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2 03:51:14

導語: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論文

一、方志檔案數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檔案作為一種原生態信息資源,其重要性正日益顯現出來,憑借信息技術為檔案利用工作服務,為社會各界服務,是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方志館檔案已經推行辦公自動化系統,檔案管理引進了數字化建設,但對電子文件管理的意識比較薄弱,利用率不高,從而造成檔案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部分仍采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跟不上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是各部門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應盡快找到傳統模式與先進技術的結合點,逐步展開數字化檔案管理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同時要加強檔案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檔案業務部門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方志館檔案的社會功能。

二、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方志館檔案數字化工作是在傳統管理基礎上,引進新科技、加入創新,使之成為順應時展、滿足社會需要的新型檔案管理模式。數字化檔案管理與傳統檔案管理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儲存媒介的變化,傳統檔案管理主要以紙質為媒介,對檔案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歸檔等,工作量大而繁雜,容易出現差錯。利用計算機對檔案信息進行數字化儲存和管理,能夠節省空間和人力。通過局域網、互聯網等計算機檢索、閱讀電子檔案,為檔案信息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式。傳統的檔案管理,在遠程傳遞檔案信息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如易泄露和丟失等。而方志館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后,便可利用網絡隨時隨地檢索、查閱檔案信息和傳輸信息,實現了方志館館藏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

三、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措施

1.科學規劃。隨著計算機技術、掃描技術、OCR技術、數字采集技術(錄音、錄像、照相)、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檔案數字化管理也在不斷的發展進步,把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檔案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網絡化的形式互相連接,以計算機為網絡終端,互聯網、局域網為平臺,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實現方志館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所以,方志館檔案數字化管理應本著從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制定合理規劃,對傳統檔案信息進行數字化,將重要檔案信息及時進行數字化歸檔入庫。同時,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及專業人員的優勢,在保障檔案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保證檔案數字化信息體系的完整性和健全性。2.安全保障。安全體系建設是檔案管理的重要環節,將紙質檔案轉變為數字檔案后,能夠增強檔案保管的安全性,但也應借鑒紙質檔案管理的一些管理原則。歷史久遠的檔案材料數字化后,應改善和提高保管條件,及時更新庫房陳舊保管設備等。數字化檔案有優勢也有弊端,應加強防范,否則會造成重要的檔案信息外泄,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和影響。因此,在做好檔案信息數字化加工的同時,要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要加強人員專業培訓管理,提高防范意識和管理水平,定期維護系統,有效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建立安全防護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安全防范體系,密碼保護系統、病毒防護系統等。同時,應明確錄入、查閱、調閱和復制權限,防止對檔案信息內容的篡改。3.人才保障。方志館檔案信息資源日益增多,應注重館藏檔案數字化管理人才的培養,檔案數字化信息管理,涉及計算機軟硬件及掃描技術、數字影像處理技術、存儲技術和檔案管理基礎知識等多個學科,而不是僅僅懂得計算機或傳統紙質檔案管理知識的人員所能勝任的。科學規劃管理離不開人員隊伍建設,更離不開專業人才。所以,方志館應積極引進和培養檔案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把檔案數字化管理列入方志館檔案改革工作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和管理系統,在人員管理中,應分工合理,即要專人專崗又要分工合作,既要掌握數字檔案的操作流程,還要掌握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方志館還應注重檔案管理員技能培訓工作,為檔案管理員創造培訓機會,相互交流,共同進步,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者:周春玲 單位:吉林省方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