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管理制度完善與強化
時間:2022-05-30 10:05:47
導語:施工企業管理制度完善與強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局有限公司新經營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經營管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黨群工作等各項制度,跟上企業經營戰略轉變的思維,強化制度的執行關乎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命運。
公司最近幾年的管理制度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適應了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回報了社會,造福了員工。公司的施工和經營產值也是不斷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的管理制度。但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在公司進行的調研活動中,奔赴基層各個單位,召開了各個層面的座談會,對影響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調研,其中包括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強化的課題。調研組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既總結了我們管理制度的優勢所在,也找出了不足。我們的管理制度的優勢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符合了新時代的需要,二是注重了員工整體的利益,三是比較全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一些制度是很多年前制定的,對于當時的形勢來講,是十分有效的,但時至今日我們的企業達到這樣一個高度之后若再向前發展,則需要重新審視。若干年前公司的施工和經營產值不過十幾個億,現在我們的產值在增加,我們員工的綜合素質在提高,我們的管理模式已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因素都變了,但我們的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夠及時跟上。原來可能靠革命熱情就能做的事情,到今天則呼喚精細化的管理,精細化的管理必須伴隨著完備而精細的制度,比如說完備的考核獎懲體系、完備的人才選拔機制。(二)管理制度存在些許盲點,部分管理制度實用性不佳。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夠解決顯現出來的問題。某些項目管理制度的約束對象、責任對象不明確,對制度的時間、地點、背景和環境不明確。某些管理制度存在不閉合的情況,如只是說明了應該怎樣怎樣,沒有說明如果不這樣會怎樣??陀^上,某些管理制度由于實用性不佳,在遭到幾次破窗之后,其權威性大打折扣,進而導致其實用性進一步喪失。(三)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度。一項規章制度出臺之后,剛開始熱度還有點,但沒過多久,由于認識問題、條件問題、制度本身問題等,人治的現象又開始了,又回到老路子上去了,新的規章制度在“算了,算了,下回再說”中告別了舞臺。
二、原因分析
企業的高速發展來不及制定符合企業高位運行的制度,另外就是企業固有的慣性導致制度的步伐跟不上。由于公司的規模發展成跳躍式的,一些管理制度來不及跟上,或者說不能夠及時摸清到底需要怎樣的管理制度而出臺或修訂某些管理制度。另外,一些管理制度能夠差不多對付目前的狀況,有些個別的情況出現呢,就干脆特殊對待。部分管理制度存在盲點的原因一是原來的管理制度需要完善,二是沒能夠及時注意顯現出來的問題迅速地跟上。因為制定或完善管理制度的程序繁瑣,需經過上上下下的討論,征求意見,再加上惰性的心理,先對付著吧,遇到一兩個特例呢,要么破例,要么做某些人的思想工作。某些管理制度的實用性不佳,一是因為制度制定時沒能夠透徹地摸清實際情況,致使制定出來的制度針對性不強;二是沒注意區別對待,致使制定出來的制度實用范圍受限;三是制度太格式化,缺乏柔性因素。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原因有以下幾條。一是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不斷完善的程度不夠。公司一項完備的制度出臺后,對于當時的情況比較適應,但沒能及時地跟上形勢,作及時的補充和修改,造成過去的制度對現在的情況難于操作。比如說某些項目管理制度,在由施工處改為項目部時,這些制度跟得上,適應了新的情況的變化。但公司經過若干年的發展之后,目前的項目管理制度顯然需要考慮得更全面些,特別是要跟上新形勢的步伐,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管理制度。二是對制度的宣傳教育不到位。一些制度印發之后,沒有廣泛而連續深入的宣傳,致使制度的知曉度不夠;二是由于一些主要崗位的人員時常變動,得不到有效的培訓,如近年來生產規模上得比較快,不少基層單位新提拔的年輕的主要崗位人員,包括副經理層面和個別項目經理,有些制度在他們身上是盲點。三是對制度執行的監督考核機制不夠。監督考核是制度執行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實現制度目標的重要手段。一些制度出臺后,相應的監督考核比較薄弱,執行制度時緊時松、虎頭蛇尾等,使得制度執行的質量和成效降低。四是忽略制度文化的建設。沒有制度管理和文化建設的有效結合,沒有形成制度文化。如果企業只靠硬性的制度管理,而缺乏軟性的文化建設配套則會造成員工的逆反心理。公司近年來,注重制度建設,也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但兩者有效結合則考慮的少點,比如說我們三航二公司的“誠信、精細、務實、創新”的理念,言簡意賅,意義深刻,如果用制度為載體,再輔以文化宣傳,相信效果會更好。這樣做,不僅宣傳了制度,而且會形成氛圍,會形成“勢”,那么這項管理就沒有理由得不到貫徹。
三、對策建議
(一)及時建立健全適合企業發展的制度。積極依靠廣大干部職工,發揮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創精神,發現問題,及時考慮管理制度的實效性,及時修訂制度,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比如說薪酬上加大對工齡的肯定,一方面是肯定廣大員工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對培養員工的忠誠度,調動積極性有好處。分配上注重貢獻,適當拉開差距,對于提高員工的能動性有利。再比如選拔人才時,全面全盤考慮,公平競爭關乎長遠。(二)規范制度的制定程序。制度的制定宜采取民主的方式,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進行,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通過調查研究掌握一手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依照客觀情況和需要達到的目標,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在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同意后印發頒布,并及時宣傳教育,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做到相關人員耳熟能詳。對于新來的員工或者走上新崗位的同志則把其應該知曉的規章制度以恰當形式告之。(三)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規章制度滿足需要、切實管用、能解決實際問題是最好的管理制度。制度制定時,對制度的約束對象、責任對象要明確,能夠量化的盡可能量化,對制度的時間、地點、背景和環境要進行明確,不僅規定應該怎樣做,而且規定不該怎么做,負面清單也是有效形式之一。如公司在管理干部培養使用中應有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規定考核的對象、考核的時間、考核的方式和對怎樣對待考核結果,作為引導、約束管理干部成長的標桿,衡量管理干部能力高低、優秀與否的尺度。(四)強化制度的執行成效。在有章可循的基礎上,強調執行為王,需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第一,明確制度執行的責權利。三者是否明晰和均衡關系到制度執行的力度和強度。每個層級的管理人員所擁有的權力和利益,應與其所承擔的責任對等。如果三者之間沒有緊密的關聯,那么制度執行就失去了原動力和內動力。第二,制度執行剛性為主,靈活性為輔。制度首先要帶有剛性,剛性是第一位的,首先要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其次要及時追究違制的責任,更要及時補窗。在此基礎上,為了曲線救國,變通一定的制度執行措施,使制度易于推廣接受,一定的靈活性也是需要的,但不能方向相反。這實質上是動態維護制度,目標一致。第三,減少制度執行的干擾。尋求額外的利益,必然導致對制度執行的干擾。防止制度執行的干擾:一是要帶頭執行制度,即提高制度執行的原動力;二是要提高執行者的素質;三是減少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打折效應。第四,營造制度執行文化。核心就是要營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為行動準則的文化氛圍。具體來說:一是要培養進取健康的精神;二是要樹立執行信譽,有令必行,獎罰兌現;三是培養團隊精神,制度的執行需要全體人員共同遵守,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執行不能缺位;四是有效激勵,提高遵守制度者經濟、政治待遇,給予更多發展空間。第五,加強制度的宣傳教育培訓。一項完善的制度出來之后,應該予以大力推動學習宣傳,深入持久地傳播,避免出現不知曉或理解不深的現象。一是盡人皆知,自覺遵守;二是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制度的執行形成“勢”。比如說公司出臺的很多項目管理辦法都是很好的,它可以說是保障公司項目運行的骨架法規,輔以宣傳,效果定然比較理想。第六,建立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保證各種好的制度得以順利實施必須還有制度外的制度,這些制度是保證所定制度的順利執行。獎懲,政之二柄也,沒有獎懲,就不會使制度良性貫徹下去,如果長期做和不做一個樣,做好和做錯一個樣,圣人也不能持久。因此,結合建立的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于堅持按制度辦事的,予以表揚,假以物質獎勵,反之亦然。這本身就是一項制度,把這項制度貫徹好了,其他的制度自然會得到很好的執行,當很多事情有“有章必依”的時候,公司的運營自然高效,員工的精神面貌自然煥然一新,企業必然得到持續發展。(五)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設。公司在注重制度建設的同時,近年來也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誠信、精細、務實、創新”作為公司文化的核心理念,已在廣大干部職工心中形成了牢固的共識。制度與文化兩者相融,同創共建,效果會更好。一方面,通過文化的力量,宣傳制度,讓制度深入人心,當制度內涵已被員工心理接受并自覺遵守時,制度就變成了一種文化;同樣,當公司需要宣傳一種文化理念時,同樣可以借助制度為載體,加速牢固文化理念的形成。
四、結語
卓越和“基業常青”是企業追求的目標。首先要具有謙遜的品質和永不放棄的堅定意志,又要具有超凡的魄力與遠瞻性,要能夠高瞻遠矚地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使公司走向非凡的制度體系,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還要能夠與文化管理結合起來,形成制度文化。這樣才能使企業向目標不斷邁進,最終實現企業長足發展。
作者:張德運 單位: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公共安全預警管理機制思考
- 下一篇:企業管理經濟建設分析
精品范文
10施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