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業成本管理改進探討
時間:2022-03-19 09:52:22
導語:供水企業成本管理改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當前對我國的基礎建設也提出更多要求。其中供水企業作為地區人民用水的主要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新的要求,在供水企業的成本管理方面由于供水企業本身的原因,導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老舊且無法有效實施等缺點。本文主要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對相關從業者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供水企業;成本管理;改進
一、成本管理對供水企業的意義
成本管理主要針對供水企業資金的使用,從成本規劃、核算、控制、評價等方面對資金進行管理,并規定資金的流向、資金的使用方法,在當前的企業中進行成本管理主要能對企業以下幾點有重要意義:(一)有助于企業成本充分使用。在企業的發展中資金非常重要,對任何企業都是如此,供水企業同樣不例外。我國供水企業多是國有企業,因此財政資金方面關系較為重大,只有指定相應的成本管理措施才能保證供水企業平穩發展。供水企業具有地區壟斷性質,并有政府政策性補貼,相對來說競爭較小,讓供水企業在資金的使用方面往往出現資金使用粗放的現象,導致部分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浪費。因此做好成本方面的管理能夠有效幫助供水企業提升自身對資金的使用,讓資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完成供水企業資金使用的初衷,促進供水企業的發展。(二)有助于企業戰略的實現。成本往往是企業擁有的資金,企業想要發展首先需要有穩定的產品,其次需要有長期的收入,最后則是企業能夠對自身的業務進行拓展。在這個過程中成本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成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和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結合,用資金保證企業發展戰略能夠順利實施。供水企業發展模式也同樣如此,不過由于供水企業直接關系到當地的水資源,是人們生活必需的物品,同時在一個地區供水企業的數量有限,因此供水企業對自身長期且穩定的收入方面并不需要投入過多關注。供水企業的成本主要支出在設備購置與維護、人員工資以及企業拓展方面都是供水企業能夠生存的命脈。因此成本能夠有效進行使用,是保證供水企業不斷發展、實現自身長期戰略的有效保證[1]。(三)有助于增強供水企業的責任意識。供水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因此肩負一定的社會職能。其中供水企業的成本多數來自于當地政府的政策性補貼,因此供水企業在成本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加強對成本的管理。想要加強對成本方面的管理,供水企業需要優化自身的內部結構,并且在水資源的供應以及使用等方面能夠做到合理合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了能夠更好實現成本方面的管理,供水企業必須強化自身責任意識,這樣才能有效完成成本管理的要求,從而對自身的成本進行有效管控。
二、供水企業當前成本管理現狀
隨著當前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供水企業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供水企業本身競爭較小,因此對當前市場的了解不夠深入,導致供水企業內部存在較多問題,其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成本受到限制較多。供水企業的成本限制比較大,一般情況下供水企業由國家控股,因此在成本管理方面很多時候只有上面政策下發企業內部才開始執行,長期按照這種模式工作導致供水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不能及時做好反應。并且在供水企業內部部分工程申請往往在事后才進行申報,在以下施工、運營以及維修等方面沒有確切的計劃,導致最終的成本存在虛高的現象。加上供水企業一般體量較為龐大,內部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出現冗員情況,想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大量的冗員是首要的問題。其次,由于企業的體量較大,因此想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必須和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進行有效溝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加上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機制不暢,造成企業內部在面對成本管理時無法有效進行溝通。再次,企業內部對成本控制工作認識不足,成本控制政策的制定需要財務部門參與。但是成本控制工作具體需要實施以及落實到各個部門,但是由于各部門對成本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導致成本控制工作開展困難,限制也比較多。最后,由于供水企業屬于國有控股公司,因此在制定成本使用政策時需要相關國家單位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手續繁多,且討論時間較長,最終實施時不能及時進行反饋,導致成本管理工作時效性較差,自然無法順利的實施。(二)管理方式較為落后。供水企業成本管理手段較為落后,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供水企業競爭壓力較低,因此供水企業缺乏對市場的認識,內外環境相對穩定,因此多年以前制定的成本使用方法在當前依舊能夠使用,但效果相對較差,無法達到當前成本控制的要求。第二,在企業的成本管理過程中沒有形成系統的成本管理手段,缺乏事前成本編制、事中成本執行以及事后成本考核,導致供水企業在成本管控方面管理部門主觀性較強,科學性有所欠缺。第三,供水企業的成本管理往往是財務部門單獨進行,在實際的管理中財務部門的公信力不足。因此,在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時無法有效貫徹成本管理政策,最終造成成本管理工作難以進行。第四,成本不僅包括流動的資金,同時也包括供水公司的固定資產。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供水企業積壓大量固定資產,并且還有一些外協類工程不能做到及時轉固,無法準確的計提折舊,從而降低了成本費用,造成資金的大量占用。從而導致資產流動性較差,在某種程度上是浪費。對固定資產采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導致供水企業的成本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長期運行下去甚至導致部分資產出現貶值的情況,一旦出現這樣的現象,對供水企業長期的發展來說造成巨大的打擊。(三)缺乏有效績效管理機制??冃Ч芾砉ぷ魇潜WC成本管理能夠穩步提升的措施,但是在當前的供水公司中對績效管理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其中主要存在問題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績效管理方面不能制定嚴格的制度及合適的標準,導致很多績效在評價時缺乏嚴謹的制度及合適的標準,存在得過且過的現象,自然不能有效執行成本管理。第二,績效考核責任不夠細化,往往對整個部門進行考核,導致責任無法落實,執行力度較差。并且在績效考核中因為是面對整個部門,因此無法對工作人員產生威懾,導致執行的效果較差。第三,內部責任不夠明確。在執行績效管理時需要對責任進行明確,這樣才能準確對績效做出評價。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這樣的現象,部分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責任不夠明確,導致出現失誤進行追責時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對績效考核的長期發展影響較為惡劣。第四,缺乏明確的獎懲措施??冃Э己诵枰性敿毜莫剳椭贫炔拍茏尮ぷ魅藛T遵守。但是在供水企業內部由于工作較為穩定,因此企業內部的人情關系較為嚴重,導致很多時候獎懲措施執行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企業內部的政策對工作人員的約束能力大大下降,自然無法有效對績效管理機制進行完善,這也是當前困擾供水企業績效管理的主要問題之一。只有將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企業才能進行后續的發展,才能對供水企業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從而履行供水企業的職能。(四)水價波動對企業定價影響較大。供水企業水價并不是隨意制定的,是經過多方面考慮最終定下的價格。但是由于供水企業是社會服務企業,因此水價需要長期維持穩定,否則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無形中讓供水企業的成本控制難以實現。主要問題出在這幾個方面:第一,管網日常維護成本逐漸增加。管網在進行水資源獲取時往往會深入地下,地下流水以及酸堿腐蝕導致管道需要經常進行維護。隨著年限增長,這種現象也越發明顯,是當前供水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再有鑒于管網深埋地下,管網的報廢工作無法及時準確的核實,不能做到及時報廢,無形中虛增了企業的管網資產,從而增加了管網維護的預算成本,可能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第二,供水企業的水資源來源價格浮動,供水企業部分水源是本身進行獲取,另外一部分水源會從上游企業進行引入,一旦上游的水源價格發生變化,導致供水企業的成本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在當前的供水企業中上游價格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供水企業目前對這樣的現象缺乏有效的對策,導致企業的成本不斷變化,隨機性比較強。這樣的情況對企業的長期規劃以及發展的影響非常大,造成企業成本控制難以進行,使供水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處在較為復雜、壓力較大的情況中。
三、供水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的情況,當前的供水企業想要對自身的情況做出充分的改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這樣才能有效對自身的成本管理問題進行糾正:(一)增強成本管理手段,制定成本管理機制。成本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管理機制的形成,在成本管理機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成本管理意識、成本管理手段以及成本管理具體措施。首先是成本管理意識,想要提升供水企業成本管理意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企業高層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并且將成本管理的優勢整理上報,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得到企業高層的支持。在供水企業中高層作為企業的風向標能夠明確反映企業的發展方向,只有高層重視企業內部才能正視成本管理機制,這樣后續的工作才能順利展開。第二,財務部門成立成本管理委員會。主要的工作是對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進行宣傳,提升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成本意識,從而更好推行成本管理手段的實施。第三,在企業內部發放宣傳冊,在企業內部網絡系統中宣傳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內部形成相應的成本管理氛圍,從而能夠更好幫助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工作,促進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實施。其次是成本管理手段,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到的是能夠將成本管理進行落實,并且對成本管理措施能夠進行充分細化,最好能夠精確到個人。將責任進行分配后在進行成本管理工作時才能更好進行成本管理實施[2]。將成本預算管理作為成本管理的一種手段,并將預算成本的指標層層細化,責任到人,做到標準責任化。最后則是成本管理措施,在成本管理措施方面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事前編制階段,即預算的編制,這個階段主要是對成本進行編制,讓成本能夠按照編制進行。在編制的過程中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成本涉及的方面,在當前供水企業中成本主要來自源水水費、材料費、動力費、設備及管網的維修費及人工費用等。因此,為了能夠降低這些方面的成本,在設備方面要增強對設備管理系統性的認識,制定相應的保養維修政策,從而讓保養以及維修能夠在規范的情況下進行。對網管的暗漏檢測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每年定期對管網進行暗漏檢測。并且還要控制供水量與售水量之間的比例關系,這也是成本的一項很重要的指標。這種方式能夠最大化利用資源,使維護以及維修效果達到最好,人工方面可以對企業內部的冗員進行去除,保證單位內部的精簡,從而優化內部的成本。其次需要對單位內外的情況進行分析,尤其是對當地的發展以及內部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如果當地需要進行擴張意味著需要更多供水設施,因此成本也需要向這方面進行傾斜,用這樣的方式對成本進行預算編制,讓成本的使用能夠更加合理,更具有科學性。最后則是將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進行編制,最大化發揮這些固定資產的作用,對后續工作能夠使用的進行使用,對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變賣等,增強企業資金儲備,更好實施成本管理。第二階段主要是成本執行階段,在成本執行階段主要對預算編制進行實施,在這個階段首先需要將企業內部的各項成本交流進行統一,這樣在成本管理措施實施時出現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查找,防止因為問題導致企業內部出現成本超標的現象。第三階段是事后總結階段,主要對成本預算工作進行自我評價,對成本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對其中存在的優點等進行明確,并且記錄在冊,在后續的成本管理中能夠進行合理利用。(二)增強工作人員培訓,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在供水企業工作中專業性越來越高,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是如此。因此,在當前的供水企業中想要增強企業人才儲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招聘時重視對成本管理方面人才的任用,專人專用,這樣才能推動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不斷進行,才能增強企業的人才準備,從而讓企業將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到底。第二,在新員工入職后可以采取“老帶新”的模式。在當前的企業中這樣的模式是最有效幫助新人熟悉工作,提升實踐能力。因此,在當前的企業中應該對企業工作人員這方面進行強化,從而促進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能夠更好進行。第三,成本管理方面的人才,不只是從招聘的新人中選用,還需要關注供水企業中比較熟悉各方面業務的人員,將其培養為成本管理方面的人才。因為他們對企業比較熟悉,并且知道哪里能控制成本,哪里很重要不能節約成本。將企業內部人員充分任用,做到人盡其才。第四,有了執行的人才還不夠,企業想要有效實施成本管理措施需要提升整體的管理水平,需要自上而下進行。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只有不斷對管理水平進行優化才能有效增強對成本方面的管理,才能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第五,規范工作流程。只有規范的流程才能有效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在規范的工作流程、清晰的工作過程中進行,否則不利于管理水平提升[3]。(三)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增強對工作人員的引導。在對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引導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建立完整的績效考評機制,主要是對成本的控制,對成本創造的價值以及工作的成果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同時對成本執行過程中對成本編制的執行效果等全方位進行考核。除了工作效果,還需要對成本執行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并以此為根據制定相應的分值。第二,在績效成績決定后供水企業應該將其進行等級劃分,例如劃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優秀,達到該指標的部門在下一年度的資金申請方面可以適當放寬政策,工作人員也應該相應增加其績效成績,在年終獎金的發放上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增加;第二等級為良好,一切與上一年度一樣,保持不變;第三等級為差,在資金申請上需要經過更多調查與審批,對工作人員績效進行一定的扣除,并且年終獎按照比例進行縮減,用這樣的方式增強工作人員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積極性。第三,在供水企業內部引導時不能只按照年終績效進行引導,平時也需要有相關的考察監督制度,主要考察方向是供水企業的資金流向、資金使用情況等。用監督手段對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約束,能夠促進工作人員對自身狀態進行調整,從而提升自身的工作成果。(四)響應國家號召,提升自身營銷水平進行創收。供水企業一般由國家控股,因此在供水企業的發展中應該時刻響應國家的號召。供水企業作為我國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對自身的營銷水平進行提升。并且供水企業的輻射范圍有限,因此供水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服務群眾必須不斷增加二級下屬單位。這也是當前供水企業的成本消耗之一,但是不能因為二級單位的建造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就拋棄這樣的方式[4]。二級單位一旦建成不僅能夠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從二級單位的建造中能夠有效宣傳供水企業本身,從而拓寬自身的利潤來源,從而創造新的收入。以這樣的方式對自身的收入渠道進行拓寬,促進供水企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供水企業中由于企業本身的特殊,因此在成本方面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從下屬二級單位的建造、企業設備、成本、人工費用等多個方面,再加上供水企業對外界的變化不敏感,導致當前供水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非常多[5]。想要對供水企業的成本進行控制必須從資金、制度、思想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供水企業的發展,對供水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優化,讓其能夠更好完成供水企業的社會職能。
參考文獻:
[1]劉廷濤.供水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116-117.
[2]楊士敏.供水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9):130-131.
[3]李慧.試析自來水供水企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5):150-151.
[4]高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閾下煤炭企業成本管理的改進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7(5):73-76.
[5]楊愛蘭.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改進對策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2):31.
作者:徐雪飛 單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口分公司
- 上一篇:國有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
- 下一篇:煤炭洗選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