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
時間:2022-07-07 09:38:34
導語: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中介紹了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內涵和功能,分析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
1生產型實訓基地內涵與功能
1.1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內涵。生產型實訓基地是校企合作建成的具備生產功能的專業技能實訓場所,它既具備教學功能,又具備生產功能。生產型實訓基地首先是實踐教學場所,學生在實訓基地內完成工作任務,達到專業技能學習、掌握的目的,學生可以零距離接觸生產過程,真實感受職場氛圍,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同時,企業利用生產型實訓基地開展生產,獲取經濟收益。1.2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功能。生產型實訓基地應該具備生產、教學、實訓、科研等功能。既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又能滿足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需要,還能讓學生通過頂崗實訓,鍛煉實戰技能。此外,實訓基地可以利用學校的科研優勢開展物流科學研究或者提供技術服務,實現產教研一體化。1.3生產型基地的特征。生產型實訓基地具有真實性。物流生產型實訓基地提供的服務是真實的,為學生提供的職業技能訓練崗位是真實的。生產型實訓基地為市場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物流各項服務,收取合理的費用,獲得一定的利潤,使教學過程具有生產性,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赝ㄟ^經營產生的利潤,可以維持基地的正常運轉,可以更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保持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2我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存在問題的分析
2.1資金投入不足,設備設施不能滿足教學與生產需要。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所需資金數額較大,國家撥款有限,企業出資較少,學校籌集資金困難,許多院校資金窘迫,購置的設備設施不能充分滿足教學與生產的需要,由此導致建立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層次較低,規模較小。2.2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缺乏良好的運行機制。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不完善,校企沒有找到利益的共同點,生產效益好的基地很少,大多數生產型實訓基地,企業難以獲得預期的收益,投入反而很高,所以,逐漸的、企業在長期得不到經濟利益補償時,就失去了與院校合作的興趣,不愿深度參與。2.3企業經營目標與教學目標相沖突。物流行業的經營注重高效率、高時效,為了滿足客戶對時間的要求,很多情況下需要晚上工作到很晚,而學生的教學主要在白天,兩者相沖突。物流企業非常重視對客戶的高質量服務,盡可能減少客戶的投訴,提高客戶滿意度。而技能不嫻熟的學生在工作中很容易出錯,從而導致客戶的不滿意,投訴率上升,影響客戶的滿意度。2.4生產型實訓基地提供的崗位有限,不能充分滿足教學需要。一個學校建立的生產型實訓基地的規模往往有限,給學生提供的崗位數量較少,不能同時滿足一個教學班的實訓需要,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擾,不便于組織教學。
3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措施
3.1尋找合適的合作企業。不是隨便哪個物流企業都可以和學校合作建立生產型實訓基地。學校選擇合作企業時要認真考察,根據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慎重選擇最合適的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企業的崗位需求與人才培養目標要貼近或者一致。同時也要考慮到合作企業的信用、管理、效益、規模等因素。3.2合理選擇生產型實訓基地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共贏為目標,根據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辦學特點,合理選擇與企業合作的模式。資金充足、專業基礎好,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院??梢赃x用學校主導型合作模式。此種模式下,學??扇~投資,實訓基地的管理與運營由學校全面負責,企業負責客戶的開發管理、技術支持、效益的控制。對于經濟基礎較差的院校,可以選用企業主導型的合作模式。該種模式下,企業全額投資,學校提供場地,企業全權負責物流所有環節的生產,給學生提供實訓崗位,實訓期間,學生由企業管理與調配。學校和企業融合性較好時可以采用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該種模式下,學校和企業共同出資,權利與義務均衡。企業還可以提供設備、技術、管理,學??梢蕴峁﹫龅?,提供人力。企業充分的利用學校的人力資源和場地,學校借助企業提供的設備,先進的技術,嚴格的管理鍛煉學生,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3.3完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建立校企互惠共贏、長期合作的運行機制。生產型實訓基地功能全面,涉及到的部門眾多,比如會涉及到學校的教務處、人力資源部門、資產處、成教處、二級學院、合作企業、物流行業、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客戶群體等。該運行機制要能處理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保障實訓基地高效運轉。該機制下校企雙方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使基地按市場機制運營,考慮雙方主體的利益,實現生產、教學、實訓、科研等具體目標。3.4提升生產型實訓基地的條件。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基地規模,根據專業發展及時更新現有設備,保證在數量上、質量上同時滿足教學與生產的需要,提高基地的生產效益。高職院校通過建立物流管理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加強其建設力度,并高效運行,為學生提供職業訓練的真實環境和情境,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生產活動,使教學過程更貼近工作實際,實現真正的工學結合。通過校企合作,實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凡帆,李麗蓉,王巖.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模式探索[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李莉.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貴州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2(4).
[3]曹玉平.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分析與研究[J].職教論壇,2015(36).
作者:崔亞瓊 賈蘇絨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措施
- 下一篇:物流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索