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環保管理研究
時間:2022-05-30 09:17:08
導語:化工企業環保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保護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如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注意保護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其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而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化工企業應當走在環境治理的前列。引導化工企業建立一個科學的環保管理方法,控制化工企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意義重大。
1化工企業開展環保工作的意義
1.1有利于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需要。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經濟要上水平、上臺階,而且在環境上也要進一步得到改善?!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共識,在多個國際場合向世界昭示中國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愿景,把中國追求“綠水青山”與“建設美麗中國”連在一起?;て髽I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順應了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1.2有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て髽I開展環境保護,有助于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有效保障,是推動化工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化工企業將環保工作貫穿于整個生產環節中,進而營造出良性循環發展氛圍,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化工企業生產效率。由此可見,基于環境保護作用下,有助于推動化工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達到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1.3是貫徹落實國家號召的重要體現。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浸潤中華大地、美麗中國藍圖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基于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頒發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實現了對排污申報、排污許可證以及排污收費制度的改革,對企業排污口實施規范化整治,嚴格規范企業環境行為,將環保工作深入每一生產行業。化工企業作為排污量相對較大的行業,積極開展環保工作,正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重要體現。
2如何加強化工企業的環保管理
2.1控制污染源頭,選擇綠色生產技術,加強“三廢”利用。保護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減少環境污染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污染的源頭進行控制。如化工企業在進行污染物排放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多次過濾,或者是投入能夠降解污染物所含毒性的物質;化工企業在進行生產過程中要采用綠色生產技術,如選擇一些污染性小的材料來代替含毒性物質較高的材料,以便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大大降低一些對環境有毒有害的物質含量。另外,對于廢水、廢氣和廢渣,企業可以對他們進行回收重新利用,這樣不僅能夠節約材料,提高化工產品的生產效率,而且能夠將“三廢”所產生的污染降到最低。2.2構建綠色環保管理模式。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消除和減少化工企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前提,建立綠色管理機構——綠色認證部門,負責綠色產品、綠色標志的認證工作,以及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健全。同時樹立綠色價值觀,建設企業綠色文化,樹立綠色企業形象。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強環保宣傳力度,使企業員工樹立綠色環境保護意識,并自覺投入到環保管理工作中來。2.3形成有力的監管機制。除了從污染源頭上、從科學技術上和環保管理模式上開展環境保護外,化工企業還要形成一個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環保部門,配齊配強專職環保人員隊伍,負責本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收集相關的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并保證在本單位的貫徹落實。其次,監督本單位環境保護設施設備的運轉管理,做到正常運轉,達標排放,及時總結本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激勵先進,批評落后,處罰違章違規人員。配合做好對企業環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報告、調查和處理工作。再次,貫徹落實企業制定的各項環保規章制度,并對所屬單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監督本單位排污申報制度執行情況。負責本單位各生產崗位現場檢查,杜絕跑、冒、滴、漏污染環境現象,如有上述現象發生,及時組織人員處理并及時上報。再其次,監督公司給水井、下水道的管理,杜絕私自排污現象。對于違紀的一些現象一定要懲處,絕不能姑息。
3結語
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是關系我國長遠發展和全局性的戰略問題。在化工企業發展中,要將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發展的前提,采用各種有效方法保護環境,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霍建.企業發展與環境污染的關系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1):118.
[2]趙爽,王浩,周濤等.淺談化工生產裝置大修安全環保管理[J].中國化工貿易,2015,(19):162.
[3]樊丹.化工企業的環保管理方法研究[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5,(6):10-11.
[4]劉振興,高博.化工企業的環保管理方法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4,(13):15-16.
作者:張國偉 單位: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研究
- 下一篇:環保管理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