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思考
時間:2022-05-30 10:03:49
導語: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技工院校在公共安全管理事業中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技工院校擔負著培養和教育新型勞動者的任務,在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應急機制,擔任著推進職業教育事業發展、保障公共社會安全的責任。針對構建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的價值意義、常見問題及強化措施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體系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技工教育的高度重視,各地技工教育水平也不斷提升,甚至有的技工院校在生源競爭上也呈現“井噴”式狀態。技校學生人數的劇增,其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在學校各類管理工作中,公共安全是最為根本的安全,也是實施內涵最豐富的管理工作。茂名市作為人口大市,近年來在技工教育方面也有長足的發展,技校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各類安全突發事件也時有發生,尤其是受技校生源質量的影響,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一、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實施的問題
技工院校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特點十分明顯,在公共安全預警管理的實施上,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一)技工院校生源質量良莠不齊。從技工院校的組成形式來看,生源選拔門檻較低,主要分為初中畢業生、高中(中職、中技)畢業生兩種。學生年紀普遍在14~22歲之間,因此學生的文化素養、知識水平、年齡層次、社會閱歷各不相同。首先,由于這些學生大多為剛完成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學生,其從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上,普遍偏差。一部分學生長期處在“問題學生”或“后進生”位置,自身家庭情況處于貧苦或單親家庭,所以無論是在思想道德建設還是德育教學上面,都處于被忽略地位。其次,由于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是“住校生”,他們的學習、生活場所都需要在校園中完成。因此,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問題和矛盾沖突,都不會適度控制事情的發展,很容易引起群體沖突事件。再加上技校學生處于敏感、多疑、焦慮青春期,對教師的訓導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容易做出偏激行為。(二)實習場地安全潛在隱患較多。技工院校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特性決定其要采取理論和實習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中,對實習場地的管理占有重要的份額,尤其是在實習場地特別是機電、計算機、電子技術、機械制造等的實習場地中,要接觸各種各類機器機械。其中,電力、焊接、計算機等實習器械的價格較高,并且在操作和運行的頻率上更加密切。這些設備如果操作和運行不當,很容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存在潛在安全風險。同時,在實習場所中,安全警示標志、電源開關、消防器材等設施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三)學?;A設備中的硬件管理。從技工院校的整體構成上,學校基礎設施的推進存在突發隱患。學校需要有完備的設施,包括宿舍、體育館、食堂、校園超市等,在方便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也滋生了一些安全隱患。再加上技工院校學生大多為住宿生,常處于半封閉管理狀態,引發各類突發事件的概率也在提升,如宿舍管理的疏忽、體育設施的老化、食品衛生的安全等。
二、構建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的主要模式
(一)理論類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模式。理論教育模式是技工院校進行安全教育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主要是通過教職工講授的形式,組織學生從理論的角度拓寬安全教育的實施概念和發展的必要性。但是,其實踐性不足,因此產生的管理模式相對有限。(二)實踐類公共安全教育管理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突出表現為對模擬場景的應急演練,主要是通過模擬化教學模式,能夠使受訓人員在實踐演練中,掌握應急避難的具體實踐方法。當前,技工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主要集中在防火、防災等大型演練上,但是對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實踐教育和管理。(三)知識普及類公共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在技工院校中,知識普及類教育模式也是比較常見的模式,主要是通過宣傳教育片、宣傳海報、安全標語等載體,將安全知識進行全面的拓展和普查,從而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三、加強構建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完善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在技工院校中,任何危機的發生都由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組成。因此,為了增強對危機可規避和不可規避范圍的管理調控,學校要結合當前的危機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調控和管理,在努力完善教育機制的同時,做好技工教育各個環節的危機預警管理。首先,要在全體教職工、學生之間建立危機預警意識。學校要從長遠角度出發,預先考慮到技工院校在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各種緊急情況,使大家能夠做好對抗危險境地的準備,以防教師、學生在危險發生的時候,產生手足無措、恐懼緊張的心理。學校要聯合當地教育、人社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轉變對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的發展意識,預先建立全面防范、嚴格制約的公共安全監督機制,不斷普及安全防范知識,強化技工學院“居安思?!钡娘L險預警。其次,要進行系統的危機防控。實施嚴謹的危機檢測,結合技校學生的心理需求、思想狀態、師資條件和生源狀況,不斷提高學校管理人員的管理措施,要在危機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防范和準備,制定教職工在組織指揮、行動方案、物質準備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計劃,進一步強化學校公共安全的可操作性。(二)不斷細化公共安全預警管理職能。因為公共安全預警管理需要滿足危機發生的突發性、緊急性,因此一旦有突發事件產生就要求學校作出相應的反應,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危機處理領導小組,將安全預警管理工作發揮到最佳成效。所以,學校要在中層以上決策層建立安全預警管理權威組織,制定一系列管理政策,并根據技工院校內部發生的危機性質,區分一、二、三級安全預警管理機制,確保危機能夠保持在可控制范圍。要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力度,結合學生的發展層次,在培養學生公共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引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常態化的日常德育管理教育,組織學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靈活運用各項教學方法,逐步降低突發事件產生的各項隱患。要組織一支專業的心理輔導隊伍,對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通過舉辦心理健康講座、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在提高技校教師職業素養的基礎上,將社會、學校、家庭進行有機的結合,及時了解和跟進“安全隱患學生”的行蹤,避免危機事件的發生。(三)切實強化技工院校內部設施安全。要進一步強化宿舍、食堂、課室、實習車間等學生在校期間活動主要場所的安全管理,確保校內設施健康運轉。要做好校內各個角落的視頻監控,定期檢查學生宿舍是否存在違禁危險物品,尤其是要檢查學生是否藏有大功能電器、管制刀具等。要在學校宣傳欄張貼相關安全防范知識,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規定學生在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才能操作相關實習器械,實習教師要不斷改進實習防范措施,增強實習效果,確保實習安全。(四)實行公共安全預警管理善后處理要注意做好安全管理機制的善后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涉事師生的心理輔導。要客觀、公平、公正地處理好突發事件的咨詢和調查,實事求是落實責任,依據法律法規及校規校紀,確保師生的正當利益和訴求。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個人,要本著嚴肅處理的態度,做到依法治校、嚴肅管理,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構建技工院校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要著力消除校園中潛在的安全隱患,根據危機管理的計劃和程序,科學采用各項管理對策,確保危機預警、救治、恢復等綜合治理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高燦.高職高專院校安全穩定應急管理機制研究[J],學問(科教探索),2014(20):25-26.
[2]秦海波,馮鳳麟,童瑞連,等.高校后勤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理研究[J].科技創安,2010(6):61-64.
[3]溫淑春.網絡輿情對政府管理的影響及其應對機制探討[J].理論與現代化,2009(5).
[4]李偉明.論高校公共突發事件處置中的常態化管理機制構建[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
作者:吳澤波 單位:廣東省茂名市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施工企業管理制度完善與強化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