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思考
時間:2022-04-08 09:49:07
導語: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后勤是高校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后勤人員在為教學、科研、師生服務的同時還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責任,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校后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轉型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現狀的審視,提出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功能實現的條件和方法,以促進高校后勤的轉型發展。
后勤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是所有高校達成的一個共識,學校后勤的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與教師的教書育人有異曲同工之效。高效、優質的后勤管理服務學生發展,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新時代下如何將后勤服務融入學校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充分發揮后勤育人功能是當今高校后勤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尤其是正值轉型發展的民族地區高校更加應該思考的課題。本文以地處涼山民族地區轉型發展的西昌學院為例,就深入學習貫徹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功能,提高服務保障水平,提升內涵文化建設,實現學校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標提供如下思考。
一、充分認識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的內涵,確立轉型目標
“三服務、三育人”即高校后勤始終堅持為教學服務、為科研服務、為師生服務,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叭铡钡膶嵸|是指高校后勤實體必須始終堅持將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的需要作為首要的經營目標,將改善服務環境和提高服務質量作為主要工作,而不能僅僅注重經濟效益,什么賺錢做什么?!叭恕钡膶嵸|是指高校后勤服務對象是師生,必須時刻牢記自己所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特別是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通過優質的管理和服務,向學生傳遞科學的、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在提供服務時堅持與學校課堂的思想道德教育相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形勢下,民族地區轉型發展高校更應將“三服務、三育人”作為后勤服務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把堅持“三服務、三育人”的宗旨轉化為后勤工作人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追求,從而實現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師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西昌學院新一屆校領導班子就充分認識到學校地處民族地區,后勤服務理念、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設相對滯后的現狀,因而確立了后勤要從以往的汗水后勤向智慧后勤、文化后勤轉型的目標,轉型目標的確立能對后勤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著力強化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的功能,加強頂層設計
高校后勤服務于教育事業這一本質特征,決定了后勤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為其根本宗旨。為此,加強學校頂層設計,強化后勤管理功能顯得尤為重要。(一)有利于高校后勤實現轉型,對實現教育現代化。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強化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功能有利于高校后勤改革實現從傳統后勤向現代后勤的轉型,對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當前,我國各項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高等教育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從而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高校后勤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范疇,自1999年啟動社會化改革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問題及挑戰。新形勢下,民族地區轉型發展高校更要因勢而新,順應經濟社會和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通過強化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功能,加強頂層設計,來推進后勤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的現代化,實現從傳統后勤向現代后勤的轉型。西昌學院在轉型發展之際,因時而進,設計出食品安全與飲食文化融合、水電供應向節能型轉化、物業管理向網格化推進、學生公寓向社區化建設的立體化服務體系,從而推動學校后勤發展。2016年,實現后勤網上報修信息化,改變了以往跑斷腿的陳舊服務模式,師生通過電腦、手機就達到報修目的;2017年,實現學生食堂功能多樣化,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就餐功能,就餐環境的改善,使得師生在用餐之余還可增進交流、靜心學習,營造了濃厚的育人氛圍。(二)有利于后勤育人功能發揮,對學生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具有補充作用。后勤管理服務應該是對課堂教育的一種重要的補充,人們只知道后勤的服務功能卻忽視了它的教育作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僅僅依靠課堂的時間是不夠的,而課堂以外無論是時間或空間都有著巨大的潛力和伸縮性。比如后勤部門所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民族地區高校由于地域局限性,部分學生實踐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較經濟發達地區學生顯得較為薄弱。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西昌學院充分利用課堂以外的教育空間和時間,以實際行動落實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精神,為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這不僅給特困生了解社會搭建平臺,解決生活困難,而且還能更有效地促進德育教育和學生社會能力培養。(三)有利于后勤育人陣地建立,對學校實現育人目標形成強力支撐。后勤管理隨著社會和高校的發展需求不斷地在擴展,后勤管理的重要性不應單純地體現在對學校物權的管理,更重要的還應該體現在育人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后勤職工既是管理者、服務者又應該是教育者,后勤職工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教導、培養的過程,那么這一過程就不可能單純由老師來完成,后勤職工要積極主動地參加到這一教育、培養過程中去,學校更要賦予后勤這種責任,后勤人也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從而得以實現后勤自身的終極價值??梢哉f,高校后勤職能部門的一類工作職責就能成為一塊育人陣地,如西昌學院就因事而化,從后勤工作職責中轉化出食品安全教育陣地、節能減耗教育陣地、衛生養成教育陣地、疾病防控教育陣地及交通安全教育陣地,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以外,還對其他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有效實施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的措施,提高管理效能
在新形勢下,學校后勤要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學校人文環境,充分發揮學校后勤管理的“三服務、三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教育環境中成大成才,促使他們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實現超越自我的內化。(一)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育人觀念。服務育人與管理育人是后勤工作的永恒主題。后勤工作是“不上講臺的老師”,“沒有講臺的課堂”,后勤人員既是服務者也是教育者,學校后勤必須重視育人工作,能夠對學生起到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西昌學院在強化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功能的過程中始終讓后勤職工明白:自己不單是學校的一名職工、服務者,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是社會和學校賦予自己的一種責任,這樣不但能調動激發后勤職工的積極性,同時也因本人承擔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自身的修養和文明的程度也得以提高,從而提升后勤管理服務水平。(二)強化后勤管理抓重點,堅持管理育人。后勤工作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被動式管理,后勤管理為了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必須要有規范的操作程序,執行嚴格的規章制度。西昌學院在強化后勤管理過程中堅持抓重點,堅持管理育人。一是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內部管理要從制度的建立開始,規范后勤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習慣。用制度來約束員工是十分有成效的,首先要實行例會制度,科學的處理后勤工作中的大事,把所有人的力量都匯聚起來,集思廣益。其次是實行照章辦事的原則,為員工樹立一個標準,使后勤工作更加規范化,嚴查出勤并進行定期的考核,有獎有罰。最后要實行嚴格的管理責任制,讓每一項工作都落實到個人身上,讓大家都對自己的工作有要求并努力的完成任務。二是不斷提高學生遵守規章制度的自覺性。西昌學院將學校公物管理制度、維修及賠償制度印制成小冊子告知學生,并通過班團活動組織學生學習,增強他們的紀律性,養成愛護公物的良好品德。三是做到對學生的教育經常性、制度化。后勤管理在為師生服務的同時,面對學生們的不良習慣,可以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例如,消防泵房、消防器材的定期維護檢修可以幫助同學們樹立安全意識校園維修為愛護公物教育提供鮮活素材,通過組織活動加強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四是可以通過校園網平臺創建后勤管理網頁,廣泛宣傳后勤管理工作。為了樹立學校后勤服務的新形象,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開設相應的專欄,加強后勤與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五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創新發展模式,提高學校后勤管理效能。高校后勤工作要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走市場化道路。后勤要打破植根于改革內核的傳統管理理念,改革原有不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陳舊的規章制度、管理方法等,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可以聘用專業的管理企業對高校后勤進行管理服務,利用最有效的資源分配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三)優化員工素質抓關鍵,注重服務育人。后勤人員是服務者也是教育者,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具備“三種意識”(即育人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和“三種精神”(即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后勤職工隊伍。西昌學院為了提高后勤工作人員的素質,一是擴充后勤工作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在現有的員工中進行挑選,采取優勝劣汰的原則,同時要面向全社會招募有能力肯吃苦肯鉆研的人才,不斷地為后勤工作創造積極的正能量,逐漸實現信息化、社會化和科學化,促進后勤工作的轉型發展。二是加強學習培訓,提高服務意識。西昌學院堅持一月一次政治學習,兩次業務學習,一季度一次業務考核的制度,在培訓工作中堅持做到“三培訓”(工作意識培訓、規章制度培訓、工作技能培訓)與“二結合”(與實際指導結合、與工作質量跟蹤和考核結合)。西昌學院要求后勤人員要時時站在師生學校的利益上著想,養成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要對服務有熱情有恒心,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論事情的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最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師生。同時加強職工的崗前培訓,明確服務的標準與要求,學習優秀的服務技能和知識,例如:整潔的服裝、規范的服務語言、規整的服務儀表、約束不良的行為。三是嚴格管理的同時又要熱情地為師生服務。真誠地為師生服務,師生們就會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后勤工作人員的勞動就會得到理解和尊重,學生在被服務的同時也受到良好的影響和教育。(四)美化校園環境抓基礎,突出環境育人。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校園應當安排得美觀,成為一個快意的場所和對學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人的性格的形成過程中,環境因素影響很大,一個整潔、優美、文化品位非常高的校園環境對師生員工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西昌學院在校園環境建設時努力實現校園“四化”,即道路硬化、空坪綠化、環境美化、校園凈化,盡量使校園呈現四季常綠、花草并茂、層次豐富、色彩協調的圖景,并且整潔衛生、干凈明亮,無廢物垃圾,無衛生死角,溫馨舒暢,豐富的校園環境文化內涵既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美的心靈,同時引導和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到校園環境建設和管理當中去,還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品格,在走入社會之前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面對新要求、新問題、新挑戰,后勤管理要加強協調,提高服務保障水平,提升內涵文化建設,強化“三服務、三育人”意識,把育人工作滲透到平時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個整體,營造出濃厚的育人氛圍,真正做到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標,為我校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地區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袁紅彬.學校后勤工作如何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J].現代教育,2012(10).
[3]何俊材.創新后勤管理意識強化服務育人功能[J].內江科技,2014(1).
[4]錢程.淺議高校傳統后勤向現代后勤轉型發展[J].高校后勤管理,2016(12).
[5]姜妍,孫仁帥.“三育人”視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6(12).
作者:徐 靜 姚小波 李 進 徐學英 單位:西昌學院
- 上一篇:事業單位后勤保障管理創新與發展
- 下一篇:煙草企業物流多元化問題與建議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