大學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解決方案。(1)課堂內教學工作應該是研究性的教學,應合理組織教學過程。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學習,如與信息流整合與處理能力相關的計算機網絡基礎、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電子商務安全管理等,與物流、商流配置與組合能力相關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網絡營銷等,與資金流運作與控制能力相關的網上支付與結算等時,教師應安排一定的課時,指導學進行案例分享、課程討論,以達到教學效果。管理類課程可準備PPT、討論稿等材料,技術類課程可制作系統、編制軟件,分組在課堂上演示、講解,并將課堂上的學生表現情況與平時成績評定相聯系,從分數上對學生進行激勵。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這樣的分享、討論課程前,要事先進行基本理論知識的鋪墊,并劃定一定的討論范圍,給出相關可閱讀的參考資料,以避免脫離教學目標。(2)課堂外教學過程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積極啟發、引導學生在課堂外展開自主學習。一方面應舉辦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講座,把電子商務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動態介紹給學生,為學生理解電子商務行業創造良好氛圍;另一方面教師應在把自己研究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和思路介紹給學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從身邊最感興趣的地方接觸、了解、研究電子商務。如:通過網上購書初步感知電子商務交易流程;研究當前熱門的微博、論壇、博客,以親身使用經歷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運營模式、贏利點、公眾心理等;在學生都熟悉游戲、網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轉換身份為運營者進行思考;對最新的電子商務范圍的新聞事件進行討論,思考事件的原因、可能的解決方案等。(3)通過生產實習、論文撰寫或畢業設計、就業指導等綜合活動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生產實習中既可鼓勵學生自主進行網店經營,又可聯系相關的B2B、B2C電子商務企業、物流企業,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生產實踐活動,使學生熟悉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前后臺管理、網上銷售、支付等;論文或畢業設計選題盡可能結合電子商務企業;編寫面向學生的技能培養指導書、就業方向指導書,使專業學生明確就業方向和學習目標,增強專業自信心,在電子商務工作領域獲得更充分的、更優質的就業機會。

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是高校培養電子商務人才適應實際市場運作,順應社會發展的有力保證。教學研究型大學在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培養機制上,應根據自身定位,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合理合適的培養計劃。本文通過研究電子商務人才的企業需求,學生的學習需求,說明了國內各大院校提出的培養方式,并指出了現有模式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適用于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解決方案,以期為教學研究型大學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