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模式對急診手外科護理的影響

時間:2022-08-03 10:10:59

導語:危機管理模式對急診手外科護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危機管理模式對急診手外科護理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危機管理模式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提升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6月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急診手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為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選擇2019年7—12月急診手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為觀察組,接受危機管理模式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缺陷事件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中,基礎護理質量、專項護理質量、護理書寫質量、健康宣教質量、護患交流質量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工作缺陷事件總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6.00%,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4.00%,P<0.05)。結論危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降低護理缺陷事件并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危機管理模式;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危機情況

急診手外科患者的疾病多是基于突發原因導致的手部損傷,疾病本身具有起病較急、發展迅速等特點。及早給予患者恰當的診療護理對遏制患者手部損傷擴大化、保障患者手部功能健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工業的高速發展,大量機器設備的投入使用,導致了工人的手外傷發生率升高[1]。急診手外科斷肢再植、創面修復等手術數量日漸提升,對急診手外科的護理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危機管理模式是一種通過對護理危險因素進行評估、識別、防范、管理,有效達到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的護管模式[2]。本研究探討了危機管理模式在急診手外科護管工作中的應用,總結其對提升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的實踐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1—6月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急診手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選擇2019年7—12月同一醫院急診手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為觀察組,給予危機管理模式干預。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患者入院后,依照其損傷情況接受創面清潔、局部消毒、清創備皮等措施,建立靜脈通路。與患者家屬交流并告知手術準備事項、注意要點、流程要求等。時刻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做好并發癥預防工作。觀察組采用危機管理模式:①構建急診手外科危機管理體系:急診手外科護理管理部門協調護理人員及主治醫生,針對科室診療環境、護理流程、能力要求、職責義務等進行全面優化,結合急診手外科患者的數量、疾病類型、診護要求,為患者構建全面持續的危機管理體系。護理管理部門構建通暢的急診患者救治渠道,合理規劃護理人員在急診手外科患者診治中的各項崗位流程及權責義務,規劃不同崗位護理人員在患者救治期間的護理工作責任,確保每一位患者在院期間均有合適數量和熟練能力的護理人員為其提供全面護理服務。②強化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質量:要求急診手外科護理人員全面加強基礎護理技能、專項護理技能、護患溝通技能、文件書寫技能的培訓練習;強化護理人員對于科室護理風險的評估能力、護理責任意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不同病情分析評估能力、護理團隊合作配合能力。確保護理人員能夠在急診手外科診治過程中始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干預,保障護理服務的持續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確保護理人員在不同急診手外科疾病救治進程中均能依照規章制度完成護理職責。③做好急診手外科危機管理預案:針對急診手外科患者常見的危機風險制定危機管理預案,要求護理人員在發現護理危機時始終保持理性冷靜態度,剖析護理危機的原因、內容、防范措施和護理策略。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進程中始終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在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從護理職責出發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危機結束后護理人員做好文件記錄工作,積極平復患者及家屬的緊張心情,記錄危機原因和處理效果,為后續危機處理總結經驗。1.3觀察指標①護理質量評分:使用三級質量控制互評互促量表[3]對不同時間段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估,分為基礎護理質量、專項護理質量、護理書寫質量、健康宣教質量、護患交流質量五個維度,評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佳。②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統計不同時間段的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缺陷事件發生率,涉及規章制度、操作流程、護患關系、醫療器械、護理記錄五個方面。③護理滿意度: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不同時間段的急診手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項。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對于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描述,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描述。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運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及其數據信息經統計學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2.2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中,基礎護理質量、專項護理質量、護理書寫質量、健康宣教質量、護患交流質量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觀察組的護理工作缺陷事件總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6.00%,χ2=9.490,P=0.002)。見表3。2.4護理滿意度觀察組在危機管理模式時期,其患者護理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4.00%,χ2=5.893,P=0.014)。見表4。

3討論

急診手外科患者因自身手部損傷,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受限,主治醫生對患者診治時必須注重救治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確保救治措施符合手部結構功能健全的救治目標相關研究顯示:常規護理模式大多注重對患者癥狀本身的護理管理,而忽視了一些護理危機和風險隱患,使得患者的護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由于急診手外科患者疾病的復雜性和緊迫性,常規護理模式應用于急診手外科患者護理中已無法起到較好效果。因此,必須探討更加適合此類患者的護理管理模式,以保障護理工作效果,遏制護理風險隱患。危機管理模式是一種對護理人員的風險預見能力和風險把控意識有較強要求的護管模式,其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必須始終堅持慎獨態度把控患者診治過程并協助做好各項護理工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消除各項護理風險隱患,確保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5]。本研究將危機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手外科護理進程中,首先通過構建急診手外科危機管理體系對以往護理干預模式進行優化改進,確保護理工作的開展能夠符合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的特點特性,滿足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對時間、質量和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其次通過強化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質量,對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專項護理、護理書寫等各方面的意識能力進行強化培訓,確保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得到有效保證,能夠全面滿足急診手外科護理工作對護理技術、護理操作和護理流程的要求。這一點也是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的一項重要原因。最后通過設計急診手外科危機管理預案,確保護理人員在處理突發危機事件能夠沉著冷靜、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做好護理危機處理工作,通過總結護理危機處理,防范危機事件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危機管理模式的觀察組護理工作缺陷事件總發生率明顯下降,這與王德敏[6]研究結果保持一致。綜上所述,危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降低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并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曉華,周園.危機管理模式對急診手外科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13):2337-2339.

[2]張玉蓮.三級綜合醫院醫護一體化災害危機應對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7):19-23.

[3]楊劍,張其紅,田鈺,等.急診科護理三級質控互評互促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報,2018,25(5):15-18.

[4]彭蕾,張君燕.4R危機管理理論在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門診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S1):514-516.

[5]王小玲.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腦卒中患者搶救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51(4):118-120.

[6]王德敏.危機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S2):213-215.

作者:雷湘蓮 胡利 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